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团队 集中监控养老集中了养老

“虚拟养老院”: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老年人》2014年06期
“虚拟养老院”: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
【摘要】:正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使我国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421"家庭结构以及"空巢"家庭的大量出现,显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适应发展需求,而实体养老院养老又面临资金、场地和床位紧张等问题。如何找到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的养老模式?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始尝试"虚拟养老院"服务模式,即建立社区为老服务信息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获悉居家老人需要什么养老服务,再联系助老人员上门服务。这种简单便捷的新型
【关键词】:
【分类号】:D669.6【正文快照】:
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使我国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421”家庭结构以及“空巢”家庭的大量出现,显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适应发展需求,而实体养老院养老又面临资金、场地和床位紧张等问题。如何找到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的养老模式?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始尝试“虚拟养老院”服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卫小将;何芸;;[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王海涛;杨贵星;周利生;;[J];西北人口;2007年03期
张民省;;[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施玲;;[J];上海农村经济;2006年06期
贺民;;[J];社区;2007年23期
朱明元;;[J];法制与社会;2008年04期
卢旭华;;[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李润芝;;[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黄月;;[J];学习月刊;2008年16期
李随龙;;[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刚;;[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仇海囡;;[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胡美玉;李淑华;范卫星;;[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胡美玉;李淑华;范卫星;;[A];2011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郭养清;;[A];老年学论文集(三)[C];1998年
李庄生;;[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张红娟;贾亚生;;[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周兴忠;;[A];老年学论文集(三)[C];1998年
;[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张生义;;[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许晓楠;[N];大连日报;2006年
黄志鸿;[N];中国社会报;2011年
吴清泉;[N];云南日报;2006年
刘斌;[N];宝鸡日报;2008年
杨林 李士虎;[N];江西日报;2009年
陈珊 通讯员
沈之扬;[N];人民邮电;2010年
柴效武;[N];中国人口报;2005年
顾克非;[N];消费日报;2007年
黄孝萍;[N];中国信息报;2010年
徐京;[N];中国老年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建兰;[D];南京大学;2012年
范成杰;[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曹昭;[D];上海大学;2009年
周莹;[D];复旦大学;2006年
韩鹏;[D];吉林大学;2007年
陈俊傲;[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王习明;[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伟伟;[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刘军奎;[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林乐飞;[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刘晓英;[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郝艳霞;[D];吉林大学;2008年
韩燕琴;[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宋慧涛;[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张辉;[D];重庆大学;2004年
