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制度能提供更为详尽的控制信息

经营分析和信息技术(600道练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经营分析和信息技术(600道练习题)
C​I​A​考​试​题​库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标准成本制度在比亚迪中的运用
AA级RCE注册成本工程师论文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财务部,经理,RCE注册成本工程师课程学员)
摘要:在我国,各类企业的成本核算一直延用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定额法等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在如今市场经济已逐渐成熟的环境下,会计报告的相关使用者对成本资料的关注度日趋提高,决策有用观已深入人心,这就要求企业的成本核算制度能够提供完整的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成本数据,本文通过标准成本制度在BYD的运用实践,就这方面的作用做一探讨。
关键词;标准成本制度、运用、财务人员、降低成本
  1 引言
  标准成本制度产生于二十世纪20年代的美国。我国关于标准成本制度尚处在概念介绍的阶段,企业实务中应用的不多。BYD近几年来着手推进标准成本制度,包括标准成本的核算体系及管理体系。通过几年的推进,BYD在成本管理上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丰富了管理会计中有关标准成本的内涵。本文拟结合BYD的实际,谈谈BYD公司当前的成本管理的现状问题、标准成本制度实施的必要性、标准成本制度的内涵及在标准成本制度下财务人员在降低现场成本中所起的作用。
  2 当前BYD成本管理的现状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以科学管理、规范经营为重要内容,加强企业科学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运作、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等,
都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 很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还存在着薄弱环节, 尤其是一些企业成本管理粗放, 风险控制失当,
以财务预算为核心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这些问题都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 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是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实现持续有效较快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也是财务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
  而目前公司的状况是:企业感受到了行业成本的压力,但是又不能轻易调价,那么只能严格控制成本,尤其像我们公司这种大型制造企业,也就是说,哪家企业可以持续不断地以低成本提供高质量的劳动成果,他就是最后的赢家。
  成本是企业生存之根, 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竞争能力的优劣。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
结合企业经营实际,BYD不断强化企业低成本战略, 适时建立和推行了标准成本管理制度, 促进企业成本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研究和探索加强财务管理的新途径, 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进一步推进了企业改革和发展。
  3 标准成本制度在BYD运用的必要性
  由于目前BYD的多品种、多结构、多市场的发展方向,其成本核算方法呈现出多种模式。在安排生产上一般以指令号下达作业计划,在原主材料一次性投入、工序较完整的情况下,采用品种法核算一般能达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回馈的目的,但在多数情况下原主材料是随着生产的进度投入的,而且人工费用的发生也不是很均衡,其他生产费用的分配标准也很难取得一致,如果要按产品性质进行成本核算的话,那么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定额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便会应用于生产的各个环节,这不仅给财务人员带来繁琐的核算工作,而且也不利于产品成本的及时性、准确性,造成成本核算口径的不同,在可比性方面大打折扣,在比较分析、数据整理、提供财务报告上尺度难以准确把握,给领导者、投资者、债权人等等财务报告的相关使用者的利用带来极大的不便。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不得不考虑一种既能有效控制成本费用的发生、又能及时完整准确核算产品成本、还能给成本分析制定合理标准的成本核算方法,也就是标准成本制度的实际运用。
  4 建立标准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是指围绕标准成本的相关指标(如技术指标、作业指标、计划值等)而设计的,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核算功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标准的制定、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三部分。&
  根据我们实践中的体会,标准成本应依据各生产流程的操作规范,利用健全的生产。工程、技术测定(包括时间及动作研究、统计分析、工程实验等方法),对各成本中心及产品订定合适的数量化标准,再将该数量化标准金额化,作为成本绩效衡量与标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础。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4.1 成本中心的制定
