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网站100万是给个人吗

==欢迎访问苏州大学网站==
& 师资队伍 &
& 千人计划
&&&&1982年毕业于江西大学 (现为南昌大学)物理系,1988年、1996年先后获南京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12月至2009年3月任美国柯达公司研发部研究员。2009年3月加盟苏州大学,任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同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共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其中SCI源期刊论文的引用次数为1600多次(H-index = 20)。在柯达公司工作的八年里,申请各国专利160多项(其中已授权或已公开的美国专利申请为59项、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专利申请为100多项)。发明了具有全有机连接层结构的级联 (Tandem)有机发光二极管;制备了高性能的红、绿、蓝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 制备了高亮度长寿命的有机白光照明器件; 研究了级联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致发光的相干光特性等。 为美国柯达公司有机发光显示技术和有机固态照明技术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此外,早期还研究过硅基纳米发光材料和特性等。
&&&&目前正在主持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大面积高效长寿命的白光 OLED器件及照明器具研究”;负责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子课题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江苏省学者攀登项目1项。 已在国内率先研制出120 mm x 120 mm的有机白光照明板。目前是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Organic Electronics、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等十几种期刊的审稿人,以及香港RGC基金评审人。 现被聘为第五届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学科组专家、 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OLED工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影像科学与光化学》学报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委员。
&&&&1994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0年12月获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师从闵乃本院士和王牧教授。2000.12-2002.1于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从事表面与外延生长物理研究。2002.8-2009.8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历任研究员和资深研究员,长期从事软物质与生物物理、生物与多功能复合材料研究。期间08.1在哈佛大学以访问学者进行短期合作研究胶体玻璃化转变及细胞生物力学。2009年7月起,任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以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为工作平台,开展生物纤维及低维复合多功能材料的创新研究。迄今已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在《自然》发表1篇、《物理评论快报》发表1篇。于2005.9获得李光耀杰出博士后研究奖,为当年世界范围内三位获奖者之一,并获得一项为期三年的独立研究基金。2007年获新加坡杰出青年科学家奖提名。美国物理学会与生物物理分会终身会员,美国和新加坡材料学会会员。2009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同年入选“法国科研创新人才工程”。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及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陈琛,男,汉族,1963年11月出生,现为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生物制造中心人工心脏研究所所长, 特聘教授。陈琛教授是中组部第六批“千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江苏双创人才计划”入选者, 美国人工内脏器官学会(ASAIO)会员, 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 中国力学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生物医学工程、 磁悬浮、特种电机等领域的研究和产品开发, 其凭借新一代心室辅助装置(短期型)产品的开发, 创办了苏州同心医疗器械公司并任董事长 ,开展人工心脏的研发、生产工作。
&&&&陈琛教授目前主持的项目有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 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美国NIH资助SBIR项目等。
&&&&陈琛教授的研究方向是人工器官 (侧重人工心脏、人工肺、肾透析), 主要进行人工器官相关的跨学科基础、应用基础研究、 人工器官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和人工器官试验、评价技术研究。
&&&&韩森,男,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毕业,苏州大学讲座教授。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Fellow、美国光学学会(OSA)和美国精密工程学会(ASPE)会员、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光科院兼职教授,中国教育部聘请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评审人,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CSMNT)理事、以及中国体视学学会(CSS)海外客座理事,中国体视学学会生物医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苏州慧利仪器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曾任美国Veeco仪器公司首席科学家,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客座教授; 2007年任江苏省先进光学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可行性专家论证会聘请专家; 随后担任江苏省先进光学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获2008年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获2010年度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获2010年度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11年入选第六批国家千人计划。
&&&&曾担任国际学术会议主席和分会主席14次、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7次。做大会特邀报告9次、特邀报告6次 、学术报告、技术讲座和座谈49次。国际光学主要学术期刊《Applied Optics》、《Optics Express》、《Optical Engineering》和《The Journal of Vacu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的审稿人、《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第一届编委会委员、德国《物理》杂志编委、中国《纳米科技》杂志编委。4本国际光学工程学会文集的主编辑,专利3项,以第1作者发表的论文40多篇。两次获得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主席给予的致谢证明。分别于2000年和2005年获得在发明界被称为发明奥斯卡奖之称的R&D100奖;两次获美国威易科仪器银奖等诸多奖项。3次获优秀论文奖和5次科技进步奖。
&&&&韩森博士的技术专长是光学干涉计量,特别是在光学检验、精密机加检验、半导体晶片、太阳能硅片、微米/纳米级MEMS检测技术和纳米级薄膜检验方面。
&&&&杨立坚,男,1966年8月生,1987年获北京大学数学专业理学士,1995年获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统计专业博士学位。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统计与概率系终身正教授,前研究生主任。理论研究领域为复杂数据的非参数推断,包括非线性时间序列,函数型数据,高维数据,同时置信带方法。交叉学科领域为统计学在经济学,农学,食品科学,地理学和遗传学中的应用。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2010年11月正式全职加盟我校,现任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等统计与计量经济中心主任。2010年被聘为江苏省特聘教授。2011年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2012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杨立坚教授是顶级统计期刊的审稿人,并曾任一流统计期刊 Statistica Sinica以及核心统计期刊 Journal of Nonparametric Statistics, 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的副编审,以及著名统计期刊 Sankhyā 的正编审。还担任过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和美国宾州大学的客座教授,以及美国劳工统计局研究员。杨立坚教授是首位获耶鲁大学出版社 Tjalling C. Koopmans 计量经济学理论奖的华人学者,是美国统计协会当选会士(Elected ASA Fellow),国际统计学院当选会员(Elected ISI Member)。杨立坚教授培养的多名博士已成优秀的统计学家,近年来对苏州大学统计学的研究生培养、对外交流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以杨立坚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苏州大学统计学于2011年新增为一级学科博士点,于2012年成为江苏省新增一级学科“十二五”省重点学科。
