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企税负本田锋范到底有多重重

中国的税负有多重?--《中国企业家》2005年19期
中国的税负有多重?
【摘要】:正最近,很多媒体刊登了一条消息:在中国的纳税企业中,房地产行业的纳税大户很少,与这个行业的利润状况不匹配。据我了解,房地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向政府缴纳的费用特别多:首先是他们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价格很高;再一个就是房地产配套设施的费用,如交通、绿化、管道等,本来是应该由政府承担的,他们也承担了很多。这让我再次想到,我们在衡量企业税负时,不能光看税的负担,还要看费的负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812.42【正文快照】:
最近.很多媒体刊登了一条消息在中国的 纳税企业中.房地产行业的纳税大户很少.与这 个行业的利润状况不匹配。据我了解.房地产企 业在经营过程中.向政府缴纳的费用特别多:首 先是他们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价格很高;再一个 就是房地产配套设施的费用,如交通、绿化、管 道等,本来是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姚廷纲;[J];世界经济;1980年05期
,和铭;[J];企业管理;1980年02期
左本峻;[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0年04期
冼子恩;;[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0年Z2期
,符耀伟;[J];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06期
哈里·安德森;杰里·巴克利;克里斯托弗;汪鸿鼎;;[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1年10期
;[J];中国建材;1982年0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赴日宏观经济考察团;;[J];现代日本经济;1982年03期
;[J];中国金融;1982年05期
;[J];管理现代化;198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传烈;;[A];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8年年会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王亚平;;[A];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8年年会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宋叶萍;;[A];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8年年会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刘然;;[A];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8年年会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叶剑锋;;[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C];1992年
徐友祥;;[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港航监督专业委员会96年度学术交流论文集[C];1996年
吴卫生;童德华;;[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0年年会暨“知识经济与政府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胡功民;李又才;;[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0年年会暨“知识经济与政府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黄坚立;;[A];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安徽经济报;2000年
广东发展银行
张鸿翼;[N];中国财经报;2000年
;[N];中国财经报;2000年
白凤文;[N];中国财经报;2000年
本报特约记者
吕国英;[N];中国国防报;2000年
涂学能;[N];中国国防报;2000年
王国明;[N];中国工商报;2000年
曾万华;[N];中国环境报;2000年
宋涛;[N];中国环境报;2000年
田小明;[N];中国海洋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琳;[D];厦门大学;2001年
孔晏;[D];厦门大学;2001年
任宗哲;[D];西北大学;2002年
李一花;[D];厦门大学;2002年
徐梅;[D];四川大学;2002年
范海燕;[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赵力;[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徐承彦;[D];厦门大学;2003年
张露;[D];复旦大学;2003年
刘锡田;[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学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张华友;[D];郑州大学;2000年
李正龙;[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王库;[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方建平;[D];浙江大学;2002年
林卫群;[D];暨南大学;2003年
张世高;[D];广西大学;2003年
彭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方军武;[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付永;[D];湘潭大学;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市县招商项目
企业投资项目
第三方服务项目
在线QQ客服:
Email邮箱:
@ 招商 京ICP备号中国企业税负到底有多重?
中国企业税负到底有多重?
