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为什么下跌下跌,为何600387也跌跌不休?不是应该利好吗?

最新播报:
国际油价何以“跌跌不休”?
近期,英国布伦特原油价格、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和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一揽子原油价格均创下新低:10月8日,布伦特原油跌破91美元/桶,创出27个月以来的新低;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跌破88美元/桶,创下36个月以来新低;欧佩克一揽子原油价格也跌至89.37美元/桶,是日以来首度跌破90美元/桶。
  美国和欧佩克产量均创新高,经济增速放缓进一步压低原油需求预期
  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了最新的《世界经济前景》报告,下调了世界经济增长预期。报告称,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3.3%,较7月份做出的预期下降0.1个百分点;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3.8%,与此前预期相比下降0.2个百分点。
  经济分析人士指出,该报告可能将进一步降低全球原油的需求预期,继续打压油价走势。欧佩克上月中旬发布的原油市场月度报告已经调低了今年全球原油需求的增量预测,预计2014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量为日均105万桶,比之前的预期低5万桶。
  一方面是需求下降,另一方面目前全球石油供应处于高位,使得供求失衡更加明显,令石油价格持续受压。
  美国石油学会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近一周原油库存大幅增加510万桶,同时汽油库存增加250万桶。美国9月13日至19日的一周,国内原油日均产量达887万桶,创下自198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市场估计9月份欧佩克原油日均产量为3093万桶,是2013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与此同时,中东地区的局势虽然持续动荡,但由于产油区远离冲突发生地,伊拉克、利比亚等传统石油出产国的原油出口未受到明显影响。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日前表示,石油生产将稳定到90万桶/日,伊拉克石油部的数据显示,伊拉克9月原油出口将增长16.7万桶/日,至254万桶/日。
  8日,美国能源信息署大幅下调了原油需求和价格预估。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报告将2014年全球石油需求预估从每日9155万桶下调至9147万桶,将2015年全球石油需求预估从每日9289万桶下调至9271万桶。同时,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2014年美国原油产量将从去年的每日745万桶增加至854万桶,到2015年将升至每日950万桶,为1970年来最高水平。
  欧佩克国家内部不统一,使得通过减产来支撑油价较难实现
  欧佩克成立于1960年9月,现有包括世界主要产油国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在内的12个成员国。据欧佩克官方统计,2013年,欧佩克石油储量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81%,2014年7月与8月平均日产原油3035万桶,占世界总产量的近40%。依靠其丰富的石油储量及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所占份额的优势,欧佩克通过调节石油产量对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涨落发挥重要作用。
  欧佩克秘书长巴德里9月中旬曾表示,该组织明年或下调原油产量50万桶。自2011年以来,欧佩克一直将原油日产量保持在3000万桶水平。此言一出,国际油价随之暴涨2%。
  不过要想通过减产来支撑油价并不容易,分析人士认为,若想达到效果,必须首先在欧佩克国家内部达成一致,其次则需要非欧佩克产油国的配合。
