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业最近赵薇到底怎么了了

光明乳业遭遇李鬼原是真元牛奶 频现变质奶_亲贝网
旗下网站:
& 光明乳业遭遇李鬼原是真元牛奶 频现变质奶
光明乳业遭遇李鬼原是真元牛奶 频现变质奶
市民周先生表示他从最近开始订购光明的鲜牛奶,然而短短五天时间,就收到两次变质的牛奶。更令他吃惊的是,他以为自己订购的是的牛奶,仔细才发现,牛奶来自一家名为光明商业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奶箱上明明写着“光明乳业”,送来的牛奶却是“光明商业”的。家住浦东新区的周先生向展示了他所收到的牛奶。记者照着牛奶包装上的电话打过去,被告知这是真元牛奶。
记者了解到,在业务经营上,两家公司并无任何关系。周先生说,自己是在小区的摊位上订的牛奶,当时看到偌大的“光明”二字,以为就是光明乳业,他也没有注意包装上的“真元”两个小字,更不知道“光明商业”和“光明乳业”其实并无关系。
而在如此雷同的包装误导下,和周先生一样犯迷糊的者不在少数,在本市某高校的论坛上,就有学生晒出了自己的类似遭遇。
如果您有与“光明乳业 光明 乳业 光明牛奶 牛奶 ”的相关问题,请向提问
看了光明乳业遭遇李鬼原是真元牛奶 频现变质奶的网友还看了
>> 更多关于  南方网讯 前几天,不少观众打来热线说,最近在超市里很难买到塑料软包的光明纯牛奶,就是我手里拿的这种。记者对此进行关注,没想到在这牛奶难买的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我们的记者乔装改扮,经过六天的明察暗访,终于彻底揭开了一个牛奶生产的黑幕。
  5月29日,根据观众反映,记者首先来到郑州市经三路上的一家大型超市进行调查。
  软包现在没了 现在好多店都没有那种了
  随后记者又去了家世界、九头崖、思达、金博大碧波园店等几个大超市,都没有找到这种塑料软包的光明纯牛奶。超市工作人员都说,这种牛奶进入夏季就要撤柜,而撤柜的主要原因是天气太热。
  天气热那种放着容易臭
  天热容易臭?记者在这种光明纯牛奶的包装上清清楚楚地看到,常温保存三十天,这样的保鲜期并不算短,为什么要在入夏时匆匆撤柜呢?对于这个疑问,光明牛奶的厂家促销员没有正面回答,但她却提醒记者,最好别买这种塑料软包的光明纯牛奶。
  最好别买 奶质不一样 奶质特别稀
  为什么光明自己的促销员都不推荐这种产品?而它大量撤柜之后,又流向何方?一位厂家促销人员无意中透露了实情。
  同期撤柜之后都返厂了
  那么这些塑料软包的光明纯牛奶返厂之后,又是被如何处理的?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那些返厂牛奶没有被销毁 都露天放着 很多都被太阳晒坏了 然后这些变质牛奶又重新拿去生产了
  变质牛奶是否真的重新用于生产?记者按照知情人提供的线索,乔装改扮,进行了更深入的调查。三频道记者独家报道。
  在一般消费者看来,光明乳业是全国知名的乳制品企业,它生产出来的牛奶应该让消费者一百个放心,怎么可能用变质牛奶进行生产呢?记者带着巨大的疑问乔装改扮,深入厂区,亲历了变质牛奶的加工过程,而记者所见的生产条件,简直让人脏不忍睹。
  5月30号早上七点左右,记者经人介绍,来到位于郑州市秦岭路北段的这家工厂应聘散工,一进门记者就看到,数千件光明牛奶露天堆放,虽然这些牛奶都还没有拆箱,但都沾满了尘土,有些箱子已经破损腐烂,周围苍蝇横飞。
  过期没人要的 别人打回来的这是弄啥的 我们还要用的
  记者今天的工作就是和其他散工一起,把这些箱子拆开,划破奶袋,把牛奶收集到大桶里,为一种叫回奶的工序收集奶原料。
  啥是回奶 回奶就是把变味的奶在回锅重新生产
  上午九点左右,散工们开始干活,当这些光明牛奶被拆箱之后,整个房间立刻恶臭扑鼻。
  散工们无法忍受这种恶臭,只好不停地用水管冲洗这些软袋牛奶。而这时厂里一位经理又特别交待说,脏的烂的一个都不能少,都得用上。
  脏的烂的可多 都得撂里边
  成堆的软袋牛奶被放在地上,有人时不时用脚把堆积的软袋牛奶拨到划奶工手边,这些工序就地进行,没有任何消毒措施。
  按说它这都应该倒掉 我看见有虫子 我还看见有蛆
  很多奶袋子上沾着腐烂物和蠕动的蛆,划奶时这些脏东西经常会掉进奶桶,一些乱飞的苍蝇也淹死在牛奶桶里。
  还有些牛奶开袋之后,已经成了豆腐渣状,从包装袋上看,一些牛奶早已过期。而记者还发现,有些没过期的牛奶也被划开倒入桶里。
  过期不过期搀一块儿?都是不能要的
  工人们告诉记者,这些不过期的牛奶由于露天暴晒,也已经变质。
  这些混合着各种污染物的变质牛奶装满一大桶之后,就被推进了车间,每桶大概有一百多斤重,工人用管子把这些牛奶都吸进一个被称为回奶罐的金属容器里。
  不兑好奶了 不兑了 (生产现场声)
  记者看到,这个车间一共有四个回奶罐,总容量是三十二吨。这儿的工人告诉记者,回奶生产一般都是晚上进行。
  每天晚上七八点 我们就过来上班
