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工作期间公司一直扣除我的公积金和养老保险公司公积金,但是却没有给我上。我告他使用那条法律。

我现在在成都上班 公司每个月扣我300月的五险一金我想知道具体我是交的多少的住房公积金和养老保险。_百度知道
我现在在成都上班 公司每个月扣我300月的五险一金我想知道具体我是交的多少的住房公积金和养老保险。
我现在在成都上班 公司每个月扣我300月的五险一金我想知道具体我是交的多少的住房公积金和养老保险。我的工资是3500,我不想直接问公司怎么买的 希望能帮我简答下
提问者采纳
首先,在社保方面,成都市个人缴纳的社保比例为11%,看你工资为3500,应该公司没有给你按照当前工资缴纳,很可能按照最低标准也就是60%(成都市养老保险缴纳基数为1896元,医疗等其他保险缴纳基数为1700元)缴纳,然后为202.68元,这是最低的了,你实际缴纳的社保应大于或等于这个数,其中养老保险为151.68元。 公积金方面。成都市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等地区,单位及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不得低于960元;成都市其他区(市)县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不得低于1050元。市财政拨款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缴存比例上限为12%。缴多少由单位说了算,只要每月单位或个人不低于63元(郊县57.6元)均符合规定。所以你的公积金很可能在100左右,公司也是给你确定的基数,不是按照实际工资缴纳,因为据实,按照最高比例12%计算,你公积金每月自己缴纳需达到420元。 你最好还是看看你工资单各项组成部分。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五险一金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税务"问题分类
"会计"问题分类
"财税产品"问题分类
热点问题:
补充医疗保险费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
提问者:回答数:0有人关注提问时间:该问题已结束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关于2009年度税收自查有关政策问题的函“(六)企业为职工缴付的补充医疗保险的个人所得税问题。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号)规定,应扣缴个人所得税。如果企业委托保险公司单独建账,集中管理,未建立个人账户,应按企业统一计提时所用的具体标准乘以每人每月工资总额计算个人每月应得补充医疗保险,全额并入当月工资扣缴个人所得税。”我在检查一企业,发现该企业已将补充医疗保险费统一交给福建省医疗保险中心电力分中心,未建立个人帐户,该企业的被保险人(生病职工)已按规定享受报销补充医疗费,对此笔计提上交给福建省医疗保险中心电力分中心补充医疗费,按“工资薪金”征收个人所得税,正确吗?
我来说两句:
(看不清,点击图片刷新验证码)
最多输入10000个字符
回答者:[等级:董事长]回答时间:
&&&&&&&&&&&&&&&&福建省地方税务局#####分页#####&'您好:  您在我们网站上提交的纳税咨询问题收悉,现针对您所提供的信息简要回复如下:&&&&该企业将补充医疗保险费统一交给福建省医疗保险中心电力分中心,未建立个人帐户的,不征个人所得税。当该企业的被保险人(生病职工)按规定享受报销补充医疗费的,并入当期&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上述回复仅供参考。有关具体事宜请直接向主管地税机关咨询。 &&欢迎您再次提问。'
<span id="dings人赞同
相关内容:
一般纳税人
等待您来回答
酒香不怕巷子深,作为一名合格的吃货,藏的再深的美食也会被我们……我在一家私企上班,每月的养老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都从自己的工资里面扣除,请问这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吗?_百度知道
我在一家私企上班,每月的养老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都从自己的工资里面扣除,请问这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吗?