  今年11月27日,欧佩克将重新评估原油出产目标,虽然市场普遍猜测到时欧佩克或许将通过此次会议达成减少石油产量的协议。但由于各成员国原油生产成本、政治经济体制差异、对油价的敏感度和接受程度各异,势必导致该轮会议产生更多的分歧,使减产面临更大的阻力。此前,阿联酋能源部对巴德里减产言论曾表示:“现在谈论限产保价政策为时尚早,而且也不是一个人能够决定欧佩克实施减产目标的。”这显示了欧佩克成员国内部存在一定分歧。以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为例,前者主张温和油价政策,面对需求萎缩,沙特在1日降低了11月份官方原油售价,显示其试图争夺原油市场份额、要量不要价的策略,而后者则主张高油价。
  另一方面,即使欧佩克做出每日减产50万桶的决定,对目前油价能否起到支撑作用还要看其他产油国的“脸色”。毕竟,目前欧佩克只占世界石油产量的40%,尚谈不到对国际石油市场定价的完全支配能力,因此,在没有非欧佩克石油输出国配合的情况下,其减产效果可能大打折扣。
  如果11月欧佩克未就下调生产配额达成一致,将对油价产生利空影响
  从目前看,由于成员国内部分歧,下个月欧佩克达成减产决定的可能性并不大,对其而言,选择减产来提升油价,还是放任油价长期处于低位并等待最终需求回暖是一个难题。是否采取行动及何时采取行动现在依然很难确定。
  自布伦特原油跌破100美元/桶大关以来,市场就开始等待欧佩克组织发出减产信号。有媒体分析认为,如果11月欧佩克国家未就下调生产配额达成一致意见或者推迟下调,那么市场预期将落空,对油价产生直接利空,导致油价二次探底,甚至预计跌幅至少在5美元/桶,有可能触发油市新一轮下跌。
  开罗美国大学政治系主任克莱门特·亨利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影响此轮油价下跌的供求关系并不会在短期内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即使欧佩克产油国做出减产决定,美国、挪威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减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甚至扩大石油产出,使减产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油价处于低位恐怕会是未来的一个基本趋势。但是,由于利比亚、伊拉克等产油国的局势并不稳定,不能排除由于政治因素导致其减产的可能性,而这可能会对世界油价有所提振。
  && 点 评
  林伯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近日,国际原油价格跌破每桶90美元,这是自2012年以来的新低。不可否认,美元持续走强和沙特限产信号不明朗直接推动了最近的油价下跌,但根本原因还在于,买方需求不足、卖方竞争加剧、原油市场供给趋于过剩等因素,因此油价走低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目前,主要石油进口国需求疲软,特别是欧盟和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拉动原油需求下降。今年二季度,全球石油需求增速下降到2011年以来的最低。另一方面,美国页岩革命使得石油产量增长较快,创下了30年来的新高。原油市场供应相对过剩影响了对油价的预期,油价走低不难理解。
  短期而言,油价下跌对中国等原油进口国是利好,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中下游行业盈利状况。但是,对于石油生产国,尤其是俄罗斯,低油价则可能导致财政和社会压力。对于全球经济而言,更低的能源成本总体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责任编辑:国际油价何以“跌跌不休”|布伦特|走强_凤凰资讯
国际油价何以“跌跌不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期,英国布伦特原油价格、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和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一揽子原油价格均创下新低:10月8日,布伦特原油跌破91美元/桶,创出27个月以来的新低;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跌破88美元/桶,创下36个月以来新低;欧佩克一揽子原油价格也跌至89.37美元/桶,是日以来首度跌破90美元/桶。
原标题:国际油价何以“跌跌不休”本报驻埃及记者 王云松《
