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4年底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中国森林覆盖率率超过多少

2014中国人权白皮书:城乡基本医保覆盖率超95%-医疗保险-金投保险网-金投网
2014中国人权白皮书:城乡基本医保覆盖率超95%
来源:中国新闻网编辑:
摘要: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表《201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白皮书称,截至2014年底,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表《201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白皮书称,截至2014年底,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过去一年,中国民众、医疗、社会救助等各项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城乡覆盖率超过95%。
领域,截至2014年底,全国城镇职工人数3412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人数50107万人,参加人数17043万人,领取失业金人数207万人,全年月人均失业保险金水平为852元人民币。
医疗保障方面,政府不断提高对城乡居民的补助水平,2014年和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中央财政投资224亿元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补助标准从2013年人均30元提高到2014年的35元。中央财政安排154亿元,实施6大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妇女儿童健康保健、食品风险监测、健康素养促进、人员培训等工作给予补助。中央财政安排医改资金118亿元,用于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
社会救助领域,全国城市平均标准提高为411元/人/月,月人均补助275元;全国平均标准提高为2777元/人/年,月人均补助125元。中央财政安排5亿元,推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用于解决在中国境内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负担能力患者急救费用补助问题。
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2014年,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达到787亿元。中央财政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30亿元,支持完成改造任务266万户。全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740万套,基本建成511万套。到2014年底,累计解决了4000多万户城镇家庭的住房困难。
此外,国家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资金143.8亿元,有效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金投保险网无关。金投保险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
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意外保障/意外身故、残疾:若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导致不幸身故,给付身故保险金,合同终止;若因该意外导致身体残疾,按合同约定比例给付残疾保险金。
健康医疗保障/意外医疗保障:若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在二级以上(含二级)公立医院诊疗,对被保险人每次意外伤害事故所发生并实际支出的符合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在扣除社保等其他途径已经获得的补偿以及100元免赔额后,对其余额按100%比例给付医疗保险金
意外保障/意外身故、残疾:若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导致不幸身故,给付身故保险金,合同终止;若因该意外导致身体残疾,按合同约定比例给付残疾保险金。
健康医疗保障/意外医疗保障:若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在二级以上(含二级)公立医院诊疗,对被保险人每次意外伤害事故所发生并实际支出的符合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在扣除社保等其他途径已经获得的补偿以及100元免赔额后,对其余额按100%比例给付医疗保险金
意外保障/意外身故、残疾:若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导致不幸身故,给付身故保险金,合同终止;若因该意外导致身体残疾,按合同约定比例给付残疾保险金。
健康医疗保障/意外医疗保障:若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诊疗,在扣除被保险人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补偿后,保险公司扣除100元免赔额后100%赔付合理的医疗费用保险金。
意外保障/意外身故、伤残:在保险期间内,若被保险人因在旅行时遭受意外伤害,并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65日内因该事故身故的,保险公司按保险金额给付身故保险金;因该事故造成本保险合同所附《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所列伤残项目的,保险公司按该表所列给付比例乘以保险金额给付伤残保险金。
健康医疗保障/意外医疗: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若被保险人旅行时遭受主保险合同约定的意外伤害事故,或罹患疾病,且自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或罹患疾病之日起90日内进行必要合理的治疗,保险人依据本附加合同约定,对被保险人在90日内已支出的、必需且合理的实际医药费用给付保险金。
意外保障/意外身故及伤残:若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导致不幸身故,给付身故保险金,合同终止;若因该意外导致身体残疾或烧伤,按合同约定比例给付残疾或烧伤保险金。
健康医疗保障/意外门急诊与住院医疗:若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在二级以上(含二级)公立医院诊疗,对被保险人每次意外伤害事故所发生并实际支出的符合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在扣除社保等其他途径已经获得的补偿以及100元免赔额后,对其余额按100%比例给付医疗保险金。
意外保障/主险一般意外伤害保险: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导致身故、残疾的,保险公司按约定保额给付。
意外保障/主险特定交通工具意外伤害保险:境外旅行期间以乘客身份特定交通工具时因意外伤害导致身故、伤残,保险公司将给付保险金补偿。(本保障可与意外身故、伤残保险金累计赔付)
意外保障/航班延误:被保险人乘坐航班抵达目的地时延误4小时及以上(不含航班被取消、变更或起飞后发生返航、备降);
意外保障/航空意外身故:被保险人每次以乘客身份乘坐从事合法客运的国内民航班机,自持有效机票到达机场通过安全检查时起至飞抵目的地走出民航班机舱门时止的期间内,遭受交通事故导致的保险责任;
意外保障/火车意外:被保险人以乘客身份乘坐从事合法客运的火车(含轻轨、地铁)期间(自持有有效车票并双脚进入火车车厢起至抵达目的地双脚走出火车车厢时止,但中途双脚离开火车车厢期间除外),遭受的意外伤害事故;
保险顾问在线
问:咨询一下中英人寿的吉..
