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银行支持税收实体法有哪些经济发展有哪些障碍

第05版:金融机构
国际金融报
往期回顾 &
发挥工行综合优势 服务“两个中心”建设 全力支持上海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沈立强行长答记者问
国际金融报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沈立强接受记者采访。   地处外滩金融聚集带的工行营业部熠熠生辉。
  又到一年盘点时。刚刚过去的2009年,对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球经济的“寒冬”渐渐褪去,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又乘胜追击,工行上海市分行以“同业领军、系统最优、世界一流”为发展目标,敢于亮剑,善于亮剑,在黄浦江畔阔步前行,经营业绩创下新高、航运中心拔得头筹、新兴业务熠熠生辉、优质服务卓有成效。时值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2010年工作会议召开之际,不妨让我们听该行行长沈立强娓娓道来这一年的成绩与收获。  1.当前,在上海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两个中心建设的背景下,金融行业作为虚拟经济的一部分,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请问沈行长,工商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之一,如何支持上海的经济建设?上海分行又是怎样与总行驻沪机构合作分工,更好地发挥联动效应?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是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在上海的一级分支机构,下辖26家支行,500余家网点,拥有1.3万名员工。工行上海市分行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分布广泛的营业网点、先进的结算网络、稳健的经营作风和优质的客户服务,致力于支持和服务上海经济建设,向上万公司银行客户和个人银行客户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全行总资产规模接近1.2万亿元,实现利润超过150亿元,各项业务发展呈现勃勃生机,经营业绩名列工行系统前茅,在上海银行同业保持着领跑者的地位。  去年9月,中国工商银行在上海设立了全国首家银行贵金属业务的专营机构——工银贵金属业务部,这是继数据运行中心、软件开发中心、票据运营中心、私人银行中心之后,工行在上海设立的第五家总行驻沪机构,可以说工商银行是迄今为止在沪全国性银行总部级机构最多、体系最全的银行之一。同月,工总行和上海市政府又在京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中国工商银行国际航运中心正式成立,双方就合作发展、聚集机构、先行先试、打造人才高地、完善金融生态等多个方面达成了共识。上海分行将抓住与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契机,适应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要求,一方面全力实现大信贷业务的跨越式增长,大资金业务的竞争力全面提升,中间业务的持续突破,郊区板块业务的快速领先发展,另一方面与总行联动把专业化和综合化经营结合起来,在上海设立航运、期货、地铁等特色支行,实行专业化机构、专业化团队、专业化产品、专业化经营,发挥金融机构集聚的辐射作用,发挥整体优势支持上海经济发展。    2.金融危机下,各家银行纷纷以“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为出发点,加大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力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请沈行长介绍一下工行在这方面的工作?  纵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势,上海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新一轮发展机遇,这都为我行加快结构调整和经营转型,拓展业务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提供新的空间和平台。我行以“两个中心”建设为契机,积极支持上海重大产业和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及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上海市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产业和企业引进资金等领域提供项目融资、银团贷款、并购重组、资产管理、财务顾问等全方位、深层次的金融支持,以上下游产业链为抓手,围绕核心企业大力发展国内、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实现由单一企业融资向产业供应链融资的转变,综合运用各类贸易融资产品,提供全流程融资和金融服务,抢抓小企业金融市场;同时,积极支持上海市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实施绿色信贷政策,优先支持节能减排和环保项目;加强对产业、技术升级的跟踪服务,优先支持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九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接下去,我们还将努力把最优质的资源配置到最有发展前景、最能产生效益的领域上,配置到“两个中心”建设和世博服务最急需的工作上,配置到事关发展全局的重点市场、客户和业务上,最大限度地激活每个经营元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进而形成具有上海分行鲜明特色的经营优势。    3.俗话说,“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同时“两个中心”建设对于金融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行如何利用好“创新”这一利器,提高核心竞争力,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动力引擎?  无论国际国内,一家成长性良好的银行必是善于创新的银行。近年来,创新一直就是工行发展的关键词。