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里的金钥匙银行短扣是什么意思思

笑的时候,你乐乐的一起分享;哭的时候,你默默的一起承受。网络征程,十年漫漫,意气风发、追波逐浪,错失良机、长吁短虚,斥金如土、恢弘气势,让贤归隐、东山再起……你一直这里。那些人、那些事……已在心里发芽生长,镌刻成e路上抹不去的印记。从拨号上网到宽带光纤,从资讯冲浪到游戏指尖,从娱乐八卦到购物疯狂,从86换遍到移动互联……那些玩意、那些逗趣……已在生活、工作中扎下根去,已然是e路上的不可缺少的伴侣。十年征程,是e网情深呵,蓦然回首,e路有你同行。相约十年,你还会在下一个路口?
与电脑互联网同步成长
我出生于1981年,从小衣食无忧学习不认真。在学院路一所普通小学里,成绩始终为中下游水平。父母十分焦急,为有效调动我的学习主动性,1993年父母出资近两万元为我购置了286电脑与全套科利华学习软件。神奇的电脑与神奇的学习软件,极大调动了我的学习积极性,很快我的语文、数学与英语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小学时,我的成绩在50人的班中排名30左右。上初中时,在电脑的促进下,排名已升到班内前十几名。看到了我的明显进步,父母决定与时俱进为我更新电脑与系统和学习软件。十几年来386、486与双核电脑陆陆续续进入家中,我俨然成为电脑追星族,总是与时代同步拥有最先进的电脑。初中时我就开始网上冲浪,自学了五笔字型、汉语拼音两种中文打字技术,打字速度甚至与专业录入员的盲打媲美。父母适时严格控制,我始终未成为病态的游戏迷与网迷。上网明显提高了我的中文功底,语文成绩很快在班内一枝独秀遥遥领先。互联网极大扩展了我的知识视野,调动了我的求知欲望。初中时我并没有考大学的愿望,不顾父母反对,初中毕业进入了中专学习。中专毕业进入一家外资五星级宾馆工作,开始感到了知识的不足,我有了上大学的冲动。工作两年以后,我自学考上了英国一所大学与中国大学合办的全英语教学的电脑专业学习。大学毕业后,我成为专业程序员,协助单位建立了高水平中英文网站。从一个贪玩的孩子,成长为软件技术人员,电脑彻底改造了我, 让我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没有电脑互联网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1999年暑假期间,北京晚报举办《创维杯孩子与电脑征文》活动,父母动员我投搞。未曾想到,我写的《动心动情伊妹儿》在日晚报上发表。这是篇不到千字的短文,描述了我与83岁老奶奶电子邮件交流的趣闻趣事。父母在秦岭山区插队,恢复高考后父亲考上大学与研究生,我出生前后父亲正在读研。我出生在西安一所大学的爷爷奶奶家,在奶奶的哺育下两岁多才回到山区的母亲身边,四岁时与父母一同落户北京。我与奶奶有着极深的感情。爷爷去世以后,电子邮件成为我与奶奶交流的桥樑。身为教授的奶奶,一生心胸宽广,将四个儿女与五个孙子全部培养大学毕业,沤心沥血缔造了四世同堂的和谐大家庭。互联网与电子邮件寄托了我对奶奶深切的感情,表达了奶奶对我的无限期望,对我的健康成长促进很大。文章在晚报上刊登以后,在学校与家属大院内都引起了轰动,我象范进中举一样瞬间成了红人。这篇文章被评为优秀征文,北京晚报破例授予我小作家称号,颁发了小作家证书与奖状。文章获奖与小作家称号,对我的一生影响极其深刻,成了我一生最重要的分水岭与里程碑。小作家称号让我突然迸发出写作的动力,上网造成的良好文字动底,在业余写作中得到了尽情的发挥。从此我成为报刊的业余作者,经常通过互联网发出去一些文稿。 互联网为我的工作与业余爱好提供了极大便利。十余年来,我通过互联网发出工作交流文件无数。十余年来,我通过互联网发出散文与评论征文百余篇,先后有十篇文章获得重要奖项,得到了数码相机、MP4、电脑、微波炉等的奖励。第二篇获奖文章《微波炉让我健康成长》,2000年底获松下电器《我与微波炉》全国征文二等奖,这次征文并不是面对孩子。2000年北京晚报《梅地亚杯寒假读书征文》,我的《知识经济让我茅塞顿开》文章获得二等奖。2003年非典期间,共青团中央与中国青年报《非典全国征文》活动中,我的《非典时期我们长大了》文章评为优秀征文。 2008年北京晚报《晚报50周年征文》活动中,我写了一篇《晚报赋予我上进的动力》文章,讲述了小作家称号对我的激励鞭策。这一次晚报征文收到了数千篇文章,晚报精选出几十篇优秀文章奖励,并且以《我们同行》结集出版。书中汇集了众多名作家、名记者与社会名流的高水平力作。一个默默无闻青年人的文章,有幸与名家名作结集成书全国发行与获奖,令我十分激动。日的北京晚报,又以《我与晚报全新的人生》为题发表了我写的另一篇文章。2011年3月,我的《中医药应该占领中国城乡医疗医药大市场》文章,荣获中山市中医文化节征文二等奖。2011年七月,我写的《森林化应为北京郊区绿化之首》《北京成为世界城市必须深度挖潜》两篇文章,获得北京市征文优秀奖。没有任何物品能同电脑互联网媲美,对人产生如此巨大的推动,对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变革,赋予孩子如此巨大的能量,甚至远远超出了学校与父母多年孜孜教育的成果。 与电脑、互联网相伴十余年,练就了我出色的中文与英文两种文字功底,对我的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单位领导发现了我中英文双双文笔出色,迅速将我从程序员提升为管理人员,专职从事市场分析、工作总结、文件编制、合同起草等重要中英文文字工作。30岁的我,已经成为颇受重视的公司中层管理干部。如果没有很早与电脑互联网结伴,如果没有电脑互联网练就的中英文功底,我很可能一事无成。涉足管理工作以后,我才发现自已在管理与经营知识方面的巨大差距,意识到再系统学习与提高的迫切性,我决定攻读研究生,力争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早早涉足电脑互联网的高科技启蒙教育,让我终生受益匪浅。没有一种数字电器对于孩子与家庭的深刻影响,能够与电脑媲美。 