并且确诊时所患疾病未达到重大疾病程度,将...
Q:你好,我想问一下,我发生意外事故,现在合作医疗还没有报下来,如果距事故发生超过180天还没理赔,意外险还能报吗?谢谢!
Q:你好:麻烦问一下,我的保险已经交了,怎样才能在网上查到?
Q:什么是安贷宝
Q:我的户口已经落户在现在所在城市&但是身份证信息还是以前老家的&。现在单位要解除合同要失业证&,办理失业证身份证信息是以前老家的可以办理吗
Q:您好,小孩10岁买国寿福禄鑫尊适合吗
Q:新农合最长多长多少时间能去办理报销,跨年呢?
Q:我要出国两年,车子就放在家里不开了。然后我这个车子的保险不办可以吗?
Q:你好。怎么查理赔
猜你感兴趣
保险关键词
版权所有 (C) 中国黄金投资网 gold.org 浙ICP备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
本站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建议!联系管理员:webmaster@cngold.org 欢迎投稿:tougao@cngold.org
我的意见:发改委:三年医改目标实现 基本医保覆盖率超95%
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6月19日讯(记者 孙毅)国家发改委网站今日刊文《三年医改目标如期实现 成果惠及亿万民众》,发改委表示,截至2011年底,城乡居民参加三项基本医保人数超过13亿人,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3年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年)》确定的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实现了预期目标。  以下为全文:  截至2011年底,城乡居民参加三项基本医保人数超过13亿人,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  2011年7月底,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在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全面覆盖,实行新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后采购的药品价格比制度实施前平均降幅30%左右。  中央投资631.5亿元,支持了2233所县级医院、6200多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5万多所村卫生室和238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以及设备购置,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中央财政共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395亿元,全国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从2009年的15元提高到2011年的25元。  3年来,在17个国家试点城市、37个省级试点城市、超过2000家公立医院开展了改革试点,2011年新增非公立医疗机构1.3万多个。  这是一组非常令人兴奋的数字。就是这些数字表明我国编织起世界最大的全民医保网,让8.32亿农民成为最大受益群体;就是这些数字标志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本建立,老百姓的用药负担的得以减轻;就是这些数字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覆盖城乡,方便了百姓就医;就是这些数字让全国人民共享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惠及亿万群众;就是这些数字使公立医院全面推行便民惠民措施,百姓在双休日和节假日也可以看病就医。同样,就是这些数字奠定了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一个基础。  3年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年)》确定的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实现了预期目标。3年前的愿望终于成为现实,“病有所医”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  “病有所医”迈出了关键性步伐  经过3年医改,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为兜底,商业健康保险及其他多种形式医疗保险为补充的中国特色医保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为城乡居民“病有所医”提供了制度保障。  截至2011年底,城乡居民参加三项基本医保人数超过13亿人,比改革前增加了1.72亿人,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超过预定目标5个百分点。职工医保参保人数达到2.52亿人,3年里中央财政共安排509亿元重点解决了近800万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参保问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也被纳入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参保人数达到2.21亿人,重点解决了城市中“一老一小”、大学生以及流动人口的参保问题。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8.32亿人,增加1700万人。  3年中,全国各级财政共安排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资金4328亿元,中央财政其中安排了1732亿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的80元提高到240元,其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也提到70%左右。所有统筹地区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都提高到了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当地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且不低于5万元,实际最高支付限额全国平均已分别达到24万元、13万元、7.98万元。所有医疗保障的范围由住院延伸到门诊,98%的统筹地区建立了门诊统筹,既保了大病,也兼顾了小病。同时,全国96.4%的县提高了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保障水平,困难家庭患儿看病费用实际补偿比例提高到70%―90%,近3万名患儿从中受益。超过20万的终末期肾病、重性精神疾病等6类重大疾病患者获得补偿,实际补偿比均接近65%。2011年与2008年相比,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人员住院费用个人自付比例分别下降8个和23.9个百分点,困难群众看不起病的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为方便群众就医结算,全国发放社会保障卡1.99亿张。三项基本医保在统筹地区内普遍实现了医药费用即时结算,18个省份城实现了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部分省份开展了跨省“点对点”联网或委托结算。如今,各地普遍开展按病种、按人头和总额预付等支付制度改革,医保管理对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得到强化。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基本实现地(市)级统筹,部分省份实现省级统筹,增强了医疗保障的互助共济能力。全国5个省级区域、41个地市、162个县(市、区)开展了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探索。  