马云为什么讨厌刘强东为什么看上奶茶

当前位置: >
刘强东PK马云:绝对控制与集体领导的碰撞谁更强
  先来看看马云和刘强东的介绍。
  马云,男,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日,马云卸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但兼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菜鸟网络董事长等职务,是中国IT企业的代表性人物。
  刘强东,日出生,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人,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日,在中关村创办京东公司,代理销售光磁产品,并担任总经理。2004年初涉足电子商务领域,创办&京东多媒体网&(京东商城的前身),并出任CEO。现为京东商城的CEO。2011年获得华人经济领袖大奖,同年,获得第十二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这两个相差十岁的电商领头人以其不同的姿态闪耀在资本市场上。
  看了两家的招股书,最感兴趣的还是其中披露的公司治理结构,这两个极富个性的中国互联网创业者,施加了不同的手段,各自实现了异国上市后仍能控制公司的目标。
  马云称之为&合伙制&。上市之后,董事会将由9人组成。阿里的28名合伙人有权提名董事会简单多数,也就是5人,只要大股东软银保持15%以上股份,将有权提名一名董事,其余的3名董事由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提名。提名董事将在股东大会上由简单多数选举产生。
  阿里已经与软银和雅虎之间达成协议,通过在股东大会上投票互相支持的方式,确保了阿里不仅能够控制董事会,而且能够基本控制每年的股东大会的投票结果。目前这三方股份分别为:马云和蔡祟信:12.5%,软银:34.4%,雅虎:22.6%。这个架构的核心是确立了&马蔡体制&,其控制力的传导机制是马蔡&&28位阿里小伙伴&&董事会&&软银雅虎投票&&股东大会,加上反对兼并的条款,马云希望以阿里小伙伴文化防疫美国的职业经理人文化,并且阻吓来自华尔街任何门口上的野蛮人。
  而刘强东采取了美国资本市场上典型的双层股权架构。根据招股书,上市后京东将有5名董事会成员,刘强东、刘炽平、黄明、李道葵和谢东萤。刘强东和刘炽平之外,其余都是独立董事,京东管理层无一人进入董事会。显然,上市后的京东董事会,基本上将是一个&二刘&双簧。另外一条规定,只要刘强东担任董事一职,如无其本人,董事会将无法构成法定最低人数进行重大事项的决定。上市前夕,刘强东以18.8%的股权,控制了55.9%的投票权。而根据招股书,上市之后刘强东的根据加权计算的投票权达到了83.7%。
  刘强东手中掌握绝对的控制权,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首先是刘强东将其两家海外注册公司持有股票转为B类股,即每股拥有20票投票权,而其余投资机构股票全部转为一股一票的A类股。另外,京东的主要投资机构通过协议将手中A类股在主要事项上的投票权转给刘强东。
  对比一下刘强东&赤裸裸&的个人集权,与马云&集体领导&的合伙制,哪个更好呢?这都要结合具体的公司和创始人情况来看。双层股权结构,或者说创始人拥有超级投票权,在美国褒贬不一,美国的几项研究表明,公司创始人及管理团队股权集中有利于业绩表现,而超级投票权不利于业绩表现。但也有例外,拥有30%股权的Hollinger公司董事长布莱克,集董事长、CEO、70%的投票权于一身,几乎掏空了上市公司;但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超凡的业绩如何解释呢?用美国的标准,刘强东的集权尚不算离谱,超级投票权较多存在于上市媒体公司和Google、Facebook这类的互联网公司;福特家族4%股权控制了40%投票权,还有公司创始人以5%股权控制90%的投票权。正如现实政治一样,过于集中的权力,令人担心滥权;但过于分散的权力,令人担心失控低效。
  15年来,阿里巴巴从一个B2B的小网站,发展到一家全球电商巨头,应该说马云用投资人的钱,把公司规模和影响力做到了极致,但也一度冒着失去控制权的风险。马云既不会做家族传承,也不喜欢经理人文化,选择了集体领导制,对比阿里的董事会成员(9人)及其合伙人成员(28人),类似政治局常委(7人)与政治局(25人)的架构,这令我想起马云一直非常关注的几种组织形式:党组织、天主教会和美国军队。
  作为一名创业者,刘强东在融资、上市与控制权问题上表现出远见,融资控制两不误。不管怎么说,年届不惑仍然单身的刘强东,已经为上市后的京东公司,设计出了一个非常适于家族控制与传承的治理结构。
  小编寄语:大概是理想不同,所以选择了不同的组织结构。无论哪种组织形式,只要能让企业良好运作的就是好的形式。
更多精彩内容推荐
热门频道推荐马云、刘强东、任正非、宗庆后......为什么成功的人都“不要脸”?_新芽NewSeed
马云、刘强东、任正非、宗庆后......为什么成功的人都“不要脸”?