&&&&迟力峰,女,1989年博士毕业于德国Goettingen大学,回国前任德国明斯特大学物理所及德中纳米中心教授。迟力峰教授在界面组装及纳米表征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目前已经在Nature, Science,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Phys. Rev. Lett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20余篇。她最早以原子力显微镜研究有序分子膜的结晶或聚集,获得了关于其二维结晶初始状态的许多重要信息,文章发表于美国Science,,213-216。她利用低膜压力下,快速转移DPPC单层膜,获得了有序表面结构,从而发展了一种利用界面超分子构筑来实现表面图案化的新方法,文章发表于英国Nature,,并被评为年期间Nature被引用前100 名论文的第20位。她和她的团队利用各向异性金属表面实现了烷烃端基的碳氢键活化,并诱发直链聚合,成果发表于Science,,213-216,并被Nature和Nature Nano等杂志评述。至2011年底,她发表的论文被他引超过4000余次。
&&&&迟力峰教授1999年获基金委“海外青年合作基金”(杰出青年B类),年获德国北威州教授资格奖学金(Lisa-Meitner奖),2012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迟力峰教授是Langmuir,中国高等化学学报的Editorial Board成员,并任欧盟第七框架纳米材料专项的评审专家。
&&&&郭述文教授于2012年5月加盟我校电子信息学院。郭述文教授是MEMS传感器专家,曾任比利时IMEC公司研究员,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客座研究员,并曾就职于美国GOODRICH公司。拥有丰富的科学和技术研究经验,担任过多项产品项目研发负责人。近三十年来主要从事MEMS传感器产品开发,特别是对MEMS加速度传感器,高温高精度压力传感器以及MEMS陀螺仪等MEMS产品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经验和较全面的技术资料,拥有十多项美国专利,在国内外著名杂志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2012年入选第七批"千人计划"。
&&&&刘海燕教授于2007年5月全职加盟我校,现任苏州市抗肿瘤生物技术药物重点实验室主任、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PI。刘海燕教授长期致力于疾病状态下免疫系统功能的研究,利用病毒感染、肿瘤、骨髓移植等多种模型,对T细胞自身信号传导,抗原特异性反应以及记忆反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国际著名期刊如Nature Medicine、 Immunity、Journal of Immunology、Blood及PNAS 等发表论文多篇。目前其研究团队致力于肿瘤免疫治疗与移植免疫干预的机制与新方法的研究。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等资助。2012年入选第七批创业类"千人计划"。
&&&&陈晓东,1965年在北京出生,第二批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2007),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2000)。研究方向为"食品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启示下的化工过程"、"化工传热传质"等。
&&&&陈晓东教授198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1991年于新西兰Canterbury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年任新西兰食品工程协会主席,先后担任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化工系教授 ()、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化工系教授(2006-)、蒙纳士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到目前为止,陈晓东教授已发表378篇国际学术论文、215篇国际会议论文、出版了两本论著和21个章节,完成了50多个工业私企咨询项目综合报告,并多次在重要国际会议发表了主题演讲,还担任了一些国际期刊的编委。曾获得许多荣誉及奖章, 如澳洲化工学会(1999)Shedden Udhe 奖章;第八届国际食品工程大会青年食品工程师奖(2000);新西兰皇家科学院工程与物理最佳研究奖- Cooper 奖章(2002);亚太地区化学工程年会最实用文章奖(2002);奥克兰大学 Hood学者奖(2005)(Hood教授现任牛津大学副校长);厦门大学南强学者奖(2005);大洋洲4个化学工程大奖之一 - 首届恒天然(Fonterra)杰出应用生物与食品工程奖;亚太地区干燥年会杰出干燥研究贡献奖(2007);对干燥研究与发展长期杰出贡献奖(Taylor and Francis Sponsored)(2007 and 2012);国际干燥学会(及法国干燥学会专奖)杰出干燥研究奖(干燥学基础在工业中的应用)(两个国际干燥学大奖之一)(2008);2009年度英国化学工程学会发明创造者奖七个候选人之一;年度,五个对世界干燥文献做最多贡献人之一; Monash和大学工程学院院长杰出研究贡献奖(2009); 年Arun Mujumdar Visiting Professor,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Mumbai等。
&&&&此外,陈晓东教授业余兴趣爱好广泛,在歌唱、绘画、羽毛球运动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实力,是位具有多元化、全方面影响力的人才。
&&&&吴庆宇教授,1982年和1985年获苏州医学院医学学士及血液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人类生物学国家博士。1990年至1993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至1995年任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讲师。1995年至200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Berlex Biosciences任高级研究员。2006年,在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及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学医学院分子心脏、肾脏与高血压系任教授。1998年起受聘为苏州大学教授,现为苏州大学医学部主任、唐仲英医学研究院院长、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主任和教育部“血液与血管疾病诊疗药物技术”工程中心主任。
&&&&吴庆宇教授主要从事血管生物学及血栓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其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发现并克隆了心脏酶corin,并证明corin是人们多年来寻找的心房肽活化酶,在心脏内分泌系统、调控血压和心功能中起关键作用。该研究被Science和Cell Metabolism 评论为20年来在心钠肽研究方面的重大突破。最近,其团队又发现Corin在子宫螺旋动脉重铸,调节血压预防妊娠期高血压中具有重大作用(Nature 2012),该研究被美国NIH心、肺及血液研究院(the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评为2012年顶级研究发现之一。目前主持2项美国NIH R01课题,1项“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SCI论文100多篇,获得专利10余项。
&&&&吴庆宇教授现为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美国血液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国际蛋白酶协会、美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会员;担任30多种国际期刊的审稿人,包括PNAS、JCI、Circulation、PloS Genetics、Blood、JBC、Haematologica、Am J Physiol、FEBS J、Kidney Int 以及Genomics。历年来,担任过多所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学术及顾问委员会委员或评审专家,包括美国Berlex Biosciences()、克里夫兰临床中心(2007-现在)、NIH(2008)、哈佛大学(2008)、明尼苏达大学(2008)、意大利卫生部()、韦恩州立大学(2012)等。
&&&&周晓方,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昆士兰大学数据与知识工程研究室主任,萨师煊大数据管理和分析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我国"863"主题项目《开放环境下海量Web数据提取集成分析和管理系统平台与应用》首席科学家。
&&&&周晓方教授于1984年和1987年获得南京大学计算机本科及硕士学位,1994年于昆士兰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1987年至1991年在南京大学任助教、讲师,1994年至1999年在澳大利亚科学院(CSIRO)数学与信息科学所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及项目主管,1999起在昆士兰大学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系工作,历任高级讲师,副教授,教授。周晓方教授曾任澳大利亚生物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澳大利亚信息通讯技术国家实验室(NICTA)高级研究员,澳大利亚研究基金委(ARC)企业信息基础研究网主任等职();2010年至2013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任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职位。其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空间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数据质量,数据挖掘,高性能数据处理,内存数据库及网络信息系统,以及这些技术在生物信息学,地理信息系统,移动对象管理,水文信息系统,医疗卫生系统,Web查询及视频数据检索等方面的应用。周晓方教授长期从事数据库及信息系统研究,在大规模复杂数据管理集成与分析的基础研究及海量数据前端应用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成果。周晓方教授在这些领域发表了逾240余篇论文,包括50余篇发表在国际三大数据库会议SIGMOD, VLDB和ICDE,及数据库相关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期刊VLDB Journal, ACM Transactions on Database Systems, ACM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的论文。周晓方教授是2013年IEEE国际数据工程大会(ICDE)程序委员会主席,2015年ACM多媒体大会(ACM Multimedia)大会主席。目前担任IEEE数据工程执委会委员,VLDB Journal,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Cloud Computing和World Wide Web Journal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的编委。
