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溏至慈城中学金田铜业坐几路车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访问:632人次
给商家留言
您未登录,请登录后留言&
| 客服热线:010- |
Copyright& 2010 dqcc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地球城&&&&&&&&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站备案编号:全省交通路况
来源:省公安厅 发布时间: 09:47:00
&慈城金田铜业门口,发生两车相撞,请过往司机注意避让。电&&&&话:0传&&&&真:3地&&&&址:宁波市江北区慈城城西西路1号
需求和招聘需求要求阅读次数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专家到宁波金田集团磁业公司调研考察[璩玉华]发表于
13:17 阅读次数:2700 次
&&& 8月1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专家到金田集团磁业公司进行调研考察。分公司总经理倪建浩、销售经理李庆伟、技术经理王育平、销售部部长徐子荣等陪同参观了分公司烧结、熔炼、成型、包装等生产现场。在座谈会上,双方就产品型号、品质管理等具体细节进行交流,为下一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其他新闻发表留言用户名:密码: 现在共有条留言匿名发表 发表留言《宁波市慈城镇总体规划()》批前公示
发布日期:
江北政府网
色调调节:
  1.1编制背景
  宁波市政府确定慈城镇为宁波市七个卫星城之一,成为下一阶段宁波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心;同时&六个加快&宁波重大推进计划的战略部署以及&强镇扩权&浙江省体制改革亮点等一系列城市改革、转型、提升的政策指引下,慈城镇正面临着全新的历史机遇,为适应新的发展背景及形势、政策要求,适时跟进、积极应对,特编制本规划。
  1.2社会发展背景
  (1)社会总趋势:三个&倒逼&中的转型提升。
  (2)城市新价值:快速城市化后追求人本精神的回归。
二、慈城的战略性资源优势
  人文 + 生态 + 区位
三、在不同层次空间的价值与地位
  慈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是宁波都市区面向全球的特色门户;是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的边际节点城市。
  处于宁波市域最重要的经济、生态、文化、城镇集聚带上,是重要的战略性空间。
  处于都市成长区,接受部分外溢功能,同时又是中心城转型升级的有益补充。
  能成为周边区域&功能凝聚、价值提升&,&跨界增长&的高地。
四、发展目标
  依托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区域格局中具有战略性的区位优势,实现&开放整合提升、全域一体发展&,构建古城风貌凸显、现代服务经济集聚、产业高端发展的人文展示区、文化产业繁荣区、新兴产业引领区、幸福和谐典范区。
五、形象策划
  人文绿心,古城新韵。
六、城镇性质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以都市休闲、山水宜居、高新产业集聚为主导的新兴卫星城市。
七、城镇规模
  至2030年末,慈城镇域人口为23万人;镇建成区为2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22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110平方米/人。
八、产业发展
  总体上形成&二大体系,四个重点领域&的产业发展策略,即以心灵诉求为导向构建心灵产业体系和以转型提升为导向构建高附加值制造业体系,分为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四个重点领域。
九、空间发展方向
  南北延展,东西襟带。
十、规划结构
  山水连城,&井&然有序,双核引领,纵横珠玑。
十一、空间构成
  从区域融合角度,根据慈城镇域历史文脉、重大基础设施、自然生态、景观节点、用地现状以及项目布点等因素,确定分区属性,将镇域范围内划分为8个相对完整的发展空间。即古县城、新城、江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城西港区、战略储备区、生态创意农业园、北部森林涵养区、湖心组团。
  古县城:南至慈江、北至古县城北部山体,主要包括慈城古县城及西侧用地。
  新城:沈海高速以东、绕城高速以北、慈江以南区域。
  江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昕平桥路、沈海高速、慈江、甬余公路、慈城镇行政界线为界,包括金田铜业工业区所在区域。
  城西港区:乍山、沈海高速以南、余姚江以北、绕城高速以西区域。
  战略储备区:为沈海高速以西、昕平桥路以南、余姚江以北区域,包括三勤村、王家坝村、洪陈、杨陈等南部村庄区域。
  生态创意农业园:英雄水库以南、甬余公路以北的慈城北部区域,包括妙山村、五星、五湖等村庄区域。
  北部森林涵养区:英雄水库、毛力水库周边区域,包括毛力村、毛岙村、金沙村、公有村、南联村、五联村等村庄区域。
  湖心组团:慈江以北、古县城以东、荪湖水库以西、北部山体以南区域。
十二、用地构成
  规划用地平衡表
规划用地面积(ha)
规划占建设用地面积比例
公共设施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
商业金融业用地
文化娱乐用地
医疗卫生用地
文物古迹用地
其它设施用地
商业混合用地
生产防护绿地
研发产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村镇建设用地
度假设施用地
发展备用地
十三、历史文化保护
  慈城历史文化保护框架体系,主要包括:
  (1)古县城整体格局和风貌的保护:包括河湖水系、古城格局、空间形态和传统风貌的保护;
&&& (2)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主要为半浦村;
  (3)文物古迹的保护: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地下文物、遗址、历史建筑和古树名木;
  (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古县城保护内容主要为:(1)保护古县城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2)保护古县城文物古迹和具有传统特色的历史街区、传统建筑、道路、河流、古树名木等;(3)保护古县城的传统手工艺和民间艺术产业;(4)保护古县城的民间传统文化和乡土民风民俗。
  古县城实行分区保护,保护范围分为核心保护区、风貌协调区和建设控制区:(1)核心保护区为古县城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及其建设控制地带、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群、沿街沿河风貌带;(2)风貌协调区为古县城内除核心保护区之外的历史街区地段;(3)建设控制区为古县城护城河(包括慈湖)以外东、西、北至山脊线、南至S319省道的范围。
  慈城不仅具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相当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开发将进一步有效带动慈城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十四、公共服务设施
  遵循&分级配套,共建共享;分类实施,公益优先;因地制宜,弹性指导&的原则,并按照市区级、片区级和社区级三级进行分级配置。
规划布局及规模
慈湖中学30班
保留慈城中学60班、妙山中学12班,湖心片及宝峰片各规划一所30班初中
保留古镇区中城小学和中心小学,新城片规划1所36班,1所42班;新城西片区调整现状修人学校为36班小学,规划新建1所30班小学;湖心片区规划2所30班小学;保留现状妙山小学并扩建至24班;黄山规划1所24班小学。
古镇区配套建设幼儿园2所,共计18班;宝峰片配套建设幼儿园2所,共计24班;湖心片配套建设幼儿园4所,共计42班;新城片配套建设幼儿园6所,共计54班;新城西片区配套幼儿园4所,共计48班;妙山配套建设幼儿园1所,计9班;黄山配套建设幼儿园1所,计12班;半浦配套建设幼儿园1所,计6班;金沙配套建设幼儿园1所,计6班。
宁波市妇儿医院北部院区,规划床位张,规划用地面积5.67公顷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处位于湖心片区,规划0.76公顷,规划不少于60张床位;一处位于新城西片区,规划0.75公顷,规划不少于60张床位。
社区卫生服务站
保留现状慈城卫生院及古镇区景明社区卫生服务站、慈湖人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宝峰社区卫生服务站;规划湖心片新建一处卫生服务站,新城片新建4处卫生服务站,新城西片区新建3处卫生服务站。保留现状妙山卫生服务站,新建黄山卫生服务站,其它行政村保留现状卫生服务站。
文体活动中心
在古镇区设置文体活动中心1处,文体公园1处;湖心片区设置1处文体公园;新城片设置1处文体活动中心;在余北快速路南侧规划体育中心;新城西片设置1处文体活动中心。
文体活动站
结合社区进行配套建设
商贸服务设施
菜市场、综合超市
古镇区保留现状两个菜市场,新增一处综合性超市;湖心片规划1处大型菜市场,1处综合性超市;宝峰片规划1处中型菜市场;新城片规划3处中小型菜市场,2处综合性超市;新城西片区规划2处中型菜市场,2处综合性超市。
保留现状妙山菜市场,新建黄山菜市场。
社会保障与福利设施
黄山敬老院,规划用地1公顷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古镇区规划1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新城片规划1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新城西片区规划1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居家养老服务站
结合社区进行配套建设
十五、镇域居民点体系
  依托慈城传统农业产业基础,同时围绕生态资源与环境、村庄风貌、历史文化遗存、民风民俗等建立旅游产业化举措,形成立体交叉的产业组合发展模式。
  在确定村庄改造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各村庄现状建设情况以及建设资源条件,在城乡统筹空间布局的指导下,制定居民点建设导引,以指导各居民点建设方向。
  居民点等级体系
集中安置社区(2个)
北部居民点服务中心