如果中国每一个少年儿童都有机会从小学习电脑互联网,中国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将会极大提高,中国的科学创新能力将会令全世界惊震。希望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能从孩子学习电脑互联网中收获丰硕的果实。希望在国家、社会与家庭全力促进之下,全国每一个孩子都能普及电脑与拥有电脑。同时在电脑的普及推广活动中,全力防止少年儿童误入网恋与游戏恋的歧途,让电脑互联网真正成为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动力与知识的源泉。 2009年我终于考上了研究生,踏进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门,开始了新的学习征途。一个从小不爱学习的孩子,通过电脑互联网终于变得热爱学习并且最后成才。
作者:毕献平&&
我这人长的看起来一点不像年届半百之人,白白胖胖的,样子很像朝鲜人民的慈父领袖金正日同志。自从国家不再让我发光发热,我就成了真真正正的无业游民无所事事啦,我无颜见江东父老托屁养病闭门不出,却又不甘寂寞献身网络,就像一条大鱼落进网里,上窜下跳,虽是垂死挣扎,却尽显自己银闪闪的鳞焉,红乎乎的尾焉,白生生的腹焉,全不知生命之将告罄。说话之乎者也,俨然一经纶满腹的磬磬大才,挥舞巨笔,叱咤风云,不知者还以为我是北大教授下网游戏与民同乐哩。更兼我相貌敦厚,谈吐风雅,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像个谦谦长者,并有一柄金丝眼镜彰显才学,就更显得伟大的不可一世了。 网络确实有它的好,像我这样一个糟老头子,若蹒跚于街哪个美女肯瞟一眼乎?瞪一眼倒有可能,像细雨绵绵之时瞪脚下被淋的面目全非的狗屎。可一上了网,我就犹如天将下凡,一身本事像长坂坡几出几进冲锋陷阵的赵子龙。如云的美女前呼后拥,争着和我说话,抢着和我聊天,闹得我不得不天天潜水,偶一露头那QQ好友上的美女头像就闪闪乱蹦,似乎都要急急慌慌跳将下来和我拥抱亲热一番。终于有那么一天,有美女慧眼识珠并捷足先登,一个Q名玉树临风的美眉爱上我啦,并且爱的死去活来,感天动地。 可我毕竟是个受党教育培养多年的好同志,不愿让天真无邪的美眉沉湎于对我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就以实相告。糟啦,对方急了,指责我在胡说八道,是看她不起,不想接受她的真爱,若我拒不接受她的以身相许她就要吃耗子药以死明志。她坚信以我之才非中文教授即文坛巨擘,绝非无业游民跖跖浪子。 我在她甜蜜的威胁下只得幸福地徘徊在似是而非中不知所措。 她常常多情地从QQ里发玉照给我。哎呀呀!她实在是个国宝级美女,面若桃花,腮如红杏,眼似深潭,高个细腰,丰乳肥臀,特别是她又细又长的美腿,堪与港星舒琪媲美,看的向来自以为定性如圣人的我也不由心跳过速,差点把小命OK了,不得不急吞几粒硝酸甘油自救。她的每个镜头都爆发着青春诱人的活力,展示着她的似水柔情和火辣性感。我都怀疑这是否真的是她了,她高山仰止的美丽令我神魂颠倒。该不是她在那儿下载的世界小姐忽悠我这老头吧?但她指天发誓,说此人非她天打雷劈。我真是走了狗屎运,我感到自己又焕发了青春,我真是迷上她了,一天不在QQ上看到她的倩影就惘然若失,我习惯看她嗲声嗲气地称我亲爱的老头儿了。我几次嗫嚅难言地说我们之间年龄悬殊太大,不合适,嫁我实在太委曲。她说她就喜欢年岁大的,有安全感呀!并例举了杨振宁的八十二对二十八,XX的七十对二十……反正她是发下天大的宏愿非我不嫁啦! 爱情使人陶醉更让人晕眩,我这老头也难以幸免。我春风得意,一颗早已枯槁的心忽逢甘霖,泡涨涨的又想发芽。我天天似喝多了老酒,处于半醉的亢奋状态,好像那个如花似玉早已非我莫属啦。我真没想到我半百之年还有如此灿烂的桃花运好走,我从心里感谢比尔盖次同志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软件,更感谢中国网通的同志们不辞辛劳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网络服务。我一天到晚如卧云上,已经忘了自己姓字名谁吃几碗老干饭了。 有爱做后盾,我气粗胆壮,终于敢和我家的黄脸婆拍案对骂了。老妻这一惊非同小可,我如此英勇无畏可是史无前例的啊!她呆呆地盯我看了半天,才如梦初醒号啕大哭起来,两股泪水破堤涌出,在她干桔皮一样的老脸上奔腾而下。 玉树临风自称是个模特,月入白银过十万,生活舒服的不像话,名车焉,豪宅焉,仆役焉应有尽有,就她一只小狗一月花费就够我老人家喝五年二锅头的。她笑盈盈虚位以待,就等我去入主其家安享清福过我们的二人世界啦。原以为我此生就这样平淡无奇地过去了,谁知道天上真的掉下来个林妹妹,而且正好砸到我怀里,唉,这运来如海啸,山都挡不住呀!我心花怒放的像漫天晚霞,烧的眼珠都红啦。人登高而水趋下,我不能再枉渡为数不多的余生了,我得抓住青春的小尾巴去找我生命的第二春啊。 事实再次强有力的证明,我还真不是个无情无义的家伙,尽管玉树软硬兼施催促再三,我却迟迟狠不下心肠与老妻摊牌。 当我犹豫许久终于下定决心要与老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远赴深圳和我的宝贝玉成好梦之时,我偶然从一个网站上看到我亲爱的玉树临风的几帧玉照,说是XX名模,早已花开有主了。我感到好笑,混帐的记者,他小子哪儿知道她的Q名就是玉树临风?而她的真命天子就是躲在这个破烂的小城里深藏不露的我呀。此事万一泄底,那些可怜的娱记还不像逐腥的豺狗蜂拥而来才怪。 我正暗自偷乐,一个网友突然给我传来他截获的玉树临风与别人视频聊天的镜头。我惊出一身白毛汗,捶胸顿足暗暗庆幸自己的老谋深算,幸亏没有和老妻过早摊牌,不然老妻一脚把我踢出门外,我可就真成丧家之犬咧!让我大吐特吐的是,那个玉树临风竟然和我一样,也是糟老头一个!戴着眼镜,蛮有前途的样子,正咧着大嘴一脸无辜地傻乐。 奶奶的,这个变态!差点害的我这个好人晚节不保。 我像得了一场大病,浑身虚脱的没了举手之力。丫挺的,哪天碰上那个骗色骗情的家伙,看我不使出我家祖传的绝世武功鸳鸯拳,非打的他丫的满地找牙不可!