  记者在生产线上看到几张白色卡片,上面清楚地写着“光明回奶”的字样。看来这条生产线是生产回奶的专用生产线。而在车间一旁,靠墙堆放的全是新生产出来的光明纯牛奶、光明巧克力奶等产品,这些产品是不是回奶产品呢?
回奶生产出来的还是这奶?啊 是纯奶 还是光明的?啊 那巧克力奶是吗?啥奶都管生产
  到底这里生产回奶的量有多大?记者大约估算了一下,这批散工一天的划奶总量大概两万袋,仅我们参与的这批散工,五天就为车间提供了二十吨回奶原料,而当记者第二天再次来到厂里时,发现前几天收集的二十吨回奶已经被生产线消耗掉,又换了一批划奶散工在干活。采访进行到这儿,记者心里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疑问:如此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这里显然不是一般的黑作坊,为了弄清真相,记者在整个厂区转了一圈,发现车间的前面还有一个办公大楼,楼前的操场上停了四五辆有光明山盟标志的送奶卡车。而操场前面,是这家工厂的正门。在正门口,记者竟然看到了“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的金字招牌。这个厂和光明乳业究竟是什么关系?记者从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日,光明乳业兼并郑州山盟乳业成立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这里是光明乳业在郑州的子公司。
  郑州就这一个厂? 就这一个厂
  仅此一家,别无分厂,也就是说,那些回奶产品并不是假冒产品,而是光明厂家自己在回收变质牛奶并进行生产和销售。三频道记者独家报道。
  在这种塑料软包的光明纯牛奶的包装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的说明:您喝的每一滴光明牛奶,都有光明三保科技的保障。一是保安全,二是保新鲜,三是保营养。看来这种三保承诺在回奶生产中并没有兑现。那么这些回奶产品究竟卖到什么地方了呢?记者又进行了跟踪调查。
  6月1号,国际牛奶日,记者再次来到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由于这里夜晚比白天戒备更加森严,记者只好翻墙进入厂区,在这里记者看到,厂区内灯火通明,放置有回奶罐的车间里不断有人员走动,回奶生产线则机器轰鸣,几名工人正在包装刚刚下线的产品,而车间外则是另外一个忙碌景象。(编辑:方方)
谢谢来访!欢迎经常来访问交流
请在谷歌或百度中搜索“”,即可进入本空间。
点击( )即可进入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09-2609-2609-2609-2609-2609-26
09-2609-2609-2609-2609-2609-26
查看: 693|回复: 0
郭本恒被调查抓辞职原因简历去向光明乳业郭本恒被带走双规是哪里人近况
105.jpg (62.96 KB, 下载次数: 29)
08:43 上传
朱航明接替郭本恒 光明乳业的重组大戏 朱航明接替郭本恒 光明乳业的重组大戏持续发酵 爱说”“豪爽”“有战略眼光”,这是乳业圈对郭本恒的印象,他刚刚辞去干了8年的光明乳业总裁职务。 1996年,郭本恒放弃东北。。。
106.jpg (62.39 KB, 下载次数: 29)
08:43 上传
今日晚间,光明乳业发布一则人事调整公告,郭本恒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总经理职务。按照最新一届任期,郭本恒的任职时间为日到日,因此,他提前10个月辞职。
据上海市纪委监察局消息,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原总裁郭本恒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107.png (372.56 KB, 下载次数: 28)
08:43 上传
郭本恒,男,1963 年8 月生,食品学博士,中共党员。曾任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技术管理委员会主任。
兼任江南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上海食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畜产品加工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营养咨询委员会顾问等职。
2015年7月,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
曾任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新产品开发部经理,乳品培训研究中心主任,生产技术总监,技术中心主任,副总经理等职。