&&&&时玉舫,苏州大学特聘教授,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央组织部“千人计划”首批入选者,国家特聘教授,国家973研究计划总体组成员。于1977年至1982年在山东农学院接受本科教育,1985年至1992年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学习,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5年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完成博士后工作。1995年起在美国红十字协会Holland医学生物研究所和乔治华盛顿大学任助理教授,于1999年晋升为终身副教授。2001年在美国新泽西医科齿科大学-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医学院任终身副教授并于2003年晋升为终身教授,并成为该大学特聘首席大学教授。
&&&&时玉舫教授从1988年开始致力于细胞凋亡领域的研究,尤其是T细胞凋亡方面。建立了激活诱导淋巴细胞凋亡(activation-induced cell death,AICD)的概念,同时发现了c-myc对AICD的调节作用,为相关肿瘤免疫调节治疗和药物研发奠定了重要基础。其早年证明的Rapamycin促进化疗药物引起的癌细胞凋亡的研究结果目前已成为癌症治疗领域中的新方向。时玉舫研究员近期研究发现的成体干细胞的免疫调节特性,为干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和在器官移植上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迄今为止,时玉舫研究员已发表SCI收录的研究论文170余篇,包括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Science,Nature Medicine, Nature Immunology,Cell Stem Cell, Immunity,PNAS,J. Exp. Med等,总引用10,000余次数。时玉舫教授,自1997年至2010年担任Cell Research杂志的编委和副主编。1999年-2002年期间任Journal of Immunology副主编。回国后以中国科学家身份担任Oncogene杂志的receiving editor,Cell Death and Disease和Cell and Biosciences的副主编。时玉舫以中国科学家身份任多种杂志编委,包括,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Research, Stem cell Research and Therapy, Molecular and Cellular Immunology, Journal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和Stem Cel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
&&&&赖耘,男,苏州大学物理科技与技术学院特聘教授。199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之后赴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并于2005年获博士学位。2005年9月至2011年1月在香港科技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11年2月回国,同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及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
&&&&赖耘教授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包括4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2篇Nature Materials,以及多篇PRB,APL等, 并被广泛引用,总被他引用次数近400次。
&&&&赖耘教授原创性的贡献包括:在隐身领域首次提出远程隐身和幻像光学的概念和理论,开辟了两个新颖有趣的研究方向;在超构材料领域首次用光子晶体实现双零超构材料, 以及首次提出特异声学超构材料的概念和理论。这些工作获得Nature,Science,Nature Materials,Discovery Channel,Physics World等顶级学术杂志和著名媒体广泛报道,并多次获著名学术同行亮点评论。
&&&&赖耘教授现为多种著名国际期刊审稿人。未来将继续从事各种新颖的电磁波、光波和声波材料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同时计划进行一些声学特异材料方面的实验研究。
&&&&马万里,男,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2000年取得复旦大学物理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2006年取得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12月至2010年10月,先后在美国加州圣塔芭芭拉大学、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入选第一批"青年千人计划" 和"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马万里教授在Nature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Letters,JACS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论文。自2004年起论文引用数量超过4000次,平均引用率超过每篇200次。他在2005年独立研发的有机光伏电池达到5%的效率,成为当时的里程牌。该突破性工作促进了工业界对有机光伏产业的追加投资和引发了学术界对有机光伏的研究热潮。该文章的单篇引用率迄今超过1700次,是近年来光伏领域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章。
&&&&马万里教授积极参与新型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与美国著名有机光伏电池公司Konarka和纳米晶光伏电池公司Solexant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掌握大量有机光伏电池设计和制作的工艺技术。
&&&&马万里教授已获多项已授权美国发明专利,部分专利已被Konarka购买并运用于实际产品生产。目前还担任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Letters,Langmuir,Macromolecules等多种著名国际期刊的审稿人。现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基于全溶液制程的有机聚合物/纳米晶叠层太阳电池"()
&&&&年分获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理学学士、硕士学位,2007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化学博士学位。年在美国艾默瑞大学(Emory University)和乔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联合的生物医学工程系作博士后研究。年先后在美国希达思-西奈医学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从事临床医学相关研究。2011年9月加入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受聘为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
&&&&研究领域:微流控生物芯片、纳米探针、疾病早期检测诊断
&&&&研究工作和成果:
&&&&研究发展先进纳米材料和微流控芯片技术平台,并应用于包括核酸(DNA、RNA),蛋白质疾病标记物、肿瘤细胞等多个层次的研究。学术论文主要发表于Angew. Chem. Int. Ed.、ACS Nano、Analytical Chemistry等期刊,包括两次期刊封面和若干研究亮点转载报导。
&&&&发展了多层软光刻制备微流控芯片技术,将聚合物酶链式反应(PCR)微缩于芯片,比常规PCR技术需要的试剂量减少几个数量级,成为PCR微芯片技术的成功示范。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一个高灵敏、高通量的点阵列式PCR芯片平台。能对不同的DNA模板和引物分子进行组合式PCR扩增反应,而不会彼此干扰。实现在单一芯片进行多重、高通量PCR反应。该PCR芯片平台已由美国Fluidigm公司商业化,在高灵敏基因探测,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等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业界高通量PCR芯片的代表性产品之一。设计研发了集成微流控的DNA微阵列芯片,利用微流通道中涡流混合以增强DNA微阵列的杂交。该芯片的检测灵敏度比传统的静态法提高近一个数量级,减少了杂交实验所需要的时间。
&&&&研究多色荧光量子点对临床组织样本中的蛋白质疾病标记物进行免疫染色的方法,并用于癌症诊断分析。利用抗体修饰的荧光量子点免疫染色技术,能够同时辨别4~5种不同的蛋白质疾病标记物。该方法克服了单一疾病标记物特异性不足的缺点,为在繁杂的病人临床组织样本中进行分子诊断,并且进而可对病人病情分型以及未来有针对性的个人化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该方法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可应用于前列腺癌、乳腺癌、淋巴癌等疾病的研究和诊断。发展了新一代实验平台集成微流控芯片和功能化的硅纳米线材料,用于高效捕获临床全血样品中的血液循环肿瘤细胞,对于癌转移的研究和病患病情监控有重大意义。
&&&&当前研究兴趣包括发展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集成纳米材料和微流控芯片的新型平台并用于临床医学检测与疾病诊断。
&&&&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2007年获得美国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医学院博士学位。后在位于斯特拉斯堡的法国国家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日签约加盟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受聘为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
