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制造费用三差异产量差异是指的什么意思

当前位置:&>&中级职称&>&中级财务管理
中级财务管理(2016)
原题:计算分析题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实际产量为9600件,实际工时为17280小时,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与固定制造费用分别为88128元和200000元。本月预算产量为8000件,单位工时标准为1.6小时/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4元/小时,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为6.4元/小时。
(1)计算单位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2)计算单位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3)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4)计算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5)运用两差异分析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6)运用三差异分析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并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1)单位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6&4=6.4(元/件)
(2)单位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6&6.4=10.24(元/件)
(3)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6)&4=7680(元)
(4)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4)&(元)
(5)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0&1.6&6.4=11808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6.4=-16384(元)
(6)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18080(元)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6.4-= -28672(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6.4=12288(元)
固定制造费用总成本差异为超支101696元,原因如下:生产效率较低,导致成本超支12288元;耗费超支导致成本超支118080元;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实际产量大于预算产量,使得节约成本28672元。
知识点: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答疑编号:]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80-6.4)*17280 & 这样做不对吗
还没报读课程?来这里选购吧&
公式的适用[答疑编号:]
那么老师讲的(Q实际-Q标准)*P标准,这个公式是只适用于变动制造费用吗,这部分觉得很难理解,谢谢
固定制造费用的计算[答疑编号:]
那么固定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和耗费差异能能用老师给的这个图来计算吗
两差异三差异法[答疑编号:]
那么两差异和三差异法是针对固定制造费用的方法吗,变动制造费用不用两差异和三差异,是吗
知识点出处:&>&中级财务管理&>&<a
href="/openqa/showQaList.html?examId=712&year=&>&第八章 成本管理
本章所有知识点: |
本题/页答疑
成本差异的分析
老师您好:对于成本差异这块总是傻傻的分不清楚,经常是问题和答案交叉得出。想知道分配率都是元/h么,效率差异,耗费差异,成本差异怎么区分?这里的耗费差异是两差异分析中的耗费差异吗?
财管公式问题
橙子stef 提问:
&老师能否把财管的全部公式的电子表格也发我一份 &
财管所有公式电子表格
7551413 提问:
老师,请问能将财管所有公式电子表格发我吗?
老师能否把财管的全部公式的电子表格也发我一份
黄英顺 提问:
老师财管所有公式电子表格麻烦发至,谢谢!
咨询一个问题
芳芳星草 提问:
您好,请问一下您,考试的时候可不可以打开excel表帮忙计算
本知识点其他学员的提问
成本差异的分析
老师您好:对于成本差异这块总是傻傻的分不清楚,经常是问题和答案交叉得出。想知道分配率都是元/h么,效率差异,耗费差异,成本差异怎么区分?这里的耗费差异是两差异分析中的耗费差异吗?
这个我老是搞不明白,哪个用实际的,哪个用预期的
&&&&&&&&&&
为什么说B=C=E? 根据是什么?
梁振宇 提问:
为什么说B=C=E? 根据是什么?
成本耗费差异问题
胡杨235 提问:
老师您好:请问,变动成本的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固定制造成本的耗费差异是否计算方法不一致?本题中,我算的耗费差异是(3-2)*950=950 和答案一对,是错的。我用的是Q实际*(P实际-P标准)不对么?是不是计算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只能用二差异法,或者三差异法才正确?
第8章多选11
卢布800428 提问:
老师,1、在计算标准用量时,题中定额单耗5元/件,*实际件数,为什么是乘以实际件数,还是说在计算标准用量时,都是乘以实&&&
&&&&&&&&&&&&&&&&& 际数量的吗?
&&&&&&&&&&&&& 2、这里标准价格是,是题中的计划单价10?
成本差异的计算
wang6086 提问:
.二差异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1)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2)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在之前我们队材料,人工以及制造费用分别计算成本差异的时候,在求价差或者量差的时候,都是基于实际产量下的用量差或者实际用量下的价格差的,而固定制造费用这里,无论是价差还是量差,用的是预算产量下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成本差异的分析
老师您好:对于成本差异这块总是傻傻的分不清楚,经常是问题和答案交叉得出。想知道分配率都是元/h么,效率差异,耗费差异,成本差异怎么区分?这里的耗费差异是两差异分析中的耗费差异吗?
考试给分的
Luny 提问:
一道计算题,有4个小问,第个小问5分,那我答对其中2--3个,是按答对的给分,还是必须4个小问都对,才给20分呀?
计算题没得分怎么回事?
Luny 提问:
老师,我做的计算题答案和电脑的答案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没得分呢?
dlj0003 提问:
1.老师225页5题,可以用总量分析法不?我害怕我差额整错,我记得闫老师说可以。。
2.利润=(P-V)*Q-F
方案一:2%)*(110-90)-160000+(130-100)*=?