为了充分发挥医疗救助的“兜底”作用,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已纳入医疗保障范围,并取消了医疗救助起付线。2011年全国城乡医疗救助总人次达8887万,与2008年相比增长54%;救助资金支出186.6亿元,增长158%。全国各级财政3年共安排医疗救助资金376亿元,中央财政投入达254亿元。同时,推动医疗救助与慈善事业建立有效衔接机制。  2011年共有近百家保险公司经营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达到691.7亿元,同口径比2008年增长了39.4%。一些地方还积极推动商业保险参与各类基本医保经办管理,探索利用基本医保基金购买商业保险,放大了基本医保的保障效果。  3年医改,中国织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安全网。世界银行认为,为13亿人解决医保问题非常重要,中国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面。  基本药物制度撬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轨新机制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本次医改的一大制度创新,正是基本药物制度撬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并建立起新的运行机制,成为强基层的治本之举。  2009年8月,国家发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遴选确定了307种基本药物。各地根据当地实际和群众用药习惯,平均增加210种,基本满足了群众在基层用药需求。新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实施招标采购和取消药品加成,基本药物价格比制度实施前平均降幅30%左右。为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安全,实施了基本药物全品种覆盖抽验和电子监管,对所有中标企业进行动态监控。2011年7月底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在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全面覆盖,提前实现改革目标。与此同时,有序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向村卫生室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面实施,大幅降低了基层群众的用药负担,逐步规范了基层医务人员用药行为,彻底结束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几十年“以药补医”的历史。  在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的同时,各地同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并在2011年底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建立起新的运行机制。一是建立起公益性的管理体制,基本实现每个乡镇有一家政府办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按农业户籍人口1&左右核定编制,截至2011年底,全国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核编总数达到了150多万,比改革前增加了63万多。二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岗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的用人新机制。截至2011年底,安置落聘人员71655人,清理清退不符合条件人员47994人。三是建立了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以及居民满意度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机制,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形成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竞争机制,基层医务人员人均工资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四是建立起规范性的药品采购机制。新推出的招生产企业、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集中支付、全程监控等六方面创新举措,不仅带来采购模式的变化,也推动了药品生产流通秩序、药品供应配送模式、政府监管模式的深刻变革。五是建立起长效性的补偿机制。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依靠财政投入和医疗服务收入两个渠道,经常性收支差额部分由政府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足额补助的政策基本得到落实,保障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为解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发展的后顾之忧,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的意见》保障了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顺利推进。据10个省调查数据显示,医改后财政和医保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的补偿比例平均达到72%,比改革前提高了22个百分点。  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医改3年,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软硬件”建设得到明显加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和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方便、可及程度得到明显改善。  3年来,中央投资430亿元,支持了2233所县级医院(含县级中医院)、6200多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5万多所村卫生室的建设,投入160多亿元用于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购置,并且重点投向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农村。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基本实现村村都有卫生室、乡乡都有卫生院、每个县都有达标县级医院的目标。在城市,中央投入41.5亿元,支持了238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可及性不断提高。  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本次医改在全国层面推行的一项全新制度,它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意义十分重大。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到2012年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目前,全国已启动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专项规划,首批支持了127个基地建设,安排3.6万多名基层机构在岗人员进行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招收定向免费医学生1万多名,主要进行全科医学教育。为中西部地区招聘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2万多人,累计为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分别开展培训达194.3万人次、117.9万人次和324.7万人次。