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洲仪征新集镇镇庙山汉墓什么时候开发

新闻热线:4&&&广告热线: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扬州论坛· · · · · 更多&&· · · · ·
热点资讯· · · · · · 更多&&· · · · · ·
2月20日 03:09扬州日报社--扬州时报
第A04版:庙山汉墓重大发现
重点新闻◎必读
重点新闻◎看点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千年之谜有望揭开,仪征庙山汉墓考古有了新发现
庙山汉墓墓主疑为西汉吴王刘濞
■或为刘濞及其父母、后妃、太子等人的墓葬群
■庙山汉墓群拟建考古遗址公园,以汉文化为主题
&&&&庙山汉墓文物保护规划图
&&&&上世纪90年代发掘现场
&&&&出土文物展示
&&&&见习记者&李兴鹏&文/图&&&&自1989年仪征团山四座陪葬墓被发掘以来,近年来,这一区域内不断有重要墓葬被发现,最有意义的是附近杨庙的“刘毋智”墓、联营墓群、下洼墓群等。此前,位于仪征市庙山村的庙山汉墓墓主一直被认为是西汉的江都王刘非,而随着江都王刘非的墓葬在盱眙大云山被发掘以后,庙山汉墓的墓主身份便成了一个谜。&&&&昨天,记者从“庙山汉文化旅游开发研讨会”上获悉,庙山汉墓考古发现有了新突破,考古学家初步断定墓主疑似为西汉“七国之乱”的发动者吴王刘濞。庙山周边的几座汉墓也被疑似考证为吴王刘濞的父亲郃阳侯刘仲、吴王太子刘贤,以及吴王的后妃等人的墓葬群。考古学家表示,据现有的考古材料,吴王陵墓以及郃阳侯、太子墓都应在仪征庙山附近。此外,为了对庙山汉墓进行进一步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初步拟定于庙山汉墓群周边建考古遗址公园,全力打造以汉文化为主题的休闲观光生态旅游景区。&&&&【重大发现】&&&&庙山汉墓墓主疑似为西汉吴王刘濞&&&&昨天,记者随多名考古学专家探访了位于仪征庙山上的汉墓。据考古学家透露,目前庙山汉墓的墓主已被初步考证为西汉吴王刘濞。“一直以来,西汉吴王陵的具体位置未能明确。团山汉墓发掘之后,发掘者曾推测庙山汉墓群可能为西汉江都王陵。”南京博物院考古专家、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则斌在现场告诉记者,“在排除了荆王、吴王和广陵王之后,&庙山一带有可能为江都王的陵区。”&&&&据李则斌透露,2009年至2012年间,南京博物院对大云山汉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一处比较完整的西汉诸侯王陵园。“综合出土器物及相关材料表明,大云山汉墓群当为西汉第一代江都易王刘非的王陵所在地。这一结果推翻了前期关于庙山汉墓群性质的初步推断。”&&&&“南京博物院的专家曾经到庙山实地考察过,而且也曾经过勘探,可以认定,庙山的墓主是个诸侯王。扬州,在西汉时期曾经有四个王,分别是荆王、吴王、江都王、广陵王,现在江都王、广陵王的墓葬都被发现了。”李则斌表示,“而且根据考古专家的考古发现,庙山汉墓的墓主是西汉早期的,比江都王还要早,因而墓主人很可能是吴王刘濞。”&&&&【多次被盗】&&&&现存陵墓内已“空空如也”&&&&据文物部门介绍,庙山汉墓在历史上曾多次被盗,最近的两次分别发生在上世纪末和最近几年。&&&&“上世纪末,盗墓者曾经利用过年期间,附近村民放鞭炮的契机,利用鞭炮声为掩护,用炸药炸开了一个盗洞,从而潜入墓室内进行盗窃。”原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博研究员印志华告诉记者,“后来附近的茶农发现,茶田附近突然出现了一些新土,随后又发现了盗洞,随即向文物部门和公安部门反映。后来我们经过勘察发现,这是一个假盗洞,是用来迷惑我们的。随后,我们在附近发现了真盗洞,经过勘察发现,这次盗墓并没有达到实质性的目的,盗墓者并没能进入主墓室。”据印志华介绍,后来在前几年又发生了一起盗墓事件。“这一次盗墓很彻底,地下墓葬当中,一共有11个墓坑,包括一个主墓室,和11个侧墓室,全部被洗劫一空。”&&&&后来,为了进一步了解墓室的情况,印志华还亲自进入到墓室地下,进行勘察。“当时我身上吊着钢丝绳和安全带,通过盗洞潜入到地下,由于地下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清,而且水汽很大,照相机屏幕上全是水汽,根本就派不上用场。”据他介绍,虽然是多年不断发现墓葬群,但有些墓完全被盗掘破坏了。所有墓葬的确切位置不一定准确,但是还是能够看出墓葬群是排列有序的,无一例外的是,所有墓葬坐南朝北,位置在团山的正北。&&&&谜团追踪&&&&疑问1&&&&吴王太子为何下葬在扬州?&&&&西汉等级制度严格、地方要服从中央&&&&根据《史记·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的记载,汉文帝时期,吴王刘濞的王太子刘贤从扬州出发,代表他的父亲吴王刘濞到长安觐见孝文帝。在吴太子刘贤逗留长安期间,闲来无事,便跟当时汉文帝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刘启“饮博”,二人在饮酒博戏的时候,发生了争执,汉景帝刘启认为吴太子不恭敬,触怒了他,一怒之下拿起了“博局”(可能是棋盘一类的东西)砸向吴太子,不料吴太子被当场砸死。吴太子被砸死后,朝廷就下令将吴太子的尸体运回吴国进行安葬,尸首被运送到吴国的时候,遭遇丧子之痛的吴王十分愤怒,对使者说,“我们跟皇帝是一家人,太子死在长安就应该葬在长安,为什么要运回吴国呢?”后来,吴王又“复谴桑之长安葬”。又下令将吴太子的尸首运回了长安。关于这段历史,《汉书》跟《史记》的记载一模一样,可以说《汉书》沿用了《史记》的记载。&&&&回顾这段历史,吴王恼怒的原因不外乎两点,首先是丧子之痛,其次是汉景帝杀死了吴太子,竟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至少史书上没有一句记载。同时,也有一个疑点,那就是吴太子究竟被葬到了哪里?到底是长安还是扬州?“关于这个问题,史书上的记载仅有一句话‘复谴桑之长安葬’,到底中央有没有同意吴太子葬在长安?我们不得而知。”考古专家推测,当时吴太子并没有葬在长安,应该最终还是归葬到了扬州。“西汉的等级制度非常严格,地方肯定要服从中央,即使吴王心中有怨恨,也不可能公开违抗朝廷的命令。所以,迫于中央政府的压力,吴太子很有可能归葬到了扬州。而且此后吴王几十年不上朝,如果吴太子葬到了长安,出于爱子之情,吴王多少会回去看看死去的儿子。”&&&&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团山4座墓葬及周山发现的小型墓葬为庙山的陪葬墓。“吴王都广陵,庙山墓群周围的考古发现证明,应该是西汉吴国的王陵区。”李则斌表示,“庙山、团山居中,规模最大,团山以南有嫔妃陪葬墓群,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断团山和庙山是吴王和王后的陵墓。吴家山、郑家山居西,规模略小,但应该是有其独立的陪葬墓系统的,应为吴王父母即郃阳侯刘仲及夫人陵墓(其实刘仲死后是赐吴顷王的)。周山单独为一座,考虑到历史上太子刘贤是早死的,故极有可能是他的墓葬。”&&&&疑问2&&&&庙山汉墓群都安葬着哪些人?&&&&疑似吴王刘濞的整个家族&&&&仪征庙山周边的汉墓群,主要由庙山、团山、周山、郑家山和吴家山组成。“共五座土墩,呈东西向排列,略偏东南—西北走向,团山在中间。团山和庙山的规模相当,郑家山、吴家山略小一些,周山较低平。五座土墩都是人工夯筑的封土堆,间隔的距离也相近。”考古专家披露,“团山的四座陪葬墓位于团山主峰南侧,应该是团山的嫔妃陪葬墓;庄、联营的墓群距庙山、团山以北一公里左右,出土‘臣某’印章、内官赐器等,应为团山、庙山的大臣陪葬墓群;下洼墓群更接近吴家山、郑家山主墓,同理应为它们的陪葬墓,距离较近可能说明西面两座主墓的规模小于庙山、团山。”&&&&此外,考古专家还透露,在整个陵区的东面,还有一座刘毋智墓,可能与陵区存在一定关系。“从布局上来说,庙山、团山应为一组,郑家山、吴家山为一组,舟山为单独一座。