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企业国家为什么救市在国家救市上还跌停

救市资金杀到 部分小盘股从跌停变涨停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责任编辑:
财经关键词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导读===          ===全文阅读===    周二两市仍笼罩在空头氛围中,但积极的现象正在萌发孕育,多头战略反击的脚步已临近。目前“暴力哥”显然已出手,如果说初步稳定指数是其第一阶段任务的话,那么第二波反击有望紧随而至。  消息显示,国家队阵列的中央汇金、证金公司、社保、险资等已纷纷加入救市大军。二级市场上,暴力哥身影则在中信证券总部营业部出没。昨日该部在维稳战中一战成名,狂扫108股且33亿元将中国石油打至涨停,成为备受瞩目的护盘营业部。  这样的战斗今日仍在进行:银行股4涨停、保险股2涨停、两桶油也保持强势,中字头股护盘迹象明显,指数得以暂时稳住。  但是,光有指数的稳定明显不够,市场跟风意愿不强,护盘资金陷入单打独斗的境地。在此情况下,中金所出手,中证500期货单向开仓设限;另外国家队扫货也包括了部分中证500标的,表明救市资金有适当向中小盘股倾斜的趋向。这或暗示着,在稳定大盘的第一波动作之后,第二步将维稳中小创、重新点燃赚钱效应。将宣告多头战略反攻正式开启。  当然,这只是盘面透露的信号,但从更大格局上看,护盘力量的确也有此动机。我们广州万隆认为,A股非理性过度杀跌,将带来潜在的金融、经济危机,引起多方共输;因此目前监管层救市信号明确升级至中央政府层面,立体式救市预期强烈,更猛烈的救市组合拳有望出台。毕竟改革大势、转型等,仍需股市继续走牛。只是政策发挥作用有一定的延后效应,盘面也需反复震荡以完成筹码转换过程,但投资者已不必过于悲观。  我们注意到,目前一方面是个股停牌达史上最大幅度,增持、回购等动作不断增多,加上中报高送转窗口开启,产业资本正纷纷自救,此类股上涨动力强;另一方面,个股泥沙俱下错杀难免,局部明显超跌,也正酝酿反弹。这两大方向,如果叠加了国家队护盘力量的第二波攻击,在稳定指数后重新引燃其赚钱效应,树立起热点标杆,那么空头链条将被撕裂,真正的反弹将到来。目前这已值得期待。  今日要闻&&&      机构观点&&&      专家点评&&&      主力动向&&&    [PAGE@默认页1]    大势猜想:沪指短期将继续筑底  实现概率:85%  原因描述:今日股指呈低开低走态势,三大股指全线低开而后弱势行走,沪指在银行板块护盘下仅下跌约1%,而题材板块再度上演跌停潮,深成指和创业板指跌约6%。盘面上看,仅银行板块上涨,跌幅最多的是养殖业、其他电子和新材料等。从即时多空比数据来看,沪市委买盘为9462万,委卖盘为14927万,多空比为0.63,从数据上看,委买盘与之前基本持平,卖盘则大幅增加,多空双方对决激烈,国家队资金不及空方,独木难支。中金所表示对中证500指数期货客户日内单方向开仓交易量限制为1200手,并严控套利套保仓,不过在市场信心未恢复的情况下,国家队资金力有不逮,两市再度千股跌停。分析认为,近期监管层救市力度不断加大,周末的利好后市逐步发挥出威力,但此时市场赚钱效应并未有所体现,在管理层不继续出台政策暴力干预的情况下,预计市场将继续筑底,投资者待市场企稳后再有所行动。  后市策略:近期监管层救市力度不断加大,周末的利好后市逐步发挥出威力,但此时市场赚钱效应并未有所体现,在管理层不继续出台政策暴力干预的情况下,预计市场将继续筑底,建议投资者近期观望为主,可适当关注上证50指标股,尤其关注两桶油、银行、券商及保险股。  资金猜想:资金流出中小板  实现概率:80%  原因描述:午后沪深股指维持低位震荡走势,沪指在银行板块的护盘下表现相对较强,深成指和创业板均大幅下挫,跌幅近6%。