,1946年5月出生,福建省福清市人,中国最大玻璃供应商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中国第一代
,被誉为&玻璃大王&,同时因常年致力于慈善事业而获称&中国首善&。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曹德旺累计个人捐款已达80亿元。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原标题:曹德旺:公开讲税负只为提醒危机感
反驳&逃跑论&,称&重心在中国&,但&中国
的综合税负比美国高35%&,&中国劳动力优势已失去&
这番话背后,是曹德旺准备投资10亿
,将福耀的一家玻璃工厂建在美国。曹德旺还表达了对在美国投资的看好。这番言论一出,此前
抛售内地资产时所引发的担忧再度上演:&曹德旺要跑了吗?&&除了人力,什么都比美国贵。&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的一番话引发社会热议。
北京时间12月19日晚,远在欧洲的曹德旺接受了新京报记者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连线专访,采访中,谈及近日网络上铺天盖地关于其&逃跑&的舆论质疑,今年70岁的曹德旺在电话里显得颇为不平,并对&逃跑论&进行了反驳。&我是中国人,我事业的重心一定在中国。&
在强调自己无心&逃跑&的同时,曹德旺对中美两国制造业成本和竞争力优劣进行了细致比较,并谈起了自己对于中国制造业现状及未来的看法。
&我实事求是指出客观存在的问题,他们就要批判我,说我对中国经济太悲观。&&我之所以公开讲,中国税负太高、成本太高,这不是我在抱怨,也不是我要跑。我只是为了提醒政府,也提醒
,提醒大家危机感,告诉大家要小心。&曹德旺说。
谈赴美建厂
&美国电价约3毛多,中国6毛多&
新京报:此次在美国投资建厂是基于什么样的契机?
曹德旺:福耀是做汽车玻璃的,我做了三十几年的汽车玻璃,国外8大汽车制造商都是我的客户,最初签约时,他们只是在中国买我的玻璃,因为我在其他国家没有工厂。
2009年,德国大众要求我们作为供应商2012年前必须在俄罗斯有工厂,那我们2012年就在俄罗斯建了一个厂;2012年,通用公司又要求我们,2016年12月之前必须在美国建一个工厂,2017年1月必须在美国供货。这个时候福耀已经是通用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了。准确来讲,一开始决定去外面建厂是我们答应人家的,不答应生意就没法做。
新京报:10亿美元的投资是怎样构成的?
曹德旺:在俄亥俄州建的汽车玻璃工厂投资6亿多美元,在其他两个州建了配套的上游材料工厂和仓库,花了3亿多,总共加起来10亿美元。
新京报:建厂的资金都是福耀自己承担?
曹德旺:那当然了,作为供应商你有这个责任。不过国外这些大企业是先拿大单跟你做两三年,让你先赚到钱再出钱建工厂。像美国通用就是提前给我们签了单,我们答应人家在2016年建厂。
新京报:能不能讲讲投资建厂前实地考察的过程?
曹德旺:2013年开始,我们就在美国各地考察。各个州都知道我们福耀要来美国建厂了,几个州的招商局跑到福耀,抛出很优惠的条件,希望能吸引我们。比如,我在俄亥俄州建厂房,18万平方米,675亩地,卖给我1500万美元,俄亥俄州政府给我们各种补贴,目前第一笔补贴就有1500万美元左右。算下来等于买土地没有花钱。
新京报:实地考察和比较后你有什么感想?
曹德旺:我认为美国人恢复制造业大国的决心很大。从总统到各个政府部门的一把手都出面为发展制造业&站台&。调研完之后我觉得,我早就应该来了,而不是一直拖在国内。
新京报:为什么这样说?
曹德旺:中国制造业成本太高,美国天然气每立方相当于7毛钱人民币,中国卖2块2,这还是政府对我很优惠的前提下;电价,美国3毛钱左右,中国6毛多;高速公路,美国不收费,中国过路费一吨5毛钱。
谈国内办企业
&增值税是最大负担&
新京报:你最近也对外说过&中国除了人便宜,什么都比美国贵&,你认为在前面你提到的&贵&的东西中,什么又是最&贵&的、最大的负担?
曹德旺:增值税吧。中国的增值税有多高?简单来说,一个卖6000块的手机,增值税大概要交1020块。当然,其中有可以抵扣的项目,是哪些呢?按照目前的税收制度,采购的费用可以抵扣,工资不能抵扣,折旧费不能抵扣,管理费、运输费这些都不能抵扣,不能抵扣的部分大概有40%到50%。
按照中国目前一般企业的利润水平,这样算下来,最终大约有一半的营业利润都被收走了。制造业利润非常微薄。
新京报:美国的情况呢?
