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定位和运营一个地方性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网站

114网址导航附近人在搜什么
微媒体沙龙:移动电商运营,做好定位最重要!
  速途网1月19日消息(报道&李雨轩)
淘宝网从2003年注册到2015年花了12年时间,注册商家800万。微信从2011年推出到今天花了4年时间,官方公布注册微电商1007万,而这些数据还不带朋友圈的微商。微信花了4年的时间超过了淘宝花了12年时间完成的业绩。伴随着微信爆发式的增长,微电商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标志产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微信渠道,同时也引发了各界人士关注。
随着微信电商的风生水起,微信营销之道开始成为关注新营销方式人群炙手可热的话题。不管是默默无闻的小草根还是炙手可热的大明星,不管是意见领袖还是公司组织,乃至政府机构都开设了自己的微信号或者官方服务平台,微信不仅是现在人们不可或缺的社交平台,更成为很多企业运营服务的官方平台。但是微电商如何运营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近日,由速途微电商学院全力打造的《问鼎中原:移动电商时代如何做好自身定位》第二期专题沙龙活动在郑州正式拉开序幕,源鲜生活创始人刘曙涛、美妆达人赵彤、以及易谷河南文化艺术网商园电商总监董络与在座的企业家、电商从事人员进行交流与分享。  (学员来自各个领域)  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历程  对于微信的发展历程,彭洋介绍到,腾讯公司(Tencent)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可以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
截至2013年11月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微信作为时下最热门的社交信息平台,也是移动端的一大入口,正在演变成为一大商业交易平台,其对营销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变化开始显现。微信商城的开发也随之兴起,微信商城是基于微信而研发的一款社会化电子商务系统,消费者只要通过微信平台,就可以实现商品查询、选购、体验、互动、订购与支付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
董络指出,截止2015年,微信商城注册电商有1007万,还不带朋友圈3/10的微商,微信电商已经远远的把淘宝甩在后面。
微电商(这里主要讲微信渠道电商),这个站在微信这个巨大风口上的
“猪”,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盛业模式?从业者又要如何在为电商的洪流中抢占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微电商,真的会成为电子商务下一个掘金点吗?成为每一个电商从业者深入思考的内容。  下面这些一线从业者以及电商观察家们的的经验或许会给我们带来答案:  移动电商运营,做好定位最重要!  根据源鲜生活创始人刘暑涛的分享,电商运营获取粉丝很重要,但定位更重要。  以微信公众号作为推广平台的电商来说,通过刷粉加关注等方式来积累大量的粉丝,远不如做好定位,服务好前期积累起来的精准人群意义重要。刘暑涛引用白加黑,三个爸爸等案例阐述了人群定位的重要性。认为广撒渔网获取的100万粉丝远没有精确定位的1万粉丝所产生的利润大。在移动电商时代,产品个性化是吸引用户目光的重要条件,拿源鲜生活为例,源鲜生活主打农产品原产地发货,剔除中间环节,保证自然新鲜。针对电商产品同质化等问题,刘曙涛结合白加黑感冒片等案例,为在座电商从业人员讲解了如何从产品特征、包装、服务等多方面寻找精准定位。刘先生将源鲜生活走过的弯路进行了幽默的阐述,源鲜生活探索出的清晰的产品定位、个性的店铺理念,人性化的用户服务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用户,也获得了在座电商从业人员的肯定和赞扬。