南部居民点服务中心,产业区块服务基地
基层居民点(15个)
农业生产、山林开发、旅游服务
农业生产、山林开发、旅游服务
控制发展、逐步搬迁
控制发展、逐步搬迁
会议、办公、SOHO等休闲特色产业
控制发展、逐步搬迁
控制发展、逐步搬迁
康体养生、农业休闲
都市休闲农业基地
农业花卉苗木种植
白茶基地、特色农家乐、农业体验区
农业花卉苗木种植
农业花卉苗木种植
历史文化名村、特色旅游服务
农居SOHO、艺术家聚集区
十六、综合交通
  依托沈海高速、绕城高速公路、余北快速路、轨道线等建立一个高速快捷的对外交通体系。
  区内交通以保护古城风貌、创造优美的新城景观空间为原则,适应并适度超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安全、便捷、高效、清洁、经济的城市交通系统。合理规划路网,完善道路功能,配置健全的交通设施。
  规划路网基本为方格网状,形成&六横三纵&的骨架路网结构。&六横&为余北快速路、甬余公路、昕平桥路、江北高速连接线东西向道路、云飞路和滨江路;&三纵&为狮峰路、新城西侧30米道路、江北高速连接线南北向道路。
  轨道交通形成1号线、4号线、市域轨道服务不同区域的轨道交通格局。
十七、综合防灾
  17.1防洪排涝
  (1)本区防洪标准近期为20年一遇,远期结合中心城水利规划统一考虑。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24小时雨量24小时排出。
  (2)建立小区域围圩,防止客水进入区内。以慈江为界,分为南、北二片,结合道路、山体,采用路堤合一方式,形成围合,路面(堤顶)标高近期以20年一遇为标准,确定为3.63米。远期结合中心城水利统一考虑。
  (3)规划区内排洪主干河道统计表
  17.2消防
  (1)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来进行消防规划。
  (2)消防站规划
  规划区内保留慈城县城内现状消防站,规划新增两座普通消防站,分别位于慈城新城、和慈西工业区(慈江南侧),占地面积分别为0.23ha、0.67ha。农村成立义务消防组织,并纳入镇消防责任区。
  (3)规划要求按不大于120米的间距设置室外消火栓(居住区内不大于80米),与消火栓相连的配水管道管径不小于DN150毫米。
  17.3抗震
  (1)本规划区地震动参数为0.05g(相当于VI度)。
  (2)一般工业与民用新建或扩建工程按地震动参数0.05g进行抗震设防,无需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其建设场地必须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防。
  (3)抗震设施主要有抗震疏散通道及避震疏散场地,抗震疏散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5米,避震疏散场地按人均 1.0平方米标准,可结合公园、绿地。
十八、空间管制
  18.1空间管制分区
  为确保镇域生态安全格局,保证各项建设用地的落实,根据因子综合评价分析,结合未来发展因素,将区域内用地按不同管制要求划分为三个管制分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
  适建区包括城镇规划建设用地,是镇域村镇建设优先选择的建设区域。
  限建区主要按照生态承载容量的要求,在规定的区域内严格按照规定性质、规定的强度进行有节制的使用。
  禁建区总体上以保护为核心,应特别注意生态质量的维护,严格禁止无关的建设行为进入。包括水源保护区、生态廊道。该区域内必须实施的有关建设项目,需要经过严格、公开的审查,实行规划、建设的全程监督。
  18.2非建设用地管制
  (1)基本农田保护区
  镇域基本农田主要分布于西部平原之上,规划要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应采取各种有效途径,确保耕地总量和质量动态平衡,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并禁止挖塘养鱼、取土挖沙。
  (2)山体林地
  镇域内山体林地主要集中在北部。山体林地主要用于营造各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逐步消灭荒山,坡度在25&以上的耕地应退耕还林;结合水源地分布,制定水源涵养林和水土涵养生态林。
  (3)水源保护区
  规划镇域取水口1000m范围内的水域及水源水系两岸50m范围、英雄水库和毛力水库区及集雨区均属于水源保护区,其中取水口周围100m范围为绝对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内不得排放污水、倾倒垃圾;绝对保护区内不得停靠船只,不得从事游泳、挖河等一切可能对水体有污染的活动。
  (4)生态廊道
  生态廊道用于保护基础设施通道、廊道,按规范留足用地。城镇组团间的生态廊道必须控制,禁止开发建设,以维持城镇的整体格局。
  18.3城镇建设用地管制
  (1)以本次规划所确定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为适建区。
  (2)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应遵守本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用地规模指标。
  (3)在镇域各类建设用地中,应重点保证镇区的建设用地,并保证镇域各项重要交通和水利项目建设用地。
  (4)建设用地最低增长量与同期可供占用耕地量的差数可通过利用农村居民点、独立设置工矿用地及其他非耕地的土地置换等手段来解决。
  18.4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管制
  (1)规划将各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范围划为限制建设区。
  (2)镇域村庄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遵循人均100平方米/人的规定。但具体确定时,各村的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可结合现状用地状况适当增减10-20平方米。
  (3)规划确定为整体搬迁和逐步搬迁的村庄不宜发展,且近期应控制村民住宅建设,使之逐步萎缩。
  18.5基础设施廊道管制
  规划期内慈城镇域重点交通建设项目主要有杭州湾跨海大桥连接线、绕城高速公路、北外环路、杭甬快速铁路。规划预留的交通通道内应严格控制其它建设安排。
  规划镇域供电线路主骨架为500kV和220kV。供电线路通道应结合区域性交通通道以及低山丘陵用地布置,以利于规划控制和节约用地。供电线路通道范围内禁止建设各类设施和建构筑物。
十九、近期建设
  至2015年,规划人口规模达9万人,建设用地规模约11.6平方公里。
  通过实施&双建设、双提升&战略,落实&八大工程&(即,①实施慈城古县城保护与开发建设工程、②实施新城新都市示范区建设工程、③实施&新兴产业集聚&工程、④落实城西港区物流运输建设工程、⑤打造湖心绿色社区工程、⑥实施生态涵养保育工程、⑦实施村庄整治改造工程以及村民安居安置工程、⑧实施&坚实支撑&工程),建设&四个城市综合体&(打造古县城&文化旅游&综合体、新型总部综合体、慢生活综合体、绿色社区综合体),至2015年基本形成&一城双核、古今融合;四区珠联,并进发展;城乡统筹,宜居宜业&的建设格局。
近期重点建设项目
项目重点内容
慈城古县城保护与开发建设工程
竺巷东路至人民路城墙项目
大东门至清道观护城河东侧保护改造项目
清道观西侧至护城河东侧保护改造项目
清道观南侧至江北大道北侧保护改造项目
慈地老城区内排污管网改造项目
布政坊区域保护改造配套项目
福字门头修复整治项目
冯骥才祖居整修工程
新城新都市示范区建设工程
万科房产项目
维拉小镇房产项目
新城新天地房产项目
宁波市妇儿医院北部园区项目
慈城镇行政中心项目
软件园建设项目
城市综合体项目
商务楼宇、企业总部、文化创意等高端商务服务业项目
&新兴产业集聚&工程
金田铜业城项目
江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项目
宁波三星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
城西港区物流运输建设工程
城市配送和城际配送为特色的现代物流业
港区建设项目
湖心绿色社区工程
塘家湾房产项目
慈湖人家三期项目
枫湾家园三期项目
枫湾家园西侧商住地块项目
生态涵养保育工程
英雄水库、毛力水库水源涵养项目
设施农业项目
体验式休闲农业项目
综合性农产品交易市场项目
村庄整治改造工程以及村民安居安置工程
国庆村住房制度改革试点项目
勤丰村、上岙村民联建房项目
黄山村安置房项目
实施&坚实支撑&工程
黄山敬老院项目
金田职工文化中心项目
学前、中小学教育配套工程项目
慈城新区官山河以东路网
江北高新技术产业区配套道路工程
妙山农场地块配套道路工程
慈城新区官山河以西路网二期路面及官山河西侧河岸整治工程
人民路与保黎南路连接工程
新联地块至新区慈东路连接工程
萧甬铁路平改立工程
村联网公路项目
杭甬客专慈城段工程
姚江东排江北段河道整治工程
500KV市北输变电工程
慈城中横河整治工程
慈城新区东湖排涝池建设项目
慈城新区中心湖排涝池景观工程项目
慈城新区官山河河道整治工程项目
大市管网供水工程项目
宁波市城市天然气利用项目西线工程江北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及远期发展展望
日期: 18:48:10&&&&字体:【
第一章& 抓住机遇,大力实施“一二三四”发展战略
一、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十五”旅游业发展成就回顾
“十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区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江北区旅游业充分利用新世纪第一个五年的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国内旅游持续、快速发展的形势变化,有效克服“非典”等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全区旅游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十五”规划的各项计划目标,为实现“休闲江北”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旅游业已成为江北区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广阔的前景。2005年全区共接待入境游客0.93万人次,创外汇收入353.4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45.88万人次,比2001年增长了16万人次,创国内旅游收入2.7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近2亿,基本完成了从接待型向产业型的转轨。