开着“网络快车”为农产品找“婆家”
我的家乡焦尾城村座落在山西省河曲县文笔镇,紧靠长城,濒临黄河,与内蒙古、陕西省隔河相望黄河在这里向西拐了个弯,将一大片滩地甩在东岸这是黄河留给家乡人民的一块宝地,勤劳质朴的父老乡亲在这块依山傍水地肥水美的宝地生息、耕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焦尾城村葡萄独家上市,不仅彻底结束了当地人吃葡萄靠“进口”的历史,也使好多村民尝到了葡萄带来的“甜头”。全村80%的农户近1500亩水浇地种植了葡萄,葡萄成了这个村的主导产业,成了农民的“聚宝盆”。 九十年代初期,因为没有电话,村民们不了解外面的“行市”,种的葡萄卖不上好价钱,送到城里又赶上跌了价,吃够了没有电话的苦头。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原因,被外界誉为“三省交界、信息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村民们急切地盼望着能早日装上致富的“顺风耳”、“千里眼”。 2005年2月“村村通电话工程”进了村,一批葡萄种植大户的家中率先装上了电话,村民们像迎“财神”一样,拉电线,安电话,村民纷纷将“致富金线”牵进了家门,村民们兴起了一股“装电话热”。有了电话,村民们如虎添翼,摆脱了“两眼一抹黑”闯市场的被动局面。葡萄农户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往晋陕蒙周边市县的批发市场打电话询问价格,“葡萄热线”电话更是打往全国各地。 村民宋福种了20多亩葡萄,以前为了卖葡萄、话行情,腿跑细了,嘴磨破了,也卖不上个好价钱,现在,足不出户,通过电话,在家里就将这些业务一一“搞掂”;做葡萄批发生意的吕占青,一个小小批发部一年的销售额有40多万元,由于每天进货、求购、送货的业务繁忙,为了更方便与客户联系,他干脆在家里装了两部电话,竟然能够节省近千多元的差旅费;杨林誉老汉高兴地说,儿女在外地工作,以前不通电话的时候,我只能跑到公话厅里打电话,一来一回就得花大半天的时间,现在家里有了电话后,儿女的挂念,父母的牵挂,都能够通过小小的电话随时联系。 “村村通电话工程”的实施,为焦尾城村的腾飞插上了翅膀,现在,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之一,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200元。村党支部书记郭根昌所说:“电话“村村通”开通的不仅仅是电话,开通的是富裕和文明,开通的是连接世界的平台和窗口,开通的是世世代代农民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致富路上的金钥匙。”为了不断提高葡萄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纷纷把葡萄的品种和价格等信息制成“电子名片”输入固定电话中。只要拨通电话,不仅能听到悦耳的彩铃声,为葡萄打开了一个展示的新窗口,还能传播致富信息,真可谓一举多得。不少农民甚至养成了习惯,电话响起时并不急着接听,而是耐心地让对方听完推销广告。村民燕占高说,彩铃真是一个好媒人!开通“葡萄彩铃”服务后,他的葡萄每斤可以多卖两角以上,还节约了1角的运费,外地的购销商听到彩铃以后大都主动上门采购,省钱又省事,而且打出了村里的葡萄品牌效应,固话彩铃已逐渐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2006年7月,“大学生进万村实施农业科技信息化工程”活动开展以来,来自山西农业大学的大学生们对村民进行了网络知识培训,不仅成立了焦尾城村网络文化站,还建立了门户网页,对外介绍基本概况、历史文化、土特产品等全方位的信息,村民对宽带网络进村反响强烈。如今葡萄农户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坐在电脑桌前,通过视频,与千里之外的客商进行网上洽谈,开动“网络快车”为葡萄找“婆家”。有了信息,村民们引进了优质的早、中、晚熟葡萄品种,满足不同季节市场需求,并把葡萄卖到了全国各地;有了信息,村民们建立了保鲜库,解决了一部分葡萄由于卖不掉而腐烂的问题,可在冬春提供一部分反季节葡萄;有了信息,村民们建立了一个葡萄榨汁和配酒的深加工企业,形成葡萄种植、加工、销售的绿色产业链,村民深有感触地说,电话一打,笑声一串便;鼠标一点、受益匪浅。“村村通工程”的成功实施,为城乡信息沟通和“兴农、富农”架桥开路,现在的焦尾城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晋西北“吐鲁番”。 我坚信,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争鸣号角,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二五宏伟蓝图的深入贯彻之下,家乡父老乡亲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好,越走越广!