范静;[D];天津大学;2005年
宋媛媛;[D];天津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摘要]文章首先对国外社区照顾的居家养老模式及国内虚拟养老院实践模式进行了分析。然后,在分析宁波市建立虚拟养老院的必要"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虚拟养老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升级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文章首先对国外社区照顾的居家养老模式及国内虚拟养老院实践模式进行了分析。然后,在分析宁波市建立虚拟养老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和国内外的经验,提出建立普惠型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统一的为老服务评估机制。制定虚拟养老院长效发展政策,明确虚拟养老院的服务对象、内容和方式等。 中国论文网 /3/view-4762946.htm  [关键词]虚拟养老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X(201 3)09-0114-05   虚拟养老院是指政府建立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当老年人有服务需要时,拨打信息服务平台电话,信息服务平台按照老年人的要求,派服务企业员工上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虚拟养老院以政府为发起人,引导营利与非营利社会力量以加盟的方式参与到养老产业中来,通过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并以经过ISO9001等质量体系认证的服务实现具体操作的标准化,从而为广大老年人群体提供一个信息化管理的服务平台,以实现居家养老的产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   一、虚拟养老院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虚拟养老院建设的必要性   1.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按现行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7%,就可以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达到了老龄化。例如,按上述标准,宁波市早在1987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比全国要早12年。据宁波市老龄办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截至2010年底,宁波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首次突破100万,达到102.4万,占户籍总人口的17.83%;全市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万,占老年总人口的14.6%。“十一五”时期宁波市户籍老年人口以年均不低于4%的速度递增。据专家预测,按照现行生育政策,宁波市老年人口规模在2029年将超过150万人,在2039年达到峰值196.6万人。其中,年期间,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3.98%,几乎是总人口增长速度的10倍。   2.家庭养老功能明显弱化。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家庭小型化、核心化趋势已经出现,“4+2+1”结构的家庭增多。另外,空巢家庭、丁克家庭、单亲家庭大量出现。再加上代际居住方式发生变化,由共居型变成分居型,导致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3.机构养老不能满足需求。由于我国养老产业扶持政策的缺失,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滞缓。以宁波市为例,截至2011年底,宁波市各类养老机构共220家,其中,民营养老机构只有35家,且普遍经营困难。正是这种生存困难的境况,使许多看好养老市场的民间资本望而却步。220家养老机构的总床位为3.03万张,位居全省第二,每百名老人拥有养老院床位2.96张。而发达国家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床位一般占老年人总数的7%左右。即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占到5%左右。宁波市的机构供养比例相距甚远。机构养老不仅增加政府负担,又因其所提供的服务缺乏个性化,大量人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对自己的老年生活并不满意,出现精神孤独、老年忧郁症,逐渐失去了适应社会、进行正常生活的能力等问题,导致大部老人不愿意入住养老机构。   4.现行的居家养老模式问题较多。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开展了“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探索。然而,在推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下列问题:(1)服务面窄,无法惠及所有老人;(2)服务信息不对称,难以提供高效服务;(3)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功能相对薄弱,不能很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4)社会资源利用率不高;(5)人力资源供给相对不足,服务队伍的规模、素质有待提高;(6)资金不足,渠道单一。   (二)虚拟养老院建设的可行性   1.信息技术有了一定发展。当前,我国各地信息化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尤其是城镇居民密集区,信息传输已极为便捷,为建立虚拟养老院提供了条件。   2.社区服务业的发展。虚拟养老院的发展,需要更多优秀的社区服务商加盟。目前,我国各地,尤其是城镇居民密集区,社区服务组织发展得较好。以宁波市为例,至2011年底,全市共建有11个县(市)区级社区公共服务中心、152个街道(乡镇)级社区公共服务中心、483个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站和1677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社区商业服务网点进一步拓展,家政服务、食品配送、再生资源回收等便民服务项目以及超市、菜市场、早餐供应点等民生服务网点逐步深入社区,基本形成了梯次分明、辐射面广、便捷有效的城乡社区服务设施架构。宁波市已形成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社区服务品牌:81890社区服务网络、“社区四点钟学校”、“爱心编织站”、“阳光驿站”、“孝心车轮食堂”和“小墙热线”等。“社区文化节”、“社区教育节”、“社区邻里节”和“社区运动会”等系列社区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影响广泛。   3.服务外包的兴起。虚拟养老院体现出与传统机构养老有别的两大特色:一是政府与实体脱钩;二是服务外包。服务外包的兴起,为虚拟养老院的建立在观念层面和操作层面提供了可行性。宁波市积极申报成为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4。非政府组织有了较快的成长,成为推动城乡社区服务发展的主要力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宁波市经各级民政部门登记备案的非政府组织共1.0762万个,其中,登记的社会组织有476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827个、基层组织3193个、基金会25个。宁波市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也在进一步壮大,全市建有社区社会组织8067个,社区志愿服务队伍5850支。社区注册志愿者24.06万名,志愿服务范围覆盖城乡社区服务各领域。   二、国外社区照顾居家养老模式及国内虚拟养老院建设实践模式分析   (一)英国社区照顾居家养老模式   社区照顾是指在社区中由社区各类人士合作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照顾,以求在社区环境中改善居民的生活素质。虽然,英国社区照顾的对象并非仅仅是老年人,但是,在养老问题上却最能体现其特色。社区照顾实际上包含社区内的照顾和由社区照顾两个方面,具体如图-1所示。
  (二)江苏苏州沧浪区虚拟养老院运作模式   2007年12月,全国首个虚拟养老院——“邻里情”虚拟养老院,在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正式投入运营。“邻里情”虚拟养老院是以“居家乐221服务系统”为载体,由苏州鼎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主运营商,整合优秀的社区服务企业加盟,发挥24小时管理服务优势,为居家老人提供标准化、专业化、亲情化、全方位、全天候的养老服务模式。虚拟养老院不同于传统的养老院,这里没有住一个老人,仅是一个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虚拟养老院成立以来,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依托科技,优化流程,实现管理信息化。虚拟养老院的技术核心是“居家乐221养老服务系统”。该系统包括呼叫中心客户端、老人居家客户端、平台服务组件、通信及信息传输四部分,形成了工单生成、工单流转、监控考评、收费查询、统计分析、服务预测六大功能模块,通过语音程控交换系统、数字化信息传输系统和数据库终端处理系统对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实行会员制客户准入管理。系统通过对客户生活需求进行分析,自动生成客户所需服务项目,经客户确认后,养老服务中心指派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按照服务项目,系统每个月形成1份收费清单,养老服务中心按约定向客户收取服务费用。系统从客户确认服务开始便对服务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回访、咨询意见,并以客户满意度来考核服务质量。信息系统通过主动获取老年人需求,快速编制计划,及时组织服务,进行有效监控,实施规范管理。虚拟养老院社区服务平台运作机理和业务流程如图-2、图-3所示。   2.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实现运作市场化。在“邻里情”虚拟养老院创建过程中,政府始终起着主导、引领、扶持和管理监督作用。通过《沧浪区社会养老服务组织资金补贴实施办法》,将虚拟养老纳入养老服务组织,享受政府开办经费补贴和运营经费补贴。对符合政府援助的对象,按不同的标准为其购买服务。同时,选择优质民办非企业单位沧浪区“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作为运营主体,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3.分类服务,个性选择,实现服务标准化。“邻里情”虚拟养老院带给社区老人的服务内容涉及家政便民、医疗保健、物业维修、人文关怀、娱乐学习和应急救助6大类53项,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照料的所有服务项目。在服务对象选择上,凡年满60周岁的社区老人都将纳入服务范围,并分A、B、C三个层面为老年人提供无偿、低偿、有偿服务。