版)近期,英国布伦特原油价格、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和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一揽子原油价格均创下新低:10月8日,布伦特原油跌破91美元/桶,创出27个月以来的新低;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跌破88美元/桶,创下36个月以来新低;欧佩克一揽子原油价格也跌至89.37美元/桶,是日以来首度跌破90美元/桶。美国和欧佩克产量均创新高,经济增速放缓进一步压低原油需求预期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了最新的《世界经济前景》报告,下调了世界经济增长预期。报告称,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3.3%,较7月份做出的预期下降0.1个百分点;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3.8%,与此前预期相比下降0.2个百分点。经济分析人士指出,该报告可能将进一步降低全球原油的需求预期,继续打压油价走势。欧佩克上月中旬发布的原油市场月度报告已经调低了今年全球原油需求的增量预测,预计2014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量为日均105万桶,比之前的预期低5万桶。一方面是需求下降,另一方面目前全球石油供应处于高位,使得供求失衡更加明显,令石油价格持续受压。美国石油学会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近一周原油库存大幅增加510万桶,同时汽油库存增加250万桶。美国9月13日至19日的一周,国内原油日均产量达887万桶,创下自198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市场估计9月份欧佩克原油日均产量为3093万桶,是2013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与此同时,中东地区的局势虽然持续动荡,但由于产油区远离冲突发生地,伊拉克、利比亚等传统石油出产国的原油出口未受到明显影响。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日前表示,石油生产将稳定到90万桶/日,伊拉克石油部的数据显示,伊拉克9月原油出口将增长16.7万桶/日,至254万桶/日。8日,美国能源信息署大幅下调了原油需求和价格预估。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报告将2014年全球石油需求预估从每日9155万桶下调至9147万桶,将2015年全球石油需求预估从每日9289万桶下调至9271万桶。同时,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2014年美国原油产量将从去年的每日745万桶增加至854万桶,到2015年将升至每日950万桶,为1970年来最高水平。欧佩克国家内部不统一,使得通过减产来支撑油价较难实现欧佩克成立于1960年9月,现有包括世界主要产油国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在内的12个成员国。据欧佩克官方统计,2013年,欧佩克石油储量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81%,2014年7月与8月平均日产原油3035万桶,占世界总产量的近40%。依靠其丰富的石油储量及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所占份额的优势,欧佩克通过调节石油产量对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涨落发挥重要作用。欧佩克秘书长巴德里9月中旬曾表示,该组织明年或下调原油产量50万桶。自2011年以来,欧佩克一直将原油日产量保持在3000万桶水平。此言一出,国际油价随之暴涨2%。不过要想通过减产来支撑油价并不容易,分析人士认为,若想达到效果,必须首先在欧佩克国家内部达成一致,其次则需要非欧佩克产油国的配合。今年11月27日,欧佩克将重新评估原油出产目标,虽然市场普遍猜测到时欧佩克或许将通过此次会议达成减少石油产量的协议。但由于各成员国原油生产成本、政治经济体制差异、对油价的敏感度和接受程度各异,势必导致该轮会议产生更多的分歧,使减产面临更大的阻力。此前,阿联酋能源部对巴德里减产言论曾表示:“现在谈论限产保价政策为时尚早,而且也不是一个人能够决定欧佩克实施减产目标的。”这显示了欧佩克成员国内部存在一定分歧。以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为例,前者主张温和油价政策,面对需求萎缩,沙特在1日降低了11月份官方原油售价,显示其试图争夺原油市场份额、要量不要价的策略,而后者则主张高油价。另一方面,即使欧佩克做出每日减产50万桶的决定,对目前油价能否起到支撑作用还要看其他产油国的“脸色”。