老朋友,我们还得继续
&&来源:孟祥山
互联网与我是老朋友了,相识十年。这“家伙”对我来说功不可没。是我与妻的“媒人”,是我儿子出生的医院的是预约者,还是我炒股票的帮手,甚至爷爷失去多年联系的战友也是它给找到的。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最近,我总想着一个问题:这“网络”又不是我的情人,怎么就弄得与我形影不离? 叛逆的思想令我有一种甩了她的感觉。 机会总是会有的。这不?妻子出公差,我只得请假一天,与刚满周岁的宝贝儿子亲密接触一整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试试我的“小九九”,反正最近股市行情也不好,懒得看呢! 我把儿子喂饱喝得,自己也吃了早餐,下一个项目就是玩。搬出所有的玩具,我们爷俩来个大比拼,我也享受回忆一下美好童真的感觉,无比惬意。正当我沉浸在这份惬意之时,烦人的电话响了,是领导打来的,不敢不接。原来我的一个策划方案通过了,报社要求我马上给企业传过去。本来可以用邮箱一发就了事,但我今天可是想拒绝网络的。口头上答应好,但我没打开电脑,而是给同事打了电话,让他到我的办公桌上找然后用传真发。哥们真是讲究,满口答应。心理暗暗叫好,拒绝成功。 没有互联网就不能办事了?可是,一个小时以后,企业老总给我打来电话,一顿赞扬策划方案和寒暄之后问我“孟,你那传真怎么这么清晰?别家的就不清晰,怎么回事帮我问问?”我给哥们去了电话才知道,他在我的电脑桌面找到文件用网络传真发的。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中午的饭我真是不想自己“操刀”。早早给姨妈去了电话,让她给煲点排骨汤我和儿子一起享用,姨妈也早就说要来,长时间不见外孙挺想的,顺便完成她的心愿。姨妈也是满口答应。中午还没到,门铃响了,我开门一看,门口站的不是姨妈,但排骨汤来了。服务员递过一张名片,我是某某快餐店的,以后想吃的可以网上订餐,服务员还在说着什么办会员卡优惠的话,我不由他多讲,赶紧闭门谢客。一会儿,姨妈发来短信:姨妈在海南旅游,以后可以网上订餐,时尚点行不?年轻人!有时间把外孙的照片发到我邮箱或QQ里。我一看这短信,鼻子好悬没气歪了。 晚上,我和儿子刚睡下。妻子电话告急,由于上海开世博会她还没找到宾馆下榻。“那我有啥办法?”我没有好气地回答。“你上网给我查查!”我说“你就不能想想别的办法?我今天想拒绝网络”。妻子听了大骂“你有病啊!我都快露宿街头了你还拒绝网络,快点!我的话费也没了,用网络给我交上!”说完电话挂了,我再打,对方语音提示:您拨打的电话已欠费。思考了三分钟,我苦笑着走到电脑前,先交了话费,接着定了宾馆,然后给妻子打了电话…… 夜已深,儿子熟睡的脸上映着一抹月光,我拿着纸巾擦拭着电脑屏幕,想着自己可笑的叛逆。默默地向我的老朋友道歉:对不起!老朋友,我们还得继续。
互联网引领农村新时尚
&&来源:杨存维
从“走西口”到走世界 我的家乡山西省河曲县,是一个比较偏远的小县,我的前辈们因一曲“走西口”而闻名。如今,在晋西北黄河岸边的这片黄土地上,我和我的父老乡亲们都平静地生活在这里。随着““阳光工程农民网上行”培训工作力度的加大,随着互联网在农村的延伸,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正一天天发生着喜人的变化。农村互联网信息化的阳光正在逐渐洒遍广袤的黄土地,互联网不仅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更能方便快捷地提供所需的科技、市场供求等实用信息,是新型农民致富离不开的帮手,鼠标让农民更快乐,宽带让明天更美好,互联网让我们越活越带劲,让我们这些昔日因“走西口”而闻名的后人们走向全球信息化的“高速公路”。 在互联网里“淘金” 刘虎是一个农产品收购经纪人,以前他通过固定电话,农民报刊等联系方式发布农副产品收购信息,由于时间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许多商机都从身边溜走。刘虎通过互联网,注册成为农业网站成员,发布农副产品收购信息,全国各地的厂家或个人都打电话或发来电子邮件,与他洽谈生意。刘虎利用宽带网络已成为当地最权威农产品经纪人之一。“有了网络这个好东西,我要的信息全来啦,互联网帮我赚大钱!”刘虎信心十足地说对我说。 互联网是咱致富的“千里眼” 我家的表叔已经养鸡多年。今年元旦,家里买了电脑并上了网,他十分兴奋,经常在网上查看蛋鸡行情走势如何。而在过去,为了了解蛋鸡的价格,他常常要骑车到5公里外的县城去打听或者打电话来了解市场价格。“这下可好了,再也不用‘两眼一抹黑’那么被动了,‘宽带网络’终于帮咱装上致富的‘千里眼’。”表叔兴奋地说。如今的表叔在养鸡过程中遇到难题,只要通过互联网,通过专家远程技术培训、咨询、指导,足不出户就能获取种养知识。他得意地说,鼠标一点,信息灵通;视频连接,受益匪浅。 “网购”忒方便 前几天,老婆收到了她在“淘宝网”订购的打折儿童读物,望着女儿欢呼雀跃地兴奋劲儿,老婆再一次感叹网络提供的便捷,让她体验到了网上购物的乐趣,享受到“网购”的优质服务。老婆说:“网上购物,只要调出同一类商品,就可以浏览成千上万个商品,货比三家,非常便利。不仅省去了购物者的大量时间,还节省了买卖双方不少的所需费。网上购物的感觉真好!只需鼠标轻轻一点,足不出户便可网罗心爱之物。”以前购买书籍,衣物等商品,我们必须到商店去购买。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新书新衣服等商品,等到达所居住的小城时,已时过境迁,对于别人来说,早已是昨日黄花。现在好了,通过网上购物,我家也可与时代同行,和新潮同步了。 视频秀时尚 自从电脑装上了宽带,我们又购置了摄像头和耳机,现在每个周末我们一家人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就是坐到电脑前,打开摄像头,视频连接到千里之外亲戚的电脑上,看着西口外的亲人们的亲切的面庞,听着他们熟悉的乡音,瞬间就在空间与心灵上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就算是聊上一天,也从来不会担心昂贵的电话费问题。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聊的过瘾,聊的开心。感谢宽带网络为我减轻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痛苦。宽带网络是连接友人情人亲人的纽带,是开阔视野的窗户,是微缩的世界,放大了生活空间。有宽带网络的日子,家庭其乐融融,互联网已成为我家必不可少的生活伴侣。