截止当前,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大单资金净流入33亿元,流入有逐步加大的趋势,国家队护盘资金尾盘发力。消息面上,中金所决定自今日起,对中证500指数期货客户日内单方向开仓交易量限制为1200手,但市场信心已基本丧失殆尽,两市个股再度上演跌停潮,创业板指除了几只新股外,更是全军覆没。分析认为,目前市场正在筑底过程中,在市场未明显企稳的情况下,预计资金将继续从中小盘个股流出。  后市策略:目前市场正在筑底过程中,在市场未明显企稳的情况下,预计资金将继续从中小盘个股流出,建议近期投资者勿盲目抄底,可逢低适当配置沪市权重个股。  热点猜想:新能源汽车迎布局良机  实现概率:75%  原因描述:6月,我国新能源(600617)汽车生产2.50万辆,同比增长3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05万辆,同比增长2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6663辆,同比增长7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6218辆,同比增长5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1645辆,同比增长148%。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7.85万辆,同比增长3倍。  后市策略:近期市场表现低迷,在利好消息刺激下,资金有望关注新能源汽车概念,投资者可关注相关权重个股,如上汽集团(600104)等,待市场有所企稳后再适当布局。[PAGE@默认页2]    悲喜两重天。  7月6日,A股早盘大幅高开,上证综指涨近8%逼近4000点开盘,但随后成长股和题材股持续砸盘,上证指数一度翻绿失守3700点。午后,金融蓝筹股强势护盘,上证指数尾盘拉升涨2.41%,报收3775.91点。  与沪指飘红的盘面不同,深圳市场的深成指、中小板和创业板则全是一片惨绿。6日上午,创业板指一度重挫逾7%逼近2400点,尾盘跌幅收窄收盘跌4.28%,全天振幅达14.5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了解到,对于7月6日国家队启动救市行动,保险、券商、公募、私募等机构的行为截然不同,保险、券商满怀信心跟随国家队加仓蓝筹股,但坚守成长股的公募和私募则一片悲观。  保险、券商跟随国家队护盘  7月6日收盘,上证指数上涨88.99点,但两市只有银行、保险、证券、家用电器、交通设施五大板块收红。其中,银行、保险、证券的板块平均涨幅有7.84%、7.82%和7.22%。  “国家队护盘决心不能低估,主板指数肯定能稳住。”一家保险资管公司投资负责人李林(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7月6日,他们加仓中字头大盘蓝筹股。 7月6日早上8点,某中型保险资管公司召集权益投资经理开会,敲定了内部的核心策略是“配置均衡”。  “假如是成长股风格的保险组合,在重仓成长股的同时,也要买入一些大盘蓝筹股。”上述中型保险资管机构投资经理说,他在7月6日小幅加仓,早盘买入50ETF,同时在午盘暴跌时加仓组合中的成长股。  多家保险资管公司投研人士透露,7月4日下午,保监会召集保险资管公司讨论救市会议,要求保险在最近几个交易日不能“净卖出”,只能是“净买入”。  “我们收到监管层的窗口指导,最近几天确保净买入。而且,还有一定的比例要求。”李林透露,目前没有规定净买入的策略持续多久,但总原则是大盘稳定之前只能单向做多市场护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保险机构做多市场体现为他们在直接投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比例每天有所提升,但对于持仓的结构和方向并没有规定。  “监管层不会管买入的方向,只要是净买入股票资产就行。”李林说,基于此,他们决定跟随主力资金护盘的方向,加仓上证50、上证180、沪深300等大盘权重股。  来自几家保险资管投资经理的消息称,保险对中小板和创业板中的成长股持谨慎态度,7月6日开盘趁势卖出部分成长股,转而买入蓝筹股。  “成长股的做空力量还没有释放掉,就像是一把向下的刀子还在半空中,不能轻易去接,会刺手的。”一位险资投资经理说,主力资金入市护盘,反弹第一阶段肯定是大盘蓝筹会有超额收益。  跟保险资金一样,前期降低仓位的券商自营资金、券商资管等,7月6日也在加仓蓝筹股。  “我们今天加仓了低估值的蓝筹股,主要是上证50、上证180和沪深300中的指标股。只要是市盈率低于20倍的股票,就是我们加仓的对象。”华南一家上市券商自营部投资经理透露,我们在5月底已清掉股票仓位,现在有充裕的资金买入便宜的价值股。  华东一家上市券商资管部总监亦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投资经理判断主板蓝筹股经过一轮调整后,已经有比较好的投资价值,因而,他们加仓金融、汽车、家电等主板股票。  成长股成“有毒资产”?  7月6日是国家队资金救市护盘第一日,对于保险、券商等资金配置在蓝筹股的机构而言,当天收盘后可以小酌一杯庆祝救市成功。  但对于坚守在新兴产业的公募和私募基金经理而言,7月6日则是彻底绝望的一天。  “国家队资金护盘方向不对,资金集体涌向大盘蓝筹股,导致成长股暴跌的恶性循环更严重。”7月6日中午,一位私募基金总经理说,中小板和创业板处于失控的状态,他们组合的重仓股有一半以上跌停。  这天上午收盘后,深圳一位私募基金总经理坐在电脑前,连话都不想再说:“中小板和创业板是抛压最汹涌、失血最严重的板块,但主力资金在拉两桶油,根本没有用。”  盘面数据显示,截至6日收盘,中小板中有291只个股跌幅超过9%,318只个股跌幅超过8%。创业板当天开盘交易的个股总共有317只,但跌幅超过9%的个股有190只,跌幅超过8%的个股有220只。  记者采访了解到,7月6日,上证指数以上涨88.99点报收,但对于坚守成长股的机构资金而言,则是做多信心彻底被摧毁的一天。  “早上开盘时,我们就买入跌幅超过50%的成长股。”一位私募投资经理自我调侃,监管层不救市时,持仓个股一天跌7%。苦苦熬到救市,结果一天下跌20%。  这位私募投资经理注意到,7月6日上午11点后,国家队资金入市,放大了蓝筹与成长风格的跷跷板效应,成长端的抛压如雪片般飘下,几百只个股在不到十分钟即砸到跌停。  国家队资金7月6日护盘蓝筹股的行为,对于持有成长股和公募和私募而言,释放的信号是监管层不会救“中小创”。  “今天我彻底死心了,不要再抱有幻想。”7月6日收盘后,一位重仓成长股的基金经理陈亮(化名)以沙哑的嗓音告诉记者,6日成长股再次暴跌,代表着“中小创”的情况彻底失控,政府已经放弃了这块“有毒资产”。  上海一位重仓成长股的基金经理郭峰(化名)的心情充满了悲伤和无奈,7月6日收盘后,他向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快崩溃了”。  “我们苦苦坚持,一直等着监管部门出手救市逆转一致预期。我们也期盼着成长股经历50%的下跌后,能迎来一次超跌反弹,再趁反弹调整组合。”郭峰说,以当前盘面看,根本没有力量可以促成反弹。  基于7月6日救市资金流向金融、两桶油等权重股,机构判断,中小板和创业板等大面积个股跌停的局面只能依靠自救来解决。  “中小板和创业板是场外配资加杠杆的重灾区,现在只能依靠市场自然出清。”7月6日,某公募基金经理的策略是开始卖出成长股。由于买盘很少,很多个股一卖就砸到跌停。他只能选择卖出跌幅相对少的个股。  “现在没有办法,只能是把能卖得了的就先卖了,尽量卖一些非核心的持仓品种,集中资金自救重仓股。”一位基金经理无奈地说。  7月6日这天,郭峰及其所在公司的基金经理也在为“卖还是不卖”痛苦地纠结着。