1、政府主导机制进一步健全。
旅游业作为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新兴产业,其综合性、关联性决定了产业环境关系复杂,需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发展机制,通过产业政策对旅游业进行引导,通过法规标准对旅游业进行规范,通过行政权属调整对相关关系进行协调,通过旅游目的地形象建设推介旅游产品。2001年江北区提出将“文化旅游业”发展作为建设“最美最好”新江北的五大突破口之一,将旅游业作为江北新的经济增长点,确定为优先发展的重要产业;2005年把旅游业确定为建设“生态文化大区”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把旅游经济作为全面推进江北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抓手来大力发展,并成立了区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通过政府财政扶持的积极导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旅游经济。慈城古县城、宁波都市农业园区、老外滩等重点区块开发均成立了相应的管委会和开发公司来领导和推进项目建设。通过政府和企业的角色定位和职能转换,明确各自的职能和权限,政府主导的力度不断加强,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和体制环境,为今后全区旅游发展建立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良好的运作机制。
2、大旅游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旅游产业的发展是由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经营管理系统以及文化系统等若干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大系统,这个大系统中每个子系统的特性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对旅游产业大系统的健康运行和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为了使江北旅游业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并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区委、区政府明确把旅游经济作为全面推进江北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抓手来大力发展,统一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认识,初步形成了政府各部门与社会力量合力发展大旅游的良好局面。旅游部门开展旅游资源普查,摸清资源家底,建立资源数据库,编制了江北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年),明确了打响“休闲江北”品牌,开发慈城古县城历史文化游览区、洪塘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区和三江都市文化商贸游憩区三大板块的发展思路。交通等相关部门在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方面稳步推进,旅游交通大大改善,旅游设施日益完善。以杭州湾跨海大桥、绕城高速公路为依托的区域骨干路网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实施了江北大道六车道拓宽、北外环线、保国寺旅游公路、村村通公路等路网工程。慈城旅游开发自2002年启动以来,累计已完成投资6.8亿元,主要工程建设有序推进;都市农业园区和荪湖旅游开发的方向进一步明确,正加快推进建设;保国寺景区在3A级旅游区基础上,又挂牌“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并成功入选市“十大魅力景区”。以老外滩区块为龙头,整合城展馆、大剧院、美术馆、日湖公园等一大批都市新景观,甬城“都市游憩区”正在崛起;湾头半岛开发已完成设计方案,将建成一个以水为基调,以绿色为背景,集休闲、游憩、娱乐、商业、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最佳休闲商务区。
3、宣传促销力度不断加强。
为加强江北旅游形象宣传和产品的对外推广,坚持形象宣传和产品促销相结合,借浙洽会、旅洽会、旅交会等展会平台,通过宣传资料发送和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体的报道,结合活动的策划、组织和造势,逐步打响了江北旅游形象和产品在宁波及省内外的知名度,初步确立了“休闲江北”品牌形象。
4、旅游产业规模逐步壮大。
随着江北旅游产业地位的提升,旅游产业规模逐步壮大,接待能力日益提高,旅游内容不断丰富,产品功能进一步完善。保国寺、慈城(孔庙、县衙和校士馆)、绿野农庄、城市展览馆、宁波美术馆、三江水上游船等主题景区和项目相继建成开放,日湖公园、姚江公园、槐树路休闲一条街、老外滩历史文化街区、宁波大剧院休闲区等城市功能区块逐步发挥效用。宾馆饭店和旅行社的接待能力不断增强。全区有星级饭店9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2家、二星6家,旅行社9家。此外,在旅游商品方面,慈城年糕通过了国家原产地标记保护,洪塘牌蜜梨,慈城白茶成为宁波市名牌产品。
(二)“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江北旅游业加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共识。闲暇时间的增加和带薪假日及双休制的实施,使旅游活动逐渐成为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中国的旅游休闲产业已真正进入“黄金时代”。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市场。今后我国旅游业将保持9.3%的增幅,到2010年我国将创造出6900万个就业职位和35000亿元的市场消费需求。
近十年来,浙江省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9%,快于同期GDP增速16.5个百分比,浙江省2004年提出了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省“十一五”旅游规划中提出:至201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13%。宁波市2005年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重点产业来抓,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市。宁波市在2005年人均GDP达到4788美元,已经步入休闲消费的急剧扩张期。休闲度假旅游已成为宁波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总之,旅游业已成为新世纪我省、我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增长速度快,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此外,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等三大盛会,将为旅游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商机。
就江北区而言,“十一五”时期更是旅游发展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随着宁波国际机场的进一步开放和杭州湾跨海大桥、甬金高速、甬舟连岛公路、甬台温铁路等区域大交通建设,宁波市立体交通网络格局将全面建成,大大加强了江北区的进入性。尤其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开通,把江北纳入上海“二小时交通圈”内,江北作为上海新郊区、宁波北大门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同时也将带动以江北为中心,联系北仑、镇海、余姚、慈溪组成宁波北线旅游的大开发,拉动旅游产业布局的北移。
2、都市休闲旅游广泛兴起。
都市休闲旅游作为都市化发展背景下的一种新型生活方式正在广泛被市场认同和接受。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产业,其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已在全国各地逐渐兴起。随着人们旅游市场需求的理性发展,周末休闲为旅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了旅游市场新的增长点,尤其是东部沿海城市的都市化发展,促进了周边众多休闲旅游区块的开发。江北作为宁波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老外滩、日湖和大剧院等都市商贸文化休闲;又有都市农业园区、绿野农庄、荪湖等城市山水田园乡村休闲,具有发展都市休闲旅游的独特优势。江北要充分抓住目前发展都市休闲旅游的良好机遇,大力开发都市休闲和环城游憩型乡村休闲旅游产品。
3、城乡一体化建设加速推进。
“十一五”期间,将是江北区扩大城区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统筹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关键时期,将承担更多的宁波市的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随着江北西区的整体开发、湾头半岛的全面开发、旧城区的大规模改造、慈城古县城的保护开发和新城区的建设、铁路北站的搬迁和庄桥机场的拟搬迁等城市建设,将进一步凸显江北作为宁波市中心城区发展旅游的潜力和优势。城乡开发步伐的加快,将使区域面貌发生极大的改观,为旅游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旅游热点趋向生态和文化。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观念发生了质的转变,出游意识进一步增强,旅游的需求也开始向生态和文化方面发展,中短程的节假日、周末双休日休闲游憩逐步升温,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日益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江北区良好的山水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开发生态和文化型旅游产品的巨大潜力,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5、宁波城市发展带来的机遇。