团山以南是嫔妃陪葬墓,团山、庙山以北一公里多是大臣的陪葬墓,下洼墓群则应是吴家山、郑家山的陪葬墓。大云山汉墓为吴以后的江都王刘非陵,发现有方形的陵园,陵园北部是嫔妃的陪葬区,陵园外则有大臣的陪葬墓。如果把庙山汉墓区照相同的方法排列,则基本可以与江都王刘非陵园相对应。故庙山墓群的性质应是有多个陵园的王陵。”考古专家告诉记者。&&&&“我们参照江都王陵的布局(吴王与江都王之间的时间间隔仅27年),则有理由推测庙山墓群存在相对独立又有相对关联的吴王陵区、邻阳侯(顷王)陵区及太子陵区三个陵园的存在。”考古专家进一步披露,从时间和空间的定位,吴王都广陵,庙山墓群周围的考古发现证明,应该是西汉吴国的王陵区。&&&&疑问3&&&&刘濞死于镇江,为何葬在仪征庙山?&&&&庙山汉墓极有可能在其生前就开始建造&&&&根据考古学家的发现,庙山汉墓位于仪征市新集镇庙山村,属于丘陵地带。庙山汉墓群是以庙山为中心,包括团山、舟山、郑家山、吴家山及周边赵庄、联营、下洼等汉墓群为整体的一片汉墓集中区域。庙山东距扬州(汉代广陵城西南角)仅仅11公里。汉代广陵是吴、江都、广陵诸侯王国的都城。庙山以东的杨庙、胡场等地出土西汉墓众多,是汉广陵西部的墓葬集中区域。东汉广陵王墓在邗江北部,距广陵城12公里;西汉广陵王刘胥墓在高邮,距广陵城35公里;江都王刘非墓则在更远的盱眙,距扬州直线距离80公里。&&&&文献记载,公元前195年封刘濞为吴王,前154年谋反国除,前后共在位42年。根据《史记·吴王刘濞传》的记载,“高祖十二年,立沛侯刘濞为吴王,王故荆地。景帝前元三年,吴楚七国之乱始发,吴王刘濞起兵于广陵,兵败,渡江走丹陡,被锹杀。”考古专家还引用了《括地志》的记载,“汉吴王濞墓在润州丹徒县东练壁聚北,&今入于江。”考古专家告诉记者,“文献当中所提到的练壁,就是今天镇江京口区的谏壁镇。”&&&&根据史料的记载,吴王兵败被杀时,死于镇江,而且镇江还存有刘濞的坟墓。那么,为何仪征庙山的汉墓会被认定为吴王陵呢?此外,还有学者指出,仪征庙山的吴王陵规格很高,方圆4公里,陵墓之大,仅次于帝王陵墓。吴王刘濞作为一个谋反被杀的“罪人”,汉朝岂会对他如此“礼遇”?“庙山汉墓是一个墓群,从墓群的结构来看,目前我们初步断定,这里安葬着吴王的整个家族。”对此,考古专家表示,“自秦汉时期开始,丧制规定,皇帝不管年龄大小,即位一年后,就要开始营造陵墓。吴王作为当时最大的诸侯王,很可能封王之后就开始为自己的家族选定了陵墓,而庙山汉墓极有可能在吴王生前就已经开始建造,吴王死后,就顺理成章地被安葬到了这座陵寝之中。”&&&&【历史揭秘】&&&&西汉扬州共出过10位“广陵王”&&&&根据史料记载,西汉时期扬州历史上总共出过10位“广陵王”。从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刘贾被封为荆王,管辖淮河以东五十二座城邑开始,荆王刘贾便成为了扬州历史上第一代诸侯王。后来刘贾在英布的叛乱中被杀,汉高祖便封刘濞为吴王,管辖原来荆王刘贾的封地。吴王刘濞因谋反被杀后,扬州地区又经历了江都王刘非、江都王刘建、广陵王刘胥、广陵王刘霸、广陵王刘意、广陵王刘护、广陵王刘守、广陵王刘宏,前后共计十位“广陵王”。&&&&“西汉一代在江苏主要的王国是徐州的楚国和扬州的广陵。徐州的楚国在传承上较为清晰,而淮河以南的诸侯国则因战乱、反叛、谋反等原因更替不迭。这里所说的江苏南部其实准确的地域为汉代淮河以南的广陵地区,先后有荆、吴、江都、广陵四个诸侯王国在此建都,共10代王。”据考古学家介绍,自1979年高邮神居山汉墓发现以来,先后有甘泉山、宝女墩、庙山、大云山等汉代考古发现证实与这些诸侯王国有关系。2009年发掘的盱眙大云山汉墓被确定为江都王刘非陵,而仪征庙山汉墓的考察研究则基本可以确定为吴王刘濞陵,加上高邮神居山的广陵王刘胥陵墓,对这一地区的汉代诸侯王陵墓的确认及排序有了一定的基础。&&&&“吴王刘濞因战功高被汉高祖刘邦封为吴王,都城在广陵。汉景帝时期,吴王发动‘七国之乱’,最终兵败被杀。前后共在位42年。此外,吴太子刘贤死于景帝为太子时,刘濞的父亲刘仲先封代王,失国后被降封为郃阳侯,死后追赐吴顷王。”据考古学家介绍,根据现有的考古材料,吴王陵墓以及郃阳侯、太子墓都应在仪征庙山附近。&&&&【权威发布】&&&&庙山汉墓群拟建考古遗址公园&&&&2002年,庙山汉墓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近年对它的认识不断深入,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庙山汉墓及附近区域内发生多次古墓葬被盗案件,对庙山汉墓及周边汉墓群造成了严重破坏,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为有效保护这一重要汉代墓葬区域,全面了解这一埋藏区内墓葬的分布、范围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庙山汉墓群的全面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亟待进行。&&&&今年,由于文昌路西延到庙山附近,因此庙山汉墓的保护和利用被提上了案头。“庙山汉墓群作为扬州境内一处大型的西汉诸侯王陵区,是扬州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多次被盗扰,因此对庙山汉墓群进行科学保护是当务之急。”考古专家表示,当前对庙山汉墓群的认识和研究不够深入,对庙山汉墓群的整体分布、性质、墓主等相关情况不太清晰。因此,首先是要做好考古调查勘探工作,从宏观上探明陵区的结构和分布,在此基础上按照大遗址保护理念制定科学保护规划。&&&&“庙山汉墓群因遭到破坏,目前已经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可以考虑建一座博物馆;此外庙山已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全方位保护,并通过规划,成为风景旅游点;此外,也可以重点打造周边的生态休闲农业资源,成为以汉文化为主题的休闲观光生态旅游景区,与扬州现有旅游景区形成差异化产品,也有别于仪征其他生态休闲景区。”扬州市建筑设计院副院长季文彬表示。经过讨论后,专家得出了相对一致的意见。季文彬介绍,目前庙山汉墓只能立足于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下一步庙山汉墓群拟建考古遗址公园,将打造以汉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扬州日报社版权所有
|  |  |  |  | 
| 广告服务 |& 瞎猫指路:江苏.扬州“石柱山”
信息 能力 伙伴 装备
江苏/扬州/仪征市/谢集乡/捺山茶场 && ————————————————————————————————————
推荐游记:
  《捺山游记》 (含照片)
————————————————————————————————————
        石柱山,创造地质神奇
           (《扬子晚报》 通讯员 窦忠根 记者 陈咏)&&