每天组合中都有多只个股跌停,有些早盘开盘不到5分钟,股价就躺在跌停板上,根本卖不出去。  “我们打算再坚守一天,如果7月7日还是延续中小创暴跌的局面,我们也要开始卖了。”郭峰说,公募和私募偏成长风格的基金持仓都集中在中小创。这轮暴跌中,私募爆仓清盘导致进一步杀跌,如今,公募加入减仓会导致市场进一步陷入囚徒困境的局面。  数据显示,6月5日,创业板指数自4000点开始调整。自此至7月3日,59只股票型基金净值跌幅超过40%,净值跌幅超过30%的股票型基金达到421只。  同期,混合型基金同样受伤不小。净值自高点回撤幅度超过40%的基金达到25只,跌幅超过30%的基金达到184只。  7月6日,同花顺股价由跌停拉到涨停,当天龙虎榜数据显示,最大五个卖出交易金额均来自机构专用席位,卖出金额达到4.39亿元。中科金财的卖出席位中同样出现两个机构专用席位。(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PAGE@默认页3]    上周两市大盘大幅跳水,虽然针对二级市场的政策利好频繁出台,但也仅在周二带来了市场上涨,其他交易日尽管盘中有反复但最终都以单日大幅下跌报收。最终沪指单周下跌12.07%,报收3686.92点;深成指下跌14.95%,报收12246.06点;中小板指下跌13.30%,报收8068.06点;创业板指下跌10.80%,报收2605.28点。  两市成交情况也是逐步趋向低迷,上周五成交额已经低至11532亿元。  行业板块表现方面,国防军工、商业贸易、有色金属、农林牧渔、建筑材料、纺织服装6个行业跌幅最深,周跌幅超过20%,仅有银行板块相对抗跌。  国金证券 :  既然政策底已经明确出现,本轮市场中级调整的“点”底部区间也已基本探明。当然从历来超跌之后的反弹来看,底部的夯实不会一蹴而就,会有一个反复,但整体中枢或将逐步上移。  浙商证券:  尽管近期的持续下跌在历史上是较为罕见的,但同样管理层以及市场各方的“救市”决心以及举措也是空前的。可以预期,疾风暴雨式的下跌已告段落,大盘有望再度迎来回升。  川财证券:  普涨行情告一段落,行业和主题分化将加剧。从确定性角度看,救市方向、政策明确扶持方向、业绩稳定增长方向值得关注,如蓝筹ETF成份股、国企等,而创业板风险仍未完全消除。  华泰证券 :  市场大趋势将是反弹,我们相对乐观,但不盲目乐观,毕竟市场元气的恢复需要时间。而随着监管层对做空的限制,市场波动性会较之前极端的高波动有所下降。  国海证券:  短期市场结构性特征仍然明显,市场情绪难以挽回,今年年底之前建议更多关注有业绩支撑的个股 .  光大证券 :  本轮下跌并非偶然,有利于市场风险偏好的理性回归,同时平抑增量资金的入市节奏,从而加大行情的复杂性和分化的可能性。  国信证券  政策出手曙光已现 三维度择优买入  从上周五下午至周日晚,救市政策一波接一波,从提信心到拿出真金白银,足见管理层对当下股市现状的重视。  我们认为,本轮股市危机的核心因素主要还是信心缺失引发的资金失衡,而非基本面因素,是流动性缺失或者说缺乏对手盘的问题所致。时至今日依然还有很多人在为政府是否应该出台稳定市场的措施在纠结,并没有意识到股市危机有可能进一步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的风险,进而危及实体经济及改革大业,需要高度重视其危害性。当前不是救市与否的问题,是必须救,而且应该从重从快救。救市已经不只是证监会一个监管部门层面的事情,必需上升到国家层面。历史上美国政府、我国香港特区政府在处置化解股市引发的金融危机时,断然采取的诸多救市措施对我们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一般意义的利好措施对于化解当前股市危机可能成效不大,如果成立大规模(1-3万亿以上)的平准基金或者采取暂停强制平仓、政府对券商两融、银行信托配资等设定损失分担担保计划,应该能起到稳定市场、化解危机的作用。  