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厂细纱车间间压不开粗纱怎么办?

合理控制粗纱分段和落纱时间——为适应细纱车间频繁翻改品种工作的研讨--《北京纺织》1984年03期
合理控制粗纱分段和落纱时间——为适应细纱车间频繁翻改品种工作的研讨
【摘要】:正 根据“以产品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指导方针,我厂为了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为国家多做贡献。近几年车间翻改工作比较频繁,日常生产的纱支种类可达到三十多种。因此在抓运转操作管理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掌握粗纱宝塔分段的准确性和怎样安排各生产小组的落纱时间,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工作的收获体会:
【关键词】:
【正文快照】:
根据“以产品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指导方针,我厂为了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为国家多做贡献。近几年车间翻改工作比较频繁,日常生产的纱支种类可达到三十多种。因此在抓运转操作管理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掌握粗纱宝塔分段的准确性和怎样安排各生产小组的落纱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丁鸿谟;[J];毛纺科技;1980年02期
李宝善;[J];毛纺科技;1980年05期
黄家康,汪治林;[J];玻璃钢/复合材料;1980年05期
朱建雄;[J];上海纺织科技;1980年05期
王德舫;[J];上海纺织科技;1980年07期
钱樨成;;[J];山东纺织科技;1980年03期
Л. М. Мовщович;许复乾;;[J];国外纺织技术;1980年36期
;[J];纤维复合材料;1980年04期
郑廷炎,李志永;[J];上海纺织科技;1981年04期
王耀民;;[J];棉纺织技术;198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第十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许培圣;吴永新;邹红梅;;[A];第十一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G.A.RM.W.PM.G.H张琳玫;;[A];第二届中国国际毛纺织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1998年
杨阜生;杨致诚;;[A];2003年全国传统纺环锭细纱机技术进步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缪定蜀;;[A];2003年全国传统纺环锭细纱机技术进步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魏春霞;于秀荣;郭苏华;苏霞;肖耐贤;;[A];2003年全国传统纺环锭细纱机技术进步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李梅;吴心红;孙萍;;[A];2003年全国传统纺环锭细纱机技术进步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郭梅;;[A];2003年全国传统纺环锭细纱机技术进步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申现福;马艳芳;候希政;;[A];2003年全国传统纺环锭细纱机技术进步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马小敏;;[A];第23届全国毛纺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妙福;[N];中国纺织报;2002年
周文辉;[N];中国纺织报;2002年
高建枢;[N];中国建材报;2003年
姜肇中;[N];中国建材报;2003年
尹续宗;[N];中国建材报;2003年
王厚香;[N];中国纺织报;2004年
;[N];中国建材报;2004年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唐志尧;[N];中国建材报;2004年
赵卫华;[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5年
德国Thies公司
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技术大学P.Eicken
Dr.Th.Bohme公司W.H[N];中国纺织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赫;[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吉法;[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张新华;[D];浙江大学;2003年
黄伟;[D];东华大学;2004年
吴会峰;[D];东华大学;2004年
刘苹;[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陈剑;[D];东华大学;2005年
於洁;[D];江南大学;2005年
张勇;[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细纱出硬头怎么解决啊,中国纱线网纺织论谈:
==选择会员类型==
纱线供应商
纱线采购商
人才企业会员
人才个人会员
个人中心会员
欢迎 Guest
标题: 细纱出硬头怎么解决啊
& &&&&  发表于
16:36&&&&&&
我公司纺制J9.7时,经常出现细纱硬头问题,一段一段的,时有时无,抬起一点摇架就好一些,这一段出了,下一段不见着有,请教高手给解决一下
& &&&&匿名 发表于
17:04&&&&&&
你要从多方面着手解决:1,上销与前罗拉的钳口。2,上销是否歪斜,摇架压力怎样,3,后区捻度牙是否符合要求。4,粗纱是否正常。5,车间的温湿度的控制。等等。
& &&&&  发表于
17:05&&&&&&
1、可以降低一下粗纱捻系数,在保证细纱退绕不上断的情况下,尽量降低。
2、适当增加摇架压力,前皮辊加压用红档。
& &&&&  发表于
17:33&&&&&&
我们是气动摇架
& &&&&  发表于
17:34&&&&&&
粗纱怎样才算正常啊
& &&&&  发表于
17:35&&&&&&
粗纱捻系数用的是多少?配棉情况?
