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在重庆中国邮政储蓄重庆分行银行买的到

大家正在问:
当前位置: &&
&& 在12306买火车票,网上支付款,邮政银行可以支付吗?
&在12306买火车票,网上支付款,邮政银行可以支付吗?
提问者:luying226|
浏览次数:2753|
提问时间: 15:35|
相关链接:
在12306买火车票,网上支付款,邮政银行可以支付吗?
回答者:ouyangduzi128 丨  15:44&
提问者采纳
可以的,到了付款页面选择【中国银联】,然后按照提示开通【快捷支付】,开通之后只要凭手机尾号、银行卡卡号和短信验证码即可完成付款。&
更多问题微信扫一扫
在线客户随时为您服务
相关已解决
114票务网是国内领先的网上火车票代购服务专业平台。集成了全国火车票代购服务,景点门票预订,旅游度假等旅游及商旅服务。覆盖全国所有城市火车票在线代购业…
网友最关心
热门专题推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网上银行能买火车票吗 - 爱问知识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91531',
container: s,
size: '150,90',
display: 'inlay-fix'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目前邮政的卡还不能购买
使用支付宝购买就可以了,直接使用卡通功能
您好,如果您的银行卡是在邮政储蓄银行柜面办理的个人网上银行,请登录网银,点击申请开办——网上支付通——签约加办,可以办理支付宝卡通或财付通一点通功能;希望我的回...
这个应该是不行的
可以买火车票的
大家还关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重庆分行于日正式挂牌成立。截至2014年,全行辖7个直管支行、4个二级分行及3个片区行(下辖27个一级支行),近4400名员工。
--- 请选择 ---
个人汇款计算器
个人转账计算器
基金买卖计算器
贷款计算器
重庆分行专题页面
邮政储蓄银行杯-首届重庆大学生...
银行卡盗刷事件风险防范安全知识
发布日期:
电子银行类
&&& 1.您在注册电子银行或修改电子银行手机号码时,请填写本人真实手机号码。建议您办理UK、电子令牌等安全认证工具,进一步保障账户资金安全。如发现账户交易异常,应立即报案,并与您的客户经理或开户网点联系。
&&& 2.请勿在网吧等公共场所登录网上银行,定期查杀您使用电脑的病毒和木马。登陆网银后,请注意客户&预留信息&是否正确,一旦发现误入钓鱼网站应立即退出并及时更改密码。
3.请勿设置过于简单的密码(包括个人电子银行登录密码、UK密码、手机银行交易密码等),如6个6、6个8、123456等,勿使用自己生日等容易被他人猜中的数字作为密码。建议编制字母和数字混合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增强安全性。
4.请做好您个人信息以及各种账户资料信息的保密。在任何情况下,请勿将银行账号、账户密码、个人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密码、验证码、激活码等信息告知包括自称银行工作人员在内的其他人。
&&&&5.请在正确的邮储银行网站上办理电子银行业务,勿在以下域名外的任何地址输入密码,也勿通过链接方式访问,勿轻易点击手机短信或邮件中收到的未知链接,例如提示手机银行升级或客户端下载地址的链接等,谨防他人通过钓鱼网站或虚假交易骗取密码。我行主要网址如下:
&& &WAP版手机银行网址为;
&& &手机银行客户端下载网址为;
门户网站网址为;
个人网上银行登录网址为。
1.收到银行卡后,应及时在卡片背面签名。
