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银行说50元办一个卡他们给3某人把2万元存入银行钱是真事吗

我愿成人之美
各位影友: 我有两个MAMIYA 135相机的镜头,规格分别是: MAMIYA-SEKOR E 1:1.7, F=50MM标头 MAMIYA-SEKOR ZOOM E 1:3.8,F=80-200MM变焦。这两个头都是朋友送的,成色均在95%左右。但因我有一套美能达 X-700,而且配备的较好,所以想将这两个头处理掉,不知哪位影友正好需要,我就半卖半送了,乐得双赢深圳王少君的器材店有MAMIYA ZE-2相机卖,正好可以配对,如果有朋友对此感兴趣,可以去看看他的相机有兴趣者给我发悄悄呀单镜头反光 &
周末了,乐一乐。同学们,你们好!我叫不开心小姐,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开心,总之不开心,比山区穷孩子多出的一餐饭没让我开心,可以在早上绕着中心区徒步一圈没让我开心...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新近认识了一个"没意思"先生,他是不开心的根源,按理,不应该如此,他风流剃头,学识淹脖,只是,他向哪个影星抛了一个媚眼会让不开心小姐不开心,约了去爬爬山他说很忙不去了会让不开心小姐不开心,他没跟她徒步而是去陪别的女生徒步会让不开心小姐不开心,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句口头禅,"没意思"后来这位没意思先生连“没意思”都不说了,神秘消失了。失踪原因不开心小姐没有深究,也许是技术性比较强的美女在登雪山时把他拐进哪个仙洞了,也许是这篇牢骚把他气得牙关紧闭不省人事.......不开心小姐就觉得日子过得非但不开心还没意思,但她不后悔....突然有一天,不开心小姐看见有几条小鱼在磨房里用尾巴磨出了金字塔的真迹,就哈哈大笑起来...她终于发现原来自己原来还会大笑,笑得花枝乱颤,把鬼子吓跑了。这一笑,不得了,她有个重大发现,原来她本来不是不开心的原形,她发现原来有一段时间变得不象自己,而是被古代那个宫廷怨妇附了体.....这一发现让她豁然开朗,现在她会因为多做了一顿饭开心了,她会因为一片叶子上有露珠开心了,她会因为在夜风里在草地上多走了一段开心,她还能说出很坏的笑话,当然她是编不出来的,只是转载,"你叫什么网名?""春""哦,你叫春啊,久仰久仰.""你脸上长的那个疙瘩是什么呀?""疮""看不懂,什么疮啊?""痔疮.""同志,你烟掉了!"男人大怒:"你才阉掉了!"孩子正考虑有关“遗传与环境”的问题。母亲插话道:“这个问题很简单嘛,大家都知道如果孩子像父亲,那就是遗传;像邻居,那就是环境。”小泉纯一郎参观农场,记者照了一张他在猪圈和猪一起的照片。次日见报,旁边有附言:左起第三位为小泉纯一郎同志。同事们把饭喷出来,她们表现得非常开心.光滑的会议桌粘上了饭真是很生动,俗话说,老婆还是别人的香,同理,饭还是喷到别桌上去的香.哇say,没想到不开心小姐只是抄袭一下,却能给别人带来开心,那还有什么不开心的呢,不开心小姐从此脱掉不开心的内衣.披上了开心的大衣.徒步回家去也,同学们,周末开心||哈,原来是位开心的不开心小姐,那就不要装着不开心的开心拉大家都真正开心起来,HOHO||週末愉快開心,好事一樁||天生忧郁时常贫嘴能躲能闪欲醒还醉||快乐如此简单,不过你这主题二天后也要跟我一样被删.建议跟到我的《快乐》之贴后面吧,以便保留得更久一点。||前有眼睛妞的煽情后有月MM的快乐。谁说茶舍的帖多悲情、伤感||大象拉了一泡屎在路上蚂蚁路过,高唱:呀拉索,这就是青藏高原。。||我是在半夜1点20分的时候笑的。:)||在此期待一下我愿3||周末了,俺开心.因为有月同学的开心药方.||好開心~||哈哈,有意思,月,太喜欢你了......||开心的周末.||俺一天两顿饭都穷开心,你一天三顿饭还会有啥子不开心的?贪心了吧?||开心原来我也有笑容||不开心的时候看到,呵呵,开心。||||哈哈哈。。。没想到你喝了那么许多酒,半夜还有精神笑啊。不知为何,昨天下午到今天,一直进不去咖啡屋。||阳光明媚,天空湛蓝,漂浮着柔暖的棉絮,深圳今冬前所未有的温暖;大楼里摆上了大棵的圣诞树,MerryChristmas大红字上洒上了金粉,门帘上的圣诞老人翘首等着圣诞,“哎呦,我的MAYA,肩上的礼物压得我喘不过气,圣诞节快快来吧,快快来吧。。。”磨房茶社的猪们也开始策划起各自的节目,每天哼唱着圣诞歌,在猪窝梦着圣诞节。RudolphtheRed-NosedReindeerRudolph,thered-nosedreindeerhadaveryshinynose.Andifyoueversawhim,youwouldevensayitglows.Alloftheotherreindeerusedtolaughandcallhimnames.TheyneverletpoorRudolphjoininanyreindeergames.ThenonefoggyChristmasEveSantacametosay:"Rudolphwithyournosesobright,won'tyouguidemysleightonight?"Thenallthereindeerlovedhimastheyshoutedoutwithglee,Rudolphthered-nosedreindeer,you'llgodowninhistory!http:.htm茶社的猪们会如何过圣诞节呢,是否这样:||咋都米有衣服?多多多,冷啊!||好可爱的豬豬哦~喜歡啊~謝謝LZ~||很有意思开心与否,由自己~~||呵呵,月,记得去年圣诞节么?嘿嘿,我们今年最好能象那张图片一样!||裸聚吗?||Smartgirl!Goodidea.to:虫子当然记得了,你头上戴着条金箍棒,身上穿着夜光衣。。。深更半夜我们徒步回家,当然,还是穿着衣服的这个圣诞青冈老猫他们也在商量着在哪里唱歌跳舞一下,你来吧?还可带那个那个谁谁谁。。。记得不知多久前的一个圣诞节,有一个队伍在爬山溯溪,突如其来一阵雨,淋湿了这群猪,他们商量着各自占了一块礁石晒衣服,突如起来一阵风,吹走了一堆衣。“这下怎么办怎么办才好?”最丰满的一只公猪嚷着,就要晕倒的样子。还能怎么办呢,猪们只好拣了树枝叶片遮住羞,在脸上抹点泥巴,打扮成类人猿的样子,就走回城市里去了,只有这只公猪比较聪明,“切,怎么遮也是缝缝隙隙的。瞧我的。"于是他把脸遮上,这真是好主意,他看不见别人自然别人也看不见他,他不认得别人别人也不认得他。。。他就这样一路遮着脸还小声哼着歌走进了城里走进了圣诞PARTY,这就是裸聚的最原始由来。。。。。。。。。。。
如题。如是我愿:我愿天天开心,天天快乐!还有就是以前追过那个女孩儿最好能反过来追我一次!!!说说你的如愿吧!!!!还记得这个小和尚吗?哈哈~~~如是我愿:每天都能够有好吃的!||