曹德旺:美国没有增值税,只有35%的所得税,加上其他各项税费总共大约40%,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负比美国高35%。其中问题主要就出在增值税上。
新京报:你过去常常提到小微企业,说&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末梢神经&。增值税对小微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曹德旺:小微企业就更艰难了。增值税的存在让很多小微企业长期无法发展壮大,也就难以和大企业做生意。这样一来形成恶性循环,会把很多小微企业扼死在摇篮里。我们福耀自己就是小微企业出身,我相当明白其中的艰难。
新京报:作为制造业企业家,你认为国内增值税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曹德旺:像美国一样,把增值税取消,改成所得税,同时把所得税提高,赚钱了交税,没有赚钱就不用交税。
但是另一方面,还要对那些骗税的进行从严打击,那些偷税漏税的,要从严惩处,就让他倾家荡产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中国对这些反而管得不够严。
谈人力成本
&中国劳动力优势已经失去&
新京报:我们过去一直有个认知,中国人力成本低,廉价劳动力是一个优势。
曹德旺: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前面说的所有的成本综合加下来,即使在劳动力比美国便宜的情况下,中国也已经没有突出优势了。况且劳动力现在也只是比美国便宜,跟周边国家比,一点竞争力都没有,跟俄罗斯、波兰、中欧都差不多,甚至中国的白领工资比这些国家还要高。
新京报:你认为中国制造业丧失劳动力优势的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曹德旺:其中有一个原因我觉得是国内基建速度太快,发展过热,这些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民工。你知道现在房地产建筑工地都是怎么招工人的?很多都是按天招人,按天算钱,比如一天10个小时,给工人400块钱,他们也不交税。但是制造业不一样,我们要交税、买
。劳动力价格就是这样抬高的。
另外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现在学生毕业后,首选的职业他要去当公务员,公务员当不上,退而求其次,选择进入
机构,高素质的工人越来越少。
新京报:跟美国的劳动力状况相比呢?
曹德旺:美国蓝领劳动力价格大约是中国的8倍,这是美国之前施行的&去工业化&带来的后果,持续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大概50年的时间。上世纪80年代时,美国大学毕业的年轻人都不去工厂了。呢?大量跑到华尔街、硅谷这些地方。美国金融危机之前,服务业占国家GDP在65%左右。
这导致现在美国要恢复制造业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劳工结构的问题,年轻工人没有,都是老工人。
新京报:这个&去工业化&的后果,跟中国现在的劳动力状况有可比性吗?
曹德旺:不是,美国是去工业化,而我们中国是从来都没有真正实现过工业化,从美国学到的直接就是现在的&去工业化&。不过现在美国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了,在大力恢复制造业。
新京报:你以企业家的角度来看,国内制造业的环境是否还具备吸引和留住投资的优势?
曹德旺:我就说一个现象:现在很多好的企业搬到欧美去了,中小企业呢,有的搬到越南,有的搬到柬埔寨。以纺织业企业为例,在越南、柬埔寨,棉花一吨比国内便宜40%;电价、水价、气价比国内便宜四五十,工人工资又比国内低。
谈实体经济
&从不做金融、IT、房地产&
新京报:鉴于你前面谈到的这些问题,你觉得政府应该怎么做?
曹德旺:我希望政府继续支持提倡发展实体经济,其实最近政府的声音也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具体做法上,政府应该关注小微企业,关注实体经济,财政金融要向国家扶持的产业倾斜。解决制造业的增值税问题。
新京报:其实政府也一直在提倡资金要&脱虚就实&,你认为关键在哪?
曹德旺:政府官员的数量毕竟有限,而利益群体层面比较广。你(政府)把这个窗户关掉,他从那个窗户跳进来,你把那个窗户关掉,他又从天窗跳进来,防不胜防的。所以我觉得,这个需要很多企业家自律,能够懂得大义,因为这不光是政府的责任。
我以前老说,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我觉得在国土上每一个企业家都应该以国家为重,树立一种报国为民的心态。
新京报:&报国为民的心态&,这个话怎么理解?