&&& 2.保管好银行卡密码等个人金融信息。不要使用生日、证件号码、简单数列(111111、123456)等简单密码;不要向任何人(包括银行及政府机构等工作人员)透露密码;输入密码时,注意用手和身体进行遮挡。
&&& 3.尽量开通交易短信功能,对于有疑义的交易或提示短信,及时与客服中心进行确认。
&&& 4.妥善保管银行卡,不出租、出借、出售本人银行卡;身份证与卡片注意分开存放;如发现卡片丢失或被盗,立即联系发卡银行并办理挂失手续。
&&& 5.刷卡时不要让卡片离开视线范围;对于收银员交回的卡片,应确认是否为本人的卡片;在签购单上签名前,认真核对刷卡金额,不随意丢弃刷卡单据。
&&& 6.要通过银行正规渠道申请信用卡,不要通过中介机构或他人转交,避免个人资料被盗用;申请信用卡时,在各类证件复印件显著位置注明用途,以防资料被挪做他用。
&&& 7.认真阅读信用卡申请表背面领用协议内容,了解自己的权利及义务;如实填写申请表内容,确保信用卡邮寄准确有效,以免卡片在邮寄过程中丢失,被不法分子冒领盗用。
&&& 8.信用卡套现是违法行为,勿使用信用卡进行套现交易。
&&& 9.&输入银行卡密码时,请注意用手或物体遮挡&、&刷卡消费时,切勿让卡片离开您的视线&。
&&& 10.持卡人需注意保管好银行卡密码、卡号和身份证号以及其他个人身份资料等重要信息。
&&& 11.持卡人不得出租、出借、出售在我行开立的个人存款账户,不得利用在我行开立的个人存款账户进行偷逃税款、逃废债务、套取现金及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 12.持卡人须妥善保管绿卡,如遗失或被盗,应及时办理挂失手续(金融IC卡电子现金除外,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不受理金融IC卡电子现金的挂失)。挂失手续办妥,挂失即生效,对挂失生效前或挂失失效后发生的一切经济损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不承担责任。
&&& 13.金融IC卡以IC芯片为介质,与磁条卡相比,有效实现了对卡内数据的安全保护,能够防止数据被非法复制和篡改,具有安全放&芯&、一卡多用、方便快捷的特点。请持卡人做好磁条卡更换升级为金融IC卡。
&&& &注意手机使用安全,不ROOT,不越狱,不下载使用来历不明的手机软件,避免手机感染病毒、木马,防止手机银行密码、短信验证码等被犯罪分子窃取。
电信诈骗类
为了方便广大群众及时了解掌握识别不法分子实施电信诈骗犯罪的手段和伎俩。现将几种常见手段归纳如下:
&&& 一、电话诈骗
&&& 1、冒充公、检、法、司、社保等国家工作人员:告知受害人涉嫌案件,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或指挥受害人设置&安全账户&。
&&& 2、以汽车退税、购房退税为名,冒充税务人员,以退房契税、车辆购置税为由,让受害人在ATM机利用转账操作获取退税。实际上利用英文操作界面将受
害人账户内资金转移。
&&& 3、&猜猜我是谁&冒充熟人虚构事实、冒充亲朋好友,以车祸、生病、违法后需缴纳罚款等为由实施诈骗。
&&& 4、冒充军人以购买大宗货物为名,骗取受害人订金。
&&& 5、虚构子女被绑架,利用电话背景音(孩子哭声、打骂声)造成家人恐慌,要求家人立即汇款转账。
&&& 二、短信诈骗
&&& 1、银行卡消费诈骗:通过短信告知受害人银行卡在异地欠费,如有疑问拨打电话,其同伙假冒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受害人恐慌心理,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
&&& 2、无理由汇款诈骗:通过短信发送&银行账号,请速汇款&等内容行骗正要汇款的群众。
&&& 三、网络诈骗
&&& 1、利用网络通讯&QQ&等即时文字、视频聊天工具,通过植入木马或者病毒事先盗取事主个人信息和视频片段,然后冒充事主向网络好友借钱的手段诈骗。近期现冒充在国外留学人员QQ号码,诈骗国内亲友的案件增多。