  地处苏中平原的扬州一马平川,因此,位于仪征市谢集乡境内、占地3平方公里、海拔仅146米的石柱山也就显得“高耸挺拔”了。作为苏中地区第二“高峰”,“高”倒在其次,石柱山因火山喷发形成的鬼斧神工般、堪与云南路南石林媲美的石柱林,以及国内外极其罕见的、亿万年前形成的木骨化石群,给石柱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国庆黄金周,记者慕名来到这座神秘的地质山。&&     立体石柱如积木&&   出扬州西郊15公里,到了目的地,这里鸟语花香,树高林密,空气十分清新湿润。抬头看,远处的山并不显“突兀”,近处脚下生长着旺盛的灌木杂草,其间,一堆一堆、或大或长的巨型石块杂乱地排列着。走到山的近处,迎面的断崖一下子给记者以“鬼斧神工”般的视觉冲击,只见千万根一人多长灰黄色长方体石柱,有秩序地竖立起来,仿佛是孩子们游戏的积木,“堆”成了一座大山,山顶塌陷的一角,不少石柱一大半悬空,似乎要坠落下来。随同的当地人说,曾有开山的石匠尝试用力“扳断”这些石柱,结果都告失败。&&   地质专家给这片天然石柱林定性为“黑色致密状橄榄玄武岩”,因部分已风化,而呈灰黄色,目前裸露处主要在于山的西南坡、东北坡的山腰处,最大裸露面积约350米×25米,呈不规则环带状分布。地质成因上,该石柱林形成于第三纪火山喷发,由于玄武岩岩浆结晶体为六方柱形,这些喷发到地表的岩浆慢慢冷却后,形成了六方柱体的玄武岩石柱林。由于火山活动的反复进行,岩浆多次涌动侵入,已冷凝成形的玄武岩柱呈多姿多态的垂直状、斜插式和平卧式。&&     石头下水不会沉&&    “石头下水不会沉”,这是当地人津津乐道的一件“怪事”。天然石柱林正前方的一座山峰,保持着百万年前火山喷发留下的痕迹。山上有大量的被称为“浮石”的带有鲜明火山喷发痕迹的遗物,这些遗物为火山喷发的灼热液体与浮土、灰尘等融合的产物,呈蜂窝状。记者上山随手拿起一块,在手里掂量掂量,觉得很轻,当地人说,虽然是石头,放在水里却不会沉。记者在山脚的水塘里试了一下,“浮石”果然能浮在水面上,令人称奇。&&   采访中,当地群众还告诉记者一个奇怪的现象,人站在断崖前大喊一声,会听见从不同方向传来的三四声回音。记者尝试了一下,果真如此,还真难以分辨到底有几声。当地人说,要是在此燃放鞭炮,那才热闹呢!原来,石柱山断层为半径不等的重叠状剖面,因其不规则,声音被反射的时间不一样,就会出现听见好几个回声的“奇特”效果。&&   石柱山麓还有一“宝”——当地人称之为“地踏皮”的味道鲜美的菌类食品。记者看到,“地踏皮”生长在地面草丛中,颜色深绿,介于紫菜和木耳之间,形状、质地似木耳,因紧贴地面生长,故名“地踏皮”。有关人士介绍,眼下不用说在城市,就是在乡村,“地踏皮”也看不到了,因其对环境要求相当高,周边环境稍有污染,“地踏皮”就长不起来。随同的仪征旅游部门的同志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仪征山区农村多见此物,不但鲜嫩可口,还有防腐抗菌功能,村民们将其晒干,过年的时候包馒头吃,馒头存放好长时间都不会馊掉。&&     仙人洞内不老泉&&   石柱山原名“捺山”——当地老百姓都这么叫它,现在石柱山在行政范围上也隶属于“捺山茶场”。上了岁数的老人都坚持说该名字的由来与“愚公移山”有关。传说当年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玉帝,玉帝命一个名叫“夸娥雁”的大力士帮助愚公将太行、王屋两山搬走。夸娥雁的儿子也缠着要跟父亲一起去人间。于是父子两人来到地界,帮愚公将太行、王屋山移到东海后,又移走了很多小山,剩下最后两座小山由夸娥雁的儿子挑。儿子第一次来到人间,又挑走了那么多山,自然十分得意,当他挑着最后两座小山到了仪征地界时,竟高兴得晃起了肩上的担子。这一晃担子重心不稳了,他急忙用手捺住担子的一头,由于用力过猛,“咔嚓”一声扁担断了,“轰”的一声,山掉在地上,担子那一头的山也随之塌到地上了。这被“捺”得掉下来的山就被称为“捺山”,塌下来的那座山就叫塌(塔)山。当地人对记者说,捺山有两个山峰,两峰之间凹下去的像手印吗,那就是夸娥雁儿子的手按的!&&   住在山脚下捺山茶场果园组的秦安江老汉今年66岁,是石柱山被“发现”的见证者。秦老汉告诉记者,小时候山的范围很大,山上都是大树,每年九十月份,乡亲们都要上山砍柴。秦安江老汉回忆说,小时候老辈人讲,捺山是一块“福地”,除了捺山名字的来历外,山上还有两个流传很广的传说。一是山顶原有一座规模很大的“白龙庙”,住在海里的小白龙每年回捺山老家祭祀祖先,就住在“白龙庙”里,这里一直风调雨顺。秦老汉小时候上山玩,在山顶的确见过一块有几亩地见方的平地,地上还有少量古代的砖瓦。&&   另外,山上还有一个“仙人洞”,洞内有一眼“不老泉”。不管什么季节、什么时候,都是泉水长流、甘冽可口。当地传说在很久以前曾经有一个人上山砍柴,来到山洞口,发现有8个白胡子老头在洞内打牌对弈,洞内有一棵大桃树,桃花一会儿开、一会儿落,老头们不时随手摘个桃子吃吃,舀一瓢脚下的泉水喝喝。砍柴人觉得好玩,也摘了个桃子吃吃,喝了几口洞内的山泉。砍柴人出洞回头一看,自己带着的砍柴工具全都不见了,下山回到村子,竟发现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人都老了。直到今天,周边地区来取水的人仍络绎不绝。&&     开山开出新发现&&   石柱山被“发现”,不过30多年时间。秦安江老汉告诉记者,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仙人洞”和“不老泉”都还在,七十年代初的大规模开山取石,破坏了山洞和泉水,但却发现了轰动一时的石柱林。据秦老汉回忆,那个时候每天都有一百来号人带着钢钎、炸药、雷管上山,“轰隆、轰隆”的声音天天都在响,震得人耳朵都疼,石头被开下来后,在山脚下就地碾碎,作为混凝土的原材料。人们开着开着,就看见了大块大块笔直的石柱子,当时大家看到很是震惊,不过那时没有保护意识,仍然继续开采,结果越开石柱越多,有一次因为放的炸药、雷管多,只听见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山上一大块数以万吨的石柱一下子全塌了下来。因为当时这些成块的石柱没有什么用,无法粉碎做混凝土,加上太重也难以运输,才得以保存至今。仪征旅游局负责人介绍,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其后近30年,开山采石一直没有停止过,直到前几年,该市邀请权威部门对石柱林进行价值认定,并对深藏地下的木骨化石群进行了探测,逐渐认识到这里潜在的地质和旅游价值,开始对石柱山加以保护。所幸长期以来,开山采石对地质地貌影响不大,尤其是珍贵的石柱林和木骨化石群几乎未被破坏。现在,除了放养牛羊的当地农民上山,石柱山常年人迹罕至,这也为恢复自然生态、涵养植被创造了条件。&&   除了珍贵的石柱林,给人以神秘之感的还有国内外罕见的木骨化石群。地质专业人员探测到,在山西南坡几十米下,蕴藏着丰富的木骨化石群。据考证,在一亿三千万年以前,这里还是古长江河道。一些树木及部分古生物淹没于江水中,逐渐被泥沙覆盖,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深埋在泥沙下的树林不断地被硅化,逐渐形成今天的木化石,学名“硅化石”。一些动物的牙齿、头颅等骨骼在硅元素的作用下,也变成了骨化石。据权威资料,木化石群在国外发现很少,国内也仅有11处。在石柱山,现在已发掘出来的木化石有20多吨,树种达18种,如水杉木、椴木、栗木等,这在国内属数量较大、树种较多的一处。石柱山的木骨化石是通过20世纪70年代开采砂矿发现的,现在大量珍贵的木骨化石还沉睡在地下深处的砂砾之中。珍贵的木骨化石藏于地下多深?数量如何?保存怎样?这些亿万年前的珍宝既为今人研究古长江河道变迁、古地质环境及演变提供了极重要的证据,也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   石柱山、木骨化石,可谓一山二宝。更为神奇的是,石柱林和木骨化石在地质年代上相差甚远,一个是数百万年前的一次地壳运动,一个是亿万年前的沉积作用,相隔亿万年,而且石柱林是强烈的火山活动,在地质上属内力作用;而木骨化石的形成更多的是以流水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为主。不同地质作用、不同地质年代的产物在小小捺山合二为一,“水火相容”,不仅在江苏唯一,在国内外也十分罕见。
22:04:14 编辑
信息 能力 伙伴 装备
以下资料来源于
&&         石柱山奇景园项目&&
           (加入日期:) &&     一、项目联系单位
仪征市旅游局
    二、 单位简介和项目背景
  江苏省仪征市位于扬州、镇江和南京三大城市中心处,石柱山位于扬州西郊15公里处,其旁有泗大线(省道)与宁通高速公路相连,交通极其便利。山体海拔146米,占地3平方公里,除了拥有良好的生态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拥有极具科研和欣赏价值且蕴藏着巨大旅游商机的地质科普资源--石柱林和木骨化石。其石柱林具有剖面完整,形态多样,裸露面积大等特点。