他的品牌理念是为原产地而生,他的品牌文化是新奇,有趣,年轻。他的粉丝年龄集中在20-35岁之间.他目前只有10000+粉丝数量,但这些粉丝的年龄段基本都符合这个年龄定位,粉丝的喜好都契合源鲜生活的服务理念,源鲜生活的企业服务号-微信公众平台所推送的理念,内容和服务都深受这些粉丝的忠实关注和喜爱。所以刘属涛认为要想做好移动电商,定位最重要。  信阳土地承包商杨军是本次沙龙的新学员,打算在电商领域推广土地农产品的他在刘署涛分享完毕之后提出几个问题:产品定位是在产品运营之前还是之后?根据这一问题,刘署涛补充道:”源鲜生活一开始定位并不明确,只是尝试推广几款原产地的产品,比如海南绿橙,洛川苹果,虽然销量很可观,但每次推出新产品,客户都觉得又是一款新产品,信任度重新从零积累。所以源鲜生活开始的产品推广在定位上是不成熟的。后来在回馈的数据上,源鲜生活重新确定了客户的年龄定位,之后就开始了企业品牌的塑造,文化和理念的推广。由此才集聚了这一批忠实的粉丝,也就是认可为原产地而生理念的粉丝。“买种种种子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认为源鲜生活在品牌定位上做得很好,尤其是产品发货选择原产地这一方式是很不错的选择。  移动电商运营混圈子的重要性  河南育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络主要针对微商运营圈子营销做了分享。  他认为微博主要靠影响效应,属于弱关系,而微信是熟人关系,属于强关系。圈子营销是基于强关系的基础去扩展中关系-也就是中间信任人的扩圈。针对如何扩圈,如如何在腾讯规则内交朋友,混圈子,董络给出了很多实用的小技巧,比如开通微信钱包购买基金可以防止封号等。这对于小型微商特别是朋友全卖货的具有很实用的价值。  微信公众号运营才是企业转型电商的立足之地  对于董络个人朋友圈卖货的技巧的补充,速途传媒郑州办电商运营总经理彭洋则从企业角度考虑,指出大力发展干个人微商实际上是很危险的,因为一个销售主管走了,可能带走很多客户。企业做到真正转型,需要系统的去做,微信公众平台是企业的门户,才是沉淀客户的地方,而微信个人号只是和客户保持互动和联系的工具。  瞬息万变:机会要靠自己把握  在座的企业家、电商从事人员就微电商的趋势、自己的经验总结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微信、淘宝、天猫、京东、有赞等微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验证着微电商的火热趋势,而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机会要靠微电商从业者自己把握。  速途学院:是由中国最大的内容营销与移动新媒体营销服务机构速途网倾力打造的专业移动新媒体营销研究与培训机构。在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浪潮下,为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提供最具实操性的营销理念和方法,助力传统企业从战略、商业模式、营销、组织四个层面完成互联网转型。
  到场嘉宾合影留念(速途传媒郑州办拍摄)景区及区域旅游电子商务实现路径选择
  劲旅网讯,由劲旅网、劲旅咨询、旅游中国会主办的2015劲旅景区峰会暨中国景区发展新动力高峰论坛于4月10日在北京凯美佳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论坛上,各位嘉宾就&景区及区域旅游电子商务实现路径选择&这一话题展开激烈讨论。本环节主持人由中国智慧旅游产业联盟秘书长蒋骏担当,携程地面事业部总经理方洪峰、深大智能科技董事长汪早荣、阿坝文旅副总经理李恒希、智旅天下CEO陈康、远帆票务总经理郭艳明、票管家创始人黄荣参与了本环节的讨论。
  如何实现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的路径选择?景区如何推进电子商务?