·  逐鹿网  仲清 
摘要华为总裁任正非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不要脸的人,才会成为成功的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是没有一条通往远方的路不充满误解与委屈,如果死要面子,受不了委屈和误解,何来的诗和远方?
  中国人爱面子是天下闻名的,有些人跟别人喝酒,人家要是不喝,就觉得驳了自己的面子,甚至会脱口而出“你是不是瞧不起我?”;看见邻居的大姐带了金项链,自己省吃俭用几个月也买了,这样才觉得自己“有面儿”;儿子结婚花了一辈子的积蓄(几十万)摆酒席,就是为了听见街坊邻居的夸赞……爱面子的人,都有虚荣心极强的特点。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能,最后吃一世之亏。
  就在我们身边,很多有成就的人,面子在他们那就不太“好使”,因为很多成功的人都“不要脸”。
  一个女性朋友毕业于不错的大学,口才非常好。大学毕业前夕,她就想着去做销售,因为她认为非常锻炼自己。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以后,父母坚决不同意,认为她一个本科大学毕业的为什么要去做销售?找个文职稳稳当当的多好!而且让父母的同事朋友知道了这事儿,他们会非常没面子!
  当然,最后朋友还是去做了销售,因为销售是个锻炼人的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她吃到过很多闭门羹,人家根本都不见她,她说自己并没有放弃,一直去拜访,终于有一个客户答应见她了,她把自己想说的精彩得表达了出来,最终成功的拿下了第一单。从参加工作到拿到这一单,她经历了一年的时间。
  一年内没有拿下一单,每个月只有几百元的底薪,她的父母每天劝她换工作,亲戚朋友的压力让父母也喘不过气来。她也动摇过:难道自己不该做销售?终于在她工作的第13个月,她签成了人生第一单,这单的提成就有5万元……现在,她已经是拿着7位数年薪的销售总监了。
  “爱面子”害死过多少人?项羽乌江自刎,称无颜见江东父老。若其能兵败志不坠,或许还能东山再起;越王钩践不要面子,卧薪尝胆,后来东山再起,反败为胜。
  对于1996年的互联网,大部分人们都对电脑的认识都很模糊的情况下,带着自己的《中国黄页》去给别人讲互联网,他兴致勃勃得讲完后,被大家认为他是骗子。但是并没有放弃,也没有在乎被别人拒绝,依然坚守着互联网的梦想。十几年后,马云成为了中国首富,就在两天前,天猫双11,52秒成交额10亿!6分58秒闪电破百亿!如果当时马云爱面子放弃互联网的话,今天就没有“剁手党”了!
  十几年前,我还是个大二的学生,那会为了锻炼自己,当然也为了挣点外块去找兼职。记得有一次是北京一家知名纸媒招聘兼职销售员,我们几个同学就去报名参加了,结果那边的面试是集体的,当着几百名去面试的人,来展示一下你要怎么样卖出去这份报纸。面对几万张陌生的面孔,我当时就脸红脖子粗,轮到我的时候,我就结结巴巴得说完,结果是我没有被录用。
  一起去面试的同学通过了考核,她跟我说:你就当那些人是大白菜,就不会紧张了,要不你去找找面试官,我们再试试呗。我说:人家没有录用我,我再回去,那多没面子啊!同学说:面子值几个钱?你是要面子还是要挣钱?一席话说得我哑口无言。而后,我鼓起勇气去找面试官,能否再给一次机会,面试官又给了我一次机会,最终我被录用了。
  总裁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不要脸的人,才会成为成功的人。想想从最初的2万元起家,到现在的销售额3000亿元,而且国外的市场份额也很大,早期在海外市场吃过的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深有体会。以世纪初华为在欧洲市场的拓展为例。欧洲是GSM、3G技术发源地,当时有阿尔卡特、、西门子、诺基亚4家电信设备巨头虎踞龙盘。华为进入欧洲市场时,欧洲人将华为当作是一家骗子公司,不给华为半点机会。但华为凭借着一股韧劲,最终成功的进入到欧洲市场中。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是没有一条通往远方的路不充满误解与委屈,如果死要面子,受不了委屈和误解,何来的诗和远方?
