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药交所平台审核通过,为什么不能挂牌

广东药交所招业界炮轰 唯低价是取怪圈仍存在|药交所|广东|业界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广东药交所招业界炮轰 唯低价是取怪圈仍存在
  【编者按】
  2013年5月底,广东省药品交易新规公开征求意见,却遭遇多家医药行业协会和众多行业人士的炮轰。
  原本有消息称广东方面将适当调整,7月正式试运行,不料因探索落地不顺,新规并没有如期施行。广东新规最大亮点就是创建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药交所”),实现竞价、交易、支付、融资、监管全程在线。
  2013年1月,广东就曾传出消息,称将摒弃目前各方都有意见的集中招标采购方式,花大气力调研、攻关,寻找新出路。
  他们或许不曾料到,这一呕心沥血研发出来的,旨在减少政府干预、加强市场作用的新出路仍然招致各方抨击。行业组织批评它“政府主导”色彩太重,甚至阻碍了市场竞争。
  最近一年来被炮轰的不止于广东新规,之前湖北、安徽等地的新尝试都曾深陷争论。各地方政府或许各有考虑,从喧嚣中也能看到药品企业的利益诉求。
  目前的集中招标采购令各方不满,究竟怎样的招标方式才能调和众口?彻底取消就能令各方称心如意吗?现实的做法又将如何?利益博弈的实质是什么?未来又将如何发展?
  广东药交所蹒跚起步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十多年来一步步被异化,将错就错走到今天,钱花了,事情却没办好
  《t望东方周刊》记者刘武 | 广州、北京报道
  日正式挂牌成立的广东药交所,因交易规则存在较多争议未正式定稿,未能在7月1日如期试运行。
  广东是最早启动医药阳光采购平台的省份,作为改革先锋一直备受称道。而这次对药品招标采购制度的改革,却广受质疑。
  现行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并没有完全达到设立之初的预期,甚至被指责已经异化成一项“腐败工程”,各方都有较大意见,但一时也难以改换。
  药交所能否理顺复杂的利益关系?
  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宪法对本刊记者表示:“做好做细药交所这件事,需要一批人去拼命,包括官员、学者和行业人士。”
  广东药招金蝉脱壳?
  “广东是最先开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省份之一,现在又金蝉脱壳了。”李宪法对《t望东方周刊》表示。
  李宪法认为自己“所言有据”。日,广东医药采购平台公开发布药品交易新规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已找不到“招标”字样,取而代之的是“交易”,同时负责解释的机构也指定为“广东省药品交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筹)”。
  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后,被多家行业组织称为“唯低价是取”,要求作“根本性修改”。此外,一些医疗卫生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集中讨论后,也向广东省提交了修改建议。
  药交所建设主体之一的南方产权公司党委书记胡军梅告诉《t望东方周刊》:“药交所平台系统已测试完毕,只等省里的交易规则定稿后试运行。”
  据悉,广东省相关部门在6月初递交了经过微调的送审稿,但至今未知进展。7月4日广东省卫生厅发布基药增补目录,超预期大幅扩容基本药物品种,使得行业分析人士一片惊叹,推高了对广东药交所正式运行的预期。
  事实上,在年初召开的广东省卫生工作会议上就传出消息,广东将改革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探索建立第三方医药全流程电子交易平台。
  当时,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陈祝生对外界表示,该系统跟现行阳光采购最大区别是,政府以主导和监管为主,不再参与医药采购的具体事务。在政府给出的价格范围内,由药品买卖双方在第三方平台上竞价交易。这个第三方交易平台就是现在的广东省药交所。
  广东省自2006年开始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多年来效果有限。分管卫生的广东省副省长林少春曾在谈及此事时说:“医生不满意,药商不满意,各级领导也不满意,吃力不讨好。”
  同时,检察机关的数据显示,由于政府行政参与太多,近两年来广东省药品采购过程中腐败案件多发。2012年以来广东医疗卫生系统商业贿赂犯罪,无论是案件数量还是涉案数额都远超2011年同期。
  相关决策层遂决心放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模式。
  2013年1月初,时任广东省卫生厅厅长的姚志彬向外界透露:“广东省药品采购将不招标,而是建立第三方医药电子交易平台,让大家在上面竞价。”
