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发展保险+医疗+养老保险属于寿险吗:寿险靠吃利息

为什么必须交养老保险才能交医疗保险,不是…
来源:老虎在舞蹈编辑:
查看数评论0次
为什么必须交养老保险才能交医疗保险,不是国家规定养老保险交够15年以上就可以根据自己志愿选择交于不交吗?难道徐州下个文件就可以违反国家规定吗?
版权声明:淮海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或者报道,但请注明出处
去丰县采摘苹果尝土菜 只要60元 10月24日首发 每周六发团养老保险 交得越多越亏?——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请河南人大立法,公开娱乐场所,高档酒店和定点酒店的监控录像,方便人民监督,以响应主席号召,习近平7月11日在西柏坡同县乡村干部和群众座谈时说:“解决干部身上的作风问题,群众也有责任,这种责任就是多提建议、认真监督.cn/post/1/1/2/.html.cn/post/1/1/2/.html.cn/post/1/1/2/.html.cn/post/1/1/2/.html我要求吃特供,拒绝转基因农业部的工作方向应该是让绝大多数人吃上特供级别的高质量高安全性的食品,而不是普及转基因上图:凉山州政府的一个会议室;下图:凉山州喜德县马觉小学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两点:一、作者所言都属实;二、人保部早该改革相关制度。
点击查看()
没看懂。凡是故意搞得很复杂的事情,就是要搞混水,让百姓无法获得信息和进行监督。最大受益者当然就是故意把制度搞得这么复杂的人。
确实是这样的!到人社劳动那给办退休都是上下不差几十元!
说的不错。
你交的多,说明你很幸运,没下岗,还在一个好的单位,我们下岗工人可没你们幸运,我们出力不比你们少,收入可比你们少的多,都长点心吧。
221.8.221.*
124.94.119.*
多交养老保险不如混文凭,混职称。去年企业高工退休金涨了几百元,普通工人少的只涨了几十元。普通工人没文凭,没职称,交的再多也不如人家一次涨的多。
点击查看()
不是交多少的问题,而是交不起,去年报道了一个引人瞩目的数字,中国有三千八百万人脱闪养老金
社保政策不断变化,职工实际养老金不断缩水:原退休个人帐户养老金额=(个人交费额+单位交费额)/120, 改为: 现退休个人帐户养老金额=个人帐户额/139,少了
养老金算法为何搞得那么复杂?为何不能透明点呢?害怕监督?为贪腐创造条件?退休的有谁知道自已的养老金应该是多少?百分之百不知道。只要一条通知,几条规定就可以随意改
别说北京医保就是高!门诊费据说每人每年就2万!而其它地方呢每人最多2千那是顶了天了!还是黄子脚下好啊!
早就交不起了
哎-!出生的时间地点都是错的
是上面和专家害死老百姓
70年代参战的农村退伍军人养老金交费咋计算,服役年限应该按正常交费计算。不知陕西兴平地区是咋样执行的?
怱悠更多的人交社保,随交费额每年递增,交费年限由15年再延长,延迟退休,等等,最终大多数人都要退出,人们看不到自已交费后的利益所在,而是不断缩水.
118.186.158.*
真的如此,那么人社部门真的是比周扒皮还周扒皮!是谁最先设计出这种方案的人应该是断子绝孙才能平民愤啊!
延迟退休已向农民工开刀!职工养老保险由60岁一次性补缴即可领取养老金,改为65岁一次性补缴领取养老金,因为企业为农民工买职工养老保险就是这几年的事,所以许多50
职工养老保险,部份50后人员未在法定退休年龄缴满15年保费者,被延期缴费至65岁领取养老金是天大的不公平!同样缴满15年保费少拿5年养老金。2013年退保380
单位交的是个人的2.75倍。假如单位的不统筹,交给个人,个人账户1000元,能拿3750元,个人账户2000元,能拿7500元,两者1千元的差距成了3750元的
图文编辑模式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养老保险滞纳金和利息是怎么算的
[导读]:社保中心的工作人员解释,崔先生所交的近600元的滞纳金和利息都是从2012年的1月1日起算起的,利息是直接加到个人账户上,利津县的滞纳金是3月1日起开始收取。对此,工作人员提醒未按时缴纳保险金的市民,及时到社保经办机构缴纳自己的保险金,以免多交滞纳金及利息。
社保&全面保障
免费获取保险计划
为您人生全面&体检&
给谁投保:
出生年月: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selected="true"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滞纳金和利息是怎么算的?
  &延迟了6天,养老保险就要多收近600元的滞纳金和利息,这也太离谱了吧?&6日下午,利津县市民崔先生拨打本报热线电话反映。东营市及利津县人社局的工作人员表示,自日起,东营开始执行新法的规定,每日按照欠缴额的万分之五收取滞纳金,利津县是从3月1日起执行,滞纳金是从本年的1月1日开始算起的。
  崔先生告诉记者,他妻子是一名下岗职工,近几年都是自己缴纳养老保险。6日下午,他到利津县职业介绍中心大厅给妻子缴纳2011年度的养老保险,大厅服务人员在输入妻子的个人信息之后,告诉崔先生除了4000元左右的养老保险金外,还要收取500多元的滞纳金以及79元的利息。工作人员告诉崔先生,滞纳金是从3月1日起开始收取的。也就是说如果他是2月底来交2011年的养老保险将没有滞纳金和利息,&晚了5天就要多交近600元吗?&崔先生对此很是不解。
  对此,记者咨询了利津县职业介绍中心的工作人员徐女士,徐女士介绍,&职业介绍中心是为保险处代收的保险金。&按照东营市的统一规定,延期不交保险金的,将从本年度的1月1日起开始收取滞纳金,她说:&由于这是一个过渡期,利津县是从3月1日起系统开始生效,输入个人信息后,系统就会自动生成滞纳金及利息的金额。&东营市社保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按照新社保法第86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且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社保中心的工作人员解释,崔先生所交的近600元的滞纳金和利息都是从2012年的1月1日起算起的,利息是直接加到个人账户上,利津县的滞纳金是3月1日起开始收取。对此,工作人员提醒未按时缴纳保险金的市民,及时到社保经办机构缴纳自己的保险金,以免多交滞纳金及利息。
身故/残疾保障
特定轻症保障
基本保额*0.30元
身故/残疾保障
身故/残疾保障
身故/残疾保障
交通意外保障
更多精彩尽在社会保险频道
的更多内容
本周精彩推荐
·投资型产品受限收益率 险企推新
·理财的好处有哪些?