中国商业互联网十年发展史
互联网产业可能成为唯一出现伟大公司的产业——吴晓波在他的《激荡三十年》中如是预测。 在这本以探索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改革历程、探索三十年间企业家的传奇命运为主题的书中,我们看到的是历史留下的或悲壮或悲情的背影,或惊叹或悔恨的因缘际会。历史小说般精彩的文笔却让我们更加感叹一个流传许久的规则:在时代的背景限制下,再伟大的智慧也不得不屈从、周旋,以获得合理合法的成长空间。 而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悲情的基调:由技术为先锋,市场、需求强力支撑的互联网产业,其发展似乎越来越远离权力的扶持和羁绊,领衔这些变革、顺应这些潮流的互联网企业家们,也开始越来越阳光地面对财富,越来越逼近千百年来中国商人的梦想,越来越接近真正的商人、真正的商业精神。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有时似是而非,有时又要似非而是”,这些描述企业家心情的箴言现在似乎显得过于复杂。对于时下的很多互联网英雄来说,往往没有这么清晰的、玄妙的为人为商的准则,他们的智慧已经从盘根错节的生产关系解放出来,用来体味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准则。 在这种体味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巨大潜力。十多年来,阿里巴巴对eBay,腾讯对MSN,百度对Google,校内对Facebook。国内互联网公司在成长中摸索规律。 1998年,《互联网周刊》创刊,“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会实现!”是我们的愿望。商业互联网十年历史,我们试图在回顾历史中获得一种更加积极、更加有潜力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力量。 我们发现,商业互联网的历史是那么驳杂,或者说,是那么丰富:十年之间,它以最小的成本完成了泡沫的培育、幻灭与重生。我们希望在这种历史的再现中,尝试摸索中国商业互联网发展的道路,帮助找寻新的增长空间。 1998数字经济浮现 本刊记者 匡冬芳 “互联网来了,就再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天经地义的,再没有一种模式是真实可靠的。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现有的一切都将被改写!变的风险很大,甚至是自杀。但不变的风险更大,肯定是等死。”——《互联网周刊》 互联网来了!1998年,往往被人们视为“互联网元年”,到这一年,新浪、搜狐、网易、阿里巴巴等日后风光无限的网站才刚刚起步。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功成名就的互联网英雄们回忆过去,自是可以用胸有成竹解释了年少轻狂,用敢打敢拼换掉异想天开。因为,毕竟,他们成功了。国外互联网开始发展,然而国内的创业者仍然摸不清本土市场的气候——对于很多拥有这种共同回忆的人来说,发轫之时,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对于前途的发自内心的怅茫。“没有套路就是套路”、“越简单越好”,成为不是规律的规律。 这就是互联网带给我们最大的惊奇和互联网的魅力所在。“恰同学少年”,后来先后登上中国富豪榜首位的丁磊和陈天桥,肯定也没有料到,当时他们还年轻,他们只是不甘平庸于办公室职员,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走进了一个最好的时代。 和很多时代的开端一样,它不是那么通彻全社会的轰动,而是伴着或喜或忧的故事,缓缓开来。 究竟哪一年可以称之为中国互联网的元年?人们也许会有所争论。但无可争议的一点是:1998年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充满机遇性的关键一年,它不仅承接了中国互联网最初的发源,而且也迎来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高潮。它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分水岭,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互联网脱离了高姿态的学院派应用,正式步入了商业启蒙和酝酿的开始。 仿佛一夜之间,“互联网”从土里钻出来,成为中国人都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网虫”、“网吧”、“网校”等新名词如潮水扑面,1998年互联网在中国好似凯歌行进,宣告今天中国人对信息的敏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从这一年开始,中国进入网络信息时代。 在这一年中,太多的名字、太多的标志性事件,应该被我们所记住。 门户大战 1998年4月,美国。美国商务部公布了《浮现中的数字经济》,对新经济进行全面肯定。此外,美国《商业周刊》在这一年特意组织了一批记者,花了两个月时间,从技术、政治到教育,进行考察,做出“21世纪经济”的全面报告,可以说集“信息社会”之大成。 同样是在这一年。中国,寒冷干燥的北京没有沙岭路。一位出生在西北的小伙子来到北京,以几百万美金开始了寻梦之路。两年前,他刚刚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毕业,亲眼目睹了硅谷式的成功,这位年轻、上进、富于冒险精神的年轻人渴望回到自己的祖国大施拳脚。他的名字叫张朝阳。 1998年2月,张朝阳在中国第一次成功地用风险投资建立起互联网公司,并推出了第一个全中文检索的搜索引擎——“搜狐( SOHOO )”。它专为国内网友们搜索全球中文信息站点提供帮助。张朝阳小心仔细地为当时已经如日中天的YAHOO!“做”了一个中文的克隆,期望能把YAHOO!的成功照样子搬到中国来。因此,SOHOO全部采用适合中国文化习惯的分类检索标准,针对全球中文主页进行搜索分类。 秉承了其在美国的恩师尼葛罗庞帝的“网络世界,查找为王”理念的影响,张朝阳从Yahoo的成功之中找到了灵感,其操作方式也采用了先进的资金运作方式——引进风险投资。