曾获中国乳业十大科技精英、全国星火计划带头人标兵、上海市优秀科技人才、上海星火计划带头人标兵、上海科技创业领军人物等荣誉
曾任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省重点学科带头人 ,农业部食品监督检验站(上海)站长,光明乳业新产品开发部经理,乳品培训研究中心主任、科技开发部经理、生产技术总监同时兼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主任等职。郭博士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在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应用、益生菌及其应用、功能性乳制品三方面,具体产品包括如酸奶、奶粉、液态奶、干酪等。最高获奖称呼是:99年全国星火计划带头人标兵。目前作为农民的唯一代表正在申报上海科技精英 (共十名)。他所在的团队多次获上海农工商先进团队、突击队等称号。
108.jpg (80.03 KB, 下载次数: 29)
08:43 上传
在三年内“复苏—成长—腾飞”的“三部曲”战略被迅速制定,
对光明内部一系列的变革手术马上开展。战略定位由“聚焦新鲜”变革为“聚焦乳业,做强新鲜,突破常温,实现百亿”;组织架构上颠覆了麦肯锡为光明的矩阵模式,结合市场实际和公司自身发展阶段,调整为“一大将军(常温)、两小天鹅(奶酪和奶粉)、五虎上将(五大地区事业部)、十八罗汉(十八个省部)”;内部管理上砍出“三板斧”,以重奖重罚为标志的业绩文化、以股权激励为标志的风险共担机制、以“金字塔梯队”为标志的“火箭人”培养计划。
这期间波折不断,2007年“可的连锁店转让”、2008年“达能退出”和三聚氰胺对行业的生死危机,2009年“禁宣无抗奶”,一系列冲击下,光明乳业头三年乳制品销售收入仍实现了累计60%左右的增长,每年增幅超过行业整体增速。
2010年终,光明乳业的“腾飞”计划即将实现,年销售额冲击有望百亿,他再一次提出了要管未来10年的一个长远目标:“做中国乳业中的知识分子。”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18次年会8月2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中国乳品工业水平应该说是世界最高水平。我们唯一的差距就在于奶源。”曾任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说, 新西兰等乳业发达国家乳企管理水平未必有中国的好,“他们为什么很少出事?因为他们的奶好”。他认为,中国乳企生产硬件配备世界领先,管理水平也不差,检测手段、质量控制等都很先进,不应妄自菲薄。“现在国家对乳制品的抽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曾任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说,去年国家抽查光明乳业4553次,折算下来是抽查了几十万个指标,没有一个不合格。今年上半年已经抽查了2600多次,“这么抽(查)会抽死人啊!”“你用这个标准来抽老外试试?我相信如果拿这个标准来抽老外的企业,它要不出事,我可以说我就地辞职!不可能的!”[7] 曾任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说。
曾任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9] 。“抽死人”言论一出,受到了广大网友的炮轰,8月28日,上海市质监局副局长沈伟民也对此回应,今年以来共抽查光明乳业630批次,“这么多次抽查是对百姓负责。”
日,光明乳业突然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收到董事、总经理郭本恒的书面辞呈,郭本恒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职务,并已于26日生效。
109.png (200.67 KB, 下载次数: 30)
08:43 上传
“爱说”“豪爽”“有战略眼光”,这是乳业圈对郭本恒的印象,他刚刚辞去干了8年的光明乳业总裁职务。
  1996年,郭本恒放弃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的职位,坐火车从哈尔滨来到上海,当时面试他的是有“乳业铁娘子”之称的王佳芬。“半年以后见,如果不行我走人。”郭本恒当时这么回答面试官。
  此后,他在光明一干就是19年,从当初管6个人的乳品培训中心主任,直到接任王佳芬成为光明乳业新舵手。2007年接班的他,在随后的八年时间里突破“三重门”,带着光明寻找“光明”,终于在2011年实现百亿目标。
  从“聚焦新鲜”到“聚焦乳业”,再到如今国际化,光明乳业曾试图走自己的路,但后来不得不跟着别人走。那么,离开郭本恒的光明,今后怎么走,又会走向哪里?
