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产品销售总有区域、时间的限制区域,有什么工具可以缓解这些,让生意更轻松呢?

你的位置: > 美国游学|10位硅谷大牛CEO画出来的创业建议
游学|10位硅谷大牛CEO画出来的建议
在过去的五十年里,百分之三、四十的风险投资投到了只占国土面积万分之五的硅谷地区,并且让硅谷创造了无数的神话。在这里,大约每十天便有一家公司上市。美国前一百强的公司中,硅谷占了四成,括 IT 领域的领军公司惠普、英特尔、、太阳、思科、雅虎、、Facebook,以及生物领域的基因科技。当然世界上最大的风险投机公司 KPCB、红杉风投和很多大的投资公司也在硅谷。硅谷还拥有世界上顶级专业数量排名前两名的大学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加大(UC Berkeley)。
作为者的摇篮,硅谷这些大牛CEO们对者有什么建议?以下是括Face book 、Twitter 等公司的10位创始人和投资人,每人通过一张Paper(一个画图)的形式展示的创业建议。除了本身内容非常有价值,这样的形式真正硅谷味十足。
一、Evernote(印象笔记) 创始人 Phi Libin:
1.我已经创立了三家公司了(热爱创业)
2.做我们会爱上的产品
3.把精力专注在产品上
4.做一些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5.没有退路,创办一个自己都舍不得卖掉的公司
6.在很早的时候积累一批创始合伙人
7.和你愿意共事的人做朋友
二、Optimizely (一家为提供A/B测试服务的创业公司)创始人 Dan Siroker:
1.每一个新的人才都需要比平均水平高
2.好的问题比提供建议更好
3.通用创业公司的算法:当创业公司的现金流为正时,反馈=执行
4.企业家撰写这个算法,所有人执行
5.如果你不了解市场,会很难确定优先级
三、硅谷天使投资人Ron Conway:
1.投资于人
2.找那些能给你带来附加值的投资人
4.人才招聘原则:快速招聘、快速解雇,即使是联合创始人
5.如果一个产品的销售快速增长,那么它是一个好产品
6.聚焦产品至关紧要
7.要从代码向型
8.社交产品改变人们沟通方式
四、Andreessen Horowitz(一家顶级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ChrisDixon:
1.好的想法和看起来不那么靠谱的想法的交集是最佳点
2.你需要有一个秘密,也就是那些只有你知道而其它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东西
五、VMWare(全球桌面到中心虚拟化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CEO Diane Green:
1.“截止日期”几乎能对所有事情有帮助
2.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轻松
3.凡事留有余地
4.对的人能让董事会发挥无法估量的价值
六、Counsyl (一家提供全面基因检测的公司)创始人 Balaji Srinivn:
1.找到“坚守、创新”与“离开,尝试新的东西”的平衡
2.员工离开,意味着你要思考如何“坚守、创新”
3.硅谷正在重塑所有行业,是颠覆
七、Watsi (非营利医疗众筹平台)创始人 Chase Adam:
1.做“好”的事情+把事情做好 可以获得信任
2.找一些你关注度强过自己的事情做
3.让世界更小=让世界更好
八、Twitter, Square(社交)创始人Jack Dorsey:
1.拥有艺术精神: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不是已经有人做过的东西;别在意反对
2.一切顺利的时候,去做困难的事
3.鼓励比指责更有用
4.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
5.每天建立一个“要做的事”和“不要做的事”的清单并每日检查,会帮助你理清什么最重要
九、Facebook CEO Mark Zuckerberg:
1.当我刚开始创业时我什么都不懂
2.我之前从没有相信过创业是那么的魅力四射
3.找到最重要的事情
4.把事业作为兴趣爱好
5.我做我想要的东西
6.当问题出现,锁定它,直到解决
7.应该更人性化
十、Airbnb(一个旅行房屋租赁社区)创始人Nathan Blecharczyk:
1.你失败的次数会比成功多
2.每一次经历都会有价值增值
3.最重要的事情:选择你的合作伙伴
4.在你放弃前,请为它付出 100% 努力
周鸿祎:互联网下一波浪潮叫做IOT
首届福布斯中国创新峰会上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在峰会上分享了自己在国外观察到的互联网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IOT和大人工智能处理。他强调未来一定要和互联网硬件公司紧密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周鸿祎居然在演讲中还澄清自己和雷军其实是好朋友。
以下是他演讲的全部内容:
我刚从美国回来,我每年到美国去一次主要是充电,因为虽然我们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非常地蓬勃,大家也听到很多都是巨头的东西,跟你没啥关系,我们互联网有这个发展其实我觉得更多的是不在于创新,更多的是在于人口红利,因为我们有全世界最多的用户,所以很多很简单的生意模式只要有这么多用户一嫁接,我们也会产生很多高水平的公司。但是真是要创新,我觉得真要到硅谷去,我在硅谷拜访很多美国的VC,问他怎么看未来的趋势,因为VC永远是在看未来的公司。