去年工行在并购贷款领域先拔头筹,联合上海百联集团签下了沪上并购第一单,标志着工行在运用并购贷款这一创新融资品种,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进行资源整合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成功办理全国第一笔以人民币报关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立首个境外机构境内账户(NRA),标志着工行跨境人民币结算和全球现金管理服务功能的新跨越;研发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转让市场、中国存托凭证(CDR)等产品,已向牵头试点部门提供相关金融服务方案,获得业界的首肯。  事实上,这些都只是工行新兴业务跨越式发展的缩影,上海是工行金融产品创新的试验田,我行依托上海资本市场、要素市场、同业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优势,将继续加大跨机构、跨市场、跨产品的金融业务创新步伐,积极抢占新兴业务的制高点,通过机制安排实现贵金属业务部、航运金融中心、资金交易中心、金融期货结算中心“一部三中心”的组织架构创新;依托上海资本市场、要素市场、同业市场和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OTC市场),做好业务创新。另一方面,我行也加快了经营体制的创新,变“坐商”为“行商”。我感到“坐商”有余而“行商”不足是银行经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坐商”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行商”却可以充分发挥银行的服务效能。所以我行已逐步在客户资源丰富和辐射范围较广的区域配备更多的客户经理,提高全行客户经理队伍的占比,通过精心培训,完善配套机制,使他们能够走出去,善于走出去,充分发挥客户经理流动的网点和服务的主渠道作用。    4.2010年世博会即将在上海召开,届时银行作为窗口服务行业将为国内外来宾展现上海银行业的风采。以往提到银行,总会想到“排队长”、“办理手续复杂”等让人头痛的问题,近年来工行在服务上花了不少功夫,“微笑服务”、“身边银行”这些概念如今在社会上都是耳熟能详,借着世博的契机,工行会推出哪些举措,以此提升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呢?  我行一直在提升服务品质、服务效率和服务形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今年,时值世博会在上海召开,又是工总行的“服务价值年”,金融服务无小事,我行将调动各方资源,多角度推进,更好地为世博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并争取在世博会结束之前达到“三个同业领先”,即世博服务参与度同业领先、客户服务满意度同业领先、社会舆论美誉度同业领先。  今年,我行一方面将努力改善网点服务面貌,增强重点区域服务能力。比如推出“有声+微笑”服务,客户进门即有招呼声、产品营销有介绍声、业务分流有引导声,将工行员工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示给客户;“行长坐堂制”要求网点负责人在营业厅实行现场办公,充分发挥其服务表率、组织协调和相互督促的作用;此外,我行还将对世博核心区域网点实施改造与功能升级,确保服务面貌焕然一新,对市区主要地段及世博场馆附近网点开辟英语服务专柜与中英文对照的服务标识,对所有网点外币兑换标识牌进行“更新换代”;在业务高峰期间适度延长重点区域网点营业时间,实行弹性工作制,并充分利用自助机具、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加快小额业务分流,保证服务窗口“无长队”。  另一方面,我行也将合理配置各项资源,规范和提升服务能级。世博沟通“无障碍”,我行将加大在商业商务区、大型居住社区和著名景点等区域的人员充实,力争理财经理队伍中具备AFP、CFP资质达到70%以上,同时加强网点一线员工英语、哑语学习培训,重点区域每个网点至少有3名员工、城区每个网点至少有2名员工、郊区每个网点有1名员工具备英语接待和服务能力,世博核心网点至少配备1名哑语服务人员,并开设世博服务绿色通道和特色服务。我行还将加快ATM等自助机具的投放,以地铁站、大型超市、商业街区、医院等客流集中区域为重点,全年投放自助机具共150台,加强维护,确保ATM实际开通率98%以上、存款机95%以上。|||||||||||
最新播报:
中国建设银行:服务经济结构转型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建设银行坚决贯彻中央经济金融政策,以金融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紧跟国家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优化信贷结构,抢抓发展机遇,完善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加大对国家重点项目、三农、先进制造业、绿色环保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取得骄人的发展成绩,获得积极的社会反响。
巩固传统业务优势,加大基础设施信贷投入
基础设施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也是建行业务发展的传统优势领域。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交通、水利、电力、能源、电信等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及人民日常生活、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设施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建行坚持对基础设施行业客户“多中选好、好中选优”的原则,稳健经营,积极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电力电网、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重要港口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都有建设银行的身影。截至2014年6月末,建行基础设施贷款余额为24384.27亿元,较年初新增1487.99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739.2亿元;基础设施贷款新增占对公贷款新增的47.24%,分别高于年同期5.75和12.55个百分点。
建设银行大力开展支持城镇化建设相关研究和机遇分析,积极支持城镇化建设中的优质基础设施项目。今年初,国家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建行及时组织相关部门拟定了支持城镇化发展“一五三一”服务总体方案,将23个重点城市群和11大领域的业务机遇作为建行城镇化金融服务的重点。截至6月末,建行城镇化建设贷款余额为1558.55亿元,较年初新增637.77亿元,增幅69.26%。