  按照《石柱山奇景园控制性详规》要求,拟投资亿元资金将石柱山建设成高起点、高品位、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强大竞争力,体现旅游休闲、游览观光、地质科普、体育健身等功能特色的省际旅游风景胜地,并努力使之成为江苏省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地质、游憩、风景旅游地。
    三、 项目转让引资主要内容
根据《石柱山奇景园控制性详规》规划,石柱山奇景园项目一期主要建设有:玄武岩地貌展示区、中华火山地震博览园、中华树化石博物馆,以及配套服务区。
    四、项目预计总投资及预计经济效益
  该项目总占地近3平方公里,一期投资1亿元,折合1250万美元。建设期2年,力争建成开放后2006年游客达100万人次,以后以150万人次计,票价50元每人,年票收入6000万元;购物及其它收入系数为0.4,则相应收入为2400万元;合计收入为8400万元。年运行成本约3000万元,扣除税收等因素,年收益不少于3500万元。建成后3即可年收回成本,以后为净收入,用于建设新项目。
    五:初步合作建议及项目进展情况
  该项目已由同济大学编制《石柱山奇景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项目控制性详规已通过专家评审,并被省计委正式立项。该项目可采取独、合资方式对该项目进行建设、经营、管理。。
    六、项目联系人
通信地址:仪征市解放东路48号
邮政编码:211400
联 系 人:秦永胜
电话(传真)号码:
电子信箱:&&&& 以下资料来源于
&&         石柱山奇景园项目&&&&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内容
  石柱山奇景园项目
  根据《石柱山奇景园控制性详规》,石柱山奇景园项目一期主要建设有:玄武岩地貌展示区、中华火山地震博览园、中华树化石博物馆,以及配套服务区。
    二、地理位置
  石柱山位于扬州西郊15公里处,其旁有泗大线(省道)与宁通高速公路相连,交通极其便利,规划建设中的文昌西路将使石柱山与扬州的距离近一步缩短。
    三、资源优势
  石柱山山体海拔146米,占地3平方公里,除了拥有良好的生态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拥有极具科研和欣赏价值且蕴藏着巨大旅游商机的地质科普资源——石柱林和木骨化石。其石柱林具有剖面完整,形态多样,裸露面积大等特点。
    四、项目优势
  扬州、仪征市委、市政府对石柱山奇景园项目的建设高度重视,目前石柱山奇景园项目已请上海同济大学编制了《石柱山奇景园控制性详规》并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项目已报经省计委批准立项,仪征市政府还专门制订了该项目的投资优惠政策。
  石柱山奇景园东侧5公里处的白羊山风景旅游区已经同浙江一投资主体达成协议,综合开发在2004年5月即将动工;石柱山奇景园西侧6公里处的登月湖风景区交由浙江一家旅游公司租赁经营,2004年将投入资金近千万元,打造景区新形象。届时,扬州将延伸文昌西路直达至白羊山麓,白羊山风景旅游区,石柱山奇景园,登月湖风景区将连成一线,成为扬州市西部重要的旅游景观区。
    五、项目预计总投资及预计经济效益
  该项目总占地近3平方公里,一期投资1亿元,折合1250万美元。建设期2年,力争建成开放后,第一年游客达100万人次,以后以150万人次计,票价50元每人,年票收入6000万元;购物及其它收入系数为0.4,则相应收入为2400万元;合计收入为8400万元。年运行成本约3000万元,扣除税收等因素,年收益不少于3500万元。建成后3即可年收回成本,以后为净收入,用于建设新项目。
    六、招商主体
  仪征市谢集乡
  仪征市捺山茶场
  仪征市旅游局
    七、投资方式
  该项目通过政府先注入部分资金,对整个石柱山创意进行项目规划,形成文本,并根据规划先行修建部分基础设施。目前项目控制性详规已通过专家评审,项目已经省计委批准立项,奇景园主入口的道路已开始修建,正式对外招商。项目可采取独、合资方式对该项目进行建设、经营、管理。
    八、项目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仪征市解放东路48号
  邮政编码:211400
  联系人:秦永胜
  电话(传真)号码:
  电子信箱:
信息 能力 伙伴 装备
以下资料来源于
&&     仪征着眼华东力推“地质主题”旅游
               ( 09:43:50)&&
&&&&&&&&本报讯&&7月6日,仪征《石柱山奇景园控制性详规》初稿通过由上海旅游协会副会长、研究员、教授王乃粒等沪苏8位专家、领导组成的评审组的评审。市领导卜宇、陈扬、刘本义、周正权、韩兰芬出席了会议,市委副书记刘本义主持了会议。省旅游局副局长袁丁、扬州市副市长张厚宝等领导应邀参加了评审会。
  石柱山(原名捺山)是500万年前的新生代火山口,不仅有蔚为壮观的石柱林,而且有完整的火山地质结构,还有国内外罕见的木、骨化石群,是我省乃至华东沿海地区科学品位较高、景色壮观的地质遗迹。针对中国旅游正向休闲、科普、参与的多元发展特点,同济大学的风景园林专家为我市编制了《石柱山奇景园控制性详规》初稿。陈扬希望与会领导、专家多提意见和建议,使详规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经过4个多小时的紧张评审,《石柱山奇景园控制性详规》初稿通过了评审。针对不足之处,与会专家、领导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评审会达成的共识是,以保护和整理石柱山原生态为原则,紧扣地质主题,包装出一个在江苏乃至华东具有地质科普特色的主题公园。
  评审会结束前,市委书记卜宇表示,我市将继续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便捷高效的一流服务,积极推进生态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继续秉承“亲商、安商、惠商、富商”的意识,以更加开阔的眼光,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灵活的政策,更加到位的服务,努力营造一个投资放心、办事顺心、生活舒心的创业环境。同时,他热忱邀请客商来仪参观考察,投资兴业。&&&&&&&&(慧文 李孝忠)&&&& ————————————————————————————————
以下资料来源于
&&     国内旅游专家把脉仪征旅游&&         ()  &&   4月19日下午,应邀参加“中国扬州旅游发展论坛”的国内旅游知名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原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司长魏小安来到我市参观了解我市的旅游业发展情况。在市委副书记刘本义、副市长韩兰芬、扬州市旅游局副局长王兰及我市旅游局局长赵建芳的陪同下,魏小安兴致勃勃的参观了石柱山及登月湖风景区。魏小安对我市石柱山旅游资源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石柱山的火山地质特征、地形地貌在华东旅游线极具特色,极具发展潜力,有利于丰富扬州地区的旅游内容,提升扬州旅游的整体形象。对登月湖引进浙江客商开发方式给予了肯定,并高度评价我市发展旅游业的决心和魄力。
信息 能力 伙伴 装备
以下资料来源于
    仪征石柱山:地质奇观                ( 10:15:13)&&&&   今日扬州网消息:石柱山位于扬州西郊15公里处的仪征境内,海拔146米,占地300公顷,为苏中第二高峰。
  “石柱山”因其独特的地质结构及形态而得名。据考证,这里是500万年前新生代的火山口。火山的活动使玄武岩岩浆喷发至地表,冷凝后形成了六方柱石柱。火山活动和冷凝过程的反复进行,使这里不仅形成了壮观的石柱林,还有由爆发相、溢流相、次火山岩组成的完整火山地质结构,石柱形状以立式和斜插式为主,整个剖面如刀劈斧砍,异常陡峭,是江苏乃至华东地区著名的地质遗迹。&&&&&&&&   石柱山除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外,还拥有极具科研和欣赏价值且蕴藏着巨大旅游商机的地质科普资源——石柱林和木骨化石。