与此同时,“邻里情”虚拟养老院还引入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对所有服务项目实施标准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养老服务专业化品质。   (三)甘肃兰州城关区虚拟养老院运作模式   2009年,兰州城关区党政考察团在学习借鉴苏州市沧浪区“邻里情”虚拟养老院的建设经验后,于2009年12月,在城关区于建成了甘肃省乃至我国西部第一家虚拟养老院。城关区在学习借鉴之余,结合当地的实际,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创新。   1.组织架构的不同。兰州城关区虚拟养老院不是由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作为主运营商整合社区服务企业加盟,而是由区民政局、老龄办具体组织实施,下设三大中心(接待中心、呼叫指挥中心和金色晚年服务中心),并将金色晚年服务中心注册为虚拟养老院下属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以该中心为主体,招募各类企业加盟,并对企业服务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其组织架构如图-4所示。   2.实施虚拟养老工程,全面满足老年人各类生活需求。城关区委、区政府在虚拟养老院8大类220余项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养老工程”。围绕此项工程,全区已建成虚拟养老餐厅46家、虚拟养老社区医疗站40家、虚拟养老艺术团6家、虚拟养老体育协会3家和虚拟养老学校7家,并和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结成教研合作关系,形成了广覆盖、低成本、可持续的“大养老”服务格局。   3.创新工作形式,为老年人开展爱心服务。在城关区民政局和兰州晚报社的共同发起下,成立了“城关区虚拟养老院义工联盟”。目前,联盟共注册义工5000余人,集合各阶层的力量为老人奉献爱心。   三、虚拟养老院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大养老观,建立普惠型的养老服务体系   各级政府应树立大养老观,将包含“三无”老人在内的所有60岁以上有服务需求的老年人都纳入社会养老福利体系的范围。在现实国情下,普惠型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要以“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企业服务”为理念,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普惠型的社会福利为目标,以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降低政府养老成本、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为老年人提供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有效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新体系的形成。虚拟养老院的服务特点与普惠型养老服务的目标相适应,应作为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二)成立虚拟养老院工作领导小组,对虚拟养老院的建设进行考察、论证和筹备   虚拟养老院建设作为惠及民生的大事,政府必须进行认真考察、科学论证和规划。由于虚拟养老院的建设与运行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应成立虚拟养老院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协调沟通,理顺关系,形成合力,做好虚拟养老院的筹建和指导工作。虚拟养老院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后,在考察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虚拟养老院建设方案》。虚拟养老院的运营可以借鉴“邻里情”虚拟养老院的经验,向社会公开招聘有爱心、有实力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作为主运营商,吸引优秀的社区服务企业加盟,经济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三)建立统一的为老服务评估机制   在救济型逐渐变成普惠型的养老服务的过程中,虚拟养老院领导工作小组必须研究制定统一的为老服务评估机制,对老人身体状况、自理能力、行为及认知能力、家庭状况等各方面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老人的护理需求,确保服务使用的有效性,避免滥用福利的现象。虚拟养老院实施“分类服务”方式,对入院的老人按照ABC三类给予不同的补贴。在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的前提下,必须考虑什么样的老人应该优先得到何种服务,老年人照料需求评估工作必须提上日程。