  8年任期突破“三重门”
  接任光明乳业总裁之前,郭本恒一直在跟着王佳芬“打天下”,其间作为产品部经理,他开发了很多新品,但在他上任总裁后却不得不忍痛割爱。
  这也是2007年前后光明乳业战略乾坤大挪移的一个缩影。跟着铁娘子,更多需要的是执行,而当郭本恒亲自掌舵后,他面临的则是更多的考验。
  上任伊始,他就迎来了第一次不能输 ...
110.jpg (101.1 KB, 下载次数: 28)
08:43 上传
  光明乳液总裁郭本恒
&&羊城晚报讯 被指全球最差的中国乳业标准,首度遭到乳企炮轰。昨日,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就此开腔“放炮”,指中国生奶标准不仅在“细菌总数”和“蛋白质含量”两项指标 上全球最差,而且对抗生素、亚硝酸盐等指标“甚至不作要求”。这是继广州乳协理事长王丁棉炮轰中国乳业标准之后,首次有乳企打破沉默。
  郭本恒强调,国内乳业乱象丛生,与政府监管力度薄弱有关,这是中庸思想在作怪。
  生奶标准全球最差
  郭本恒是在上海参加“中国经营”时作出上述回应的。不久前,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炮轰中国乳业新标准遭到“个别大企业绑架”,是全球 最差的牛奶标准,主要体现在“细菌总数”和“蛋白质含量”两项指标。2010年以前,我国生乳收购标准是每毫升细菌总数不超过50万个,蛋白质含量最低每 百克含2.95克。而去年新修订的标准,把细菌指标上调为200万个,蛋白质最低含量下调至2.8克。新标准中蛋白质含量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标 准;而菌落总数放宽3倍后,是美国、欧盟(10万个)标准的20倍。
  郭本恒回应表示,我国奶业产品的标准,处于世界中等偏上。但生奶标准,几乎是全球最差。除了以上“细菌总数”和“蛋白质含量”指标大大落后外,国际奶业标准还要求检测生奶中抗生素、亚硝酸盐含量等指标,“但国内对此甚至都不作要求”。
111.jpg (101.26 KB, 下载次数: 27)
08:43 上传
 郭本恒说,用如此低的标准要求生产出高级产品,根本无法做到。“垃圾生产出来的就是垃圾”。
  低标准阻碍奶农革新生产方式
  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丁木德在“乳业标准之争”中是“低标准派”的代表,他认为目前制定牛奶质量标准要从国情出发。由于我国许多地区饲养奶牛的散户太多,在生产时间、细菌控制等方面众口难调。
  郭本恒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低标准说到底不仅伤害消费者,也是在害农民,因为养两头牛的人永远不会就此富裕。中国加入WTO之后,许多领域都面临变革,对于奶业来说,是时候改变农民的饲养方式了。”
  郭本恒表示,从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开始,这些话在他心里憋了很久。“为何在上海没有三聚氰胺?并非因为光明乳业有专门针对三聚氰胺的检测,而是因 为上海有6万头牛,113个牧场,每家养殖规模在500头到600头,都是规模化经营,奶农资产都上千万元。因此育种体系、营养配餐体系相当完备,从源头 上避免了三聚氰胺。”
  他介绍,同样因为规模化经营,上海的生奶“细菌总数”指标,普遍可以做到10万个以下,甚至可以做到3万个以下,达到国际先进标准。
  监管层中庸思想作怪
  郭本恒还指出,国内有些奶企缺乏诚信,“广告打着牛奶产地‘风吹草低见牛羊’,事实上却来自沙尘暴发源地,奶牛都吃着枯草生长”。
  他认为,适度营销就像姑娘“化妆”,可以突出优势获得消费者欢心。但目前国内有些奶企,开始“整容”,忽悠消费者。
  “多行不义必自毙。”他说,中国乳业加工水平在世界上是领先的,现在生奶不过关,伤害整个中国乳业的国际竞争力。而缺乏诚信的企业,更将面临淘汰。
  郭本恒认为,我国奶业乱象丛生,与政府监管力度薄弱有关,这背后是监管层的中庸思想作怪。监管薄弱还导致奶业中的创新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和保护,新产品推出市场很快就遭到复制,阻碍企业研发、掌握核心竞争力。
  而在具体手法上,他强调,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做法也存在问题。“一定要从源头抓,而不是抓流动环节,抓生产环节,只有把生产的源头抓起来,中国的食品工业才会保证安全。”
112.png (23.3 KB, 下载次数: 28)