  此举被寄予遏制腐败的期望。同时,药交所也被期待能降低药价。
  “药交所模式”最早于2010年在重庆出现。公开信息显示,重庆药交所正式上线交易一年后,药品采购价格平均降幅达28.07%,单品种最大降价幅度达81.54%。直接降价累计近10亿元。这个降价水平,对一些以“降药价”为首要目的的地方政府而言,无疑具有巨大吸引力。
  广东省医改办和其他相关政府部门以及民间机构,都曾到重庆药交所实地调研,也有部门考察了国外做法。
  于是,广东决定探索建立这种“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的第三方医药电子交易平台。政府负责建立平台,并发挥产品入市价格制定和行业监管的职能;医疗机构通过药交所平台直接与医药企业在线交易,也减少了一些中间环节。
  广东省药交所为企业和医疗机构提供“在线交易、在线竞价、在线结算、在线融资、在线监管”的“五个在线”服务,以及其他衍生金融、信息等服务。为此,据悉药交所拥有各大银行给予的药品交易捆绑授信500亿元。
  逼出来的药交所
  2013年6月底,本刊记者在广东调查期间,多位业内人士称药交所规则的修改集中在卫生厅进行。卫生厅内部人士却说,卫生部门并没有最终决定权,只是担当组织者角色。
  此前在广东业内有传言称,国家卫计委相关司处官员对广东药品招采新规持反对态度。而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宪法在接触卫计委官员之后说:“他们没有表达态度。”
  正因如此,广东省卫生界有人士认为,广东药交所受到了国家层面的鼓励。
  业界对药交所模式褒贬不一,有专家认为该模式正在为国家医改积累经验,提供重要参考。
  也有人泼冷水。
  日的行业座谈会上,澳利达医药集团董事长周有财说:“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用股市这种电子交易平台来操作是一个不严肃的行为。网上交易最终将导致企业恶性竞争,把医药产业推进陷阱。”
  梳理广东药品招标采购历史,可以看出,药交所实际上是被逼出来的。
  2007年前后,药品企业为抵制招标采购的专家评议环节对药价压价过低,七成品种采取乱报价、高报价的方式,让各方左右为难。
  此外,由于这些年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药价虚高和药价虚低同时存在,其根源均指向招标环节。
  2011年广东省两会上,致公党广东省委提交了一份名为《药品招标后实际价格变化趋势调查及建议》的提案,用翔实的数据直指药品“越招越贵”。
  与此同时,医药采购环节成为贿赂犯罪的重灾区,占查办贿赂案的九成以上。检察机关据此认为,医疗产品价格虚高是一个重要原因。
  曾经被卫生界高层高度评价的广东高州医院模式,后来因为“回扣门”被拉下神坛。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接受《t望东方周刊》采访时也表示:“现行药品招标采购政策被异化。广东探索建立药交所的一个原因,也是为了斩断医药灰色利益链。”
  药价虚低则可能导致药害事件。2012年年初,“毒胶囊”事件震惊全国消费者,被曝光的多个品种多个批次出现在广东药品采购目录中。有药企说,“毒胶囊”是被低价中标“逼”出来的。
  “现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的很多措施,都是通过政府红头文件实施的。”李宪法对本刊说,“企业一般又不会告政府。谁会去找死?”
  不过,现实中真有较真的人。
  2010年,因怀疑自己旗下三家公司受到药品招标不公对待,且投诉无果,重庆长龙实业集团董事长刘群将重庆市卫生局告上法庭,刘群公司一审胜诉,重庆市卫生局为此受到批评。
  刘群曾直言不讳地称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已异化成一项“腐败工程”,形成了一个包括以卫生部门为主导,各政府部门和企业、医院共同参与的庞大利益链。
  这样的药品交易环境,以及新医改新政策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药交所模式的出现。
  不能承受之重
  广东省对“药交所”寄予厚望。在决定放弃集中招标采购之前,广东省医改办等部门曾前往重庆考察药交所等国内外机构实地调研。
  无论是广东还是重庆,政府的初衷都是希望通过严密、系统的制度设计,挤掉药品流通环节层层加价的“水分”,乃至逐步建立药品价格发现机制和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一些专家分析,当前医改局面复杂,突破口非常有限。一些地方政府希望通过深化医药物流体制改革闯出一条路,也就选择了从解决老调常弹的“中间环节过多”问题入手。
  因此,药交所不仅被当做药品的“交易平台”,还往往被附加规范医药流通、降低药价的功能,甚至嵌入监管平台的职能。
  重庆药交所就希望借助药交所平台搭建一张监管网,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卫生部门、物价制定部门、纠风办等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管控。甚至还有监管部门希望通过药品交易,促使行业提高集中度,改变小散乱的现状。
  但是,药交所能否背负得起如此之多的期望?