同时,大力开展长期对口协作、对口支援,吸引人才下基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探索推广,全国已有41.5%的城市在辖区内推行社区全科医生团队服务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  此次医改的目标之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从“重治轻防”向“预防为主、防治并重”转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各地政府不仅在财政资金上给予充分保障,还在人员编制上增加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名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由原来的1人-2人增加到4人-5人,许多村医的服务模式也正在从单纯的基本医疗服务向公共卫生服务转变。  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认为,中国医改的目标和总体战略是值得效仿的,中国在为全民提供平价且公平的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全面增强全民族健康素质的重大举措和具体行动。  医改3年来,各级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全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标准从2009年15元提高到2011年的25元。中央财政共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395亿元,并在全国城乡实施了10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进行了有效干预。如累计对适龄儿童接种疫苗10.85亿剂次,常规免疫规划接种率继续保持在90%以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人数分别达到6128万和1667万,建档率达到68.8%。建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档案并开展随访管理278.6 万人。孕产妇、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人数分别达1614.3万人、8116.4万人、1.1亿人。同时,中央财政支持地方病防治项目3.52亿元,积极开展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克山病等重点地方病防治监测、健康教育、能力建设等。如今,各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累计覆盖近2亿人。其中,免费为6832万名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加速了我国乙肝控制进程。免费为109余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改变了患者的人生。对2726多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提供补助,农村住院分娩率达到98.1%,超额完成目标。免费为1169万、146万农村适龄妇女分别开展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免费为2356万农村育龄妇女补服叶酸,对8144名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分娩实施干预措施。为燃煤型污染氟中毒病区168.9万农户改炉改灶,建设1401万户农村无害化清洁厕所。  3年来,中央财政投资156亿多元支持了2150个县级卫生监督机构、544个精神卫生专业机构、802个县级急救机构和2262个县乡计生服务站建设以及2234个中西部地区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和2272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设备购置,促进了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模式从重疾病治疗向全面健康管理的转变。  公立医院改革有序推进积累了有益经验  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重点和难点。3年来,国家在17个国家试点城市、37个省级试点城市、超过2000家公立医院,开展了改革试点。坚持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具体实现形式,全面推行便民惠民措施,改革试点取得积极进展。  3年来,公立医院在体制机制改革上积极探索努力推进。一是完善对公立医院的激励约束机制,试点城市围绕合理划分政府与医院管理者责权、完善院长选任标准、建立健全对院长的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建立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二是试点城市通过降低或取消药品加成、剥离医院药房以及实行医药收支两条线管理等途径,探索医药分开。同时,加大财政投入,调整医药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等措施,对公立医院进行多渠道补偿。三是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管办分开”体制改革的有效实现形式。一些试点城市采用了大卫生体制下的管办分开,也有一些试点城市在卫生行政部门外设立办医机构。四是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完善监管制度建设、创新监管手段、多方参与监管等措施,强化政府全行业监管职能。五是改革人事和完善分配机制。试点城市积极完善编制管理办法,探索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事管理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为了方便百姓看病,全国各地建立了预约诊疗制度和分时段就诊制度,开展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190个县开展了医师多点执业。所有三级医院和82%的二级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49.2%的公立医院(3467家)的2.5万个临床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77.5%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参与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有了较大改善,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目前,全国84.2%的地级市制定了区域卫生规划,86.3%的地级市制定了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多元办医格局正在加快推进。2011年,全国新增非公立医疗机构1.3万多个;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52.06万张,占总床位数的12.7%,较2010年底上升约3个百分点。一些省份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本省总床位数的15%以上。  2011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从34.2/10万下降到26.1/10万,婴儿死亡率从14.9&下降到12.1&。