携程地面事业部总经理方洪峰
  携程地面事业部总经理方洪峰首先介绍:携程旅行网地面事业部主要是负责长在地面上、以目的地和景区为核心的门票以及周边产品的销售。方洪峰先生认为线上的销售只是一个渠道的变化,并不是在线的、线下的杀得比较激烈,更多的是用户选择渠道的差异。对于以携程为代表的OTA来讲,是非常欢迎和景区的合作能够更加地深入。携程门票单卖的销售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增长速度非常快,差不多是去年8倍左右的速度,今年还有400%左右的速度增长,这其中有50%左右是来自于和已经实现了智慧旅游或者叫智慧景区,已经有了电子化的系统对接,其中包括了深大智能的智游宝,同程的智慧票房。景区和区域的电子商务平台对于整个网络交易链的提速是有很大帮助的。最终要看这些信息化建设由景区的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推演出来的用户价值,用户真正可以实现携程&说走就走&,隐含的条件是背后交易链和信息链快捷的传输,包括用户最后入园,以及信息对称的服务,携程非常欢迎和支持这些企业能够和携程一起实现整个旅游产业链越来越多的电子化覆盖。
深大智能科技董事长汪早荣(左)
阿坝文旅副总经理李恒希(右)
  深大智能科技董事长汪早荣介绍说:深大是从做景区特色化起家的,最早只做单一的电子门票,中国的景区经过20年的发展,从单一景区的电子门禁系统逐步地变成多业态,门票变成二次三次消费,以及景区内部的管控一体化,还有很多集团像三特、港中旅、中坤集团,他们都是跨区域多业态的旅游集团,对于这样的集团信息化系统就不能用单一的、只解决一个门票系统这么简单地去看。例如无锡灵山集团,它也是一个跨区域多业态旅游集团,这一类系统的复杂度目前全行业还没有一个完全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深大智能正在加大力气制定这样一个标准化的解决方案,这就带来了很多深层次的发展需求。比如说一个旅游集团是跨区域多业态,有可能旗下会有多个旅游目的地,这样的旅游企业有更高的诉求,不仅仅是关注它的网络营销,还要关注他自建的平台,还要建立他自己的会员中心,未来让游客能够逐步地(今年可能转个5%、明年转个10%)成为自己的粉丝。然后打造自己的文化旅游产品,最终让旅游改变人的生活,中国旅游景区已经发展到这个境界了,对从事旅游景区信息化事业是一个很高的责任,深大智能也更加努力,为这样的集团一体化系统做出应有的贡献。
  阿坝文旅副总经理李恒希讲述阿坝文旅的前身叫九网旅游电子商务平台,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阿坝文旅从2002年开始做九寨沟的数字九寨,再做九寨沟的在线教育,在中国也算是比较早的在线交易,关于区域性的电子商务平台,李恒希先生有以下的看法:第一个方面,作为一个区域性的电子商务平台,首先得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什么样的定位呢?从全面的信息化如何为游客提升体验的服务,来完善本地区在旅游智慧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一些工作。第二个方面,李恒希先生认为作为区域性的电子商务平台,实际上就是一个产品中心和服务中心,要以市场为导向重新定位和设计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第二个就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为游客、包括现在的O2O从线上到线下的落地服务的完善体系。甚至包括现在规划的在九寨沟、黄龙、石龙等主要经典和阿坝州主要的旅游实体门店,解决现在游客在整个旅途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服务问题,甚至包括售后的问题。这个服务体系必须要建立。第三个方面,李恒希先生认为区域性的电子商务平台必须是开放的,必须是要合作的,不仅是开放接口,还要开放产品、开放服务体系。在营销上面跟策划公司、媒体、包括一些大的旅游平台展开营销合作,也要跟在线的OTA合作。阿坝文旅从2013年到2014年和包括去哪儿、携程,还有其他一些电商平台也打通了系统,在进行进一步的合作。这个合作有一点漫长,但是这个方向肯定是合作的,因为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才能实现共同的发展。