相关理论研究指出,城市居民的短期旅游活动多集中在城市周边100km的空间范围内,由此形成了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居民郊区短途短期旅游日渐成熟的现象。周末短距离的出游是目前国内城市居民出游的主要选择方式,在这种消费的推动下,环城游憩资源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环城游憩带的形成在大城市日渐明显。宁波城市的快速发展给江北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未来江北将成为宁波环城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江北作为宁波市的中心城区,可充分依托宁波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港口旅游城市所带来的充裕客源。
(三)挑战与困难
1、挑战不少
---政府主导性资金投入有限,旅游开发资金筹措难度大。虽然宁波市及江北区对旅游业发展十分重视,但政府主导性资金投入毕竟有限,江北如何吸引和筹措足够的旅游开发资金,加快大项目开发,形成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摆在“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周边旅游区对江北旅游空间的挑战。宁波周边的区县由于旅游开发相对比较早、经验较丰富,旅游景区点数量、规模也比江北要大,并已经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客源市场。因此江北旅游发展不仅存在着巨大的空间挑战,在产品开发上如何避免与长三角范围内的旅游产品同质化,开发并做大做强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休闲产品,也是我们将面临的重大挑战。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作为宁波都市圈内难得的生态和文化并重的旅游发展区域,生态资源保护对江北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自然生态资源的天然脆弱性,旅游开发经营过程中很容易导致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退化,反过来又会严重威胁到旅游产业的起步和发展。江北如何协调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是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市场需求变化快,细分要求高。十五期间旅游市场开始出现了需求分化的明显趋势,各种新的旅游形式不断涌现。自驾出行、自由探险、运动休闲、拓展训练以及高尔夫旅游等各种旅游形式蓬勃兴起,传统的以观光为主的旅游基本形态被打破,部分具有休闲度假功能的景区受到游客的青睐。“十一五”期间旅游市场需求的细分变化将会加剧,对江北旅游产品的结构提出更高的品位要求。
2、主要困难
江北旅游起步晚,尚处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与旅游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市(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旅游经济规模还很小。旅游经济总量与江北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仅占3.1%,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旅游经济还未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产业。
---缺乏吸引力强的“主打产品”。江北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产品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现有景区大多规模小,缺乏外向性的吸引力,缺少参与性、娱乐性强的旅游项目,旅游资源开发层次不高,旅游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简而言之就是旅游产品和旅游企业市场竞争力还不够强,致使游客在江北停留时间短,旅游产出偏低。
&---旅游产业化水平较低。旅游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要素发展不均衡。游玩、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产业的一体化产业链尚未形成,“游”为龙头的带动作用没有发挥,娱、购相对较薄弱,星级饭店和旅行社数量少,接待能力有限,档次也不高,尚无五星级酒店和省、市国际国内强社。
---旅游品牌建设相对滞后。江北现有旅游产品的包装缺乏有效手段,旅游知名度较低。保国寺是首批国家级文保单位,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典范;慈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是江南保存最完整的古县城;老外滩是中国最古老的外滩,是百年宁波的历史见证。这些响当当的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宣传力度还不够大,导致游客规模小,尚未发挥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
---旅游人才资源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没有大量高素质的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是不可能使江北旅游得到长足发展,而现阶段江北旅游人才的引进、培养尚未形成体系和规模,尤其缺乏旅游经营和市场开拓的专业人才。这也是江北在旅游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战略思路
“十一五”时期江北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构建生态文化大区的战略高度,按照“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要求,围绕建设宁波北线以生态和文化为灵魂的“旅游休闲区”大目标,以江北区深厚文化内涵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资源基础,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原则,大力实施“一二三四”旅游发展战略,通过有序推进、系统整合、形象突出、功能优化的筹划建设,进一步完善体制、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优化旅游产业和产品结构,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增强区域旅游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旅游开发重点区域的快速发展,全面推动江北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将江北区建成观光、休闲、康体、文化、民俗等功能兼具的都市型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区,以旅游带动全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思想
1、坚持观念创新、体制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实现江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业型旅游的大发展,提高江北旅游业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水平。
2、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尽快把江北建成旅游整体形象鲜明、产业结构优化、服务设施齐全、综合效益较高的旅游大区域。
3、塑造旅游新形象,构建旅游大框架,使旅游带动江北经济、社会、环境整体协调发展,促进江北城乡现代化建设,实现旅游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建设一体化。
4、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坚持管理与经营并重、保护与开发并重,硬件与软件并重,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完善旅游要素配置,努力使传统旅游向特色旅游延伸,散点旅游向专线旅游延伸,充分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地综合规划,合理开发,打造旅游精品。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江北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旅游业在全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带动作用,旅游产业比较发达,全区重要旅游资源得到全面开发,旅游产品丰富、旅游结构完善,旅游设施良好,旅游服务优良,打响 “休闲江北”的旅游品牌,初步建成市场竞争力位居全市前列的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区,成为宁波北线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2、旅游发展指标体系
(1)定性指标体系
(2)定量指标
三、发展战略
实施“一二三四”旅游发展战略,即打响一个“休闲江北”旅游品牌,开发“沿山·沿江”二条休闲旅游轴线,形成“慈城古县城历史文化游览区、洪塘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区及都市文化商贸游憩区”三大旅游区块,推出“古城游、山水游、乡村游、都市游”四大旅游特色产品。为落实这一发展战略,必须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5、在旅游产品开发上,注重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积极实施旅游精品战略,重点打造有强大市场吸引力和生命力的品牌旅游产品。