超级周末已经过去,目前已经获得官方确认的重磅救市措施包括:(1)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多渠道筹集资金,扩大业务规模,增强维护市场稳定的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将协助通过多种形式给予中金公司流动性支持。(2)暂缓IPO.7月4日晚沪深交易所分别公布了此轮28家公司暂缓发行公告 ,已经缴款的IPO退款。(3)21家证券公司合计出资不低于1200亿元,用于投资蓝筹股ETF;承诺上证4500点以下自营股票盘不减持,并择机增持。(4)中央汇金公司公告确认已经通过买入ETF入市操作并将继续。我们依然在期待更多的实质性措施出台,而上述措施中,尤以人民银行给予中证金融公司提供流动性支持最为引人关注,被部分投资者理解为实质意义上的央行提供无限额流动性的中国版平准基金,想象空间巨大。有投资者认为这与欧央行保卫欧元时“不惜一切代价”的说法类似,如果这个措施能尽快实施,无疑将起到定心丸的作用。  总体来看,我们相信政策救市的有效性,“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首先,本轮牛市的基础依然在,构成此轮牛市的基础和主要上涨逻辑依然清晰。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投资者树立了“改革牛”的信心,而经济下行背景下的宽松货币政策,股权时代下社会资金的证券化,居民资产配置的“脱房入市”,引致的“大水牛”又是另外一个基础。上述基础都是建立在投资者信心基础之上的,一旦股市短期连续大跌导致信心缺失,将动摇牛市基础,因此,政府稳定市场的决心和力度至关重要。  经过此次惨烈地去杠杆,无论是场内融资还是场外配资的杠杆运用将更加规范和健康,这一点将有助于牛市的延续。而随着强国战略的层层铺开,改革愿景日渐清晰,经济转型过程也将持续推进。一般而言,“市场底”总是在“政策底”出现之后奏效,目前上证指数对应今年盈利的市盈率仅14倍,估值已经到了“市场底”区间。  其次,要坚信政府有足够的信心、能力和资源成功救市。从之前央行果断意外降息降准开始,管理层已经接连出手救市试图力挽狂澜。上周末消息面已经相当精彩纷呈,开始上升到国家金融安全层级,不排除后续会出台更为重磅的金融稳定政策。证监会肖主席周末也讲话称“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可以说,本周对于彻底扭转下跌趋势,恢复市场信心将至关重要。  最后,从海内外政府出手强力应对化解金融危机的情况来看,基本都是以成功化解危机、回归慢牛为结果。1)美国1987年股灾后,美联储大量购买政府债券并降低利率,美国政府表态会全力保障市场流动性,向多家大公司提供资金以便回购股票,以及与他国协调汇率政策,避免游资大量流出。道琼斯指数随即报复性反弹,市场逐渐稳定,经过几个季度的盘整后超过前期高点。2)我国香港1998年股灾,香港政府动用外汇基金买入港元保持汇率和利率稳定,大手笔买入恒指蓝筹成分股托市。同时颁布限制卖空和外汇、证券交易和结算新规定打击空头,以及蓝筹、红筹公司回购股份。结果政策效果显著,恒生指数逐渐企稳回升,到1999年7月重上14000点。3)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联邦政府接管两房、援助AIG,财政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分别出台稳定基金和限制金融股卖空,国会通过7000亿美元救助计划包括援助企业巨头、购买养老金计划、房屋抵押贷款等。在积极救助下,市场恐慌情绪开始缓解,美股 2009年3月起触底反弹,开启迄今6年多的长牛慢牛行情。  当然,一旦股市危机得以顺利度过,随之而来的并不会是迅速恢复之前的快牛行情。市场修复需要时间,股市将进入震荡阶段,分化行情不可避免,如何去伪存真,将考验投资者的能力。