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团岛市场农贸市场有家托老所叫什么名字

青岛新添两处社区“托老所” 提供送餐与医疗康复
[提要]青岛两处1000平米以上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日前正式投入使用。据了解,这两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主要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配餐送餐和医疗康复等服务。
  济南5月23日讯(青岛台 王振发)青岛两处1000平米以上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日前正式投入使用。据了解,这两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主要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配餐送餐和医疗康复等服务。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报道,位于青岛市延安路28号的广饶路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总面积1200平米,主要为社区老人提供生活护理、文化娱乐等服务。广饶路社区主任尹相琳介绍:&老人过来用餐、图书、锻炼健身这些都可以来,不收费的。玩累了,想休息休息,就可以到床上去休息。&
  据了解,广饶路社区有居民90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的占到1/5。老年人照料中心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我自己过,这个一开我就报名,中午上这来吃饭,拿十块钱,能来就来,不能来给送家去,很方便。&
  位于大山社区的老年人照料中心采取了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新模式,是目前青岛市唯一一家依托五星级养老服务机构管理的照料中心。市北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徐婷介绍,对于家庭困难的老人,他们还会提供补助。&作为一个更专业的组织、更专业的队伍,这种机构养老配有医疗队伍,可以给老人就诊。这种模式让日间照料服务更多样化、更规范化,老人可以在这里日托、周托,解决了子女的一些后顾之忧。&
延伸阅读: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2,诚邀合作伙伴。
[责任编辑:杨凡、张雯婷]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社区托老所
大家都在看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当前位置:>>>>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浮山医院吴兴路医疗托老所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浮山医院吴兴路医疗托老所
址:吴兴路6号
费:500-1000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养老网上看到的,谢谢!
暂无详细介绍,具体详情请致电咨询!
暂无详细介绍,具体详情请致电咨询!
暂无详细介绍,具体详情请致电咨询!
暂无详细介绍,具体详情请致电咨询!
附近其他养老院
最新养老院
是全国领先的、、查询平台
京公网安备号探访青岛托老所:老人齐聚一堂 说英语玩微信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如今伊春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已经成为市北区日间照料示范点,由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市北e家养老院进行运营。
越来越多的街道社区开始探索“公办民营”或依托社会资本来运营日间照料中心的模式,以实现功能提升。
原标题:探访托老所:老人齐聚一堂说英语玩微信 老人年岁大了,腿脚不好,有的甚至生活难以自理,子女不在身边,送养老院又太贵&& 能不能开办一种&托老所&?就像小朋友进幼儿园一样,可以把老人送到那里&日托&,早上送去,晚上接回来? 根据这样的思路,近几年,青岛大力发展依托社区养老的日间照料中心,截至目前已达到1244个,除社会组织运营的239家外,其中大多数日间照料中心依托街道社区运营,虽然硬件上去了,但人员服务跟不上,导致日间照料中心运转呈现两极化状态,各区之间也出现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何盘活社区养老资源?一些探索中的新趋势正在悄然出现。