第二个我会见很多创业公司,因为听很多创业公司讲他们的一些靠谱或者不靠谱各种想法,你就能感觉眼界被打开,所以我管它叫创新的充电。这次在美国赶上宣传它的策略,所以我总结起来一个在美国最热的概念,一个叫IOT,也就是过去我们前几年我们所说的叫物联网,物联网这个词我自己觉得不是很贴切,好象离原来这个概念一直是很热,但是都是炒概念,它没有真正跟老百姓消费,没有真正跟老百姓用户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我觉得IOT这个词很贴切,就是任何事情都要把它互联化,都要把它变成智能的设备,都要把它跟互联网连接起来。
还有个比较热的事就是机器人,很多东西一旦加入了这种端,这种机遇大人工智能处理,比如深圳有一家公司叫大江做四轴六轴的无人机飞行器,其实这里面加上端的智能控制以后,某种程度上讲它也是机器人,所以把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再看看谷歌今年发布的几个产品:安卓和汽车的结合,安卓和手表可穿戴的结合,安卓和电视的结合,还有安卓和智能家居的结合,你会意识到发现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
所以我很认同周总编的观点,一个更让人激动创业的时代会来临。很多创业者感慨中国互联网已经逼尽,过去是把你咬死,现在是把你吃下去,它垄断了更多的用户和流量,括中国原来的五亿电脑互联网用户。现在中国已经有十亿用户,所以我们一定要站在现在看未来,今天如果我们再跟小米比拼手机或者学巨头做什么及时通讯,我觉得已经是被别人抓住机会,我们要把目光看向今天刚刚启动的项目上,尽管它可能在三五年以后才会真正爆发,但我认为这才是我们很多创新公司创业的机会。
我觉得最大的机会是什么?试想,就算每个人平均有1.5部手机,中国未来也最多就是15亿手机的保有量,电脑可能就是6亿台,这些事情都确定。但是我告诉大家如果未来你们想象你的家里每一个灯泡每一个插座,你家里所有的家电,你戴的眼镜,戴的手表,包括你能看到想到的任何设备如果都是一个不叫手机的手机,内部可能都是基于安卓的一个智能系统,并且都利用4G或者WIFI网络跟云端连接起来,那么我五年之内中国应该会有两百亿台设备连到互联网上。这两百亿台设备每天都会产生巨量的数据,所以我认为真正的大数据时代我觉得还没有来临。
你想一下未来在这个机会中,包括周总提到重塑产业和重新发明,这里面会有巨大的机会。所以昨天我正好也看到有一个美国学者写了很多书,他叫TAK(音),我很认同他一个观点,他说今天你重新发明你看到了任何硬件设备做两件事,第一是把它智能化,第二是把它连接互联网,其实还有一个就是云端化,所谓云端化就是讲它的很多控制逻辑人工智能很多处理是在云端,通过大数据的方式来进行处理,那么你发现说这里面你会发现很多现有的行业都被去重塑或重新改造,所以我觉得这是有巨大的机会。
而且大家很多人在谈机器人谈自动驾驶,其实我们都期望人工智能有多么大的发展,但是实话说传统的人工智能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最近机器翻译在语音识别,在人脸识别方面最近取得很多重大的突破,倒不是传统的人工智能,而是由于有了大数据,当我利用海量的数据来进行这种用大数据的算法来进行分析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传统人工智能的问题其实是利用大数据来得到的。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我是觉得对各位来讲这可能是一个新的互联网,1.0是PC互联网,2.0是互联网,3.0可能是把这个互联网变得无处不在,所谓说的IOT,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但是这个巨大的机会里面其实也蕴含了很多的挑战,现在全中国很多特别是做传统实业和制造业的很多公司,我们容易给它挂一个标签叫传统企业,他们可能也看到了巨大的机会,但是他们怎么来迎接这个挑战?而不是说被互联网所颠覆,因为互联网现在对很多行业和产业都表现出了一种强大的先破坏再建设的力量,其实很多行业已经被互联网所颠覆了,所以大家现在都有一种互联网焦虑。
大家在型过程中除了说我把我的设备智能化之外,我还应该做点什么呢?我经常跟很多企业在交流,如果你仅仅是利用了互联网的,这个只是第一步,第二步你如果仅仅是说利用了互联网这种,比如说我去做电商,我在京东上开店,我去越过传统渠道去销售我的产品,我觉得这也还是利用互联网的一个初级阶,它是利用互联网的战术,而不是战略。
如何让你的企业真正从经营思想,从哲学上,从道上能真正变成一个符合所谓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呢,怎么做到互联网的创新呢?我想分享几点感受。第一个当你型互联网的时候,我觉得硬件不光是互联网公司的事情,互联网公司现在也有很多人血气方刚地做硬件,我曾经也是拉过很多不靠谱的小伙伴一块做手机,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在硬件我们做了很多尝试,但是今天还是坚持下来,我觉得做硬件还是蛮高的门槛。
做不一样,我今天这软件不太好就发出去了,用户给我反馈,然后我就修改,软件本身也是免费的,如果你觉得我软件有问题,你不用就好了。但是做硬件不是这样的,你如果发了一个有缺陷的硬件之后,用户又是花了钱购买的,你会发现这基本是灾难性的结果,用户对你骂的要死。你想把它回收修改可能意味着这批硬件全部都作废了。所以这个做硬件我觉得也是一个大坑。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比如说同样在东莞一个工厂其实能做硬件的公司,我觉得这些人在过去的硬件行业里利润非常微薄,竞争非常激烈,其实做得是蛮苦的。最后能幸存下来的我相信都是很优秀的企业。但是你发现它的销售额很高,但然而因为它没有互联网模式,即使最后能把硬件做出来做的很有质量,公司一年也能有几十亿的销售额,公司的估值还是很低。可是另一方面,几个做硬件的小家伙可能从OEM硬件中加了一个互联网概念,尽管他们对硬件怎么造出来的不太清楚,可是他们给它加了一个互联网标签,我们熊晓鸽同志去了,我要投资你,最低一亿美金起。