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产业创新发展
为积极贯彻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政策导向,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抓住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市场机遇,建行于2011年出台《中国建设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营销指引》,明确了建行战略新兴领域发展策略,揭示行业潜在风险,有效指导分行营销。
2013年初,建行撰写并发布了战略新兴产业七个相关领域的行业研究报告,为分行有效分析行业发展现状,明确营销目标,提供参考依据。行业信贷政策上,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优先支持行业,在信贷增速、授信流程、授信产品办理方面给予优惠,引导分行做好行业跟踪研究和项目储备,在客户和项目选择上,重点选择拥有核心技术、商业运作成熟、市场已形成规模、成长性良好的优质客户和项目给予优先信贷支持。
风电行业是建行持续关注的领域,近年来,建行加大了对优质风电项目的支持力度,建行与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在其御道口15万千瓦风电项目、东辛营19.95万千瓦风电项目开展合作,为提供绿色电能开展金融服务。截至2014年6月末,建行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合计为3011.08亿元,比年初新增484.61亿元。
加大涉农金融服务,助力三农健康发展
近年来,建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三农”金融服务的号召,涉农贷款显著增长,余额由2009年末的5895.21亿元增长至2013年末的16239.1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9%。2011年,建行获首届全国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十大年度项目中“最佳创新成就奖”和“最佳社会责任奖”两项大奖;2012年,在中央电视台“共同成长”主题栏目中,建行荣获“服务三农最佳创新成就奖”。
在苏州,建行根据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要求实施的项目的建设需求,为政府授权承担新农村建设职能的企事业法人发放“城乡合”新农村建设贷款,帮助解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建设、农民安置房项目建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项目和旧城改造等金融服务要求,目前已累计提供资金支持约160亿元。
今年上半年,建行涉农贷款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14年6月末,建行涉农贷款余额为16798.98亿元,较年初新增807.4亿元,圆满完成今年监管部门提出的“涉农领域信贷投放总量保持增长”的监管目标。
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优质核心企业
建行为适应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需求,围绕企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真实交易为基础,研发创新了国内保理、动产质押、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融资、金银仓、网络银行等十大供应链融资系列产品,填补多项产品空白。这些产品不仅能有效满足客户需求,而且与企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紧密相联,依托优质大型核心企业,有效控制和降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
目前,建设银行正在大力推进企业级供应链金融服务,树立了“善融链通”供应链金融服务品牌,围绕核心企业(平台)及其上下游链条企业,整合全行供应链金融产品,运用线上线下资源,为核心企业(平台)及其上下游链条企业提供融资、投资、结算等境内外本外币一体化、综合化、量身定制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依托供应链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等信息,建立服务平台一体化、运营管理专业化、操作流程电子化、信息处理便捷化、风险控制个性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截至2014年7月末,国内保理业务、动产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国内信用证融资、汽贸融、金银仓等供应链融资系列产品信贷余额合计1338.62亿元。
支持工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建行抓住国家经济转型和工业升级的契机,加大对节能减排型、资源节约型、循环利用型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严控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信贷投放,对相关行业客户实行名单制管理,及时清理不符合准入标准客户,加大信贷退出力度。
在信贷政策上,建行注重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信贷政策针对性和精细化水平,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和总行信贷政策导向,在做好风险研判和行业排序的基础上,切实加大对各区域内具备“六个优势”(市场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及管理优势)行业以及优质客户、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避免一刀切,通过扩大客户基础,以信贷业务带动各项业务发展,增强价值创造能力、风险收益平衡能力以及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并有效防范行业性和区域性风险。建行在严控钢铁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信贷的同时,对符合钢铁“十二五”规划的湛江、防城港项目给予支持,助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截至6月末,建行工业转型升级类项目贷款余额2031.26亿元;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造船5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余额1471亿元,较年初下降65亿元。