4月22日,Intel与哈里森公司、恒隆公司及IDG共同投资近200万美元作为SoHoo发展的资金保证。这位麻省归来的小伙子不但学会了美国的技术、管理,更重要的是引进了美国风险投资的机制,其意义之深远,似乎不单是Sohoo的成功所能概括的。 然而,在搜狐刚刚成立之初,也许是当时中国互联网这片处女地上等待被开发的空白和机遇太多,张朝阳反而并不清楚自己的方向和定位在哪里。他将迷茫的目光转向了远在大洋的美国。 此时,一场号称“门户大战”的争夺正在美国火热展开。首先发难的是拥有1400万用户的美国第一网络服务提供商—美国在线(AOL)和网络上最知名的搜索引擎品牌Yahoo!,随后受微软倾轧、走投无路的Netscape转向门户建设,而微软也穷追不舍,正式开启MSN站点向门户进军。此外,一些老牌的搜索引擎公司Excite、InfoSeek等为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不得不卷入门户之争,另外一些同网络有关联的如CNET、没关联的如反病毒软件公司McAfee Online也被卷入进来。 一位名叫姜丰年的中国作者写出了一篇名为《门户大战》的文章,在中国的媒体上被炒得火热。他在这篇文章中介绍了何为“网络门户”:“群雄全力争夺的是被称为‘心灵市场占有率’的网络读者忠诚度。抢占的实体空间是网友打开浏览器时看到的第一个屏幕。美国主流媒体近来已经把这个虚拟市场取名为‘网络门户’。被网友选为上网通路的网站,就有机会在迅速成长的网络广告市场分得一杯羹。” 深受启发的张朝阳恍然大悟,9月15日,Sohu推出2.0版,并明确宣布要做中文第一网站。在当时国内ICP(《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一片为生存而苦苦挣扎的哀怨声中,Sohu出人意料地开辟出一条“内容为王、广告取胜”的成功道路。自诩为“中文版本的硅谷企业家”的张朝阳当时极力要把“搜狐”变成一种新兴生活时尚,他的梦想是要使“搜狐”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也就是仅仅大半年时间,“搜狐”迅速成为中国互联网上的知名品牌。 当年10月,张朝阳入选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评选的全球50位“数字英雄”的行列,张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国内互联网继杨致远之后的又一位传奇人物,国内各种与他相关的报道铺天盖地。也是在张朝阳的振臂高呼下,人们追随着“猴踪狐迹”恍恍惚惚地就接受了网络门户的教义—有搜索引擎、免费信息订阅、软件下载、实时交流、新闻资讯、定制信息甚至到网上购物、网络求助等等,也就是在工具门户与内容服务性门户上“嫁接”成功。 与此同时,搜狐未来的另外两家强大对手—新浪和网易,也在悄悄的诞生、一步步走向门户方向,一步步发展壮大。 一年前,程序员出身的丁磊在互联网风潮的感召下,毅然放弃了自己稳定的工作,成为互联网创业大潮中的一员。此时的丁磊正起劲的在一间7平方米的小屋里没日没夜的开发,捣鼓出一系列以“免费”开头的玩艺儿:免费邮件、免费电子贺卡、免费主页空间、免费域名系统。不过这些产品虽然给网易带来了很高的人气,却没有带来相应的收入。网易的下一个赢利点在哪里? “Hotmail太吸引人了!太有发展前途了!它一定可以成名!它一定可以上市!”这是丁磊看到Hotmail那一刻的感叹。受到启发的网易准备买一套Hotmail系统,在中国建免费邮箱站点。日,www.163.net开放使用,反应强烈,注册用户数以每天2000人左右的速度递增。那时的网易主要还是靠对外出售免费电子邮件系统来大把赚钱。在163.net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之后,许多地方的信息港、网络公司都购买了这套产品,网易因此获得了极为可观的收益。也正是凭借着出售免费邮件系统获得的资金,网易运作初期在没有进行任何外部融资的情况下,靠自有资金独立支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如果说网易想做中国的Hotmail是有心栽花,依靠的是对互联网市场敏锐的观察和判断能力,那么做成中国主流门户则更多的是无心插柳。1998年6月之前,丁磊根本没重视过“网络门户”这个概念。一天,一个国外大网络门户站点的老板告诉丁磊,他们一个月的广告收入高达25万美元。这句话让丁磊猛醒,他意识到网上广告将可能会成为网站最有前途的收入。 1998年6月,网易就将首页向“门户”变了个脸,改版后不到一个月,访问量激增。网易依靠其技术优势连续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创造了若干第一:中国第一家提供中文全文搜索、第一个大容量免费个人主页基地、第一个免费电子贺卡站、第一个虚拟社区、第一次网上新品拍卖、第一个中文个性化服务。 早在2年前(1996年4月),当时国内著名的软件公司四通利方公司开通四通利方中文网站—利方在线,推出中文搜索引擎、中文论坛和聊天室的服务,因其极具特色的论坛和聊天室而得到很多网友的喜爱,成为人气聚集的网站。1998年12月,四通利方公司与总部设在美国硅谷的“华渊生活资讯网”公司合并成功,联合推出全球领先的华人网站—新浪网。曾经担任四通利方公司总经理的王志东成为新浪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一个崭新的门户—新浪网,喷薄而出。 当时的王志东在接受《互联网周刊》采访时,谈到了未来新浪网的战略方向。网络门户不是四通利方一个单独的方向,而是整个业务中的一部分。而整个业务的方向,将是在风险投资大动作的推动下,将中文平台、中文门户网站和中文网络软件整合为中文网络的信息资产,构筑一个获得用户忠诚的中文互联网环境,从而加速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不过,当时的新浪网并没有得到当时的搜狐和网易的多大警惕,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并不起眼的网站日后会演变、发展成为国内中文网站的老大。几年之后,人们才会意识到新浪网的来势不凡,意识到当时的新浪网给“门户之战”带来的丝缕硝烟。 而通过三大门户初创时期资本来源的探究,后来三大门户掌门人命运的不同也就有了可以解释的理由。 