毕竟,目前欧佩克只占世界石油产量的40%,尚谈不到对国际石油市场定价的完全支配能力,因此,在没有非欧佩克石油输出国配合的情况下,其减产效果可能大打折扣。如果11月欧佩克未就下调生产配额达成一致,将对油价产生利空影响从目前看,由于成员国内部分歧,下个月欧佩克达成减产决定的可能性并不大,对其而言,选择减产来提升油价,还是放任油价长期处于低位并等待最终需求回暖是一个难题。是否采取行动及何时采取行动现在依然很难确定。自布伦特原油跌破100美元/桶大关以来,市场就开始等待欧佩克组织发出减产信号。有媒体分析认为,如果11月欧佩克国家未就下调生产配额达成一致意见或者推迟下调,那么市场预期将落空,对油价产生直接利空,导致油价二次探底,甚至预计跌幅至少在5美元/桶,有可能触发油市新一轮下跌。开罗美国大学政治系主任克莱门特·亨利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影响此轮油价下跌的供求关系并不会在短期内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即使欧佩克产油国做出减产决定,美国、挪威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减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甚至扩大石油产出,使减产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油价处于低位恐怕会是未来的一个基本趋势。但是,由于利比亚、伊拉克等产油国的局势并不稳定,不能排除由于政治因素导致其减产的可能性,而这可能会对世界油价有所提振。(本报开罗10月9日电) 林伯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近日,国际原油价格跌破每桶90美元,这是自2012年以来的新低。不可否认,美元持续走强和沙特限产信号不明朗直接推动了最近的油价下跌,但根本原因还在于,买方需求不足、卖方竞争加剧、原油市场供给趋于过剩等因素,因此油价走低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目前,主要石油进口国需求疲软,特别是欧盟和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拉动原油需求下降。今年二季度,全球石油需求增速下降到2011年以来的最低。另一方面,美国页岩革命使得石油产量增长较快,创下了30年来的新高。原油市场供应相对过剩影响了对油价的预期,油价走低不难理解。短期而言,油价下跌对中国等原油进口国是利好,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中下游行业盈利状况。但是,对于石油生产国,尤其是俄罗斯,低油价则可能导致财政和社会压力。对于全球经济而言,更低的能源成本总体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2/31 08:59
12/31 08:56
12/31 08:58
12/31 08:57
12/31 08:56
12/31 09:36
12/31 09:36
12/31 09:36
12/31 09:38
12/31 09:39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12/31 08:12
12/31 09:19
12/31 10:19
12/31 08:12
12/31 08:12
12/31 08:42
12/31 08:42
12/31 08:42
12/31 08:42
12/31 08:42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231615
播放数:1389960
播放数:551455
播放数:308495
48小时点击排行国际油价“跌跌不休” 各方输赢几何?
近期,国际油价一路暴跌,接连跌破80、70美元两个重要关口,震惊世界。油价持续走软给各国经济带来重大影响,也让国际关系走势倍受关注。分析认为,油价“跌跌不休”不仅因为供求失衡,还暗藏国际政治因素。油价下跌,福兮祸兮?
于各方而言,输赢几何?
总的来说,油价下跌使得进口石油的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消费者获利,但对于俄罗斯、委内瑞拉等石油出口国来说却是坏消息。此外,如果油价长期维持在低位,可能会影响到美国国内的页岩油生产。
  一、油价下跌,福兮祸兮?
  俄罗斯:经济制裁后雪上加霜
油价暴跌,“硬汉”普京凭什么更硬气?
俄罗斯国家收入的50%来自石油出口,油价下跌对其冲击显而易见。受西方国家制裁和投资外流影响,俄罗斯经济已显疲态,油价下跌更让其雪上加霜。
  俄罗斯政府24日估算,因西方制裁,俄罗斯每年将损失大约400亿美元,因油价“跳水”将损失大约1000亿美元,国民经济正承受严峻挑战。