稳步拓展房地产业务,推动住房民生工程
房地产开发类贷款平稳增长。2014年6月末,建行房地产开发类贷款余额4600.52亿元,较上年增加154.01亿元,增幅3.46%;在全行对公非贴贷款中占比8.05%,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加强对市场形势的监测和分析,加强内控和合规经营管理,严格执行贷款客户名单制管理,切实做好客户准入关口的风险控制。加强客户结构调整,重点支持一、二线城市央企房地产、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客户、国土部名录内土地储备中心等优质客户,重点支持中小套型普通住宅项目。加大区域结构调整力度,一、二线城市新增占比达81.12%,余额占比77.38%,比年初提高0.13个百分点。
大力拓展绿色信贷,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建行将建设“绿色银行”作为中长期业务规划的目标。建行董事会及高管层领导高度重视绿色信贷战略的制定工作,在全行中长期业务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建设“绿色银行”的发展目标,坚持政策制定着眼绿色信贷、资源配置优先绿色信贷、产业支持倾斜绿色信贷、制度保障考虑绿色信贷、客户服务促进绿色信贷,将低碳、绿色和环保有机地融入信贷政策和经营理念。
2012年,建行按照银监会绿色信贷指引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从战略高度明确绿色信贷发展地位,围绕战略规划、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流程管理、内控管理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突出“绿色信贷”导向,明确了各部门、各条线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绿色信贷管理体系,为绿色信贷业务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在建行信贷投放中的占比不断下降,绿色信贷余额不断上升;同时,建行还积极为北京、深圳、上海等碳排放权交易所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为此,建行荣获了2010度中国金融高峰会“最佳绿色银行创新奖”、2010年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低碳发展型领先品牌”、2011年度银行业协会“最具社会责任金融机构奖”等荣誉。
截至2014年6月末,建行绿色信贷余额5394.54亿元,比年初新增510.64亿元,增速10.46%,高于同期对公贷款增速(5.72%)4.74个百分点;节能减排效益显著,折合节约标准煤1779.9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4069.06万吨。
可以预见,优化产业结构、打牢实体经济基础将成为国家未来若干年的经济发展主题。建设银行作为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将把支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作为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宏观经济政策,深耕实体经济金融服务,助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重庆日报数字报
第002版:要闻
&&&&&&&&&&
马正其到农行中信银行调研时指出
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本报讯 (记者 文峰)10月9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正其带领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农行重庆市分行、中信银行重庆分行调研。马正其指出,金融机构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和“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马正其先后到两家银行实地查看,并召开座谈会,了解金融业务开展情况。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农行重庆市分行、中信银行重庆分行积极应对,主要经营指标均实现稳中有升。截至目前,农行重庆市分行存款余额超过2400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890亿元,继续位列同行业首位;中信银行重庆分行存款规模突破1000亿元,实际贷存比达到177%,不良贷款率仅为0.08%。 马正其充分肯定了两家银行为重庆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他说,农行重庆市分行存贷款规模大、网络遍布广,在服务“三农”、支持三峡库区建设、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中信银行重庆分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创新经营理念,在不断壮大自身实力的同时,有力地推动了重庆地方经济发展。 谈到下一步工作,马正其指出,要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银行业要主动适应新情况、新要求,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切实做好各项金融服务工作,加快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 马正其强调,农行重庆市分行要不断改革创新,深化“三农”金融服务,力争年内实现“惠农通”农村地区全覆盖,要努力拓展融资渠道,集聚更多存款,加大对民营经济、小微企业、三峡库区后扶项目建设扶持力度。中信银行重庆分行要借助中信集团的资源优势,积极争取更多的资金,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进一步加强合作,大力支持重庆地方经济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继续支持金融业发展,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协调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股票/基金&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成效不显著