  标准成本的首要问题便是制定成本中心,以衡量其绩效,分清各部门的责任。成本中心是成本收集的最小责任单位,它有三个特点:一是要确定责任区域,二是要在一定主管控制下,三是它为最小成本责任中心。
我们在实践中认为,对于某种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所经过的并且有投入、产出的单元都为成本中心,一级成本中心一般为一个厂,二级成本中心为分厂,三级成本中心为作业区。成本中心按其功能又可区分为生产性成本中心、研发性成本中心、管理性成本中心和销售性成本中心。这样我们既可衡量一级成本中心的绩效,也可根据需要来衡量二级成本中心、三级成本中心的绩效。
  4.2 成本标准的制定与修订
  成本标准是针对明细产品(产品大类+材质+规格)在各成本中心而制订的,它分为消耗标准和价格标准。而消耗标准又分原料消耗标准、辅料消耗标准、直接燃动力标准、直接人工标准和制造费用标准;价格标准分为物料价格标准、半成品价格标准、能源价格标准和人工价格标准。消耗标准制定的依据为工艺技术规程、生产操作规程、计划值指标、历史消耗资料,而价格标准制定的依据为成本补偿。具体方法为:原料消耗标准是指明细产品在各成本中心的消耗,即投入/产出,它应由成本中心的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一道按技术规程制定;辅料消耗标准的制定应考虑历史消耗资料及生产操作规程、计划值;对于直接燃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标准的制定,则可按产品的生产难易程度(即机时能力)制定,某产品的机时能力指1小时可生产多少吨。这些标准可按其倒数制定。如:某明细产品制造费用标准=(该成本中心平均机时能力/该产品机时能力)&(该成本中心制造费用总额/该成本中心总产量);价格标准可按成本补偿的原则制定。成本标准不能光由财务部门、生产厂制定,而一定要有一个权威机构制定和修订标准,制定标准的人员应由工程技术方、生产方、财务方的人员一道参与。
  4.3 成本差异的揭示及分析
  成本差异分为消耗差异和价格差异。消耗差异= 标准价格&(实际消耗-标准消耗);价格差异=
实际消耗&(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对于三级成本中心(作业区)的差异,由于定好了价格标准,因而不揭示价格差异,只揭示消耗差异。
  二级成本中心、一级成本中心的差异均包括价格差异和消耗差异。价格差异由一级成本中心上交至事业部总经理或各工厂厂长进行统一处理,按一定规则分摊。差异等于实际成本减标准成本,负差为有利差异,正差为不利差异。差异揭示出来后,应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差异产生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标准不够准确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实际生产操作或管理产生的。对于不够准确的要加以修订,对于由于生产操作管理产生的要具体进行分析。
  4.4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账务处理本着差异由哪来到哪去的原则一一进行分配,还成本以真实的面貌,有差异发生的环节必定有问题存在,不管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都要分配到各个产品的成本项目,尤其目前企业由于产品品种多、结构复杂,很多事业部都按照产品性质进行分厂制管理,对于总厂的一些分配原则掌握不准,很多情况下只顾本部门的利益,不接受不利的成本差异,这就要求制定标准成本制度的部门不仅做好制度本身的制定完善工作,还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制度的执行工作,保证标准成本的一贯性、相关性、严素性。对于材料人工标准成本差异直接计入相关的产品成本中,对于制造费及辅助性的间接的生产费用标准成本差异按合理的标准分配计入相关的产品成本,成本发生的环节便是差异产生的环节,这就要求我们财务人员及各级成本核算员要及时准确的把差异计算出来并分配进产品成本,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4.5 标准成本在实际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4.5.1 便于成本核算
  按照前面的介绍,只要划定成本中心、确定成本标准、制定成本项目后,按一定的程序便可核算出标准成本、实际成本及成本差异。&
  感触特别深的是成本核算中在制品的留法。在制品留多少金额一直是成本核算较为头痛的问题,采用标准成本后,在制品按成本的标准留,剩下的成本即为转出成本,这样解决了在制品留法不合理的难题。
  4.5.2 便于分清各成本中心的责任
  由于标准成本将成本中心划定为一、二、三级,而三级成本已划到车间、作业区这一级,三级成本中心也能揭示出标准成本差异,这样打破了车间之间吃大锅饭的现象,是谁的责任只要看差异即可。
  4.5.3 便于成本控制
  明确成本中心的责任后,使成本控制的责任下放到车间、作业区三级成本中心,便于车间、作业区把成本标准、成本指标层层分解到个人,加强考核,使奖金与成本业绩挂钩。&
  另一方面,我们在标准成本实践中还实行月度成本计划的措施,亦即下月的月度生产计划制定出来后,配上成本标准,就出来了月度成本消耗量,然后领料员、计划或物控员按此月度成本控制计划领料,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4.5.4 便于决策
  一方面便于成本控制管理部门根据差异分析情况作出采取新工艺、新操作、新技术的决策,以控制成本;另一方面,便于成本控制管理部门针对标准成本状况,作出销售经营决策。
  5 财务人员在实施标准成本制度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5.1 积极培养全员成本意识
  定期组织班组长以上人员进行成本知识学习,围绕企业产品成本构成情况,完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成本核算基本方法展开学习。同时,以员工工资奖金的切实收入的结算为实例进行详细讲解,使全员从思想上主动建立成本费用责任感,从管理思路上引导员工自觉降低成本费用。
  5.2 做好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标准成本核算过程涉及企业各个管理层、各部门,以及产品生产各个细小环节,成本核算的信息量非常大,这就要求财务部门要有效组织起高效的成本网络,快捷的反映成本信息。针对这些特点,财务部门可根据企业的生产程序、产品的特殊性和成本核算要点,组织设计诸如产品产量计算单、在产品领用(入库)单、工序加工费及重点控制费用项目考核表等表单,并对填制方法和有关要求作统一规定,保证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财务核算的及时性。
  5.3 组织起高效的成本网络