6、在旅游市场开拓上,重视特色,突出重点。注重旅游产品个性塑造,在丰富旅游产品基础上,注重整体形象的塑造和旅游环境的优化。
7、在旅游建设上,要从抓硬件建设为主转变为同时抓软硬件建设,要重视提升区域的整体旅游竞争力。
8、在旅游产业链发展上,要在完善传统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要素的同时,重视文(文化)、讯(旅游资讯)、境(环境)、科(科教)、制(制度)、合(综合)等旅游发展要素的建设,构建旅游产业要素完整,行业互补联动的旅游产业体系。
第二章 明确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
一、目标定位
江北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定位是:打造宁波北线以生态和文化为灵魂的“旅游休闲区”。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区的定位主要基于:一是区域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众多,自然山水资源丰富。二是旅游休闲产业作为都市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可以促进江北现代服务业的长足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品位。三是可以利用杭州湾大桥,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及长三角的接轨,大力发展与世博经济密切相关的以旅游休闲、会展为代表的相关产业,提高江北旅游资源的知名度。
二、功能区划
根据江北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定位,结合宁波市旅游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的功能布局,并按照江北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在全面分析城市功能、生态资源开发保护价值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将江北旅游业整体布局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二带三区”的旅游发展格局。
“二带”指的是山·水休闲旅游带,是江北旅游发展的两条主干轴线,分别为沿山休闲旅游带和沿江(姚江)休闲旅游带,开发建设的目标是山水田园农舍兼备的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带;“三区”指的是江北区都市休闲旅游发展的三大板块,具体包括慈城古县城历史文化游览区、洪塘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区、三江都市文化商贸游憩区。
三、产业布局
(一)山·水休闲旅游带
1、沿山休闲旅游带
沿山休闲旅游带主要依托洪塘街道和慈城镇周边沿西北方向的水库丘陵都市农业园等山水资源,该旅游带在地理地貌上主要以山地丘陵湖泊为主,湖山兼备、环境优美,有6万亩山林,包含英雄水库、毛力水库、荪湖水库、五婆湖水库等。
沿山休闲旅游带位于江北区的生态涵养区,是江北的“绿肺”,该区域应当积极发挥江湖山水兼备的优势,在重点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生态观光、生态休闲、生态体验旅游,开发商务度假会议等产品类型,完善休闲娱乐和住宿餐饮设施配套,打造城市生态休闲旅游圈的特色,直接向东南辐射宁波都市区,向西吸引杭州都市区人气,向北夺取上海都市圈的市场。
2、沿江休闲旅游带
沿江休闲旅游带是一条依托姚江沿岸的文化景观休闲旅游带,充分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开发利用包括邵家渡、城山渡、半浦等在内的文化资源,重点开发都市文化旅游项目,构建宁波三江文化长廊和江北区滨江服务带的组成部分。该区域定位于江北的民俗文化旅游区,是江北的特色文化休闲区域,应积极发挥沿江的水域风光优势,挖掘特色民俗文化,发展宁波周末城市度假休闲、商务旅游。在不断改善设施条件,完善餐饮住宿功能,提升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开发浙东传统民俗观光、体验、休闲等旅游项目。
(二)三大旅游板块
1、慈城古县城历史文化游览区
该区域以慈城古县城为核心,北至英雄水库、南至余姚江,西至慈城余姚交界处,东慈城新联村。功能定位为古县城历史文化观光游览和考察修学、名人古迹寻踪、山水田园休闲观光与现代工业旅游,承担宁波市副旅游中心的功能。
规划目标:突出“江南第一古城”的定位,把慈城建设成为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宁波城市未来文化核心区,成为宁波文化旅游精品。
布局结构:以慈城古城历史文化游览区为中心,点状分布朱贵祠、英雄水库、毛力水库、五星绿野农庄、三勤白茶园、虹星园艺中心、金田铜业城等景区,形成“众星拱月”的旅游格局。
2、洪塘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区
该区域北至荪湖、保国寺,南至规划中的北外环路,东至镇海区界,西至慈城新联村。区域北部为山林水库,南部为宁波都市农业园区。
功能定位:近郊山水休闲度假、古建筑游览、都市农业观光休闲以及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等。
规划目标:形成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与保国寺、荪湖的整合开发。利用现有村庄,开发农家乐旅游;扩大现有都市农业园区范围,开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项目,做大做精青少年绿色学校;建设荪湖风景休闲度假区;形成本区域以山水,古建筑,农庄、村落为主,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宁波市一站式休闲目的地。
布局结构:以都市农业园区为重点,沿山休闲轴打通保国寺与荪湖旅游度假区的联结,山下适当发展农家乐旅游,形成生态观光休闲度假“金三角”的布局结构。
3、三江都市文化商贸游憩区
该区域北至规划中的北外环路,南至三江口外滩,东临甬江至高教园区,西濒余姚江至余姚江盲肠段。是江北城市规划的中心城区,三面滨江,具有丰富的水景资源。
功能定位:是宁波市区中心城区的主要都市休闲区与旅游接待中心,是满足城市居民日常休闲、娱乐、商贸、文化活动以及外来游客观光、美食、住宿、购物需要的集约型区域。
规划目标:利用区位优势以及滨水景观特色,在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过程中充分加载旅游要素的配置,依托“三江文化长廊”,大力发展都市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和特色商贸风情街,增加城市休闲公园和文化设施,使本区成为宁波乃至省内有相当影响力的都市文化旅游休闲区和宁波旅游接待服务副中心。逐步达到近期30万、中期80万、远期160万的旅游接待能力。
布局结构:规划形成以江水为轴线发展五大区块的总体格局,即老外滩历史文化商务区,人民路商务商贸区、槐树路──大剧院休闲商务区,湾头半岛城市绿色多功能复合区、日湖公园休闲区。
第三章 以精品项目为驱动,促进旅游产业升级
旅游产业发展必须依托项目驱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落脚点也是项目。江北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城市山水生态资源较具特色,“十一五”期间将以“古城游、山水游、乡村游、都市游”四大特色旅游项目为抓手,健全和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体系,突出鲜明个性色彩,增强旅游整体竞争力。
一、重点项目产品体系
1、古城游项目--慈城
打响“江南第一古县城”品牌。慈城古县城是江北旅游的拳头产品,也是宁波旅游的精品之一,必须花大力气开发好、宣传好、经营好。突出“江南第一古县城”的定位,把慈城建设成为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宁波城市未来文化核心区”。使之成为基础设施条件优越;古县城风貌特色明显;旅游接待服务体系的配套完善,人气聚集具有全国市场影响力的宁波特色旅游产品。&&
2、山水游项目
以都市农业园区为核心,全力打造市民山水休闲基地。立足农业基础,加快宁波都市农业园区观光休闲和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两大功能的配套和完善,创建江北首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远期要建设为以“农”为主题的AAAA级旅游区。通过优化规划发挥荪湖地区的自然特色,通过几年的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宁波近郊的会议接待中心、休闲娱乐中心和山水旅游度假区。保国寺景区充分利用山林进一步做大做强。争取三大区块整合形成洪塘生态旅游的“金三角”,全力打造市民山水休闲基地。此外,慈城北部山地丘陵地块,有英雄水库、毛力水库、五婆湖三大水库,湖山兼备,环境优美,要以山水田园观光休闲旅游为功能定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适度规划开发城郊森林公园、山地运动等项目。姚江开发水上游览,沿岸开发茶吧、酒吧、饭庄等休闲接待设施。
3、乡村游项目
服务新农村建设,加快乡村旅游开发。站在新农村建设的高度,紧紧围绕“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这一主题,大胆创新,实践“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一体”,以旅促农。以“2006中国乡村旅游年”为契机,科学编制全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各农业旅游休闲点的开发规划;着力开发景区(点)依托型、产业依托型和村落依托型三大类农业旅游休闲点,“十一五”期间完成3至5个开发条件相对成熟的村落,如五星、三勤、安山、邵家渡、毛岙等,突出特色,作为示范点先行建设;广泛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对照标准指导建设,出台政策扶持发展,制订管理办法规范运营,推进江北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农民增收,活跃农村经济,丰富农村文化。
4、都市游项目