新模式下的活跃空间:线上线下贯通+专业社工 每周二上午,是伊春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最热闹的一天,上午是固定的老年英语班,下午则是时下最受老人欢迎的微信课堂,在能容纳三十人左右的课堂里,每一次几乎都是座无虚席。 周一到周五,只要没有特殊情况,82岁的孙淑芳(化名)和76岁的李华这对老街坊,都要相约来到离家只有8分钟路程的日间照料中心,通常是上午上课,中午在食堂里吃完饭后,有时会在照料中心的休息室里歇一会,下午再和几个老朋友打打麻将。&让我们在家待着真待不住,出来多乐和,跳舞唱歌,什么都有。&李华笑呵呵地说。 社工王若楠一年前刚刚从青岛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来到日间照料中心后,她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和老人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娱活动来丰富老人的晚年生活。她熟络地与照料中心的大爷大妈们打着招呼,&一开始我们还不大信任她,现在都习惯了,一有事就给他们打电话。&在此打牌的李阿姨告诉记者。 如今伊春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已经成为市北区日间照料示范点,由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市北e家养老院进行运营。相比于传统的日间照料中心,该中心以&社区服务站&为主要形式,打通线上线下,将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打通。意味着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可在家中通过电话或微信下单的形式,让服务人员上门服务,打扫卫生、做饭洗衣、理发维修等,而对于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则可白天到服务站进行娱乐休闲,晚上回家,在社区内实现养老全覆盖。
闲置的尴尬:硬件上去了人气却不足 并不是所有的日间照料中心都能像该社区一样人气足,在青岛的千余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中,大多数还依托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运营,人手不足、资金紧张,虽然硬件设施跟上去了,但照料中心的人气却上不去,一度门庭冷落。 &前期我们设想得很好,街道也非常支持,购买了床铺、健身器材、康复理疗设备、棋牌室用品等,社区工作人员也很积极地投入,但干了一段时间发现很困难。&热河路社区书记邹继红介绍,从2011年起,该社区就建立了日间照料中心,但没过多久,就遇到了种种麻烦。 &太累了,根本顾不过来,社区一共才5个工作人员,本来一些日常事务就忙,再加上这个,实在是顾不过来。&以配餐为例,为了不造成浪费,通常社区人员要在前一天统计好订餐人数,准备食材、照顾堂食的老人,还要有人送餐,&一个人要干三四个人的活儿。& 热河路社区的情况并非特例,即墨路街道的7个社区全部配有日间照料中心,硬件设施也齐全。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日间照料中心几乎没有老人在此活动,有的甚至大门紧闭,据社区居民透露,只在有需要的时候才偶尔开门。 人手不足是一大瓶颈,&政府当初投资建了不少日间照料中心,最初都是委托社区进行运营,但社区工作繁多,很难专门抽出人手来。&伊春路社区的工作人员分析道。 此外,资金也是不少日间照料中心在发展中遇到的一大阻力。除了场地之外,照料中心的日常运营都需要资金,而目前的保障措施还不够完善,在中心建成前期政府有资金注入,但后期发展过程中,却缺乏持续的资金投入,一些奖补政策也面临着诸多限制。
探索:引入更多社会资本盘活日间照料中心 &每个区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区街道办能够利用现有资源将日间照料中心搞得很活跃,比如市南区和市北区的示范点,但有的区因为资金人力的不足,或者居民观念的问题,就发展得不太好。&在谈到日间照料中心的现状时,青岛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分析道。 &要满足社区养老服务深层次的需求,不能单纯依靠政府,社会资本也急需参与其中,由市场化运作,才能使日间照料中心长足发展。&民政局福利处工作人员表示,让市场力量参与其中,是未来养老服务发展的方向,青岛市在这一领域急需突破。 越来越多的街道社区开始探索&公办民营&或依托社会资本来运营日间照料中心的模式,以实现功能提升。 在热河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行不畅之际,引进了社会力量,在原地建起了养老服务站,由市北e家养老院经营,每天有专业的社工、志愿者为老人提供服务。经过两年的发展,如今该社会组织已在市北区建起了12个以养老服务站为主要形式的日间照料中心。 八大湖街道将日间照料中心委托给社会组织&&八大湖老年幸福中心运营,除提供老人所需要的基本服务外,还开展心理辅导、法律咨询、亲情结对等20多个公益项目,每天为60多名老人提供服务。 &开始的时候老人不认可,不放心,敲门都没有人开,但是总要有一个过程,我们入户去提供服务,让他们逐渐认可我,再通过一些活动吸引,老人放下心防,自然就好做了。&没有了社区居委会做依托,社工王若楠坦诚了其中遇到的困难,但在她看来,依托社会资本营运,仍然是未来的大趋势。 &而且,日间照料中心还应该是一个平台,把社会上各种资源嫁接进来,当然,这种资源必须是老年人有需求的,比如康复。这应该是日间照料中心最重要的一项功能。&采访中,王若楠向记者介绍道,目前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还发挥平台的作用,作为一个资源中转站,将有需要的居民转接到其他更专业的组织来提供服务。 &日间照料中心是很重要的养老模式,如何盘活还有很多潜力。&业内人士分析道,关于如何发挥日间照料中心的作用,发展社区养老新模式,引入市场因素,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应当是行业发展的大方向。
岛城热点,独家解读,原创评论,尽在凤凰青岛微信。岛城精英不可不看,扫码免费加入。
[责任编辑:魏本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团岛市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