智旅天下CEO陈康(左)
远帆票务总经理郭艳明(右)
  智旅天下CEO陈康提到:智旅天下早在十年之前在同程开始创立的时候就在做旅游B2B,对同程或者智旅来说,后门票的经济时代,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已经在思索,区域、目的地和线上渠道之间如何能够更加深入的、更加契合的合作?对于区域来说,对于目的地来说,最核心的优势有三块:第一是产品,是多种要素结合的多种体系相贯穿的产品,并且一定是多种从旅行社、酒店、景区,包括各种旅游服务商之间的结合。第二块,是效率,作为线上的O2O产业,之所以能够很快地发展,就是因为在信息闭环上、在流程闭环上、在内部和外部的沟通体系里面做到了效率。最后,是连接。目的地和游客之间,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将会用最短的路程实现连接。而在这个连接过程当中,可能所有的渠道都会隐藏化,可能很多游客支付了、游玩了、购买了,他都不知道是通过什么样的服务商在后面去做支撑。但是他可能认到的是景区,这样的情况下,景区和游客应该可以通过一个更加有效的方式,区域和游客也能够通过一个更加短的通道实现一个更加快速、有效、有服务质量的连接。
  远帆票务总经理郭艳明介绍:远帆票务以前是一个大的分销平台,也经历过门票的各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门票作为景区的纸质票,第二种是大麦那种替代票,第三步是二维码票,第四步、第五步逐步在向各种身份证验证,各种票的形式就都出来了。远帆票务现在也在做一个时代的转身,作为一个批发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越来越对称,也要往平台跟服务上转化,为景区做服务、为渠道做服务。远帆票务跟携程、同程、驴妈妈合作得都很不错,随着后门票经济时代的来临,大家对门票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了,成为一个引流产品。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以说远帆票务也在做转型,做变身,打造一个景区跟渠道的桥梁。
票管家创始人黄荣
  票管家创始人黄荣最近一直在研究一个课题,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候,景区在传播上其实反而变弱了。比如说以前传统的传播模式可能像框架传媒、分众传媒、地铁外面的广告,现在传统的广告对景区没有太大意义了,现在叫社会化营销,叫新社区时代的社会化营销。黄荣先生认为未来至少在门票增长点上面,不降就是一个胜利。景区未来需要更多的社会化传播策略,怎么样通过自身做一些事情,让景区的品牌能不断维持一个热度,可能会成为未来一个比较大的课题。所以票管家现在也尝试着一半为景区服务,一半为渠道服务。为景区服务尝试移动营销跟移动传播两块内容上的策略服务,通过这两块服务能帮助景区未来在至少新的社区时代能够不要掉队!
中国智慧旅游产业联盟秘书长蒋骏
  区域电子商务的难点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携程地面事业部总经理方洪峰先生首先介绍了区域电子商务平台的整个概念。他认为旅游对于单个消费者而言,是一个低频消费。所以无论是以景区为单位,还是以区域、地方政府为单位的电子商务平台,定位非常重要,切不可把自己定位成用户在这里买票、买产品,买打包的产品,这样获取用户的成本会非常非常地高。互联网企业有非常强大的技术运行能力、非常强大的研发能力、非常强大的维护能力,而任何一个区域平台都很难去投入这些。他的第二个观点是,如果你定位成缩短交易链,由平台、旅行社、直接上门的散客,去提供让他更顺畅的交易工具,把更多更好的产品通过这个平台去对接,会很受欢迎。因为提高了景区的效率,降低了整个交易成本,缩短了交易的链条,一定是有价值的,景区当然愿意。例如九寨沟只跟九网一家打交道,所有的订单全自动,不管用户是夜里两点钟还是下午四点钟在手机端下单,交易数据实时就和九网去对接,票款就付过去入园码就出来了,用户直接拿着手机就进去了。大家可以想象由网络所构成大平台,从用户端一个小屏幕的手机发起,然后到携程的整个大平台,然后再到九网,再到最终的闸机是一个多么迅捷的过程,减掉了很多中间的环节,它是有价值的。