·匹配人生需求的分红年金保险
·分红险稳健 分红很“好”看
·“分红”只是附加功能,保障才是
·公司实力决定分红能力 中途退保
·购买投资型保险产品首选还是分红
·鸿鑫人生分红保险适合哪些人?
·灵活多变的万能险 购买应该注意
·万能险也具有抗通胀作用
·分红险实现良好投资回报
·0岁婴儿生存加教育:金太阳
·黯淡分红险
·快速返还型寿险将面临“3年内不
·万能险多优点 你又知道多少?
·滞纳金是怎么算的?
·社保中的生育津贴怎么算?
·杭州少儿医保时间是怎么算的
·农村养老保险是怎么算出来的
·社保滞纳金计算
·养老金中断补交要滞纳金和利息吗
·2011年重庆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是怎么调整的?
·厦门生育保险报销多少?生育保险金是怎么算?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加拿大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怎样的体制?
加拿大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怎样的体制?
08-09-20 &
加拿大的医疗保险及其福利来源: 加拿大留学网加拿大拥有世界上一流的医疗设施与服务,政府的健康保险包括所有主要的医疗治理,所有公民和永久居民均可申请。加拿大约有6万余名执业医生,这相当于每500人当中就有一个医生。全民实行公费医疗,包括各种化验、检查、手术等。大病住院的一切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包括伙食和护理。
&#160;在加拿大入境登陆后,你须申请健康保险卡,在你居住城市的省卫生部办公室(Provincial Ministry of Health Office)办理。British Columbia, Ontario和New Brunswick省的保险卡要自入境日起3个月时间外生效,其它地区健康保险自申请之日起立即生效。
&#160; &#160;1.医疗保险计划包括国际留学生
&#160; &#160;BC省:
&#160;学生必须在到达三个月内登记注册。
&#160;BC Medical Services Plan
&#160;PO Box 1600
&#160;Victoria, BC
&#160;V8W 2X9 Canad
&#160;电话查询:1-800-633-7100 传真:250-952-3427
&#160;网址:
&#160; &#160;阿尔伯塔省:
&#160;学生必须在到达三个月内登记注册。
&#160;Alberta Health Care Insurance Plan
&#160;PO Box 1360
&#160;Edmonton, AB
&#160;T5J 2N3 Canada
&#160;电话查询:3100000转(403) 427-1432(埃德蒙顿)或(403) 297-6411 (卡尔加里)
&#160;萨省:
&#160;学生必须在到达后立即注册。
&#160;详情请联系:
&#160;Saskatchewan Health
&#160;Health Insurance Registration
&#160;T.C. Douglas Building
&#160;3475 Albert Street
&#160;Regina, SK
&#160;S4S 6X6 Canada
&#160;电话查询:1-800-667-7551
&#160;传真:(306)787-
&#160;网址:
&#160; &#160;2.以下各省的医疗保险计划不包括国际学生。在这些省学习的学生必须通过私人保险公司安排医疗保险,并由学校协助办理。
&#160; 马尼托巴省 纽布伦斯威克省
&#160; 新斯科舍省 安大略省
&#160; 纽芬兰省 爱德华王子岛省 魁北克省
&#160;福利
&#160;加拿大拥有世界最佳的社会福利制度,如公费医疗制度、退休养老金、失业津贴、损伤补助、社会救济金等。这里只做部分介绍。
&#160;养老保险
&#160;加拿大公民或移民一到65岁,就可领取养老金。对于移民,加国政府规定必须住满10年以上才可领取养老金。 失业救济
&#160;如果失业,可得到双重生活保障。先是失业保险,通常失业金最多可领取50周,大约是原本薪水的5-7成。若1年后尚未找到工作,可以领取社会福利津贴,1人大约每月800加元。
&#160;牛奶金(Child Tax Benefits)
&#160;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难民、政府依据移民法特许留在加拿大的人可以申请儿童牛奶金。 老年补贴(Old Age Security)
&#160;基本保证收入补贴( Guranteed Income Supplement)和配偶补贴(Spouse’s Allowance)。老年补贴(OAS)是给65岁及65岁以上年龄的人,其中没有收入或很少收入的人可以申请基本保证收入补贴(GIS)。低收入或已故补贴接受人的配偶可以申请配偶补贴(SPA)。
&#160;加拿大魁北克省补助计划—Canada and Quebec Pension Plans)
&#160;加拿大魁北克省补助计划是一种保险,受益人在其工作时期里交付一定的钱给该计划。60岁开始可以接受该计划的受益,自65岁开始可按月收取,受益多少取决于你曾付给该计划钱的总额。
加拿大免费医疗保险制度面面观 &#160;加拿大的全民免费医疗保健体制,可谓世界上最好的医疗保健体制之一。加入医疗保险后的公民和永久居民持“健康卡”(一张带有照片的医疗磁卡),看病、诊疗、化验、透视、手术、住院都可享受免费服务。 &#160;加拿大联邦政府1984年颁布了“加拿大卫生法案”,首次从法律上对医疗保健制度的内容、功能以及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和权利,作出了明确的定义。 &#160;法案规定,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医疗保健的立法、政策制订和监督以及提供宏观性指导,而医疗保健的日常服务则由各省自行负责,费用则由联邦和各省分担,联邦政府每年从国家税收中直接向各省划拨部分经费,主要用于医院的基本支出。 &#160;更重要的是,法案制订了加全民医疗的5大指导性原则。除了全民享有、方便享有之外,还包括服务广泛的原则,即涵盖常规医疗服务、急救、公共卫生、怀孕、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染病、精神疾病、死亡等;不分界域的原则,即健康卡可在加拿大全国使用;公家管理,即联邦政府负责拨款,监督各地方的服务,务求维持全国有统一的标准。无论哪一个省,若违反以上5项原则中的任何一条,都将受到联邦政府削减拨款的惩罚。 &#160;在受保范围、受保人资格和手续等方面,加拿大各省医疗保险的范围略有差异。在有些省加入医疗健康计划完全免费,有些则要交一定的保费,费用多少视申请人(家庭)的经济情况而定,经济困难可申请保费补助。尽管具体规定略有差别,各省医疗保健制度保障每个公民都能享受最基本的医疗保险,包括看医生、住院、化验检查等服务。不受保的项目包括单人房或双人房等高于普通病房的医院服务费、电话费、私人护理费、出院时带回家的处方药物、整容外科、针灸、心理试验、非正统的医疗服务以及牙科服务等。 &#160;为解决老年人、困难家庭、申领救济金者等的用药问题,各省还专门设立了各自的“药物保险计划”。此外,加政府还鼓励各公司或机构以集体福利的形式参加医药保险制度。对于免费的全民医疗保险所不能涵盖的医疗服务,加拿大人则需选择非政府提供的医疗健康保险。 &#160;加拿大的全民医疗保健,作为最主要的一项社会福利,为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这一体制也并非完美无缺。90年代以来,一些体制性的弊端也日渐显现。主要表现在:医疗开支暴涨,各省的医疗支出平均每年以10%甚至更高的速度递增;供需矛盾突出,加拿大人看病排队等待时间之长令人震惊,病人怨声载道,甚至还把政府告上了法庭;医疗设备落后,一些医院的X光机、核磁共振设备等还停留在一二十年前的水平。究其原因,首先是政府管理不善,漏洞太多,资源浪费严重。举例来说,因为是公费,很多人动不动就看急诊,要求住院(提供伙食),并迟迟不出院。其次是人口老化,医疗保健需求增加,目前65岁以上老人的医疗费用已经占到了加医疗总开支的一半左右。再就是药品价格太高。据统计,过去20多年来,加药品价格上涨了十几倍,医疗开支中药品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医生的费用。最近几年来,关于如何对加医疗体制进行改革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有的建议实行用者付费,以缓解政府压力;也有人倡导医疗双轨制,充分发挥私人医疗机构的作用,使人们可以得到更便捷的服务。但在全国范围内,反对双轨制和用者付费的呼声更高。现任总理保罗·马丁的政府已经决定在未来10年内投入410亿加元,一方面增加对各地方政府的拨款,另一方面加大科研力度,更新医疗设备,缩短病人就医等待的时间,以期望达到完善和加强现行制度的目标。加拿大医疗保险体制在加拿大的所有福利项目中,最让加拿大人自豪的是它的全民免费医疗体制。美国人对此非常眼红,从克林顿上台的第一天开始,就委任他夫人对美国现行医疗体制进行改革,试图建立一个类似加拿大的制度。方案提了一个又一个,还是没有实现,原因只有一个,加拿大式的体制是建立在高税制基础上的,而美国又想免费医疗,又不想多纳税,甘蔗哪有两头甜呢? 加拿大的免费医疗体制是怎样的呢?每一个加拿大人,不论你是公民还是永久居民,都可以领取一张带有照片的医疗磁卡,英文称Health Card。有了这个卡,在加拿大看病、诊疗、化验、透视、手术、住院都是免费的。医生们会根据你卡上的号码,向政府卫生部收取费用。注意:药费要自付。医生开出药方,你必须自己去药店买药。药费并不贵,通常都承担得起。但是,如果你在加拿大有一份稍正式些的工作,通常老板会给你买药费保险,全家的药费就都可以报销了。换句话说,只要你们家有一个人能有份正式工作,全家人在医疗上几乎可以一分不花。牙医在加拿大并不包括在这个医疗体系之内,要自费的,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医院里不设牙科。而在大学里除了医学院,还单独设一个牙医学院。他们认为牙不是病,牙科是一个与美容相关的行业,所以要自掏腰包。但是和药费一样,如果你有正式工作(在餐馆打工当然不行),老板会给你们全家买牙医保险。这在加拿大是最起码的员工福利。这样,你们全家看牙也可以免费了。 还有一点,新移民刚到加拿大是拿不到医疗卡的。一般要住满三个月才可以申请。在这三个月之内,你享受不了免费医疗,如果在这期间生了大病,那就惨了。在多伦多,一天的住院费就要2,200至2,400加币。一个礼拜下来,老本儿都赔进去了。因此,很多新移民头三个月先买个私人医疗保险,每人每月大约100多加币。 在加拿大,看病的方法与中国大不相同。在中国,有了病自然要上医院。在加拿大则不成,通常不可以直接上医院,那里也没什么挂号处之类的机构,有病先要看&家庭医生&。每个医生通常有自己的诊所,有一两个秘书或助手。