  莫仲宁 张惠
  在现代社会生产体系中,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始终是一国物质财富的命脉和综合国力的根基,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界定也是源于其服务实体经济的中枢作用。从理论上来看,实体经济是相对于虚拟经济而言的概念。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直接以分配和交换产生增值;而实体经济则是指生产可以增加人类使用价值、效用和福利的产品或为其服务的经济活动,其基础是物质生产部门,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既有相连促进的方面,又有相互脱离相互阻碍的方面。
  在世界经济曲折发展的过程中,历次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与实体经济基本不关联,但深究其根源,他们都与当前金融“脱实向虚”的过度发展阶段性特征密切相关。在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功经验、正确把脉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实体经济的发展和重塑被一再强调,并提升到新的战略发展的高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金融业的高度集聚性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驱动力,而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反复的欧债危机严重影响了国际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复苏态势一波三折,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增长已进入到一个趋势性放缓的阶段。当前,“脱实向虚”、“以钱生钱”热潮不减,金融与实体经济相分离趋势日益明显,在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的转型发展攻坚期,实体经济企稳回转面临着与日俱增的双重压力。虽然国内金融改革和金融政策在以往思路上已做出适当调整,但实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一直存在,金融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引发质疑。围绕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寻求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最佳的组合与平衡点成为决策者及监管层必须面对与解决的工作难点和重点。笔者从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效评估出发,分析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性不足的原因,以稳定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联动关系为着眼点,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建立一整套金融政策体系与调节机制,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水平,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质效评估
  为解决实体经济发展问题,国家已陆续出台多项政策,但实体经济身陷困境的局面仍未缓解,突出表现在实体经济回归与转型基础薄弱、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脱节分离的趋势明显两个方面。
  实体经济回归与转型的基础薄弱
  实体投资锐减,产业呈空心化。产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依靠原材料、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多种要素的共同投入推动。受危机重创之后,在资产泡沫和高通胀率的双重挤压之下,实体经济投入大量流失,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一路下降,第三产业贡献率逐步逼近,如图1所示。
  据统计,2013年一季度,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54569亿元,增长7.8%,占GDP的比重为45.9%;第三产业增加值56859亿元,增长8.3%,占GDP的比重为47.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快于第二产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也首次超过制造业。其中,投资锐减是引发产业空心化的最主要原因。第一,在一度放缓的经济复苏进程中,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延续疲态。201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48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3%),比2011年回落3.4个百分点。第二,受投资瓶颈的约束,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迅速转移和外迁,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减弱。月,第三产业投资197159亿元,增速增长0.2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投资158672亿元,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154636亿元,增速比1~11月回落1.1个百分点。第三,外商直接投资在危机之后出现首次下降,总额达到1117亿美元,比2011年减少3.7%。2013年一季度,企业资金周转指数为58.2%,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5和2.2个百分点。国内经济发展存在因实体经济投资不足造成的产业空心化风险。