  当年还是中关村一个普通的卖碟小哥,98年创建了京东。受非典影响,京东走上了电商之路。但到了08年,京东遇到了金融危机,VC都不想出钱,没人愿意掏钱给一个不知何时能盈利的企业。那段时间,东一天见五个投资人,说同样的话,得到的答案也都一样:拒绝!虽然被拒绝,他依然坚持见投资人,跟面子相比,京东和手下的兄弟们更为重要,他也因此“一夜白发”,当时他才34岁。但他的努力没有白费,的给京东投资了1000万美元,京东度过了难关,后来在美国上市,市值数百亿……
  成功人士天生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这种决心类似“进取心”、“野心”,能一直带领他们向前。
  国内食品行业的老大:哇哈哈的创始人,在创办哇哈哈之前,做过推销员,卖过冰棍,卖过学生文具。那时候他骑着三轮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当时没有人想到他会成为后来的中国首富。
  :参加过三次高考,被村里人嘲笑,都认为他是个“傻子”,他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而后又创办了……
  如果你不想把这个世界拱手相让给厚脸皮们,那就加入他们,去分享他们的果实。
1407゜11147゜2886゜3676゜4531゜5523゜6510゜7496゜8343゜9248゜10
6761゜14997゜24538゜33442゜43180゜53110゜62814゜72688゜82486゜92345゜10  刘强东讽刺马云:打假不给力
  关于淘宝以及天猫假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民购物大军挥之不去的伤痛,对于马云也一直在努力的和假货分子作斗争,不过作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京东商城的主事人刘强东就假货问题喊话马云:并声称,打假是件容易事。刘强东在接受采访时称:&一名程序员只需一天就能搞定这件事。你能想象得到花80元就能买到一个古驰品牌的手提包吗?&
  对于刘强东的这番表态射影的是阿里巴巴集团执行主席马云近期发表的言论,在上月《福布斯》杂志在一篇文章中引用马云的话称,那些担心淘宝上存在假货的奢侈品牌,应该先看看他们的商业模式。马云质疑称,古驰和其他手提包品牌的商品售价是不是太贵了?
  无论是对于马云,亦或者是刘强东本身都不希望自己的平台出现假货现象,不过在国产电商平台体质还不够健全,国民素质还有待提高的今天,处理假货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对于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仍然没有相关立法,这往往造成了在维权的时候困难重重。
  京东和阿里是中国商业界竞争最为激烈的对手,两家公司也在借用各种由头大打口水仗,而阿里与京东的口水仗也显现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不断抱团与分化,阿里在抗衡京东的同时也在防御京东的合作伙伴腾讯,巨头之间的竞争加剧并且限制了消费者的在线选择,同时部分商户必须做出站队的选择,对于这种竞争必然会导致市场畸形而非良性化发展。
  对于刘强东来说,打击阿里有利于自身的发展,阿里作为京东成长路上最大的绊脚石,是其平台商户与消费者最大的资源争夺地,而恰好假货问题也确实是阿里目前面临的头等大事,扬长避短不可为不妙,不过对于阿里来说假货问题还构不成实质性的威胁,反而京东市值正在不断的增长的情况下,但是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虽说其主营业务目前依然盈利,但是长期处于亏损的公司对于投资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煎熬。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的问题,寻找差异化的解决方案,切切实实的为用户提供方便与实惠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而非得一时之利,赢一时之名。
  刘强东为何讽刺马云?
  刘强东就假货问题讽刺马云:1名程序员1天搞定
  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报道,京东董事长兼CEO刘强东想要对他的中国劲敌、电商大亨马云传个话:打假是件容易事。
  刘强东在接受采访时称:&一名程序员只需1天就能搞定这件事。你能想象得到花80块钱就能买到一个古驰品牌的手提包吗?&他的这番表态影射的是阿里巴巴集团执行主席马云近期发表的言论。
  阿里假货问题升级
  《福布斯》杂志上月在一篇文章中引用马云的话称,那些担心淘宝上存在假货的奢侈品牌,应该先看看他们自己的商业模式。马云质疑称,古驰和其他手提包品牌的商品售价是不是太贵了?