  石柱林是独特的史前火山遗留物。整个石柱山山体几乎都是由巨大的形态各异的石柱组成,目前裸露处主要呈现于石柱山西南坡、东北坡的山腰处,最大裸露面积约350米×25米,呈不规则环带状分布。在石柱山西南坡几十米以下的砂砾层中,蕴藏着国内外罕见的木骨化石群,这些化石不仅具备太湖石的瘦、漏、透、皱等特点,在形、色、质、纹、彩五方面更独具特色。石柱山的木骨化石是20世纪70年代开采砂矿发现的,现在,还有大量珍贵的木骨化石沉睡在地下几十米深处的砂砾之中。
  石柱山四周遍布茶园,这里一直是苏北地区著名的茶叶生产基地。这里生产的茶叶色、香、味俱佳,尤其以石柱山南麓生产的为代表,堪称极品。去石柱山的游客在欣赏大自然创造的壮观遗迹之余,还可采茶品茗,一览茶乡秀色。 && —————————————————————————————————————
以下资料来源于
    地质奇观:仪征石柱山
              ( 11:49:09)
  石柱山位于仪征市陈集镇和谢集乡的交界处,距扬州西郊15公里,海拔146米,占地300公顷,为苏中地区第二高峰。“石柱山”名称来源于其独特的地质结构及形态。据考证,这里是500万年前新生代的火山口。火山的活动使玄武岩岩浆喷发至地表,冷凝后形成了六方柱体的石柱。由于火山活动和冷凝过程的反复进行,使这里不仅有壮观的石柱林,还有由爆发相、溢流相、次火山岩组成的完整火山地质结构,是江苏乃至华东地区科学品位较高、景色壮观的地质遗迹。由于整个山体都是由巨大的、形态各异的石柱组成,且石柱形状基本以立式和斜插式为主,整个剖面如刀劈斧砍,异常陡峭,整体视觉效果冲击力大,给人以整齐、挺拔、险峻之感,故此山被形象地命名为“石柱山”。&&&&&&&&   石柱山景区春有山花烂漫,夏有翠竹苍苍,秋有黄昏落日,冬有半山残雪,时移景换,四时风景不同。石柱山除了拥有良好的生态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外,还拥有极具科研和欣赏价值且蕴藏着巨大旅游商机的地质科普资源——石柱林和木骨化石。在石柱山的西南坡几十米以下的砂砾层中,蕴藏着国内外罕见的木、骨化石群,此处化石,形备而神聚,色泽古朴而典雅,被称为“石中之王”。石柱山的木化石不仅有太湖石精品的瘦、漏、透、皱等四大特点,还在形、色、质、纹、彩五方面独运天成,且色调古朴,质地坚硬,纹路清晰,颜色艳丽。
  石柱山拥有一个剖面完整、形态多样的石柱林本身就不容易。还拥有珍贵的木、骨化石,更属不易,可谓一山拥有二宝。更难得的是,石柱林和木、骨化石在地质年代上相差甚远,一个是数十万年前的一次地壳小运动,一个是亿万年前的沉积作用,相隔亿万年,而且石柱林是强烈的火山活动,在地质上属内力作用,而木、骨化石更多的是以流水搬运、沉积,再经硅化等外力作用为主。不同地质作用、不同地质年代的产物在小小石柱山合二为一,水火相容,为我们今天研究了解古地质历史、了解古环境发展演变提供了绝佳材料和场所。
  石柱山四周遍布茶园,这里一直是苏北地区著名的茶叶生产基地。这里生产的茶叶色、香、味俱佳,尤其以石柱山南麓生产的茶叶为代表,堪称极品。去石柱山的游客在欣赏大自然创造的壮观遗迹之余,还可采茶品茗,一览茶乡秀色,享受“世外茶园”的闲怡。&&&& &&
信息 能力 伙伴 装备
以下资料来源于:仪征市旅游局(电话:)
        沪苏专家纵论石柱山旅游开发&&&&         ( 08:59:50)&&
  地貌多样的仪征,不仅枕江襟水,而且丘圩错综,形成了山青水秀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山、石、竹、水旅游资源。位于谢集乡境内的石柱山(原名捺山),近来更是受到了各方的关注。这里是500万年前的新生代火山口,不仅有壮观的石柱林,还有完整的火山地质结构,以及国内外罕见的木、骨化石群,是我省乃至华东沿海地区科学品位较高、景色壮观的地质遗迹。如何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在充分展示和保护地质自然资源的同时,设计创意一个寓科教、游乐、休闲、文化于一山的综合性休闲观光园,满足周边巨大旅游市场的需求,是我市当前高度重视、积极探索的课题之一。
  近期二十余名沪苏旅游专家、省和扬州市相关领导以及客商代表参加了《石柱山奇景园控制性详规》评审会。与会专家针对规划文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之更具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
    虞振新(世界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顾问、中华恐龙园总策划、常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教授)
  石柱山的开发弥补了当前扬州、苏中及江苏旅游业中的一些缺憾。因为这些地区关于地质方面的主题公园较少,而园林式的自然景观比较多,专题的、带有科普内容的公园就更少见了。因此,这里发展的前途是非常大的。
  在规划石柱山景点时,首先要考虑如何与“国家地震科普、地质公园”结合起来,将原来遭破坏的地质地貌加以重新整理,把没有挖掘且可以挖掘的部分,与一些地质、地震专家联手进行一些挖掘和改造。
  其次,整个构思必须与扬州市的旅游结合起来,将自然景观和游乐项目相结合。扬州旅游现以古典园林、历史人文景观为主,而现代游客往往追求刺激、乐于展现自我,传统的旅游理念已有改变。因此,在石柱山发展旅游业,如果单是观光型项目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些新的项目。否则,在人们脑海中就没有“整体展示地震、地质科普知识”的印象。
  第三,项目的设置还要广泛征求青少年的意见。常州恐龙园之所以成功,就是征求了几百名青少年的意见和建议,与“12至30岁的人想去哪些地方玩?”的理念结合起来。
  第四,设计最大游客容量,要面对2020年,而非现实的游客。现实的游客要靠景观创新的建设和市场的炒作。而在做规划的时候,如果设计容量小,土地面积也就小,不利于长远发展。
  第五,仪征的旅游要纳入扬州大旅游圈中。石柱山到扬州的直线距离只有十几公里,现在扬州已经把路修到了城西,接下来还要到白羊山,建议扬州市政府还要将路继续修到西部景区来。石柱山景点的建成将成为扬州旅游的新亮点,包括白羊山的开发和庙山汉墓的开发,都将与蜀岗风景区成为平行的一条线,必然要与扬州旅游相融合。
  第六,景区名称还要进一步思考,要冠以一个有强烈吸引力的名称。这一点,浙江许多景点成功的例子就可以借鉴,因为名称起得好,很多上海、江苏人就被吸引了过去,景点收入很高。此外,在对市场进行调研时,还要研究怎样将除青少年之外的游客的兴趣也转移到这里来,这样,市场的空间才更大。
    王乃粒(上海旅游协会副会长、研究员、教授)
  石柱山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一定要很好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不断地挖掘其内涵,并与生态、文化及社会环境相协调,使之成为适应市场需要的旅游产品。我认为,如果将参与性、游乐性、观赏性结合起来,石柱山将成为一个非常好的景区。
  关于石柱山的规划和开发:
  一、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修饰、包装,使游客震憾于其宏伟的气势,感叹大自然的造化,使景点的知名度很快提高。不但要保持景观的原生性,还要增加其观赏性,一些人工景观建筑是必要的,因为石柱林虽然雄伟,但体量不很大,适当营造一些有声有色、有吸引力的人造景观,可以增加美感。而且,通过火山、地震、树化石馆等景观的建设,可让人们进一步了解自然,从而起到科普的作用。
  二、旅游是一个经济产业,所以对市场的调研要深入,一些数据的推理要根据产品的吸引力、历史资料等进行科学推算;要对旅游者进行调研,包括仪、扬、沪、杭、宁等地的旅游者对石柱山的兴趣如何,兴趣的体现点在什么地方,都要详细掌握。