张朝阳是通过华尔街正统的风投游戏规则起家,丁磊是卖邮件系统挣钱来做网站,王志东则早期是用四通的钱,是职业经理人的状态。这也就决定了后来王志东以及新浪命运的不同。 除了像搜狐、上海热线、网易、赢海威时空、四通在线等具有全国性影响外,武汉热线、首都在线、天府热线、金陵热线、古城热线以及新改版的“广州视窗”、深圳万用网等,都初步具备了区域性网络门户概念。不过,尽管在数量上国内门户军团声势浩大,但却是“只宣不战”。原因很明白,当时中国大陆只有100多万网民,其中,几十万属于电脑和网络从业人员。许多站点之所以自立“门户”,不过是借机进行媒体公关策划,博得个见报出镜的噱头而已。 然而,尽管当时的门户实力不足,人们却隐隐约约的感觉到:网络门户绝非说来玩玩,而是一种网络发展的趋势,网络生存经营的根本之道。 瀛海威悲剧 其实,当时国内最有资格成为网络门户的是瀛海威。 瀛海威创始人张树新,这是一个与中国互联网普及紧密相联的名字。她用1.6亿元做成功了两件事:第一是让普通人知道了互联网,另外一件是创造了一个品牌。她无疑是中国IT业界中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在男性占绝对优势地位的IT圈中,张树新“女强人”的锋芒显得尤为突出。 1995年5月,张树新创立了一家名叫北京科技的信息科技公司。这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内赫然写着计算机网络。大约1年以后,这家公司成功包装了当时国内最具知名度的互联网品牌: 瀛海威。 而北京科技也随之变成了瀛海威信息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瀛海威在成立后的短短2年多的时间里,公司规模和知名度得到高速发展。在此期间,张树新成为了在国内最早提出应在国际互联网络上提供中文信息的网络服务公司的概念。同时,瀛海威也的确是最先提供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业务的网络商之一。 从1996年开始,瀛海威将树立自己的品牌与普及互联网基本概念的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瀛海威公司与报刊合作辟出最大专栏,用于介绍互联网络的知识和故事,同时,又在各地集中投放大量广告。在大多数人对互联网络还是全然陌生时,瀛海威的宣传向公众普及了关于互联网的基本概念。而当人们对互联网具有初步印象和认识的时候,瀛海威同时也被记住了。 实际上,在一段时间里,“瀛海威”几乎成为互联网的另外一种说法。其实在今天,当互联网距离人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回首来路发现,张树新对互联网最关键的贡献并不在于:用中兴发集团的1.6亿元塑造了一个“瀛海威”,毕竟那个曾经名躁一时的品牌今天已经没落了;相反,张树新将载入中国互联网史册的理由是:她是第一个成功地把互联网变成一种生活的人。因为在此之前,从中科院物理所开始的INTERNET连接到邮电系统尝试网络推广,将近1年的时间里互联网的全部含义就是:为少数科研单位提供网络服务。 从这个意义上讲,张树新是中国互联网最早吃螃蟹的人之一。当然,做这样一个前行者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包括当时人们大多无法上网,近乎天文数字的线路使用费等等。以及这个前行者必然会有其局限性,例如,张树新可以做到让互联网普及,却无法让互联网给公司给消费者带来利益。 作为美国AOL在中国最早的网络接入服务商,瀛海威从一开始就模仿AOL。在当时的美国,AOL是最成功的网络门户模式,只是,张树新忽视了AOL自1985年以来10余年的努力和美国三分之一家庭上网的“群众基础’。张树新心中的“百姓网”,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努力方向,可是,100多万网民中真正意义上的百姓有几何?而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互联网实际上依然是没有价值的。那么,当社会受众知道并且了解互联网的时候,张树新也许应该交出她的接力棒了。 日,身为瀛海威总裁的张树新在开完一次股东大会后,突然宣布辞职。亲手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间联机服务公司的她,终于不得不离开自己苦心经营了近四年的瀛海威。此起辞职风波激起了一场关于“瀛海威现象”与中国ISP命运的争论,张树新认为这是她与投资方中兴发集团之间价值观念上的摩擦碰撞所致,而一些舆论则对张树新的经营策略失误发出质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1月26日,瀛海威高层主管集体递交辞职信,再度引发了一场大地震。中兴发集团公开指责是张树新一手策划了此次“哗变”,她又一次成为焦点人物。 无独有偶,讯业集团也在1998年10月与总裁吕瑞峰分手,中国一北一南两大网络服务品牌—瀛海威时空(Ihwspace)与中国金网(China online)从前两年的对国内市场的大举扩张,在1998年转变为重新定位与商业服务模式转型,中国的网络服务业正在曲折中行进。 瀛海威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至1997年底,在股本金如数到位,在增加了银行借调款和兴发单方股东增加借调款资金的前提下,在总共三笔投入达到1.6亿元的条件下,按照原来目标也就是按照前经营者向董事会报告的投入产出目标收入应当是1.1亿元,扣除公关宣传费用最低估计,也应该是9000万,但实际收入,只有963万元。如此收入过低、投入产出过于悬殊的比例导致瀛海威经营对追加资金和贷款的过于依赖,而由于贷款所产生的过高的财务费用,和瀛海威过低的收入能力相比,使得瀛海威经营无法进入良性循环,直致发展到连生存都成问题的地步。 有人认为瀛海威的问题是整体竞争环境恶劣所导致,当时ISP产业都在亏损,相比电信投资70个亿、中经网近10个亿的投入产出,瀛海威恐怕不值一提。其实,当时中国ISP的危机,并非一个简单的对与错就能讲得明白:Internet来源于市场自由开放的美国,其电信业务有多家竞争,使ISP所需的基本线路价格非常低廉,同时这些电信公司为了推销他们的数据专线和中继线,还采取包销的办法将一部分线路批发给ISP,从而使ISP有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而我国电信业务基本由邮电部门垄断,联通、吉通涉及业务非常有限,价格垄断也因此形成。