&&&&张惠敏教授早期主要从事与发育生物学和病理学相关的科学研究。应用小鼠胚胎等模式生物,探索五大信号传导通路之一的Shh Hedgehog蛋白信号在胚胎肢芽发育和五指形态决定中的作用。同时利用博来霉素(Bleomycin)诱导的小鼠肺损伤模型和体外细胞培养系统,发现了抗凋亡基因Id1(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在急性肺损伤过程中对肺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近年来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上皮细胞粘着结构在细胞形态变化,细胞迁移与癌变中的功能机制。其中通过对秀丽线虫胚胎中半桥粒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体内的半桥粒并不是传统上认为的静态稳定结构。相反,它具有感应外力及传导蛋白激酶信号的作用。并且它的动态变化随时受到细胞外基质与外力的精确调控。此项研究成果于2011年3月发表于Nature杂志。半桥粒对外力敏感特性的发现开辟了上皮细胞研究领域的新方向,特别是各种致病条件下半桥粒动态变化的调控机制。为更好地了解与半桥粒相关的致病机理,及寻找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方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马楠,2004年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09年于多伦多大学药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0年在斯坦福大学分子影像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至2012年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年起任苏州大学材化部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入选首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
&&&&马楠博士的研究方向包括:量子点和新型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新型生物检测技术的开发,用于分子影像的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重大疾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诊断领域的应用研究。近五年里在Nature Nanotechnol., Acc. Chem. Res., J. Am. Chem. Soc., ACS Nano, Chem. Soc. Rev., Small, Langmuir, J. Mater. Chem. 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成果被Nature Nanotechnol., 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媒体广泛报道。以第一发明人获美国专利一项。曾作为研究骨干参与了由美国国立卫生院 (NIH),斯坦福大学癌症纳米技术研究中心(CCNE)和凯克基金会(Keck Foundation)资助的多项课题,担任Chem. Soc. Rev., Chem. Comm., J. Mater. Chem.等期刊的审稿人。现为美国化学会会员。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自然面上项目,深圳市杰出青年基础研究计划,广东省创新团队等多个科研项目。
&&&&吴涛, 男,1999年毕业于湖北三峡学院(现名三峡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获得汕头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无机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7月至2006年8月期间,在汕头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任教,先后担任助教和讲师之职;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在加大河滨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2012年入选中组部第二批"青年千人计划"。
&&&&吴涛博士早期主要从事具有光致发光特性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和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同时开展了水热-溶剂热条件下的有机配体原位合成反应及其相应的晶体工程学研究。近年来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晶态无机有机杂化多孔材料的设计、制备及相应微孔材料的小分子气体吸附特性研究,并同时致力于超四面体簇合物为基元的具有开放骨架的金属硫族半导体材料的设计合成、结构调控及性能调变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已在化学领域系列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共计引用频次1400余次(H-index=23),其中作为主要贡献者在J. Am. Chem. Soc. (5篇)、Angew. Chem. Int. Ed. (4篇)、Chem. Mater. (2篇)、Chem. Eur. J. (1篇) 四种影响因子大于5.0的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 两篇论文曾被选为Angew. Chem. Int. Ed.的热点文章。作为主要研究骨干参与了美国能源部(DOE)和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资助的多个研究课题。
Steffen Duhm
&&&&Steffen Duhm,男,2008年毕业于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2年在日本千叶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获JSPS研究基金。2012年7月起任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同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
&&&&研究领域:基于多种表面科学技术研究有机/无机杂化界面、有机/有机界面、有机单晶的能带结构、形成机制、电荷输运特性及其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包括:
&&&&(1)利用角度分辨紫外光电子能谱仪(ARUPS)研究有机界面的能级排列,探索真空升华的有机薄膜中的空穴-声子耦合以及有机单晶的能带结构,从而揭示有机固体的跳跃输运和能带输运特性;
&&&&(2)利用基于同步辐射的X射线驻波技术(XSW)研究由束缚距离和吸附特性引起的金属表面有机单分子层的构象变化;
&&&&(3)低能电子衍射(LEE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互补特性表面科学表征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上述研究领域。
&&&& 研究成果:Steffen Duhm教授已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包括Nat. Mater., Adv. Mater., Phy. Rev. Lett., JACS等。
&&&&李孝峰,男,2002年7月(2007年1月)本科(博士)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专业。其后分别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电机与电子工程学院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Blackett实验室担任研究员。2012年1月加盟我校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现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入选国家第三批"青年千人计划"。
&&&&李孝峰教授博士期间致力于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s)非线性振荡现象和混沌激光保密通信研究,获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和08年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曾先后负责来自新加坡科技局(A*Star)和欧盟等的多个科研项目的核心研究工作,从事反共振波导(ARROW)单模高功率VCSELs、多种同心圆光栅面发射DFB激光器、表面等离子亚波长波导/纳米激光器和微纳光伏器件的研究。目前已累计在光电子信息领域一区、二区和IEEE学报等主流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一作者近30篇),担任IEEE、OSA、AIP、ACS、IOP、IET等主办的多个学术期刊论文评审,是IEEE和OSA会员、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现主要在微纳光信息领域从事光伏太阳能电池和表面等离子亚波长现象/器件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许国强,1996年、1999年在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先后获得本科学位和硕士学位,2002年在美国俄亥俄州阿克隆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化学和化学生物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Weill医学院药理学系先后从事博士后研究及助理研究教授的工作。2012年加盟苏州大学,现任医学部药学院药理学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入选中组部第三批"青年千人计划"。
&&&&许国强教授长期从事合成大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功能的研究。建立了多种新颖独特的高通量方法研究蛋白质在信号传导通路中的翻译后修饰,并探索其生理功能。解决了长期以来蛋白质泛素化研究中缺乏高通量鉴定关键技术的难题。在Nature Biotechnology,PNA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Chemistry Biology等杂志上发表四十多篇论文,并被Cell, Nature Reviews Cancer等杂志的论文所引用。其所开发的抗体已实现商业化,由Millipore等多个公司销售,被用于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
&&&&许国强课题组近期主要开展功能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疾病治疗的分子机制等领域的研究。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杨磊,男,云南昆明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工学学士(2004)及硕士(2006)学位,2011年于美国常春藤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取得工学博士及创新与创业管理学硕士学位。年在布朗大学工学院任博士后研究员、讲师。2012年9月回国任职于苏州大学骨科研究所,入选中组部第四批“青年千人计划”。杨磊博士主要从事骨科生物材料的研究。截至2013年3月,杨磊博士共计发表一作论文20余篇、专著章节2章、中国授权专利4项;获得美国Sigma Xi 学会“125位青年科学家”奖(2011)、美国生物材料学会(SFB)最佳博士生奖(2011)、美国材料学会(MRS)博士生银奖(2010)、中国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2010)、布朗大学工学院优秀博士论文(2011)、清华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及毕业论文(2006)等奖励;担任了27个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担任国际会议分会主席3次、大会主席1次;在清华大学等做邀请学术报告5次。