  财务人员组织成立标准成本推进网络,以高效快捷地反映成本信息。公司经理担任小组组长,各工序兼职成本员、统计员、领料员等为网络主要成员,及时反馈成本信息,定期进行成本分析,有效地控制成本。
  5.4 组织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
  首先,对年初指定的经营指标进行分解,待产品加工费分解到各个工序,并将费用定额落实到车间、班组、执行者,根据每月的生产计划预先制定出工序成本计划各项消耗定额,月终对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跟踪,使预算与强有力的过程控制有效结合起来,起到过程控制的作用。
  5.5做好成本事后分析工作
  月末,财务部门根据当月成本实际完成情况负责召开分析会,与各车间主任、部门负责人、生产技术人员面对面的交流,将有关费用数据进行核对,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研讨成本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6& ERP标准成本在BYD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6.1 ERP标准成本管理的内涵
  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成本控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控制。现代成本管理需要一个能协调计划、监控和管理企业各种成本发生的全面集成化系统,从而协助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都面向市场来进行运作。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作为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平台,除了提供全套的物流解决方案、监控和优化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外,ERP也为企业资金管理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控制和丰富的分析功能。企业实行ERP标准成本体系可以优化成本控制流程,减少大量繁琐的日常核算和核对工作。
  6.2 ERP标准成本管理的积极意义
  6.2.1 有利于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
  标准成本体系的建立要求基层管理者共同参与,用科学的方法制定标准成本,并以此作为员工努力的目标和业绩评估的尺度促使广大员工关心成本核算,增强成本意识,对完成预定的成本控制目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6.2.2 有利于成本控制
  ERP标准成本体系通过事前制定的成本标准,对各种资源消耗和各项费用开支规定数量界限,可以在事前限制各种消耗和费用的发生;在成本形成过程中,按成本标准控制支出,随时显示节约还是浪费,及时发现超过成本标准的消耗,有利于企业迅速制定改进措施,纠正偏差,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产品成本形成之后,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较,企业可以进行定期的分析和考核,及时总结经验,为未来降低成本指出途径。
  6.2.3 有利于简化工作
  在ERP标准成本体系中,在产品、产成品和销售成本均以标准成本计价,并同时记录成本差异,可以大大减少期末成本计算的工作量,简化日常账务处理。同时,采用ERP成本管理,在通过库存系统(物流系统,简称MM)、成本费用系统(简称FI\CO)、生产系统(简称PP)等取出相关成本数据或手工录入数据后,系统就可以自动进行成本计算,生成完工产品成本报表、在产品成本报表、成本差异分析表等报表,并保证各种数据来源的唯一性,确保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正确性,从而避免了手工做报表的繁重工作量。
  6.2.4 有利于价格决策
  产品的标准成本是企业进行价格决策和招标议价的一项重要依据。这是因为标准成本提供了及时性、一致性的成本信息,它可以消除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低效率或浪费以及偶然性因素对成本的影响,从而避免由于实际成本的波动而造成的价格波动情况。作为定价基础,标准成本比会计期间结束后所求得的实际成本更能满足市场对定价及时性的要求。
  7 结论
  总之,企业生存的动力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即获得利润,必须保证企业生存公式:利润=收入-成本的值&零,且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另外,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加强成本管理,把成本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
  然而标准成本管理制度就符合企业的这一要求,标准成本管理制度是一种成本控制体系,实施标准成本核算体系及管理体系,可以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而实施标准成本核算体系及管理体系必须建立完善的标准成本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积极能动作用,完善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工作关系,根据财务核算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标准成本制度,这样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有效的发挥标准成本管理制度的作用,从而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程文珍. 论创新企业标准成本制度[J]. 山西焦煤科技 , 2004,(12)
  [2] 张振达. 实行标准成本制度的探讨[J]. 黑龙江财会 , 1999, (11)
  [3] 郑宽明. 成本控制的效益分析[J]. 陕西工学院学报 , 2000,(03)
  [4] 崔伟.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
2002,(05)&
  [5] 张磊. 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研究 [D]山东科技大学 , 2006 .