  (四)制定虚拟养老院长效发展政策,吸引更多的社区服务企业加盟   首先,建立养老资金投入长效机制。一方面,对试点单位提供开办经费和运营经费的补贴;另一方面,制定扶持优惠政策,根据虚拟养老院的服务频次和质量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在用地、用电、用水、贷款和税收等方面倾斜,提高政策吸引力,以调动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事业的积极性。另外,扩大政府团购服务的范围。地方财政根据养老服务评估的结果,每年设立“居家养老专项资金”项目,列于财政拨款之中。鼓励企业、社会团体以及个人以向虚拟养老院团购养老服务的方式进行捐赠。捐赠的金额分为几个档次,可以对应享受半年、一年甚至几年的虚拟养老院服务或养老服务分站的“冠名权”。还可以出台“以房养老”的政策,让老人以自有资产购买服务。形成“政府资金+社会资本+慈善捐助资金+个人养老资金”的养老金筹措机制。   其次,针对虚拟养老院人员流动性强、服务人员缺乏和专业化素质还有待提高的问题。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当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中开展老人护理、家政、社会工作等培训,培养专业化的为老服务人员;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财政补贴,适度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吸引和留住专业人员进人养老服务队伍。另外,借鉴国外的“义工”制度,虚拟养老院可以为中青年自愿者和学生活动提供平台。在这方面,政府要发挥倡导作用:鼓励成立“居家养老服务”大学生联合组织,并与虚拟养老服务平台对接,虚拟养老院为每个自愿者建立档案,根据他们服务的频次和质量,作为他们评定社会公益奖学金和优先进入社区就业岗位的重要依据,鼓励学校学生工作处、校团委为居家养老服务大学生提供一定的活动经费,并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进一步调动志愿者参与居家养老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还可以借鉴北京等地的“时间储蓄”做法:年龄较小、身体较好的老年人及老年人的子女为需要护理照料的老年人提供无偿服务,等自己年老时或他们的父母需要服务时再由别人来提供相应时间的免费服务。   (五)明确虚拟养老院的服务对象、内容和方式   年满60岁的老人都可以通过向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街道社区、虚拟养老院大厅申请或拨打服务热线加入虚拟养老院。申请加入的老人根据统一的评估系统进行评估,评估的结果分为A、B、C、D四个层面。A、B类老人由政府按照不同的标准向虚拟养老院购买服务;C类老人自费购买服务;D类老人为肢体、智力、视力、听力一级残疾的重度残疾人,服务人员每天提供上门服务,政府按照一定标准给予补贴。任何层面的老人向虚拟养老院自费购买服务,都享受低于市场价格20%的优惠。市场差价由政府对养老院进行补贴。   拟养老院服务中心以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为主,再就业服务为辅。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家政便民、医疗保健、物业维修、人文关怀、娱乐学习、应急求助和再就业服务等7大类60多项服务项目。   在服务方式方面,以“走进去”,提供上门服务为主,“请出来”,提供集中服务为辅;以提供一定时间的上门服务为主,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照料服务为辅。   (六)加强虚拟养老院的宣传,鼓励老年人积极加入到虚拟养老院,形成规模效应   虚拟养老院是个新生事物,很多老人都不理解,需要加强宣传,鼓励更多老年人积极加入虚拟养老院,形成规模效应。首先,要通过电视台、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体进行宣传。其次,组织“虚拟养老院户外宣传”进社区活动进行宣传。再次,通过社区宣传栏张贴虚拟养老院的宣传彩页栏进行宣传。最后,政府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分步对辖区内所有60岁的老人购买一次虚拟养老服务,让他们事先体验,形成依赖,主动加入。   (七)加强监管,提高服务质量   一方面,要加强虚拟养老院内部的监管,敦促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加强培训力度,全面提高话务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工作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做好加盟企业管理扶持工作,重点做好老年餐厅和老年医疗机构的加盟工作。要研究制定加盟企业的准入标准,完善加盟企业管理考核制度,并结合有效的奖惩办法,进一步调动加盟企业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提高服务人员业务水平,保证服务质量。   (八)处理好政府与养老中心的互动关系,实现社区服务产业化   在虚拟养老服务中,政府的主要角色可以用四个词概括:服务、规划、政策、监管。服务就是政府承担起养老市场的信息中介职能,出资建立虚拟养老院信息服务平台,为需求方和供应方提供信息服务。规划就是政府要考虑在什么地段建立虚拟养老院办公场地,吸引哪些类型的社区服务加盟,每年财政拨付多少资金购买和补贴虚拟养老服务等。政策就是对养老服务企业或加盟企业注册为民办非企业组织制定特别的扶持和优惠政策。监管就是对从业者的资格认证,强化价格监管和质量抽检制度,引导和监督民办非企业组织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要实现社区服务的产业化,首先,各级政府要发挥积极作用。对社区居民建立和发展社区服务的产业组织,政府要予以积极引导和支持,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为社区服务产业化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另外,对社区居民和所服务的老人进行宣传教育,改变旧观念,树立社区服务产业化的观念,为社区服务产业化树立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虚拟养老院应该加盟一些信誉比较高、规模比较大的社区服务业公司,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社区居民对信誉高的服务性企业有比较强的信任感,对实现社区服务的产业化有着推动作用。   (九)做好虚拟养老服务风险控制与管理   首先,建立准备金制度。通过建立养老服务准备金制度来弥补养老服务运营活动中可能的损失和相关政策变化造成的损失,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其次,为养老服务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减少他们在为老服务的路途或服务过程中造成的各种意外伤害损失。最后,加强养老服务监督力度。建立监督委员会、虚拟养老院质量监督和受益人监督的全程监督监管体系,负责监管养老服务的日常管理工作,以确保养老服务环节的正常运作。完善信息系统,定期开展养老服务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责任编辑:汤伟山]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虚拟养老信息管理系统