  三、要注意恢复生态,营造回归大自然的感受,构建生态旅游。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树立石柱山本身的特色,突现大自然留下的宝贵财富,其他人为建造的、不能吸引人的、与大自然不协调的景观要少建。&&&&&&&&&&&&     王铁鹰(上海旅游委员会调研员)
  石柱林自然资源与云南石林、喀斯特地貌类似,是一个具有较强市场吸引力的地质旅游资源。这种原生态资源在长三角地区的其他地方也许还有,但像石柱山这样既地处城市群、区位和交通优势兼备,又与木骨化石、雨花石相伴而生的不多,石柱山因此具有明显的优势。如果抓住主题特征,高起点规划和建设,该景区将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若要想做成一个产业发展规划,还要按照旅游规律,对市场和产品进行定位,进行调整、补充,形成一个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完整、科学的产业规划。
  在规划该景点时,旅游吸引力的惟一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应该作为重点来考虑,尤其要突出“奇观”,才更具吸引力。在这里,要尽量减少投资很大、市场不明确的人造景观,要根据目前都市人追求生态型旅游的特点,与本地可以利用的特色农业、特色资源等进行组合、创新,进行综合开发。例如可以设置体育健身、沐浴、矿疗等项目,还可利用周边交通便利的条件,发展汽车旅馆、经济型旅馆等业务。对树化石资源的开发,除考虑到其观赏功能外,还可进行深加工,如建奇石园、盆景园等。此外,当地雨花石产量占全国的85%以上,这一潜力只要深挖掘,就会有很大的产出。
    范家驹(上海理纬旅游设计院院长、教授)
  开发石柱山景区一定要超越传统风景区开发的思路。旅游项目是一个区域性的活动,而非一个点。因此,我认为:
  一、一定要挖掘视觉强烈、反差大的东西,尤其要将核心区的气势亮出来,阳山碑材的开发可以效仿。
  二、所有项目全部要以生态的环境、生态的材料为主,营造原始、古朴、壮观的感觉,要先选取最吸引人之处,再在周边环境等方面下功夫;要先找到亮点,打出来,吸引南京、上海等地的游客前来。
  三、在规划时,要力求将石柱山自然遗迹做成华东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一个符合生态发展的旅游项目。要以市场为导向,而非以资源为导向。要尽量做“减法”,在增加自然震憾力的同时,尽量减少人为制造的东西。
  四、要突出“原生态”导向,不影响石柱山原生性,同时还要突出竞争力,要使景区能占领独特的市场,可先选取市场热点的东西做起,然后再考虑中长期。
  五、要明确产品定位。我认为特色应定位于“遗址”,即石柱山的遗址。
    冯惠群(江苏省旅游局原局长)
  对一个景区的规划,要从特色、区位、定位、效益四个方面来看。我认为:
  一、石柱山最主要的特色即自然体,因此要抓住的主题应是自然体。要让游客的游览程序从石柱山看起,然后看树化石,最后再了解是怎么形成的,这样才有吸引力。
  二、在石柱山这样一处天然、原始地质带,尽量不要设置佛教、寺庙等与景区整体性不一致的人为景观,以保持其原始感。
  三、景点的市场定位不仅仅局限于青少年,还可以更宽更广一些。
  四、在前期对市场的分析、效益的测算要深入,作出科学的计算,使规划与设计更便于实际操作。
    陶卓民(南京师范大学旅游系教授)
  我认为,石柱山这一景点是有很大卖点的。当前,旅游正向重视科普、参与、休闲的方向发展,该项目具有明显的优势,若能争取国家列项,完全能成功开发建设。针对该项目,我有几点建议:
  一、对于景区的名称,我认为还值得商榷。名称一定要有吸引力,建议用“石柱山国家地质公园”名称。
  二、该项目开发要与附近其他景区加大联系,形成“一日游”甚至“二日游”。
  三、该项目的区位优势明显,《规划》中要有具体的区位优势描述。
  四、对市场营销方面的内容要更深入一些,要针对客源市场的定位,提前设计宣传方案,完善具体的内容。
  五、产品要与扬州大旅游联网,与“一体两翼”战略结合起来,再进一步纳入华东网,提高在旅游市场的地位和吸引力。
    袁丁(江苏省旅游局副局长)
  石柱山这一项目,地方领导重视,规划方资料详实,并吸引了企业家参与,这种形式很好。项目成功,规划先行。该项目规划符合省旅游规划,符合沿江开发的要求,与扬州旅游规划衔接,填补了宁镇扬、长三角地区地质、科普旅游项目的空白,我希望该项目能成为一个新亮点。
  目前,石柱山仍是“藏在深闺人未识”,仍需要大家的不懈努力,主要需要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
  1.政府要高度重视,不懈抓下去,才能促成项目的成功开发;
  2.规划需进一步完善,经过评审,规划编制单位要保留好的项目,对不足的要进行完善、提炼、包装;
  3.要做好灵活运用机制的工作。该项目要作为扬州旅游西进的重点抓手,通过企业化的运作使产品快速进入市场,开发、建设通过市场手段进行,使之成为一个好的旅游产品和品牌。
  同时,我也代表省旅游局表个态,省局将努力配合地方,做好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建议一期工程不宜拖得太长,应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做成并尽快推出。
    刘笑冰(客商代表)
  目前我们公司的战略投资方向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主营业务,即矿山、钢铁,二是旅游项目。针对旅游的前提是有闲、有钱,我们对华东地区旅游市场作了分析,认为一方面这一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另一方面目前人们的假期已占所有时间的三分之一,旅游的“有闲、有钱”两个条件都具备,有很好的旅游商机,因而正积极寻找好的投资项目。
  针对此《规划》,我想提三点建议:
  一、《规划》可以进一步对当地文化内涵和底蕴进行挖掘。
  二、要让投资者看到战略利益,给予想象的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规划》还应从政府层面上,对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加以引导,与周边地区的组合效益也应告诉投资者,以降低投资风险。此外,作为投资者,还需要了解地方发展的整体规划、发展构想等。&&     李明耀(江苏省旅游局规划统计处处长)  我认为这个《规划》是一个有针对性的景区的规划,其中有二三个亮点项目很不一般。仪征旅游部门一边做规划、一边考虑投资,这样的思路也很超前。
  规划石柱山景区,我有几点想法:
  一、景区应定位于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地质科普,第二层次为观光,第三层次是健身休闲;而游乐不是这个景区主要的方面。
  二、对游客定位,一是以本地游客为主,外地游客为辅;二是以学生和团队为主,散客为辅;三是以“一日游”为主,二日游以上则是将来发展的方向。
  三、建筑设计要注意与山体高度相协调,不可太高;现代材料不可多用,否则会影响景观质量,可利用当地自然的石材;色彩太鲜亮会影响到石柱林主题,形成视觉污染;一些附属设施可利用地下特色建设(如酒吧)。
  四、服务设施的建设要与扬州、仪征的相关设施配套,也可与登月湖、白羊山等景区功能配套。五、山体被破坏了的植被先期要进行适当恢复,要考虑旅游宣传口号和标识的策划。
    肖飞(江苏省旅游局人事教育处处长)
  我对该项目的前景是十分看好的。
  一方面,从宁、扬等地来说,参与性的旅游项目很少,主要是静态游项目,而石柱山项目填补了这一空白;另一方面,随着江阴大桥、润扬大桥建成后,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明显,景区面临着巨大的客源市场。
  我有几点建议:
  一、对景区名称再作思考,目前“石柱山”未能给人地质、地震等方面的信息,建议名称改为“石柱山火山奇景园”。
  二、对石柱山的规划已较为详细,但未考虑到与登月湖景区的联系,包括其休闲、度假及水体本身的功能等。