<img src="/uploads/allimg/--lp.jpg" alt="组图揭秘古代妃子侍寝的过程,老皇帝都">组图揭秘古代妃子侍寝的过程,老皇帝都
<img src="/uploads/allimg/-150R5112943-lp.jpg" alt="东莞工人一夫多妻你敢信?东莞男人的天">东莞工人一夫多妻你敢信?东莞男人的天
<img src="/uploads/allimg/-150PQ-lp.jpg" alt="中国游客在越南泡美女,揭秘越南的真实">中国游客在越南泡美女,揭秘越南的真实
<img src="/uploads/allimg/-150P-lp.jpg" alt="少女坐出租车遇见色狼司机强摸大腿">少女坐出租车遇见色狼司机强摸大腿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88608',
container: s,
size: '0,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88609',
container: s,
size: '0,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88610',
container: s,
size: '0,0',
display: 'inlay-fix'
飞机在我们的眼中一直是高大上的代名词,然而事实上飞机不过是一个比较便捷...
现在社会中出现一个新的人群,就做大龄剩女,在很多人看来,这些人相貌不俗...
鸡宝是什么东西,我想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甚至是没有见过的吧,这么奇怪的...刘强东:企业家千万别算小钱 我不研究马云 |刘强东|马云|京东_互联网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刘强东:企业家千万别算小钱 我不研究马云
  中国企业家根据优米网整理
  作者: 宋一平
  最重要的日子,是我离开世界那天
  王利芬:是哪几个标准让你觉得可以去(上市)了?
  刘强东:我们不变的就三个标准:团队准备好了;内部的系统流程,特别是财务管理准备好了;你的业绩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当这三方面我们都准备好的时候,(去年)十二月份我从美国回来之后,我们就决定启动上市了,你看五月份就上了,很快。
  王利芬:当时阿里也在准备启动上市,你有没有跟他们这样一个参照系的思考的点?
  刘强东:也没有,就是两家公司,不同的商业模式,投资人看得也很清楚,所以上市根本不存在一个什么竞赛,虽然都叫电商,但是有本质的区别。
  王利芬:敲钟的时候觉得梦想落实,这个念头有在您脑袋里面回旋过吗?
  刘强东:当天的心态是很高兴,终于算是给股东、给家人一个阶段性的交代,但是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得心跳加速,睡不着觉也没有。那一天对我来讲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但是绝对不是说我这一辈子最重要的。
  王利芬:你最重要的日子是什么?
  刘强东:最重要的日子,就是我离开这世界的一刻。如果在那一刻我充满着无数的哀怨、遗憾、后悔,我觉得我这一辈子真的是白过了,如果在那一刻我能很平静很欣然,了无遗憾,不会后悔,不会想这个事还没有做,那事还没有做,我觉得在那一刻会很好。
  王利芬:比如说生命只剩下一个月,你会遗憾吗?
  刘强东:现在肯定会有,因为这家公司还没有说带到我所想要的地步。
  王利芬:你所想要的是啥?
  刘强东:首先公司要更加稳定一些,包括财务表现,可持续性的盈利,因为只有盈利,这家公司才真正安全,一天不盈利,这家公司依然是有风险。像我觉得是很稳定的状态,四十年都在盈利,几乎就没有亏过钱,它能够每年给股东分红,能够持续不断地给股东一个很稳定的回报,我相信京东有一天会走到这种(状态)。
  王利芬:你上市这个心态有什么根本的变化?
  刘强东:没有任何变化,上市之后我没有做组织架构调整,我的战略和方向也没有改变过,我个人工作时间跟过去还是一样,每天开早会跟过去一样。每天早上八点二十,提前十分钟。
  王利芬:你的生活有什么改变吗?
  刘强东:如果非说要有改变的话,就是现在每天吃的花的钱更少了,几乎每天真的有个二十块钱就能够吃好,因为在减肥,晚饭也不吃了,早上就是喝一杯牛奶,一个鸡蛋,或者喝一碗玉米粥,晚上就是吃一点蓝莓,就是这样子,以前还是吃大鱼大肉,现在大鱼大肉都不吃了,也不敢吃了,一吃就变胖。
  王利芬:谁跟你说蓝莓的呢?
  刘强东:去年在美国上学的时候,哥大的一个校友跟我说,蓝莓是富含维生素最多的一种水果,所以我在美国上学时候更简单,早上永远不变的是牛奶麦片加蓝莓,偶尔会加点坚果进去,说实话我们家保姆是在吃大鱼大肉,我吃得绝对不如我们家保姆。
  王利芬:这个月有更进一步的思考吗?
