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平潭综合实验区区重点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

2015年专技人员公需科目培训(中、高级)练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15年专技人员公需科目培训(中、高级)练习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  浏览文章
高新区努力打造千亿元产业园区 重点发展三大主导产业
  为更好地推进下一步的工作,高新区决定:一是坚持工业为先,突出抓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及健康产业、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今年上半年,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346.82亿元,同比增长25.99%;规划300亩核心区面积,启动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同时,重点培育一批税收超1000万元的纳税贡献工业企业、固投2亿元以上的成长性工业企业,以及产值5亿元以上的强优工业企业,增强发展后劲,对有实力的企业,鼓励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吸引优势企业技术和资金投入,做大做强本土企业。
& & 二是坚持科学规划,突出抓好平台载体建设。重点做到&五个加快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广告产业园、知识产权试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综合保税区的开发建设,推进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加快北湖工业园建设,推进安宁片区路网、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打通北湖北路延长线二期等关键路段要点;加快标准厂房建设等。
& & 三是坚持开放合作,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申报建设,充分借助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深度扶持培育富士康、丰达等加贸企业,提高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要重点加强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对接和项目合作,推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整车制造等重点工业项目招商实现新的重大突破。
& & 四是要借助&互联网+&&双创&东风,突出抓好改革创新。要加大科研投入,利用创客城等载体,积极与辖区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企业研究院、技术中心等创新组织;全面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鼓励企业进行债券融资、票据融资和股权融资,大力扶持企业上市融资。探索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园区投资、建设和经营,多渠道融资。
(责编:顾雪嫦)
上一篇:没有了-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佛冈:三大产业扩容 提质增势强劲
来源: 南方日报作者: 黄嘉锋
佛冈力争三年建成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图为无土栽培蔬菜基地。日,全国首家在经济合作社框架内设立的信用合作部在新农村试验区成立。日前,佛冈县成功申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计划总投资4.5亿元,计划三年内全面建成都市后花园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先行区,为推动我省农业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作贡献。
原标题: 佛冈:三大产业扩容 提质增势强劲
▲佛冈县城一河两岸美景,县城扩容提质步伐加快。
全县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12家,占全市近五分之一。
佛冈旅游发展势头强劲,节假日景区游人客如织。
佛冈力争三年建成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图为无土栽培蔬菜基地。
乡村风情长廊节点。田野绿世界农业休闲体验项目于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乡村风情长廊节点——碧桂园·生水塘新村。
  日,全国首家在经济合作社框架内设立的信用合作部在新农村试验区成立。
佛冈县委书记华旭初。
市委书记葛长伟到新农村试验区大田村调研。
  日前,佛冈县成功申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计划总投资4.5亿元,计划三年内全面建成都市后花园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先行区,为推动我省农业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作贡献。作为全省两个基层三防能力建设示范县之一,佛冈今年成绩亮点颇多。试点建设经验在今年的全省三防办主任会议上得到推广;成功通过广东省卫生县城复审,为下一步创建全国卫生县城奠定基础;加多宝集团在全国有九大工厂,第八、九个工厂均落户佛冈县汤塘镇,第八个工厂投产两年多来,取得显著效益,成为全市的纳税大户,第九工厂即将投产……
  过去的一年,佛冈积极落实富民强县战略,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做大做强三大产业,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佛冈县委书记华旭初、县长梁金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佛冈作为清远南部重点发展区域,将继续发挥区位、交通、生态及产业优势,建设高端产业成长区、宜居养生示范区、和谐富民先行区和广州北卫星城,努力把佛冈打造成为清远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极。
  高端产业引领县域经济提质发展