& &&&&  发表于
17:48&&&&&&
229新疆细绒40%其余地产& 粗纱捻系108&& 单量4.2
& &&&&  发表于
18:03&&&&&&
适当加大后区隔距。加大隔距块型号,加压大一点
& &&&&  发表于
18:45&&&&&&
怕麻烦的会把前挡压力加大一点,顺便看看前后皮辊的配置怎么样,最方便的是把粗纱捻系数降一点。
& &&&&  发表于
19:36&&&&&&
基本就向以上讲的,就这么多,最好不要降低捻系数,其它方法不行了,在减低捻系数。
& &&&&  发表于
20:47&&&&&&
&直接放大后区罗拉隔距&、后区牵伸、钳口&&&&&&完全能解决
& &&&&  发表于
21:06&&&&&&
把隔距块加大0.25就能解决了。
& &&&&  发表于
21:55&&&&&&
还有就是皮辊状态,纺过中低支纱不可在高支纱用
& &&&&  发表于
23:22&&&&&&
有这样的体会,特别是软弹性的皮辊,纺过低纱支后再纺高纱支,就容易出硬头。
& &&&&匿名 发表于
09:33&&&&&&
加大后区隔距和牵伸,还有钳口隔距有可能影响条干、粗细棉结,盲目降低粗纱捻系数,粗纱意外伸长,导致细纱长细节。最先检查皮辊状态和压力,还有前皮辊的表面粗糙度。
& &&&&  发表于
10:04&&&&&&
&&& 先谈谈细纱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方便大家给你做出准确判断,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 &&&&  发表于
12:24&&&&&&
粗纱捻系数不用降低,对细纱条干不好,细纱隔距块用2.5的,用压力表测测现在的压力有多大,可以调整压力。细纱是什么机型
& &&&&  发表于
13:56&&&&&&
& 加大摇架压力就可以了。
& &&&&  发表于
15:00&&&&&&
都有道理!看你自己的最佳工艺。
& &&&&  发表于
00:18&&&&&&
细纱机前牵伸区出硬头的根本原因是牵伸力大于握持力,要合理调整前胶辊加压、后区牵伸倍数、隔距块大小等工艺参数,及时更换直径偏小及中凹的前胶辊。
& &&&&  发表于
04:18&&&&&&
看看上下销子是否磨损。
& &&&&  发表于
20:32&&&&&&
先查一下摇架压力,偏重掌握,罗拉隔距19*32 加大点后区前伸倍数,减小点粗砂定量,粗砂捻度。
& &&&&  发表于
22:18&&&&&&
粗纱捻系数96-104,后区牵伸倍数1.2--1.35,罗拉隔距18*30-32(气动摇架18*25-28),隔距块2.5--3
& &&&&  发表于
01:13&&&&&&
请检查一下单台气压分表!气压值是否符合纺纱要求?并记住气压值!再停车把气压放掉,稍后充加压复位,再看复位后的气压值是否达到纺纱要求?如复位后达不到要求,必须加压至理想状态!你可再反复充加压放压调压多次检查,直至达到要求为至!这点是很多用户都未注意到的!还有压力最好不要过大,虽然暂时解决了但长期生产会有很多负作用的!估计你这情况就是这原因引起的!
& &&&&  发表于
01:28&&&&&&
还有一点就是在每次有停车放气后再开车情况时,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处理方法很简单:掀起摇架再压下就解决了!这主要的是上罗拉在无压力和有压力时整台车未全部复位所至!当然在开车前同样要反复检查气压分表上的气压值!
& &&&&  发表于
01:40&&&&&&
你是平牵?还是V牵?
& &&&&  发表于
09:53&&&&&&
将粗纱捻系数降到98左右效果比较明显
& &&&&  发表于
20:30&&&&&&
顶一下,学习中。
& &&&&  发表于
08:42&&&&&&
什么车?后区牙多少?后区能否再慢点?