  对于俄罗斯消费者来说,虽然国际油价下跌,但受卢布贬值影响,国内油价并未下降,反而出现微涨。目前,莫斯科每升汽油价格为35.99卢布,高于两个月前的每升35.53卢布。
  油价下跌无疑让美国经济受益良多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油价下跌无疑让美国经济受益良多。
目前,美国国内汽油价格已经降至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达到每加仑2.79美元(约相当于每升0.74美元),比今年6月下跌近1美元。分析师克洛泽预测,美国汽油价格还会继续下跌至每加仑2.5美元至2.7美元。
  同样,在加拿大一些地区,汽油价格已经跌破每升1美元的心理价位。
  然而,对于美国和加拿大国内一些石油生产公司来说,油价下跌并非利好消息。这些石油公司从墨西哥湾深海、美国陆地页岩层、加拿大油砂中开采石油,成本很高。如果油价继续下跌,这些公司将不得不中止一些开采活动。
  分析人士认为,欧佩克日前决定维持产量,部分原因也是为了维持传统的市场份额,打压美国页岩油开采。近年来,美国页岩油产量增加正不断挤压着欧佩克的市场空间。&&&详细
  西欧:拖累经济整体表现
欧洲许多国家都是石油净进口国,油价下跌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经济发展,因为更低的能源价格不仅减少生产成本,而且能够节约消费者开支。本月,德国汽油价格已经从9月初的每升1.53欧元跌至每升1.42欧元。
  但油价下跌也会加剧一个让欧洲头疼的难题,那就是低通货膨胀率,这将使得希腊等国难以减少债务。欧洲央行一直希望将通货膨胀率由目前的0.3%提到2%左右。
  此外,受低油价影响,英国、挪威等少数欧洲石油生产国收入下跌,这将拖累欧洲经济的整体表现。&&&详细
   委内瑞拉:政府收入受严重影响
  作为欧佩克成员国,委内瑞拉主张通过减产提高油价。近年来,委内瑞拉石油产量持续下滑,再加上油价下跌,政府收入已经受到严重影响。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28日下令政府减少预算,大幅降低政府高级官员的工资,包括他本人的薪资。
   中国:节省巨额外汇支出
  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接轨。受国际油价下跌影响,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一直处于下行通道。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从今年6月份开始,中国进口原油的平均单价连续下跌,而进口量则不断增加。若按照2013年中国原油进口量来简单计算,25%的跌幅将使得中国2014年进口油价节省超过200亿美元成本。
  专家认为,低油价有助于中国节省巨额外汇支出,并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水平。此外,油价下跌也为中国加快建设石油战略储备创造了机会。
  二、国际油价暴跌的背后:是市场规律还是“权利游戏”?
  围观:各式“阴谋论”
阴谋论一:美国、沙特联手教训俄罗斯
此番国际油价连连下挫,正值乌克兰危机各方相持不下之时,美国与俄罗斯的制裁与反制裁之战,打得如火如荼,俄罗斯经济已现疲态,若是油价再遭重挫,经济将雪上加霜。于是,很多观点认为,这是美国精心策划的“石油战”,得到了欧佩克“带头大哥”沙特的鼎力支持,目的是联手打击收入50%来自石油出口的俄罗斯。
美国精心策划“石油战”可是有先例的。当年,苏联能够称雄于世与美国平起平坐,石油因素相当重要。苏联2/3的外汇收入依赖石油出口。上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纠集沙特等国,把石油价格压到10美元以下并长期保持,使严重依赖油气出口的苏联经济陷入全面困境,这被认为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很多俄罗斯人感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幕,是不是将再次上演?
   阴谋论二:欧佩克“排挤”美国页岩油
欧佩克由12个成员国组成,来自中东、北非、南美,肩负着全球三分之一的石油开采份额。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供应组织,如果主动减产,肯定会提振油价。但这位大佬却没这样做,因为减产会流失不少市场份额。
   那么,谁将受益?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商啊!于是,“阴谋论”产生了,欧佩克被认为不减产,与美国页岩油死磕。
   阴谋论三:沙特借机侵吞伊朗的“蛋糕”