我愿长跪不起 杨华从北大打电话给《冰点》,自称在家乡办了一所初中,“素质教育”搞得特别好,在当地引起“轰动”;还有两个大学毕业生在那儿教书,一年多了,不拿一分报酬……编辑让我找到他听听有什么故事:“也许是个乌托邦尝试吧!” 我约杨华在六里桥见面,他说了他的特征───穿布鞋。 天色很暗,我只能低头找布鞋。等了许久,看到一双布鞋,一拍此人肩膀,果然是他。 一身农村人打扮,背着鼓鼓的破书包。小饭馆里,他首先掏出那两个老师的毕业证书,一个是北大法律系的,一个是河北理工大学机械系的。 我问,你老背着人家的毕业证书干嘛?他说来北大找老师,这样别人才信任他 吃饭时他兴致勃勃谈他的素质教育,说他们的老师是如何爱学生,还给我拿出几篇学生作文。 我看了一下,写得还真不错,但我还是告诉他,叁个老师教七八十个学生,开七门课,除了租来的教室什么也没有,这能培养出什么“素质”呢? 他激动得有些坐不住,他说哎呀,你到我们那里看看,了解一下我们的师生关系就知道了。我答应去看看,但并不相信那里有什么“素质教育”。 吃完饭我结账,出门后他又吞吞吐吐,我问他有什么事,他说过来时只带几块钱,没想到汽车票这么贵,都花光了。我赶忙掏出几十块钱给他,他这才走了。 “我倒要看看,是学生的事,还是教育的事” 早上四点我在安徽的一个小站叁堂集下车,那里住宿每晚只要一块钱。一路上我问了许多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学校。我对杨华“学校在当地引起轰动”的话产生了怀疑。 当我来到那栋位于路边像仓库一样的灰房子时,天已大亮。四外漏风的屋里传出学生的读书声,推开摇晃的木门,几十个农村孩子都回过头来看我。 两叁个人挤一张课桌,课桌有高有矮,有大有小,都很破旧,其中有些明明就是农村家里用的台案或柜子,后来才知道这都是学生自己从家里拿来的,一个学生礼貌地递给我一个小木凳。 正在讲课的是北大法律系毕业生殷永纯,24岁,矮矮的个子,陕西人。学生回答完问题,他总是礼貌地说,请坐下。 令我吃惊的是,这个初二年级正在讲的是汉语拼音的声母和韵母。 后来杨华向我解释,这些学生小学基础都没有打牢,所以老师只能一边教新的,一边补旧的。这就是杨华所说的素质教育?在另一栋灰房子里,河北理工大学机械系毕业生赵志雄在讲英语,显然学生都喜欢他,课堂气氛很活跃,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孩子们把手举得高高的。赵志雄逐个纠正学生的发音,学生听老师学他们的发音,哈哈大笑。 师生关系看来不错,但两个年纪轻轻的大学生,怎么能一分钱不要,在这里教上一年半?他们靠什么生活?他们能呆多久?如果他们走了,这些学生怎么办?学校怎么办? 坐在杨华家的小木椅上,杨华向我讲述他办学的经过。 杨华上中专时就喜欢教育,经常看这方面的书,总感觉自己在教育上能干出点什么。周围贫困孩子上学的艰难,在校学生的厌学怕学弃学,老师发不出工资,师德的堕落,所有这一切都刺激着他。那年,正好中央电视台曝光他们利辛县辍学率高,于是他就想办一所学校。“我倒要看看,是学生的事,还是教育的事。”后又看了《一个也不能少》,他当即从干了两年的制药厂辞工,决心回家办学 2000年第一天,杨华在村里贴出一张招生启事,招收因家贫失学、厌学怕学的小学毕业生,免收一切费用。老师都是他的哥们儿。学校起名叫“复兴学校”,取“为中华之崛起,为民族之复兴”之意。 教室是杨华花钱租的,黑板是往墙上刷的黑漆,板擦是学生家长缝的,课桌和凳子是学生从家里搬来的,课本是别人用过的旧课本。学校没有任何设备,只有两台旧586电脑,学生每星期能轮上十几分钟上机时间。 “学校就打算这样维持下去?”我问杨华。 他嘻嘻地笑:“是啊,老师不要工资,学生只交点书本费,将来影响大了,还会有新的老师来,教学效果好了,学生也会越来越多。” “还能找来不要工资的老师?” “能,”他肯定地说,“老师来了以后,学生的爱和情感会感染他们。” “如果人家不被感染呢?老师也要生活呀。” “肯定会感染的。”他好像很有信心。 “为什么学生多了学校就能运转?” “教学效果好,学生家长都愿意给我们捐款。” “你的学校开始收钱了?”看来“乌托邦”幻想没有资金支持也不行。 “第一学期没收,从第二学期开始收,现在是每人80元书本费,100元捐款,捐款是学生家长自愿的。” “是你暗示家长要交100元的?如果不交呢?如果家里困难呢?” “我没有明说,也有家里困难不交的,我们区别对待,交得起的交,交不起的就可以免收,这叫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我们的学校要保持希望性质。” 显然,杨华不知道希望工程是怎么回事,他一直称自己的学校为希望学校。 我翻看着那个破本子:“怎么都是100元,没人交50,也没人交200?你说区别对待,这不是都交了?” 杨华沉吟了一下:“也可能家长们自己商量过吧,没交的后来又都补上了。” “怎么能保证这些捐款都用在正地方,学校有会计么?有财务制度么?” “没有,我们也不需要,都是我们叁人商量着办,不用谁来监督,全凭自觉。 这是一个没有稳定资金来源,没有固定师资,没有自己校舍,没有规章制度的学校! “你是怎么把两个老师骗来的?” 两个老师下课回来了。学校的上课时间,根据农村人习惯,早上6点到8点,上午10点到12点,下午3点到5点。 我问杨华:“你是怎么把这两个老师从北京骗来的。” “原来的哥们儿都是中专毕业,态度认真,能力不行,于是我就到北大去了,我想那是新文化发源地,一定能找到好老师。” 殷永纯说,他是在北大叁角地碰到的杨华。杨华给他讲自己办学的经过,当时北大有不少谎称自己家庭困难骗人钱的,不知为什么,殷永纯就相信了他。他说杨华那天背着个大包,一副农村人模样,从头天下午上车就没吃饭,一直饿到第二天晚上,渴了就喝自来水。 殷永纯是99届北大法律系毕业生,当年以全省第二的成绩考上北大,但他根本不喜欢法律。毕业后他去了深圳,给一家美国公司搞推销,干了两月业绩不佳,就回家乡了,为了充实自己,他回母校补习电脑。 杨华要找教育部反映农村教育状况,殷永纯告诉他找也没用,还说杨华没有资格要青年志愿者。 两个人谈得很投机,殷永纯就想跟杨华回来看看,结果在杨华家住了半个多月,喜欢上这儿了。临走他说回去看看没事就回来,等再来时,又带回了赵志雄。 赵志雄是被殷永纯“骗”来的。开始殷永纯跟他说这边工资很低,后来又说不给工资先应付一下。而赵对这些并不在乎,他说,你都来了,我怕什么。他当时正厌恶城市生活,在城里,他觉得自己总在寻找,却总也找不到,好像社会根本不需要他,正好到农村静静心,借机整理一下自己。 赵志雄也是考上机械系不喜欢机械。“考上大学,对我来说并不是幸运,我根本不想读机械系,不知怎么就报了,我喜欢文科。”在北大经济学院听课时,他认识了殷永纯。 “如今我已经完全整理好了,状态也好了,但如果让我走,却走不了了。有人说,如果你走学生肯定会哭的,其实我也会哭的。我和学生的缘分很深,很可能要在这里呆几年了。”赵志雄说起来很动感情。 杨华在一边盯着问:“就不能在这儿呆一辈子?” “一辈子不可能。”赵志雄很果断,杨华有些失望。 “没有工资,你们靠什么生活?” 殷永纯回答:“衣服有学生给的,也有自己带的。刚开始夏天在房顶上,马路旁边,地里都睡过,这儿比城里空气好多了,现在吃住都在学生家里,家长都很热情,脚下穿的布鞋都是学生家长给做的,做了好几双,平时根本用不着花钱。”他说得很坦然。 “你们每天不看电视?” “没时间看,学校订了几种报纸,外面的事情都通过报纸了解。” 两个当代大学毕业生,没有电话,没有时间看电视,没有电脑,没有一分钱收入,整日和农村孩子混在一起,却感到无穷乐趣,这让我无论如何也难以理解,在安徽的几天,我始终为此苦恼着。 “你怎么知道我会支持你们?” 那天,我不客气地对他们说,你们的学校,顶多算是个文化提高班,根本就没有良性循环的基础,很难维持下去。他们不承认,为了说服我,他们竟把上午的课改为自习了。 赵志雄:“我觉得这个学校肯定能办下去,来的老师都有献身精神。像我,长期无偿在这儿教书可以,至少五年可以,五年以后学校就有一定规模了。” “假如需要你呆十年呢?”我问。 “我没想过,五年学校还没发展起来,肯定就解散了,一年以后还这样就对不起学生。现在马路上一跑车,讲课学生都听不见。” “明年还打算招新生么?再上一个年级需要几个老师?” “5个就够了。” “那两个在哪儿?” 杨华:“我们再找。我到北大北师大都去过,那里的学生对我都很关注,还要对我们作调查,表示要来给我们代课,阜阳师院也有人要给我们代课。影响大了,有责任心的人就会过来。” 靠不要收入的人来教书,这肯定是天方夜谭。可他们说可以“化缘”来发工资 殷永纯:“我们两个既然来了,就会干下去,我们对孩子们有责任,不会把他们舍下。” “你们只有决心和信心,却没有措施。” 殷永纯:“只要有媒体的支持,比如你的到来,我们肯定能够成功。” “你怎么知道我会支持你们?” 他们笑,不说话。 “再招的学生在哪儿上课?教室够吗?” 杨华:“暑假我就把家里的房子扒掉,盖新校舍。” “房子扒了,你家住哪儿?” “村里人出外打工的人很多,我们可以借住在别人家里。” “你的精神很好,但扒了房子只有砖头,用什么钱盖?” 杨华:“先借,靠老师省的工资发展,扩大宣传,争取让社会上的热心人支持,阜阳有一个人给我们捐了500元,以后还会有。学生的效果就是宣传,生源多了,捐款就多,老师仍然保持这种生活状态。” “你盖房子借的钱拿什么还?” 赵志雄:“下一个初一要来的学生不止20个,学校要有100多个学生了,从学生的捐款里拿钱盖房子。” “你怎么知道将来的家长还会捐款?” 杨华:“学校要慢慢积累资金,扩大宣传,争取政府的支持。” “你想让政府怎么支持你?承认你们,给你们投钱?你究竟想办一所什么性质的学校?” “想办希望学校,学生家里都比较贫穷,如果不收钱,希望小学也肯定办不下去。” 我立刻给他讲了什么叫希望工程和希望小学。 杨华不服:“既然办希望学校不成,那我们就办带有希望性质的私立学校。”“你知道国家承认私立学校的标准么?” “在我们这里不那么严格,宣传的多了,他们会承认的。” “你们没有校舍,师资不能保证,资金不能保证,怎么承认?” 殷永纯:“我们差的就是校舍了,我们教师的资格肯定是够了,我们现在脱不开身,谁出去也不成,走一个课就上不下来了,有时一人一周要上40节课。” “你们现在都没有时间,怎么去化缘?” 殷永纯:“由于官方对我们一直持观望态度,我们也无能为力,我们对这方面是模糊的,你一问我们才发现,确实存在许多问题。” “你们缺乏许多硬件,不能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怎么能谈素质教育?” 杨华:“我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如何教人做人,我是和周围学校比素质教育的,如果说作试验等,我们当然没有条件。“ 赵志雄:“作为老师,良心和道德更重要。” 我不能同意他们纯“精神”的想法。不过,这些农村孩子真的受到了“精神”的熏陶吗? “现在开家长会,我们都愿意听,老少爷们儿都抢着去” 那天,在学校前的空地上,我看他们玩城里孩子课间才玩的跨步游戏,没有操场,没有沙坑,没有任何体育器械,这就是他们的体育课。 杨华是裁判,学生们分坐两排,殷永纯和赵志雄也是队员。比赛开始,两个老师和学生一样,圆瞪双眼,在尘土飞扬的土地上奋力向前蹦跳。 赵志雄赛完坐下,立刻有几个孩子挤过去,坐在他旁边,小猴子一样,有的扯衣服,有的摸鼻子,一个女孩子竟拉着他的胳膊把脸靠上去。 在此之前,杨华曾对我说,冬天下课以后,孩子们手冷,都抢着把手伸到老师衣服里,让老师给暖手;老师的手冷,学生也拽过来,放到自己怀里…… 一个男孩走过来:“对不起蔡老师,您当记者这么多年,一定遇到许多困难,您都是怎么克服的?” 我一愣,没有想到一个农村孩子会这样向我问话,更没有想到他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回答完他的问话,我问:“你将来想做什么?” 他毫不犹豫:“考大学,做一个有良知的记者。”之后他说了声谢谢,就跑开了。 我被触动了,一个初一的农村孩子,懂得什么叫良知?怎么会提到良知? 旁边,一个女孩子向我讲述比赛规则。她好听的普通话,她的用词,她的自信,她的礼貌,包括她比划的手势,都同样令我吃惊,这绝对不是我想象中的农村孩子!看着她被风吹红的小脸和一身土气的衣服,我知道他们装是装不像的。我于是想起他们的作文,开始对自己有些怀疑。 中午在杨华家吃饭,杨华母亲说,她是从别人家要来的菜,借来的锅做的这顿饭,我当时觉得有些夸张。 后来,坐在杨家的小木椅上,听杨华母亲向我讲述过去,我的心开始颤抖了。杨华12岁时父亲意外丧生,母亲带着杨华叁个妹妹中的两个,到广东讨饭拣破烂供杨华上学,当时杨华的奶奶还瘫在床上,而他的二妹妹,四年级就失学下地干活了。 杨华是个爱笑的人,但那天,他始终低着头,双手捂脸,听母亲讲到伤心处,他突然站起身,冲进里屋。 杨华办学花掉了自己几千元。这当中有他两年工作苦心积攒的钱,有母亲卖猪卖小麦卖豆子准备给他结婚的钱,有妹妹15岁就出外打工挣来的钱。如今,谈好的对象吹了,小妹妹交不起学费,多次被学校轰回来。他自己,还欠着亲戚几千元。 在张村镇新桥村采访,村民们知道我是记者,都抢着对我说:“多写写华儿吧,不容易,让我们孩子都学好了。” 在一位村民家吃饭,男主人又对我说:“华儿二十五六岁不结婚,要办学。我们这儿像他这么大的小伙儿都有小孩了,给他介绍对象也不着急,就说要办学,给殷老师赵老师介绍对象,人家也不要,只要教书。我们当家长的没别的能力,只能给老师洗洗衣服做双鞋。” 当说到杨华母亲,他们都摇头叹气,只说:“华儿妈苦,这村属她苦,叁个闺女一个儿。” 吃饭间,女主人疼爱地看殷永纯:“嗯,能吃些了,给煮了10服药了,原来整天闹胃,吃不下饭,看人瘦的。” 殷永纯家至今还欠外债一千多元,家里有事用钱,他却一点帮不上忙。 据乡亲们说,过去村里的孩子,不爱上学,十几岁整天在家打架,出了事就打官司。 “我几个闺女上学,从来就没见过开家长会的,学生出了校门老师就不管了。现在开家长会,我们都愿意听,老少爷们儿都抢着去,让去一个全家都跟着去。老师讲孩子的优点缺点,都讲到心里,让人心服口服,还给学生买奖品,现在不让孩子念都不干。” 我曾问杨华,你始终都没给两个老师一分钱吗?他嘻嘻笑着说:“给过,今年春节一人给了20元。殷永纯没要,赵志雄赶集时都给学生花了。我自己花了4块钱,整个春节我们全家才花了20元。” 我不再说话。 “把沉睡的唤醒,让沉默的开口,让悲伤的轻松起来” 我是在回到北京之后才认真翻看他们叁人的日记的。日记里记载的心路,是不能与之辩论的: 杨华:───如果不给贫困地区办教育一个缓冲的机会,能有几个既有钱、又有办学精神和管理能力的人?在贫困地区,谁能一步到位建成国家标准学校,只能依靠发展和积累,城市许多民办学校,不都是先租房子聘教师,先上车后买票的吗? ───昨天母亲赶集没有钱了,拣人家的辣椒吃几顿。 ───我们一提素质教育总是提到应试教育,中国大多数学校把不考试不排名次看作是素质教育,其实素质教育就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包括竞争意识,生存意识,在学校让学生放松(不是淘汰教育),而社会并不因你受的不是淘汰教育就不淘汰你,要让学生学会在规则内通过合理的手段有序竞争。与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不如让他们尽早学会生存学会竞争,将风险提前转移到学校。 ───母亲今天给一个瞎眼要饭的找了两件衣裳,母亲虽穷但还接济别人,为了办学,母亲把羊、豆子、红薯、棉花、猪,都卖光了,母亲太伟大了。 