08:43 上传
刚刚完成资本整合动作的光明乳业(16.44, 0.00, 0.00%)(600597),随着6月25日晚发布的有关公司总经理郭本恒离职的一则公告,让其再度陷入沉思中。
  在业界看来,郭本恒的离职很突然,也很意外,光明乳业未来走向目前来看都难以预计。其带领的光明乳业旗下明星产品莫斯利安会不会搁浅?郭本恒持有的市值高达千万元光明乳业股票置于何处都没有一个交待。
  为何突然离职?
  光明乳业在该则公告中表示,该公司董事会收到董事、总经理郭本恒先生的书面辞呈,本公司董事、总经理郭本恒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职务。
  究竟是什么样的个人原因让郭本恒做出这个决定,光明乳业未有具体阐述,而消息放出后,坊间有各种传言,但由于没有官方消息证实,不能盖棺定论。
  8年多前,中国乳业曾有“铁娘子”之称的王佳芬卸任光明乳业总经理职位提名郭本恒接任,而如今,在联想控股系刚刚投资看好光明并成为第三大股东之际,尚未到退休年龄的郭本恒却意外提出辞职。
  6月25日晚间,光明乳业仅仅公告郭本恒辞职,但并未公布接任者名单。只是表示“郭本恒的辞职未导致本公司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人数,不会对本公司董事会的运作和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113.png (305.46 KB, 下载次数: 30)
08:43 上传
  其实,距离郭本恒的任期还有10个月才结束,根据光明乳业2014年年报,郭本恒在此届董事会中担任的董事、总经理之职时间是从日到日。而现年52岁的郭本恒还远远没有到退休年龄。
  如同当年光明宣布王佳芬辞职一样,郭本恒的辞职也是令业界震动。不过当年王佳芬辞职时光明乳业表示,其辞职是因为到了退休年龄,而非个人问题。
  股票流向未定
  对于郭本恒离职的原因,本报记者向光明食品集团和光明乳业方面进一步采访,但对方三缄其口,仅表示以公告内容为准。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屡屡出现高管离职现象,对于辞职的原因,这些公司大多在公告中以“个人原因”带过。据了解,光明乳业控股大股东光明食品集团就有先例在前。
  日下午,光明食品集团召开领导班子调整会议,58岁的王宗南被宣布“因身体原因”,不再担任光明食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瑜称,此次班子调整是王宗南本人因身体健康原因,主动要求退出领导岗位。
  然而在2014年,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发布消息,王宗南因涉嫌在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任职期间挪用公款、受贿,于7月28日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立案侦查。8月11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决定对其逮捕。
  即使至今郭本恒离职的原因还未落实,但其持有的光明乳业的巨额股票的流向问题依然是最令投资者担心的。据了解,不少离职高管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有些高管离职后会尽快将持有的股份套现。
114.jpg (55.17 KB, 下载次数: 28)
08:43 上传
  根据光明乳业2014年年报显示,郭本恒去年年薪138.8万元(税前),截至去年底其持有543544股光明乳业股票,按6月25日收市价格大致推算市值约为12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6月9日,光明乳业还公布“光明乳业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文中明确称:“截至本预案公告日(6月9日),公司无对高管人员结构进行调整的计划。本次发行后,不会对高管人员结构造成重大影响。若公司拟调整高管人员结构,将根据有关规定,履行必要的法律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2014年底,光明乳业曾公布股权激励方案,而郭本恒是最大的受益者,获得20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10.5元。截至6月25日收市,光明乳业股价报收22.08元,郭本恒持有的新授20万股股票市值超过400万元,浮盈200万元,但其突然辞职,这笔浮盈将化为流水。