  三、景区内房屋的建设也要采取返朴归真的风格。
  四、对石柱林的气势要深入挖掘,首先要给人震憾的感觉,视觉才能形成强烈的效果。
  五、雨花石资源优势应纳入规划,可增设拣拾雨花石等项目,延长游客逗留时间。
    刘桂萍(江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社会事业处副处长)
  我认为:
  一、石柱山项目着重要体现保护与开发,特别是在保护上,才能可持续发展。在做景区规划时,要与周边城市的旅游规划相衔接,与周围景点相协调。规划还要细化为近期、远期和远景规划。对近期规划的项目,因为都是近期要实施的,更要细化,以便于实际操作。
  二、要抓住石柱山的奇、特做文章,尽量少建人工景观,以保护生态。三、我希望该项目能抓住润扬大桥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推进,如在大桥通车之际建成,必然形成轰动效应,也对开拓市场、打响知名度有促进作用。
    许金如(扬州市旅游局副局长)
  石柱山是扬州大旅游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大旅游格局也需要石柱山。目前,扬州旅游总体规划正在进行之中,仪征旅游在扬州旅游中的分量很大,因为这里区位、资源优势明显,且仪征市对旅游业的发展也很重视,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旅游是优势产业、朝阳产业,前途很大,扬州“一体两翼、西进南下”战略中,就有旅游的三大版块。扬州旅游项目中水很多,但没有山,这是扬州旅游的一大遗憾。其实,山就在仪征,开发仪征山资源,对促进扬州旅游的意义很大。
  旅游业“特色是生命,文化是灵魂”,石柱山既有特色,又有文化,其基础条件是好的。石柱山项目地质、科普、参与性在扬州旅游项目中是仅有的,项目的前景十分乐观,随着大交通环境的改善,优势还将更明显,建好这一项目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石柱山属地质方面的奇观,我建议项目的开发还要争取地矿部门的支持。作为扬州旅游局,我们将全力支持石柱山项目的开发和建设。
    朱勇(扬州市旅游局规划统计处处长)
  该《规划》文本有独特的创意,特别是图件部分,已达到相当的深度。我建议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同类地质资源的调查,向地质专家和国土部门等多了解,进行竞争优劣势分析。
  2.火山博物馆等二个单体项目有独特的创意,还一定要像恐龙园那样,建成独特性、惟一性的,在华东地区很难仿建成的;
  3.入口标志性景观,可利用前期开采遭破坏的天然石材建,因为原始感、荒野感很重要,在进、出口可通过有选择的树种栽植营造这种感觉;
  4.在深入调查研究资源的基础上,将区域规划分为内、中、外保护区,以便于今后开发时既开发又不破坏资源;
  5.规划中还要明确今后保护的主体、保护的制度、保护资金的来源等事项;
  6.形象宣传,建议着重在“大自然神奇造化”、“鬼斧神工石柱山”等方面下功夫;
  7.仪征旅游在扬州旅游中很重要,扬州旅游将中西部定位于休闲、健身等特色,因此该规划要与扬州总规要相衔接;还要与周边登月湖、白羊山、龙山、庙山汉墓等景区(点)相衔接。
信息 能力 伙伴 装备
    名茶一枝秀绿杨春来早
                  &&(张传浩著)&&   "茶叶不过江,苏北难产茶",似乎已成定论,然而从长江北岸的仪征市驱车上,来到捺山南麓,却会意外地看到:如屏的山岗,似镜的水库,拥抱着2200亩的连片茶园,青垅排列有序,碧叶层层相接,已使得这里成为苏北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好的绿茶生产基地。令人惊喜的是:在此问世的高档"绿杨春"绿茶,一枝独秀,已成为苏北茶区的最佳品牌,跻身江苏名茶行列。
  处于历史文化名城扬州西部的仪邗丘陵地带,古时就是产茶胜地,"蜀岗"茶,唐、宋、明、清时皆享有盛誉,并一度被列为贡品,据五代毛广锡《茶谱》所载,扬州禅智寺,隋之故宫,寺傍蜀岗,其茶甘香,味如蒙顶(蒙顶为历史名茶中的珍品),古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之美誉。可见他们不可小觑,只是时代变迁,茶叶才渐趋衰落。
  与蜀岗一脉相承的捺山,同属北亚热暖湿气候,坡度较小,土层深厚,地下蕴藏大面积的优质矿泉水,而且远离工业污染源,四周杉木、马尾松、剌槐、毛竹等植被环围,空气洁净,鸟语花香,实属得天独厚。创办于1957年的捺山茶场,从引进优良品种入手,培育适宜本土生长的优良茶树,尽可能少用农药,通过人工防治病虫,经过三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品种由一的毛茶发展到各种级别的炒青、银毫、旗枪、绿杨春等系列产品,在省、市历届茶叶评比中都赢得好评。年供量已达到1600担,领苏北地区之先,
  捺山茶场良好的生产条件和多年的制作经验,为向更高层次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已故茶界老前辈冯经炜高级农艺师为顾问的"绿杨春"名茶研制工作,从1988年开始,经引繁良种,对鲜叶采摘、摊晾、杀青,炒、揉、定型等关键技术方面,进行了反复试验,已成功地摸索出比较成熟而独特的制作工艺。定型产品不仅在经济效益方面比相同原料制作的特级炒青提高100%,而且填补了扬州名茶生产的空白。其品既出,不仅在国内得到认可,而且吸引了港澳、日本、美国等地的茶家,1993年供应达40多担。
  "绿杨春"这一品牌,内蕴甚厚。一说为:唐诗有"绿杨城廓是扬州",而康熙时扬州名胜虹桥西岸有茶肆,取名冶春社,是文人墨客品茗赋诗的去处,故取名以示弘扬历史文化;一说:绿,寓意色泽绿,叶底嫩绿;杨,指茶形似初绽杨柳;春,则代表早春采制的茶叶。再加之包装的轻巧、精致化,"绿杨春"亦已被看作是馈赠佳宾以及旅游必备的理想选择。有关人士称:捺山山水相映,秀色可餐。绿茶风味独特,民风淳朴可亲,在此兴办度假、旅游区也不失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明智之举。
            (发表于《白沙》日总第20期) && —————————————————————————————————————
以下资料来源于:
&&     捺山茶叶试验场简介
  捺山茶叶试验场位于仪征市中部的捺山南麓,东距城扬州30公里,南离仪征城15公里,茶场建地1958年,现有茶园面积2200亩,年产干茶1500担,是扬州名茶绿杨春茶叶生产基地,也是仪征市茶叶龙头企业。生产的茶叶品种有绿杨春、旗枪翠芽、银勾以及各种级别的炒绿茶,具有色泽翠绿,香气馥郁,汤色明亮,叶底嫩绿的品质特征,经南大理化中心和中茶所测定,各种内含营养元素,均高于同类产品。境内捺山海拨高度146米,周围多丘陵岗地,茶园连绵不断,茶垄跌起伏,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利(仪征主干道棗三四大线穿场而过),又远离市区工业污染,是集观光、度假、品茶,为一体的旅游休闲之地,我场是苏北地区最大的茶场,有40多年的产茶历史,干部职工质量意识较强。茶叶生产上狠抓产品质量,严把鲜叶收购关,制作关和包装关。上乘的质量,迎来了四方茶客,产品供不应求,多次参加省“陆羽杯”;名茶评比,均能获奖。1999年省次参加全国名茶评比,一举捧得中茶杯。我们在狠抓产品质量的同时,着力做好技改投入工作,更新改造低产茶园和老机械设备,1999年引种无性良种福丁大白茶20亩,获得成功,顺利通过了省农林厅的验收。投资2万元购置4台名茶多功能机,使绿杨春茶制作机械化,既增加绿杨春茶叶批量、又减少制作成本。