在杨华的日记中,还有一些对每日花销的记载:某年某月坐车花了多少钱,某年某月给了妹妹多少钱,某年某月出门吃一碗面多少钱等,所有这些都是以角以分记载下来。这是一个为办学可以花掉几千元,为办学可以扒掉自家房子的人哪! 赵志雄:───我不知道自己潜意识里是否有一种强烈的悲剧意识,刘敬搬着板凳回家了,我竟有些舍不得。四十多个学生少了一个,我心里真像缺了些什么。眼前浮现出那个留着平头,长得很丑但身体很壮,每当我让他背书都给我行军礼的男孩子,他是我的学生啊! ───心头陡然一热,顿时浮现出几个名字……我要亲眼目睹这几个孩子出人头地。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在日记里忽略这个名字,但在他身上花费的心思却几乎最多,心中总暗暗下决心将他教育出个人才,我总试图用一种沉默的方式去引导他,只要督促他坚持下去,我相信他性格中会增加一种深沉的力量,促使他学会自律,以后再培养出他男子汉决断的信心和勇气来,但我有时实在照顾不到。他又被叫回家里去了,这次又失败了,我不知道,退学是否会激起他抉择的勇气,听说今天下午他偷偷去上学,被赶了出去,这肯定对他打击很大,我只有慢慢地观察。 ───我只盼着这些学生能及时得到学籍(不被国家承认的学校是没有学籍的。记者注)考出几个大学生来。 ───最得意的时候:看到学生模仿自己。 最生气的时候:学生耍小脾气。 最高兴的时候:刘敬终于学会了通分。 最美的时候:围着高佳梅的围巾。 ───下午她找我是因为她上课不尊重老师,也许是因为我第二天要走,她激动得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只是不住地流泪,头埋得很低,坐在床上,她的手不时撕放在床上的书,由于过于激动,她把书的几页纸撕掉一大块都没意识到,我只能不断地安慰她。 ───今夜月光如水,我带着几个学生在公路和河边唱歌游荡,仿佛一群昼伏夜出的精灵。我们的声音和影子飘在空中,一定把附近的村民都给惊动了。天地间仿佛只有我们几个在活动,河流、马路、房子、沙滩都只为我们而设。这是一支没有乐队的剧团,我们自己的声音便是天籁,我们的歌舞来自远方,只为把沉睡的唤醒,让沉默的开口,让悲伤的轻松起来。回去的路上我给学生起名字,分别叫他们卡秋莎、卡琳娜、KAR、BORT。 ───我将亲眼看着身边这些孩子们慢慢长大,他们会慢慢长高,说话慢慢地像个大人,他们的思想,他们走路的方式,都慢慢接近成人,最后渐渐地长出一张大人的脸来。 赵志雄至今没敢告诉家里,自己没有工作在这儿教书。 殷永纯给学生作文的评语:其实,我早就看出了你眼中的忧郁,只是你从来都没有诉说过,别害怕,孩子,我的家庭过去比你所讲的还要恐怖许多倍,但终归是要改变的。你可以把你心中的话和和气气地向他们说出来,你也可以给他们写信,让他们看看你的日记,因为你已长大,可以解决好多事情了,总之,只要你努力去做。还记得我对你说过的话吗?“其实,你很聪明!”记住,你有自己的前途!关键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要争取。 殷永纯日记:───我宁愿不要所有荣耀,不要北大的光环,不要渊博的知识,不要任何人给予的夸赞,看着孩子们纯挚的脸,我每天都在寻找……也许我爱他们每一个人他们谁也不相信,包括调皮捣蛋的,与我过不去的,被我骂过和骂过我的学生,因为,我感激他们,他们让我能更细致地回到从前,我是来传授成功的,我要把我的成功复制在他们身上,我真想对他们每个人说:“来,跟我一起来抓住成功的红腰带!”我等待他们的以后。我要把五彩斑斓的光环戴在孩子们头上! ───刘静的改变让我感受到一种母亲哺育儿女后收获的狂喜,我常常突然意识到我在改变一群生命,生命也在改变我,这种相辅相成的进步使我以一种充盈的信心去迎接明天,也许在我以后的辉煌史中,今天将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毕竟那是因我而来的新生,那里边也有我的生命! ───到了晚上,这个自由的屋子成了欢乐的海洋,大家都来到我的身边补课,我享受着一种多年来少有的轻松与绝对的自由,为了他们,我已开始深刻地改正自己大学四年中的一切不好的习性,为了他们,我开始常常全身心地为别人着想,而没有时间考虑自己和私人的问题,为了他们,我甚至开始与以前隔绝,亲人与老朋友开始越走越远,但是,我只管执着地往前走。 ───继续和孩子们拉紧距离,我发现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他们,往讲台一站,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每一双眼睛都闪烁着灵气,他们也许每一个人都出类拔萃,至少他们会与众不同! “我一定要成功,给所有的人一个交代” 回北京后,我接到了殷永纯和杨华的来信,殷永纯在信中说:您的提问带有突然性、高度凝炼性、杀伤性,使对方疲于应付……我于是很慌乱,思维乱得史无前例。您说很失望,我也很失望自己,我没有留下更多的理性思考给读者,尽管我正热情万丈地处理着具体事务,我希望能和您再联系。 我难受极了,面对叁个为农村教育分文不取的热血青年,除了敬佩,我有什么理由对他们失望? 杨华的信写道:我乐观,但我心很沉重。静夜中,对教育,我有深层次的思考,对学校,我感到担子很重。我个人事小,更主要的是七八十个学生,甚至更多的学生家长对我的信任和期望,这些学生的前途和命运掌握在我手中,正像你所说的:“就算你们死了,也救不了学校怎么办?” 我们困难很大,不是我不愿讲,是怕别人认为杨华想通过媒体宣传自己捞钱。我本来办了一件好事,不论什么原因,耽误了孩子们的前程,都是我杨华一个人的责任和罪过。为了这些孩子,我愿长跪不起,感谢上苍,感谢每一个关心他们的人。为了办学,我要不停地奋斗,这是天意,是上天让我为老百姓做事的! 我长跪以答谢母亲、妹妹、殷永纯、赵志雄,您……以及所有关心我们的人。我一定要成功,给所有的人一个交代。 看到这里,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他们投身“素质教育”,却缺乏起码的教学条件,然而那些硬件充足的学校里,又有几个老师在学生的作文上写出过这样泣血的评语,又有多少老师能将自己的生命感觉───痛苦、狂喜和希望,紧紧地和学生的心灵与未来拴在一起?!而这正是那些富足的学校里最稀缺的东西! 杨华叁人太理想也太穷困,很可能行之不远,但他们播下的种子呢?那个现在就想着“良知”的男孩儿,他将走多远?||这是真人真事吗?||。。。。。。||无言.........||什么才是中国的素质教育?||已经长期来习惯把批判作为一种武器,认为只有怀疑和质问才能让自身看清楚被谎言,别有用心的欺骗所扭曲包裹的真相或者试图得到不同的思考和理解。但是,这应该仅对于宏观的形而上而言,具体到了个人,个人基于人本的信仰和理想而导致的行为,批判是苍白无力的。普世的价值理念不应该加诸于个人,而只能用于互相黏着的集体。如果一个人能够感动你,那么,需要直接的情感与思考的交流,而不应该通过任何中间载体了。希望有沟通的机会。世俗的强大建立在对个人生存的控制基础上,所以,如果能够摆脱这种控制或者不为这种控制所屈服,那么,我相信很多人能够去追求理想了,向先行者们致敬!不论如何,能够有别样的选择,是我们的幸事。||无论如何,这是一群高尚的人,为了理想而放弃名利的勇士,向他们致敬!||致礼!||《实话实说》采访过殷和杨,电视上他们都哭了理想和现实真的差距很大,不知道现在他们怎么样了愿好人一生平安,愿他们梦想成真||UP。。。。。。