&&&&陈新建,男,200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专业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并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博士毕业后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手写识别方面的研究。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先后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9.10)、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1.8)、爱荷华大学(2.5)做博士后研究,从事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方面的研究。2012年6月加盟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入选中组部第四批"青年千人计划"。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基于医学影像的肿瘤生长跟踪检测, 自动化人体器官及其病变的检测与定量分析,以及基于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的视网膜疾病分析。现为IEEE会员、多个国际顶级期刊 (如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 IEEE Transaction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Medical Physics, Pattern Recognition等)的审稿人。截至目前共发表50多篇国际顶级期刊/会议论文,其中包括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IEEE Transaction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等。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项,美国专利申请3项(1项已获授权);获得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和信息产业部重大技术发明奖1项。
&&&&1996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电化学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哈尔滨理工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12月获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12月至2004年1月担任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研究助手;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在美国图伦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10月至2010年3月在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12月回国加入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受聘为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入选中组部第四批"青年千人计划"。
&&&&陆广博士早期从事聚合物薄膜和胶体光子晶体有序微观结构的构筑。近年来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器件化和功能化,包括金属有机骨架光学化学传感器器件的构建和纳米微粒/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分子选择性催化和传感方面的应用。已在Nature Chem.、J. Am. Chem. Soc.、Adv. Mater.、Chem. Commun.等化学和材料学领域系列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9.0的期刊上发表论文13篇,共计引用频次700余次(H-index=15)。作为主要研究骨干参与了美国国防部和新加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资助的研究课题。
&&&&晏成林,2008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年在加拿大国家科学院-能源/材料/通信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年以洪堡学者身份在德国马普微结构物理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2011年在德国莱布尼兹固体材料研究所组建“Nanomembranes for Energy Storage Group”课题组,并任课题组长。2014年加盟苏州大学,受聘为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同年入选中组部第五批“青年千人计划”。
&&&&晏成林教授一直从事新能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共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如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Mater.、Nano Letters、Adv.Energy Mater.、ACS Nano、Energy Environ. Sci.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影响因子大于10.0的论文有11篇,论文已被引用1300多次。研究工作被超过30个媒体和专业网站如Science Newsline、Science daily、Science seeker、Chemistry world、Renewable Energy、the Latest Science、Newsline和ACS等作为亮点报道。开发出的薄膜储能器件在微电子器件领域有广泛的用途,目前正与Anvo-Systems Dresden GmbH公司开展商业化合作研究。2013年接受了英国皇家化学会(RSC)的独家专访,报道课题组研究进展。研究成果连续2年入选德国IFW-Dresden研究所年度进展报告,并被全球Renewable Energy选为“Highlight”报道。以课题负责人的身份先后开展了4项以上科研项目,并荣获多项国际国内科研奖励和表彰,包括以加拿大魁北克省第一名的身份获得了2010年度加拿大FQRNT奖学金、2009年度加拿大FRSQ奖学金、2009年度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二等奖、2008年“芙蓉学子?榜样力量”学术科研奖、2011年德国洪堡奖学金以及由德国IFW-Dresden研究所颁发的2013年度杰出科研奖。
&&&&徐博翎,女,1983年生于台湾台南,祖籍江苏盐城。
&&&&2004年及2005年分别于台湾成功大学物理系及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研究所自动控制组获得理学学士及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电机专业博士学位;2013年获得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心血管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任职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医学工程系心血管研究所,担任微创型人工心脏研发的专案领导人及硕士生导师;参与德国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总经费达8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616万元)。期间并获得一项德国专利(待公示)。现为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生物制造研究中心教授。入选第五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
&&&&徐博翎教授长期从事微创型人工心脏的研发,自2005年进入世界学术重镇剑桥大学起,在电机设计权威Dr. R. McMahon 、心血管医学专家Dr. Saumarez 以及国际著名流体力学大师Professor W. Dose、L. Xu 的共同悉心指导下,进行国际科技前沿的微创型人工心脏的设计研发。剑桥毕业后随即被延揽至全球人工心脏届极负盛名的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心血管研究所,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电机、机械、材料工程科学家们共同为新一代的人工心脏研发作贡献。
&&&&徐博翎博士曾做国际学术会议大会报告及特邀报告多次,获得过日本人工脏器协会(JSAO)2007年度青年学者奖,亚琛工大医学START项目奖,亚琛工大跨学科项目奖等多项奖项。2012年北京中国心脏大会以及2013年美国ASAIO人工脏器国际大会均受邀请做专题报告。至今,在人工器官领域内之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篇(7篇已发表,3篇已接受待刊);国际会议论文摘要共12篇。其中,SCI收录7篇,EI收录4篇。期间并获得Artificial Organs期刊年度回顾论文(2011)及前十大下载文章(2012)的荣誉。
2007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1月在美国圣母大学锕系元素能源前沿研究中心(EFRC)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Glenn T. Seaborg放射化学研究中心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近四年来已在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Adv. Funct. Mater.、Environ. Sci. Technol.、Chem. Mater.、Chem. Commun.、Inorg. Chem.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引用近500次,并拥有国际专利一项。在国际大会上做邀请报告10余次。2012年获得美国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奖项设立以来首次以放射化学领域入选)及国际衍射数据中心(ICDD)颁发的Ludo Frevel 晶体学奖;2010年获得世界超铀元素化学大会“Plutonium Future”的最佳报告特等奖(此项奖励每两年仅评一人,是首个获此奖的中国人)。2014年入选中组部第五批青年千人计划。现任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放射医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基金委“先进核裂变能的燃料增殖与嬗变”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受邀担任《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杂志编委及Chem. Sci.、Chem. Commun.、J. Mater. Chem.、Inorg. Chem.、Cryst. Growth Des.、Cryst. Eng. Commun.等杂志的审稿人。