  我场围绕茶叶生产和砂石开采兴起的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已初具规模。续96年我们对五个工厂改制后,99年我们将两个加油站面向社会公开转让,通过招标后出售。改制后的企业自主经营,已基本走出困境。两个砂矿和服务行业如电房,水厂及仪征市区的宁扬商场实行公开招标,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支持职工村民的从事第三产业兴办实体,尽力做好服务工作,全场有个体工商户14个,1个农贸市场,年上缴税收2万元。全场供电供水,电话学基础设施覆盖面广,设备齐全生产条件和职工村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21:55:28 编辑
信息 能力 伙伴 装备
        积蓄后发优势 谋求跨越发展&&&& &&&              [中国扬州网站 (刘尚玉) ]&&
  谢集乡地处仪征市中后山区,是扬州市行政区划和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乡镇。面对基础薄弱,竞争加剧,发展压力加大的实际情况,乡党委、政府一班人不等不靠思奋进,全神贯注抓经济,凝心聚力谋发展,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力吸纳各类生产要素,借力跨越,借势发展,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而对扬州市委、仪征市委提出的“两个率先”目标,我们将结合乡情实际,紧紧围绕“增速超均数,总量争位次”的总体目标,以富民、强乡、安民三项任务总揽全局,以“三超”(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超全市平均水平)目标为动力,以项目、集镇、投资环境三大建设为抓手,以茶果园、工业园、石柱山(捺山)奇景园“三园”为载体,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全力提升我乡发展层次和水平。
  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富民工程。在茶叶发展方面。近年来,我乡大力开发岗坡地资源,发展绿色经济,把茶叶作为一项主导产业培植,引导农民种茶致富。目前,全乡现有茶园8700亩,占仪征市的1/3,所产“绿扬春茶”、“绿扬贡春茶”多次在全国名茶评比中获奖;建有规模较大的制茶企业4个,成立了绿扬春茶叶合作社,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布局。今年上半年,全乡产干茶1200担,实现产值1000万元,农民人均收益400元,茶叶已成为我乡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撑点。我们将继续调扩茶果面积,年内,结合秋种规划落实调茶面积2000亩,实现万亩茶园的目标,引种无性系茶叶品种,提升内在品质,全力打造茶叶品牌,提高经济效益。在林果发展方面。紧扣丘陵山区地形地貌的特点,以园区建设为先导,积极寻求技术依托,1999年与省农科院合作兴建508亩的省级经济林果科技示范园,成立了苏园科技开发中心,打造“苏园”品牌,逐步叫响全省。在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下,周边村组已拓植林果1500亩。为了发展壮大林果产业,活化生产经营模式,今年初我们引入扬州明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示范园实行租赁承包,进一步释放园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同时,成立了苏中地区第一家果业协会,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科技、信息、市场、品牌等资源共享,推动全乡林果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十五”期末实现万亩果园目标。此外,还将通过组织外出劳务、新办企业等多种途径,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以更多的精力推进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强乡工程。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象谢集这样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乡镇,要实现跨越发展,唯有大胆突破以我为主的自身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思路,招引中外客商,汇集八方资本,走注入式发展之路。因此,我们将进一步确立项目兴乡的观念,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加大项目建设,以生产要素的富集,接轨沿江开发,接受仪征大项目的辐射,保持较高的增速和较强的集聚能力。在政策观念上要立足于一个“放”字,全面激活各类资本。围绕“两个率先”,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对各类经济成份一视同仁,对各方投资者一视同仁,对各类创新、创业主体一视同仁。只要能增加谢集财政收入、增加谢集就业岗位、能增加谢集居民收入的投资,我们就热烈欢迎,热情吸纳。围绕打造投资“洼地”目标,用好用足政策,发挥产业、人力资源等优势,提高服务效率,千方百计降低包括土地、税赋成本在内的商务成本,使商务活动的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提高投资回报率。在工作节奏上要抓住一个“抢”字,努力争得先机。立足产业基础,整合现有资源,多头多路子出击,强化招商攻势。瞄准外资项目,重点包装好九龙服饰、厚德生物材料、盟友工艺等项目,与台商、港商合资,做强、做长产业链条,提升发展层次。主攻民资项目,大力推进在建的恩贝尔生活保健品、通仪土石方工程、菁菁茶叶公司等8个500万元以上的民资项目。推进技术嫁接项目,培植2家汽车配件企业,进行技术嫁接,投资1000万元新上汽车油箱项目,主动呼应仪征大项目建设,力争在配套和外延产品上争得主动。在工业园区建设上突出一个“强”字,增强集聚能力。着力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园区建设机制,年内将投入100万元以上,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集聚能力,年内力争进园项目达到10个,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
  以更快的速度推进人居环境建设,大力实施安民工程。启动石柱山旅游开发。位于我乡境内的石柱山,是华东地区独具特色的地质科普类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目前,《石柱山奇景园控制性规划》已经苏沪旅游专家评审。我们将对该项目进行包装推介,积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控制等开发的前期工作,力争早日把石柱山建成一座品味较高的地质科普公园,与邻近的登月湖风景区、白羊山风景区相配套,构建登山、游湖、品茶、尝果的生态旅游特色。加快城镇化进程。进一步修订集镇总体规划,与石柱山奇景园开发规划相衔接,加紧开发商业街,启动住宅小区建设,全面提升集镇品味集聚承载能力,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改善投资硬环境。编制乡、村道路规划,抢抓政策机遇,年内改造部分灰色路道,3年内全部实现乡村道路灰黑化,进一步改善乡村交通环境。
& 瞎猫指路:江苏.扬州“石柱山”
&邀请xuliang1215参加此活动
& 2000 - 2015 www.doyouhike.net
Version 4.7.8 -
15:45:00 +0800
粤ICP备号-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昌黎县新集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