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改政策出台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品涨价哪些股受益

[最新概念股]PTA期货涨价受益股有哪些?PTA期货涨价受益股一览 - 南方财富网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PTA期货涨价受益股有哪些?PTA期货涨价受益股一览
&&&南方财富网&&&
  PTA涨价受益股有哪些?PTA期货涨价受益股一览:受PTA生产成本高企影响,近期PTA期货合约强劲反弹,今日截至上午临时停牌,PTA1305合约大涨188点,报8048点,涨幅2.39%。
  有称,国内制造业逐步回暖,经济延续企稳回升态势,预计年底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宽松基调;美国财政悬崖问题的政策不确定性将提升避险情绪,加剧商品市场动荡。上游原料方面,亚洲PX价格保持坚挺,PTA生产商延续亏损局面,期现贴水成本对PTA价格构成支撑。供需方面,国内部分PTA装置继续停车检修,开工率维持在79%左右,这暂时缓解了短期供应压力,但新产能投放带来的供应压力犹存。临近年底,终端纺织品出口订单减少,纺织工厂开工率偏低,聚酯市场需求面临回落。
  总体上,PTA生产成本高企,期现价格明显倒挂限制PTA下跌空间,而新增产能集中释放,中期供需趋于宽松,预计PTA延续区间震荡走势。技术上,PTA 1305合约面临线压力,下方考验7400一线支撑,预计12月份PTA有望以区间波动为主。
  A股涉及PTA生产上市公司
  1、荣盛石化(002493):
  国内领先的PTA和聚酯纤维生产企业:公司主要从事PTA和聚酯纤维(涤纶)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其中主要产品为PTA以及涤纶牵伸丝(FDY),涤纶预取向丝(POY),涤纶加弹丝(DTY)三大系列,各种规格的涤纶长丝,PET切片。公司是全国大型的涤纶长丝生产企业,拥有聚酯产能60万吨,涤纶纺丝(FDY,POY)57万吨以及涤纶加弹丝(DTY)25万吨。
  与恒逸石化(000703)战略合作:公司与恒逸石化同为聚酯涤纶行业内的大型企业,两者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始于03年合资建设浙江逸盛PTA项目,主要表现在合作逸盛大化与浙江逸盛,其中公司控股逸盛大化,持股56%,参股浙江逸盛,持股30%,恒逸石化控股浙江逸盛,持股70%,参股逸盛大化24%。而逸盛大化与浙江逸盛均为PTA生产企业,前者拥有150万吨实际产能,后者拥有130万吨实际产能。但双方均拥有不同供应商和销售群体,因此不存在业务上的重大冲突。月,逸盛大化实现净利润万元。
  PTA:PTA作为重要石油产品,90%以上用于生产PET等聚酯产品,由于下游聚酯行业快速发展,国内PTA市场需求强劲。公司通过控股和参股方式共拥有280万吨PTA实际生产能力,既保证了公司下游产品对PTA的需求,还对外销售PTA产品。
  大连逸盛PTA新增的300万吨产能存在不能按时拿到政府批文延期投产的,总计40万吨长丝项目也有纺丝设备无法按时交货的风险。
  2、恒逸石化(000703):
  主营PTA: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精对苯二甲酸(PTA),聚酯纤维和化纤加弹丝相关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的石油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形成了精对苯二甲酸(PTA),聚酯纤维和化纤加弹丝上下游一体化和规模化的产业格局。截至2011年末,公司参控股PTA产能达到565万吨,自有权益产能292万吨,规模居国内第一,公司拥有聚酯纤维权益产能210万吨,其中涤纶长丝产能95万吨,聚酯切片78万吨,涤纶短纤12万吨,聚酯瓶片25万吨,不仅规模属国内第一,而且品种种类也属业内最丰富。
  向/扩充PTA产能:15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PTA)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期为2年,项目建成后将新增一套150万吨/年PTA生产装置,浙江逸盛将形成256万吨/年PTA设计产能。预计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平均销售收入138亿元(调整前为105亿元),年平均净利润7.7亿元(调整前12.7亿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5.26%(调整前36.76%),年产9万吨差别化纤维扩建项目建设期2年,预计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4.8亿元,年平均净利润2亿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0.58%。
  3、桐昆股份(601233):
  公司拟启动嘉兴石化年产120万吨IPTA项目,总投资22亿元,投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达97.2亿元,年利润总额7.28亿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2.16%,该项目正向发改委申请报批工作,如能在近期完成审批,公司并计划在2013年6月之前,完成项目的建设并投产。拟启动年产27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总投资14.98亿元,投产后,预计年均营业收入39.8亿元,年利润总额3.91亿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8.60%,该项目已获得省发改委批文,公司计划马上启动该项目。拟启动恒腾公司年产40万吨POY及FDY差别化纤维项目(公司占其88.45%),投产后,预计年均营业收入9.57亿,年均利税总额1.2亿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2.50%。(已获大会通过)