曹德旺:就好比金融、IT、房地产,这些赚钱快,赚钱也多,我为什么不做?因为我觉得做这些事除了自己赚两个钱,对国家一点好处都没有。多少人找我搞私募基金,我从来不答应做,我宁可捐给慈善机构,我也不愿意做这些。
新京报:这种取舍是完全出于你个人的价值评判吗?还是说商业考量?
曹德旺:完全是出于我自己的价值观。
谈事业重心
&我没打算跑&
新京报:现在福耀在国内和国外投资的比例大概是什么情况?
曹德旺:大概5年的时间,福耀在国外投了大约有70亿人民币,在国内也有七八十亿,目前来看投资规模基本持平。投资形式主要都是建厂,建生产线。
新京报:下一步福耀还会加大在国外的投资吗?
曹德旺:这个不好说,看具体情况。
新京报:很多人想知道,玻璃大王接下来还会把发展重心放在国内吗?
曹德旺:毫无疑问是放在国内,因为我的总部在中国。我在中国拥有一家最好的
,每年我有两位数的增长,去年我才在香港挂牌。福耀现在净资产300个亿,我在国外才投了这些,能算什么?
当然,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我是要塑造一个跨国集团。我之所以公开讲,中国税负太高、成本太高,这不是我在抱怨,也不是我要跑。我只是为了提醒政府,也提醒企业家,提醒大家危机感,告诉大家要小心。我的朋友说我应该把嘴巴闭起来,我就是太直率了,最近遭了不少骂。
新京报:你认为你的做法(去国外投资)会不会引发国内企业的示范效应,或者说跟风?
曹德旺:做得好的人应该走出去。但是我也警告大家,你出去干什么、你能拿什么东西出去,这些最好想清楚。
我在美国投资已经20年了,1995年进美国投资,到1998年,四年时间亏了接近1000万美元。福耀现在不一样,我有了跨国集团的规模,有了自己的技术,自己的资本,有稳定的订单,有美国市场的认可度。像我这样的企业,我觉得你就可以出去。
新京报:有些人像当年说李嘉诚那样,说&不要让曹德旺跑了&,你想怎么回应这种声音?
曹德旺:我觉得可以有这么一层理解:我们应该思考,为啥曹德旺要&跑&?把我前面说的问题解决了,大家不就不跑了吗?
另外我想对他们说的是,事实上曹德旺没有&跑&,也不会跑,我的事业重心一定是在中国,因为我是中国人。我跟你现实一点讲,我在中国是政协委员,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我获奖无数,慈善捐款金额达到80亿,大多数国人很尊重我。我要是考虑到钱,那我的股票很坚挺,我把股票卖掉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我自己儿子又不接班,我去美国,今年70岁了,不会讲话不会开车,进不了他的主流社会,我去干吗?
新京报:美国大选后形成新的政治格局,是否会对中国制造业产生影响?
曹德旺:我在美国的时候,有记者采访时问我,特朗普对中国的经济政策可能很严厉,你怕不怕他制裁你。我跟他讲,我是企业家,我在美国做生意,我做的事第一就是研究美国人需要什么东西;第二,我能不能按照他的要求做出满足他需要的东西,如果我都能做到,质量也能达到他的要求,他什么TPP都没关系。为什么呢?你美国人自己需要,你又不会做,那你当然要去买了。这就是我理解的、我们跟美国的政策:你好我也好,我不好你也不好。
中国的增值税有多高?简单来说,一个卖6000块的手机,增值税大概要交1020块。不能抵扣的部分大概有40%到50%。
事实上曹德旺没有&跑&,也不会跑,我的事业重心一定是在中国,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去美国,今年70岁了,不会讲话不会开车,进不了他的主流社会,我去干吗?