&&& 2、利用博客、论坛、游戏、QQ、邮箱等网络空间发布虚假中奖信息,然后以交纳税金、手续费等借口诈骗。
&&& 3、采取网络钓鱼手段,发布虚假购物、火车票、飞机票等网页,以低价引诱事主网上购买,然后利用虚假网络支付平台等手段划转事主网上银行账户资金进行诈骗。
&&& 4、在交友网站上发布交友信息,通过网络、电话交往一段时间后,以自己开办企业缺钱、开店庆祝送花篮、发财树或知道香港、澳门彩票内幕等名义进行诈骗。
【警方郑重提示】
当大家遇到上述某种情况时,凡是接到陌生人要求转账、汇款的短信或电话,请您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并立即拨打110报警,以防受骗。凡在互联网上遇有关于网络购物、网络中奖、网络理财、网络炒股等可疑信息,不看、不信、不转账,不汇款,如有疑问请拨打110向反诈骗专家咨询。如遇上述情节要做到&不听、不看、不信、不汇款、不转账&,尤其不要听信陌生人转接警方或其他咨询电话,或不要点击可疑网页提供的确认链接,一定要及时拨打1 10向警方咨询、举报或报警。
电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手机短信、电话、网络电话、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以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又称非接触性诈骗或远程诈骗)。
电信诈骗案件手段多样,有冒充国家工作人员的、有冒充熟人的,有发布虚假中奖信息的、虚假购物信息、发布虚假网站的,还有以交友、介绍工作为由的等等,而且犯罪嫌疑人大多为外省人,作案工具和设备也多设在省外或境外,从而增加了公安机关的破案难度。
针对此类情况,广大市民要提高警惕,不要被他人的花言巧语而迷惑,更不能轻信陌生人;收到陌生电话或短信时要有警觉,并非&标准&普通话和其声称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就是真实的,对其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称冻结账户、信用卡刷卡透支等内容,不要轻信,要多咨询一下身边的亲朋好友或子女,同时及时主动向公安机关报警。
【警方郑重提示】
1、不要相信来历不明的短信和电话内容
2、不要因贪图利益而受诱惑
3、不要拨打自己不了解的联系电话
4、不要泄漏个人信息及电话资料
5、不要受他人引导在ATM机上进行任何操作
6、接到来历不明的电话或短信,请向公安机关110指挥中心咨询。
来电显示为公检法或其他部门号码并要求群众打款或转账至专用账户的电话,很可能系骗子用改号软件冒用。切记:公检法机关不会在电话中要求群众打款或转账。接到此类电话务必咨询亲友或110。请相互周知,严防上当。
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国土局或税务局工作人员,谎称政府推出新政策,以当事人交纳保证金或手续费就可获取购房、购车退税款的名义实施诈骗。请广大市民切勿轻信受骗。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冒充《中国好声音》等综艺节目组, 发布中奖短信、邮件,后以收取保证金等名义让受害者汇款,切勿轻信受骗。
近期,冒充公检法机关、&中国最强音&节目组、QQ或微信上冒充亲朋和以购房购车退税、销售二手车、银行电子密码升级等为名实施的电信诈骗犯罪异常猖獗,请各位民警提醒亲朋好友注意防范。
谨防冒充政法、电信、税务、银行等部门工作人员或亲友以恶意透支、涉嫌洗钱、购车退税、亲人出事、征婚交友、股票推荐、中奖打折等为名实施的诈骗,做到不轻信、不贪利、不打款。
谨防电话和短信诈骗,公检法机关不会在电话中要求打款或转账,收到此类电话和短信不轻信、不打款,立即咨询亲友或110,以免受骗!