  公司首发募集资金30.39亿元拟用于嘉兴石化年产80万吨PTA工程,本项目建设期为28个月,投产后第一年即达到100%设计生产能力,本项目产品计划全部用于公司涤纶长丝的生产,不作对外销售。项目投产后,公司将从目前“聚酯→涤纶长丝”的经营模式发展成为“PTA→聚酯→涤纶长丝”的经营模式。若假设本项目产品全部对外销售,则本项目经济效益估算为:公司将年新增销售收入48亿元(不含税),年新增净利润4.84亿元(企业所得税率按25%),税后会计收益率为15.94%,盈亏平衡点为36.89%。截止2011年末,该项目募集资金实际投入21.30亿元,项目进度84.35%,符合计划进度。
  PTA产能消化:根据CCFEI预测,2012年我国PTA产能及需求量均将达到2000万吨左右,若年产80万吨PTA工程项目2012年投产并于当年完全达产,则公司PTA产量将占当年全国PTA需求量的4%左右。年公司PTA需要量分别为81.30万吨,100.24万吨和121.09万吨,募资项目未来的产能消化将得到充分保障。
  低物耗:嘉兴石化年产80万吨PTA工程项目采用INVISTA(英威达)工艺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成熟和先进的PTA生产技术,该项目的PX设计消耗为656kg/t.PTA,醋酸设计消耗为36kg/t.PTA,相比较国内领先PTA装置的PX消耗659kg/t.PTA,醋酸消耗38kg/t.PTA而言,主要原材料的物耗更低,每生产1吨PTA产品,主要原材料PX和醋酸的物耗方面可以节约37元(参考价格:PX按10000元/吨,醋酸按3500元/吨)。按照折能标准,加上其他的公用工程消耗,嘉兴石化PTA项目的能耗为110kg标油/t.PTA,与部分国内领先PTA装置相比每年节省的能耗约为1.2万吨标油。
  4、珠海港(000507):
  与外资巨头合作PTA项目:与国际行业巨头联合进行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与英美石油控股,碧辟(中国),BP环球对珠海碧辟化工注册资本增至27700万美元,投资总额至75900万美元,建设PTA二期。公司占15%。2011年2月,珠海碧辟化工报告,其股东BP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在华石化业务,包括投资珠海PTA的二期装置改造和三期扩建项目。计划中的二期装置改造项目(珠海碧辟化工投资3亿元)将进一步提升二期装置的产能20万吨,使PTA总产能达到每年170万吨。三期扩建项目的生产规模为年产125万吨PTA。计划采用BP公司最新的PTA生产技术。项目总投资预计约40亿元。(2012年中报披露,报告期生产PTA79万吨,销售PTA78.6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5%,但销售收入约59亿元,较去年下降13%。)
  5、S仪化(600871)
  公司系中国石化(600028)旗下子公司,是国内石化产品生产商之一,公司是目前为数不多的未股改的上市公司。
  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着力于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石化产品消费,在建炼油、乙烯等重大项目将得到信贷的重点支持。公司有望从石化行业振兴规划政策的出台中受益。
  国际原油价格下跌降低了公司的生产成本。
  2011年12月,公司与远东控股在江苏仪征设立合资公司远东仪化从事生产和销售PTA业务,注册资本2.5亿美元,其中公司出资1亿美元占40%,远东控股出资1.5亿美元占60%,双方同意采用目前世界上最新工艺技术和设备,总投资金额6亿美元将在扬州化学工业园区的PTA项目,建设规模由原规划的100万吨/年优化调整到200万吨/年。项目计划于2012年开工建设,计划建设周期为27个月至30个月。200万吨/年PTA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效解决本公司主要原料PTA的缺口问题,有利于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合资公司将在仪征市境内的扬州化学工业园区注册,因而可争取到相关的优惠政策。远东新世纪(002280)是台湾远东集团旗下一家化工化纤制造企业,1967年在台湾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1年年报披露,已投入3.03亿元,正进行前期工作。
  6、黑化股份(600179)
  2012年1月,鉴于翔鹭化纤和翔鹭石化确认在相关协议到期日日即行终止不再延期,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自日起终止,公司将按要求向证监会申请撤回重组申报材料。2011年6月,股东大会同意公司以全部资产和负债与翔鹭化纤所持翔鹭石化2.53亿股(7.57%股份)进行置换,翔鹭化纤受让黑化集团所持公司1.27亿股,资产置换后,由公司新增股份14.12亿股对翔鹭石化进行4.74元/股的换股吸收合并,承接翔鹭石化全部资产,负债。经初步估算,翔鹭石化预估值72.43亿元(增值率约100%),置出资产预估值5.49亿元。三项交易同时生效,互为前提,组合操作。完成后,公司将置出原有的炼焦和业务,并通过吸收合并翔鹭石化使主营变为PTA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翔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本33.4亿元,主营精对苯二甲酸(PTA)的生产和销售,是一家注册于福建厦门的大型台商投资企业,创建之时系当时台商在大陆的单笔最大投资。