  首先要特别感谢姜开润老师,在短短的5天学习期间,姜开润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尤其是他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再次表示真诚地谢意!&
  其次感谢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给我许多宝贵建议和支持与帮助的同事!&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为什么标准成本制度能提供更为详尽的控制信息_百度知道
为什么标准成本制度能提供更为详尽的控制信息
提问者采纳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是按实际成本分配到产品,管理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可以找出成本差异:—— 能够提高企业计划和控制水平,从而忽视或弱化了标准成本法对成本的计划和控制作用。在正常成本制度中,增强了计划和控制职能,并通过差异分析;—— 便于计算生产成本,而间接费用则是预先确定分配率。企业通过采用标准成本法。有很多企业在实施标准成本法时,研究和判断标准成本和预算的执行情况,制定标准成本,用分配率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产品,是强化计划和控制系统的关键特征,他们着重强调了计算成本的简便化,并将标准成本作为编制弹性预算和成本计划的基础,改进了业绩的测量,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即减少了正常成本计算法和实际成本计算法中使用分配率和按实际成本分配间接费用到产品和直接材料,往往产生这样一个误区---由于应用者主要是成本会计人员。在标准成本法中,从而达到预先控制成本的目的。企业采用标准成本制度,最重要的就是能够简化一些计算工作,预算控制体系通过标准成本计算成本差异、直接人工都要计算实际成本的复杂程度,以便采取纠正措施进一步改进成本水平;在实际成本制度中。标准产品成本与正常产品成本和实际产品成本相比优点很多,三类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都根据其数量和价格标准分配到产品。这种方法要比正常成本计算法和实际成本计算法简单的多,三类生产成本均按实际成本分配到产品。这一点是万万不可取的,必须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企业接受并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主要原因是标准成本法有两个优点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标准成本制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标准成本法1 2 3 4 标 变动 固 费 异 账务处 异 异 计 、 异 控 ? 标准成本的背景? 标准成本的概念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之后,基于泰勒的管 标准成本的概念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之后, 理过程标准化的思想而建立。1919年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 理过程标准化的思想而建立。1919年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 协会成立,对推广标准成本起了
很大的作用。1920年 协会成立,对推广标准成本起了很大的作用。1920年~1930 年,美国会计学界经过长期争论,才把标准成本纳入了会 美国会计学界经过长期争论, 计系统,从此出现了真正的标准成本会计制度。 计系统,从此出现了真正的标准成本会计制度。 ? 卡普兰与库珀在《相关性的遗失DD管理会计兴衰史》中 卡普兰与库珀在《相关性的遗失DD管理会计兴衰史》 DD管理会计兴衰史 相当清醒地依据财务服务管理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后工业 化时代成本理论发展的驱动力, 化时代成本理论发展的驱动力,标准成本法与预算结合在 一起形成了企业赖以决策的利器, 一起形成了企业赖以决策的利器,量化并细化了目标导向 下企业各部门在经营发展中的工作成效。 下企业各部门在经营发展中的工作成效。 1标异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 得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 得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 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异=实际-标实际价格 价格) 价格) =(实际数 X实际价格)-(标 数 X标 价格) =(实际数 X实际价格)-(实际数 X标 价格)+(实际数 X标 价格) 实际价格 价格) 价格) 价格) 价格) -(标 数 X标 价格) 实际价格 价格价格) 价格) =(*实际数 X(实际价格-标 价格)+(实际数 -标 数 )X标 价格) = 价格 异+数 异 标 准 成 本 作 用① ② 可业编 预进 预 控 。控 。 领 、 工 时 工时 工时,均 标 据。 为 控 据。 供数 供数据, 标 进 较产 。 价格决 价格决 预测③ 可 为 业 管 为 础与实际 业 异, 管 ④ 可 帮 业进 产⑤ 可 简 货 计价 账务 处 工 。 标 , 、 产 、产 均 标 计价, 产 异均可 发 负 , 简 工 1、理想标准成本标 准 成 本 种 类标 ,它 , 据 论 标 。佳工 状态 可 达 误、 费、机 闲 、价格 高 产高, 这种标 求 高, 会 达 时让管 工 积极 , 时让管 层感 时 改进 。 2、正常标准成本 标 ,它 据响 没产经营条件 产经营条件 应该达 价格 、产经营 标 这种标 过去 时 实际 均值 均值, 该 业价格 均 、 均 经营管 产 术 , 产 术 经营管 条件变 种可 较长时间 动 况 ,它 标 。。 