我们提出三维度选股法:基本面(估值相对合理,有适度确定性)、跌幅够(最高点往下50%左右,下得多弹得狠)、底部放量(恐慌盘出逃多,新的资金已进入).  申万宏源  市场元气恢复需要时间  去杠杆风险蔓延至场内融资,政策维稳仍非常关键。上周市场加速调整,当前博弈格局中轻易博反弹风险较大。市场下跌到目前这个位置,场外配资强平风险正逐渐蔓延至两融等场内融资,并可能将去杠杆危机进一步蔓延到定增、上市公司股东股权质押等领域。众所周知,股票市场杠杆资金的最终来源是银行体系,如果包括两融在内的杠杆被全部挤出将可能使得银行体系蒙受较大损失,并大面积伤害包括中低净值人群的居民资产负债表。从这个角度出发,当前管理层及时稳定市场预期的动作仍是十分必要的,密切关注是否会有进一步的维稳政策出台。  “政策底”已十分明确,市场元气恢复需要时间。关于市场调整何时见底,我们认为:1)政策底已经明确,央行“双降”政策使得货币政策收紧预期被证伪;上周三市场大跌后证监会连夜发文释放利好,不仅降低交易费用,还拓展两融渠道,更是废除了两融130%的强制平仓线、取消6个月的强制还款期;周末更多是出台了多项重磅救市政策:暂停IPO、21家券商联合声明出资救市、央行托底证金公司、汇金证实入市、多家券商下调保证金比例并上调折算率以防范两融风险,政策救市态度和决心已然十分坚决,预计后续措施还会逐步出台。2)情绪底明确,现在市场需要时间恢复元气。3)没有所谓的市场底,在这个位置上继续下跌场内融资存在大幅缩水可能,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监管层不会等市场底,市场失灵的时候必须干预,而且得坚定干预。  心态有变,稳住后大概率仍是横盘震荡。一年以上周期看牛市逻辑尚未被破坏,降准降息提供了股市去杠杆的“缓冲垫”,货币政策不再宽松被证伪,政策信号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指数继续大幅杀跌的空间被封杀。而短期来看,虽然管理层采取了稳定市场预期的手段,市场博弈格局仍相当复杂,非交易性投资者不建议盲目博反弹:短期反弹过后过高杠杆资金将择机撤退;尽管经过大幅下跌,年内翻倍个股仍然比比皆是,场外增量资金短期大举进场条件尚不充分。往后看,指数3个月以内可能走出类似日经225在2013年5月之后的长期震荡横盘走势,心态有变,未来市场将从“听风就是雨”的牛市思维过渡到“精选个股”的“熊胆”,风险偏好下降是必然。短期建议关注定增破发、次新股以及高管新近增持的超跌优质股。  海通证券  由危转机积极面对  救市保卫战全面拉响,股市由危转机。(1)6月15日以来A股经历急速下跌,上证综指、创业板指最大跌幅分别达29.9%、37.3%,14个交易日中6天出现1000只以上个股跌停,这种下跌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的股市回调。目前券商 银行 信托场内外融资、股权质押等与股市相关的资产达5万亿,市场持续下跌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2)毫无疑问,周末救市组合拳已经表明保卫战拉响,多空力量将发生质的变化。  牛市继续,有整固消化期。(1)杠杆交易使得这次调整非常剧烈,但终究是一次中期调整。通常牛市中期调整指数跌幅在20%-30%之间,但特殊情况也会跌过头,如1987年美国股灾标普500 下跌33.5%,1988年我国台湾地区股灾台湾加权指数跌44.6%。A股急跌后政策维稳将遏制恐慌情绪,牛市逻辑仍在。但大跌已经深刻教育了投资者,未来杠杆资金入市将更趋谨慎,管理层也将对杠杆资金的管理更加规范。此外,连续三周的大跌对人气杀伤大,未来资金入市速度将趋缓,告别疯牛。(2)救市组合拳再度强势出击,市场短期有望反弹。但从1987年美国、1988年台湾股灾经验看,政策救市短期反弹后市场均进入W型筑底阶段,而非强势V型反转。预计本次市场强反弹后仍有震荡筑底阶段,原因在于本轮下跌源于去杠杆。