这些医生往往是&万金油&,从妇产科到精神科什么都懂点儿,但什么都不精。小毛病能解决,大病他就会把你转往医院或专科医生。因此,去医院的病人往往是家庭医生预约好了的。通常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家庭医生,选择家庭医生是你自己的事,不满意可以随时换,同时有三四个也没问题。但每换一个新医生时,他往往为了建立病历,而把你里里外外检查个遍,单抽血就要抽四五管儿。因此,除非有必要,否则,别折腾自己了。中国内地去的新移民通常爱找会讲&国语&的家庭医生。这很自然,你英语再棒,那么多专业词汇你也不一定懂。这是人命关天的事,吃错了药,后果不堪设想。国外的医生较加国受训医生绝不逊色安省研究人员指出,在加国以外地区受训的医生,在护理心脏病发病人的水平,跟在加国国内培训的医生无异,足以令病人和纾缓国内医生短缺问题的政策制定者放心。 临床评估科学协会(Institute for Clinical Evaluative Sciences)是项研究的首席撰写人,现任多伦多新宁和惠仁医院心脏病学专家的高丹尼斯医生(Dr.Dennis Ko)指出,国外医科毕业生与加国受训的医生相比,护理病人的水平绝未逊色。 他周一表示,研究结果显示两者对病人的护理水平相近,因此可以令病人,尤其是心脏病人消除疑虑。 上述报告见于最新一期的《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研究人员审查了由1992年至2000年期间,送入安省医院治疗的127,000名心脏病人的健康纪录,他们发现不论是经由加国本土培训或是国外受训的医生护理的病人,在30日和1年时间内,病人的死亡率都一样,而加国内外培训的医生在挽救病人生命的用药情况均雷同,都会采用标准的治疗方法如处方ASA药丸和降胆固醇药物。 安省国际内外科医生协会(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Physicians and Surgeons of Ontario)会长艾莲(Joan Atlin)表示,很高兴得悉有实质证据显示,获挑选加入医疗护理体制的外国医科毕业生的质素,跟加国本土培训的医生不相伯仲。 她所属的这个以多伦多为基地的机构,一直积极支持以及为外国培训医生争取权益。她是日表示,报告的结果可以驳倒有指让外国受训医生加入医疗护理体制,会令水平下降的说法。 她指出,安省已开始建立评估外国医科毕业生的机制,让他们加入培训和住院医生计划,目前该类名额有200个,较6或7年前的12个多。不过,安省现时有2千名在外国受训的医生,均希望能够在所移居的国家内行医,因此问题仍然相当严重,200个名额实在不够,不过总算走对了方向。 加国各省各自制定评估和发牌给外国受训医生的准则。 加拿大医学协会(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会长舒马赫医生(Dr.Albert Schumacher)今年1月表示,850名国际医学院毕业生,今年已经通过发牌的第一部份考试,但当中只有85人可以成为住院医生计划一员。加国医学院今年有1, 773名毕业生,但协会知道全国需要2.500名医生。 与此同时,不少在外国受训于原居地已行医多年的医生,现时只要医院有工作岗位都愿意去做。艾莲指出,由在医院洗衣房摺衣服到在停车场任职都有,有些在加国已有一段时间的医生,亦可以在医疗研究或医疗保险评估,运用他们部份的医疗学识和技术。 她表示,该批外国受训的医生带同家人移民加国,他们知道加国医生人数不足,深信经过评估后就可以做回本行,可惜事与愿违,令他们有被出卖的感觉。 2001年由孟加拉国移民加国的49岁家庭医生艾布也保,在原居地和伊朗行医20年,虽然已经通过加国的评核试,但在能够获发执照行医前,现时仍在等候重新培训机会或住院医生空缺。他表示目前心情极坏和焦虑,因为他知道自己绝对可以胜任当家庭医生,却始终没有机会。 不过,当他取得执照后,就要离开现时定居的密西沙加市,因为根据安省法例,外国医生获发牌后,就要前往省内医生不足的地区行医5年,但加国本土受训的医生则不在此限。现时他在一间医务所兼职,又在多伦多一间医院当临床观察员,但收入却无法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曾做过电话传销员,但始终无法放弃本身专业。不过,他得悉该份报告结果后,感到非常高兴,证明占安省20%的部份外国受训医生的水平,与加国本土医生不相伯仲。 加拿大临时医疗保险与加拿大旅行医疗保险不同的是,加拿大临时医疗保险(加拿大探亲旅行医疗保险)是专为前来加拿大但不能享受或暂时不能享受加拿大政府医疗保险的人士而设。因此,主要适应对象是前来加拿大探亲访问人士、暂不能享受政府医疗保险的新移民以及国际留学生。此外,该计划也适合前往美国做不超过一年的短期工作的加拿大居民。 在加拿大的一些省份,新移民头90天或两个多月不能享受政府的免费医疗保险。政府没有规定新移民在这90天内必须购买临时医疗保险,不少年轻新移民也并没有买临时医疗保险。但由于北美医院住院费十分昂贵(详见加拿大临时医疗保险常见问题解答),若经济上能负担得起,花少许的钱买个医疗保险以防万一,还是值得考虑。近年多伦多就发生了几起新移民重病又没有医疗保险而呼吁大家募捐的事。 另一方面,随着新移民工作收入的稳定,邀请父母来北美探亲旅行的也逐渐增加。由于父母年龄较大,为他们到达后买份临时探亲医疗保险,则相对显得十分必要。否则,万一有事,则可能让邀请人陷于经济困境。 临时医疗保险适合的第三类人是来加拿大留学的外国留学生。各学校多要求外国留学生在读期间购买医疗保险,许多学校甚至是在收缴学费时就将医疗保险费计算在内。但学校安排购买的医疗保险,如安省的UHIP,价格等方面不一定是最有竞争力的。留学生可询问是否能自己选择保险公司,办理后向学校出示受保证明,从而免缴学校安排的医疗保险费用。前往美国旅游或短期(一年以内)工作的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若在外期间不能享受原居住省政府的健康保险时,也可购买临时医疗保险。但如果是前往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则需要买的是加拿大旅行医疗保险,而不是针对到美、加的加拿大临时医疗保险。 以下省份的医疗保险计划内包括外国留学生1.艾伯塔省:在艾伯塔医疗保险制度下,学生必须在到达加拿大三个月内登记注册。医疗保险费每月大约为34加元,这种保险只对持有三个月以上签证的学生有效。证明学生有意在加拿大逗留十二个月以上的学校证明信,将帮助学生获得医疗保险。详情请与以下地址联系: Alberta Health Care Insurance PlanPO Box 1360Edmonton, ABT5J 2N3 Canada电话查询:3100000转(403) 427-1432(Edmonton 埃德蒙顿,艾伯塔省省会)或(403) 297-6411 (卡尔加里)2.BC省:按照BC省医疗服务计划和BC医院保险计划,学生必须有学生授权书才可以参与该计划。办理时间是三个月,保险的每月费用大约是36加元。详情请与以下地址联系:BC Medical Services PlanPO Box 1600Victoria, BCV8W 2X9 Canad电话查询:1-800-633-7100 传真:250-952-3427 网址: 3.萨省:萨省的医院服务和医疗保健计划规定,学生必须在抵押后立即注册,医疗保险费在学生签证期间有效并免费。详情请联系:Saskatchewan HealthHealth Insurance RegistrationT.C. Douglas Building3475 Albert StreetRegina, SKS4S 6X6 Canada电话查询:1-800-667-7551 传真:(306)787- 网址:以下各省的医疗保险计划不包括国际学生:马尼托巴 新布伦兹维克新斯科舍省 安大略省纽芬兰 爱德华王子岛魁北克省 在这些省学习的学生必须通过私人保险公司安排医疗保险。 参考资料:加拿大留学网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现状&br&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在新时期推动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是实现全面小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br&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应把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作为主要矛盾,把生活宽裕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和其他支农政策的实施,农业生产发展问题已基本解决。而生活宽裕是农民一直向往但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br&2004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610万人,有4977万低收入人口仅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说明我国农村居民还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处于较为困难状态,这是其一。其二,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突出,试点中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仅覆盖约20% 的人,而且筹资水平低。其三,目前我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8000多万,占农业人口的10% 以上,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我国农村已成为老龄型社会。而农村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家庭养老负担沉重,使得生活富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br&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总体上处于过渡阶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br&一是农村社会救济。主要是国家针对灾害的突发性特点, 采取应急措施。在对待贫困户方面, 国家通过设立扶贫基金,帮助发展生产。同时,为解决贫困者的生活问题,部分地区开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工作。但全国各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参差不齐,如北京、浙江、广东、福建、辽宁等经济较发达的省市,已经全面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他省份虽然也在部分地区实行农村低保制度,但还没完全实行,根据有关统计资料,2004年我国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总人数为488万人,不到需要保障人口总数的3%。