  所谓的后门票经济时代的经营创新,方洪峰先生认为提法很好,摆脱了对门票经济的依赖,但旅游从来都不是只由一张门票构成的,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更不是。只不过是统计口径的问题,传统的旅游有六大元素,这里面甚至看不到门票这两个字。如果在一些区域平台上能够和携程、同程、途牛、驴妈妈、去哪儿形成比较好的终端资源整合,把旅游诸要素都能够用很好的交易方式,用很好的展示方式一起去把终端资源整合起来的话,会更受欢迎。例如故宫的文创产品完全没有被电子化,完全没有纳入到整个景区整体的电子平台上去考虑,就很难去实现在线的售卖。旅游纪念品很多时候在中国是负影响的东西,大部分用户是抵制的,造成了大部分是粗制滥造,只有粗制滥造才能低成本、才能高收益,走过一个人没关系,走过一百个人没关系,只要有一个人买了就好。利用互联网信息的对称,在前端通过景区自己的交易平台,能够在前端把它展示给用户,整合好信息流、交易流,乃至最后的物流,对于用户是不是能够在前端就能够得到信息,在逛太和殿的时候买一个,到故宫后面景山那儿出去的时候就能够领走,或者直接物流配送到酒店,这个交易链条是不是可以更顺畅?这些都建立在让用户能够掏钱的地方都把它电子化。
  阿坝文旅副总经理李恒希先生想说关于景区跟目前市场对接的问题。首先现在形成的区域性景区电子商务平台有它的历史渊源,它是一种体制形成的,地方政府对这种资源实际的掌控导致了现在的局面。有一些OTA在一些比较大型的景区或者核心景区的系统对接合作方面觉得比较难。现在形成这样的格局是政府对这个景区的资源抓住不放,它跟市场之间对接的缺位,阿坝文旅从2002年开始做九寨沟电子商务平台,04年准备整合峨嵋山,当时峨嵋山的马董事长问九寨沟做这个花了多少钱?李恒希先生当时说花了500万,他说我投一千万我自己做。景区有个本位主义,就形成了一个地、市、州层面的地方区域电子商务平台群,或者说一个现象。比如说阿坝州作为九寨、黄龙等四个景区,是不是四个景区都自己要建?当地政府长官说不用,要避免重复建设,这样从政府的层面上说,很简单、很容易就实现区域性的电子商务平台,阿坝旅游网就做起来了。
  李恒希先生认为最重要一点是政府的一种政策背景,这个是核心的问题。现在这种局面已经形成了,区域性的一些带有官方性质的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以后,下一步怎么办?魏长仁先生提到景区的市场化时代已经来临,景区对市场的客流、营销、服务等等方面的需求已经慢慢地出来了,但是到市场化的进程不会那么快,现在该怎么办呢?李恒希先生认为还是需要合作,不管现在的OTA也好,营销策划公司也好,或者是旅游目的地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公司也好,都得跟区域性的电子商务平台,或者景区开展各个层面上的合作。至少现在的这个时候,必须要采取合作的方式。比如阿坝州这个范围内如果没有阿坝旅游网跟景区对接, OTA就进不来,现阶段很迫切地需要合作,至少在一定的时期内是对双方都是有益、有好处的,至于将来是什么样的格局都不重要,主要是把握现在的合作机会,大家都能持续地向前发展。
  什么是裁判员与运动员?
  深大智能科技董事长汪早荣先生阐述了以下三个话题:第一个,关于区域旅游电商的话题。2012年深大智能做的国内第一个区域旅游电商&幸福游览网&,管委会不花钱,深大智能花钱把它建好,十年的合同,采取的模式是BOT,从运营中产生的利润分成给深大智能这是第一次。还把民航纳进来,做了国内自助取票机,整合了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18个景区,20多个售票点,这个平台是小试牛刀。2013年深大智能在双城大战的发源地建了一个区域旅游目的地平台,整合它的资源,面向所有的OTA和旅行社由深大智能来运营,两个半月产生1.7亿的交易量,整个这个平台的运营交易数据占景区整个营业额的57.6%。在2014年深大智能还落地了敦煌区域指挥旅游平台,深大智能参股10%,汪早荣先生担任一个董事席位兼运营总监,同时成立了区域旅游O2O运营事业部。专门指导落地这些目的地部门,指导他们如何组织团队,如何设计产品,如何把线下的服务搞好,如何把运营的部门搞起来,这是区域旅游电商发展的过程。