这些反映国家整体健康水平指标的明显改善,也预示着3年医改使全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认为,中国医改五项重点工作的主题,将引领中国卫生体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实践证明,3年医改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措施得力、成效巨大,有力推动了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加强了社会事业建设,促进了社会和谐和公平正义。如今,我国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2008年的40.2%下降到2010年的35.5%,预计2011年还会下降,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全社会的改革共识进一步扩大、信心更加坚定,形成了党和政府赢得民心,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医务人员受到鼓舞,卫生事业得到发展的多赢局面。  目前,医改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开始显现。一方面,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推进社会领域乃至更广领域改革积累了经验。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乡居民消费预期,卫生需求得到释放,卫生投资规模扩大,带动了制药、医疗器械以及康复、物流、信息化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了好的条件。  作者:孙毅
(责任编辑:廖一宁)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揭秘网红生活真相……[]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最新播报:
盘点2014年社保三大利好:养老衔接、全民参保、医保“漫游”
  养老衔接、全民参保、医保“漫游”——盘点2014年社保三大利好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 徐博)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2014年,我国相继出台、实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
养老衔接:农民工最受益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规定,参保人员达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申请办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手续,只要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含延长缴费至15年)的,就可以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并享受相应的待遇,如果不满15年,可以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毫无疑问,暂行办法出台的最大受益者是农民工群体和城镇非从业居民。”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褚福灵说。
人社部统计,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亿人,同期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仅为4543万。换言之,绝大部分农民工游离在这一制度之外。
而截至2013年底,全国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总人数达到4.98亿,其中2399万为城镇非从业居民。
“按照相关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才能享受待遇。”褚福灵解释说,“以前没有衔接办法,不够15年很可能钱就白缴了,所以很多农民工和城镇非从业居民宁肯参加待遇较低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暂行办法的出台,使广大农民工和城镇非从业居民进可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并享受相应的待遇,退可由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兜底”。
全民参保:养老保险覆盖率将达95%
2014年7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工作视频会议,标志着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正式启动。
根据要求,我国力争使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数在2017年达到9亿人,到2020年达到10亿人左右,将覆盖率由目前的80%提高到95%;巩固全民医保成果,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基本覆盖职业群体。
“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中制度改革、政策完善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作为前提和基础,能够直接扩展参保覆盖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说,如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将把几千万人纳入社保体系,各地要按中央统一部署实施。又如,完善建筑业工伤保险政策、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纳入工伤和生育保险范围等,都能直接成规模地增加参保人数,各地要大胆探索,努力推进。
第二类作为支持性政策和机制,能够提升参保扩面的内在质量。如推进养老保险和基本医保城乡统筹,挤掉重复参保的水分,减少重复领取的矛盾,同时引导符合条件的参保人转向可以获得更好保障的制度。
“第三类作为关联性措施,能够提高各方面对社保制度的信心和参保积极性。”他说,如落实异地转续衔接政策、健全异地就医医保结算等,使广大群众更真切地感受到社保制度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和增进。
医保“漫游”:明年可解决近90%异地就医
人社部、财政部、卫生计生委24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对备受老百姓关注的医保“漫游”问题做出的实质性推动。
《意见》明确,201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地市和省(区、市)范围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据测算,医保省内“漫游”可以解决90%的异地就医问题。
《意见》的出台让省内异地居住的人们看到一丝希望,同时也让医保全国“漫游”跨出实质性步伐:即2016年全面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这部分人员主要是返城知青、支内、支边人员,大约有200万人。”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说,这部分人普遍年龄大、医疗负担重,长期不返回参保地,异地就医报销时的“跑腿”和“垫支”问题对他们的影响最大,因此对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的需求最为迫切。
褚福灵认为,虽然意见仅仅规定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的住院医疗费用可以跨省结算,但是全国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的搭建为下一步实现更广大人群更大范围的异地就医结算提供了技术支撑,实现全面医保“漫游”的速度将大大加快。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拨备覆盖率计算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