&br&二是五保供养制度。这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以《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予以法规确认的制度。到2003年底,全国实际五保供养人数为254.5万人、敬老院2.4万所、集中供养五保对象50.3万人。从保障的程度上来看, 五保老人年平均五保金1200元,但因各地财力不足, 实际到位一般只有800元左右,&br&三是养老保险为主,医疗保险为辅的保险制度。早在1986年前后,各地就陆续展开了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目前全国基本上都已开展此项工作,由于社会及制度等多方面原因, 在资金保障等方面不是很完善。几经起落,在经历了试点、全面推广和整顿规范几个阶段后,目前又处于试点阶段,到2003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5428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216.1亿元。198万农民领取养老金。其总体覆盖率还不足10%。&br&农村医疗保险方面,正在试点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只覆盖约20%的人口,而且筹资水平不高,保障能力不强。据2003年卫生部组织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基本上靠自费看病。一些地区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居民占贫困人口的2/3。&br&目前全国绝大多数乡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处于缺位状态。在广大的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依然是以国家救济和乡村集体福利事业为重点,以家庭保障为主体,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进行了改革试点以外,其他保险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br&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br&(一) 缺乏监督保证机制,法律层面制度设计不完善&br&我国宪法对社会保障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体现在第4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我国参加的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也明确规定 :“本公约缔约国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br&但是,我国《社会保障法》依然未制定出台,缺乏规范社会保障制度的专门法律。法律的缺失导致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保障资金的管理不规范、保障体系的建设。&br&就广大农村地区而言,农村现有的社会保障立法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现行的法律依据大多是准法律与相关文件,对农村各项社会保障的地位与作用、保障的权利与义务、保障机构的的建设等,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由于制度上的缺陷,再加上执行中的不到位,导致农民对社会保障的受益缺乏信任感。&br&&(二) 没有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机制,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br&把我国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就知道我国投入的力度是偏小的:加拿大为39%,日本为37%,澳大利亚为35%,而我国只有10%左右,且这10%的投入也基本给了城镇居民。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可以说主要是资金缺乏的问题。&br&应该说,在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的职责。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地方政府拥有雄厚的财力来安排养老及医疗保险,农民也有较多的机会获得兼业等,因此收入状况比较理想。但在广大的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很多地方是吃饭财政,即使是略有余额,地方政府在安排财政资金时也首选见效快的投资领域,吸引外来资金,而不是将财政资金投入到社会保障。&br&因此,目前农村社会保障的项目少,大多是救济性质,而工伤、生育、养老等意义重大的项目大多尚未全面开展,有的地方即使有所涉及,也存在运作不规范的问题。近几年来,农民的人均收入增长趋缓,扣除必要的生产生活开支,大部分农民实际无力承担各类保险所需费用,即使部分农民有实力缴纳,却由于对社会保险制度认识不清等因素,而不愿参加保险。从集体投入这部分看。大部分县乡政府均是财政开支,也没有能力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这导致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br&同时,农村社会的保障水平相对较低。比如根据某地《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规定,农民缴费可以自由选择,因为收入水平低,不少人选择最低档次每月2元,这样,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在缴费l0年后农民也只能每月领到不到5元,缴费15年后每月也只能领到l0元。 这样的养老制度安排,对农民的养老问题的解决无法起到多大的作用。&br&(三)考评管理机制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水平低下&br&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由民政部门(社会救助)、卫生部门(农村合作医疗)、社保部门(养老保险)等各管一块,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也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因此,在全国各地,民政部门、计生委、基金会、寿险公司等不少机构均涉及农村社会保障基金,而且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相互扯皮,挪用、委托不当或基金保值增值混乱的状况。有的地方基金管理不规范,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利用掌管基金的便利挪用基金、造成资源浪费、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存在。&/p&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什么是养老保险  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所谓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这一概念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这里所说的“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的;所谓“基本”,指的是参加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需强调说明的是,法定的年龄界限(各国有不同的标准)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  2.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3.养老保险是以社会保险为手段来达到保障的目的。养老保险是世界各国较普遍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  (2)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  (3)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因此,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养老保险的特点  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   2、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   3、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因此,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编辑本段]养老保险的基本模式  世界各国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有三种模式,可概括为传统型、国家统筹型和强制储蓄型。   1、传统型养老保险制度   传统型的养老保险制度又称为与雇佣相关性模式(employment-related programs)或自保公助模式,最早为德俾斯麦政府于1889年颁布养老保险法所创设,后被美国、日本等国家所采纳。然后再以支出来确定总缴费率。个人领取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然后再以支出来确定总缴费率。个人领取养老金的权利与缴费义务联系在一起,即个人缴费是领取养老金的前提,养老金水平与个人收入挂钩,基本养老金按退休前雇员历年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和不同档次的替代率来计算,并定期自动调整。