申请环节欺诈风险防范
&&& 某行在催收中发现某客户称从未申办过该行信用卡,通过回访发现与该客户同期提交申请的同批次客户均存在联系方式失效,且所填写的单位均查无其人的情况。经推广人员回忆,此批卡片是通过一个自称&XX医院医务人员&的A介绍的,申请人据称是A的客户,该批申请均由A代为办理并由推广人员到医院上门批回。经调查,A通过冒充银行人员及招聘等手段骗取他人资料,再冒充医务人员推荐办卡,且穿着医务人员服装并选择在医院进行申请表交接,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从而麻痹了推广人员的防范意识,最终成功实施诈骗。
注意事项:
1.妥善保管自己的身份证件及其他记载身份信息的资料,如对账单、消费单据、支票本、水电费单据等。扔掉此类文件或单据前应撕毁,避免他人从中获取信息。
2.如需复印留存身份证件,应在复印证件资料中注明用途及日期。
3.避免将所有的银行卡和身份证件放在一起。
4.警惕以银行、司法机关的名义要求告知身份信息的电话,应先核实对方的身份或电话的真实性。
5.应充分认识自身财务状况,在自身可承受的范围内,适度申办信用卡及额度。若自身不符合银行申办条件或申办额度,千万不要寻求中介代理申办,这不仅会使自身未来财务状况更加恶化,也会影响个人信用,对未来贷款等涉及信用事项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6.如发现所收到的银行发卡信件有异常,如未收到例行对账单,或收到异常开卡、用卡的提示短信、电话,应及时电话联系发卡银行,防范损失。
7.可不定期查询个人征信状况,如发现有非本人申请的信用卡,应及时电话联系发卡行。
8.如更换通信地址,应及时通知发卡银行和相关机构变更地址,以防被他人截获个人信息。
伪卡、盗刷风险防范
&&& 某A地客户向银行反映收到信用卡B地消费短信提示,而此时卡片在自己身边并未使用。经调查,该客户的信用卡并未设置交易密码,在餐饮等机构使用时经常让服务人员拿走刷卡,某些服务人员趁机对卡片进行侧录(利用侧录机器,读取卡片信息并拷贝),盗取卡片内信息,制作伪卡并盗刷使用。
&&& 某客户称收到银行催收电话,而自己的信用卡早已丢失,并未使用。经调查,半年前该客户的钱包被盗,钱包中包含身份证及若干张银行卡,银行卡密码为出生年月。该客户报案后未及时通知相关银行被盗情况,也未及时挂失,窃取者利用身份证轻易试出密码,盗刷使用。
1.收到卡片后及时设置交易密码,妥善保管密码,避免使用生日、重复数字等简单易破译密码,不定期修改密码,增强密码保护功能。
2.妥善保管卡片,不外借他人,不写下或告知任何人密码。
3.使用信用卡交易时,不要让卡片离开自己的视线,输入密码时应以手遮盖,防范他人偷窥或盗取卡片信息。
4.使用ATM操作时,应先检查机具是否正常,是否有东西卡在入口处,键盘上是否有覆盖物,如发现异常应立即终止业务并告知银行。
5.使用ATM过程中有人打断或干扰,应立刻取消交易并取回卡片。
6.不要随意丢弃信用卡交易单据或其他包含个人身份信息的单据,扔掉前应将先将单据销毁。
7.仔细核对每个月对账单,如发现非本人作出的交易,及时通知发卡银行。
8.避免将所有的银行卡和身份证件放在一起,卡片丢失、被盗、或发现可疑交易时,及时通知发卡银行。
电信诈骗类
【几种主要电信诈骗案件类型及典型案例】
1、以邮包带毒为由的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邮局谎称事主有一份包裹未领取,里面藏有毒品,需要事主配合公安机关调查。由于虚假信息里涉嫌毒品,一般受害人均会急于打电话弄清事实,从而进入犯罪嫌疑人精心设置的陷阱。冒充邮局工作人员的犯罪嫌疑人哄骗受害人拨打&报警&电话和银联客服电话,而冒充公安局或银行工作人员的犯罪嫌疑人假借保护受害人银行账户的名义,诱骗受害人将银行卡内钱财转入犯罪嫌疑人的账户。案例:2014年12月,黄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自称是其有一个邮包被昆明市公安局缉毒大队收缴,让其打电话到0询问,黄某按照要求打电话后对方告知是缉毒大队的民警,黄某确实有邮包被收缴,并问了黄某有几张银行卡等具体信息,然后告诉黄某打8的电话升级银行卡,黄某按照电话打过去后,对方要求黄某到附近的ATM机上,先将银行卡内的钱取出,然后再把钱放入ATM机并进行了操作,黄某被骗2万余元。