沙特决定不减产,还有一位受害者是谁?是沙特的老对手伊朗。伊朗财政收入的50%,来源于石油出口。就算在西方国家解除其制裁的情况下,伊朗的油价也需要维持在100美元以上,才能支持其政府预算。
  &&&详细
  油价触底?根本原因在市场周期波动
   近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决定,维持日产3000万桶原油的水平不变。该决定一宣布,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应声下跌。
昔日,欧佩克能够通过调节产量来控制油价,并同时维持现有市场份额,是建立在其拥有定价权与市场份额巨大的基础之上。而在当前世界能源格局中,对欧佩克来说,“保价格”与“保市场”已犹如不可兼得的鱼与熊掌。而在此次会议上作出的“保市场”优先于“保价格”的决定,更是反映了这个往日霸主的无奈与两难。
美国媒体分析称,欧佩克维持当前生产水平不变,坐视油价下跌,一个主要的目的是想打击美国这个竞争对手。专家估计,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如果油价低于60美元/桶,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商们将无利可图,只能放弃开采。通过忍受一时之苦,欧佩克可能赢得未来,重新确立其在全球石油市场的主导地位。
  看来,无论是因为无能为力还是为打击竞争对手,欧佩克此举只是不得已的“顺势而为”,并非此轮油价暴跌的幕后黑手。
  油价“阴谋论”?地缘政治博弈确是重要因素
另有分析认为,因为乌克兰危机,美国与西方社会和俄罗斯之间制裁与反制裁博弈愈演愈烈。为赢得这场“新冷战”,美国正联合沙特,通过操纵油价来打击俄罗斯。这种分析认为,美国与西方才是此轮油价暴跌的真正黑手。陈凤英认为,美国和沙特的确可通过“价格战”来打压俄罗斯,并“顺带”压低拉美经济的发展士气,达到其政治或商业目的。但在此过程中,美国也会因难以获利而伤及自身。
分析人士认为,近期原油价格持续走软已经被浓缩成了一部“三国杀”,主角分别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中份额最大的沙特阿拉伯以及俄罗斯和美国,2013年全年,上述三者分别占到世界原油产量的13.1%、12.9%、10.8%。目前这三者各持立场,尽管均对外表示原油相关政策绝非针对其它国家,但实际上火药味明显。
对于沙特以及其所代表的海湾产油国而言,目前油价下跌仍在其承受范围之内,它们更为担忧的是市场份额流失,而目前可能导致其市场份额大降的无疑就是来自美国页岩油的竞争。因此在11月底欧佩克选择不减产后,沙特又于12月4日宣布,2015年1月将向美国和亚洲客户提供原油价格打折。市场人士将此解读为,沙特为争夺市场份额而将价格战升级,油价或进一步承压。
油价跌势料难止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沙特以及欧佩克的实力足够强劲,其在11月底不进行减产并放任油价继续走软一段时间后,美国和俄罗斯与原油相关的行业将会遭遇到大麻烦,欧佩克随后再从容地减产,油价也会出现回升态势。
但目前而言,欧佩克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弱,因此三者的相对平衡态势如不改变,油价也就难以回升。
对于美国而言,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8月美国从欧佩克进口的原油数量仅占原油进口总量的40%左右,为每日290万桶,创下1985年5月以来的最低点。其还预测,即便油价跌至每桶40美元左右,作为美国页岩油主要产区之一的北达科他州巴肯油田仍能保持盈利。
彭博能源分析师指出,由于美国页岩油产业涉及诸多资源盆地和运营商,因此对于油价可能会降至非常低的水平才会迫使美国页岩油停产。可以说美国还有非常大的容忍空间,而在此期间俄罗斯经济或遭受更大冲击,这将是美国所乐见的,因此其并不想促进油价快速回升。
对于俄罗斯而言,虽然因油价走跌导致其经济受到重挫,但俄罗斯仍与多国在能源领域有着大量合作,且俄罗斯资源丰富,除原油外还有许多其它资源出口可以仰仗,经济也绝非能一朝打垮。因此俄罗斯也试图“坐等”油价走软进一步打击美国金融体系,沙特等原油竞争对手也遭受打击。
假设下跌会持续相当长时间,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第一,油价下跌40美元代表着生产者每年向消费者转移约1.3万亿美元(接近全球GDP的2%)。这是巨大的数字。总的来说,由于消费者快速支出的可能性也高于生产者,这应该对全球需求产生温和的推动。
第二,能源价格下跌将降低业已很低的总体通胀水平。这产生了两个彼此抵消的风险。一个是它可能加固超低通胀的预期。另一个相反的风险是,它可能鼓励央行忽视基本通胀率日益上升的威胁。总的来说,眼下前者的风险比后者要大。