除基本养老金外,国家还通过税收、利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基本上也实行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   2、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制度   国家统筹型(universal programs)分为两种类型:   1)福利国家所在地普遍采取的,又称为福利型养老保险,最早为英国创设,目前适用该类型的国家还包括瑞典、挪威、澳大利亚、加拿大等。   该制度的特点是实行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度,并按“支付确定”的方式来确定养老金水平。养老保险费全部来源于政府税收,个人不需缴费。享受养老金的对象不仅仅为劳动者,还包括社会全体成员。养老金保障水平相对较低,通常只能保障最低生活水平而不是基本生活水平,如澳大利亚养老金待遇水平只相当于平均工资的25%。为了解决基本养老金水平较低的问题,一般在力提倡企业实行职业年金制度,以弥补基本养老金的不足。   该制度的优点在于运作简单易行,通过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对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抵销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该制度也有明显的缺陷,其直接的后果就是政府的负担过重。由于政府财政收入的相当于部分都用于了社会保障支出,而且经维持如此庞大的社会保障支出,政府必须采取高税收政策,这样加重了企业和纳税人的负担。同时,社会成员普遍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缺乏对个人的激励机制,只强调公平而忽视效率。   2)国家统筹型的另一种类型是苏联所在地创设的,其理论基础为列宁的国家保险理论,后为东欧各国、蒙古、朝鲜以及 国改革以前所在地采用。   该类型与福利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一样,都是由国家来包揽养老保险活动和筹集资金,实行统一的保险待遇水平,劳动者个人无须缴费,退休后可享受退休金。但与前一种所在地不同的是,适用的对象并非全体社会成员,而是在职劳动者,养老金也只有一个层次,未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一般也不定期调整养老金水平。   随着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解体以及 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采用这种模式的国家也越来越少。   3、强制储蓄型   强制储蓄型主要有新加坡模式和智利模式两种。   1)新加坡模式是一种公积金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强调自 保障,建立个人公积金账户,由劳动者于在职期间与其雇主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劳动者在退休后完全从个人账户领取养老金,国家不再以任何形式支付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基金在劳动者退休后可以一次性连本带息领取,也可以分期分批领取。国家对个人账户的基金通过中央公积金局统一进行管理和运营投资,是一种完全积细小的筹资模式。除新加坡外,东南亚、非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采取了该模式。   2)智利模式作为另一种强制储蓄类型,也强调自 保障,也采取了个人账户的模式,但与新加坡模式不同的是,个人账户的管理完全实行私有化,即将个人账户交由自负盈亏的私营养老保险公司规定了最大化回报率,同时实行养老金最低保险制度。该模式于20世纪80年代在智利推出后,也被拉美一些国家所效仿。强制储蓄型的养老保险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强调效率,但忽视公平,难以体现社会保险的保障功能。养老保险的意义  养老保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通过建立养老保险的制度,有利于劳动力群体的正常代际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长劳动力顺利就业,保证就业结构的合理化。   2、有利于社会的安全。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养老保险保障了老年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等于保障了社会相当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对于在职劳动者而言,参加养老保险,意味着对将来年老后的生活有了预期,免除了后顾之忧,从社会心态来说,人们多了些稳定、少了些浮躁,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3、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各国设计养老保险制度多将公平与效率挂钩,尤其是部分积累和完全积累的养老金筹集模式。劳动者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数额,与其在职劳动期间的工资收入、缴费多少有直接的联系,这无疑能够产生一种缴励劳动者的职期间积极劳动,提高效率。   此外,由于养老保险涉及面广,参与人数众多,其运作中能够筹集到大量的养老保险金,能为资本市场提供巨大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实行基金制的养老保险模式,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积累以数十年计算,使得养老保险基金规模更大,为市场提供更多的资金,通过对规模资金的运营和利用,有利于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国的养老保险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部分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第三部分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  五大关键词  年金保险  要认识商业养老保险,这是一个绝对无法跳过的词语。目前,保险市场上绝大多数商业养老产品,都是限期缴费的年金保险,即投保人按期缴付保险费到特定年限时开始领取养老金。如果年金受领者在领取年龄前死亡,保险公司或者退还所缴保险费和现金价值中较高者,或者按照规定的保额给付保险金。  年金保险和生存保险都是以被保险人在保险有效期内生存为给付条件,年金保险是生存保险的一个变种,但是两者之间仍然有所区别。前者在保险期限内生存时由保险公司按照约定的期限和方式给付保险金,后者在被保险人生存至保险期满时由保险公司一次性给付保险金。  领取方式    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通常有定额、定时或一次性趸领三种方式。趸领是在约定领取时间,把所有的养老金一次性全部提走的方式。定额领取的方式和社保养老金相同,即在单位时间确定领取额度,直至将保险金全部领取完毕。社保养老金是以月为单位时间,而商业养老保险多以年为单位,如平安人寿的长青终身养老年金保险等,都采取按年给付的方式。定时,自然就是约定一个领取时间,根据养老保险金的总量确定领取的额度,例如确定要15年领取完毕养老金,那么保险公司将根据养老金总额,确定每年可以领取的具体额度。有些养老年金保险合同中有约定的时间,有些可以自由选择领取的方式,中间亦可以更改。  领取时间     国法定的退休年龄为女性55周岁,男性60周岁,社保养老金即是按照这两个年龄段进行领取。相比之下,商业养老保险的领取时间则灵活得多,提供了领取时间的多种选择,并且在没有开始领取之前可以更改。年金领取的起始时间通常集中在被保险人50、55、60、65周岁这四个年龄段,也有更早或更晚的。  保险期间  所谓保险期间,简单来说就是从保险合同生效到终止的时间跨度。在被保险人正常生存的情况下,保险期间将直接关系到养老金领取的时间长度。目前,定期和终身的养老保险产品都非常之多。  保证领取  养老金是以被保险人生存为给付条件的一种保险,为避免被保险人寿命过短损失养老金的情况,不少养老险都承诺10年或者20年的保证领取期。也就是说,若被保险人如果没有领满10或20年的保证领取期,其受益人可以继续将保证年期内的余额领取完毕。  上述这些,对于如何选择养老产品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衡量选择商业养老保险,并非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的简单比较,比如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不能简单地说保证领取20年就比10年的好,终身的就一定比定期的划算等等。其收益率,近者受费率、领取额度的影响,远者还要受公司资金运用水平、社会投资状况影响,选择起来确需费点心思。如何选择养老保险  如何规划 的养老保险方案,就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 保费要合理(不会造成负担)   年缴保费控制在年收入(工资、奖金、利息或投资收入等)的15~20%。   二、 保额要足够   人寿险是年收入的5倍左右,意外险是年收入的5倍左右。   通常,年龄在30~55岁的人最需要足够的保障,这是为了在自己丧失工作能力的时候,家庭依然能够保证在未来5年内的原有的生活水准。   三、 保障要全面   保险一定要全面,包括人寿险、意外险、医疗险、重大疾病险等,让您真正做到无后顾之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现状&br&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在新时期推动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是实现全面小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br&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应把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作为主要矛盾,把生活宽裕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和其他支农政策的实施,农业生产发展问题已基本解决。