开个玩笑,所以你会发现形成一个强烈的反差,所以我最后的观点就是如果互联网公司在新的浪潮下我认为互联网硬件公司是一定要紧密合作的,所以这个是很多硬件企业,我如果能借这样一个机会,不仅是让自己的产品智能化,不仅让自己的产品互联网化和云端化,也能让自己的企业商业模式,让自己企业本身的标签脱离传统比较低利润或者甚至是这种低水平的这样一个特别传统的标签,可能你的企业也能实现互联网化的转型,你也能享受互联网里很多资本的回馈,其实我觉得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我们今天开这个会我在想不能白来一趟,我也想跟很多做制造业和互联网的小伙伴有合作。第一个我觉得当你要做互联网硬件,首先用户至上的概念,用户至上我觉得这个话题好像很老土,但其实在传统行业里是没有用户这个概念的,大家仔细想一想,我们过去是什么概念?是客户的概念,谁是客户?向我付钱的那个人,其实天底下没有复杂的生意,我做这个东西卖给你了,你向我付钱这种买卖就完成了。但是互联网这种观念我认为还是要改一下。为什么?第一你提供得有些服务和有些功能用户未必会向你付钱,你也要为客户做好服务,也就是说你要想去扩大你的影响力,你不能一上来只是看着那些可能向你掏钱的人,因为卖硬件不可能一下子中国十亿人都买,可能一开始几十万人买,但是那些即使不向你掏钱或者没有购买你产品的人他们怎么跟你建立联系呢?这是你应该考虑的问题。
举个例子,很多人认为我跟雷军是死敌,其实我跟雷军是朋友。你们看看小米手机的大卖,你没有看到小米手机之前他们做了一个修改米外,安卓系统的修改,让用户免费去用。在互联网上真正吸引你的粉丝和用户,虽然这些人不是你的客户,首先要有用户,然后才有客户。我认为这是互联网里的一个基本规律。
第二个更重要的如果你要想真正转型成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企业的本质我们提供一个服务,所以你的用户你跟客户之间要转变成用户之间的生意不能是一锤子买卖,过去我们卖硬件,把产品通过广告实际利用信息不对称,然后花言巧语地说服用户买了我们东西,我们很多企业希望这个用户永远不要找我了,传统卖电视的就是这个道理,用户可能再来找他可能就是来维修或者退货了,所以你跟用户之间没有联系,这种客户没有价值,真正互联网讲究的用户关系是说你下载了我的软件,生意没有结束,生意刚刚开始,你拿到了我的硬件,我们俩的关系才刚刚开始,我怎么通过这个硬件能提供持续不断的服务,最后把这个用户变成我的黏性用户,这对很多企业是个挑战。
比如说最近乐视做互联网电视,过去电视竞争,电视行业大老人家做了二十多年电视,人家都是卖硬件的,但是他们今年的电视里加了智能模块,我认为不是加了智能模块就变成智能电视了,你的生意有没有智能。互联网没有底限,他们冲进来买一台电视,我相信乐视70寸卖八千块钱会有人乐意买,但我觉得它每台是亏的。大家买不买一台电视的竞争已经从看尺寸看外形,我电视买回家里面你有没有很多片给我看,如果没有那么多片他就不会买这个电视。因为过去做硬件的就是把电视卖给你,现在被逼着干电视台的事情。你会发现这就是用户概念对商业模式带来巨大的挑战。
所以我觉得你要去想我的硬件模式如何从一次性的去搞客户,我能变成把他变成我联系用户。很多老人理解不了互联网这帮人乱烧钱,像前一时间滴滴打车和快滴打车,我自己也没分清谁是谁的,他们不仅不要那个钱还愿意倒贴钱,很多人打车据说是白坐,一个月烧了十亿,一个一个月烧了十五亿,它就是为了让用户装它的软件,为了用它的软件养成用户的习惯。所以我觉得这是很多人转型互联网最重要的。而且在互联网上很多生意我觉得首先要先给用户去创造价值,让用户觉得你这东西真的好,然后你可能真正在互联网赚到钱。
第二个词叫体验,体验为王。我觉得今天互联网其实是拉平了世界的距离,让信息变得更加对称,传统的广告我一直是觉得是有微辞的,传统的广告很多是基于信息不对称来做,买的没有卖的精,所以中国人也会警惕,但是互联网会把事实的真相让消费者获得一个空前的权利。所以过去我们做真相的时候在上有一个错误的思想,我们经常会琢磨一些卖点,我们经常会琢磨一些我们自认为是为了销售而引入的卖点,但是这个卖点我跟大家讲,如果消费者拿到你的产品不能够感同身受,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消费者原来会为你这个买单,未来不会。所以你的思路要改,不一定做很多功能,你一定要想想当消费者拿到你的产品以后有什么样的功能来给他一种惊喜,有什么样的功能让他真切地感觉到你给他创造的价值。
我举两个例子。曾经有某一个运营商原来为了卖手机,他们就说我的手机绿色环保无辐射,这个手机做的不是很成功,为什么呢?因为无辐射这个点你说各位你能判断吗?绝大多数都感觉不到。包括今天在中国很多这种手机之战里面我是认真地在研究他们的,比如像做手机做的非常好,我觉得中国很多传统厂商做手机做得不比小米差,但是你会发现上就因为他们不太了解互联网中用户体验的观点,他们更多的是宣传我的技术和想法,最后用户无法感知。比如你说你的手机内部做到什么样子,用户哪懂。相反别的手机都跑个分,我们从小都知道100分比90分跑。比如去年有一个手机叫什么,我随便瞎说的数字,我一听就晕了。所以特简单,苹果6要出来了,6大还是5大?当然6大,所以我要知道把我的苹果5换成苹果6了。所以你会发现在互联网里用户的感知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的产品再好,不被用户感知,我们很多产品就很难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第三个我觉得很重要的我想讲一个词叫免费,互联网里最可怕的武器就是免费,免费也是最难学的武功。我最近准备写本书,本来我想出个名字叫葵花宝典,出版社不同意。第一页写的预想成功,必先自攻,所以我加了八个字叫即使自攻也未必成功。所以免费是一个双刃剑,你把免费用好了它可以帮助你快速地前进。但是你用不好,互联网很多公司被免费所颠覆。互联网免费了,今天讲硬件不是要免费吗?