虚拟养老信息管理系统
一、系统简介
虚拟养老信息管理系统为社区服务、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信息平台,系统将老人、老人亲属、服务商家以及社区,通过信息桥梁紧密有效地联接起来,可以有效地改善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存在的不足,为老人们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并且本系统预留接口,便于扩充。
二、适用范围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养老机构。
三、应用架构
四、功能特点
1、统一平台、闭环管理
采用一个统一的接入号码和接入平台来实现服务统一调度,资源集中管理。通过老人服务全过程闭环管理和服务中心工作流程闭环管理来实现调度服务流程化管理、跟踪回访的服务管控、企业登记考核评定等。
2、主动服务的模式
打破传统的被动服务的模式,系统能够进行数据挖掘、预测分析,满足老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3、融合先进的通讯技术
依托网络和通讯技术,形成立体的网络,将老人、亲属、社区、服务机构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4、管理集中、服务延伸
为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数据统一的信息平台,市场化的运作有效的整合服务资源,提升了服务质量。
五、投入需求
1、硬件需求
CPUP4 1.7以上
内存512M以上
硬盘40G以上
2、软件需求
操作系统Windows2000以及windowsXP
浏览器IE6.0以上
3、网络需求
单机版不需要网络连接,网络版需要网络连接。
六、成功案例
常州市虚拟养老信息管理系统
虚拟养老信息管理系统由用户自行发布,虚拟养老信息管理系统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请自行分辨真伪。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离退休工作
成都地区构建虚拟养老院的探析
文章来源:离退休办公室
发表时间:
  侯方&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目前,发达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22%。在长期应对老龄化的实践中,西方国家形成了主要三种养老模式,即家庭养老—---老年人居住在家庭中,主要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人提供赡养服务;居家养老—---居住在家中,有社会提供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由养老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提供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此外,还有一些补充养老模式。如美国、德国的以房养老、旅游养老、“候鸟式”养老、异地养老等。发达国家在完善养老模式体系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全方位的需求,建立分阶段、分层次、分级别的养老模式体系,实行养老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我国是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的国家,各项制度和保障措施还不健全,管理还不够规范。但中国老龄化问题却日趋严重,目前正全面迎来“421家庭”时代,将出现大量空巢家庭,子女无暇顾及老人,老人享受不到亲情的关怀照顾。社会养老机构严重缺乏,据北京、上海统计,入住养老院、养老公寓的老人不足老龄人口的3%。以家庭养老为主的中国传统养老模式受到严峻挑战。有没有一种既兼有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优点,又能解决两种养老缺陷的养老模式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兰州和成都市虚拟养老院建设情况进行了考察调研。&  一、虚拟养老院情况分析与借鉴&  (一)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建设情况&  1.概况:虚拟养老院是兰州市城关区于2009年12月,率先在全国建设的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是一种全新的居家养老模式。它是以网络通讯平台和服务系统为支撑,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专业服务人员服务和社会志愿者、义工服务、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老年人各类需求的快速响应、专业服务和过程监督。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下设老人接待中心、呼叫指挥中心、加盟企业管理中心和咨询投诉中心。通过虚拟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老人和服务企业之间的信息交互。