而生活宽裕是农民一直向往但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br&2004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610万人,有4977万低收入人口仅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说明我国农村居民还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处于较为困难状态,这是其一。其二,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突出,试点中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仅覆盖约20% 的人,而且筹资水平低。其三,目前我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8000多万,占农业人口的10% 以上,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我国农村已成为老龄型社会。而农村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家庭养老负担沉重,使得生活富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br&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总体上处于过渡阶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br&一是农村社会救济。主要是国家针对灾害的突发性特点, 采取应急措施。在对待贫困户方面, 国家通过设立扶贫基金,帮助发展生产。同时,为解决贫困者的生活问题,部分地区开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工作。但全国各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参差不齐,如北京、浙江、广东、福建、辽宁等经济较发达的省市,已经全面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他省份虽然也在部分地区实行农村低保制度,但还没完全实行,根据有关统计资料,2004年我国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总人数为488万人,不到需要保障人口总数的3%。&br&二是五保供养制度。这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以《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予以法规确认的制度。到2003年底,全国实际五保供养人数为254.5万人、敬老院2.4万所、集中供养五保对象50.3万人。从保障的程度上来看, 五保老人年平均五保金1200元,但因各地财力不足, 实际到位一般只有800元左右,&br&三是养老保险为主,医疗保险为辅的保险制度。早在1986年前后,各地就陆续展开了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目前全国基本上都已开展此项工作,由于社会及制度等多方面原因, 在资金保障等方面不是很完善。几经起落,在经历了试点、全面推广和整顿规范几个阶段后,目前又处于试点阶段,到2003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5428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216.1亿元。198万农民领取养老金。其总体覆盖率还不足10%。&br&农村医疗保险方面,正在试点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只覆盖约20%的人口,而且筹资水平不高,保障能力不强。据2003年卫生部组织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基本上靠自费看病。一些地区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居民占贫困人口的2/3。&br&目前全国绝大多数乡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处于缺位状态。在广大的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依然是以国家救济和乡村集体福利事业为重点,以家庭保障为主体,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进行了改革试点以外,其他保险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br&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br&(一) 缺乏监督保证机制,法律层面制度设计不完善&br&我国宪法对社会保障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体现在第4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我国参加的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也明确规定 :“本公约缔约国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br&但是,我国《社会保障法》依然未制定出台,缺乏规范社会保障制度的专门法律。法律的缺失导致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保障资金的管理不规范、保障体系的建设。&br&就广大农村地区而言,农村现有的社会保障立法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现行的法律依据大多是准法律与相关文件,对农村各项社会保障的地位与作用、保障的权利与义务、保障机构的的建设等,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由于制度上的缺陷,再加上执行中的不到位,导致农民对社会保障的受益缺乏信任感。&br&&(二) 没有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机制,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br&把我国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就知道我国投入的力度是偏小的:加拿大为39%,日本为37%,澳大利亚为35%,而我国只有10%左右,且这10%的投入也基本给了城镇居民。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可以说主要是资金缺乏的问题。&br&应该说,在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的职责。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地方政府拥有雄厚的财力来安排养老及医疗保险,农民也有较多的机会获得兼业等,因此收入状况比较理想。但在广大的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很多地方是吃饭财政,即使是略有余额,地方政府在安排财政资金时也首选见效快的投资领域,吸引外来资金,而不是将财政资金投入到社会保障。&br&因此,目前农村社会保障的项目少,大多是救济性质,而工伤、生育、养老等意义重大的项目大多尚未全面开展,有的地方即使有所涉及,也存在运作不规范的问题。近几年来,农民的人均收入增长趋缓,扣除必要的生产生活开支,大部分农民实际无力承担各类保险所需费用,即使部分农民有实力缴纳,却由于对社会保险制度认识不清等因素,而不愿参加保险。从集体投入这部分看。大部分县乡政府均是财政开支,也没有能力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这导致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br&同时,农村社会的保障水平相对较低。比如根据某地《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规定,农民缴费可以自由选择,因为收入水平低,不少人选择最低档次每月2元,这样,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在缴费l0年后农民也只能每月领到不到5元,缴费15年后每月也只能领到l0元。 这样的养老制度安排,对农民的养老问题的解决无法起到多大的作用。&br&(三)考评管理机制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水平低下&br&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由民政部门(社会救助)、卫生部门(农村合作医疗)、社保部门(养老保险)等各管一块,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也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因此,在全国各地,民政部门、计生委、基金会、寿险公司等不少机构均涉及农村社会保障基金,而且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相互扯皮,挪用、委托不当或基金保值增值混乱的状况。有的地方基金管理不规范,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利用掌管基金的便利挪用基金、造成资源浪费、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存在。&/p&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现状&br&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在新时期推动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是实现全面小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br&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应把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作为主要矛盾,把生活宽裕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和其他支农政策的实施,农业生产发展问题已基本解决。