2、以涉嫌洗钱为由的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公安机关或者其他办案单位、金融部门工作人员,以受害人银行卡涉嫌洗钱为名实施诈骗。犯罪分子以办案单位工作人员的名义,通过网络电话拔打受害人电话,并设置虚拟号码,使受害人来电显示为办案部门对外公布的固定电话号码,并诱导受害人拔打114查询。在受害人查询后,诈骗分子就谎称在侦办一起案件中发现用受害人身份证开户的银行卡涉嫌为犯罪分子洗钱,并以录口供为由,询问受害人以身份证开户的所有银行账户及存款情况。事后,称受害人身份资料已被犯罪分子盗用,需将以其身份开户的所有银行账户冻结,进而要求受害人将存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以达到诈骗的目的。案例:2014年12月,王某接到一个电话,电话中直接说出了王某的名字、身份证号,然后告诉王某自己是云南省人民检察院的,王某涉嫌将一张银行卡卖给别人,被人用这张银行卡进行洗钱,一共涉及金额上千万,而且因为涉及领导,不让王某报警,王某表示无法赶到时,自称是检察院的人就告诉王某必须配合调查,否则要坐牢。接着告诉王某案件由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办理,让王某通过114查询昌平分局的电话号码,王某查询后得知昌平分局的电话是:010-,接着,王某就接到010-的电话,通知其找个地方做笔录,对方在电话中详细询问了王某的个人信息及银行卡、存款情况,并告诉王某她的情况可能要坐几十年牢,让王某第二天打一个号码为010-的电话找法官,第二天王某按照要求打了010-电话,对方说已经对王某签发了逮捕令,为了证明王某是清白的,要王某做一个财产清查,到银行开设一个新账户,并申请除短信提醒外的所有业务,同时申请了电子密码器,叫王某将所有存款取出,将所有存款存入新开的账户,每次电子密码器显示数字就必须报告对方,就这样,王某被骗44万余元。
3、以透支消费为由的诈骗
此类诈骗犯罪的方法及手段主要是,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或直接打电话给受害人,称该用户银行卡刚刚在某地(如XX百货、XX大酒店)刷卡消费5968或7888元,或恶意透支数万元,如用户有疑问,可致电XXXX号码咨询,并提供相关的电话号码转接服务。在用户回电后,即假冒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及公安局金融犯罪调查科的名义谎称该银行卡可能被复制盗用,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要求用户到银行ATM机上进行所谓的更改数据信息操作,或是根据其电话指引进行所谓的加密操作,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将受害者卡内的款项转到犯罪分子指定的账户,达到诈骗的目的。案例:2014年11月,周某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法院的人,说周某有一张法院传票,周某询问是什么事,对方告诉了周某其在农行欠款58000元,情节严重,要判3-7年刑,并告诉周某一个所谓的诉讼中心的号码,让其具体问问,周某按照电话打过去后,一个男子告诉周某要将诉讼材料转给北京银联公司,又告诉了周某北京银联公司的电话,周某再次按照要求拨打电话后,对方告诉周某,其个人信息被泄露,并详细问了周某银行卡开户情况、余额情况,然后叫周某将钱取出存入常用的银行卡,到ATM机上开通转账功能,告诉周某要将钱存入银联公司主任的账户,帮其做处理,才能保证资金安全,周某按对方要求操作后被骗9万余元。