第三,能源价格下跌将提升能源密集型企业的盈利能力。与此同时,它会削减石油生产商的利润和资本支出。它可能让能源领域(尤其是在杠杆较高的石油生产商当中)出现巨大的破产风险。它还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信贷机构目前仍不清楚。
第四,油价下跌将把石油净出口国的收入再分配至石油净进口国。后者包括欧元区、日本、中国和印度。美国现在是石油净出口国。但重要的石油净出口国是那些严重依赖这些石油收入的国家。这些国家包括伊朗、俄罗斯和委内瑞拉。更优秀的政体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但是当独裁者走投无路时也有风险。
  第五,能源价格下跌将导致资产价格发生变化。能源生产国的汇率将承受下行压力,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已经体现出这一点。 
来源:&&编辑:
&|&&|&&|&&|&&|&&|&&|&&|&
Copyright&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9-257538 商务:029-
本网站法律顾问: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全球油价“跌跌不休” 产油格局面临洗牌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陈效卫
  11月27日在维也纳召开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决定维持原定产油目标上限,引发全球油价和股市剧烈震荡。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至72.82美元/桶,为4年来新低;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跌至69.05美元/桶。股票市场上,原油生产商的股价普遍大幅下挫,用油大户航空公司的股价则纷纷上扬。
  有分析认为,欧佩克放弃用减产来推高油价的传统做法,有其竞争苦心,低油价给产油国经济和财政带来巨大风险,同时给正蓬勃兴起的北美页岩油行业浇了一头凉水,也凸显出全球原油生产格局正发生的重大转变。
  未来原油市场将通过价格机制寻找供求平衡点
  近几个月来,全球油价“跌跌不休”,已从高位下滑35%,主要原因是全球原油产量充裕,特别是页岩油的开发使包括美国在内的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产量大幅提升,而全球经济偏弱导致原油需求增速放缓。
  欧佩克目前原油产量约占世界石油市场份额的1/3。欧佩克成员国的经济多与油价息息相关。自油价大幅下挫以来,部分依靠原油出口的产油国财政吃紧。
  此次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前,相关成员国就是否减产发生争执。伊朗、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等严重依赖油气出口的国家,需要油价维持在115美元/桶以上,才能保证政府预算平衡。沙特、科威特和阿联酋等国则愿意承受低油价,一方面它们持有现金更多,另一方面则有打价格战的盘算。
  比较欧佩克轮值主席、利比亚副总理阿尔―阿希里什的开幕致辞和会议发表的新闻公报,也能看出产油国的艰苦博弈。阿希里什表示,如果油价下跌趋势持续,成员国长期可持续的扩张和投资计划将遭遇风险。为此他呼吁石油公司、非欧佩克产油国和投资者等共同努力,维护油价稳定。
  但会议结束后的公报指出,全球原油需求虽然将继续增长,但将被非欧佩克成员国增加的产量所抵消,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原油库存也处在5年来的最高位。“为了重建市场均衡,会议决定维持2011年12月确定的原油日产量3000万桶的上限不变。”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欧佩克保持产量目标不变的决定,标志着该组织大幅偏离了其通过减产来支撑油价的传统政策。有分析认为,未来油价将进入一个新时代,原油供应将不再由欧佩克或沙特决定,而将由价格来决定。未来原油市场将通过价格机制寻找供求平衡点,长期而言对欧佩克有利。
  沙特等产油国试图以低价迫使美国降低页岩油开采量
  油价下跌将令一些“高价油”停产。有分析人士指出,当油价低于每桶70美元的时候,美国许多高负债的页岩油企业将出现亏损,并不得不停产或减产。美国银行的报告说,油价下跌20%意味着未来美国页岩油产量将下降8%,这将造成2015年原油供应趋紧并推高油价。
  当前美国的原油产量处在3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页岩油开发使其产能增加到每天900万桶,并可能到明年再增加100万桶/天。英国《经济学人》的分析认为,沙特希望用低价策略来打压美国的页岩油开发商,迫使其因为成本过高而放缓增产。