&& 方案二:2%)*(110-90)-160000+(160-100)*=?
&&&&方案三:2%)*(110-90)-160000+(130-100)*+(160-100)*=?
请问老师可以这样算出来三种方案利润大小来进行选择,选择利润大的为最优。
京公网安备:号&&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如何理解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公式_百度知道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方法之我见|2015年|第五月|财会月刊(13期)|工作研究|历年期刊|财会月刊
2015年 第 13 期
财会月刊(13期)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方法之我见
【作  者】张道珍(副教授)【作者单位】(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湖北十堰 442000)【摘  要】&&&&& 【摘要】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大多数《财务管理》教材采用两差异或三差异分析法分析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本文以中级会计资格统考教材《财务管理》为例分析该差异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用因素分析法进行调整的分析方法。【关键词】固定制造费用;两差异分析法;三差异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目前大多数《财务管理》教材中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是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采用两差异分析法或三差异分析法,但其分析过程及结果令读者入云坠雾,一头糨糊。本文以2014年中级会计资格统考教材《财务管理》中的有关分析为例来说明。一、现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方法简介(一)分析对象教材中,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是指实际所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其中: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实际总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预算产量下标准总工时本文为描述方便起见,对公式中相关指标分别用以下字母表示:N为实际产量;T为单位产品实际工时;P为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N0为预算产量;T0为单位产品准工时;P0为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因此,固定制造费用差异=N×T×P-N×T0×P0例如,某企业A产品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如表1所示。
假定企业A产品预算产量为10 400件,实际生产A产品8 000件,用工10 000小时,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90 000元。固定制造费用相关指标实际值如表2所示。
计算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8 000×1.25×19-8 000×1.5×12=46 000(元)为便于分析比较,后文计算示例均沿用本例资料。(二)分析方法1. 两差异分析法。两差异分析法是将总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两部分。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N×T×P-N0×T0×P0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N0×T0×P0-N×T0×P0沿用上例,耗费差异=8 000×1.25×19-10 400×1.5×12=2 800(元),反映实际耗费超过预算的差异;能量差异=10 400×1.5×12-8 000×1.5×12=43 200(元),反映产量未达到预算所导致的超支差异。验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耗费差异+能量差异=2 800+43 200=46 000(元)。2. 三差异分析法。三差异分析法是将总差异分为耗费差异、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三部分。耗费差异的计算与两差异分析法相同,不同的是将两差异分析法中的“能量差异”分解为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进一步说明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和生产效率高低所导致的成本差异。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小时分配率=N0×T0×P0-N×T×P0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小时分配率=N×T×P0-N×T0×P0沿用上例,产量差异=10 400×1.5×12-8 000×1.25×12=67 200(元),反映实际工时未达到预算工时而形成的闲置能量差异;效率差异=8 000×1.25×12-8 000×1.5×12=-24 000(元),反映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差异。验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耗费差异+产量差异+效率差异=2 800+67 200-24 000=46 000(元)。二、现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一)分析对象不正确固定制造费用分析的目的在于确认总差异,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将差异分解落实到各个因素或责任单位与个人,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理应是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与其预算数的差额。现行分析方法中,将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其标准固定制造费用的差额作为总差异,即固定制造费用差异=N×T×P-N×T0×P0=N×(T×P-T0×P0),从公式中可以看出,这种差异是假定产量已经变动而只分析单位固定制造费用的影响。但上述两差异和三差异分析法均涉及产量变动的影响,如两差异分析法中的能量差异,教材中也认为产量对固定制造费用有影响,因此,其分析结果与确认的分析对象不一致,甚至自相矛盾。(二)分析因素混乱1. 差异影响因素分解不清晰,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明确。两差异分析法中,能量差异=N0×T0×P0-N×T0×P0=(N0-N)×T0×P0,属于实际产量与预算产量不同而造成的差异;耗费差异=N×T×P-N0×T0×P0,则既有产量的影响,也有单位固定制造费用的影响,而耗费差异应反映单位固定制造费用造成的差异,即应为:N×(T×P-T0×P0)。