而生活宽裕是农民一直向往但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br&2004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610万人,有4977万低收入人口仅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说明我国农村居民还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处于较为困难状态,这是其一。其二,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突出,试点中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仅覆盖约20% 的人,而且筹资水平低。其三,目前我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8000多万,占农业人口的10% 以上,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我国农村已成为老龄型社会。而农村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家庭养老负担沉重,使得生活富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br&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总体上处于过渡阶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br&一是农村社会救济。主要是国家针对灾害的突发性特点, 采取应急措施。在对待贫困户方面, 国家通过设立扶贫基金,帮助发展生产。同时,为解决贫困者的生活问题,部分地区开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工作。但全国各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参差不齐,如北京、浙江、广东、福建、辽宁等经济较发达的省市,已经全面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他省份虽然也在部分地区实行农村低保制度,但还没完全实行,根据有关统计资料,2004年我国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总人数为488万人,不到需要保障人口总数的3%。&br&二是五保供养制度。这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以《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予以法规确认的制度。到2003年底,全国实际五保供养人数为254.5万人、敬老院2.4万所、集中供养五保对象50.3万人。从保障的程度上来看, 五保老人年平均五保金1200元,但因各地财力不足, 实际到位一般只有800元左右,&br&三是养老保险为主,医疗保险为辅的保险制度。早在1986年前后,各地就陆续展开了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目前全国基本上都已开展此项工作,由于社会及制度等多方面原因, 在资金保障等方面不是很完善。几经起落,在经历了试点、全面推广和整顿规范几个阶段后,目前又处于试点阶段,到2003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5428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216.1亿元。198万农民领取养老金。其总体覆盖率还不足10%。&br&农村医疗保险方面,正在试点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只覆盖约20%的人口,而且筹资水平不高,保障能力不强。据2003年卫生部组织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基本上靠自费看病。一些地区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居民占贫困人口的2/3。&br&目前全国绝大多数乡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处于缺位状态。在广大的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依然是以国家救济和乡村集体福利事业为重点,以家庭保障为主体,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进行了改革试点以外,其他保险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br&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br&(一) 缺乏监督保证机制,法律层面制度设计不完善&br&我国宪法对社会保障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体现在第4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我国参加的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也明确规定 :“本公约缔约国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br&但是,我国《社会保障法》依然未制定出台,缺乏规范社会保障制度的专门法律。法律的缺失导致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保障资金的管理不规范、保障体系的建设。&br&就广大农村地区而言,农村现有的社会保障立法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现行的法律依据大多是准法律与相关文件,对农村各项社会保障的地位与作用、保障的权利与义务、保障机构的的建设等,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由于制度上的缺陷,再加上执行中的不到位,导致农民对社会保障的受益缺乏信任感。&br&&(二) 没有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机制,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br&把我国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就知道我国投入的力度是偏小的:加拿大为39%,日本为37%,澳大利亚为35%,而我国只有10%左右,且这10%的投入也基本给了城镇居民。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可以说主要是资金缺乏的问题。&br&应该说,在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的职责。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地方政府拥有雄厚的财力来安排养老及医疗保险,农民也有较多的机会获得兼业等,因此收入状况比较理想。但在广大的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很多地方是吃饭财政,即使是略有余额,地方政府在安排财政资金时也首选见效快的投资领域,吸引外来资金,而不是将财政资金投入到社会保障。&br&因此,目前农村社会保障的项目少,大多是救济性质,而工伤、生育、养老等意义重大的项目大多尚未全面开展,有的地方即使有所涉及,也存在运作不规范的问题。近几年来,农民的人均收入增长趋缓,扣除必要的生产生活开支,大部分农民实际无力承担各类保险所需费用,即使部分农民有实力缴纳,却由于对社会保险制度认识不清等因素,而不愿参加保险。从集体投入这部分看。大部分县乡政府均是财政开支,也没有能力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这导致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br&同时,农村社会的保障水平相对较低。比如根据某地《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规定,农民缴费可以自由选择,因为收入水平低,不少人选择最低档次每月2元,这样,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在缴费l0年后农民也只能每月领到不到5元,缴费15年后每月也只能领到l0元。 这样的养老制度安排,对农民的养老问题的解决无法起到多大的作用。&br&(三)考评管理机制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水平低下&br&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由民政部门(社会救助)、卫生部门(农村合作医疗)、社保部门(养老保险)等各管一块,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也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因此,在全国各地,民政部门、计生委、基金会、寿险公司等不少机构均涉及农村社会保障基金,而且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相互扯皮,挪用、委托不当或基金保值增值混乱的状况。有的地方基金管理不规范,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利用掌管基金的便利挪用基金、造成资源浪费、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存在。