其实我跟大家讲免费在互联网里是可以建立一个正常的商业模式,因为通过免费可以迅速地积累大量的用户,我刚才讲了有用户做基础,你其实在互联网能找到很多方法,把用户变现,相反没有用户的基础,我们在那儿谈我们模式是B2C,B2B,这都是想象。但是硬件我其实觉得不见得针对所有的硬件,对很多大众化产品的硬件,我其实觉得免费也会是一个可能的颠覆。也就是说硬件免费,有两层含义,第一个就是当你的硬件按照摩尔定律成本非常低的时候,你发现说如果你送这个硬件,你能拿回的硬件的UP值比用户成本高,比如在电信里存话费送手机,它实际是一种非常极端的硬件免费。谷歌原来在日本做过一个试验,谷歌为什么原来做安卓,他们发现如果把安卓手机的成本假设做到一百美金甚至更低,他们在日本发现说如果你发给用户,如果这个用户坚持用一年在这里面他只要用了谷歌的搜索,用了谷歌的地图,看了谷歌的视频广告,也玩了谷歌里的,大概在日本消费能力比较强,每个用户的UP值是高于一百美金的,所以这意味着送硬件成为可能。
但是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大家觉得你别忽悠我了,我们一送就破产了。还有一种硬件免费就是硬件按照成本价来进行销售,也就是说硬件本身赚利润,不太可能。我认为现在竞争非常激烈,然后所以很有可能你不要再期望硬件能做一个高额的利润,它的利润一定会是降低的。我讲的是大众化大众消费产品,所以你看这些年什么都涨价了,只有电脑、笔记本、手机是性能越来越强,然后价格越来越低。所以今天我们很多创业公司做了硬件你要开始做一种考虑,如果你不这么做,你的竞争对手有可能这么做,这样的话如果你不能去应对这种免费带来的商业模式就会很可怕。
在互联网里,当年我们做免费杀毒,很多人不理解,觉得免费这不是骗子吗,这不是忽悠吗?实际上最后通过免费杀毒我们不仅消灭了打击了竞争对手,而且更重要的是快速地把中国几亿互联网用户都变成了我们用户,当年在免费里吃亏最大的公司叫金山,金山董事长又是雷军,所以雷军同学从这个吸取的教训,其实小米就是因为硬件免费的例子,小米并不是硬件免费送,但是硬件可能现在保持非常微薄的利润。小米在刚推出的时候在很长时间推出双核1999我认为没有对手,做生意最好玩的就是没有对手,然后任何手机厂商做了同样的手机当时都因为各种都卖三千块钱,所以你说这东西对中国用户来说性价比永远是最有力度的。
有人跟我说现在小米有品牌了,现在如何如何我们可以卖情怀了,怎么卖情怀这事我不太懂。我没有这能力,只能卖产品。即使对小米这么成功的公司,你可以看看红米出了有699的手机,米3为什么降价了,现在降到1499还是1299了,其实你发现在中国硬件这种低利润甚至没有利润的竞争将会是常态。但是大家就会问一个问题既然你都免费了,怎么赚钱呢?如果要做免费你就要做跨界,有一句俗话叫羊毛出在猪身上,过去你的生意简单,你就是卖硬件,今天卖硬件不赚钱了,今天卖硬件都是在获得用户,这时候你就不能把自己再狭义地定义成我就是做硬件的生意,如果你不能跨界,你这个生意可能会被互联网硬件做得很削弱,这时候你可以通过合作,可以通过投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一定要跨界。将来可能卖手机的可能是通过比如说手机上的,手机上的阅读来挣钱。以后卖电视卖盒子的,我觉得盒子电视一定通过节目收费来赚钱。所以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在新业务的这种能力,其实是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
讲到互联网创新,其实还有很多关键词了,什么聚焦,快速,但是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战术,如果让我来总结一下,我其实觉得你要去真正理解互联网这些公司为什么被颠覆,或者这些公司为什么做起来?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用户至上,如何把一次性的生意变成一个你跟用户的连接,第二个是体验为王,就是从单纯地为了销售,而是真正考虑说当用户拿到这个产品以后我怎么样给他特别好的一种体验,让用户能够真正地感觉到这种价值。第三个就是你要学会应对免费带来的这种挑战,同时你自己要考虑说你能不能把你的生意去做一个扩展,使得传统的生意被你自己主动地免费了。所以为什么今天互联网的竞争如此好看,所有的企业都在做跨界,每个人都希望把你挣钱的生意免费掉,在上面建立新的挣钱的模式。
所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差的时代。但是我相信这里面有一个解决方法就是合作,我觉得做互联网公司短期内来讲也许很难说去超越很多做传统硬件的公司,我们如何去找一种合作,在这个合作中要么靠慢慢地进化,时间很漫长,靠突变,还有就是互联网基因和传统硬件的基因结合,使得我们能做硬件的服务,我们为互联网模式建立新的商业模式。这里有很多的机会。我们每天是在巨头里夹缝中生存的事。所以我不可能什么事都做,我也什么事做不了,但是我有用户数,我个人忽悠能力也不比雷总差,所以如果你们有好的硬件有好的想法欢迎给我写邮件,我们可以帮你建立互联网云服务,更重要我们一起来讨论怎么样把你的商业模式从传统的销售硬件拿到微薄利润到最后变成能够做互联网做服务的公司,很期待这样的机会。
麦肯锡深度报告:互联网对中国六大行业的转型作用
一场数字革命正在中国风起云涌。2013年,中国的活跃智能设备总量从3.8亿台增至7亿台。同年11月11日“光棍节”当天,线上购物平台和天猫的销售额就超过了362亿元人民币(约合60亿)。此外,的网络搜索量每天高达50亿次,上亿的中国人使用的社交应用软件“微信”。目前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6.32亿,且在持续增长。这意味着,互联网正在从根本上重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互联网更多地反映了消费者驱动的形态。但是,随着互联网更深入地各个行业,这一现象将发生改变。企业拥抱互联网技术的程度越高,它们的运营将会越高效,并最终转化为生产效率的提升。尽管在这一过程中,某些从业者的现有岗位可能将被取代,但随着互联网为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新的市场,中国经济对数字时代新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过去的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以消费者、而不是企业为导向