社会保险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以及公积金都是按不同的比例(养老保险单位缴20%、个人缴8%;医疗保险单位缴8-9%、个人缴2%;公积金单位和个人分别缴50%)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所以个人承担部分一般都是从职工的工资中扣除,由单位代为缴纳。
其他类似问题
住房公积金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用工单位和职工分别按国家规定比例缴纳社保费用和公积金。
关键是他上报社保局的表,怎么造表,他不会和你商量
单位承担一部分,自己也会承担一部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當前位置: &&&&&&&&&#25105;&#22312;&#19978;&#28023;&#24037;&#20316;,&#27794;&#26377;&#19978;&#28023;&#25142;&#21475;,&#25105;&#30340;&#21934;&#20301;&#25033;&#35442;&#32102;&#25105;&#32371;&#32013;&#39178;&#32769;&#20445;&#38570;、&#20303;&#25151;&#20844;&#31309;&#37329;&#21966;?&#21040;&#24213;&#20182;&#20497;&#25033;&#35442;&#32371;&#32013;&#21738;&#20123;&#37666;&#21602;&&#25105;&#22312;&#19978;&#28023;&#24037;&#20316;,&#27794;&#26377;&#19978;&#28023;&#25142;&#21475;,&#25105;&#30340;&#21934;&#20301;&#25033;&#35442;&#32102;&#25105;&#32371;&#32013;&#39178;&#32769;&#20445;&#38570;、&#20303;&#25151;&#20844;&#31309;&#37329;&#21966;?&#21040;&#24213;&#20182;&#20497;&#25033;&#35442;&#32371;&#32013;&#21738;&#20123;&#37666;&#21602;上一篇下一篇字體: || 本文來源: 互聯網  根據中央的精神,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停止執行了36項本市地方性法規設定的行政許可。其中包括取消單位使用外地勞動力的審批 《上海市外來流動人員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外來人員在本市務工,應當申領《上海市外來人員就業證》,未取得《上海市外來人員就業證》的,不得在本市務工、第二十二條第一款:單位使用外來人員,應當經勞動行政管理部門批准,並按市人民政府的規定辦理用工手續。設置外來人員勞動力市場的審批 《上海市外來流動人員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外來人員勞動力市場由市勞動行政管理部門批准設置。  而上海市人民政府取消的66項市政府規章和市政府規範性文件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則包括外省市駐滬勞務中介服務機構和勞務輸出機構設立審批《上海市單位使用外地勞動力管理規定》第十條:外省市駐滬勞務中介服務機構和勞務輸出機構的設立,須經市勞動局批准。外省市駐滬勞務中介服務機構可以從事勞務中介活動,不得從事勞務輸出活動。外省市駐滬勞務輸出機構可以從事勞務輸出活動,也可以從事勞務中介活動。  外地來滬就業者在我們這個城市中已近半壁江山,可是在《行政許可法》生效之前,企業要使用外力務工者卻要受到諸多限制。此前,外地在滬工作的人員可以分爲兩大類:外來人才和外來勞動力。此二者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學曆。  外地人才 外地勞動力  證件 居住證 就業證  基本條件 本科以上 初中以上  合同 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或勞務合同  保險 社會保險 綜合保險  審批 人事部門 勞動部門  可以這樣說,外地人才在上海就業只要辦理了居住證後可以享受與上海戶籍市民基本相同的待遇,但外地勞動力的情況則大爲不同,7月1日之前他們要想在上海工作必須經過勞動部門的審批。而現在用人單位只要像招用本地工一樣的到職介所辦理用工登記備案手續就可以了。對企業來說,大大簡化了使用外來勞動力的手續,對外來就業者而言跨進上海的門檻變低了。  2004年上海市統計局勞動就業最新調查報告:非上海戶籍外來就業人口已達375萬,占上海整個就業人口39.5%,每五名就業人口中,就有兩名是外地人。  據上海勞動保障部門的統計:2003年,上海職工平均工資收入爲22160元,比2002年增長13.8%。其中,企業職工平均工資收入爲20820元,比上年增長了14.3%。而據,民間結構的估算,在滬務工者的月平均工資僅爲千元左右。  另一方面,從社會保險費用看。上海城市職工社會保險的基數是其個人月工資收入。