  显然,一条完整的药品流通供应链,从企业生产到医生处方,涉及环节众多,需要各环节共同做到阳光、合理。即便招标采购降低了药价,也不意味着患者医疗费用一定会降低。
  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邱峰对本刊记者表示:“药交所的反腐效果还是很好的,也能够降低药价。”但他不愿透露关于医疗费用等信息,该院相关负责人也不愿意回答。
  刘群则对本刊表示:“药交所创新之处在于规避了以前药品招标的暗箱操作,打破了医药企业窝里斗。它的不足之处在于,仍然没有跳出‘唯低价是取’的怪圈,仍可能成为医疗腐败的保护伞,仍然会带来大量的浪费。”
  李宪法肯定药交所的方向,但也有所担忧。他认为,十多年来药品招标采购制度一步步被异化,将错就错走到现在,钱花了事没办好。药交所如果做细做好,将是药品招采最后的归宿,也是最好的归宿,但不能纵容各地自行其是,重复建设。
  他向《t望东方周刊》解释:“药交所是组织化程度更高的药品流通方式,专业性更强,要是路再没找准,又做不细,将面临更大的失败,造成更大的浪费,甚至地方保护主义还会割裂全国统一市场。”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特色数据:
所属概念:
未来大事件
意见反馈回到顶部新闻24小时排行
吃喝玩乐 |
二手房搜索北汽股份通过港交所审核 12月18号挂牌
经过漫长的五个多月的等待,北汽股份终于获得了香港联交所(下称&港交所&)的通行证。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独家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汽股份&)已通过港交所审核,从下周一开始向投资者推介,并计划最终于日挂牌。
本报记者获得上述信息的时间是11月27日晚7点,但随后在港交所披露易的&申请版本,聆讯后资料集及相关资料&中发现,北汽的申请资料仍在处理中。今天下午四点左右,记者曾试图联系北汽股份的相关负责人,但该人士非常谨慎,&目前还是以路透社的报道为准。&
据路透社报道,北汽股份在11月27日寻求港交所批准其IPO(首次公开募股)计划,以寻求金额最高达15亿美元融资。倘若能够获得港交所委员会批准,北汽准备从12月1日开始向投资者推介。之后在12月8日进行IPO正式路演,12月12日公开股价。
7月2日,北汽股份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请资料。根据该公司提交的IPO申请资料可以看出,该公司所装业务,全是北汽集团旗下目前最强、发展最好的资产,包括动力总成、和北汽投资。其中动力总成研究中心是北汽股份的全资子公司,此外拟上市公司还持有北京奔驰51%的股权、北汽投资97.95%的股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机构人士告诉记者,北汽股份的上市能够促进整个北汽集团的管理能力。尽管该公司整合了北汽所有的优质乘用车资源,但北汽股份成长空间能否激活还很难说,这也是北汽上市面临的一大考题。还没有账号
或使用第三方账号
北汽股份通过港交所审核 12月18号挂牌
日报供稿 孙铭训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独家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汽股份”)已通过港交所审核,从下周一开始向投资者推介,并计划最终于日挂牌。
经过漫长的五个多月的等待,北汽股份终于获得了香港联交所(下称“港交所”)的通行证。(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独家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汽股份”)已通过港交所审核,从下周一开始向投资者推介,并计划最终于日挂牌。
本报记者获得上述信息的时间是11月27日晚7点,但随后在港交所披露易的“申请版本,聆讯后资料集及相关资料”中发现,北汽的申请资料仍在处理中。今天下午四点左右,记者曾试图联系北汽股份的相关负责人,但该人士非常谨慎,“目前还是以路透社的报道为准。”
据路透社报道,北汽股份在11月27日寻求港交所批准其IPO(首次公开募股)计划,以寻求金额最高达15亿美元融资。倘若能够获得港交所委员会批准,北汽准备从12月1日开始向投资者推介。之后在12月8日进行IPO正式路演,12月12日公开股价。
7月2日,北汽股份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请资料。根据该公司提交的IPO申请资料可以看出,该公司所装业务,全是北汽集团旗下目前最强、发展最好的资产,包括动力总成、北京奔驰和北汽投资。其中动力总成研究中心是北汽股份的全资子公司,此外拟上市公司还持有北京奔驰51%的股权、北汽投资97.95%的股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机构人士告诉记者,北汽股份的上市能够促进整个北汽集团的管理能力。尽管该公司整合了北汽所有的优质乘用车资源,但北汽股份成长空间能否激活还很难说,这也是北汽上市面临的一大考题。
编辑:一财小编
一财工作坊
投资界人士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技术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药交所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