翔鹭石化现拥有世界单体最大产能的生产线,PTA生产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是业内产品单耗最小,成本最低的厂商之一。同时,拥有配套完善的自建专用码头及PX,醋酸输送管道,具有便利的物流优势。翔鹭石化现有产品全部内销,主要客户群体为江浙闽粤地区聚酯生产企业,在国内PTA市场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在同业中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对外股权投资仅有一个全资子公司翔鹭石化(漳州)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翔鹭石化150万吨/年PTA项目,仍处于在建期,预计于2012年建成投产。
相关阅读:
?&?&?&?&?&?&?&?&?&
商务进行时
24小时排行
关于南方财富网 - - - - - -特此声明:广告商的言论与行为均与南方财富网无关 南方财富网 & 版权所有药改政策年内出台,网上有公开消息了!血液制品可以涨价了
21:00:00 | 作者:HXD5395
发改委价格司官员:药价改革方案今年将公布日 16:06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大智慧(25.77, -0.82, -3.08%)阿思达克通讯社3月4日讯,发改委价格司官员今日在医药界两会代表座谈间隙对(dzh_news)表示,药价改革方案配套政策正在制定中,待措施完善,将按流程上交国务院,预计在年内公布。
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向8个行业协会下发了《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意欲简政放权,取消药品政府定价,通过医保控费和招标采购,由市场竞争形成药品实际交易价格。
根据征求意见,发改委继续保留低价药物和麻精药物的定价权,其他全部放开,也就是医保基金支付的药品由医保部门主导;专利药、独家药品等价格由多方参与的谈判形成;医保目录外的血液制品、国家统一采购的预防免疫药品和避孕药具,则通过招标采购或谈判形成市场交易价格。
药品支付指导价格改革一直是发改委酝酿的价格管理新形式的核心内容。近十年来,国家发改委曾对药品进行了20多次降价,但药价虚高的问题一直都未得到解决。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天坛生物资金流向历史
日期涨跌幅资金净流入净占比
天坛生物资金3天流入亿,后市如何?
马上咨询分析师,能不能买入?要不要卖出?
找买卖点时 立即查看个股买卖点
查查手中股是不是庄股!
资金、技术5大维度监控手中股
超级机构0.00万净比0%
机构-143.62万净比0%
大户-68.64万净比0%
中户-2.43万净比0%
散户-141.03万净比0%
To view this page ensure that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installed.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天坛生物 [600161]
如此资金走势有没有坐庄可能
大家都爱看药品政府定价明年取消 血液制品面临小幅涨价 药品政府定价明年取消 血液制品面临小幅涨价
编辑日期: 字体:
国家发改委前天向8个医药行业协会下发了《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从明年1月1日起,2700余种国家定价药品有望实现市场化定价。这意味着中国药品定价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改革尘埃落定。业内分析指出,绝大部分药品将不会涨价,而诸如云南白药、片仔癀、同仁堂旗下的独家中成药,以及血液制品价格将会有短期、小幅上涨。□发布2700种药品定价全放开《征求意见稿》显示,从日起,取消原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限价或出厂价格。未来药品的形成机制基本如下:医保药品的价格由人社部门接手制定支付基准价,医院采购时围绕医保支付基准价谈判,加强医院的议价动力;专利药和中成药独家品种等药品则引入多方谈判机制,形成合理价格;血液制品、全国统一采购的药品和避孕药具,通过招标采购或谈判形成市场交易价格;一类精神、麻醉药品,以及低价药基本上沿用现行政策。事实上,自1996年开始,中国对药品实行三种定价形式: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目录的药品及少数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其中,由财政购买免费向特定人群发放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目前约有100种,占已批准上市药品数量的0.8%;其他药品实行政府指导价,具体形式为最高零售限价,约2600种,占22%左右。除上述共2700种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药品,其他77%的药品此前已实行市场调节,由企业自主定价。因此,此次发改委全面取消药品政府定价意味着,多达2700余种、占据中国药品23%份额的政府定价药,将正式摆脱计划定价模式,正式改为市场定价。□解读绝大部分药品不会涨价发改委内部人士表示,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后,由于有招标采购机制的约束,医院销售的药品价格不会上涨,但不排除改革初期,在零售药店销售的部分药品价格会有所上涨。