加强策划与衔接,做活三江都市旅游。三江都市旅游重点是核心滨水区和湾头休闲区的开发。以都市休闲商务区(RBD)为定位,整合老外滩街区、城展馆、大剧院、日湖公园、美术馆等资源,完善休闲商务配套设置,加大宣传力度,集聚人气,建设宁波都市旅游的“时尚地标区”。加快发展水上餐饮及娱乐项目,把“三江夜游”文章做活做精。湾头半岛以规划为指导,力争早日建成环境宜人、行居便利,具有超强吸引力的城市特色功能区。
二、建立储备旅游项目
三、旅游节事产品策划
&& 针对江北区旅游产品知名度较低,区域旅游形象不鲜明等现存问题,适时的推出主题鲜明,具有针对性的节庆活动,以改善区域旅游形象,加速旅游开发和产品的成熟。“十一五”期间可重点抓“两会一节”,推动慈城古城游、三江都市游和乡村游三个重点旅游产品的发展。
1、江南古县城文化节
以慈城庙会为依托,选择春节、元宵节、三月三等传统节日举办,期间可同时举办民俗文化游园会,传统文艺表演、古代工艺品展览、科举活动表演、古街风味小吃等多种活动。
2、老外滩商贸旅游节
&&& 随着外马路、中马路商业街区的改造成功,这一带将再现昔日繁华,以宁波通商口岸为文化背景,邀请宁波海内外商界名人聚会,在外滩历史街区举办庆典仪式以及各种文艺表演活动。
3、农艺博览会
&&& 在宁波都市农业观光园可举办一年一度的农艺博览会,展示世界各地的奇花异果,如百斤以上南瓜、无土番茄、彩色西瓜等,举办水果采摘、绿色食品展销,组织垂钓大赛、花卉展,邀请各地农科单位召开研讨会,做足洪塘都市农业文章。
四、产品线路组合
(一)区内产品:都市游、山水游、乡村游、古城游
随着“三江文化长廊”建设稳步推进,槐树公园、城市展览馆、美术馆、老外滩、大剧院、日湖公园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建成,成为城市新景观和旅游新内容。将其串点成线,策划包装成“三江都市风情一日游”,它集中了游览、观光、休闲、餐饮、文化体验、娱乐等功能。
将西北部的荪湖、毛力、云湖等水库及周边山林利用起来,开发山水休闲、度假产品。
以都市农业园区为中心,做足农业旅游文章;有选择的开发沿山沿江两条休闲轴,建设生态型和文化型乡村休闲旅游点,推出餐饮、住宿、娱乐等产品,以“乡村游”的形式推向市场。
以“江南第一古城”为定位的慈城,保护与开发齐头并进,首期启动的“五点一线”景区初具规模。孔庙、古县衙、考棚相继建成开放,由冯(俞)宅改建的花园式酒店、慈湖景观整体改造和清道观项目即将建成开放。
(二)区域合作:主动接轨宁波旅游大发展,强力推进区域旅游合作
积极推动宁波环都市旅游圈北线打造、促进余慈人文旅游圈合作发展。在宁波市旅游发展规划当中,江北区分属两个旅游圈,一是江北南部姚江甬江沿岸,属于都市旅游圈,二是江北北部以慈城为核心包括沿山的旅游带属于余慈人文休闲旅游圈。
江北应充分依托宁波三江口都市旅游发展的条件,围绕老外滩的都市休闲和姚江北岸的休闲农业开发,形成与环宁波都市旅游的北部合作,打造宁波北线旅游精品线路。合作发展以都市观光旅游、人文休闲旅游和商务旅游为主体,以环都市山水观光休闲旅游、近郊工农业旅游为补充,融休闲娱乐、旅游商品制造、旅游集散综合接待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都市旅游圈。慈城古县城文化休闲旅游区应当积极与陆源文明代表余姚河姆渡、海源文明以及现代文明代表杭州湾大桥形成联动合作,共同打造具有深厚浙东历史文化底蕴的特色观光休闲旅游线路。成为宁波文化休闲旅游产品的核心,并且依托宁波都市农业园区、荪湖等沿山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带,主动与余慈发展合作,与余姚的乡村旅游项目和慈溪的达蓬山休闲度假项目连线组团,功能互补,协调发展,共同宣传营销,构建宁波北部旅游集散中心。
第四章 以宣传促销为切入点,逐步打响休闲江北品牌
旅游经济实际上就是知名度经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江北区旅游开发进程不断加快,旅游产品逐步丰富,宣传促销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明确客源市场定位
客源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
三级拓展市场:兼顾国内其他地区和入境市场,将以宁波为目的地的游客,作为江北区客源市场重要的增长点。
1、按出游方式划分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宁波家庭出游市场和有组织出游市场
——宁波家庭出游市场。
2、按职业划分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商务、公务市场和教师学生市场。
商务公务市场不受旅游淡旺季的影响,且由于具有出游频率高、停留时间长、消费水平高等特点,一直是诸多旅游目的地争夺的重点。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宁波市中心经贸、商务往来也不断增多,江北应在不断提高旅游接待水平的同时积极争取这部分市场。
教师学生市场拥有的假期时间最长,无疑为多次出游提供了时间可能。加上主要客源市场与江北邻近的区位条件,这部分市场应予以重视。一方面,可专门组织教师队伍来江北游玩(奖励市场),另一方面也可由教师带领学生一同出游(修学、科普旅游等)。
3、按年龄划分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20岁以下、20—50岁、50岁以上三个年龄群。
我国社会家庭规模不断缩小,20岁以下年龄群的孩子在家庭出游决策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孩子的喜好成为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决策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20—50岁这一年龄段的人是出游市场中的中坚分子。稳定的收入保证了出游的金钱花费,而且他们的出游选择往往具有引领潮流的作用,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非常明显。
50岁以上年龄群在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之际,“银发旅游”成为出游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退休的老年人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自己的积蓄和子女的资助使出游成为可能。
三、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在经历了资源主导、产品主导、销售主导三个时期以后,旅游业即将进入销售导向中的营销主导时期。谁能运用好先进的营销工具,进行系统的营销规划、策划和运作,谁就能走在旅游发展的前列,加快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江北旅游营销主要问题
江北旅游营销尚停留在自发阶段,没有专门的营销队伍,营销经费匮乏,直接限制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景区营销尚停留在利用简单的印刷品进行营销的层面上。江北旅游网页,现在主要局限于对一两个景区的简单介绍,缺少系统介绍江北旅游风光介绍、食宿条件等的出游信息。现状江北旅游促销还局限于参加宁波对外的一些促销活动,而江北旅游产品目前在宁波尚不具备独特性,所以往往促销效果不是很理想。
(二)旅游市场营销的重点策略
1、总体策略
坚持“稳近拓远、固老培新、突出重点、整体促销”的市场方针,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联合促销、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开拓市场”的促销机制,以政府为旅游促销的先导,同时搞好江北整体形象的设计、包装与宣传,结合浙江省及宁波市的年度整体促销主题及实施计划,树立鲜明的江北旅游形象概念,全面提升江北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市场应有的市场份额。充分发挥旅游主管部门、新闻单位、旅游景区(点)及相关部门的作用,广泛利用各种营销网络进行大规模、全方位、多渠道开拓旅游市场的宣传促销活动。
2、具体市场营销策略
---特色产品,优质服务策略
在市场竞争中采取突出旅游特色,提供优质服务的策略,在健全旅游基础设施的前提下,重点发展国内旅游,以系列旅游活动来激发游客的生理、心理需求;集中旅游业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追求旅游产品的品质和效益,同时要大力开发特色专项旅游。
重点发展古县城文化体验旅游、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根据产品特性和旅游市场需求实施多元化营销。同时要按照资源特色互补的开发原则,将区内的主要景区进行整合,丰富整个旅游线路的文化与生态内涵,根据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将促销目标、产品、价格及促销内容相组合,实现整合营销,以形成最大的市场推广能力和最佳的市场营销效果。
---重点促销策略
根据细分市场的消费倾向和需求,有选择地对重点旅游区进行分阶段重点促销。具体行动包括:提高现有旅游产品及设施的全年利用率,积极开拓新的主题产品;扩大产品吸引散客的能力等。在此基础上选择重点促销对象,目前的促销重点应当定在宁波、上海、杭州等都市圈及周边地区。要对促销计划进行全面设计,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拓展市场,最终实现促销效益的最大化。
---联合促销策略
积极参加市场促销联盟,开展以“区域联动、行业联合、企业联手”为主的大联合旅游促销,共享旅游统一市场。与宁波周边地区加强合作,资源共享,产品互补,线路相连,客源互送,互相宣传,形成区域宣传合力。
---市场推广策略
参加各类旅游交易会,以较高的起点和明确的目标来达到良好的促销效果,吸引更多的高消费客源;针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会、退休者协会等社会团体进行促销,扩大旅游者的数量;邀请客源产出地的旅行商代表和新闻媒体代表对江北旅游资源进行宣传促销,强化与他们的合作意识。在操作方式上,可以在长途客运站及繁华地段设置大型的广告牌,在发往各地的交通工具上发放介绍江北旅游的纪念册或宣传册。要将传统的常规宣传手段、渠道、策略与现代的新型宣传手法相结合,报刊、广播、电视与信息网络四代媒体宣传并用,形成宣传促销的综合立体效应。
---价格策略
作为市场营销组合的重要一环,江北旅游产品的推出,应灵活运用其价格的杠杆作用,完善价格体系,设置旅游季节差价、旅游优惠价、旅游新产品定价以适应旅游市场环境的变化。
---绿色营销策略
旅游营销是在绿色消费的驱动下产生的,它是指旅游开发顺应绿色消费潮流,从保护环境、反对污染、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通过产品开发、利用自然、变平常为珍贵等措施,满足旅游者的绿色需求,实现营销目标。绿色营销必须以绿色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为基础,江北的生态旅游景区应当及早达到ISO14000标准,开发成为绿色旅游产品,应对市场的需求变化。