&&&&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1)主导设计合成的硼酸钍化合物首次被发现具有纯无机阳离子纳米微孔骨架结构,能够选择性地从高放废液及放射性污染废水中近乎完全提取出放射性核素锝-99;2)系统研究了锕系元素硼酸盐结构化学及其在核废料处置方面的潜在应用,合成的硼酸镎是首个包含三重价态的锕系元素化合物,提供了能够阻滞所有轻锕系元素的核废料化学储放模型,同时超钚硼酸盐化合物的发现引入了利用晶格鉴别能力实现镧锕分离及镅锔分离的新方略;3)初步开展了超铀元素在含硼天然矿物存在下的自然环境中的迁移研究,首次发现并论证了锕系元素在天然矿物中的间隙取代现象。拟开展的研究工作将基于锕系元素配位化学的原理和思路,为解决核能发展所面临的核废料安全储放以及核泄露造成的放射性污染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案。
&&&&鲍晓光,男,吉林敦化人。2002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学士学位;2007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在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8月到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工作。研究方向为计算化学和物理有机化学。目前已经发表研究论文三十余篇,其中部分论文发表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 Sci.等杂志上。曾作为主要研究骨干参与了美国能源部(DOE)和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资助的多项研究课题。曾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和中国科学院刘永龄奖学金特别奖等奖励。2013年入选中组部第五批“青年千人计划”。
&&&&曾小庆,男,200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环境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年先后在加拿大新布伦瑞克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和德国乌帕塔尔大学(Bergische Universitaet Wuppertal)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得到了德国洪堡基金会AvH (年)和德国自然科学基金会DFG (年)的独立项目资助。2013年加盟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现任化学院物理化学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入选中组部第五批"青年千人计划"。
&&&&曾小庆博士早期主要从事含能材料共价叠氮化合物的制备和在线紫外光电子能谱表征,以及亚稳态化合物光、热分解反应中间体的低温原位光谱探测和反应机理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近年来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具有重要基础研究价值的教科书式原型小分子的低温合成、光谱、结构、构象转化以及相关反应机理,同时关注在化学、生物、环境以及燃烧和星际化学过程中的关键瞬态自由基物种,结合低温光谱技术,从实验上证实其存在的同时,获取基本物理化学参数,跟踪反应通道,揭示化学反应历程。目前为止,已在化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近几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6篇)、J. Am. Chem. Soc.(2篇)、Chem. Eur. J.、Chem. Comm.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多篇论文被Angew. Chem.选为VIP或hotpaper,并被国际同行在Angew. Chem.以评论(highlight)的方式进行了全文报道。
&&&&刘通,男, 2008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年先后在哈佛医学院和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做博士后研究, 2013年4月,加盟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现任教授。2013年入选中组部第五批“青年千人计划”。
&&&&刘通教授长期从事疼痛及痒觉研究,通过综合运用药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动物行为学,电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痛觉和痒觉的分子生理学基础,为研发治疗慢性疼痛和瘙痒提供潜在的新药靶标,并为组织针对发病机制的全新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首次鉴定了Toll样受体作为一类新型的痒觉受体,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等著名杂志,被Nature,Nature Neuroscience和Brain等杂志所引用。自2007年来以第一作者和/或通讯作者在国际SCI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4篇,此外,担任Neuroscience Bulletin,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Brain Research,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等数本SCI 期刊的同行评审专家,是国际痒觉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Forum for the Study of Itch)会员。2008年参与项目“特异性膜钠离子通道调制剂的研究”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4)。
&&&&刘通教授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近期主要聚焦于慢性瘙痒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新型抗炎脂质小分子镇痛的机制研究。
&&&&郑慧,男,2001年获得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学士学位。2006年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3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2月加盟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
&&&&郑慧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探索蛋白质泛素化修饰在细胞因子介导的抗病毒免疫中的调控机制。围绕着这一研究方向,郑慧教授目前已在Cell Rep, Blood (2篇), PNAS, PLoS Pathog, Mol Cell Biol, J Biol Chem等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论文。其主要学术成果得到国际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其中,一篇发表于PNAS上的论文受到多个美国科学媒体的专题报道;另一篇发表于Blood上的论文被国际同行在同期Blood上撰写特别评论,并被多个国际一流期刊引用和评论。郑慧教授目前担任Mol Cell Biol, FASEB J, J Biol Chem, PLoS One等杂志的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
&&&&李 亮,男,1979年出生于安徽省霍邱县。2006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专业为凝聚态物理学。年分别工作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2012年8月加盟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和优秀博士毕业生。2013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和江苏省“双创”(创新创业)引进人才计划。
&&&&课题组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低维纳米材料的可控生长,光电转换性能的研究和微纳器件的构筑。截止到2014年2月,与合作者一起,在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总共9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共40余篇、授权4项专利。发表的论文被同行引用2600余次,H因子是30。课题组目前承担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
&&&&张桥,男,湖南常德人。2004年和2007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12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获得化学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3月加入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被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入选中组部第五批“青年千人计划”。
&&&&研究主要集中于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组装与应用。利用先进的表面催化表征手段,着力研究微观界面的反应及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对其微观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定向的合成,由此实现材料不同的功能或使其性能最优化。着重发展基于贵金属和金属氧化物材料的新型复合催化材料,并积极探索其在工业催化、新型清洁能源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主要成果和贡献:在纳米贵金属材料和表面催化技术等领域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要发表在包括Acc. Chem. Res., Angew. Chem. Int. Ed., JACS, Adv. Mater., Nano Lett., Adv. Funct. Mater.等国际权威刊物上。论文总引用2400余次,SCI H-index为27。多篇论文被包括Nature Nanotechnology和Nature Photonics等杂志在内的国际学术期刊和媒体作为亮点报道。受邀担任20余个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审稿人。近年来的主要荣誉包括:“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化学家奖”(IUPAC Prizes for Young Chemists, 2013年);两次“美国材料学会杰出研究生银奖”(MRS Graduate Student Silver Award, 2011年和2012年);“中国政府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2010年);和“安徽省首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2008年)等。