标 准 成 本 种 类3、现实标准成本现实标准成本是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应 该达到的成本水平, 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是根据现在所采用的 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生产耗用量以及生产经营能力利 用程度而制定的标准成本 这种标准成本最接近实际成本, 这种标准成本最接近实际成本,最切实 可行, 可行,通常认为它能激励工人努力达到所制 定的标准并为管理层提供衡量的标准。 定的标准并为管理层提供衡量的标准。 它与正常标准成本不同的是, 它与正常标准成本不同的是,需要根据 现实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修改, 现实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修改,而正常标准 成本则可以保持一段较长时间固定不变。 成本则可以保持一段较长时间固定不变。 ????异 … ????异实际 异 构 异与标间成 本 差 异 的 种 类额, 称标 ????异 … ????异 ? ? ? 工 费 费 异为:异异( 间 异 固费异) 可 为变动 。 异 变 ,决 变动 数费费 工异两????异 ?z?g‰è?j… ????异、 动 费 数额异 属 变动 价格。 2、变动计 、异 控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1、 标 2、 异。 3、价格 异 实际价格脱 标 价格 产 价格)×实际 价格)×实际产 脱 ? × 单 单 标 实际 产 异, 计 公 ? 价格 异 =(实际价格-标 =(实际价格-标 4、数 异, =( 异 单 计 公 数 异 单 实际 单 标 )×标 价格 间 异 异。 变动 产 , 产 实际 与 括价格异异 数实际 :? 材料差异综合计算公式 中盛公司生产甲产品需使用一种直接材料A 本期生产甲产品200 例1:中盛公司生产甲产品需使用一种直接材料A。本期生产甲产品200 900千克,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每千克100元 假设A 千克,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每千克100 件,耗用A材料 900千克,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每千克100元。假设A材料的 耗用A 标准价格为每千克110 单位甲产品的标准用量为5千克A材料。那么, 110元 标准价格为每千克110元,单位甲产品的标准用量为5千克A材料。那么,A 材料的成本差异分析如下:: 材料的成本差异分析如下::例1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是指一定产量产品的直接人工实际成 本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本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2、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等于直接人工工资率乘以直接人工时 耗用量,属于变动成本,其成本差异包括直接人工工资 耗用量,属于变动成本,其成本差异包括直接人工工资 率差异和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 率差异和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也称直接人工价格差异, 3、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也称直接人工价格差异,类似材料 价格差异; 价格差异;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类似材料数量差异 所以, 所以,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类似材料成本差异 的分析方法。 的分析方法。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z?g‰V工工资 工工资 工工 异 计 公 : 工工资 工工资 ?z?g‰V工工时 工工时 工工 工工时 工工时 ? 实际工 工资 实际工资 脱 标 工资 产 异, =(实际 实际工 工资 实际工 异 =(实际工资 -标 工资 )×实际工时 异 产 工工时 单 实际 工工时 脱 单 标 异, 计 公 :? 工时 工资 异=(实际工时-标 工时)×标 工资 实际工工工时 工工时 中盛公司本期生产甲产品200 200件 实际耗用人工8000 例2:中盛公司本期生产甲产品200件,实际耗用人工8000 小时,实际工资总额80 000元 平均每工时10 10元 小时,实际工资总额80 000元,平均每工时10元。假设标准 工资率9 单位产品的工时耗用标准为28小时。那么, 28小时 工资率9元,单位产品的工时耗用标准为28小时。那么,直接 人工成本差异分析如下例2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变动 费 异 费 异 费 -标 变动 费 异。 与 费 工工时 工工时 费 间 产 产 额。 实际变动费 与标 变动 变动 费 =实际变动 2、变动 积, 异 变动 费 变动变动 费费括变动 异 括变动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3、变动 资 ① 费 异类 价格 异 异,变动 费 异类 工 异, 计 公 : 费 =(实际 =(实际 ② 变动 费 =标 异 工时 ×(实际工时-标 工时) 实际工 异 -标 )×实际工时 实际工 工工 异变动 中盛公司本期生产甲产品200 200件 实际耗用人工8 000小时 小时, 例3:中盛公司本期生产甲产品200件,实际耗用人工8 000小时,实际发生 变动制造费用20 000元 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为每直接人工工时2..5 2..5元 变动制造费用20 000元,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为每直接人工工时2..5元。 