新京报记者张泉薇(新京报记者李春平对本文亦有贡献)
最新图片文章&|&&|&&|&&|&&|&&|&
利息税由来 中国人的税负到底有多重?
日 14:33来源:凤凰网专稿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人的一生有两件事情不可避免,死亡和纳税。中国人一生要碰到多少名目的税种,要交多少金额的税金。
凤凰卫视2月18日《财经正前方》,以下为部分文字实录:
刘芳:我住在香港,每个礼拜都来深圳,每次过境的时候,我都能够看见提着大包小包的人流,很多人带得都是从香港买过来的免税电子产品还有化妆品之类。去年秋天的时候就是因为电子产品携带还有邮递入境日益增多,所以海关非常高调的发布了所谓的54号令。重申旅客入境携带的物品要在5000块钱人民币以内才能够免税,所以那些有着很多国际旅游经验的中产们在出国之前就必须给自己的手机、电脑估价、申报。
54号令也许还是您知道或者是不知道的,中国非常庞大的税务森林当中的一小道风景线而已。如果你开商店、开公司肯定避不开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商品税、所得税。如果你是消费者,买了一套房、一辆车,或者说您幸运地中了一笔超过1万块钱的彩票,您都需要纳税。
或许您觉得自己是个无产者,工资很低,又没有额外的收入,根本够不上纳税资格,但只要你的银行存款里产生一分钱的利息,您也是中国的纳税人。即便是一个真真正正一穷二白的人,只要他在中国购买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个人就需要交税。
中国人究竟一生要碰到多少名目的税种,要交多少金额的税。也许绝大部分中国人自己都讲不清楚。但只要你还依赖着这个社会链条生存,还在吃饭、穿衣和住房子,您就是中国的纳税人。纳税人的身份对于很多人来说,我想是既熟悉也陌生的。
解说:邓培根2004年开始从事地产中介工作,据他回忆,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工资只有1200元,仅能解决温饱。在那个时候邓培根从来没有考虑过,纳税究竟对自己有多大的影像,然而一次年终奖金的发放,让他开始对纳税有了深刻而直观的认识。
邓培根:业务提成当时给我的数字和最后我收到的金额就相差得比较大。我当时就非常的奇怪,我就说我的钱怎么会少了这么多,这个工资的话是够我很多个月的底薪了。我就在想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就去问了所谓的行政,行政就说是交了税。
我记得当时的时候大概拿到有十万块的话,交了大概三万多的税,我才接触到所谓的个人所得税。然后知道个人所得税上税的份额是比较多的。
解说:随着深圳房地产业逐渐升温,邓培根也由最初的销售做到了如今的中层管理。他透露,自己每个月个人所得税在3000元左右,在他看来税这个东西就像心头的一跟小肉刺,平时没什么感觉一到发工资的时候看着就心疼。
邓培根:当时就在想,怎么我每个月这么努力的工作,所赚来的工资,一下子就被税务大量的抽走了,所以说当时我就觉得如果这个钱能不交多好,但是没办法,毕竟这是一个国家的强制性政策。
解说:与邓培根相比,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小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要少得多。
崔小姐:一个月收入就4000多块钱吧,个人所得税交一百多块钱,剩下那点钱,一千多块钱交个房租,剩下的吃个饭就没了。
解说:长期以来,小崔一直以为个人所得税是她唯一要交的税。
崔小姐:除了工资里面的个人所得税,我知道我是确切每个月交了多少钱之外,其他的日常开销的税是因为商家没有告诉我多少是税,或者是我消费的这个东西他没有告诉我,里面包含了什么税,所以我完全是不知道的。我也没法知道,我不可能买个东西,问他这里面的税有多少钱,实际上这个东西卖我多少钱。
解说:像小崔这样,并不知道交了多少税的人比比皆是。在一家网站调查的5000名普通民众中,有45.7%的人表示,我连自己交了什么税都不清楚。51.1%的人表示,我交了税,但不知道税干吗用的。仅有3.2%的人选择了缴税,用途一清二楚。