  去年,佛冈鑫源恒业、国珠精密模具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在这个至今没有一个真正的省级工业园的山区小县,全县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12家,占全市近五分之一。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佛冈在努力克服经济下行的不利形势下,通过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所取得的亮点成效之一,也是该县建设高端产业成长区步伐加快的一个缩影。
  “产业是我们的生命线,是加快发展的支撑。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了产业,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做好产业,才有加快发展的基础。”华旭初指出,要推动一批企业在深化改革中做大做强,迸发加快发展源动力。
  佛冈拥有优良的生态、区位、交通条件,利用这些优势,佛冈引进了约克、加多宝、建滔、老虎涂料等大项目,并初步形成了空调制冷、食品饮料、电子化工和新型材料四大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带动了全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工业成为了佛冈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而高端产业则是佛冈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朝着这一方向,2013年佛冈继续从招商引资、园区建设、自主创新、节能降耗等方面着手,努力建设高端产业成长区。
  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去年佛冈通过创新招商机制,开展“全民招商引资月”和“组团招商”活动,共引进广州华琪生物科技、格林现代农业等项目37个,合同投资总额168.07亿元,其中新项目20个,亿元以上项目19个,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任务。
  为了使项目早日投产,佛冈以项目促发展,不断完善园区供水、供电、排污等配套设施建设,促进项目加快建设。加多宝罐装、达味特钢、涉外经济学院、加多宝制罐等4个市重点项目已全部动工建设或投试产;海兴、老虎涂料等9家县重点项目顺利投产,南玻、华劲机械、顺意佳等项目加快推进。
  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扶持约克、建滔、国珠等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工作,去年江森约克空调、亿利达风机、金城金属、保成机械等16家企业实现增资扩产。全县共有64家规模以上企业,其中有9家产值超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近7成。此外,落实节能降耗措施,去年万元GDP降耗降幅3.36%,全面完成市下达年度节能目标任务。
  国际健康养生旅游基地内涵升级
  从拉动经济增长来看,工业在佛冈占据强势的主导地位,而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也不甘落后,近年来迅速发展壮大,成为该县新的支柱产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七山二水一分田的佛冈,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佛冈以创建国际健康养生旅游示范基地为契机,从产业集群与整合角度着手,完善、明晰“三大旅游经济圈”的功能和发展定位,把养生、民俗、历史文化等内涵加快融入到旅游当中,培育佛冈特色的旅游文化。
  佛冈旅游结构正进一步得到优化。以“温泉养生”为重要特色的国家4A级景区聚龙湾和森波拉已声名远播;以避暑消夏型的旅游项目,如幽谷漂流、龙啸峡漂流、水上乐园等优化了旅游结构;以佛教祈福文化为主题的观音山王山寺成为了游客体验祈福之旅的良好驿站;以独具特色的舞被狮、豆腐节等民俗活动提升了文化内涵。
  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加快了旅游的发展。去年,预计全年接待游客492万多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约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4%。
  “以‘国际温泉小镇’和‘乡村风情长廊’为抓手,努力创建旅游新品牌。”梁金鉴表示,要更高层次提升佛冈旅游形象与内涵,打造名副其实的珠三角健康养生旅游首选之地。
  为深入推进国际健康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去年佛冈大力推进汤塘温泉产业集群发展,以黄花湖为核心景区,依托聚龙湾、金龟泉的并行发展,整合生态、温泉和文化旅游资源,加快推进禾田、国鑫、中毅、勤天城等项目,着力打造一批现代高端商务会所,目标是把汤塘打造成“国际温泉小镇”,已取得初步成效。
  结合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佛冈)的改革与探索,在试验区内规划打造25公里长的“乡村风情长廊”,推进沿途“原生态亲水平台”、“现代农业研发基地”等13个节点建设,发展美丽乡村旅游。目前基本完成了试验区入口广场、新农村文化广场、碧桂园·生水塘新村、田野绿世界配套项目,其他项目进展顺利,乡村旅游将成为佛冈的又一旅游品牌。
  佛冈旅游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跃上了新的台阶,成为四大工业主导产业之外的又一支柱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增添了源源活力。
  三年打造全省区域现代农业示范区
  过去,佛冈是沙糖桔的主要种植地,沙糖桔曾让农民尝到了甜头,过上了充裕的日子,许多农户在村里盖起了楼房,甚至不少农民还到县城住上了商品房。但近两三年来,由于黄龙病的迅速蔓延,导致了沙糖桔的减产减收。调整农业结构势在必行。
  在意识到农业产业的单一结构存在较大风险之后,佛冈及时开展有计划地推广种植青花梨、火龙果、益肾果等易种适销的新品种,采取在部分农村试点的方式,通过多次组织省市专家到农村讲课,提升农户的科学种植水平,取得初步成效。
  除了积极推广新品种之外,佛冈还在政策等方面提供便利,扶持农业企业做大做强。去年新建和扩建蛋鸡、肉羊、生猪等规模养殖场一批,其中生猪上市量11万头;家禽上市量80万只。“竹山粉葛”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现该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零的突破。
  特别是抓住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佛冈)改革探索的契机,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尝试改变过去农民一家一户落户的经营方式,积极培育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去年,全县已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76家,带动农户2571户。