假设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3 标准耗用人工6 000小时 那么, 小时。 假设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3元,标准耗用人工6 000小时。那么,变动制 造费用差异分析如下: 造费用差异分析如下:例3 3 、固 费 异 计 、控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1、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期间的实际固定制造费用 与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 与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2、固定制造费用是固定成本,它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随业 固定制造费用是固定成本, 务量的变动而变动。因此, 务量的变动而变动。因此,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不能简 单地分为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两种类型。 单地分为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两种类型。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 (1) ? 异 ? 固 固 ? 固 固 ? =( 产 标将固费异 为 费异。 费 费 异=固 费 实际数费 预 数 费 异=固 费 预 数费 标 -实际产 标 工时)×固 费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3)3、根据固定制造费用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特点,为 了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必须设定一个预算工时 ,实际工时与预算工时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固定制造费用的 差异叫做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差异。 4、因此,固定制造费用差异除了像变动制造费用那样包括 开支差异和效率差异外,还包括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公 预 固 费 为2 400 , 工时为 时为1 工时 预 工时为1 000 时,实际 工时1 200 时,实 工时为 时为1 际固 费 为2 600 ,标 工时为1 100 时。4:(1)根据公式可求出标准分配率和实际分配率 (1)根据公式可求出标准分配率和实际分配率。例4 (2)根据上述公式求出开支差异、 效率差异和生产能力利用差 (2)根据上述公式求出开支差异、 根据上述公式求出开支差异 异。例4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分析和控制1、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分析和控制通常是通过编制固 定制造费用预算与实际发生数对比来进行的 2、由于固定制造费用是由各个部门的许多明细项目 构成的,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应就每个部门及明细 构成的, 项目分别进行编制, 项目分别进行编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也应该就 每个部门及明细项目进行分别记录,因此, 每个部门及明细项目进行分别记录,因此,固定 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分析和控制也应该就每个部 门及明细项目分别进行。 门及明细项目分别进行。 4、异 账务处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账务处理时, 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账务处理时, 对产品的标准成本与成本差异应分 别进行核算。 别进行核算。Cost Report 成本差异核算账户采用标准成本法时,针对各种成本差异, 1、采用标准成本法时,针对各种成本差异,应另设 置各个成本差异账户进行核算。 置各个成本差异账户进行核算。2、成本差异的归集 成本差异的归集 对平时领用的原材料、 对平时领用的原材料、发生的直接人工费用和 各种变动、 直接材料” 各种变动、固定制造费用应先 在“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账户进行归集 根据例1的资料,月底分析计算成本差异后, 根据例 的资料,月底分析计算成本差异后,编制领 的资料 用材料的会计分录如下: 用材料的会计分录如下例1:中盛公司生产甲产品需使用一种直接材料A。本期生产甲产品200件,耗用 中盛公司生产甲产品需使用一种直接材料A 本期生产甲产品200件 200 900千克,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每千克100元 假设A 千克,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每千克100 A材料 900千克,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每千克100元。假设A材料的标准价格为每 千克110 单位甲产品的标准用量为5千克A材料。那么, 110元 千克110元,单位甲产品的标准用量为5千克A材料。