& &&&&  发表于
15:03&&&&&&
& &&&&  发表于
15:08&&&&&&
是SXF1358 后区牵伸是1.175倍
& &&&&  发表于
20:07&&&&&&
"V"牵伸,后区牵伸倍数1.175太小,放到1.25-1.3左右即可。
& &&&&  发表于
21:37&&&&&&
应该不是大问题,仔细查一下改动时的部位
& &&&&  发表于
20:56&&&&&&
顶一下,值得学习
& &&&&  发表于
23:20&&&&&&
我觉得配棉成分差别大也是造成出硬头的原因,新疆棉是229,本地棉能到这个水平么,前面的牵伸不匀造成了细纱工序的出硬头。间断性的出硬头,说明在牵伸过程中纤维的变速点不一致,放大一下后区牵伸倍数1.25,前皮辊适当前冲一点。
& &&&&  发表于
03:21&&&&&&
关键是工艺部件,特别是上下销。
& &&&&  发表于
21:25&&&&&&
& &&&&  发表于
21:26&&&&&&
& &&&&  发表于
21:35&&&&&&
& &&&&  发表于
23:48&&&&&&
出硬头主要是欠伸不开的原因。解决方法常见的有1、粗纱降捻。2、细纱后区隔距放大。3、摇架加压。4皮辊加大。5、粗纱减定量,细纱欠伸倍数减小。6、车间温湿度是否合理。7、上肖是否有问题。这事比较麻烦的,是软毛病,得观察仔细,找出原因。
& &&&&  发表于
23:51&&&&&&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binzhoulao on
适当加大后区隔距。加大隔距块型号,加压大一点
这配棉能纺J9.7?质量咋样?
& &&&&  发表于
23:53&&&&&&
赞成35楼的观点
& &&&&  发表于
23:57&&&&&&
& &&&&  发表于
05:48&&&&&&
不知道楼主的问题解决了吗?
什么原因?
大家帮助查找原因,楼主不见了。无论怎样应该礼节性的答复。
如果您要回复,请先&
如果您没有注册,您必须首先&
论坛共有 72879&&位会员, 110&&位, 包括 106&&位访客和 4&&位会员
| 友情链接:细纱牵伸不开俗称“出硬头”,其根本原因是牵伸力大于握持力,凡是影响牵伸力和握持力的因素都有可能造成牵伸不开。主要有原料、工艺、机械、温湿度等方面的因素,会严重影响细纱的质量和细纱的生产效率。1 粗纱捻系数粗纱捻系数大时,粗纱条紧密度增加,抱合力好,纤维间摩擦阻力加大,牵伸力响应增大,在细纱后区隔距、后区牵伸倍数不变的条件下,致使须条得不到有效地解捻,以较大的捻回进入主牵伸区,而出现牵伸不开现象。但粗纱捻系数不宜过小,过小时,在喂入细纱机时易产生意外牵伸,产生细节,影响产品质量。2 细纱导纱动程当细纱导纱动程的移动方向与须条的捻向相同时,牵伸力最大,握持力小于牵伸力出现牵伸不开现象,当须条的捻向与导纱动程移动方向相反时,牵伸力较小,对减少牵伸不开有利。3 粗纱定量粗纱定量增加,意味着细纱牵伸时的牵伸力增加,在同样胶辊状态下和后区牵伸倍数、粗纱捻系数一定情况下,定量重的粗纱所需要的细纱握持力要大于定量轻的粗纱所需的握持力,所以粗纱定量对细纱牵伸的握持力有较高的要求。粗纱的定量应与钳口隔距相适应,避免细纱牵伸过程中,纱条在钳口处存在牵伸力的剧烈波动,而影响细纱的正常牵伸。4 细纱罗拉隔距小罗拉隔距有利于对须条中浮游纤维的控制,使须条在牵伸过程中牵伸力增加,易出现牵伸不开现象。罗拉隔距增大后,减弱了对须条中浮游纤维纤维的控制能力,使纤维能得到良好的控制而正常牵伸,避免了牵伸不开现象。