  通过努力,去年佛冈获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性项目。佛冈将其视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难得机遇,将统筹投资4.5亿元,通过三年打造全省区域现代农业的样板区、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展示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新型农民的培训基地、农村改革的试验区,为全面推动我省农业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作贡献。
  梁金鉴介绍,该项目将按照核心区“两园一心一区”和功能区“四区一带一心”规划建设,围绕粮食、畜牧、高效经济作物三大主导产业,加速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产业带动农村
  可持续发展
  ■影响
  产业带动农村
  可持续发展
  “这是‘美丽大田’、‘田野绿世界’、现代草莓种植基地……”
  佛冈新农村试验区管委会主任朱建星在前方引路,他带着记者走访了试验区正在建设的“乡村风情长廊”。全程一片绿色,道路两旁、小山腰上,绿树婆娑。每到一处节点,均是一片施工热潮。
  朱建星介绍,“乡村风情长廊”全长25公里,设有13个节点,是去年试验区建设的抓手,进展十分顺利。
  这13个节点项目的建设,大都涉及到土地流转、股份经营等内容。它的顺利进展,正反映了佛冈在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治理模式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等制度的探索成果。而这些改革也是在重塑新农村发展的动力机制,目的在于建立产业支撑体系,推动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如“美丽大田”节点建设,此前提到的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广州华琪生物科技项目,领取土地租金及经营分红,实现了大田村的“造血”功能。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产业带动。
  根据产业发展规划,试验区将以发展现代农业和与农业农村相关的观光旅游业为重点,“走一条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效益农业的路子,并延伸农业产业链,同时与旅游业做整体结合,使得试验区具有推广意义。”朱建星说。
  目前,试验区已与华南农业大学资产经营公司、佛冈良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华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达成合作,其中良海生态种养殖项目、佛冈格林现代农业草莓种植基地项目等已落地实施并呈现初步成效,田野绿世界农业休闲体验项目也于今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这些农业项目都融入到试验区的“乡村风情长廊”建设中,初步形成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产业支撑体系。
  如今,通过几年的努力,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在改革创新机制体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四方共建代表对未来把试验区建成“全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示范点、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基地、农村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充满信心。
  佛冈农村综合改革经验值得推广
  记者手记
  佛冈农村综合改革经验值得推广
  佛冈县承担的农村综合改革任务是具有重要使命的,这是广东省首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探路,重在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寻求农村发展动力机制,是全方位的探索与改革。
  名为试验区,自然是希望试验成功后可以在广泛地区推广新的经验。如果只是一个自然村或者行政村,面积太小,创造出来的经验不具有足够的代表性。省新农村试验区位于佛冈县石角镇龙南片,由6个行政村组成,面积118平方公里,人口1.86万,土地格局大致为七山二水一分田,具有代表性,它的试验对于广大山区农村来说具有普遍意义,同时也对土地资源贫瘠的大部分农村地区有适用意义。
  笔者认为,要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就是要真正找到使农民告别贫穷,过上富裕生活的路子。
  佛冈先行先试,在机制体制上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尝试,特别是对农村产业制度、农村治理模式、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为改变过去农户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土地流转、股份经营探索出了新的经验;发挥了农民的主体作用,在村内形成了浓厚的议事氛围,提升了农村的自治能力;为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创造性地组建了农民自己的“银行”。更重要的是,这些成效汇集在一起之后,形成了一定的内生动力,表现为与该村有关的产业或项目推进速度的加快,也就是说,发展加快了,假以时日,更多的项目加快发展,那离目标就更近了。
  佛冈新农村试验区能取得现有的成效,笔者认为是佛冈找到了改革的着力点,尤其是去年规划建设“乡村风情长廊”,在试验区内25公里主要道路设置了13个各有特色的节点,将沿途的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休闲驿站等项目连接起来,形成了一条美丽乡村旅游路线,给了人们新的期待。有了着力点,项目建设所涉及的产权制度、金融服务等得以推进改革,体制机制的改革进展也促进了项目建设,共同作用,推动了农村的发展。
  佛冈在推进新农村试验区综合改革的过程中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其做法与经验对于农村破解发展难题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推广。
  优化营商环境抢抓加快发展机遇
  ■一把手访谈
  记者:佛冈的生态、区位和交通优势有目共睹,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优势服务经济发展?