总体来看,由于有医保支付标准的引导,以及药品招标采购机制、医保控费机制的制约,加上政府部门对市场交易价格监测监管工作的强化,绝大部分药品的价格都不会上涨。中欧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说。不过,医药业内人士也表示,如云南白药、片仔癀、同仁堂旗下独家中成药等既不在医保目录内,又是独家品种的药,价格将会有短期、小幅上涨。由于目前血液制品市场供小于求,黑市价格都达到了正常价格的2-3倍,价格放开后,血液制品的价格一定会上涨。圣德资本医药高级分析师李智刚说。改革并不意味药价失控不知情的人一听,肯定觉得改革幅度太大,其实不然。药价还是在多方的制约之下,按市场机制运行。蔡江南表示,发改委此前定的药品最高限价和病人实际支付的药价差距很大,中间还有卫生计生委的医院药品招标、人社部的医保控费,甚至医生愿意给病人开什么药,都会影响到药价。市场人士指出,医院里的药,在医院招标和医保控费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药价不会变。血液制品、预防免疫药品即使放开了,流通渠道、购买渠道都在监管部门的控制中,影响有限,而很多外资药企的专利药本来就是市场定价。方方面面都还在控制范围内,并不是把药品的定价机制完全推给市常发改委此次放权的意义在于改变我国长期以来扭曲的定价机制。蔡江南说,以前一些药的价格严重低于成本。此次改革让作为药品埋单方的人社部逐步建立起与药品生产方之间的价格谈判机制,可以讨价还价了。三方博弈改革阻力尚存现在看起来是发改委一厢情愿的意思居多,人社部和卫计委都没表态。一位医药分析人士指出,发改委放权的话,医保支付价的管理只能人社部接,但医保支付是反腐重灾区,对人社部来说十分棘手。按照发改委此次推出的方案,药品价格放开后,医保药品由医保部门接手,其核心就是制定医保支付价,医院采购时可谈判,给了医院降价的动力。同时,还要推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行总额控制的按病种、按人头付费等综合支付方式。此外,药品招标采购权掌握在各地卫计委系统中,而这一制度在实施中积累的问题饱受诟病,对药价管理的继任者来说,民间对招标制度走偏的积怨和问题也将可能一并迁怒人社部。不过,发改委此次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对的,符合国际管理。未来不仅仅是药品,医疗服务也应该引入谈判机制制定价格,这样医改的思路就理顺了。蔡江南说。 转载立刻告诉伙伴们:
本文固定链接: 转载请注明: 请注明出处,本站文章及评论仅供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谨慎参考!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1930050] 全国医药人& &[1939692]& 高管实名群&&&&&&&加群验证:11EY您当前的位置:
涨声一片 血液制品上市公司有哪些?(2)
23:21 来源:概念股票网
作者:风中云
  血液制品行业的高景气确保刚性增长
  行业的高景气确保刚性增长。因为血液制品在很多特定的疾病治疗或者急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患者消费能力的提升,市场对于产品的需求增长是刚性的。由于投浆量的年增速赶不上市场需求的增速,短期内市场供不应求将成为常态,确保全行业维持高景气。国内血液制品行业近五年来保持20%左右的复合增长,在供需平衡之前这种稳定的增长是可持续的。
  并购整合将促进大型企业跨越式发展。国外血液制品行业已经形成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最大的五家企业占据约85%的市场份额,而国内这一比例为56%。随着供需矛盾的解决,大型企业通过规模效应摊薄成本,不断扩大竞争优势,必然带来行业集中度的持续提高。行业领先企业规模扩大后将具备更强的实力进行研发和扩张,丰富产品结构和提高产品品质,形成&强者愈强&的竞争格局。
  产品结构变化进行时必将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国内外血液制品市场产品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内人血白蛋白约占70%的市场份额,而国外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的份额达到80%以上。国内市场对后两种产品的需求由于消费能力不足而受到抑制,未来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年提高,抑制的需求被释放,白蛋白的消费占比将会下降,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将成为行业未来增长的驱动力,具备相应产品产销能力的企业必将大幅受益。
  重点推荐公司:由于贵州省大批关闭采浆站预计将减少2012年全国约20%的采浆量,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供需矛盾,紧缺产品如静注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Ⅷ有较强的涨价预期,各企业将受益。从长期来看,华兰生物产品线最为齐全,单位投浆量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上海莱士具备技术优势且产品结构合理,在结构的转变中能获取相对更大的利益;天坛生物整合母公司资产确定性高,有望迅速成为国内血制品企业的&巨无霸&。三家公司有成为行业寡头的潜质,通过规模优势分享行业整体的增长,均给予&推荐&评级。
TAGS标签: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液制品上市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