  外需持续疲弱,出口增速剧降。在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并不明朗的形势下,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国内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在拉动国民经济出口方面遇到瓶颈约束。虽然外贸出口总额不断上升,但外需疲软仍在继续,出口增速下降,外贸依存度进一步回落,如图2所示。
  此外,我国贸易顺差的减少和经济增长的放缓以及企业利润的下降同步发生。据统计,2012年我国外贸净出口(顺差)增加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6%,外贸依存度降至47%;2013年5月我国出口1827.7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出口外需萎缩停滞,外需的超预期下滑阻碍了实体经济回升。
  企业生产下挫,实体利润缩水。面对产能过剩、成本上升、资金不足、订单外流以及贸易摩擦等严峻挑战,实体经济自身信心不足,盈利能力下降,具体表现为:第一,企业经营状况好转态势不明。据《2013年第一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一季度企业经营景气指数为57.1%,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5.5和6.5个百分点,企业销货款回笼指数为62.1%,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6和2个百分点。第二,部分行业利润下滑比较明显。根据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速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企业产销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在已发布2013年中期业绩预告的913家上市公司中,有多达52%的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出现下滑,并多集中于餐饮、化工、农林牧渔、钢铁业、传统机械制造业等行业。
  经济失衡增加实体经济的脆弱性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国内金融部门发展速度已超过实体经济,而且部分地区的金融资产规模也超过实物资产规模,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互换的表象背后,隐藏了经济失衡的本质,经济体系内的不平衡增加了实体经济的脆弱性。
  资金价格双轨,施加融资压力。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渐进式向前推进的过程中,金融体系内部的自发调节机制滞后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金融领域的二元结构及其诱发的资金价格双轨制给实体经济施加了较大的融资压力。在“影子”和“全民泛金融化”的趋势下,银行的存贷利率并不能客观反映市场上资金的真实价格,资金市场上价格双轨并行。长时间维持的高位同业市场资金价格进一步扰乱了市场流动性预期,金融机构去杠杆活动进一步加大了实体经济流动性收缩力度,使得利润微薄的实体经济融资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短期资金成本逐步上升。自2013年5月以来,长期资金成本已上升1.5个百分点,未来12个月还可能上升0.5到1个百分点。
  高倍利润差额,加速虚实背离。资本的逐利性质决定其必然流向投资回报率较高的领域,实体经济与非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巨大的利润差,导致整个社会资源向高利润的非实体领域急速流转,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背离。在流动性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同业市场间低价易得的资金使得不少金融机构绕开信贷额度控制和杠杆的限制,通过融资等系列杠杆投资和期限错配套利活动,将资金等投向房地产及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脱离实体经济实现自我增值。从公布的36家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结果看,包括信托融资在内的其他单位和个人融资从2010年到2012年末已飙升125%。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被扭转为“以钱生钱”的虚拟活动,资金在金融领域“空转”,一旦市场流动性收紧,实体经济融资主体极易遭遇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的困境。
  金融杠杆高企,催生投资泡沫。金融机构的高杠杆与资源错配,导致了企业的流动性过剩和高杠杆经营,国内实体经济忽视扩大产能,转向虚拟投资,造成实体经济振兴乏力。企业通过实体平台取得的融资流向虚拟经济领域,大量民间资本游离于实体经济,变成炒资产的“热钱”,引发实体经济投资泡沫。这突出表现为上市公司利用大量闲置资金购买金融投资产品,忽视扩大产能再生产,非上市公司通过利用各种途径从事民间借贷活动牟利,大量资金流向增价资产和政府投资平台,原本流向实体经济的生产资金被抽空。根据摩根大通银行提供的数据,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约为5.86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9%。
  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因素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大方向下,大量的信贷投放与政府投资等各种刺激政策接连不断,但资金分布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存在,实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迷状态。鼓励与引导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呈现出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阻碍了整个国民经济进入正常的复苏轨道。