5 细纱后区牵伸细纱后区牵伸倍数增大后,使进入主牵伸区的须条的截面内的纤维根数减少,牵伸力减小,有利于牵伸钳口对须条中纤维的控制,减少牵伸不开现象,但总的来说,不利于成纱质量的提高。现生产企业大多采用较大的细纱后罗拉中心距和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以及较大的粗纱捻系数。6 细纱钳口隔距较小的钳口隔距块,有利于加强胶圈钳口对牵伸纱条的控制能力,在纤维变速时对须条的边缘纤维有较好的控制能力,从而改善成纱条干。隔距块调大后,减弱了胶圈钳口对须条的控制力,可减少牵伸不开现象,但对成纱质量有一定影响。7 细纱罗拉加压罗拉加压小,牵伸钳口对纤维的控制力弱,致使须条中的纤维得不到良好的控制而出现牵伸不开现象。罗拉压力加大后,牵伸钳口的摩擦力界增加,使须条中的纤维能得到良好的控制而正常牵伸。摇架前、中、后三档压力要合理分配,避免出现后区牵伸失效而产生牵伸不开的现象。8 细纱皮辊对于表面有涂料层的新胶辊,表面涂料较厚,胶辊表面握持力大大减弱,胶辊在牵伸过程中,滑溜率较高,使纱条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容易出硬头。而旧胶辊表面涂料层较薄,胶辊表面摩擦因数较大,胶辊对纱条的握持力大于纱条的牵伸力,须条能得到正常牵伸。不处理胶辊由于表面没有化学处理,胶辊表面能够跟须条直接接触,摩擦系数大,具有较大的握持力能够克服较大的牵伸力,是解决牵伸不开现象的有效措施。冬天由于温度较低,不处理皮辊发硬,滑溜率增大,容易出硬头。9 原料状况日常生产中,原料是随时处于变动状态的,棉条中纤维品质长度加长(比如增加精梳条含量)或长度整齐度好,须条中纤维间的摩擦系数变大,在牵伸过程中其牵伸力响应增加,在细纱工艺不变的情况下,牵伸钳口不能对须条中的纤维施加有效地控制,致使须条不能得到正常牵伸而出现牵伸不开现象,需要对其他工艺进行调整。10 温湿度车间湿度增加时,须条中纤维间的摩擦系数变大,摩擦阻力响应增加,这样就增加了须条的牵伸力,在细纱工艺不变的情况下,牵伸钳口不能对须条中的纤维施加有效地控制,出现牵伸不开现象。车间应根据季节的变化、原料情况等因素合理控制温湿度,确保生产正常,避免出现牵伸不开现象。“环球o裕华杯”2016’中国纱线质量暨新产品开发技术论坛报名方式会议联系:冉军丽
柴云云电话报名:电话:(029)553555传真:(029)网站报名:中国纺织科技信息网()邮件报名:sf-微信报名:棉纺织技术新传媒(mfzjsxcm)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棉纺织技术新传媒(mfzjsxc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img src="/img/loading.png" data细纱车间管理专题,中国纱线网纺织论谈:
==选择会员类型==
纱线供应商
纱线采购商
人才企业会员
人才个人会员
个人中心会员
欢迎 Guest
标题: 细纱车间管理专题
& &&&&  发表于
19:14&&&&&&
细纱网络会议进入第三周,本周的主题是车间管理。请各位专家和朋友交流一下车间管理方面的有关经验。谢谢。
&特邀嘉宾:
荆州市神舟纺织有限公司&&&&&&&&& 欧怀林
山东肥城龙翔纺织有限公司&&&&&&& 赵& 强
山东陵县宝鼎纺织有限公司&&&&&&& 张书峰
& &&&&  发表于
19:44&&&&&&
细纱车间的管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精、专、细、严!
& &&&&  发表于
20:00&&&&&&
同意启发老师的意见!