4、以个人信息泄露为由的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社保中心谎称事主医保卡停了,其的医保卡在XX地刷了XX元的药,还都报销了。接着主动帮其转接至XX公安局,对方自称某某警官称事主和一个案件有关联,为了协助查案,要求事主将现金转至指定账户,待案件查清即转回,最终诱骗受害人将银行卡内钱财转入犯罪嫌疑人的账户。案例:2014年11月,王某接到一个自称是广州社保局的电话,电话中说王某的社保信息泄露,在广州办理社保卡,并购买了大量违禁药物,并询问王某是否知道广州公安的电话,在王某回答不知道的情况下,对方主动提出可以把电话转接过去,然后一名男子告诉王某涉及一件洗钱案件,询问了王某银行卡情况后,要王某将钱转入指定账号以证实王某清白,王某被骗6000余元。
5、以购车退税为由的诈骗
犯罪分子事先设法获取购车人、购房人的信息,以税务局、财政局或者车管所工作人员的名义,通过电话或者短信联系受害人,谎称根据国家近期出台的相关政策,其可以享受购车退税、购房退税优惠政策,并报出受害人名字、住址、身份证号码及车辆型号、车牌等信息来骗取信任。随后,让受害人按照要求通过ATM柜员机操作退还税额,转走受害人银行卡存款。案例:2014年12月,王某接到电话称其购买的轿车有3000元的补贴,让其告诉卡号,然后让王某到附近ATM机上开通转账功能,并电话告诉王某具体操作,王某按对方要求操作后被骗3000余元。
6、以领取补助为由的诈骗
犯罪分子事先设法获取受害人个人生育、教育、残疾等个人信息,以计生委、教委、残联工作人员的名义,通过电话联系受害人,谎称根据国家规定,可以领取移动的补贴,并报出受害人个人信息来骗取信任。随后,让受害人按照要求通过ATM柜员机操作领取补助,转走受害人银行卡存款。案例:2015年1月,王某接到自称是中国残联的电话,告知其母亲是残疾人,按照国家规定可以领取残疾人补助,让其到ATM机操作,王某按对方要求操作后被骗3万余元。
7、冒充武警、消防工作人员的诈骗
犯罪分子事先获取一些商店的联系电话,打电话给受害人,自称是武警中队或消防中队的领导,现在需要受害人供货,同时还需要受害人供给一些指定型号的商品,并告诉受害人此种商品供货商联系电话,然后让受害人联系对方,所谓供货商收到货款后消失。案例:2014年12月,何某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是武警中队的李队长,现在已经争取到项目,要向何某大量订购生猪,同时还需购买生猪的产床,同时告诉何某生猪的产床生产商的联系电话,何某汇出订购款后对方消失,被骗6万余元。
8、冒充熟人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信息渠道获得受害人单位领导、子女或亲友的详细资料,再冒充领导、老师、医生等特定身份,编造理由(如:领导生病、子女在学校受伤、虚假子女被绑架等信息),让受害人向其提供的帐户上汇款。案例:2014年12月,朱某接到一个自称是元谋县副县长秘书的电话,称其随副县长在云南省交通厅为朱某所在村委会争取项目,需几万元钱感谢厅长,朱某按照其指定的账户汇款后,被骗1万余元。
此类犯罪犯罪分子还会通过盗号软件盗取QQ号,通过备注、聊天记录等分析好友身份,冒用盗取QQ号的身份,以交学费、借钱等理由,骗取受害人汇款。案例:2014年10月,家住楚雄市的周某的QQ接到公司老公的QQ信息,让其给一个客户付款,后来发现公司老总的QQ号被盗,周某被骗3万余元。
9、以虚假中奖为由的诈骗
此类诈骗犯罪的方法及手段主要是,不法分子往往以公司庆典或新产品促销抽奖为由,通过拨打电话或手机短信的方式通知受害人中了大奖,一旦得到回复,便称兑奖必须另外交纳所得税或者手续费等各种费用,否则不予兑奖,利用受害人的贪利心理,通过电话指引受害人将所谓的中奖需要的各种名目的手续费或个人所得税汇款至其提供的账户。案例:2015年1月,郑某收到一封信件,信件中称是海尔电器30周年抽奖活动,信内有一张刮刮卡,刮开后说郑某中了100万元,然后让郑某与税局缴纳税金、公证处缴纳公证费等理由骗取郑某20万余元。