---建立旅游促销专项资金
可采用政府拨款与旅游行业自筹相结合,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建立区级旅游促销基金,专项用于旅游的对外宣传促销。具体包括组织统一促销,参加国家、省、市各级旅游展会与旅游相关的宁波市内的各类展会;针对大旅行社、大企业、大社区的促销;完善网络等现代化传播促销手段。
---旅游节事促销和旅游线路
举办一个有特色、有生命力、有市场的节事活动,是一个地方旅游业上台阶、出形象、打品牌的重要平台。一定要精心策划一个能体现江北特色、能打响江北品牌的旅游节事活动;已开发的旅游区(点)要整合,串点成线,或与周边景区合作,推出不同主题的旅游线路;并在吸引游览的同时,通过政策和市场杠杆,留住游客住宿或进行其它旅游消费,增加旅游的盈利环节,逐步树立宁波市旅游接待副中心的地位。
第五章 完善旅游要素配置,促进产业链条形成
发展旅游,必须立足于大旅游的观念,并且将旅游业当作一个新兴产业对待,不断完善旅游要素配置,促进产业要素发展,扶持产业链条形成,使旅游产业成为江北城市化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
一、旅游饭店
目前区内酒店、饭店布局不尽合理,分布集中于市区范围,市郊地区的旅游接待设施较缺乏。现有酒店普遍规模小,档次低,类型单一,缺乏特色,难以适应江北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十一五”期间,江北应积极推进高星级饭店和经济型酒店建设,争取在2010年高档饭店(四星级、五星级)、中档饭店(二星级、三星级)、低档饭店(一星级)的比例达到2:5:3,达到星级饭店床位2500张。并积极鼓励支持发展乡村旅馆,以适应城郊休闲旅游的发展需求趋势。
二、旅游餐饮
在继续做好高档次餐饮的同时,“十一五”期间要加强星级餐馆和农家餐饮的建设,注重挖掘传统风味小吃和地方特色餐饮,结合都市农业园区的建设和农家乐产品的推出,形成与外滩都市文化休闲区不同的餐饮特色体系。使江北区的旅游餐饮结构日益完善,形成市区和市郊布局平衡、具有层次的餐饮体系。
三、旅游交通
加快大交通网的构建,在“十一五”期间,以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和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为依托,建设“四横十一纵”15条线为主框架的现代化交通网,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体系和旅游交通标识系统,积极争取建立发展对接宁波各旅游区、点的旅游公交系统。
四、旅行社
全区旅行社实行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战略方针,培育引进品牌旅行社集团,鼓励发展专业旅行社。鼓励旅行社经营主体的多元化,成立中外合资旅行社,对已成立的旅行社,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多元化、集团化经营,增强抵御市场风浪的能力。
五、旅游商品
&“十一五”期间将加大对旅游商品开发研制和销售经营上的政策、资金和科技倾斜,积极支持慈城年糕、慈城白茶等农业特产创立品牌,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研制特色旅游商品和文化工艺商品,建立完善旅游商品销售网点,充分利用区内商店设置旅游商品专柜,结合旅游线路,推出特色旅游商品购物点。
第六章 加大政策扶持,保障优先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将对江北区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优美人居环境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保证本规划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和江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必需在政府主导下,实施各项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一、政府主导、合力兴旅。&&&&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涉及到整个行政区域满足非本地居民(Non-Citizen)中极大部分的全部需求,涉及许多行业和部门。政府主导是我国旅游业总体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导主要内容包括观念主导、政策主导、管理主导、资源导向、统筹协调。政府主导的具体实现方式为: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旅游行业主管部门负责行业管理和服务,以及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支持、协助。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树立“全区旅游一盘棋”的思想,切实加强对发展旅游经济的组织协调工作。区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要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督促落实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各项任务。各地、各部门要把旅游经济发展列入重要议程,按照职责和任务,积极主动做好各项工作,加强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政策落实,强化扶持。
旅游业是江北的一个新兴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更需要政策扶持。一要抓好《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落实。合理科学地用好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而且这笔专项经费要保持一定比例每年递增。经费主要用于旅游规划编制、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政策扶持、旅游市场宣传促销、游客招徕等方面的奖励和补助,通过政府财政支持的积极导向,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旅游经济;二要在上级旅游部门的指导下,逐步规范江北城郊农业旅游休闲点的开发和管理,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培育旅游示范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旅游新亮点;三要建立旅游工作考核激励机制。把旅游工作纳入区级有关部门、各镇(街道)目标考核体系,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同时,积极开展优秀旅游镇(街道)、优秀旅游企业和优秀旅游个人等评选活动;四要对重大旅游项目实行“一项一策”。
三、提高管理,优化环境。
旅游业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行业,我们必须以适应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要求,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旅游发展环境。一要积极推进依法治旅。以国家、省、市出台的旅游法规政策为指导,促进旅游行业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进一步加大旅游执法监督力度,认真开展旅游市场的综合治理,严肃查处无证经营、价格欺诈、毁约失信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各类收费行为,切实保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狠抓旅游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广泛开展旅游安全生产教育和检查,严格执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二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加强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将旅游高级人才需求纳入全区人才引进和培训计划,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班,重点培养规划开发、市场营销、饭店管理等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育,深化旅游行风建设,紧抓旅游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开展行业争先活动,形成积极向上的行业风貌。在加强政府监管的同时,组建区旅游行业协会,积极行使相关职能,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四、深化改造,创造活力。
深化改革,重点解决旅游部门与其它部门职能交叉、行政重复的问题。区旅游局作为全区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应参照我国旅游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充实力量,提高地位,发挥行业管理的职能。
五、政策引导,多元投资。
江北区在&“十一五”阶段正处于旅游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要实现&“十一五”计划和达到2020年发展纲要的目标,必须贯彻“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齐上”和“自力更生与利用外部资金并举”的方针,加快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归口管理、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投资开发和合资开发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旅游接待设施、开办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和旅行社。各级政府要把旅游业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产业扶植政策: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商品开发,采取倾斜性信贷政策;纳入各级政府重点建设的重大旅游项目,由区级财政视财力情况给予适当贷款贴息支持;对旅游企业实现利润上交财税的部分(地方税)实行奖励,用于自我发展;区财政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启动和带动地方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采取BOT(建设—运营—转移)等融资方式,引进外来资金;将经过精心包装且确有开发潜力的项目予以转让,转让所得资金用于其他旅游项目建设。在适当时机要组建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快旅游业的开放、改革步伐,鼓励多方参与现有企业和景点进行改造、建设,提升档次、品位。