  另外,根据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二期)(草案)”内容显示,当发生公司有充分证据证明该激励对象在任职期间,由于受贿、索贿、贪污、盗窃、泄露经营和技术秘密等损害公司利益、声誉等违法违纪行为;或者激励对象与公司协商一致,终止或解除与公司订立的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等情况时,光明乳业将以授予价格或调整后的授予价格回购注销相关股票。
  换帅后能否有新打法
  辞任前,郭本恒任光明乳业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兼任上海交通大学[微博]、吉林大学、江南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乳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畜产品加工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营养咨询委员会顾问。曾任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副总经理等职。
  在他上任初期,有人认为这位技术见长的知识分子不行,但随后的工作中却逐渐崭露头角。“他搞技术出身,并不意味着不会搞营销。”有知情人士对其评价道,“郭本恒的野心,从不亚于原蒙牛董事长牛根生和伊利董事长潘刚。”
  用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的话说,“郭本恒对光明乳业的发展还是有功劳的。”例如,他寄予厚望的莫斯利安酸奶以及其他高端产品。在他看来,光明乳业突围只有一个方向——做高端领导品牌。
  事实证明,光明乳业在郭本恒的领导下发展比较平稳。近十年来,光明乳业从70多亿元发展为现今200多亿元的规模,翻了三倍。与其他乳业大佬伊利和蒙牛的增长速度也基本持平。
  除了产品,在资本层面,光明乳业最近的大动作则属国际化的不断试水,包括继拿下新西兰新莱特公司后,6月初与澳大利亚PACTUM乳业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光明乳业国际化“大棋”又落一子。
  “郭本恒刚离职,现在还不好评价将上任的新领导者对光明乳业的影响,因为在大企业内,领导者的更换对公司的影响不会太明显。”上述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光明乳业近期的“酸败门”事件持续发酵,在总裁郭本恒抱怨密集抽检的声音中,光明乳业的质量问题仍不断出现,今年6月以来,上海、广东、安徽等地接连爆出 光明牛奶的质量事件,引发舆论对于其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担忧。与此同时,光明乳业的高管薪酬仍在连年增加。数据显示,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年薪超过百万, 并且逐年递增。业内人士指出,在各地频频出现质量问题,郭本恒的百万年薪或“受之有愧”。
& & 中国经济网联系光明乳业的媒体总监龚女士,她表示自己正在国外出差,称公司关于近期一系列事件的说明都在公司官网的公告中给出,并没有对记者的提问给出回答。
& & 上海:清洗剂渗入牛奶、低温牛奶变质
& & 6月26日,光明乳业产品——优倍渗入清洗液体,后经调查,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乳品二厂在6月25日进行常规的设备维护保养中,自动阀切换时发生故障导致管道内食品设备清洗用碱水渗入当时流水线上的950ml优倍牛奶中。混入的清洗剂为碱性清洁剂。
& & 但 仅过了两个多月,9月初,上海多个区的光明乳业订户发现,收到的220毫升装的光明小口瓶鲜牛奶味道怪异,疑为变质。根据光明乳业官网披露,变质原因是该 批次产品从工厂下线后集中存放于大冷库,为满足当天的送奶上门服务,在配送前进行移库的过程中,因车辆温度没达到标准导致其中部分产品发生酸败。
& & 光明乳业相关负责人称,公司已第一时间派专业人员上门进行处理,根据消费者的意愿进行退货、补货或者退款,目前为止该事件已处理完毕。