可为全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卫生、保健康复、心理慰藉、法律咨询、家政便民、娱乐学习、日常陪护、临终关怀、饮食服务十大类230余项服务。截止目前,城关区虚拟养老院有加盟企业92家,其中虚拟养老餐厅46家,虚拟养老社区医疗站40家,并组建15所街道老年学校,25家老年文艺、体育团体,在全区24个街道社区建立了工作站,有7.5万余名,兰州分院有800余户老年人自愿加入了虚拟养老院,1.7万余名老年人长期享受服务。&  2.组织机构:4个中心支撑虚拟养老院运转&  老人接待中心:老人入院接待,对外宣传及新闻媒体联络,各类公益、宣传活动组织等。&  呼叫指挥中心:老人服务需求接收、上门服务人员安排、服务需求统计、街道社区工作联络。&  加盟企业管理中心:服务企业考察确定、服务人员管理培训、服务项目和价格确定、政府各类补贴拨付。&  咨询投诉中心:心里咨询、法律咨询、政策咨询、服务质量跟踪、服务投诉处理。&  3.入院办理程序:凡户籍和居住地均在城关区,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均可申请加入。&  申请:老人向辖区或街道提出服务申请,填写申请表格;&  调查:社区工作人员入户摸底,了解老人基本情况和服务需求。&  审核:街道对服务申请进行审核,对服务对象进行分类。&  审批:虚拟养老院接待中心对用户申请进行审批。&  成功加入:审批通过后可享受服务。&  4.补贴标准:在享受低于市场价格20%的优惠服务同时,政府分类对部分特殊老年人群体提供不同档次的服务补贴。&  A类:老人为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半自理、能自理和重病重残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困难“空巢”和农村五保户老人。补贴标准为每月84元—1680元不等。&  B类:重点优抚对象,90岁以上、市级以上劳模、三八红旗手、见义勇为称号获得者,正高级以上老专家,担任两届以上的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补贴标准为每月50元。&  C类:普通老人自己购买服务,但服务价格比市场平均优惠20%。&  5.服务流程:老人拨打服务热线965885请求服务→呼叫中心向企业发出服务派工单→服务企业派遣服务人员上门服务→服务人员向呼叫中心报告服务开始→服务质量监督人员对服务进行回访考察→老人对服务进行评价→服务人员向呼叫中心报告服务结束。&  6.加盟企业管理:虚拟养老院加盟企业管理中心发布加盟公告→服务企业到管理中心报名→管理中心对企业进行考察和评定→管理中心对企业注册并划分服务范围→企业为用户服务→管理中心考核企业服务质量→管理中心为企业办理金融结算。&  (二)成都市锦江区虚拟养老院建设情况&  今年7月16日,成都分院走访了成都市有关民政部门,组织系统各单位离退休工作人员和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前往成都市锦江区下属养老服务机构调研考察,了解到为居家老人提供以解决其日常生活所需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机构——锦江区长者通呼援中心(类似虚拟养老院)已开始运行。其特点是:&  1.采用民政部门、医院、社区和社会企业捆绑模式。锦江区民政局、医疗管理集团下属6家医院、街道社区和加盟企业联合,建立为老服务网络信息平台,正逐步辐射到全市。&  2.根据需求创办养老机构。根据老年人的年龄、身体情况需求和经济基础,与医院结合,创办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如以助残、失能为主的温馨养老中心;以智障、临终关怀为主的精神卫生防治院养老中心;以追求高质量养老为主的叠翠苑养老中心等。&  3.配备具有专业素质的管理和服务人员。锦江区医疗管理集团选派大量有医务工作经历的人员从事长者通呼援中心和各养老中心管理工作,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使得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加提高。&  4.引导老年人在虚拟养老机构享受更丰富的精神生活。长者通呼援中心开设了心里慰藉、老人聊天、邻里关怀、主动问候平安等多项关怀服务,一个电话就能满足老年人许多精神需求。&  (三)实现虚拟养老院的效果和经验&  兰州市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西部城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虚拟养老院理念并付诸于实践,较好地解决了新时期养老的诸多问题。这种新型的居家养老模式既规避了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弊端,又集中了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一方面有助于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个性化养老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积极探索以政府扶持的机构养老、吸纳民资的社会养老和以信息化支撑的虚拟养老等多元化养老模式,健全覆盖全体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民生保障新体系。&  兰州市城关区和成都市锦江区虚拟养老院建设的经验,无论对成都分院离退休人员养老工作,还是对整个成都市老龄事业的发展都是一个新启示,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二、成都分院加入虚拟养老院的需求分析&&  (一)成都分院系统离退休人员现状&  成都分院单位具有办公集中,职工居住集中,公共设施集中的特点,是一个典型的基地型分院。现有离退休职工2935人,其中离休干部63人,占2.15%,退休职工2872人,占97.85%;享受正、副省部级医疗待遇4人,老红军1人,所局级干部66人,处级干部315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94人、副高级技术职务489人。