養老金部分,單位出22.5%,個人出8%;醫療保險部分,單位出12%,個人出2%;失業保險部分,單位出2%,個人出1%;住房公積金方面,單位出7%,個人出7%。總的來看,上海城市職工每月的社會保險費占其個人工資收入的61.5%。另外,不少單位還給職工發放補充醫療保險和補充住房公積金,一些職工每月的社會保險費可能達到其個人工資收入的70%。  外來從業人員繳納綜合保險的基數是上年度上海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在此基礎上,按12.5%的比例繳納保險費,其中單位出7.5%,個人出5%。總的來看,外來從業人員每月的社會保險費是上海職工月工資的7.5%。  用工成本高,一直是困擾經濟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隨著行政許可法的出台和有關外來用工審批手續的簡化,對企業來說或許多了一條合理平衡勞動力成本的途徑。但,如何合法、有效的用好外來勞動力,還需要一系列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對此,HR們有什麽體會呢?歡迎參加我們的討論。  目前,董保華工作室也同時推出了名爲“外來務工和勞動派遣研討班”的專家咨詢討論會,具體情況請關注我們“培訓專刊”中的具體內容介紹。  【標題】關于對非上海戶籍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關系轉移問題的複函  【內容分類】失業保險  【頒布單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頒布日期】***********  【實施日期】***********  【發 文 號】勞社廳函[1999]87號  --------------------------------------------------------------------------------  關于對非上海戶籍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關系轉移問題的複函  勞社廳函[1999]87號  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你局《關于納入上海社會保險範圍的單位中非上海戶籍職工失業保險轉移問題的請示》(滬勞保就字[1999]27號)收悉。經研究,現答複如下:  一、根據《失業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258號)、《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259號)和《勞動保障部令第1號》的有關規定,失業保險實行屬地管理。在上海市行政區域內的所有城鎮企業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包括非上海戶籍職工)都應參加上海市的失業保險統籌,並按規定繳納失業保險費。  二、非上海戶籍職工失業後,符合享受失業保險待遇條件的,按照上海市的有關規定確定其享受期限和待遇標准。由上海市經辦失業保險業務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其失業保險關系轉至本人戶籍所在地,享受失業保險待遇所需資金隨失業保險關系一並劃轉;同時,應告知失業人員到戶籍所在地申領失業保險金。]  三、需劃轉的失業保險待遇包括失業保險金、醫療補助金和職業培訓、職業介紹補貼。醫療補助金和職業培訓、職業介紹補貼按其應享受失業保險金總額的1/2計算。  四、非上海戶籍失業人員的失業保險待遇由其戶籍所在地負責發放,並提供相應的再就業服務。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一九九九年八月十一日  你好!單位應該幫你交綜合保險,包括工傷(或者意外傷害)、住院醫療和老年補貼等三項保險待遇。應按照繳費基數(目前爲1108元)12.5%的比例繳納綜合保險費,即每月交138.5元,另外交管理費每月20元,共計158.5元。  你由此可以享受以下三項待遇:  1、工傷或意外傷害保險待遇  外來從業人員在參加綜合保險期間發生工傷事故(或者意外傷害)、患職業病的,經有關部門作出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後,參照本市規定的工傷待遇標准,享受工傷(或者意外傷害)保險待遇。工傷(或者意外傷害)保險金一次性支付。  2、住院醫療待遇  外來從業人員在參加綜合保險期間因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住院的,住院發生的醫療費用在起付標准以下的部分,由外來從業人員自負;起付標准以上的部分,由綜合保險基金承擔80%,外來從業人員承擔20%。住院醫療費用的起付標准爲上年度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的10%。  用人單位和無單位的外來從業人員繳費滿三個月的,享受住院醫療待遇的最高額,爲上年度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連續繳費滿六個月的,享受住院醫療待遇的最高額,爲上年度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的2倍;連續繳費滿九個月的,享受住院醫療待遇的最高額,爲上年度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的3倍;連續繳費滿一年以上的,享受住院醫療待遇的最高額,爲上年度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的4倍。  