||?||这个故事发生在安徽北部,尽管,我不知道她的真实性,但是,我对那儿的贫穷和教育情况还是有所了解,因为,12年前我在邻县做过2年的中学教师。那里绝大多数的孩子的文化程度是“小学”(其实最多也就3、4年级的水平)中学的学生多来自县城和乡镇,真正农村来的孩子极少。失学率非常之高。九年制义务教育形同虚设,我们不知道宪法的庄严何在?我们也不知道他们的父母官在想些和做些什么?至今,仍记得每每县里和乡里的头头脑脑们来检查工作时,我们都可以在学校食堂里美美的吃上一顿,然后,陪同红光满面的领导视察每一间教室,聆听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再苦不能苦教育”的教诲。月底,发工资时被告之,下个月一起发!。。。第二个月,还是没发,第三个月。。。在我离开那里时,我的班级里第七个学生辍学了。一批分去的十个老师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全部离开了那里。。。我很敬佩文中的三位教育工作者,除了“敬佩”,此时此刻,我无法用言语表达我的感情。无论明天你做什么样的选择,道一声“兄弟!一路平安”||一所慈善学校的苦涩试验:50:28南方周末 □本报驻沪记者翟明磊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新闻,只知道这是真实的,迟迟不能下笔,太多的故事,是志愿者们鼓励我,“我们有信心承受真实。”在长时间停笔后,我写下第一个字。———记者 这是一支没有乐队的剧团。我们自己的声音便是天籁,我们的歌舞来自远方,只为把沉睡的唤醒,让沉默的开口,让悲伤的轻松起来。———摘自志愿者赵志雄日记 有人说:不相信梦,不相信理想,只相信物质和消费,这是1970年代后出生年轻人的最典型的精神特质。 可你相信吗,从2000年1月开始,在安徽利辛县一所破旧的乡村学校,先后有30多位来自大城市的民间志愿者,放弃了安逸的城市生活,来做一名乡村教师,从无到有地办起一所乡村中学。 那是怎样一所学校啊:校舍全都是危房,所有的窗玻璃,只有四分之一是完整的,其余的就用塑料布或木板挡着;志愿者常常一个月吃不上一次肉,只能靠想象解馋,连学校的两条小狗都被叫成了“火锅”;孩子们拿到篮球,只会紧紧抱在手中,歪着头左看右看:他们根本不知道篮球怎么玩,甚至不会拍球;下雨天,操场上全部成了泥浆;孩子们在雨中打乒乓,用纸与木板做的球拍;没有食堂,一下雨师生们就只能在雨中吃饭,雨水落在碗里,打在鼻尖上…… 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这些全都是大学毕业生的城市志愿者,每月只拿200元生活补助,一呆就是一年甚至几年。一个叫顾菁的广州女志愿者,原是公司白领,呆了半年后,竟然瘦了20斤,当全身红点的她被送到医院治疗时,医生的诊断是:缺乏营养,臭虫咬的。 没有人逼迫他们,这些大多于1970年代出生、在消费主义逐渐盛行的时代长大的年轻人,绝大多数受过很好的教育,有一份很不错的职业,他们中除了公司白领,还有政府职员、教育专家,甚至海外归国留学生。他们的所作所为,只为了一个理想:中国要想进步,就必须切实从改革教育做起。 他们的目标很清晰:从改革中国的乡村教育入手,利用城市里大量的慈善资金,募集善款,召集有志青年,从我做起,从复兴学校做起,把青春与才能“空降”到最需要的穷困乡村,逐步推广这种由民间志愿者管理的复兴模式,一步步改变中国乡村教育的困境。 这是一些有着炽热理想主义情怀的年轻人,他们真诚,他们实干,然而3年多下来,他们笑着过来,咬牙度过,含泪离去。今年3月底,最后一个志愿者也选择了离开。 “记下我们的教训,留给后来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几乎所有志愿者都这么说,他们是清醒而自觉的,“这应该是一个完全透明的事业,而我们是真诚的失败者。” 村里来了大学生复兴学校的创办,始于2000年的第一天。大专毕业的当地青年杨华,再也忍受不了当地孩子失学厌学严重的状况,未经任何部门批准,就在村里贴了办学告示:自己不拿一分钱,也要为失学的孩子们上课。 尽管这个学校发不了文凭,收的都是其他学校放弃的厌学生,初中二年级还在上本该小学一年级就完成了的汉语拼音课程,还是受到了村民的欢迎。杨华给学校取名复兴,“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 学校老师不够。把军用挎包一背,再塞进学生作文本和教师证,杨华去了北京。很幸运,在北大游荡时,他遇到了北***律系毕业生殷永纯,以及殷永纯的朋友、河北理工大学毕业生赵志雄。殷永纯一直有志于教育事业,赵志雄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但却厌恶广告业的虚伪,两人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来到了利辛。 这一来,他们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了,朴素的崇高感让他们留下来:为欢迎他们的到来,村里人都端出了自己家的好东西,孩子们为他们下河捞虾,这是当地所能吃到的最好美味。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在农村长大,都知道农村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于是,3个老师七八十个学生的民间学校开张了。百废待兴:没有校舍,他们在马路旁租了两间房,旁边就是村里的接生站;没有黑板,就在墙上刷几道黑油漆;没有桌椅,连庙里的香案都派上了用场;甚至没有粉笔,孩子们就到别的学校捡粉笔头来给老师用。 条件实在太过艰苦了,有好几次殷永纯们都想离开学校,但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支撑他们的,是他们心中诗意般的深厚情感。 在有月光的夜晚,赵志雄常带孩子们去河边练习英语,背诵语文,他鼓励孩子们“把心中的希望大声说出来,喊出来”。在日记里他写道:“今夜月光如水,我带着几个学生在公路和河边唱歌游荡,仿佛一群昼伏夜出的精灵。我们声音和影子飘在空中,天地间仿佛只有我们几个在活动。这是一支没有乐队的剧团。我们自己的声音便是天籁,我们的歌舞来自远方,只为把沉睡的唤醒,让沉默的开口,让悲伤的轻松起来。” 这是殷永纯给学生作文的评语:“其实,我早就看出了你眼中的忧郁,只是你从来都没有诉说过,别害怕,孩子……因为你已长大,可以解决好多事情了,总之,只要你努力去做。还记得我对你说过的话吗?”“记住,你有自己的前途!关键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3个孩子王不收学费,家长给一点算一点,没有会计,账目支出全靠自觉。在这种以爱为主导的教育方式下,那些从没有见过不打人的老师,也从没见过和他们吃睡在一起,教他们人格自觉的老师的当地孩子,他们的自尊心被第一次唤起。 一个叫苗翠芳的孩子写道:“在我的心里,有一个高大的身影,他(即殷永纯———记者注)像一颗空灵的蓝水晶一样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他用全身心的爱教育我们,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希望。