  华旭初:省委、省政府实施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资源和资金支持;省调整广州对口帮扶清远,相应地我县将获得广州市白云区的对口帮扶,为我县新一轮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佛冈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将生态、区位等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记者:佛冈在优化营商环境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华旭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市场配置资源的流向和效率,最能体现一个地区经济的总和竞争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
  我们要在落实深化改革中着力打造市场化的营商环境,能由市场决定的事情尽可能交给市场;着力打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把社会经济生活纳入法治化轨道;着力打造与外界接轨的营商环境,发挥地区制度优势。通过努力使我县的竞争优势实现由“政策洼地”向“环境高地”转变。
  优化营商环境还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的工作,要结合全县的发展目标有序推进。我县十二届党代会后提出了“三区一城”的目标,即建设高端产业成长区、宜居养生示范区、和谐富民先行区和广州北卫星城,这些目标的建设过程中,就是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因此要加快“三区一城”的建设步伐,打造宜居宜游宜商的优良环境。
  记者:佛冈实现加快发展的潜力有哪些?
  华旭初:佛冈要实现加快发展,潜力在工业,出路也在工业。回过头看,我县工业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从GDP构成看,工业占近40%,当前工业的主导地位毋容置疑,所以必须抓住工业这个主线牢牢不放。
  首先要抓园区。没有园区就没有项目集聚的基础和载体,就没有竞争力。我县没有真正的省级产业园区,大好机遇擦肩而过,十分可惜。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园”工作,确保我县省级工业园区实现零的突破。
  其次要抓规模。发展产业,必须要有项目支撑,必须坚持招商引资不动摇,必须加快项目落地建设。没有规模企业就没有规模经济。去年全县共有64家规模以上企业,其中有9家产值超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近7成。同样道理,没有规模产业,也没有规模经济。因此,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显得尤为重要。
  再次要抓投资。当前我们要想尽千方百计促进工业投入,力争在项目达产扩产方面取得突破。同时,要提高投入产出比,增加效益。
  ■第九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专家观点
  农村改革北有小岗,在于先吃螃蟹。新农村建设南有佛冈,在于寻求动力。动力来自于“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支持所构成的合力”。佛冈新农村建设实践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作用,集聚了政府、农民、银行、学者、媒体的资源,是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徐勇
  从发展农村经济上来讲,应该办合作社,这个合作社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带领农民或者带领弱者维护自身权益,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一个有效安排,佛冈在这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但要做大做强。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首席专家徐祥临
  农村发展动力机制的“佛冈探索”
  广东省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佛冈)农村综合改革成效显著
  ■工作亮点
  “我们村有自己的银行了。”龙塘村委会主任林荣锡说。
  龙塘村位于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林荣锡所指的“银行”是日前试验区新设立的龙塘村经济联合社信用合作部。
  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选址在清远市佛冈县石角镇龙南片,于2011年12月正式启动建设。试验区被赋予了重大使命:第九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达成共识——佛冈新农村试验区应担负起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综合改革探索一条“可持续、可复制、易推广”的道路的重任。
  两年来,佛冈县在试验区进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与改革,特别是对农村产权制度、农村治理模式、农村金融服务等体制机制进行大胆创新,力求为农村发展寻求动力机制,建立产业支撑体系,为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创造一套新的经验。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民从农户变成了股东
  如何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的问题。
  农村最大的资源就是土地,而佛冈属典型的丘陵山地,七山二水一分田,人均耕地仅为0.5亩。在现有格局下如何盘活土地资源,实施产权制度改革是新农村试验区改革的重中之重。
  “通过农村生产组织方式的改革,可以发挥农村有限土地资源的潜在效力。”佛冈县委书记华旭初认为,改变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提高组织化程度,是试验区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点。