3、老年補貼待遇  用人單位和無單位的外來從業人員連續繳費滿一年的,外來從業人員可以獲得一份老年補貼憑證,其額度爲本人實際繳費基數的5%(約爲600元左右)。  外來從業人員在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時,可以憑老年補貼憑證一次性兌現老年補貼。  與你做的什麽工作來定?還有你工作的時間!(王朝網路 )简体版:&&&& & &&根據中央的精神,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停止執行了36項本市地方性法規設定的行政許可。其中包括取消單位使用外地勞動力的審批 《上海市外來流動人員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外來人員在本市務工,應當申領《上海市外來人員就業證》,未取得《上海市外來人員就業證》的,不得在本市務工、第二十二條第一款:單位使用外來人員,應當經勞動行政管理部門批准,並按市人民政府的規定辦理用工手續。設置外來人員勞動力市場的審批 《上海市外來流動人員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外來人員勞動力市場由市勞動行政管理部門批准設置。
而上海市人民政府取消的66項市政府規章和市政府規範性文件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則包括外省市駐滬勞務中介服務機構和勞務輸出機構設立審批《上海市單位使用外地勞動力管理規定》第十條:外省市駐滬勞務中介服務機構和勞務輸出機構的設立,須經市勞動局批准。外省市駐滬勞務中介服務機構可以從事勞務中介活動,不得從事勞務輸出活動。外省市駐滬勞務輸出機構可以從事勞務輸出活動,也可以從事勞務中介活動。
外地來滬就業者在我們這個城市中已近半壁江山,可是在《行政許可法》生效之前,企業要使用外力務工者卻要受到諸多限制。此前,外地在滬工作的人員可以分爲兩大類:外來人才和外來勞動力。此二者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學曆。
外地人才 外地勞動力
證件 居住證 就業證
基本條件 本科以上 初中以上
合同 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或勞務合同
保險 社會保險 綜合保險
審批 人事部門 勞動部門
可以這樣說,外地人才在上海就業只要辦理了居住證後可以享受與上海戶籍市民基本相同的待遇,但外地勞動力的情況則大爲不同,7月1日之前他們要想在上海工作必須經過勞動部門的審批。而現在用人單位只要像招用本地工一樣的到職介所辦理用工登記備案手續就可以了。對企業來說,大大簡化了使用外來勞動力的手續,對外來就業者而言跨進上海的門檻變低了。
2004年上海市統計局勞動就業最新調查報告:非上海戶籍外來就業人口已達375萬,占上海整個就業人口39.5%,每五名就業人口中,就有兩名是外地人。
據上海勞動保障部門的統計:2003年,上海職工平均工資收入爲22160元,比2002年增長13.8%。其中,企業職工平均工資收入爲20820元,比上年增長了14.3%。而據,民間結構的估算,在滬務工者的月平均工資僅爲千元左右。
另一方面,從社會保險費用看。上海城市職工社會保險的基數是其個人月工資收入。養老金部分,單位出22.5%,個人出8%;醫療保險部分,單位出12%,個人出2%;失業保險部分,單位出2%,個人出1%;住房公積金方面,單位出7%,個人出7%。總的來看,上海城市職工每月的社會保險費占其個人工資收入的61.5%。另外,不少單位還給職工發放補充醫療保險和補充住房公積金,一些職工每月的社會保險費可能達到其個人工資收入的70%。
外來從業人員繳納綜合保險的基數是上年度上海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在此基礎上,按12.5%的比例繳納保險費,其中單位出7.5%,個人出5%。總的來看,外來從業人員每月的社會保險費是上海職工月工資的7.5%。
用工成本高,一直是困擾經濟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隨著行政許可法的出台和有關外來用工審批手續的簡化,對企業來說或許多了一條合理平衡勞動力成本的途徑。但,如何合法、有效的用好外來勞動力,還需要一系列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對此,HR們有什麽體會呢?歡迎參加我們的討論。
目前,董保華工作室也同時推出了名爲“外來務工和勞動派遣研討班”的專家咨詢討論會,具體情況請關注我們“培訓專刊”中的具體內容介紹。
【標題】關于對非上海戶籍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關系轉移問題的複函
【內容分類】失業保險
【頒布單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頒布日期】***********
【實施日期】***********
【發 文 號】勞社廳函[1999]87號
--------------------------------------------------------------------------------