& & 但 事件并未在光明乳业道歉之后真的“完毕”,在随后的9月11日,上海质监局责令光明乳业开展全面的质量安全大整顿。上海市新闻发言人杨俊公开表示,质监局 已开具光明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企业按照规范生产,开展车辆、冷链管理大检查,加强员工岗位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 & 广东:产品菌落总数超标
& & 7月20日,广州市工商局发布二季度乳制品及含乳食品抽样检验情况,由奥德华乳品(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光明奶油(日生产)、上海光明奶酪黄油有限公司梵古易乳制品分公司日生产的50%减脂芝士片菌落总数超标。
& & 光明乳业称,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为长途运输过程中挤压受损、加上销售环境的温度不稳定所致。光明乳业新闻发言人龚研奇表示,此次检测出的问题只局限于广州市场,并不影响全国其他地区该产品的正常销售。
& & 此次事故发生之后,光明乳业曾经向消费者致歉并称会认真吸取教训,彻底对全国工厂及流通系统等每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和整改。但是现实远远不能让消费者满意和放心。
& & 但《新快报》发表文章指出,对于消费者来说,民以食为天,消费者的身体和生命安全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要远远优先于企业盈利。光明乳业的产品出了这样大的质量事故,对受害的消费者只有一句冷冰冰的口头道歉,只是退换货或退款,没有赔偿和彻底的整改措施,难以服众。
& & 安徽:颍上学生呕吐事件
& & 今年6月15日,安徽省颍上县部分学生食用光明乳业配送的牛奶后,引发大量学生呕吐。学生称,当天课间喝的牛奶有酸味,而且“味道像米糊一样。”有学生在喝完牛奶后即出现呕吐等症状。
& & 事发两所小学为颍上县新集镇的曹元、腰楼小学。两所学校学生食用的是光明乳业企业配送的日生产批次的牛奶,该批次牛奶一共543件10860盒,当天新集镇共发放2300盒光明牛奶,78名学生食用后出现不适,其中6名学生有呕吐症状。
& & 事实上,早在7月份被曝菌落总数超标时,光明乳业曾在发布的《几个大家关心的事件情况通报及致歉信》中,向消费者致歉并称会认真吸取教训,彻底对全国工厂及流通系统等每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和整改。
& & 然而道歉之后,其公司的质量监管仍然出现问题。此次上海的“酸败门”事件,是光明乳业四个月内,第四次的质量风波,在其股价应声下跌的同时,整个乳业也再一次陷入信任危机。
& & 质量问题频发 郭本恒年薪依旧百万级
& & 光明乳业的总裁郭本恒曾经公开表示,无论在酸奶、鲜奶及奶粉产品上,光明乳业都要成为高端品牌的引领者。但目前看来,安全质量事故频发或使这一梦想变为泡影。
& & 2012 年中报显示,光明乳业实现营业收入64.61亿元,同比增长16.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67.57万元,同比增长31.89%。但 与此同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63.63%,财务费用同比增长了99.34%,如此高的负债率已经明显影响到公司的利润和发展。
& & 在 这种情况下,光明乳业的高管薪酬也在逐步增长,2011年年报显示,总裁郭本恒税前年薪为152.4万元。而2009年、2010年,郭本恒的年薪分别为 83.6万元和137万元,逐年递增。除此之外,根据光明乳业的股权激励方案,郭本恒持有公司271,900股,按照方案中授予股权的4.7元/股的价 格,总计可获得1,277,930元。
& & 而光明乳业对高管给予的这项“福利”,实际摊销股权激励成本高达13,552,111元。与公司高昂的股价激励成本形成对比的是,光明乳业计划2014年达产的马桥中央工厂建设进度仅为14%,项目后期仍有10多亿的资金缺口。
||||||||||
Copyright &
(/) 版权所有 Reserved.
Powered by
信息产业部备案/经营许可证编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赵薇到底怎么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