考虑到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和各行业的运用程度,预计2013年至2025年,互联网将帮助中国提升GDP增长率0.3-1.0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在这十几年中,互联网将有可能在中国GDP增长总量中贡献7%到22%。到2025年,这相当于每年4万亿到14万亿元人民币的年GDP总量。
互联网不仅可以成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新引擎之一,更加重要的是,它还将改变经济增长的模式。
过去20年来,中国依靠巨额资本投资和劳动力扩张的增长方式在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而互联网能够在生产力、创新和消费等各方面为GDP增长提供新的动力。由于互联网加快了有效市场机制的形成,加强了竞争,最具效率的企业得以更快地胜出。
同时,互联网让信息更为透明,有助于投资决策,让资本配置更为有效。它还可以推动劳动力技能提升、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降低价格、让人们获取信息更为便捷,以及带来各种各样的便利创造消费者剩余。上述转变会带来某些风险和冲击,但最终将有助于中国实现更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
中国正迈向数字化转型的新时代,这一转型将提高生产力和推动经济增长
互联网的存在,为每天数百万次的在线交易和沟通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因此也对各经济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衡量各个国家互联网经济的规模,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推出了iGDP指标。2010年,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只占GDP的3.3%,落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而到了2013年,中国的iGDP指数升至4.4%,已经达到全球领先国家的水平。
中国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超过美国、法国和德国
中国的互联网催生了活跃的信息、通信和技术产业、繁荣的社交网络以及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网络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商业生态系统,但是未来可预见更加深远的变化。麦肯锡近期对中国首席信息官的调研显示,中国企业的IT投资仅占其营业收入的2%,显著低于国际平均的4%;但是受访者预测到2015年这一比例将大幅提高,预示着互联网增长势头十分迅猛。
本报告将重点论述互联网的深入对中国六大产业的作用力,这六大产业占到2013年中国GDP的1/4强。假设互联网对其他行业也有类似的影响,同时结合金融业提升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我们预计,2013年到2025年间,互联网在中国GDP增长5中的贡献可望达到7%到22%。
7%是基于互联网应用的保守预计,即假设目前的趋势继续保持,且制约因素不变。22%的乐观估计来自于以下假设:相应的扶持性政策框架将很快到位,各行业积极引入新的互联网应用,并打造数字产品和服务的新市场。两个数字之差距说明,如果政策制定者和商界领袖把握住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机遇,能够带来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潜力。到2025年,GDP总量增长潜力的幅度之差可达10万亿元人民币。
互联网普及的速度和程度将塑造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也许更重要的是,新一波互联网浪潮将助推中国向基于生产力、创新和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转型。随着互联网推动中国产业从低效率向创新和科技主导型商业模式的演进,互联网的主要作用将体现在提高生产力上。随着企业加速引入新兴技术,包括产品开发、供应链、市场和客户互动的各个运营环节势必会更为顺畅。互联网的运用会在年间带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7%-22%。
我们的预测同时考虑到有效市场竞争下的金融业为整个经济带来的效应。大数据(信贷风险)和网络渠道(减少交易成本)增强了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的能力和诱因。在2025年,在互联网促进中国的GDP增长中,更有效率的资本分配将有望贡献4500亿到1.5万亿元人民币。
除了对GDP和生产力的影响,互联网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为便利,创造出巨大的消费者剩余。透明度的提高和竞争性的加剧在拉低商品价格的同时,提高了商品质量,由此节约的成本甚至可以带来其他消费。互联网还为社会创造了更广泛的价值,如帮助个人获取海量信息与学习,帮助政府部门提供更有效率的公共服务。
互联网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呈中性,但是结构性变化难以避免
互联网正在重塑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其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显深远。尽管就业状况将发生种种变化,本报告中论及的互联网应用对就业需求的净影响是中性到略积极的。同时这些变化将发生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社会劳动人口数量开始下降的背景下。
最显著的影响可能是针对工作机会的结构。由于一些常规性工作转移到网上,企业在某些方面用人需求就会减少。有些职业会悄然消失,有些职责会逐渐改变。与此同时,企业对掌握信息技术能力的员工需求则越来越大。政策制定者和商界领袖需要思考以下两个关键性问题:暂时失业者是否有再培训的渠道?以及教育体系能否培养足够的高科技和专业人才,以满足新经济的需求?