另代管离休干部2人,离岗退养职工113人。&  (二)成都分院离退休人员的特点&  1.高层人才居住集中。居住在华西坝园区离退休人员2935人,其中有院士4人,离退休高级技术专业人员683人,局级处级干部381人 。&  2.老龄化严重。离退休职工与在职人员比接近1﹕1。其中60-70岁1127人,70—80岁1208人,80—90岁175人,90岁以上9人。&  3.特殊疾病患者多:患有心脏病425人,高血压738人,糖尿病221人,癌症51人。&  4.困难家庭多:空巢家庭859个,失能15人。&  5.对生活质量要求高:成都分院丰富的文化组织满足了大多数老同志文化养老需求,但80%退休人员认为收入少,生活养老水平低。&  (三)加入虚拟养老院需求理由&  1.机构养老不成熟。成都市目前养老机构总床位数不足户籍老年人口数的3%,每月平均收费元,条件好的在4000元以上。对于平均退休金在4000元左右的成都分院大多数老同志来讲难以承受。 通过对分院系统137名离退休人员抽样调查,表示愿意去养老院的有15人,愿意家庭养老或居家养老的有122人,占11%。&  2.家庭养老的局限性。家庭养老老年人虽然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生活,但会遇到日常生活无人照料,健康护理缺乏和缺少精神慰藉等问题。&  3.成都分院华西坝园区服务设施完善,有利于加盟虚拟养老院为老同志提供服务。科分院社区是专门为华西坝园区分院系统职工家属服务的社区,园区内有分院离退休活动中心,功能齐全,全年在此活动人数达5万余人次;分院老年大学全年开办40余个,招生1000人次;科蓉艺术团吸引老年团员500余人,在省市区各类比赛和表演活动中获奖无数;分院老科协为老同志发挥余热,用科学智慧贡献社会搭建平台。成都分院良好的文化养老氛围,在市、区、街道都享有盛誉。分院后勤服务公司承担园区物管和日常维修工作。园区内有多个餐厅,可为老年人提供可口的饭菜。分院研究生会还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可为老年人提供义工服务。&  成都分院周边医疗服务网点多,附近有华西医院、省医院、省肿瘤医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等三甲医院,园区内还有科学园职工医院。各种各样的生活服务设施均可为虚拟养老院建设配套。&  4.高级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目前成都分院在职研究员208人,副研究员399人,建立虚拟养老院,能解决他们老有所医、老有所养及后顾之忧,高级科技人才感到在此养老有方便感和安全感,从而有利于稳定人才队伍和吸引年轻优秀人才来成都分院工作。&  5.有加入虚拟养老院意愿的人较多。通过分院系统离退休职工137人抽样调查,如果成都市建立虚拟养老院,有71人(占52%)表示愿意加入,享受虚拟养老院提供的服务。&  三、成都市支持建设虚拟养老院的基础条件优势分析&  (一)科技支撑。IT产业发达,人才济济,为虚拟养老院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二)经济发达。2012年成都GDP破8000亿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良好的经济基础,为政府扶持虚拟养老院建设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三)休闲宜居。成都号称“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2006年评选全国十佳宜居城市,成都排名第一。休闲的文化,湿润的气候,不高的物价,舒适的生活吸引着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等许多省市的退休人员到成都安度晚年。&  (四)服务体系健全。餐饮业发达、医疗网点多、文化繁荣、劳动力相对便宜,社区建设完善。&  (五)人力资源丰富。四川是人口大省,信息网络终端和服务点及各类加盟企业可吸纳大量年轻人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四、建议&  鉴于成都市物质条件优越、人文文化发达,老年人吃喝拉撒、文化娱乐、健康就医需求十分旺盛,非常有利于虚拟养老院的建设。对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把辐射全市的虚拟养老院建设列入成都市城乡养老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加以扶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力度。党和政府为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由共青团组织向全社会发出建立“爱老、助老”青年志愿者和义工联盟倡议书,号召广大青年踊跃参加,为虚拟养老院建设储备雄厚的志愿者和义工服务队伍。&  (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议各级组织要积极宣传虚拟养老的特点和好处,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成都市养老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这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具体措施。同时还要引导转变老年人对虚拟养老机构的正确认识,在经济条件的允许下,不断地引导老年人参加虚拟养老机构,让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更大的提升。&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单位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 邮编:61004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虚拟养老院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