三差异分析法中, 耗费差异与两差异分析法相同,不再分解,而上述两差异分析法中“耗费差异”是由单位工时和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共同影响的,应将其进一步分解为单位工时不同造成的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不同造成的差异。教材中则是将只有产量一个因素造成的“能量差异”硬分为两个差异:产量差异与效率差异。产量差异=N0×T0×P0-N×T×P0,该差异是由产量和单位产品工时共同影响的结果;效率差异=N×T×P0-N×T0×P0,相当于单位产品工时不同造成的差异。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两差异分析法还是三差异分析法,各差异的影响因素不唯一并且有重复,看不出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很难将分析结果分解落实到相应责任单位与个人,起不到分析的作用。2. 因素替代顺序混乱。按因素分析法的规定,间应按逻辑顺序排列,在具体分析每个因素对指标的影响时,用实际数减去预算数或计划数,然后乘以已改变或未改变的其他因素,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是有利差异还是不利差异,进一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分解落实到相应责任部门。而教材中的分析,有的是实际数减去预算数,如耗费差异、三差异分析法中的效率差异;有的则是预算数减去实际数,如两差异分析法中的能量差异和三差异分析法中的产量差异。因素分析法规定,每次在分析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动影响时,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单独分析这个因素的影响,但教材中的分析多处违反此假定。如“耗费差异”、三因素分析法中“产量差异”是由三个或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三)与成本管理活动不相符从财务管理环节看,成本管理活动包括成本费用预算、控制、分析与考核等环节。成本费用预算的作用在于控制、分析与考核,教材中控制和考核是依据预算进行的,而在固定制造费用分析时却依据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与其他费用的分析比较标准不一致;同时,标准制造费用与产量成正比变动,这与固定成本的预算数据不相符,起不到预算控制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现行的固定制造费用分析方法混淆了问题的层次关系,不能正确寻找要分析的差异,难以分清差异形成的原因,更无法确定主要和次要因素,失去了分析的意义。三、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方法改进建议笔者认为,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可采用因素分析法,该方法使分析对象明确,分析结果清晰,并与变动性成本差异分析方法保持一致,具体做法如下:(一)确定分析对象和影响因素按照成本管理活动的要求和固定制造费用分析的目的,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应是指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与预算额之间的差异。计算公式为: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预算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N×T×P-N0×T0×P0沿用前例,固定制造费用差异=190 000-187 200=2 800(元),说明固定制造费用超过预算2 800元。从公式中可以看出造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因素主要有:产量、单位工时、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三因素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单位工时×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二)分析各因素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影响产量、单位工时、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三因素影响的差异名称可分别命名为产量差异、效率差异、耗费差异,采用因素分析法计算其影响方向和程度。1. 产量差异。产量差异是由于实际产量与预算产量不同导致固定制造费用的相对节约或超支。计算公式为:产量差异=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N×T0×P0-N0×T0×P0=(N-N0)×T0×P0沿用前例,产量差异=(8 000-10 400)×1.5×12=-43 200(元),说明产量未达到预算少支出的固定制造费用。从表面上看,支出减少是有利因素。但如果该产品有盈利能力且有销路,则这里的减少对企业是不利的,需进一步分析产量减少的原因,是市场部开拓市场不得力,或生产部生产跟不上,还是采购部材料供应不及时等。2. 效率差异。单位工时消耗的多少反映了生产效率的高低,因此,效率差异是单位产品消耗工时与单位标准工时不同而产生的固定制造费用差异。计算公式为:效率差异=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N×T×P0-N×T0×P0=N×(T-T0)×P0接前例,效率差异=8 000×(1.25-1.5)×12=-24 000(元),反映了生产效率提高而节约的固定制造费用。该差异属有利因素,故可进一步挖掘潜力,继续发挥其有利作用。3. 耗费差异。耗费差异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耗费与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固定制造费用差异。计算公式为:耗费差异=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N×T×P-N×T×P0=N×T×(P-P0)接前例,耗费差异=8 000×1.25×(19-12)=70 000(元),说明单位工时耗费上升产生的固定制造费用超支,属不利因素。本例中实际分配率超过标准分配率较多,而总费用变化(总差异)较少,主要是总工时下降造成的,在生产效率提高的情况下,产量未达预算属主要原因。验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产量差异+效率差异+耗费差异=-43 200-24 000+70 000=2 800(元)按照上述思路分析就能克服现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该方法分析对象明确,能清楚地看出影响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分析过程结合企业实际,确认属于有利因素还是不利因素,进一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并落实到责任部门或责任人,改进对固定制造费用的控制与管理。主要参考文献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杨汉明.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方法质疑[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注册会计师考试