& &&&&  发表于
20:06&&&&&&
在细纱车间当主任是20年前的事了。当时应该谈不上管理,所以,我多向赵老师,张老师和各位老师学习。请大家介绍管理经验。
& &&&&  发表于
20:12&&&&&&
& &&&&  发表于
20:13&&&&&&
一种方式请赵老师,张老师介绍管理经验;另一种方式就是大家提出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解决的办法。两种方式同时进行。
& &&&&  发表于
20:18&&&&&&
明天发短信,发动一下,感谢欧总的大力支持。
我感觉两种方式同时进行比较好。
& &&&&  发表于
20:19&&&&&&
现在的职工太难管理,人员紧张,两者矛盾。我先在国企后在私企干了近10年管理,麻烦死啦,烦透啦。
& &&&&  发表于
20:21&&&&&&
&&&&&&&&&&&&&
一)、开展思想教育,稳定员工队伍。
&&& 思想教育就是统一思想,我们60年代这代人,到如今仍坚持是非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这是那个时代统一思想的结果。再看反面教材XX,之所以会有那么多人为之疯狂,是宣传者锲而不舍的对特定的那部分人员反复的进行了洗脑,也是统一思想的结果。
&&& 管理人员就要用宣传者的精神,用灌输式的方法,让员工坚信自己当前选择的企业在同行业中是最好的。树立企业在员工心中形象,只有员工对自己所在的企业充满了自豪感、依赖感,才能自觉树立主人翁意识。
& &&&1、大力宣传自已企业的优势。①、平时不拖欠工资,春节正常放假期间有生活费,为了让员工过好春节,春节前的工资提前发放给职工。②、公寓式员工宿舍,24小时热水,免费供水,每月减30°用电。有工作餐、有夫妻房。③、给外来打工人员争取与地方长住居民同等待遇。争取廉租房,解决孩子入托、入学问题。④、外来员工在当地买房时,公司同样提供房贷担保,同时给买房人员每平方米补贴300元。⑤、厂内有娱乐场所和有阅览室。⑥、本企业是上市公司,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有抗风险能力。
&&& 让员工切实感到自已的企业比别的企业好。
&&& 2、每班坚持开班前会或班后会。分工种,以轮班长为主召开班前会,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内容:安排生产;生产中应注意的事项;通报头一天的检查。同时灵活及时的给员工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夜班班会时个别员工迟到,在等待迟到人员时管理人员问大家:
&&& 管理人员:“下了夜班大家辛苦不辛苦?”
&&& 员工:“辛苦!”
&&& 管理人员:“等他烦不烦?”
&&& 员工:“烦!”
&&& 管理人员:“遇特殊情况他这样误不误事?”
&&& 员工:“误事,还能误大事!”
&&& 管理人员:“该不该罚?”
&&& 员工:“该罚,罚他给我们所有人买早点!”
在这个活跃的气氛中,管理人员因势利导,告诉大家为什么要有规章制度,让员工明白一旦违章,就应该自觉接受处罚,从而统一了员工的思想。
(二)提高工资待遇,稳定员工队伍。
&&&& 通过一系列调整,使21S吨纱工资达到950元;305吨纱工资达到850元的水平,一线挡车工工资每月稳定在2500元左右,其中细纱挡车、落纱工资平均2800元左右。
在我们企业,职工对待扣款,普遍存在较强的抵触情绪,但制度的检查落实又离不开扣款。于是,我们把扣款制度转化为督促工作的辅助手段。在黑板公布每天的检查结果时,为维护员工的自尊心,只写清楚班次及机台号,不允许通报姓名。
1、以细纱空锭检查为例:空锭扣款制度由原来每个罚款2元,改为三天转班为一小结,月底作总结的方式。个人空锭在三次检查中为递减的不作扣款(如第一次查空锭3个、二次为2个、三次为1个在小结中不作扣款);个人空锭三次检查不超过5个的在小结不作扣款。月底总结时以轮班为单位,累计个人空锭总数,后三名扣款奖励前三名。
2、以机台清洁检查为例:班中检查不合格时,由原来的直接扣款改为督促重做。在交班前一定重复检查,仍不合格时扣交班者奖励接班者。同时要职工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接班时,遇到机台卫生较差,接班后一个小时都不能正常巡回,机台难纺,劳动强度增大,自己有没有意见。针对这种对下一个班有影响的操作,按制度落实时,也做到有罚就有奖。