  俄罗斯石油巨头卢克公司副总裁费杜对彭博社表示,欧佩克政策很可能击溃美国页岩油气产业,“页岩油气泡沫就像互联网泡沫一样,最后只有强者能幸存下来。”他认为,到2016年美国页岩油气洗牌结束,油价将重回上升轨道。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约瑟夫?奥尔对本报记者表示,美国页岩油气开发导致全球能源格局变化,但其可持续性和开发前景目前仍不明朗,对市场的长期作用还有待观察。长期来看,欧佩克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若石油价格进一步下跌将使俄罗斯经济陷入衰退
  从年初至今,油价下跌30%,而卢布也贬值了30%。有分析认为,如油价跌至每桶60美元,俄经济将陷入衰退。即便油价维持在每桶80美元的水平,考虑到西方制裁,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也不会超过1%。
  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阿诺夫26日指出,受经济增速放缓和石油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俄2015年预算资金可能将损失1万亿卢布(1美元约合47卢布)。此前他还强调,相较西方制裁,油价下跌对俄经济冲击要大得多。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俄央行储备约为4200亿美元,一年来已损失近1000亿美元。而标普预测,俄外汇储备或将跌至3500亿美元以下。加上资本外逃严重、西方限制俄境外融资以及国内通胀水平加剧等因素,要维持俄经济增长恐怕难上加难。有专家预测,如石油价格进一步下跌,俄经济恐将陷入衰退。
  俄总统普京日前呼吁世界主要产油国关注油价下跌对其自身的影响,以期与几大产油国达成一致,共同减少开采量。不过,这一倡议并未得到主要产油国的响应。在27日召开的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上,科威特石油部长认为,欧佩克国家当适应任何市场价格,哪怕油价跌至每桶60美元。
  俄投资分析师索罗科认为,石油价格越低,越多的出口商将放弃投资施工难度较大的开采工作,受此冲击出口将萎缩,依赖能源产业的俄经济将深度受损。
  (本报柏林、莫斯科11月28日电)
  && 点评
  林伯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原油市场短期供大于求现状没有改变,如果供需预期不变,油价将继续走低。需求方面,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供给方面,美国原油产量创下近30年来新高,致使美国石油进口减少,而俄罗斯、沙特及其他海湾国家希望保持国际市场份额不愿减产,放大了供需不平衡的短期效应,导致市场进一步做空,油价跌至每桶50―60美元是可能的。除了地缘政治,短期能解救油价的方式是限产,油价反弹和反弹力度取决于可信的限产和限产力度。
  近期石油价格下跌会对国际财富产生再分配,从出口国流入进口国,其次长期影响全球能源供应格局,包括对新能源和非常规油气生产和供应的影响。如果低油价持续时间较短,对于既定的企业战略和已投页岩矿区资源开采的影响不会很大。但是,如果油价持续低迷较长时间,将会使得一些高成本的页岩油井退出市场,还将影响到投资者对石油供需基本面的判断,改变投资战略。
  整体而言,油价下跌对中国等原油进口国利大于弊:一方面,低油价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中下游行业营利状况。同时,油价下跌还会带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将降低我国整体生产成本,对经济运行及控制通胀都是利好。此外,动态地看,低油价的国际环境也有利于我国油气企业“走出去”的国际能源合作。
(责任编辑:UN654)
这架消失的亚航客机并非第二架MH370。[]
数字之道:
新闻当事人:
主演:范冰冰/张丰毅/李治廷/张庭/周海媚/张钧甯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黄渤/袁泉/倪大红/孙坚/章贺
主演:张艺谋/姜文/李保田/瞿颖/赵本山
威尔•史密斯/汤米•李•琼斯
杨颖女神汉子自由切换
陈奂仁坦言入行遇瓶颈
赵丽颖跑男耍心机被黑
阎维文前线演出险遭意外
周立波调侃网络流行语
陈赫遭郑恺吹捧受惊
女星潜规则男演员
匆匆那年大结局
大鹏团队集体瘸腿
乔杉遭粉丝骚扰
社区热帖推荐
被带至警局醒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油价下跌受益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