  金融支持政策执行不力。虽然国务院和等部门多次下发相关文件,强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但是由于对政策的贯彻落实缺少监督,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功效的短期化特征明显。随着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实体经济对货币政策效应日益敏感,在信贷规模受限的情况下,部分地区政策执行缺少规范,信贷倾斜政策未能有效落实,对处于低端产业链条以及狭小市场的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更加严格,实体经济受益于金融支持的范围与力度有限。此外,相关配套辅助政策、信用环境等也制约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的发挥。
  金融资源错配投向偏失。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金融体系的功能不能完全适应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具体表现为:金融部门依托贷款形式,通过利率管制压低资金成本,为重资产的制造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服务;实体经济体系中大量轻资产的现代服务业、科技文化产业、绿色经济产业则尚处于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此外,储蓄与投资的转化机制不畅,游离于监管体系边缘的民间资金难以通过有效合法的途径参与实体经济运营发展,造成严重的资源错配与浪费,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
  实体经济融资结构失衡。实体经济过分依赖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具有不可持续性。国内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增长过快,截至2013年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39.57万亿元,而2007年这一数字仅为50万亿元,其中贷款增长最快,已从2007年底的27.8万亿元达到目前的67.22万亿元。相比之下,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很不发达,虽然截至2012年底,债券市场的发行余额已超过23.8万亿元,但债券余额的60%以上仍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所持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衡,金融风险过多集中于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体系之中,阻碍了整个金融系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动性。
  金融创新正负效应倒置。从理论上讲,金融创新重在以金融体制的变革和金融工具的研发与推广来增添潜在利润,维持一种以盈利动机推动金融持续不断发展的状态。当前,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效与预期相差甚远,很大程度上源于金融创新帮扶实体的正向效应小于挫伤实体的负面效应,金融创新效益倒置。除了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与创新业务的关系处理不当、契合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创新缺乏等原因外,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市场等基础性产品的发展也远远不足,金融工具的同质化已无法满足实体经济的多样化需求。相反,影子银行体系内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非正规金融创新泛滥,徘徊在监管体系边缘的影子银行将资金输入实体经济的同时,也将风险隐患传染给了实体经济的运作。
  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缺位。虽然社会融资总量在增长,但真正到位实体经济的融资数量并不多,在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进程中,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机制缺失。从准入上说,国务院已出台相关规定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推动民间资本开办银行和金融机构,但不同层次的金融市场主体对自身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尚不明确,多层次的竞争性格局并未形成。从退出上说,当前扰乱金融秩序的违规违法活动存在于整体金融体系之中,风险不可避免地在传递,甚至波及实体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而清理退出机制不完善,使得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资金无法及时有序地退出高风险投资领域,实体经济资金注入不到位。
  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透过经济表象寻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性不足的根本原因,在深度把握国家金融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配合实体经济优化升级的进程,以市场机制调动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同作用,是引导资金从虚拟市场导入实体经济、扭转流动性“脱实向虚”趋势的政策选择。
  推进市场化改革,激活实体经济。在以银行资本为核心的金融资本网状联合控制的格局下,要将资本配置于具有最大经济效益的实体经济部门,就必须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一方面,面对信贷市场供求偏紧、贷款利率上浮压力较大的局面,在可监控的范围内完全放开银行体系的贷款利率定价、信贷额度控制以及贷款投向管制,在市场主体可容忍的范围内,将资本配置于高回报率项目或强竞争力企业。另一方面,在当前存款增长缓慢、流动性相对紧缺的情况下,由存款利率减档过度到完全放开利率上限,推动储蓄向投资转化,为大量民间闲散资金疏通投资渠道,加速实体经济产业资本的形成。此外,建立和完善存款()和贷款担保制度,用市场机制来化解风险,最终构建一个成熟的市场化体系,利用市场引导资金流向亟待升级的实体经济领域,尤其是具有经济效率、就业创造能力的中小企业。