3、以质量追踪倒查为例:要求每个员工清楚标识责任号,对于找不到责任号的纱疵,原规定是对所有挡车工平均扣款。这项制度更改为扣罚管理人员。在当日回收纱疵时,及时通报,不但提高了管理人员的检查责任心,同时也教育了职工理解和配合管理人员的检查工作。促进了员工自觉标清责任号,加强了在操作中的质量责任心。
(四)、建立灵活的劳动制度,适应不同的人群的需要
1、允许职工有事自行调换班次(但一定要给两个班的轮班长说明情况)。
2、给外来打工人员(身体条件好,无其他生活琐事)提供上12小时的机会,划分一个区域实行12小时工作制。正常8小时工作外的4小时产量按1.30倍计算产量工资,让他们通过多劳动获取更多的收入。同时要求管理人员特别关注加班员工的身体情况,发现工作中精神状态不佳时,及时替换,避免和预防工作中的质量事故,保障人身安全。
针对这种情况,①、②、早班转夜班(下早班的第二天上夜班)有32小时,员工有事可以把缓办的事情移到这一天来,减少了事假;③、这一天有一个班的人员可以调整加班。
(七)、大胆实行岗位兼、并、代,减少用工。
&&& 1、保全工段长顶岗承包责任机台,维修保养质量必须达到红旗机台的要求,既起到了表率作用,又节约了一名机修工。
&&& 2、教练兼早班轮班长,由原来早、中、夜三名轮班长改为中、夜班两名轮班长。
&&& 3、取消扫地工。扫地工的工作由拉卷工、拉纱工、落纱工、收筒纱工兼做。
(八)、充分挖潜现有的设备、人员潜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1、增加细纱卷装容量。如细纱21S,在保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增大卷装,将原直径32的钢领改为45,增大管纱容量,减少了落纱次数,减轻了职工的工作量,也提高了细纱和络筒产量。
&&& 2、、培养多面手。细纱挡车、落纱工必须是多面手;前纺每轮班至少2名挡车工是多面手。以细纱落纱为例,细纱落纱时,由原来3名落纱工为一组,两人推落纱车落纱,一人压管升头在挡车工会落纱后改为挡车工在自己所挡机台落纱时,必须负责一面的压管、升头。相当于每组增加1人,缩短了落纱时间。
&&& 3、调整前纺工艺。将中定量改为重定量,大幅度提高了产量,供应有了富余后,我们调整前纺开车时间,在用电尖峰期实行关车。
&&& 4、适当放宽络筒电清门限。例如21S客户对强力有明确要求,对纱疵要求不是很高,可是我们的电清门限设得较严,结果切疵增加,打结也增加,不但给络筒挡车工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了产量,增加了回丝和电耗,而且打结处的强力远远低于原纱。针对此情况,我们改变观念,在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的情况下,适当放宽电清门限,从而降低了成本,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 &&&&  发表于
20:24&&&&&&
从管理的范围来讲,涉及:人,机,法,料,环。从细纱车间的管理特点来讲:一是人员多,劳动强度大,操作要求相对比较高;二是产量的完成主要取决于细纱;三是质量的要求也不低。相信这3点,特别是第一点,大家比较关心。
& &&&&  发表于
20:53&&&&&&
海啸老师讲的太好,学习了。
& &&&&  发表于
20:55&&&&&&
对员工产量,质量,检查公布等作到日清,对工人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
& &&&&匿名 发表于
21:01&&&&&&
我是做细纱运转管理的,向各位老师学习中。
& &&&&  发表于
21:08&&&&&&
很好!但在长乐这个地方,再好的管理方法都显得很无力!这就是长乐这个地方的品种品质定位为中低档的根本原因。
& &&&&  发表于
21:20&&&&&&
各位老师们辛苦了! 管理可是一门大学问啊!
& &&&&  发表于
21:24&&&&&&
引用: 原发布者 欧怀林 on
从管理的范围来讲,涉及:人,机,法,料,环。从细纱车间的管理特点来讲:一是人员多,劳动强度大,操作要求相对比较高;二是产量的完成主要取决于细纱;三是质量的要求也不低。相信这3点,特别是第一点,大家比较关心。
看了您们的帖子,感觉纱厂管理是一门繁琐,全面,而且还很艰辛系统的管理工程,是不是建国时,有些中央干部直接从纱厂选拔? 逻辑是纱厂能管理好,那么其他也不在话下了。
& &&&&  发表于
21:27&&&&&&
感谢海啸老师开了这个转帖,学习了!
& &&&&  发表于
21:30&&&&&&
其实人、机、料、法、环还暗藏着纺织厂管理的次序!