那么,A材料的成本差异分 析如下:: 析如下:: 根据例2的资料,月底分析计算成本差异后, 根据例 的资料,月底分析计算成本差异后,编制直 的资料 接人工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如下: 接人工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如下中盛公司本期生产甲产品200件 实际耗用人工8000小时, 中盛公司本期生产甲产品200件,实际耗用人工8000小时,实际工资 200 8000小时 总额80 000元 平均每工时10 10元 假设标准工资率9 总额80 000元,平均每工时10元。假设标准工资率9元,单位产品的 工时耗用标准为28小时。那么, 28小时 工时耗用标准为28小时。那么,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如下 根据例3的资料,月底分析计算成本差异后, 根据例 的资料,月底分析计算成本差异后,编制变动 的资料 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下: 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下小时, 例3:中盛公司本期生产甲产品200件,实际耗用人工8 000小时,实际 中盛公司本期生产甲产品200件 实际耗用人工8 000小时 200 发生变动制造费用20 000元 发生变动制造费用20 000元,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为每直接人工工 2.5元 假设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3 标准耗用人工6 000小 时2.5元。假设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3元,标准耗用人工6 000小 那么,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分析如下: 时。那么,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分析如下: 据 4 资 , 会计 录 计 产计异,编 固费: 期末成本差异 的账务处理产 产 结转, 结转, 对 发 异 应进 结转 处 。随 直接处理法 种 账户, 账户, 从损 给 。处 异将 发 各 转 “产 销 ” 销 产 负 ,并 销 项 减, 产 库 产这时, 这时, 产 项资产负债 标产 。 这种 可 工 , 时 异 异 润 标 实 营工 控 求。 权责发 求。杂 发 润 , 产经 , 这样 项求标 这种 求标 实际并 断进 订, 产 资产负债 产 实际。 实际。 例5假设 公 “ 产 账户均 ” “产 ”账户均 额, 产 甲 200件 工, 产 200件 工, 件销 并 。 件销 价格为 价格为1 000 , 资 见 9-1 9 -4 。例5 则笔 录:例5 例5 递延法 递 标 产 这样 产将各种 各种 异, 给 产 、 销 产 。 资产负债 实际 。,产 项 ,损 产 销 销 产 实际 这种方法期末差异分配非常复杂, 这种方法期末差异分配非常复杂, 不便于产品成本计算的简化;另外, 不便于产品成本计算的简化;另外,期 末资产负债表的在产品和产成品项目反 映的都是实际成本, 映的都是实际成本,损益表的产品销售 成本反映的也是本期已销售产品的实际 成本, 成本,这样就不便于本期成本差异的分 析和控制。 析和控制。 考题 考题? ? ? ? ? ? ? ? ? ? 为什么标准成本制度能提供更为详尽的控制信息? 在制定标准成本时,可采取的标准有哪几种? 试述变动成本差异的特点。 材料用量差异水远是生产主管的责任。你是否同 意这句话?为什么? 列举一些产生不利人工效率差异的可能原因。 试述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特点。 什么是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差异? 讨论预算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区别。 试比较直接处理法和递延法的特点。 应设置哪些成本差异核算账户? 中盛公司正打算解雇采购员小刘。 中盛公司正打算解雇采购员小刘。因为公 司发现小刘是以大量的采购来获得价格优惠的, 司发现小刘是以大量的采购来获得价格优惠的, 这样造成大量资金被占用在存货上。 这样造成大量资金被占用在存货上。而小刘认为 公司的要求是达到标准, ,公司的要求是达到标准,至于如何达到标准并 不重要。他还强调,只有通过大量购进才能达到 不重要。他还强调, 价格标准,否则就会出现不利价格差异。 价格标准,否则就会出现不利价格差异。 通过本案例的分析,你认为: 通过本案例的分析,你认为: 1.小刘为什么购进大量的原材料 小刘为什么购进大量的原材料? 1.小刘为什么购进大量的原材料?你认为这种行 为就是价格目标吗?如果不是, 为就是价格目标吗?如果不是,那么目标又是 什么? 什么? 2.小刘应该被解雇吗 解释原因。 小刘应该被解雇吗? 2.小刘应该被解雇吗?解释原因。 中盛公司本期预算固定制造费用为10 000元 中盛公司本期预算固定制造费用为10 000元 预算工时为4 000小时 实际耗用工时2 800小 小时, ,预算工时为4 000小时,实际耗用工时2 800小 实际制造费用为11 200元 标准工时为4 时,实际制造费用为11 200元,标准工时为4 200 小时。 小时。 通过本案例的分析,你认为: 通过本案例的分析,你认为: 1.预算工时与标准工时有什么区别 预算工时与标准工时有什么区别? 1.预算工时与标准工时有什么区别? 2.请利用资料计算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 2.请利用资料计算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 程度差异,并解释其含义。 程度差异,并解释其含义。 谢谢诸位! 谢谢诸位! 结束 结束
张涛-标准成本法―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标准成本控制的重点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