關于對非上海戶籍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關系轉移問題的複函
勞社廳函[1999]87號
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你局《關于納入上海社會保險範圍的單位中非上海戶籍職工失業保險轉移問題的請示》(滬勞保就字[1999]27號)收悉。經研究,現答複如下:
一、根據《失業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258號)、《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259號)和《勞動保障部令第1號》的有關規定,失業保險實行屬地管理。在上海市行政區域內的所有城鎮企業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包括非上海戶籍職工)都應參加上海市的失業保險統籌,並按規定繳納失業保險費。
二、非上海戶籍職工失業後,符合享受失業保險待遇條件的,按照上海市的有關規定確定其享受期限和待遇標准。由上海市經辦失業保險業務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其失業保險關系轉至本人戶籍所在地,享受失業保險待遇所需資金隨失業保險關系一並劃轉;同時,應告知失業人員到戶籍所在地申領失業保險金。]
三、需劃轉的失業保險待遇包括失業保險金、醫療補助金和職業培訓、職業介紹補貼。醫療補助金和職業培訓、職業介紹補貼按其應享受失業保險金總額的1/2計算。
四、非上海戶籍失業人員的失業保險待遇由其戶籍所在地負責發放,並提供相應的再就業服務。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一九九九年八月十一日
你好!單位應該幫你交綜合保險,包括工傷(或者意外傷害)、住院醫療和老年補貼等三項保險待遇。應按照繳費基數(目前爲1108元)12.5%的比例繳納綜合保險費,即每月交138.5元,另外交管理費每月20元,共計158.5元。
你由此可以享受以下三項待遇:
1、工傷或意外傷害保險待遇
外來從業人員在參加綜合保險期間發生工傷事故(或者意外傷害)、患職業病的,經有關部門作出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後,參照本市規定的工傷待遇標准,享受工傷(或者意外傷害)保險待遇。工傷(或者意外傷害)保險金一次性支付。
2、住院醫療待遇
外來從業人員在參加綜合保險期間因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住院的,住院發生的醫療費用在起付標准以下的部分,由外來從業人員自負;起付標准以上的部分,由綜合保險基金承擔80%,外來從業人員承擔20%。住院醫療費用的起付標准爲上年度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的10%。
用人單位和無單位的外來從業人員繳費滿三個月的,享受住院醫療待遇的最高額,爲上年度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連續繳費滿六個月的,享受住院醫療待遇的最高額,爲上年度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的2倍;連續繳費滿九個月的,享受住院醫療待遇的最高額,爲上年度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的3倍;連續繳費滿一年以上的,享受住院醫療待遇的最高額,爲上年度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的4倍。
3、老年補貼待遇
用人單位和無單位的外來從業人員連續繳費滿一年的,外來從業人員可以獲得一份老年補貼憑證,其額度爲本人實際繳費基數的5%(約爲600元左右)。
外來從業人員在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時,可以憑老年補貼憑證一次性兌現老年補貼。
與你做的什麽工作來定?還有你工作的時間!上一篇下一篇&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王朝網路無關。王朝網路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網友評論 &&&&&&&&王朝美圖& 10:19:26&&&頻道精選
&更多內容··········&最新評論··········&熱點推薦&01&&02&&03&&04&&05&&06&&07&&08&&09&&轉載本文&UBB代碼&HTML代碼複製到剪貼板...&&王朝简体&&|&&|&&|&&|&&|&&|&&|&&|&&|&&|&&|&&|&王朝分站&&|&&|&&|&&|&&|&&|&&|&&|&&|&&|&&|&&|&王朝編程&&|&&|&&|&&|&&|&&|&&|&&|&&|&&|&王朝简体&&|&&|&&|&&|&&|&&|&&|&&|&&|&&|&&|&&|&王朝其他&&|&&|&&|&&|&&|&&|&&&&&2005-&&版權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积金税前扣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