  在提高农民组织化这一改革探索中,佛冈采取了系列积极措施。县长梁金鉴介绍,试验区鼓励农民以成立经济合作社、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等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流转,还成立了佛冈县新农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设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引导和帮助合作社通过市场的方式引进农业龙头企业。
  大田村是试验区的试点村,也是试验区打造“乡村风情长廊”的其中一个节点。去年,大田村顺利完成了土地的确权、登记及颁证工作,之后将土地流转入大田村经济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以大田村经济合作社的名义,与广州华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油菜花、水稻轮种和虾、青蛙等品种的立体种养试验。
  由此,村民从原来的农户,转变成了“股东”,农户以“基本地租+分红”的方式获利,根据“入股”的土地面积,村民在基本地租的固定收益基础上,还可以按照“股份”比例进行年度分红,分享企业发展效益。村民一部分将被聘请到该公司继续从事农业劳动并接受技能培训,一部分则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其它行业获取收益。
  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大田村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高科技新型农业的转变,也成为了试验区土地集约的典型代表,带动着整个试验区的建设。
  农村治理模式改革:农民实现自我管理
  试验区产权制度的改革能够顺利推进,离不开农村治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佛冈县在试验区推行“三个重心下移”为重点的村级基层组织改革。“三个重心下移”是指村级党组织重心下移、村民自治重心下移、农村公共服务重心下移,探索将自治单元从行政村下移到村小组,在村小组内成立党支部和理事会,而原本的行政村则改为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公共服务站。
  现阶段“三个重心下移”工作已在试验区全面推开,原本的6个村成立了59个党支部、154个理事会。以大田村小组为例,在经济合作社的大框架下该村设立了党支部、村民理事会、监事会,村干部队伍由原先2人扩展到了10人,代表了更多村民,村里的大事小事都通过理事会成员会议和村民大会协商解决。
  如在大田村理事会的号召下,村民自行拆除原属集体用地的杂物房、竹木等资产,用于土地流转及公共设施建设。副理事长戈绍否告诉记者,在施工过程中铲断了七八户人家共用的自来水管,致其停水四五天,但这些村民没有怨言,而是自发组织一起修水管。
  同是“乡村风情长廊”的节点——碧桂园·生水塘新村,村民理事会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新村规划建设52套安居房,安置生水塘及周边村的住房困难户。新村前原有一刘氏族坟,涉及小梅、龙塘等村的刘姓族人,对此理事会成员反复耐心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甚至南下到广州、东莞说服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刘氏宗亲,最终得到了支持并成功迁坟。
  试验区在积极推行“三个重心下移”的同时,尝试开展农村治理模式——卓越村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给村务管理工作提供系统的设计方法、评价标准和网络系统,形成农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
  农村治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发挥了农民的主体作用,在村内形成了浓厚的议事氛围,使村里的事变成了自家事,提升了农民的组织化和农村的自治能力。
  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农民有了自己的“银行”
  农业发展、农民创业,需要金融服务。搞活农村金融、完善农村金融组织,是佛冈新农村试验区改革的重要内容。
  为解决农村资金紧张及贷款难问题,佛冈新农村试验区重点推进农村信用合作部项目。
  日,一种新型的农村合作金融服务机构在试验区成立。试验区与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合作,组建龙塘经济联合社信用合作部,由农民自愿发起,进行资金合作互助,建立社员自律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责任自担和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
  通过经济联合社组织村民入股,吸收闲余资金,为有需求的农户提供贷款,利用了农村里的熟人社会优势,为信用评估提供了便利。而农户在指定区域入股、指定区域放贷并在指定区域享受利益,最终的利息收入除股份分红外,还将有一部分转为集体经济收入,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实力。
  “龙塘村经济联合社信用合作部的成立,在缓解农民融资难问题的同时,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是一种丰富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有益探索和尝试,也是充实和健全集体经济组织功能的有益探索和尝试。”佛冈县委常委、副县长刘恩举说。
  策划:梁有华 杨世华 黄津 采写统筹:黄津 编辑统筹:姚楚湘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黄嘉锋特约通讯员 吴开勇 郑秀红 罗丽红
责任编辑: 蔡晓丹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上传海岛图片 万元大奖等你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潭综合实验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