  刘强东:我觉得去年把这个公司,对自己、整个公司,大的方向基本上想得很清楚了,所以这个月就是看书,看各种各样的书。比如说这个月我看了三本菜谱。我对做菜真的是很感兴趣的,除了日本料理我不会做之外,法餐、中餐、粤菜、淮扬菜、川菜(都会)。上市的第二天,我给公司的老员工和核心团队做了十四道的法式大餐。我觉得比较享受,做菜也是很大的艺术。
  这个行业待久了,总会被历练出来
  刘强东:我记得最后一轮融资应该是2011年11月,那时候我说过,其实公司并不需要钱,但市场就不相信了,觉得你一定缺太多钱,说我们的资金链断裂等等。其实我们拿这么多钱,最核心的还是希望有足够多的对供货商的支付能力。很多创业者,当他现金流为正的时候,不愿意股份被稀释,等到市场一变差,一旦发生比如说供货商挤兑的时候,资金链可能一夜之间就会断裂,所以尽管在年我们帐上有很多钱,我们最后又拿了。
  2012年,市场上太多关于京东的流言,甚至还有人打赌,如果十月份京东资金链不断,龙虾随便吃,啤酒随便喝。供货商其实是不理解的,而且很多供货商属于传统行业,他就是比较容易相信,就会老睡不着觉,这不是件好事,所以我们2012年决定启动上市,核心的是希望供货商能睡个好觉。
  2013年基本上是算是比较平稳的一年,因为2013年我们定的基调是休养生息,所以在那一年我出国上了八个月的课。
  王利芬:为什么要休养生息呢?
  刘强东:因为我觉得2013年正好是京东成立第十个年头,过去连续狂奔了九年,我希望把主要的精力不是放在增速,而是内部的运营质量的提升。
  王利芬:不休养生息会出现什么问题吗?
  刘强东:我们意识到,高增长的企业,老板会头脑发热,觉得我们无所不能,其实公司可能有很多小漏洞,这些漏洞暂时不足以让公司出现问题,但是如果你不加以重视,不及时把它消除掉的话,时间一久,这个窟窿漏洞越来越大,有一天可能把整个大厦都倾倒。
  王利芬:你当时是怎么嗅出危险的?
  刘强东:2012年,我最明显感觉内部员工抱怨最多的就是,内部沟通协调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很多员工都在抱怨说,跨部门协作太难了。所以在2013年,我们做了三个重要的梳理,第一个就是把人,把团队重新梳理一遍,当时我们大概有四万两千名员工,我们花了7、8个月的时间,做了一个全员360度的考核,从最普通的员工,到每个VP,最后中高层管理人员还开了一次圆桌会议,看他说什么,做了什么,反映出的价值观是什么,到底有没有这种协作能力等各方面,最后我们淘汰了一批管理人员。
  第二,我们把整个组织架构做了一次调整,之前完全扁平化了,金融业务跟电商业务全部混在一块,所有人都直接向我汇报,这本身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去年把京东就做一个集团公司,底下还有四个子公司,京东商城就是老的京东的业务,然后成立了一个金融集团,专门做金融业务,后来我们成立了一家专注硬件的公司。
  王利芬:一般来说跨部门协作不太好解决,你是怎么解决的?
  刘强东:一个叫虚拟小组,至于比较重大的,你比如说我们O2O项目,我们就成立了一个虚拟小组,O2O牵扯到公司的仓储、配送部门、客服部门、财务部门,这样我们临时把所有部门的员工集中在一块办公,但是这个项目结束之后,一旦上下运营稳定之后,每个人再各自还回到部门,还是向自己的老板汇报,这样把这个事情做成了。
  如果没有经过这一年的内部大量的细致工作梳理的话,我们上市肯定能上,但是会显得非常匆忙,我觉得对这家公司,包括对市场和股东都不是一个负责任的行为。
  王利芬:这些流言出来的时候,你觉得委屈愤怒吗?