新的互联网技术会将现有商业活动的自动化提升导致一些职业面临消失的困境,但损失同时会被互联网催生的新财富和消费增长所弥补。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曾对4800家中小企业的调研显示,随着中小企业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每失去1个岗位,就会创造出2.6个新的工作机会。
随着竞争加剧,网上价格透明化压缩了产品的毛利空间,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理顺运营,尽最大努力提高效率的动力更为明确。在我们所研究的行业中,到2025年,互联网新应用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可减少1.3%-4.0%的用人需求,相当于1000万到3100万个岗位。
但是互联网并不只是自动化的,它更是快速拓展市场的力量。如果政府和行业采取恰当的措施其发展,互联网将可以带来全新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能更有效地分配资源,甚至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总需求。所有这些因素最多可以创造4600万个新的工作机会,包括很多高技能职位。
最高达4600万个新岗位的出现将抵消生产率提高导致的失业
互联网对六大行业的转型作用
在中国,互联网巨大的经济价值已经开始显现。企业开始改革传统的业务流程以削减运营成本,而某些价值数十亿的新市场几乎在一夜之间横空出世。为了描述整个经济领域正在上演的这种转型,本项研究选择了六个代表性行业进行深入分析,它们覆盖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不同类型产业,包括连续生产与离散生产行业,以及企业与半公共性质的服务业。
与此同时,互联网也能够产生颠覆性的创新力量。由于行业动态瞬息万变,我们不试图预测赢家和输家,而是对开始渗透到不同行业的主要互联网应用进行研究,从宏观角度量化它们对整体经济的价值贡献。这些贡献可能不会立刻显现,因为企业近期必须进行巨大的投资。但是从长期来看,它们的影响将逐步增加。到2025年,互联网对GDP将带来可观的贡献。
互联网应用在这些行业的应用将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消费电子:为创新电子产品开辟新市场
互联网为消费电子类产品释放出巨大的创新动力,包括智能家电和网络电视等连接设备。例如,海尔开发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将用户的家电设备与家中的娱乐、安防及照明等各个系统相连接。中国消费者已经对数字电影、电视节目、音乐、游戏和其他媒体内容展现浓厚的兴趣。2013年,大约70%的中国网民观看网络视频,有大约50%使用互联网观看网络视频。10数据存储、共享和其他用途的消费者云服务将成为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
互联网在扩大市场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帮助该行业提高生产效率。由于供应商范围扩大了,企业可以用最合适的价格采购到所需产品。同时,营销转移到网络平台后精准度更高。从2009年到2012年,消费电子领域的电子商务每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03%,而实体的复合增长率仅为9%。11一些企业甚至通过众包进行产品开发来倾听消费者洞见。如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推出官方网上社区,粉丝们对产品改善提出的建议会反映到每周的软件上。
预计到2025年,互联网对行业总体增长的贡献度为14%到38%。12互联网还能够为该行业及其相关价值链带来高达7%13的就业增长。取决于互联网覆盖率和网速的提高,绝大部分增长可能来自于为智能家电、互联网电视、数字媒体内容和服务开辟的新市场。
汽车:建立新的销售和服务
面临增长放缓和产能过剩,中国汽车业提升生产力的压力越来越大。互联网将帮助中国汽车制造商和相关价值链上的企业克服这些挑战,创建新的增长模式。领先的制造商已经使用实时数据来供应链的库存水平及运输线路。
麦肯锡和中国汽车厂商的合作显示,业绩最好企业的库存周转速度比最差的快了5倍。今后,消费者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会越来越普遍,互联网还能够帮助汽车制造商持续攀升的营销成本。斯柯达和大众公司正在尝试通过官方网站或天猫销售汽车,此外易车网、汽车之家等汽车垂直网站也发展迅速。
除提供更多的和助驾性能外,互联互通将为汽车业造就一系列新市场和服务机会,比如维修保养提醒和远程车况检测,既为经销商节省了服务成本,又为车主节约了时间。在中国,通用汽车的安吉星提供GPS和维修保养提醒,宝马的ConnectedDrive则通过智能手机提供远程控制。
梅赛德斯奔驰最近发布了“Mercedes me”数字平台,整合目前和未来为消费者提供的各种服务。本土车企现在还是主要关注首次购车者,对他们的信息掌握得有限,但随着客户消费的换代,互联互通将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用户洞见,帮助汽车制造商实现未来的汽车和增值服务销售。物联网则为售后打开了新市场,如汽车的维修保养提醒和远程车况检测等。互联网还能追踪甚至锁住拖欠贷款的车辆,这样银行和经销商也更加愿意为信用纪录不足的中小企业主发放车贷。
中国的二手车市场正在成长,发展空间还很大。据预测,二手车市场的增速将快于新车销售,即从目前的每年300万辆增加到2020年的2000万辆以上。电子商务平台优信拍和车易拍为经销商提供了可靠的二手车,帮助消费者寻找满意的车,提高每次交易的信息透明度,从而消除目前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一些领先的网站提供二手车交易的比较,如果能够出现类似美国Carfax 和 Kelley Blue Book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汽车历史和公允的价值评估等种种便利,二手车的增长势头将会继续下去。
大型汽车租赁和服务商通过搭建网上平台来削减销售和市场费用,而出租车和豪华车租赁服务开始使用互联网优化车队调度。乘客则可以使用滴滴打车和快的等移动应用就近打车。
预计到2025年,互联网技术对汽车业GDP增长的贡献度为10%到29%,之中60%来自于提高的生产力。我们评估的互联网应用对汽车业及其相关价值链的就业影响倾向于中性,最高可增加1.5%的就业率。由二手车、远程服务、商用车次级车贷等新生市场可以创造多达28万个就业机会,足以抵销因现有运营中生产力提升而可能失去的20万个工作机会。
化工:推动产业链
中国的化工行业正在过程中——化工企业在低利润的大宗商品上竞争的同时,开始开发更加高端的产品。与此同时,公众对环境的普遍担忧导致监管的加强,企业的成本也跟着增加。受此影响,化工企业迫切需要优化生产流程。互联网技术能够帮助化工企业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提供从供应商库存、货运物流到下游客户需求等方面细化的实时数据,互联网可提高预测的准确度并优化生产计划。这些工具的使用目前在中国仍然处于初期,但大型制造商有很强的动力加快发展。互联网还能帮助化工企业紧跟科学与行业的动态,与客户及外部专家实现合作,从而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目前互联网对该行业的影响比较有限,但是随着化工企业将销售扩张到中小城市,也有可能带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有些公司已经搭建了自己的网络平台,或者与阿里巴巴、慧聪网,或广州化工交易等第三方平台展开合作。