六、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区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定期研究阶段性发展规划、计划、法规、重大项目审查以及协调管理工作,做好行业管理,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按授权范围,评定、认定企业等级,指导江北区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督促企业的市场化、法规化和规范化运作。完善全区旅游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对旅游定点单位实行质量监督和理赔制度。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调控旅游市场的开发和经营,创造充满活力而又秩序井然的旅游市场环境和竞争局面。在加强开发、投入和行业管理力度的前提下,制定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并定期考评,做到统一筹划,有序运行。完善旅游行业主管部门的功能,增设培训机构。培训机构主要负责全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七、人才培养,内教外引。
人才既是旅游业的生存之本、竞争之本、发展之本,也是旅游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要素。江北旅游应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适应市场的旅游人才队伍,包括行业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各种技术人才。队伍形成应采用内部培育和外部引进两种方式,提升行业人员整体素质。同时,开通多渠道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并以经济和制度手段,营造重视人才、吸引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氛围。到2010年,旅游业应当能够提供直接就业岗位10000个,从业人员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人员占90%以上,全员上岗证持有率达到85%以上。到2015年,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以上,其中大专以上的学历达到50%,本科以上学历占30%,景区主要管理人员具备大专以上学历。
八、区域联合、资源共享。
由于江北区的旅游产品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还没有能力与周边成熟的产品站在同一线上进行竞争。因此需要强化旅游区域合作,实施资源共享,以宁波强势的旅游产品带动本区产品的知名度。与宁波市其他区(县)如奉化、镇海、慈溪、余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推出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区域旅游产品。与宁波市周边区域的知名景点也可进行合作,推出跨区域的旅游产品。在宣传促销上,互将对方产品列入旅游线路,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流、市场共济。
九、服务质量、保障提升。
首先要做到规范化,规范、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是整体服务质量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应提高服务质量的一致性,在服务标准制订和执行上下功夫。在服务质量方面应严格执行已发布实施的国家有关标准,这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同时要应当制订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标准,有针对性地规范本地旅游服务。在个性化服务和情感化服务上下功夫,使接待服务的水准不断上升。
十、建设旅游信息化工程。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以往的印制宣传册、上门咨询等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利用互联网,结合数据库、多媒体、网络营销等多种手段进行旅游目的地宣传促销就成了最为有效的宣传手段。要尽快建立江北区旅游网站,将全区主要景区的景观和图片及区位直观地向网民介绍,并就景点、线路、交通、娱乐(门票)和住宿场所等开设网上社区,请网友们在BBS上发表自己对江北的看法,并提供空间让网民上传相关游记和照片,进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同时兴建以宽带、互联网为基础的江北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并且积极发挥它是江北目的地营销系统的一部分的作用。
(备注:目的地营销系统DMS(Destination Marketing System)是旅游目的地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营销的完整解决方案;内容包括目的地形象设计、以旅游电子杂志为整体设计思路,主要针对休闲度假游客为主的旅游网、旅游目的地信息管理、邮件营销、旅游电子地图、旅游黄页、广告发布、在线调查与投诉、流量统计、旅游企业营销等系统。DMS可以提升目的地营销的整体水平;促进目的地旅游信息化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帮助旅游局实现对当地旅游企业的营销管理;增加目的地知名度,带动旅游者的访问量;刺激游客在目的地的旅游消费,增加旅游收入。)
第七章& 江北区旅游业远期发展展望(2010年—2020年)
到2020年,江北区旅游产业全面提升,产业数量质量同步增长。完成旅游人才队伍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完成旅游和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到2020年江北区游客量将达到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30亿元。相当于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旅游业真正成为江北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区成为旅游总体形象鲜明、在宁波周边地区具有较高特色竞争力的国际都市休闲旅游区。
一、社会目标
旅游业的经济社会统筹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旅游就业人群显著扩大。到2015年江北区旅游业提供直接就业岗位8000~10000人,间接就业岗位20000~25000人;到2020年提供直接就业岗位12000~15000人,间接就业岗位35000~40000人。
树立江北环境优美人居和谐的城市形象,扩大对外交流,宁波都市旅游核心的地位确立,增强江北人民的凝聚力和荣誉感;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与自身素质,促进社会文明与经济繁荣,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二、环境目标
以旅游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促进生态经济的繁荣,促进生态人居的和谐,实现生态旅游区的建设目标。在“开发、利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下,通过旅游开发建设,促进生态环境优化,更好的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丰收。
到2020年区域内绿化覆盖率达到40%,城镇人均公共绿地达14平方米,姚江旅游带和沿山旅游带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其它地区达到二级标准,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率和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镇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90%以上,城镇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6分贝以下,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控制在65分贝以下,主要景区白天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0分贝以下,晚上在30分贝以下。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
三、文化目标
保护江北的历史文化遗产基础上,以慈城古镇和老外滩为文化核心,努力挖掘江北的文化旅游资源,形成和强化江北的特色文化,展现江北的独特文化品位,铸就江北可持续发展的灵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 【】 【】
本站由宁波市江北区旅游局主办
技术支持:南京大汉网络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分辨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田铜业集团总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