  刘强东:也没有,因为老实说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还是处于文明社会和原始社会的边缘地带,有的时候是跨一步出来是很文明的,退回一步就是很野蛮的,所以在这个行业时间久了之后,我觉得每个人都会被历练出来。
  王利芬:所以你也不怕。
  刘强东:我大部分都没有回应,我唯一回应的一次好像是在2011年,我记得当时回应的应该是的,回应他一次。大概意思如果帐上没有这么多钱,我可以就像打赌一样,我说终有一天,我会公开我们的财务报表,公开了之后你就知道京东帐上有很多钱。今年上市的时候,我们把过去三年的财务报表都公开出来了,大家可以看到,过去三年我们帐上一直一百多亿现金在帐上,可以说在中国电商(领域),除了阿里之外,京东钱最多。
  对坚守的事要想清价值
  王利芬:怎么这个时候你还有时间去读书?
  刘强东:这也是我想从侧面看一下我们团队有没有资格做一个公众公司,公众公司很重要的一点,我离开一个月会不会出问题,如果离开几天就乱套,那我觉得这家公司也没有准备好,那我们2014年可能还要来一次休养生息。
  王利芬:你就真的不管吗?
  刘强东:这么说吧,我只参加过几次早会,邮件是正常,有工作交流,我们有一个周报告制度,每个高管每周都要写份报告给我。
  王利芬:在哥大也还要看?
  刘强东:都要看,我很清楚每个高管的工作进度是什么,他的目标是什么,遇到困难是什么,需要资源支持是什么,都很清晰,我每周要收一百多封报告。
  王利芬:那时间也不少。
  刘强东:所以我周末反而是最忙的,相当于读了几万字的业务报告。
  去年上学老实说倒不是为了知识,就看我们高管团队的协作,第二,我也需要思考,原来我在中欧上课时没有时间思考,我希望能找一地方,连续几个月把一件事情彻底想明白,当中没有人打扰我,所以在美国八个月的时间,可以说真的是我这十年以来思考最酣畅淋漓的一次,形成了自己对商业的理念或者信仰。
  (这其中有)几个思考,首先还是重新回到原点,坚守一件事,不为外界所动,我们做的事情到底有没有价值,这件事必须思考清楚,如果没价值,我们必须做一个彻底的改造,不管财务表现多么好。
  我分析了很多案例,如果真能既能创造社会价值又能创造客户价值,我们没有看到这样的企业倒闭,当然你别冒进,别出现资金链断裂这种低级的错误,所以我们强调的就是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升社会交易效率,我们做投资,做物流,做库房,背后的核心就是这个。
  王利芬:你在这个思考里面有没有一些新的发现呢?
  刘强东:会想很多细节方面,比如说用人,过去我们强调只要员工不贪污,我们永远不开除他,但是这次经过长时间思考,我觉得这对公司和他都是不负责的。
  所以高管说我这次回来之后变得比较狠了,当然我也跟大家详细解释了,为什么?其实每个人都有价值,一旦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自己很痛苦,还浪费了宝贵的青春,也许离开这家公司,去了别的公司,他的表现会非常好。另外,高管在贪腐方面有一些令人不放心的苗头,或者公司有一些证据的,也可能会请走。我这次回来之后,那些没有业绩的,类似于半退休半养老状态的同事,也请他们走了,当然我们股票也提前进行兑现,比如说你一月份走,我把今年全年的股票都给你,你可以带走,这样也保护他个人的利益,同时也给他足够多的时间。
  王利芬:还有哪些?
  刘强东:还有就是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思考一个现象,跟了我很多年,离我比较近的人,他是对我们这种模式是有信仰的,坚信我们没有错,但是我们现在几万人团队了,很多员工,特别是新员工,对我们的这种商业模式都有怀疑,说为什么要这么做,你看我们财务现在还不赚钱,投资那么重,运营管理压力这么大,所以如何从某种商业理论方面去给予员工一个明确的解释,让所有的员工相信我们今天做的是对的,能够让几万人的团队都达成一个共识,我觉得这个也是到京东走到今天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今天,靠个人魅力影响几万员工,这几乎不可能,我们强调自己的价值文化,但是我们还缺乏一个共识,对我们商业理念的共识非常简单,其实,因为我们是商品流通的企业,我们通过技术做供应链服务。那么前端应该是品牌所有者,而京东商城是在线零售商,这二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一个整体的供应链链条,从设计、研发到组织原材料,制造到定价,然后到做市场,完了到仓储、物流、支付、售候,就形成完整的商品供应链链条。如果市场有一天成熟的时候,你在里面做的链条愈多,你愈有资格去获取更多的利润。你就沿着这个价值链进行思考,随着你思考不断的深入,自然就会形成这些理论。
  因为在沙漠里只能看到沙子和天空,非常纯净,纯粹的环境,没有任何颜色,没有干扰,没有噪音,连苍蝇、蚊子都没有,我还是比较喜欢(在)那种环境进行思考,在北京这种大的都市里,你很难思考的。
  王利芬:一个人吗?在沙漠里。
  刘强东:我们是有团队的,进去至少要三辆车,我三月份穿沙漠之后就决定不再穿了,因为已经没有任何挑战性可言,穿越已经没有兴趣了。
  王利芬:你都穿完了?