&/p&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现状&br&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在新时期推动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是实现全面小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br&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应把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作为主要矛盾,把生活宽裕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和其他支农政策的实施,农业生产发展问题已基本解决。而生活宽裕是农民一直向往但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br&2004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610万人,有4977万低收入人口仅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说明我国农村居民还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处于较为困难状态,这是其一。其二,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突出,试点中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仅覆盖约20% 的人,而且筹资水平低。其三,目前我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8000多万,占农业人口的10% 以上,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我国农村已成为老龄型社会。而农村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家庭养老负担沉重,使得生活富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br&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总体上处于过渡阶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br&一是农村社会救济。主要是国家针对灾害的突发性特点, 采取应急措施。在对待贫困户方面, 国家通过设立扶贫基金,帮助发展生产。同时,为解决贫困者的生活问题,部分地区开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工作。但全国各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参差不齐,如北京、浙江、广东、福建、辽宁等经济较发达的省市,已经全面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他省份虽然也在部分地区实行农村低保制度,但还没完全实行,根据有关统计资料,2004年我国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总人数为488万人,不到需要保障人口总数的3%。&br&二是五保供养制度。这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以《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予以法规确认的制度。到2003年底,全国实际五保供养人数为254.5万人、敬老院2.4万所、集中供养五保对象50.3万人。从保障的程度上来看, 五保老人年平均五保金1200元,但因各地财力不足, 实际到位一般只有800元左右,&br&三是养老保险为主,医疗保险为辅的保险制度。早在1986年前后,各地就陆续展开了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目前全国基本上都已开展此项工作,由于社会及制度等多方面原因, 在资金保障等方面不是很完善。几经起落,在经历了试点、全面推广和整顿规范几个阶段后,目前又处于试点阶段,到2003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5428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216.1亿元。198万农民领取养老金。其总体覆盖率还不足10%。&br&农村医疗保险方面,正在试点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只覆盖约20%的人口,而且筹资水平不高,保障能力不强。据2003年卫生部组织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基本上靠自费看病。一些地区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居民占贫困人口的2/3。&br&目前全国绝大多数乡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处于缺位状态。在广大的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依然是以国家救济和乡村集体福利事业为重点,以家庭保障为主体,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进行了改革试点以外,其他保险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br&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br&(一) 缺乏监督保证机制,法律层面制度设计不完善&br&我国宪法对社会保障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体现在第4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我国参加的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也明确规定 :“本公约缔约国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br&但是,我国《社会保障法》依然未制定出台,缺乏规范社会保障制度的专门法律。法律的缺失导致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保障资金的管理不规范、保障体系的建设。&br&就广大农村地区而言,农村现有的社会保障立法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现行的法律依据大多是准法律与相关文件,对农村各项社会保障的地位与作用、保障的权利与义务、保障机构的的建设等,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由于制度上的缺陷,再加上执行中的不到位,导致农民对社会保障的受益缺乏信任感。&br&&(二) 没有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机制,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br&把我国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就知道我国投入的力度是偏小的:加拿大为39%,日本为37%,澳大利亚为35%,而我国只有10%左右,且这10%的投入也基本给了城镇居民。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可以说主要是资金缺乏的问题。&br&应该说,在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的职责。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地方政府拥有雄厚的财力来安排养老及医疗保险,农民也有较多的机会获得兼业等,因此收入状况比较理想。但在广大的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很多地方是吃饭财政,即使是略有余额,地方政府在安排财政资金时也首选见效快的投资领域,吸引外来资金,而不是将财政资金投入到社会保障。&br&因此,目前农村社会保障的项目少,大多是救济性质,而工伤、生育、养老等意义重大的项目大多尚未全面开展,有的地方即使有所涉及,也存在运作不规范的问题。近几年来,农民的人均收入增长趋缓,扣除必要的生产生活开支,大部分农民实际无力承担各类保险所需费用,即使部分农民有实力缴纳,却由于对社会保险制度认识不清等因素,而不愿参加保险。从集体投入这部分看。大部分县乡政府均是财政开支,也没有能力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这导致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br&同时,农村社会的保障水平相对较低。比如根据某地《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规定,农民缴费可以自由选择,因为收入水平低,不少人选择最低档次每月2元,这样,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在缴费l0年后农民也只能每月领到不到5元,缴费15年后每月也只能领到l0元。 这样的养老制度安排,对农民的养老问题的解决无法起到多大的作用。&br&(三)考评管理机制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水平低下&br&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由民政部门(社会救助)、卫生部门(农村合作医疗)、社保部门(养老保险)等各管一块,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也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因此,在全国各地,民政部门、计生委、基金会、寿险公司等不少机构均涉及农村社会保障基金,而且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相互扯皮,挪用、委托不当或基金保值增值混乱的状况。有的地方基金管理不规范,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利用掌管基金的便利挪用基金、造成资源浪费、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存在。&/p&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寿险是养老保险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