在这个世界上,金钱可以买到山珍海味,可以买到金银珠宝,也可以买到丝绸罗缎,就是买不到一个真真正正为学生、为国家、为民族献出爱的人。” 师生之间,深厚的情意开始生长起来。没有任何体育器械,老师与孩子们只能蹦格子,看谁跳得远。但那场面让人难忘:赵志雄赛完坐下,立刻有几个孩子挤过去,坐在他旁边,小猴子一样,有的扯衣服,有的摸鼻子,一个女孩子竟拉着他的胳膊把脸靠上去。 冬天没有火炉,孩子们手冷,都抢着把手伸到老师衣服里暖手;老师的手冷,学生也拽过来,放到自己怀里…… 更多志愿者到来 殷永纯们的奋斗引起了媒体的关注。2001年2月,在北京一家全国性媒体报道了他们的事迹后,鼓励信与捐款过来了,更重要的是,受他们的感召,一批同样充满激情的志愿者从全国各地赶来。 在田埂上,殷永纯、赵志雄接受了香港与北京志愿者衡理等人的建议:成立董事会,办一所财务公开透明的公益学校;董事会通过网络远程管理学校并公开募集资金,校长对董事会负责;向全国征集从城市来的教学志愿者,每个志愿者至少当一年的乡村教师。“我们要完成一次教育远征,用城市文化和现代管理,来改变农村教育。” 2001年8月,感动于志愿者的热情,利辛县政府予以大力支持:将一所有500名学生的肥东中学,连校舍带学生无偿并入了复兴中学,同时过去的还有志愿者们严格挑选的十多位当地教师。县政府放手让志愿者们按自己的想法办学。 复兴学校成为国内第一所由民间志愿者集资管理的乡村慈善性中学,殷永纯与赵志雄满怀着一个美好的理想:开创完全不同于希望工程的乡村教育模式,如果民间试验成功,他们想把复兴模式推向全国农村。 第一批志愿者过来了,他们背着旅行包,带着天文望远镜,全都来自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每人都至少是大学学历。满地尿水的厕所吓不倒他们,上课钟挂在树上,两个板凳架上门板就是床,泥巴墙上糊上旧报纸,“城市应当回报农村了,农村孩子们也应该有一流的教育。”志愿者们彻夜深谈。 这时,3个创业者间发生了严重分歧,杨华认为,“学校就是我的,你们是给我打工的,只要我杨华在,你们娶媳妇盖房子的钱学校包了。”在激烈的争吵后,杨华离开了学校,用3万元捐款在自己宅基地上盖了新房,重新招生,但却难以为继,最后杨华娶了媳妇,过上了简单的幸福日子。 超出想象的现实 尽管早有思想准备,现实困难还是超出了志愿者们的想象。 更大的问题是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小学毕业生不会乘除法,不会写作文。有志愿者老师出了个作文题———《童年趣事》,结果有一半的学生走题,还有几个学生写的是自己或同学童年“去世”。 一个班英语及格的只有六七个,没有一个学生考上县高中。而在当地,只有考上县高中才有可能考上大学。 更糟糕的是,许多孩子厌学,他们的理想是打工。复兴学校所在的村庄离公路并不远,地处平原,家家有人外出到南方或上海打工,40%的学生家庭长年见不到父亲或母亲。家长基本上无力过问孩子的教育,只能放手让老师管,甚至称“只要管好了,老师打也行”。 有志愿者开始掉头发,不少志愿者老师每天改作业要到半夜12时,每一个都消瘦得厉害。 矛盾:难以适应的财务制度 焦虑的志愿者内部,不协调的声音也开始出现。 对多数凭着热情参与这项事业的志愿者来说,严格的财务管理一时半会还难以适应。创办人殷永纯就说,“既然相信我,就应当放手让我干。”而大多由海外学者和职业经理人组成的校筹委会则认为,没有监督的权力肯定会有问题。要殷永纯立即完善财务,交出账目。 从没有记账习惯的殷永纯苦苦学习财务。他第一次感到筹委会是个“巨大的责备机器”。一次喝醉后,殷永纯喊道:“我不要我爸,我不要我妈,我不要衡理先生。” 一笔4800元学费的丢失,成了双方难以化解的心结。逼账半年未果后筹委会失去了耐心,最后决定撤换殷永纯校长职务。而面对筹委会的不信任,更有人贴他的大字报,殷永纯也伤透了心,他甚至天天躲在角落里一人流泪。这又被认为是在故意逃避账目问题。 2002年2月,在被撤掉校长职务一年后,副校长殷永纯在会上突然宣布不承认筹委会,并发起了一场运动:要由学校老师公选校长,但筹委会不承认这一结果。至此,这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带着部分志愿者愤怒地离开学校。 但一个共识被确立下来:明确的账目,是这项公益事业的生命。继任的校长赵志雄已习惯了将每天的开支打入电脑,精确至元和角。复兴中学第一次有了可以对外公开的清晰账目。 那一天筹委会有人哭了。他们知道,为了这一时刻的到来,他们付出了太大的代价,失去了不应失去的同志。 困难重重 账目建立起来了,筹委会却没有筹到钱,原因很简单,由于国家不批准新的基金项目成立,复兴学校无法借此公开募集资金。“我们无法用个人的声誉承担集资风险。”大部分由职业经理人、学者等组成的筹委会解释说,“实际上学校的钱大部分是筹委会人员自己的捐款。” 渐渐,志愿者老师们也失去了对筹委会的信心。 有志愿者认为,筹委会有一个致命伤:由于组成人员多有海外背景,他们处理中国农村教育的方式和做法有时并不适应中国现实。“他们说要建一个厕所,请了专门的工程院设计,而按环保标准,光一个标准的4米深的化粪池就需要上万元。而且迟迟无法落实。其实我们只需要当地泥水匠盖间有水泥地的厕所。”一位志愿者老师称。 筹委会召集人衡理是位在中国大陆生活了十多年的香港职业经理人,他按香港的标准,坚持实行严格的慈善事业制度。他把远程志愿者的任务细分切割成每人每一星期一小时,而小额捐款者最低以每月50元长期捐助。 而实际上,远程志愿者往往会抱着业余献爱心的心态,一旦发现自己要付出远远不止一个小时的时间和精力时,他们就消失了。 “中国的乡村教育往往是投入毕生精力也难以成效。我们低估了这一事业的难度。”一位筹委会人士称。 前方的志愿者老师也有问题。大多数志愿者是出于对民间教育的兴趣和牺牲精神而来到这里,但也有的是想避世。有个人甚至说要卖了全部家产来当常年志愿者,原来是在商场上失败了而看破红尘。 由于不拿工资,也没有约束力,有些志愿者带有很大随意性,对当地老师与农村文化不够尊重,当遇到意想不到的冲突时,有人往往选择一走了之。由于志愿者频繁更换,甚至出现过一个班一个学期换了7名英语老师,对学生感情伤害很大。 在上海的远程志愿者也同样碰到了问题,一谈到大的框架与概念,大家滔滔不绝,可是一到具体做事,却无人去实实在在地完成。至今连募捐班子都没有搭建起来。 冲突:在当地老师和志愿者之间 志愿者们还面临着如何与当地文化和谐相处的难题。 日,记者从上海动身到达复兴学校采访。刚到第二天,志愿者蔡战老师就告诉记者,他要离开复兴学校了。几天前几个人踢破了他的宿舍门,拍着桌子让他滚蛋。而此时这位满怀理想、曾徒步穿越数座雪山的汉子才刚来几个月。 另一件事是:张老师是一位有威信的当地老师兼副校长,但有一天张老师连续两次体罚一个不听话的学生,这引起了反对体罚的志愿者老师们极大的愤怒。 当筹委会没有带来当地老师想象中的大笔资金时,摩擦升级了。最后,筹委会被迫撤消了张的副校长职务。这位能干的老师离开了复兴。 “张是位教学上很不错的老师,他也没有办法摆脱这种做法。”一位志愿者老师志愿者同样存在问题。他们中有些人认为当地文化是落后的代表,有人甚至说他们来复兴是“用城市文化殖民的”。还有人说:“未来中国只需要25%的人种田,其余农民将进城成为工厂劳动力。”持类似观点的志愿者,已经失去了赵志雄们对农村孩子的心灵关注,更看不起当地老师的乡土腔调。 