  刘强东:对,中国所有沙漠都穿了。大的、小的,不知名的,甚至那种几公里长的,特别小的沙漠我们都穿过。
  王利芬:你在穿沙漠的过程中获得了什么呢?
  刘强东:第一,我每年希望去大休一次,人其实真的很辛苦,你要是短暂一天两天的休息,已经无法把你的身体机能恢复了,必须要经过15天以上的放松,才能真正把你身体的机能恢复过来。再一个就是它的挑战性。第三,你可以长时间思考。
  企业家千万别算小钱
  王利芬:这次双11效果怎么样?
  刘强东:效果非常好,我一直积极推动,我认为这一定双赢的,腾讯拥有我们股份了,所以对我们也会给予更好的支持,我觉得企业大了,特别是行业到了一定程度,整合是有利双方的。
  王利芬:你有智囊班子吗?像阿里有研究院,有曾鸣教授。
  刘强东:核心高管就是我的智囊团,是我的参谋团。
  王利芬:你跟马化腾谈判容易吗?
  刘强东:挺容易的,说话特别真诚,从两年前见面到聊当中,给我透露的所有的信息,从来没有说去做过任何修饰或者夸大,其实我们在谈判中花的时间很少,最后关键条款是我们在香港吃了顿饭达成的,大概两个小时时间,就把所有关键地方全部谈成了。
  作为一个企业家,如果看清你的方向是什么,就千万不能算小钱,最怕的就是你又要这种战略的方向,战略的价值,还要这种小钱,就算出我能不能少一个亿,能不能少一千万。
  王利芬:难道你没有讨价还价吗?
  刘强东:他占有我股份大概这样,我觉得完全是对他很公平了,其他细节方面不要纠结。
  王利芬:你眼里的马化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刘强东:他是很简单、很低调的一个人。
  王利芬:作为一家这么大公司的CEO,七万人为你工作,你觉得抽取一个特质,凝聚这样一帮人,它的核心的东西是什么?
  刘强东: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一个正字。很多员工会给我写邮件,有很多困难,有很多抱怨,但是还坚持下来,为什么?他就是对这个公司正的经营理念,从骨子里赞赏、认可,我们从第一天开始正品行货很正,第一天开始我们全额纳税,很正,所有员工连配送员都给他提供五险一金、六险一金,因为配送加了一个商业险,七万多人全额缴纳,很正。我们教育员工不要贪腐,我们从来不会教育员工你掺点什么货,或者弄点什么价格猫腻,你多赚客户钱,这个正字实际上也是感染了很多人。
  所以你看每个京东人都很朴实,有点农民的那种质朴在骨子里,跟合作伙伴们也没有强势说话,我们拼的是服务,拼的是用户体验,我也反复呼吁,希望能够在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下,大家公平竞争,我崇尚竞争,喜欢竞争,渴望竞争,为什么我很少出来说话,因为我一说话容易得罪人。
  研究做什么呢?
  王利芬:你这次在乌镇跟马云唇枪舌剑,你怎么看待这样一个拌嘴呢?
  刘强东:他(马云)比较喜欢(拌嘴),因为他不止拌了我,(还)拌了,针对我们三四个人一下子打了三四发炮弹,我就只回应一下子,强调我们京东的商业理念、商业的追求跟你是不一样的,你有你的价值,你让很多小卖家去卖东西,能够让他创业,能够让他生存,京东是希望自营的方式,大规模的有组织化的管理商品,去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去提升整个社会交易效率,两条路都是有价值的,都可以存活,不是你死我活的。
  你看动物园小市场摆了几十年,也可以去金五星商城买东西,但是并不代表像国美、苏宁、沃尔玛、家乐福这种正规化的超市或者连锁在中国就没有发展出路,都能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的需求,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跟阿里是不一样的,是两条道路。
  王利芬:你的脑子里,像淘宝阿里这样字眼跳进来多吗?