黎有焕(广东社会科学综合开发中心主任):你要随便调查一百个、一万个,绝大部分都不知道,纳了税的人都搞不清楚我究竟纳了什么税。我告诉你,我是一个国企的老总出来的,我到现在也蒙了,我对这个东西我也不知道我该纳什么税,这个税有什么区别。反正税务局扣多少税,直接从我帐户里面扣就是了。
解说:中国目前的税种主要以流转税为主,占到中国税收总额的50%以上。所谓的流转税就是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它们都是在商品流通环节中收的税种,也就是说,每个纳税人其实已经通过购买商品和服务交了税。比如早餐,如果花3块5毛钱买一个面包,1块5毛钱买一袋牛奶,需要交纳的增值税是17%,约等于8毛5分钱。
再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盐来说,一袋食盐两块钱,其中就包含了2毛9分钱的增值税和大约3分钱的城建税。而每瓶3元的啤酒包含大约4毛4分钱的增值税,1毛2分钱的消费税和6分钱的城建税。
此外,如果不想做饭,去餐馆就餐的话,最后结帐是无论付多付少,所付的餐费里都有5.5%的营业税和城建税。就算什么消费也没有,把县存进银行,只要取得利息,不论利息多少都需要交纳20%的利息税。
杨卫华(中国税务学会理事):这里是有个历史的原因,因为中国当时的情况,你看解放以后,中国一企业盈利少,个人工资低,所以不可能收个人所得税了,财产税,没有所得哪有什么财产呢,只能靠什么呢,那就靠流转税。流转税是反正你做买卖,你只要买了,卖了东西你就交税。我不管你赚钱还是亏本。这是一个,那么这一块流转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它是个大头,所以这一块,一方面量大,另一方面,它征收比较方便。但是它的缺点在哪里呢,有一些消费基本上是均等的,比如说盐,盐是有钱人不能多吃,没有钱的人也不能不吃。钱多的人钱少的人他的负担都大体会差不多。所以这样的话,对于低收入者来说,他的负担就比较重,高收入者来讲负担相对来说就比较轻。所以这一点,实际上它对于调节高收入,调节贫富差距是不利的。
解说:同样是流转税,在欧美,购物小票上商品的价格和税款通常都是分开打印的,这使人们对自己付钱时缴了多少税,一目了然。
杨卫华:西方国家都告诉你,价格多少,税是多少。这个才是合理的,为什么呢,因为价格是市场来定的,是企业来定的。税收是政府定的,这两者本来是不统一的,但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它确实可以统一起来了。所以这样的话,中国,或者包括原来苏东的一些国家,就变成出现了那种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假话价格。那么在计价格条件下,这个价格就包含了税收。所以这个叫做价内税。这个价格啊叫做含税价,这个税收就叫家内税,这么来的。
刘芳:流转税在中国有它的历史成因,但是流税特别是在收取单位没有列名的情况下,一个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它会让所有的纳税人对于自己究竟较了多少税浑然不清楚。虽然这一笔一笔的税单单独来看的话并不是很高,但是一旦加起来就难免会让城市里面负担着房子的税、的税、个人所得税的中产们感到心痛不已。
但是中国政府总是认为,由于中国在发展当中,政府需要承担很多的建设,所以征税其实并不算高。其实征税者和纳税人向来都被形容是老鼠和猫。这个世界上原本有就没有一个绝对合理的税率。但是问题出在,中国的税率到底有多高,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而中国的税负和世界各国比较的话到底重不重,下一节回来我们就继续关注。
《财经正前方》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时间:(周五)21:50-22:30
重播时间:(周六)03:40-04:20,15:15-15:55
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梅]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凤凰名人: |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企感到税负过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