1.选择试题2.注册/登陆3.开始答题4.提交试卷5.查看成绩6.答案解析
您的位置:&& && && && 试卷题库内容
试题来源:
计算7月份的各项标准成本差异(其中固定制造费用按三因素分析法计算)。
正确答案:
答案: 材料价差=(-26)&(元) & &材料量差=()&26=780(元) & &实际生产约当量=450+60&50%-40&50%=460(件) &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950=190(元) &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950-2&460)&12=360(元) &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950=-95(元) &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950-2&460)&6=180(元) &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05(元) &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4=200(元) &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950&4-2&460&4=120(元)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第&1&题:综合题(子母):
E公司是一家民营医药企业,专门从事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自主研发并申请发明专利的BJ注射液自上市后销量快速增长,目前生产已达到满负荷状态。E公司正在研究是否扩充BJ注射液的生产能力,有关资料如下:
& &BJ注射液目前的生产能力为400万支/年。E公司经过市场分析认为,BJ注射液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拟将其生产能力提高到1200万支/年。由于公司目前没有可用的厂房和土地用来增加新的生产线,只能拆除当前生产线,新建一条生产能力为1200万支/年的生产线。
& &当前的BJ注射液生产线于2009年年初投产使用,现已使用2年半,目前的变现价值为1127万元。生产线的原值为1800万元,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10年,残值率为5%,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公司建造该条生产线时计划使用10年,项目结束时的变现价值预计为115万元。
& &新建生产线的预计支出为5000万元,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10年,残值率为5%,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新生产线计划使用7年,项目结束时的变现价值预计为1200万元。
& &BJ注射液目前的年销售量为400万支,销售价格为每支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每支6元,每年的固定付现成本为100万元。扩建完成后,第1年的销量预计为700万支,第2年的销量预计为1000万支,第3年的销量预计为1200万支,以后每年稳定在1200万支。由于产品质量稳定、市场需求巨大,扩产不会对产品的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产生影响。扩产后,每年的固定付现成本将增加到220万元。
& &项目扩建需用半年时间,停产期间预计减少200万支BJ注射液的生产和销售,固定付现成本照常发生。
& &生产BJ注射液需要的营运资本随销售额的变化而变化,预计为销售额的10%。
& &扩建项目预计能在2011年年末完成并投入使用。为商化计算,假设扩建项目的初始现金流量均发生在2011年年末(零时点),营业现金流量均发生在以后各年年末,垫支的营运资本在各年年初投入,在项目结束时全部收回。
& &E公司目前的资本结构(负债/权益)为1/1,税前债务成本为9%,权益为1.5。
& &当前市场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25%,权益市场的平均风险溢价为6%。公司拟采用目前的资本结构为扩建项目筹资,税前债务成本仍维持9%不变。
& &E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 &[要求] 1小题>
计算公司当前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公司能否使用当前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扩建项目的折现率?请说明原因。
答案解析: 2小题>
计算扩建项目的初始现金流量(零时点的增量现金净流量)、第1年至第7年的增量现金净流量、扩建项目的净现值(计算过程和结果填入答题卷中给定的表格中),判断扩建项目是否可行并说明原因。
答案解析: 3小题>
计算扩建项目的静态回收期。如果类似项目的静态回收期通常为3年,E公司是否应当采纳该扩建项目?请说明原因。
答案解析:第&2&题:综合题(子母):
F公司是一家经营电子产品的上市公司。公司目前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10000万股,每股价格为10元,没有负债。公司现在急需筹集资金16000万元,用于投资液晶显示屏项目,有如下四个备选筹资方案:
& &方案一:以目前股本100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配2股,配股价格为8元/股。
& &方案二:按照目前市价公开增发股票1600万股。
& &方案三:发行10年期的公司债券,债券面值为每份1000元,票面利率为9%,每年年末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发行价格拟定为950元/份。目前等风险普通债券的市场利率为10%。
& &方案四:按面值发行10年期的附认股权证债券,债券面值为每份1000元,票面利率为9%,每年年末付息一次,到期还本。每份债券附送20张认股权证,认股权证只能在第5年年末行权,行权时每张认股权证可按15元的价格购买1股普通股。公司未来仅靠利润留存提供增长资金,不打算增发或回购股票,也不打算增加新的债务筹资,项目投资后公司总价值年增长率预计为12%。目前等风险普通债券的市场利率为10%。
& &假设上述各方案的发行费用均可忽略不计。
& &[要求] 1小题>
如果要使方案一可行,企业应在盈利持续性、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和拟配售股份数量方面满足什么条件?假设该方案可行并且所有股东均参与配股,计算配股除权价格及每份配股权价值。
答案解析: 2小题>
如果要使方案二可行,企业应在净资产收益率方面满足什么条件?应遵循的公开增发新股的定价原则是什么?
答案解析: 3小题>
如果要使方案三可行,企业应在净资产、累计债券余额和利息支付能力方面满足什么条件?计算每份债券价值,判断拟定的债券发行价格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答案解析: 4小题>
根据方案四,计算每张认股权证价值、第5年年末行权前股价;假设认股权证持有人均在第5年年末行权,计算第5年年末行权后股价、该附认股权证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判断方案四是否可行并说明原因。
答案解析:
做了该试卷的考友还做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