目前杠杆资金套牢盘合计近7000亿,市场需时间盘整消化。  策略:由危转机,积极面对。短期市场仍将在博弈中震荡筑底,大概率进入去伪存真、精选个股的分化阶段。  西部证券  有望走出N型整固形态  从推动本轮反弹的改革和流动性这两大核心因素来讲,改革方面基本保持了前期的推进力度和节奏,各行业各领域的改革方案正在逐步出台。但需要明确的是,改革红利的释放是一个漫长过程,改革的快慢也将影响整体牛市的节奏;而在流动性方面,虽然央行再度出手,但效果开始呈现出明显的边际递减效应。加上管理层对于杠杆资金的调控力度加大,使得市场供求关系在近期确实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融资盘压力的加剧也成为了本轮调整的重要因素。以A股以往的运行规律来看,牛转熊往往伴随着货币政策的收紧,但从央行的动作和表态来看,政策短期转向概率并不大。因此,流动性收缩这一因素当前无法证伪,这也使得A股逻辑上的长期牛市依然存在,本轮调整可能更倾向于慢牛过程中的中期调整。目前来看,管理层维稳意图和决心毋庸置疑,对于股市的呵护力度显著增加,这显然也有助于一定程度上延缓股指继续回落的节奏和稳定市场情绪。  技术面来看,中小板、创业板基本于半年线附近获得较强支撑;沪指以1974点低点和5178点高点作江恩角度线,可以发现指数回落至1:2轨即3700点附近获得较强支撑。因此,3700点附近有望展开短线技术性反弹,但这并不意味着反转的开始,毕竟底部的夯实往往会是一个反复和复杂的过程。同时前期技术形态破坏严重,市场技术指标和形态的自我修复也需要时间。我们更倾向于股指走出N字型的整固形态,60日均线得失将是牛熊转换的关键。  中金公司  局部价值逐步显现  亟需外力力挽狂澜,局部价值逐步显现。如果说市场前期开始的调整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近期的加速下跌、难以止跌则是因为融资盘压力,以及投资者在中小市值股票上配置过于集中,导致在下跌阶段带来负向循环和流动性缺失。近日的A股市场波动率已经上升到近15年的较高水平,在正常的市场机制中,市场越是下跌愿意进场的资金会越多,从而使得市场展现出自身稳定机制。这种自身稳定机制出现的前提之一是,市场参与者之间的行为相互独立且判断差异化,但目前A股所呈现的状态是,在融资盘压力依然较大情况下,投资者出现恐慌苗头,相互影响且行为趋同,导致市场丧失自身稳定机制,这种情况亟需外力干预。周末管理层出台组合政策,对于稳定市场情绪有一定帮助,但是否能够立刻扭转预期、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尚存不确定性。尽管如此,随着市场回调蓝筹股已经逐步开始显现价值,目前沪深300前向12个月市盈率已经回落至12.5倍左右,明显低于历史均值。  操作及行业建议:市场杀跌帮助“去伪存真”,部分被错杀的优质公司开始显现价值。考虑到市场前期累计跌幅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在市场继续消化融资盘带来的抛售压力后存在短期反弹可能。近期市场的下跌也使得部分优质公司开始显现价值,建议关注:1)估值已经有回落或者被错杀的优质蓝筹;2)成长股方面则需要关注商业模式逐步清晰稳定、战略执行有力、估值渐趋合理的龙头;3)继续关注国企改革主题。  国泰君安  标本并重稳定市场预期  监管部门的救市努力有助于缓解市场极端情绪,十分必要和及时。过去一年A股市场全市场范围使用杠杆,形成了快速上涨的趋势。短期内受限于风险偏好下降以及微观结构恶化的影响,市场调整剧烈,投资者情绪也明显趋向悲观,市场与情绪间的共振正在形成。这一时点上监管部门做出救市举措极有必要,7月4日证监会要求21家证券公司出资近1200亿元,投资蓝筹股ETF。此外,证券公司承诺自营不在4500点以下减持,证监会7月5日发布公告宣布扩大证金公司融资,央行将协助支持。