  盘活资金流动性,渗透实体经济。根据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适度微调流动性管理策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高政策的适用性。第一,差别化流动性管理已成为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第一步,组合运作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及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等创新工具,审时度势,调节银行体系流行性。有限度地允许商业银行核销坏账,将部分资金从产能过剩企业撤出,引向符合监管要求的实体经济领域。第二,在新增贷款有限的情况下,要有步骤、有差别地退出房地产、平台贷和“两高一剩”等高风险和产能过剩的行业,盘活贷款存量,同时深入了解实体经济发展的态势,强力支持战略性的开发以及传统产业的改造。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根据项目资金的周期性特点,实施资金账户监管,确保回笼资金及时归还,提高风险防范的前瞻性。第三,利用政府对资金流向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通过减免中小企业税收等方式,以高投资回报率吸引资金流入。
  调整金融结构面,对接实体经济。“钱荒”过后,国内资金面滑入“紧平衡”状态,围绕实体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方向,利用信贷杠杆推进金融结构面的调整,保持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是解决银企双方隐忧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调整融资结构,改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重失衡的状况。加速开发契合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和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完善制度安排与优化准入标准,鼓励经济活跃地区的实体经济主体走向中小企业板、等融资渠道;推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规范有序创新,为实体经济提供包括资产管理、资产证券化、挂牌公司推荐、股权代理买卖等业务。另一方面,调整客户结构,纠正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信贷偏离现状。商业银行金融机构要统筹兼顾流动性与盈利性等经营目标,针对大中型核心企业客户,建立健全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客户理财、资产管理、财产保险、投资咨询等方面的金融需求。针对处于发展状态的中小企业客户,要适当提高对不良贷款的容忍度,配合地方建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性,警惕信用风险与操作风险。
  加大金融再创新,助推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因,金融创新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借鉴国际金融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准确把握金融创新的量与度,是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成效的关键。首先,以传统业务为前提,通过优化升级实现创新。金融机构要做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传统业务,将优化业务流程、精简组织机构、改进考核激励等贯穿于日常业务处理的全过程,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效率化经营。其次,以现有产品为基础,通过技术创造实现创新。各方市场要围绕服务对象及资金投向,借助现代科技与互联网技术,设计满足客户需求的一揽子金融产品。大力推广我国已推出的利率、汇率、股票、权证、以及商品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继续推进衍生品的品种和业务创新,推进基础资产金融化。
  完善准入与退出机制,力挺实体经济。针对社会资金闲散与实体资金缺位的矛盾,培育有保障力、有竞争力的资金供给组织,完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第一,抓住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政策机遇,放宽金融市场准入,运用社会资金,发展各种自担风险的区域性小型金融机构、社区金融服务组织等合规合法的金融主体,构建竞争性市场格局,推进资金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第二,健全和完善退出机制,综合市场自发调节与政府调控的作用,推动泡沫投资有序退出。依靠政策强力引导社会资金从低附加值、高风险领域向高附加值、低风险的实体经济领域转移。运用资本市场与专业援助机构的力量,采取措施化解资金退出过程中遇到的制度难题与债务风险,深化改革,促使资金转向新兴优势产业并从过剩行业退出。第三,建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制度与考核评价制度,参照资金投向与效益,对金融机构给予考核评价,一旦发现其金融行为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相偏离,则追究其责任并给予相应惩戒。
  在全球经济不平衡的复苏格局中,国内“脱实向虚”、“以钱生钱”热潮不减,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充分发挥金融力量助推实体经济企稳回转,事关发展的全局。从评估结果出发,寻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性不足的多重诱因,结合多方面力量综合统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联动关系,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水平,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者单位:(,)中小企业信贷部南京分部)
11/13 01:4811/12 16:5111/12 15:1811/12 11:4011/12 11:1911/12 11:0411/12 10:5811/12 10:40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体经济包括哪些行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