&&&&2000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并获得材料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得武汉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博士专业方向是材料物理与化学。2007年博士毕业后先后在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加盟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并入选第二批“青年千人”计划。2013年获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资助和苏州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资助。
&&&&曾经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学院的石墨烯研究中心工作学习多年,参与新加坡国家科研基金会重大基础研究项目(NRF-CRP)“石墨烯相关材料与器件”。他在石墨烯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列世界领先的原创性研究成果,鲍博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石墨烯相关二维功能纳米材料以及其作为新型信息功能材料在光电子器件上的应用。其主要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包括:1)研发出世界上第一个基于石墨烯材料的超快锁模光纤激光器并申请国际专利;2)开发了一种半工业化的技术制备石墨烯/聚合物的复合材料,以应用于宽波段可调的超快锁模光纤激光器;3)首次发明了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宽带偏振器,论文发表在自然子刊Nature Photonics。
&&&&先后发表了70余篇SCI文章,是40多篇高影响因子学术期刊论文的第一作者或主要完成者,这些论文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1篇), Nature Chemistry(1篇), Nature Communications (2篇), Advanced Materials(3篇),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篇), JACS(4篇),ACS Nano(10篇)等杂志上。发表在影响因子大于7的SCI杂志上的论文有30余篇,其中有两篇被选为杂志封面论文,四篇为特写综述性论文(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ACS Nano,Small和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上)。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5500,H-因子为37,每篇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约为79,引用次数超过100的论文有17篇。2009年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77-3083)上关于石墨烯锁模激光器的论文,现已被引用434次,在当年该杂志发表的所有论文中其引用次数排第9名;2010年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2:上的论文在该杂志当年发表的论文中引用次数排名第二,目前被引用次数为674次。此外,还撰写了一部题为“Graphene-polymer Nanocomposites for Photonics Applications”的专著章节,已经由英国传媒集团Informa旗下的CRC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
&&&&当前的主要研究兴趣为基于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光电子信息器件(如锁模激光器,光探测器,光调制器,光偏振器)及集成。目前承担的基金项目和获得的资助包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持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青年973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作为课题骨干参与科技部863项目,作为课题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二五”第二批重大项目。
&&&&江西吉水人。2005年6月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现在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学士学位;2011年9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博士学位;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2014年6月受聘于苏州大学材化部,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入选中组部第五批“青年千人计划”。
主要研究领域为无机\有机纳米材料控制制备、多功能纳米材料、金属纳米催化剂、能源储存及转移、生物纳米材料。近五年里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Nanotechnol., J. Am. Chem. Soc., Angew.Chem.Int.Ed., Nano Lett.,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Small, Energy Environ.Sci.,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成果被Nature China等期刊媒体广泛报道。拥有授权发明专利多项。
&&&&耿凤霞,女,2002年和2006年先后于合肥工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9年于日本筑波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4年于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NIMS)及其所属的国际青年科学家中心(ICYS)从事博士后研究和ICYS研究。曾获得中国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2008年度)。2014年起受聘为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特聘教授。2015年入选中组部第十一批“青年千人计划”。
主要从事无机层状材料、二维晶体材料的设计合成、结构解析和应用研究,近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如Nat. Commun.、Acc. Chem. Res.、J. Am. Chem. Soc.、Adv. Mater.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所设计合成并解析的10种新的层状晶体化合物2010年被收录入国际衍射数据中心(ICDD)出版发行的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库中。研究成果被多家新闻杂志和网络媒体如日刊工业新闻、日经产业新闻、科学新闻、Nature Asia、Science daily等亮点报道。拥有多项授权发明专利。
吴张雄,湖南涟源人。2006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6月于同校研究生毕业,获得无机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12年6月毕业于澳大利亚Monash(莫纳什)大学,并获得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此后在莫纳什大学化学工程系先后担任研究助理与博士后研究员。 2014年9月受聘于苏州大学,任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入选中组部第十一批千人计划“青年人才”。
研究方向以功能多孔材料的可控制备为基础,结合化学基本理论与化工过程设计,在纳米尺度调控材料的结构、孔隙率与表界面性质,在微米或以上尺度通过过程设计,调控材料的整体化工形貌、实现过程化制备与生产。着重开发高效碳(硅)基催化剂与吸附剂,积极开展它们在能源与环境领域的应用。
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Chem. Eng. Sci., Adv. Mater., Small, J. Mater. Chem.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论文总被引用2500余次,H因子24。拥有澳大利亚专利一项,并与3M等公司开展项目合作。
&&&&徐新芳,男,200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期间2007年9月到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交流学习。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 at College Park)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Michael P. Doyle教授)。2014年9月加入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入选中组部第十一批“青年千人计划”。
徐新芳教授前期主要从事金属卡宾化学相关领域的催化反应研究。特别是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高效串联反应研究和杂环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研究成果。迄今为止,已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第一或通讯作者20余篇。最近五年接连在Acc. Chem. Res.,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Chem. Sci., 等权威期刊发表多篇一作研究论文,论文他引400余次。其中六篇研究论文被专业有机评论杂志SYNFACTS积极评述,另有2篇论文被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有机化学合成工具书之一《Organic Syntheses》收录,研究工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关注。徐新芳教授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多功能化金属卡宾前体的开发、高效金属卡宾串联反应的催化研究和多环类化合物的多样性合成研究。同时担任Chem. Commun., Organometallics, J. Org. Chem., 等杂志的审稿人;Current Organic Chemistry的客座编辑。