  对于这几年旅游电商的发展,汪早荣先生讲了第二个问题,裁判和运动员的区别,什么叫裁判和运动员?如果把所有的问题包括旅行社比喻成运动员,他们相互之间是竞争的。他们的流量从哪儿来?自己去建会员体系,自己去吸引流量,每一个用户很贵,花的钱很多,十亿、二十亿的烧进去,这很残酷,也是个红海,但是深大智能从做第三方服务平台&智游宝&开始,就把自己定位成是一个第三方公共服务的技术服务商。对景区来讲深大智能是一个技术服务商,不会去做运动员,不会去做B2C,不会去做OTA。帮景区建平台是建立在智慧景区的基础之上,深大智能建立一个平台叫智游宝,把全国5A景区集中到这个平台上,把120多个互联网平台,包括携程、同程、驴妈妈、拉手网、美团、去哪儿等等,今年智游宝向全行业开放,不管是不是竞争对手,只要景区允许OTA或者允许竞争对手分销门票就开放API。2014年深大智能增长了八倍,2015年在第一季度的基础之上又是八倍的增长量,这种模式走对了,因为定位很清楚,深大智能绝不会去做B2C,去红海跟人家相互残杀,深大智能只做裁判,这是裁判和运动员的区别。行业里面有一家OTA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为什么这样?因为移动互联网到来,所有在PC端的流量,所有以前建立的会员都有可能被移动互联网创新的小流量分解掉,蚂蜂窝三年前还是很小的,到今天蚂蜂窝从UGC到大数据,最后到自由行,为什么?它流量自己用了,它不卖给OTA了,这就是现状,移动互联网在催促这个行业发展进步。OTA很着急,线上的流量有限,要想办法到旅游目的地去挖掘,最好能够把系统一起做了,你的后台我能够监管,你的某一个市场人员业绩我能够看得到。你的数据库掌握在景区的手里,你的销售人员的业绩景区都看得清清楚楚。裁判和运动员,汪早荣先生觉得要进行一个明确的区分,同时不赞成丛林法则,而是赞成洪青华的天空法则,所以深大踏踏实实地干自己的本行,只不过为互联网的落地做了一座桥梁而已,这座桥梁是为广大景区、广大旅游目的地对区域运营者服务的。
  汪早荣先生谈到的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做区域旅游电商?这是深大智能研究了20年全国旅行目的地景区、旅游集团的发展诉求,比如关于灵山集团的问题,灵山集团是一个很经典的案例,为什么要把它拿出来讲?因为灵山以前是一片荒地,20年前造一座佛起来,建成了一个多业态的旅游目的地,去年在山东曲阜落地一个儒家思想的旅游目的地做为突破口,传统的感觉体系信息孤岛急需转型,已经无法满足他的要求,也不满足于纯门票收入,希望以后区别门票化,吴董事长想在今年9月份世界佛教大会把门票都取消。这个是中国旅游景区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出现了这种境界才称得上是后门票经济时代。这类旅游门票,线下旅游区大量收编旅游目的地的同类业态,这就是旅游目的地资源整合,这种行为符合整个市场化。现在面向移动互联网,旅游目的地应该如何去做呢?汪早荣先生觉得旅游目的地要构建自己的O2O平台,同时把旅游产品整合好,然后重构整个供应链,面向移动端的OTA、MTA,面向BAT。线下要提供一个消费的整套服务体系,称之为全员营销,这种模式其实现在国内已经用得很多了,这样旅游目的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为游客带来一个深度的体验,以及舒适的旅游服务。深大智能最近在云南又落地了两个平台,一个是迪庆州、一个是大理,称之为从移动端到线下,把吃住行都整合到移动端上了,这个才是一个方向。