  刘强东:不是很多,如果很多我早就已经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了,不会投资物流。
  王利芬:菜鸟也在做物流系统。
  刘强东:按照它现在的规划,应该主要是做信息的,其实并不牵扯物流。京东做的是物流平台,商品必须要进行管控,商品不管控,它成本一定很高,有人说京东的这种模式是一种封闭的,是的那种模式,其实这完全是不能相等的,如果你要这么说,王健林也做的是平台的方式,你不能说王健林是开放的,张近东做的是这种连锁店,是自营的模式,你不能说张近东是封闭的系统,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无关于开放和封闭,因为二者追求的这种商业的理念,商业价值是不一样的。
  王利芬:阿里市值最高的时候接近3000亿美金,京东最高是300亿美金,市值是它的十分之一,这对你有冲击吗?
  刘强东:2004年我进入电商的时候,那时京东跟阿里能像今天这么比较吗?2004年的时候,他们已经拿到十个亿美金的投资了,那时候京东是什么,京东在07年的时候,在整个中国电商里面排名还不到前十,那时候京东和阿里是不能比的,至少今年还可以说是占(阿里市值)十分之一,至少我们可以比一比。
  王利芬:你进入了一个很吓人的对手的阵营,你是这样认为的吗?
  刘强东:我不从来不这么认为。作为创业者,你决定进入行业创业那一天开始,你不可能有任何恐惧。
  王利芬:你真的没怕过?
  刘强东:我的恐惧只来源于内部团队,恐惧我们内部团队会管理不好,比如说企业文化断层,企业文化崩溃,价值观信仰没有,这是唯一能够让我有过短暂恐惧的地方,今天我更不可能因为哪个竞争者而产生什么恐惧。
  王利芬:你能给我描述一下,你在乌镇见到他这样的一个前后的场景,和自己的心理感受吗?
  刘强东:我们大家坐在那儿,以为部长进来了,李彦宏、张朝阳他们都站起来了,我也赶紧站起来,一看(进来的)是马云,所有人都哈哈大笑,他跟我握手,我说我(是)京东刘强东,他说这么年轻,你这么小。
  王利芬:你想跟他聊什么?
  刘强东:本来我说哪天找个时间喝茶,结果回头看有人到了,主办方的人说赶紧走,然后一句话没说完,我们只能跑了。
  王利芬:见到真人还是不一样吗?
  刘强东:他是很成功的人士,我也见过无数的成功人士,柳传志、任正非,都见过,其实我性格相对内向,我喜欢跟员工交流,我喜欢所有时间都能在兄弟之间,跟他们去说话探讨等等。
  王利芬:你研究过马云吗?
  刘强东:我更多时间研究自己的员工,团队和用户,我实在想不起来,研究一个竞争对手能够给你带来什么。
  王利芬:你怎么评价马云?
  刘强东:口才很好,讲得特别有激情,所有的事情都要站到高点,人类、国家、社会,我觉得是这样的。
  王利芬:没有别的什么特殊吗?
  刘强东:没有别的什么特殊的,因为毕竟时间很短,就是个论坛,他喜欢说话,喜欢调侃。马云有马云的性格。
  王利芬:当雷军说手机做得怎么样的时候,马云说,水不好,空气不好,手机再好也没啥用。
  刘强东:这就是性格,我没研究过马云,但是我相信以马云的性格,他应该喜欢就是在任何时候一定要站在更高层面看问题,雷军他专注于手机,所以满脑子都是手机,讲的都是手机,而马云他不是卖手机,所以他肯定不愿意在手机层面跟雷军太深入去探讨。
  外界对我有很多误解,其实我从来没有讨厌过任何竞争对手,你比如说在此之前,跟京东公司竞争最激烈的是谁,不是阿里、当当、卓越,是一个叫易讯的,我们打了十年,但我和它的老总一直是好朋友。我可能调侃过李国庆,李国庆在微博说我坏话最多了,我对李国庆从来没有讨厌过,我喜欢跟他喝酒,跟他聊天,我觉得商业竞争是商业的手段,无关个人,不代表有你就没有我。
  王利芬:其实放在同台没有什么不好。
  刘强东:我从来没有拒绝过。
  (文字据优米网视频整理,有删节)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强东和马云的差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