这一系列的救市举措与之前的举措十分必要和及时,明显有助于缓解市场的极端情绪。金融市场真正的风险来源于市场趋势与情绪的共振,监管部门的及时举措将大幅降低金融市场的极端风险,避免强烈负面共振出现的可能性。  标本并重。本轮市场调整有两个重要因素:第一个是风险偏好下降,第二个是市场微观结构变化。自2014年4月以来的A股牛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者对于改革的预期,以及由此引发的无风险利率下降。这表现为市场对于转型、创新类股票的偏好,以及A股估值上限的全面打开。当前改革仍在继续,但对于市场预期所形成的支持在边际上减弱,支撑市场上涨的因素在消失。改变这一因素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加快包括国企改革在内的一揽子改革措施的落实,使得改革预期能够进一步加强;另一个是快速降低全社会的无风险利率水平,对冲风险偏好的变化。  治本还要解决微观结构的变化方向。市场微观结构变化往往是经历长周期牛市后市场本身演化的结果,具体指股票资产在交易过程中转移到最乐观的投资者手中而造成短期市场流动性的缺失。本轮市场一年内便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和杠杆资金的运用有关,短期内各方面救市政策出台有助于稳定股票和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的优化过程需要在交易中实现,以及在企业业绩的增长过程中改善。这一过程可能会消耗一定的时间,需要观察成交量出现实质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有必要对杠杆资金的运用加强管理,避免市场风险的再次出现。  三个选股标准:有业绩、低估值、高分红。风险偏好下降时市场会更关注安全边际和确定性,符合业绩高增长、低估值、股票分散度高、涨幅低、高分红高股息率的公司和行业将更受青睐。我们从三个角度梳理受益行业:1。确定性的性价比,涨幅小低估值:银行、非银、家电中的白电;2。业绩确定性较高:交通运输中的航空,白酒;3。转型改革预期较强:公用事业中的电力,军工。主题方面,风险偏好下降期需要更精确把握催化剂临近且筹码集中度不高的方向,推荐国企改革。  中信证券  跟着“救市”资金走  “救市”资金将集中火力买入大盘蓝筹,并辅以相应的预期管理。对比当前券商成立的平准基金,我国香港当时的“救市”资金力量相对于整个市场的成交体量还是非常可观的,完全能够直接通过自身的买入行为影响市场均衡价格。为起到最大的作用,我们认为此次“救市”资金将集中火力购买大盘蓝筹,并辅以相应的预期管理。  短期将由增量资金偏好决定市场风格,跟着救市资金买大盘蓝筹权重股。在未来一个星期,我们认为增量资金的偏好将决定市场风格。的确,不少机构资金仍然困在中小盘股,不可能马上撤出并投入蓝筹,我们认为那些因为“救市”进入的增量资金才是短期的主要买入力量。短期应该坚决跟着他们走,不必纠结于其他存量资金如何脱身和如何转向问题。  蓝筹股在本轮调整后有回归价值中枢的动力。经过深幅调整,现在上证指数市盈率不到20倍,横向与国际比较(包括与H股比较)都已经不贵,均值回归动力增加。只是原来的“赚钱效应”加速资产入市,现在的“亏钱效应”起的是反作用,提高了风险溢价,降低了价值中枢,放大了市场波动。  投资建议:短期应该坚决跟着“救市”资金走,买入低估值大盘蓝筹权重股(主要是金融行业),避免周期性的石化行业。中期随着市场信心的恢复,在自我修复过程中,存量资金会关注在这轮调整中相比银行业跌幅更大的低估值白马行业(食品饮料、汽车、家电、医药、电力).(来源:上海证券报) [PAGE@默认页4] (来源:广州万隆)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票为什么会跌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