当地老师对志愿者也有想法:“他们不睬我们,是不是觉得我们傻?有的志愿者,一进门就把门关起来,还写着‘请勿打扰’。”城市志愿者保持私人空间的做法,成为没事爱串门的当地老师最敏感的痛处。 在这样的情绪影响下,志愿者与当地教师之间很难合作,在教学上,双方经常各行一套。 没有当地老师的帮助,志愿者也难以控制班级的秩序。由于优秀生流走,在复兴学校一个班差生往往占了80%。为了学习有所成效,志愿者老师不得不分班。看着被抛弃的差班学生失望的面孔,志愿者老师的心在滴血。 连赵志雄也不得不板起面孔,请调皮的学生走出教室,罚站。沉重的教学使他失去了欢笑,失去了爱心。 艰难的沟通 2002年12月下旬,当地老师与志愿者之间的冲突日趋激烈,为协调双方的矛盾,当地教育主管负责人和筹委会召集人衡理等来到了学校。本报记者也旁听了志愿者与当地老师的座谈。 当地老师:“我们现在4个教室都是危房。慈善学校投资到底能到哪个数?公办学校每个月奖金比我们多,每年还有四五万办公费下来,志愿者少来一点还可以给学校省点钱,你看学校乱糟糟的样子。志愿者能不能管理学校?” 衡理:“你们想没想过:没有现代化管理是集不到资的。没有平衡账,没有年报是集不了资的。没有志愿者过来,也不会有人捐钱的。志愿者每人每个月拿200元,五湖四海的生力军,如果你们不欢迎,对他们挫伤是很大的。” 志愿者:“你们不是想知道蔡战老师为什么要走吗?不是他吃不了苦,是当地老师伤了他的心。” 长时间的沉默,有老师嘀咕:“他总是抬头看人,不睬我们。” 志愿者:“打个比方,有几个年轻的科学家想帮助当地提高亩产,几乎义务下乡做试验田,这对当地农民是好事,而科学家们不会占田,甚至不会带走一块砖头,但是当地老农民看不惯他们穿白衬衫,看不惯他们科学的办法,不仅不帮忙在边上看笑话,还在地里掺石灰,这荒不荒唐?” 当地老师都笑了。 …… 座谈会开了一下午,在教育主管领导和衡理等人的沟通下,当地老师与志愿者终于坐在了一起,晚上大家喝了一顿团圆酒。 这样的沟通进行了多次,看起来很有成效。然而没多久,事情又回到了旧的轨道。 “我们愿意教书,我们愿意受苦,但是我们再也不愿做当地老师不欢迎的人。”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对复兴失望了。 纷纷离开,各种借口地离开。 尴尬结局 2003年3月,赵志雄———这位复兴学校创办者和最长时间的参与者———也选择了离开。这成了志愿者们大规模离校的导火索。 他的离开,源于学生周翠的一篇文章。周翠是赵志雄班上的才女,在目睹了学校的风风雨雨后,这个孩子写了一篇作文《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当我摘下第一片时,我要让我自己重新活过。因为我不想认识现在给我伤害的人,更不想得到‘朋友们’给我的欺骗,因为我为他(她)们伤透了心。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将永远都不想到赵志雄,因为他已经变了,变得那么不可思议了。他显得很自私,很自私,也很残暴,他不再是那个善良、可爱的人了! ……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而它只剩下最后一个花瓣,我将会让它把我带走———我将选择死……这个世界,在我看来,已经不再辉煌灿烂了。 孩子的心是纯净的。 赵志雄把文章贴上了论坛。他和志愿者们终于认识到,太多的矛盾、太多的纷争,让他们偏离了教育的本义。而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受到了伤害,“我应当重新去学教育。”他离开了复兴。 已经离开复兴的殷永纯也看到了这篇文章,殷永纯一度痛心疾首地认为自己的行为谁都对得起,但现在“对不起学生”。 在复兴,志愿者有太多的疑惑了。一群抱着美好愿望过来的人,看到了最不美好的东西。 “是我们承担了根本无法承担的责任?还是……”志愿者们在静静地思考,“假如我们多一点耐心,多一点信任,多一点……” 2003年3月底,最后一批志愿者撤离了复兴学校。一场曾鼓舞人心的教育改革实验归于沉寂。 新的希望 沉默。没有了志愿者的复兴学校仍然存在。真的是一切都沉寂了吗? 有人还在坚持。负气出走的殷永纯带着6个志愿者住进一幢未完工的破楼,办起了复新学校,这6位志愿者全是复兴的第一批老师。两年过去了,复新学校已招到了100个学生,殷永纯们决心一辈子留在农村。 而在上海的复兴学校召集人衡理痛定思痛,请教了中欧管理学院,决定改变做法,重组筹委会,建立职业化工作队伍,召集志愿者重返复兴———那个梦开始的地方。 ■链接 复兴学校模式 完全由民间志愿者管理的农村慈善学校。实行董事会负责制。目标是架起城市与农村的直接教育的桥梁,集合城市的社会资源直接支援农村义务教育。与希望工程不同,他们除了所有财务上网公开,还直接让城市志愿者主导乡村学校管理。 现场志愿者每人至少花一年时间做乡村教师,每人每月补助200元。(女志愿者250元)。志愿者一般要求有大学学历和城市工作经验,这样不仅可以完成教学工作,还可以透彻了解农村现状。远程志愿者负责筹款与联络以及其他活动。两组志愿者通过网络开会沟通,筹委会通过网络远程管理学校。学校所有账目公开,信息透明,目的是集汇社会的慈善资金改良农村教育。如果成功,复兴模式将成批推广。||复兴学校网址http:159.242.130.70school很久没有更新了||这就是贫困地区的孩子还之所以贫困的根源之一,依中国现在的经济实力,完全可以让每一个这种环境下的孩子享受彻底的免费教育(我们的国民预算是多么地可笑,而每年贪污与浪费的钱却是这个数目的上千,万倍!)。希望工程只是个权宜之计,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人们爱心还达不到的角落,一个孩子只要少了那么一两百块钱,就是终生的判定----他们的待遇(不想说遭遇)可想而知。||我目前负责该校的部分管理工作,实施第二阶段的计划。相应的活动计划见另一个帖子:[复兴公益学校]招拍片助教勘测志愿者http:forum.doyouhike.netuttopic_show.cgi?id=51878&h=1&bpg=1&age=0||中文版:ftp:cnbirder.netrschool_rschool_slides_cn.pps12MBEnglish:ftp:cnbirder.netrschool_rschool_slides_en.pps10MB在上述URL上点鼠标右键,选择“目标另存为”。||感动!钦佩!悲哀!!!!!!!!!!!!!!!!!!!!!!!!!!!!!!!!!!!!!!!!!!!!!!!!!!!!!!!!!!!!!!!!!!!!!!!!!!||感动!!||无论过程,结果如何,这种精神值得钦佩,继续坚持||我很感动,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老师,但是我没有做到最好,也不能够和他相比。但是我知道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和象我这些为他们感动的人,我们这个世界才有希望。人类才有意义。谢了,所有象他一样可贵的人们。||敬佩.中国需要的,正是如此有脊梁的人.||值得学习||他们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哪怕他们明天就离开了那个学校。我的灵魂又一次的受到洗涤!!!||不知政府部门为什么就不能解决?