10、以低价购物为由的诈骗
此类诈骗犯罪的方法及手段主要是,不法分子主要利用受害人贪图便宜的心理,向受害人发送出售二手车等虚假信息,短信内容一般为:&本集团有九成新套牌走私车(桑塔纳、本田、奥迪、帕萨特等)在本市出售。另高息贷款、防身武器。电话&&&&&&&&&&&。&待被害人拨打联系电话想要购买时,以必须交定金、托运费等费用为名义要求向其提供的账号汇款,以达到诈骗的目的。案例:2015年1月,普某在互联网上看见加盟销售电动车的信息,与对方联系后,对方谎称首次加盟要订购20台车,然后一次发100台车过来,并先后以电动车市场押金、市场保证金等名义骗取普某6万余元。
11、以送花篮、牌匾为由的诈骗
犯罪分析事先在征婚、交友网站注册会员信息,然后选择合适的中年受害人,交谈一段时间取得受害人信任后,谎称自己要开店,需受害人买花篮、牌匾等礼物,并谎称事后归还受害人,同时还会告诉受害人花店、礼品店的联系方式,待受害人按照要求汇款购买礼品后消失。案例:2014年10月,冯某在征婚交友网站认识了一个网名为&相爱一生&的男子,双方聊天后对方提出处男女朋友,之后该男子谎称要在广东省惠州市开设一个电器城,让冯某在开业时送花篮、牌匾,先后骗取冯某15万余元。
12、以虚假网站发布虚假信息为由诈骗
采取网络钓鱼手段,发布虚假购物、火车票、飞机票等网页,以低价引诱事主网上购买,然后利用虚假网络支付平台等手段划转事主网上银行账户资金进行诈骗。案例:2014年12月,仲某因为要带家人到海南旅游,在互联网上找到一个机票代售的电话,对方接听后告知买机票需转账,仲某转账后对方告知钱转多了,要仲某再转一些一次退款,仲某被骗25万余元。
13、以虚假炒股为由的诈骗
利用短信、电话、网页、QQ等发布、提供所谓内部信息可以短期暴利的六合彩博彩信息、股票&内幕交易信息&或代为炒股等为诱饵的诈骗。案例:2014年11月,黄某通过QQ认识了一个自称是投资公司的人,对方自称是帮人炒股,赚了很多钱,在取得黄某信任后,黄某将存款汇入指定帐户让其代理,最后黄某被骗20万余元。
14、以重金求子为由的诈骗
犯罪分子事先在人员密集处张贴或电话告知&重金求子&等诱惑性较大虚假广告,等有意向的男子与其联系时,犯罪分子均会安排女性与受害人交流,想方设法让受害人相信其广告的真实性,后以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见面礼、手续费、保证金、公证费等各种费用为由,骗取受害人钱财。案例:2014年12月,张某接到一个电话,自称是香港富婆,结婚多年没有生育,承诺只要张某让其怀孕,愿意支付人民币100万元,先后以缴纳诚意金、税金、体检费等名义骗取张某18万余元。
15、以代办信用卡、提升信用卡额度为由的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网络发布或打电话、发信息,内容为可以帮助代办高额度信用卡或可以提升受害人信用卡额度为名,利用受害人对网络操作不熟悉的漏洞,骗取受害人进行网络操作,转走受害人卡上存款。案例:2014年11月,马某看到一条网上办理信用卡的广告,打电话联系后对方要求马某到电脑上进行操作,登录网上银行的界面后对方要求填入马某自己原来信用卡账号,按对方要求操作后,马某被骗20万元。
利用电子银行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及电话银行等电子渠道,骗取受害人个人金融信息,并窃取受害人资金的违法行为。利用电子银行诈骗的常见手段及防范措施
&&&& 2、利用自助设备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自助设备渠道,骗取受害人个人金融信息或者银行卡,并窃取受害人资金的违法行为。利用自助设备诈骗的常见手段及防范措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邮政储蓄银行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