  智旅天下CEO陈康先生认为互联网它的本源,它的信仰一定是开放的,是自由的,是没有任何桎梏的,是所有一切都是能够非常快速便捷能够达到的,这是互联网基础的信条,也是支撑着所有的互联网人前进的信仰。对智旅天下来说,一直都在思考如何把目前已经存在的信息孤岛,或者说连接不太畅通的地方能够连接得更加好一些。但是一定要看清楚这其中的一个本质,所有的不管是区域性平台,综合性平台,还是目前为止多多少少存在的某些类型的平台也好,一切真真正正的落脚点、依托点、它所要获得增长的点,一定是在资源方,在真真正正的景区管理者、真真正正的景区创盘者和运作者,对拥有景区管理权的负责人来说,他们是具有所有一切的最终裁量权的。
  第二个,在目前的整个中国,或者整个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在线旅游行业的通道其实不存在非常明显的裁判员、运动员。说去哪儿是平台,携程是OTA,其实去哪儿正在快速地OTA化,而携程也在快速地平台化。说同程是OTA但是事实上携程买了游轮,在很长一段时间同程也在非常快速地跟非常多的景区沟通,探讨一个更加紧密合作方式的可能性,所以说陈康先生认为所有的一切绝对不存在所谓的裁判员或者说运动员之间这种边界,而在乎的是通道的一个保密性、安全性、开放性,以及通道的标准化。目前整个中国存在着非常多的渠道、非常多的通道、非常多的资源,如何能够通过一种方式,一种标准化的方式能够让所有努力的方式一致?不管是自己做的通道、还是票工厂做的通道、所有人做的通道,标准、接口方式、保密机制能够让所有人统统都幸福,如果所有的方式都能够保持一致,所有的平台能够都开放,这方面的问题就不会存在,景区也不会那么困扰,资源方也不会那么困扰,渠道方也不会那么困扰,这是所有同行、资源方、合作伙伴一起要去思考的。
  第三点,景区整个区域化信息化的平台要做的事情绝对不仅仅是通道或者说是一个简单的门禁这样一个事情,他其实要做的是从上到下的产业链整合,是景区内部的体验、服务,区域电子化信息化的水平,包括景区内管理化的水平可以提升的空间,可以运作的点其实是无比广阔、无比巨大的,每个企业、资源方,或者说每一个合作方其实都能够从中找到存在的空间或领域,只需要找到一个更加契合的方式去避免一些恶性竞争,让大家平和地、开放地、自由地在这个平台上做相应的操作,线上的该怎么打继续打,但是这些基础信息的服务完全有方式去做好更多的规划运作,这样对所有人都好。
  远帆票务、票管家存在的必要性
  远帆票务总经理郭艳明认为:讨论景区后门票时代的经济,其实就是几个主题,一个是资源方景区,第二个是分销商,第三个是B2B平台。远帆票务是做线下O2O的,从线下开始做对景区相对比较了解,现在大的景区像5A的,他们可能技术、形态、包括思想都已经足够了,相对于过去给人家做嫁衣不是那么容易了。所以说现在大众的中小景区最大的痛点是思想的转换,他们一直觉得自己的客户群自己来做,自己开发找工程师。做一个网站会招很多工程师,招产品经理,动态IP,包括维护,包括路由很多东西成本是很高的,中小景区的转变是很重要的。远帆票务接触了很多景区,景区很缺乏一个简简单单的文案标准化的产品,为什么卖你景区,有什么特点?没有,有可能4A景区都可能出现这类问题,第一个要解决思想、第二个是技术的问题,需要各种平台渠道连接起来做更OK,可能有一个标准化的东西公平公正地来做这个,就能形成一个大的平台。
  现在景区后门票经济来了,无数的资金在往里进入,最后变成一场肉搏,其实对于最后景区、对于消费者不良性的,大家拼什么?就拼价格?最终客人的售后,包括体验都没有达到大家想要的东西,客人也不一定满意,分销商也没挣着钱。客人不来了,因为是景区卖的票,所以对于这种渠道商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产品,从产品、服务多下工夫,挣这份钱,不要说大家来,这个景区砸一百万,那个景区砸一千万,一个温都水城投两千万,今年投两千两百万,玩来玩去把自己玩进去了,最终代理公司的钱少收回来一点,最终损失的是景区,整个就形成一个这个概念。
  票管家创始人黄荣拿携程举一个例子,票管家跟携程这三年的合作是双向的,并且一直不断地在增长。虽然可能在携程看量不是很大,但是增长就是合理的,包括同程的平台也是接入的。所以要不要票管家等平台的存在?只能回答,存在即是合理的。
目前只支持以下四种登录方式:
未注册过用户可以点击直接登录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子商务运营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