& &&&&  发表于
21:33&&&&&&
引用: 原发布者 lining6916 on
很好!但在长乐这个地方,再好的管理方法都显得很无力!这就是长乐这个地方的品种品质定位为中低档的根本原因。
定位中低档就按产品定位的要求粗放型的来做。
& &&&&  发表于
21:34&&&&&&
要管理好厂,先要管理好人:然后再是设备基础工作;然后再是原料,原料对质量影响要占到七成;再是工艺;最后才是温湿度环境。
& &&&&  发表于
21:37&&&&&&
引用: 原发布者 无锡市和展机械 on
引用: 原发布者 欧怀林 on
从管理的范围来讲,涉及:人,机,法,料,环。从细纱车间的管理特点来讲:一是人员多,劳动强度大,操作要求相对比较高;二是产量的完成主要取决于细纱;三是质量的要求也不低。相信这3点,特别是第一点,大家比较关心。
看了您们的帖子,感觉纱厂管理是一门繁琐,全面,而且还很艰辛系统的管理工程,是不是建国时,有些中央干部直接从纱厂选拔? 逻辑是纱厂能管理好,那么其他也不在话下了。
郝建秀就是!还有吴文英,最高的大概是吴桂贤,国务院副总理,82年又回到西北国棉一厂任党委副书记,我到国棉一厂时在办公楼还专门看了看这位副总理,很慈祥。
& &&&&  发表于
21:38&&&&&&
引用: 原发布者 魏俊虎 on
要管理好厂,先要管理好人:然后再是设备基础工作;然后再是原料,原料对质量影响要占到七成;再是工艺;最后才是温湿度环境。
& &&&&  发表于
21:41&&&&&&
值得学习。
& &&&&  发表于
21:43&&&&&&
车间管理也是一个很有兴趣的话题,每一个企业根据企业员工的素质、企业管理文化等等决定着每一个企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这种独到之处正是有了这种孕育的土壤,才会让人感觉到了新颖但不容易嫁接
& &&&&  发表于
21:45&&&&&&
&& 看到海啸老师稳定员工队伍、提高劳动生产率 ,真的不错。学习了,谢谢老师。
& &&&&  发表于
22:00&&&&&&
1.现在的职工太难管理,人员紧张,两者矛盾。
2.在长乐这个地方,再好的管理方法都显得很无力!这就是长乐这个地方的品种品质定位为中低档的根本原因。
明天针对这两个问题,我谈一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 &&&&  发表于
02:17&&&&&&
引用: 原发布者 匿名 on
我是做细纱运转管理的,向各位老师学习中。
我们是同工种了,最近感觉运转管理是现在最难操作的。
& &&&&  发表于
02:44&&&&&&
谈一点在私企工作的体会。
细纱的粗纱不分段,造成工作量不均衡等一系列的问题,结果清洁不能正常做,纱疵波动频繁,客户投诉!
& &&&&  发表于
05:53&&&&&&
引用: 原发布者 HANDANBOHU on
谈一点在私企工作的体会。
细纱的粗纱不分段,造成工作量不均衡等一系列的问题,结果清洁不能正常做,纱疵波动频繁,客户投诉
我所在单位是私企,我前几年主管细纱车间的时候掐过几次粗纱是宝塔分段,不久就乱了,调整了很多次,最后终于放弃了,现在还是乱的,原因:
1.粗纱定长执行不到位,而且还是经常性的。前方不属于我管理,提了几次终不配合...
2.细纱员工有很多不懂,培训好这一批,下一批又弄乱了,最后疲于培训工作,终于放弃...
& &&&&  发表于
09:31&&&&&&
& &&&&  发表于
09:34&&&&&&
说到管理因人而异 因地域而异。一个好的管理者必须要有自己超强的个人魅力,光靠职务来管理,有时候会适得其反。
& &&&&  发表于
12:19&&&&&&
引用: 原发布者 欧怀林 on
在细纱车间当主任是20年前的事了。当时应该谈不上管理,所以,我多向赵老师,张老师和各位老师学习。请大家介绍管理经验。
欧老师是老前辈,经验丰富。欧老师和赵老师在讲台主讲,我给负责檫黑板!