企业可以利用物联网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例如工业企业的水处理方案。精细农业则是另一个新市场:传感器能够收集、处理农田中水分和营养水平的实时数据,并自动生成所需的肥料和处理方法。
预计到2025年,互联网对化工业GDP增长的贡献度为3%至21%。生产力的提升有可能导致该行业及其相关价值链最高3%的就业损失。新市场能够抵销这一影响,但是在很多领域,新市场的成长取决于物联网的发展程度。技术标准的统一可以加速这一进程,让企业能够借助同一个行业平台而无需专门开发自己的系统。传统上,化工行业的IT投资要低于其他行业,特别是在中国。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互联网的潜能,化工企业需要加大对技术的投资。
金融:服务新的零售及企业细分市场
随着监管的进一步放松,以及互联网金融越来越大的影响,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些趋势可能会逐步侵蚀利润,使金融机构利用信息技术降低成本、开拓新市场的紧迫性更为突出。
通过对互联网上海量的实时数据点分析,银行可降低不良贷款风险。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纷纷搭建了网络平台,以提高市场营销和与客户互动的有效性。根据中国工商银行的估算,网上的交易费用仅是网点柜台的七分之一。15提高风险管理和降低交易成本,可让银行有能力服务更多的个人和中小企业客户。
目前,中国消费者有大约60%的金融资产放置于银行存款,但互联网降低了交易成本,也降低了投资理财的门槛。网上货币市场基金、折扣券商和第三方在线市场开始出现。在线支付平台为网络零售交易提供了关键的基础,亦推动了实体零售消费的增长。
预计到2025年,互联网对金融业GDP增长的贡献度为10%到25%。但是,生产率的提升可能削减最高5%的就业率,特别是在销售和客户服务领域。
另一方面,因为互联网工具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资本配置将更有效率,从而将为其他行业创造500万至1,100万个就业机会。
考虑到互联网金融创新,金融业监管框架需要进一步明确。互联网金融模糊了不同监管方管辖的贷款、支付和投资领域的界限,这就需要各方通过合作来达成可预测的、统一的监管框架。监管方的挑战是紧跟变化,并在鼓励创新和降低风险之间寻求平衡。同时,为建设强大的信贷系统,监管者也需要制定明确的数据分享规则和保护用户隐私。
房地产:从砖块到鼠标
中国的购房者和租房者越来越倾向于在网上搜索理想居所。类似搜房网等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开发商、经纪人、个人房东的挂牌信息、楼盘广告和搜索功能。由于能够更快地找到有诚意的购房人,开发商和经纪人可以优化房地产搜索和交易流程,降低营销和存货成本。地方政府现在可以搭建土地招拍挂网上交易平台以增加信息透明度。此外,中国最大的C2C网站淘宝网也在2012年推出了抵押房产的拍卖平台。
电子商务平台让房地产开发商、承包商和连锁酒店可以在各类电子商务平台上采购建筑材料、设施、设备和装潢材料。通过整合众多小型批发商的订单,采购成本可降低5%到30%,并且小型供应商可与买家直接对接。
互联网也创造了新的商业领域。例如,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建立网上社区与某个小区的业主们保持联系。这类社区往往用于常规的管理和维修或提供增值服务,不过隐私和仍是问题。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正在塑造商业地产的需求。网络零售降低了实体网点的需求,却提高了拥有先进物流的现代仓储地产的需求。一些商场正变得更加娱乐化和以消费者体验为导向。把旅行者和愿意出租房屋的业主连接起来的新型服务网站则对酒店业产生了压力,虽然度假房屋租赁在中国的推广速度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慢。
互联网对房地产产生的可量化影响充满不确定性。预计到2025年,该行业的GDP增长可能因为互网降低3%或增加6%。随着互联网带来生产力提升并重新塑造需求,也可能会为该行业及其相关价值链减少高达8%的就业机会。此外,互联网有可能导致房产的价格变化,因为购房者和租房者获得的信息更多,更高的透明度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溢价。
医疗卫生:扩大覆盖,降低成本
中国正在雄心勃勃地改革其医疗卫生体系,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对原有系统的压力越来越重。医改能否成功,医院资金也许是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不过,一旦医改成功,互联网将成为提升医疗系统效率的重要工具。现在很多低级别的医院、社区卫生所和农村诊所都缺乏技术系统。即使是大城市的三甲医院,信息管理仍然十分分散。从纸质病历记录到电子管理系统的转变将大幅提高中国公共卫生医疗的管理水平。结构性失衡是中国医疗卫生系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80%的资源集中在城市,患者哪怕是小毛病也要千方百计到大医院治疗。
区域健康医疗信息网络(RHINs)则可以将大医院和社区诊所联网,协调转诊和治疗事宜,从而缓解这些问题。目前,区域医院信息网络已经在上海和北京实施,并逐步推广到全国其他大城市。远程医疗和远程检测在病人和几百英里之外的医学专家之间建立起全新的联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资源的不平衡。这些理念在中国快速发展,但是必须有效协调医院和医生的利益,才能实现全部潜力。
互联网还能够提高治疗水平。例如,临床决策系统协助医生进行诊断,如果开立的药物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就会进行提醒。电子病历和网上追踪系统有助于制定疾病治疗规范,医生可以访问学习网站(例如丁香园),了解的研究成果。
现在,人们可以访问点评医院和医生的网站来了解相关医院。因为这些工具使得治疗结果和患者满意度更加公开透明,医院和医生就必须做得更好。网上预约系统能够缓解三甲医院的排队问题,而网上咨询平台可以让患者直接向医生提问。
制药公司和医疗设备制造商可以通过大数据扩大研究合作,提升临床试验效率。为了加强对药品供应链的监督,杜绝假药并防止滥用,药品电子监管码已经得到应用。电子商务最终将扩大非处方药市场,也能够提高市场营销的效率。
互联网每年可以节约1100亿到6100亿元人民币的医疗卫生支出,这笔费用将占2013年到2025年医疗卫生成本增长的2%到13%。16效率提升可能削减该行业及其相关价值链最高2%的就业。但同时,一个更高效的系统将产生更多的间接收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打造更健康更高效的劳动力队伍。