&&&&冯岩,男,江苏宿迁人。2001年和2004年于南京大学物理学系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10年于美国爱荷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获得物理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2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至2014年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任Director's Postdoc Fellow。2014年11月加盟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及软凝聚态物理及交叉研究中心,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入选中组部第六批“青年千人计划”。
目前主要从事尘埃等离子体物理的实验研究。利用尘埃等离子体这一实验系统,研究输运,相变等基本物理现象,以实验为主,同时结合模拟理论研究。近年来,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发表Phys. Rev. Lett.四篇,Phys. Rev. E七篇。应邀为APS-DPP年会及IEEE等离子体会议做特邀报告(invited talk)两次。为APS,AIP,Nature等旗下约二十种主流物理、等离子物理期刊杂志审稿近百篇。
&&&&李彦光,男,浙江舟山人。2005年于复旦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10年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3年在斯坦福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9月加入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被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获得第四批江苏省特聘教授资助。2014年获得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资助。2015年入选第六批“青年千人计划”。
李彦光博士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是高效能量转换的无机纳米功能材料, 围绕无机纳米功能材料的控制制备及其在光-电-化学能相互转换中的应用探索开展工作,重点发展它们在电化学催化、电池储能和光电裂解水等前沿领域的应用。李彦光博士共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5篇,通讯作者论文7篇,发表于Science, 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Angewandte Chemie, Nano Letters, Advanced Material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材料和化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李彦光博士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论文SCI总引用次数近6000次,其中4篇论文单篇引用超过500次,18篇论文单篇引用超过100次,最高单篇引用1050多次。研究成果先后受到Science、Nature Nanotechnology、The Wall Street Journal、materials360online、IEEE Spectrum、Green Car Congress等众多媒体和网站的亮点报道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广泛转载,提出的双壁碳管电催化模型被选为最新版美国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材《Principles of Chemistry: A Molecular Approach》一书的封面。
&&&&陈坚,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随后进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攻读博士、博士后。2011年底加入美国OriGene公司,先后担任高级科学家,研发总监。2014年6月加入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先后入选第十一批“青年千人计划”,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以及担任江苏省“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陈坚博士主要从事神经系统发育和肿瘤的研究:(1)肿瘤干细胞和肿瘤维持:率先使用遗传标记的手段在固体肿瘤原位示踪和验证“肿瘤干细胞模型”,并发现肿瘤干细胞是化疗后肿瘤复发的直接原因,杀死肿瘤干细胞可以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联合化疗和肿瘤干细胞治疗可以完全阻断肿瘤进展(Nature. 2012),从而为肿瘤干细胞作为合理的肿瘤治疗靶点提供了实验证据。(2)肿瘤细胞起源:发现成年神经干细胞特异敲除抑癌基因导致100%的小鼠生成恶性胶质瘤而在干细胞巢穴以外敲除这些抑癌基因并不能导致恶性胶质瘤的形成,从而证明了恶性胶质瘤来源于神经干/祖细胞(Cell. 2012、 Cancer Cell. 2009、 Genesis. 2009)。(3) 肿瘤关键基因新功能:揭示了肿瘤中常见突变基因基因NF1通过Ras-MAPK通路在小脑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使用MAPK抑制剂U0126在后天完全逆转胚胎期NF1缺失引起的发育缺陷(Genes & Development. 2014),为有胚系NF1突变(人群中发病率为1/3000)导致的神经障碍和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些研究成果被国际同行在顶级学术期刊如Nature、Nature clinical oncology、Nature methods等上被专题评论和作为亮点论文推荐。先后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7篇,论文他引超过2000次,申请国内发明专利11项并获授权10项。学术成果入选科学网评选的“2012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并被超过400多家国际媒体报道。
Mario Lanza
&&&&Mario Lanza博士于2010年在巴塞罗那自治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并于同时获得优秀博士生称号(每年一名)。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曾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德国英飞凌科技公司进行访问研究。他的博士论文关注于用于存储应用的薄膜氧化物的电子性质和稳定性。分析了用于非易失性存储的高k介电材料的稳定性问题,包括FowlerCNordheim和直接隧穿、电荷俘获、应力性漏电、表面粗糙度和厚度变化、邻近层间杂质渗入、多结晶性、晶界作用及阻变。
毕业以后,Lanza博士作为博士后与北京大学的段慧玲、俞大鹏 和刘忠范教授在将石墨烯用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研究中展开了合作。期间他申请了3项国际专利,并成功开发了廉价并易于工业化的石墨烯纳米探针,该探针表现出空前的稳定性并引起了领域内龙头企业如NanoWorld的兴趣。2012年,他获得玛丽?居里博士后奖学金资助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期间在戴宏杰教授实验室他开展了利用MOS纳米复合材料进行清洁能源生产的研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他开发出一种可有效且稳定用于水裂解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且该电极在全球材料资源丰富,这一杰出贡献发表于Science。
在过去的几年中,Lanza博士在顶级期刊发表了40篇科研论文,如Science, Advanced Materials, Nanoscale, 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 Nano Research,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和 IEEE magazines,其中25篇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此外,他参加了35次学术会议(包括IEDM和IRPS)并撰写了4个专著的章节。Lanza博士是Wiley数据库Crystal Research and Technology期刊的编委成员,并且是Thin Films Conference(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一个研讨会的副主席。他也曾担任欧盟Graphene Flagship项目、德国DAAD和法国ANR的评审。
现在,Lanza博士拥有自己的科研小组,有博士后2名,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和日本NIMS,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4名和来自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交换生1名。课题组发展迅速且成果显著:18个月间,Lanza博士的学生已经在顶级期刊发表了学术论文,申请了专利,开展了海外研究并因其学术水平而获得了奖励。
&&&&胡士军,男,2008年博士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地班。2008年至2013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至2014年受聘于斯坦福大学,任医学院讲师(Instructor)。2014年9月加盟苏州大学医学部心血管病研究所,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入选中央组织部第十一批“千人计划”青年人才。
胡士军博士的工作主要是开展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调控机制及其心血管疾病治疗的转化应用研究。胡士军博士的科研工作在Science、Circulation、Cell Stem Cell、Stem Cells等学科前沿杂志发表SCI论文40余篇,近五年文章SCI引用超过1400次,引用指数H-index为19。主要学术成果在大型国际会议以大会报告形式展出,如美国心脏大会,得到了国际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研究工作先后获得多次奖励和资助,包括美国心脏学会基础心血管重要研究进展、美国心脏学会博士后基金和斯坦福大学优秀青年科学家等。胡士军博士兼任Eur Heart J、Stem Cells、PloS ONE、Int J Cardiol和JBC等二十余种国际SCI学术杂志的特约审稿人或客座编辑,同时任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的青年委员。
Copyright & 苏州大学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市十梓街1号&&&&组织策划:校长办公室&&&&推荐使用IE7.0以上浏览器,分辨率访问本网站&&&&苏ICP备-00210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绩效奖励计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