5.3将逆骑东江而上----------------------至佗城.看看东江的风采,看看生长的地方.重温童年的夏泳.蓝口风光
回来了,回来了.此行最后只有到达河源蓝口镇而没有到达预定的终点----佗城.
从深圳到蓝口走了整300公里,3号给晒死,4号给淋死,5号阴天间中有雨最适合骑车.从惠州一直到蓝口的沿江路很适合骑车,沿江风光无限好,汽车少,空气好,95$%是新打的水泥公路,过渡和一些烂路是整骑行过程的调味剂,日晒雨淋是一种考验.
回忆一下三天的经过:5.3从莲塘出发---丹竹头---大福村---坪山镇---松子坑---淡水---美丽村---白路仔---永湖镇---苏屋墩---花果山---谭屋---水口镇---过渡船---仍图镇---过渡船---横沥.5.4从横沥---东园---豆角岭---上青新村---芦岚---过渡船---观音阁---吉石---秀埔---古竹镇----下围---临江镇---河源.5.5河源----古云----独石----义合镇---黄田镇---下满坑---石古坑---蓝口镇特制作了一份MTV以作纪念:http:spaceDisplay.php?flvid=||促成此骑行计划是因为:http:www.doyouhike.netforum,0,1.html||真想跟你去跑跑,可惜4号跑不开深圳。之前听你说计划10.1去,还以为还有机会。||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祝骑行顺利||此次骑行线路预计所经地方:深圳---丹竹头---大福村---坪山镇---松子坑---惠阳市---上桥背---白路仔---永湖镇---老屋---苏屋墩---花果山---谭屋---水口镇---陈古陇---仍图镇---四记---东园---豆角岭---上青新村---盘石---岚派---观音阁---雍洲---秀埔---古竹镇----下围---临江镇---青山塅---滩下----陈田----古云----独石----义合镇---黄田镇---下满坑---石古坑---蓝口镇---鸭麻塘---乌石坑---佗城镇.返程坐车回深.||牛人来信,5.3晚上已经和伴郎抵达横沥。||昨天下午我们由东江上游往下走到横沥的时候打牛人电话,他们正在水口镇上边一点,但已过对岸,我们是隔江相望,失之交臂啊...我们晚上七点骑到惠州坐车回深圳,在车上再次电话给牛人,得知他已在横沥住下,祝一路顺风...我们回程可是一路顶着风在骑,苦死了...||风雨交加啊。牛人已经到了河源||牛人风雨无阻,安全第一,下雨别淋湿了相机哦。和未来媳妇去清远漂流、爬山,玩了两天,感觉不错。另外:老工换了最新头像照片,呵呵。||这个头像的标题是:《狗仔是大家的好朋友》,呵呵上次稔山之行,半山梧桐照的||风雨无阻,3号是晒死,4号是淋死,5号间中有雨骑车不错.时间关系,只有骑到蓝口.||3号晚与伴郎在横沥旺光宾馆FB,这里的环境不错.||在水口向阿伯问路,说要在此过渡才可骑到横沥,于是...隔江相望,失之交臂啊!你们有经过这段护河堤路吗?||呵呵,我们已经回来了,东江沿岸路线真的不错.机会还是有的.我也是象你一样有事去不了广西沿边公路骑车,骑行东江是比较容易的事,但骑行广西沿边是比较难得的.||DSC_3335送给牛人五一跑英德老家时拍的。||这英德的牛就是不一样哦.||出发,途经大福村路段在修路埋水管||途经淡水路中的果苗场小歇||未到白路仔无意中发现一叫美丽村的村庄||村子门前有石狗日夜守护着||大屋已经人去房空||此大屋的居民原是300年前从梅县移居到这里的,现在几乎所有人都搬新房了,在大屋左侧门还住着一户人家.||我的公路车在到达永湖镇不到500米突然漏气,看来人不留人天留人,推车几百米就找到一餐厅前补胎和FB.呵呵,结果把备用胎换上了却怎也打不足气,原来是一小小的钢丝惹的祸,结果补了三次,好象在人家餐厅前摆艺的一样.||在惠州河南岸镇有一叫冷水坑村,村门对联写着:和谐,冷水坑村,热心人地.呵呵,对联写的不错,可实地考察了一下:卫生很差,满街的垃圾和灰尘滚滚.||惠州河南岸新兴的地产看上去不错
青岛,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干净,热情,闲适我对青岛的定义在青岛带了十天,真的很舒服,完全忘记了回家,当时很有冲动在青岛买所房子,在青岛安个家!因为喜欢老青岛,所以我选择了青岛的老城区——市北区那里的建筑多以老式的德式建筑为主,很古朴青岛的公交很便利,市北区、市南区、四方区都有公交线路链接,我住在中山路附近,距离栈桥、火车站、天主教堂、劈柴院都很方便,晚上没事吃完饭就到栈桥边的浴场去喝着青岛一厂的散啤,吹海风、听听海,感觉这生活太美好了十分喜欢八大关,那德式建筑群,银杏布满街道两旁,无论春夏秋冬都是那么浪漫迷人下午坐在五四广场,晒着太阳,听着浪,看着斗风筝的人们比赛,能这样坐一下午如果有时间就去买张火车票吧,一路到青岛,真的不会让你失望的!劈柴院小吃,这家豆腐脑超级棒,人总是很多,店不大,豆腐脑嫩嫩滑滑,烧饼和卤肉十分好吃浙江路天主教堂,本名圣弥厄尔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拟建教堂应高百米,适逢二战爆发,希特勒严禁德国本土资金外流,该教堂不得不修改图纸,即建成现在规模。教堂始建于1932年,于1934年竣工。青岛的一个著名景点栈桥,每晚都会在这里听海,吹海风基督教堂:教堂由德国胶澳总督府出资,于日奠基,日落成。教堂顶部有高39米的报时钟楼,俗称“钟表楼”。它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占地1000平方米,由钟楼和礼堂两部分组成。钟楼高39.10米,登楼可观赏岛城的海天秀色。青岛海底世界水母馆著名的公主楼奥帆中心五四广场“那一坨”飞战斗的老人台东步行街||黑白照也不错。||黑白的感觉更有味||向往青岛。||买票走起!||有的适合黑白,有的适合彩色,那座基督教堂的颜色相当漂亮。||我这黑白有点迫不得已我在青岛那几天一直阴天大雾彩色的不好看没办法都改黑白了||黑白照的强大!||||黑白的色调赋予青岛这城历史的厚重感。||||黑白中有你的色彩。||很赞的黑白两色调!就是个人认为五四广场那一坨还是本色较“亮”!||我超级喜欢黑白这感觉特别是拍老市区的那些建筑特别有味道||||这评价真高啊哈哈多谢支持!||恩那一坨还是红的漂亮特别是夜景可惜我那时在的一周多都是大雾彩色的没法看就改成黑白了||不错,支持~~||多谢捧场||我有去青岛的冲动了!||||怎么拍的像是老青岛。||麻利儿的走起!动车很快就到了!方便的很||||哈哈很喜欢老青岛所以就做了旧||漂亮||多谢朋友支持!||背景音乐朴树的?||我记得是许巍完美生活,我现在用的电脑没有音频现在听不到||我听听去。||怎末样?||||很好。适合我路上听。哈哈||青岛人挺热情,我们问路,他们不懂,都会问其他人再回答我们。海也很干净。||期待青岛之旅||最爱许巍了听了十几年了!特别men特别自由||||青岛的朋友特别的憨厚!喜欢死他们了特别的实在我带着相机上车每个司机都会提醒我带好了别磕碰了特别温馨!||好好计划一下行程预祝你旅途愉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招商银行2万元分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