电子病历和区域网络等信息化举措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政府也需要采取行动,鼓励医院、医生、制药企业、医疗设备企业以及支付方使用基于互联网的工具和系统。与此同时,个人医疗信息的私密性非常关键。有关方面需要出台新的监管政策,以控制风险,监督新药和新服务的质量,防止欺诈和网上误导信息。
互联网经济潜力的释放取决于政府举措和行业接受度
预计到2025年,互联网将帮助中国GDP年增长率提升0.3%到1.0%,相当于GDP增长总量的7%到22%。而最终能够挖掘多大潜力,取决于政府对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重视与力度,企业推进数字化的意愿,以及劳动者的适应程度。
如何借助互联网推动经济增长,中国政府面临多重挑战
政府各级部门有机会通过网络系统与工具提升自身的效率。而作为监管者,政策制定者需要熟悉技术语言,才能参与行业的讨论,保持监管理念和监管模式与最前沿的创新同步。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需要营造能够解决以下问题的政策环境。
加强隐私保护和数据共享:
互联网所创造的价值潜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数据共享,而这将引发用户对隐私安全的深切担忧。2012年底,中国政府颁布了初步的网络隐私保护条例。但是还需要探索更完善的法律法规对违法者严惩不贷,以及投入足够资源加强执法。此外,建立一套均衡的法规体系明确企业可以共享的信息种类、获得许可的使用方式,以及消费者必须同意的信息类型,这样才能消除采用大数据的种种限制。如果政府向社会公开数据,则可以起到巨大的示范效应。
放宽对市场的管制,鼓励创新:
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利用互联网的程度取决于政府监管。在金融服务业,银行能否全面开通各类在线业务,取决于某些交易是否需要客户亲自到场的规定。又如,网上平台可以推动二手车市场的发展,但前提是跨省交易的监管规定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激烈的竞争(包括国内和国外)将促进生产力提升。清晰、透明、允许失败和破产的市场机制,将可以强化企业的风险管理。此外,互联网能够形成巨大的网络效应,以及“赢家通吃”的商业生态。政府可能要密切监督竞争的发展态势,以确保生产力的最大提升、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法力度,另一方面要鼓励新创意的传播与融和,两者间的平衡也是发挥创新的重要因素。
培养劳动者的技能:
互联网可能会重塑劳动力结构。政府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劳动者新能力培训。还可以通过调整学校课程,培养学生数字化技能,打造真正的从毕业到就业的通道。实际上,新的数字化教育工具也能够帮助快速、低成本地提高全国的教育质量。
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并制定标准:
2013年,中国家庭的宽带渗透率仅为39%。政府的是到2015年提高到50%,3G/LTE覆盖率达到32.5%。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让更多中国人可以上网和更多行业可以采用互联网技术的关键所在;和大数据应用尤其需要足够的带宽。采用国际技术标准(而不仅是独特的国内标准)将有助于提高中国的竞争力和出口能力。
企业必须为快速的变化和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
从传统企业到数字化企业的转型,需要变革公司文化、策略、运营、组织架构和合作伙伴等方方面面。下面是企业领导需要着力思考的几个方面。
以客户至上为纲:
互联网赋予了消费者新的力量,只要移动手指,就可以“投奔”其他商家,因此企业必须以他们的需求引导运营的方方面面。消费者期望的是无缝、便利和个性化的用户体验。现在,企业不只将关注点放在大规模生产上,它们可以通过网络选择更广泛的供应商、收集客户洞见、推出更复杂的产品组合,以更精准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中国消费者热衷于使用社交媒体,因此增加社交连接、搭建网上社区是企业建立口碑和品牌忠诚度的重要策略。而留住客户的关键,也许是以建立长期信任的方式管理数字消费者的个人数据。
调整策略为新一波竞争做好准备:
互联网加剧了竞争,新的赢家在各个行业都有可能出现。老牌大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必须做出调整,迎接来自创新业者的挑战,否则会被打得措手不及。现在,竞争随时可能从某个意想不到的角落出现,因为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客户体验的反复测试和调整非常关键,但是企业必须很快确定能够创造最大价值的数字化投资。企业领导必须深入参与,因为他们所作出的决策可能会颠覆业务模式。从短期看,转型所需的前期投资会对企业的成本结构形成压力,但是赢家将可能获得长期的收益。
运营转型:
互联网要求各个行业的企业变革运营和业务模式。企业必须精心信息和产品,以求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更具竞争力。生产运营也需要更强的柔性效率,以灵活应对市场。整合大数据可能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命题,但是它能帮助企业优化决策、改善资源分配,以及更好地倾听客户洞见。企业对技术投资和产品组合的评估将更频繁,因此首席信息官在企业战略中的话语权可能需要加大。
培训高技能人才,构建相应的组织架构:
高技能人才短缺会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掌握大数据和高级分析的专业技能人才。大公司可以定向收购小型高科技公司,以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企业还需要培育自身的人才队伍,如对现有员工的持续培训、与同业或教育机构合作,或是与政府联合创建外部培训项目等。下一步企业该考虑的是如何将数字化人才整合到现有组织架构中。在一些成功的案例中,一把手往往会亲自担任企业“数字先锋”的角色。企业还需要调整传统的职能管理组织架构,更好地反映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更加乐于接受合作伙伴和外部合作:
在互联网时代,产业链中的主要活动不一定局限于公司内部。如移动互联网设备等某些行业细分,一个涵盖软硬件开发商、应用开发商、内容提供商和增值产品制造商的更为广泛的生态系统已经形成。为了建立相关标准并打开物联网市场,AT&T,思科,通用电气,IBM和英特尔公司成立了工业互联网。要充分开发远程医疗和精准农业,可能也需要来自各行各业展开类似的合作。
转载请注明: &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暂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xcel限制编辑区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