& &&&&  发表于
12:23&&&&&&
话题是《车间管理》在留人方面不管是待遇等一些问题不是一个车间管理者能决定的。我们讨论的话题在留人方面应该是车间管理者能做到的。
& &&&&  发表于
12:31&&&&&&
引用: 原发布者 冠县人 on
说到管理因人而异 因地域而异。一个好的管理者必须要有自己超强的个人魅力,光靠职务来管理,有时候会适得其反。
支持!以力服人为下;以才服人为中;以德服人为上。
& &&&&  发表于
12:46&&&&&&
车间管理可以说是带的一个团队。大了说是企业文化。小了说是一个团队的风气。
& &&&&  发表于
12:48&&&&&&
如果一个团队的带头人不以质量为主。下面的工段长,轮班长,操作员又怎么会重点抓质量那。工人又怎么会质量意识强那。
& &&&&  发表于
12:50&&&&&&
有一些外因是一个车间管理者所不能决定的。但是一个团队的风气是他说能决定的。
& &&&&  发表于
12:52&&&&&&
现在纺纱厂人员流动行的,是普遍的现象。人员不稳定带来的新工人质量意识差,操作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
& &&&&  发表于
12:54&&&&&&
这样更应该不断培养职工的质量意识。在培养的时候就要用到奖罚!
& &&&&  发表于
12:57&&&&&&
首先要让他知道什么是不能做的。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异常。对首先发现异常的要奖励。并大力的宣传。怎么做的可以得到这样的好处。
& &&&&  发表于
13:01&&&&&&
然后就是罚。知道的不去做的就要得到惩罚,因为你不罚他不会去上心,不会去检查,不会去交接。罚的时候一定要让他知道,告知什么原因为什么受到处罚。
& &&&&  发表于
14:05&&&&&&
山高人为峰老师说得非常好!支持!
& &&&&  发表于
15:20&&&&&&
&此时此刻出此贴真是太及时了,为了我们的棉纺行业,希望各位高手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及好的看法相互交流一下,使我们的棉纺行业整体水平逐步得以提高
& &&&&  发表于
15:49&&&&&&
好贴& 支持!
& &&&&  发表于
17:06&&&&&&
各位讲的太好了。 学习了! 谢谢了!
& &&&&  发表于
18:01&&&&&&
引用: 原发布者 欧怀林 on
1.现在的职工太难管理,人员紧张,两者矛盾。
2.在长乐这个地方,再好的管理方法都显得很无力!这就是长乐这个地方的品种品质定位为中低档的根本原因。
明天针对这两个问题,我谈一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1.现在的纺织女工应该是比较底层的弱势群体,收入不高,工作较累,但她们为何还要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为的是养家糊口。
2.从年龄结构上来看,她们大多数在35-50岁之间,这个年龄是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重重的时候,而且,这个年龄她们不可能从事那些吃青春饭相对较轻松的服务行业,同时,又缺少技术和特长,因此,家庭条件不好的需要这份工作。
3.工人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多挣钱。如果有一个公平合理,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她们的积极性会很高,她们的管理就比较容易;相反,如果不能正确反映她们的劳动成果,大锅饭,分配一团糟,这个组织将一塌糊涂,没有效率,没有凝聚力,管理就很困难。
& &&&&  发表于
18:02&&&&&&
因此,管理好一个工厂,无论您的定位如何,合理,公平的工资分配制度是最重要的。
& &&&&  发表于
18:05&&&&&&
要管好职工,这是第一个切入点,是我们老板和管理干部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想多听听大家的意见,然后再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做。
& &&&&  发表于
18:08&&&&&&
大家也许会说,老板愿意吗?这里面就是把握好老板和职工的一个平衡点的问题。如果管理好了:老板利益更大,职工收入更高。这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 &&&&  发表于
18:15&&&&&&
引用: 原发布者 欧怀林 on
大家也许会说,老板愿意吗?这里面就是把握好老板和职工的一个平衡点的问题。如果管理好了:老板利益更大,职工收入更高。这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欧总说的真是一针见血
论坛共有 72879&&位会员, 110&&位, 包括 106&&位访客和 4&&位会员
|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细纱车间温度高湿度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