由于ISP增加了运营成本,用户上网费用居高不下,使得ISP经营困难,张树新的辞职也就不难理解了。 瀛海威的失败也足以令国内众多的网络门户引以为戒:培育门户的土壤还不成熟。当然瀛海威的悲剧也不是孤立的,除了知名度一无所有,这一特点不也是当时一些热衷于无形资产的门户站点所共有的么? 在此后的几年里,瀛海威进行了一系列业务重组、变革、大量裁员与自我挣扎,但始终没能挽救它的悲情命运。这颗曾经耀眼的明星企业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2004年,一条不起眼的简短消息宣告了瀛海威的落幕:北京市工商管理局发出公告,依法对847家企业吊销营业执照。北京瀛海威信息通讯公司也在被吊销之列。 当张树新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名字逐渐安静下来的时候,另外一些同样让人激动的名字开始闪露。让我们在欣赏那些新星的璀璨的同时,也默默感谢一下那些互联网初创普及时代的英雄们,比如:张树新和她的瀛海威。 资本苏醒 互联网商业应用,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离不开资本的伴随。随着“海龟派”张朝阳创办搜狐,首次将风险投资这种西方式的资金运作方式带入中国,开了先河,注定了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从诞生伊始,就是在健康透明的资本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其实,自1985年起,中国就引入风险投资的概念,但在1998年以前一直发展缓慢。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大量的科技成果需要转化成商业利益,而海外VC机构也有一部分正在寻找进入中国做投资的机会。1998年,无疑是中国风险投资崛起的一个起点。 日,美国国际数据公司(IDG)与中国科学技术部签署备忘录,根据备忘录,IDG将在7年内向中国高科技企业投资10亿美元,扶植并支持中国发展高技术企业,还将利用IDG在世界技术信息产业及风险创业投资管理方面的资源及经验,为中国提供市场分析、项目评估、科学技术产品开发和创业投资等方面的培训。随后,搜狐、搜房、腾讯、百度、易趣、如家??翻阅中国第一批创业成功者的历史,几乎都能找到IDG的名字。 事实上,1998年对于中国的风险投资来说,有很多的“第一”:这年的夏天,熊晓鸽代表IDG签下了中国第一单——注资金蝶2000万人民币。这一年,被认为是中国风险投资的开局之年。同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代表民建中央向政协提交的《关于加快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被列为当年“两会”的“一号提案”。这个提案把VC投资从原来的星星之火催生成为如今的燎原之势。 技术潜行 然而,资金问题的缓解只是促进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摆在此时企业面前的关键性问题是:在国外信息企业入侵的压力之下,中国能否在信息技术方面跟上前进的步伐?在这一年,几大IT厂商纷纷在中国成立技术研究院,似乎给出了一个合理的答案。 11月4日,联想宣布成立联想中央研究院,并任命留学日本,又在美国工作过的高文为研究院院长。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介绍说:“联想中央研究院的成立,使联想离市场更近,科研人员的研究可以尽快地转化为成果,这将给他们以更大的成就感。” 其实,看似一个简单的研究院成立,有着更为复杂的背景: 11月2日,Intel中国研究中心成立北京国际语音技术研究组织,并宣布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电气工程与计算机专业的容志诚博士为Intel中国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兼Intel中国区首席技术官 11月5日,微软集团宣布成立微软中国研究院,任命美籍华人李开复为微软中国研究院的院长。柳传志承认,这对中国是一个挑战,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看来,联想研究院的成立与其说是市场需要,勿宁说是面对国外厂商的压力采取的积极行动;从另一角度讲,人才竞争和科研开发的竞争是产品销售竞争的深化,对中国IT企业的成熟也是一件好事。 除此之外,电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也是这一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几乎所有的信息技术类杂志都在谈论着“三网合一”。“三网合一”即电话网、电视网和数据网的统一,因此也被称为“统一网络”。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未来将在一个单一的网络环境下并行传输声音、视频和数据。中国需要一个像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一样的机构,以求未来把信息产业部和广电总局合二为一。 三网合一思潮的兴起,明显是受全球化并购热潮的影响:当年6月,北方电讯( Nortel)出资9.1亿美元收购贝网络公司(BayNetworks)。前者是全球第二大电信公司,后者是全球第三大网络公司。这次并购被认为是“统一网络”引起产业融合的开端;9月,MCI把Internet业务和主干网出售给Cabel Wireless公司;ATT也不甘示弱,先后与英国电信达成合作协议,以480亿美元收购了电信运营商tci,并以50亿美元收购了IBM的全球网络业务。ATT的手法值得特别注意,因为它正通过与电视、数据业务融合的方式,也是相对低成本的方式,实现过去美国政府反垄断所反掉的进人市话业务的扩张。 这一系列的购并带有技术融合的鲜明特征,而且带有全球化的特点。虽然“三网合一”的讨论在后来的电信重组之后不了了之,但这个概念在随后的若干年里又不断被重新提起,并且,人们对“三网合一”涵义的理解也在发生着变化。直到今天,“三网合一”依然是业界所热衷探讨解决的问题。 韬光养晦 在这一年,更多的酝酿还在静悄悄的进行,它们看起来还是如此的不起眼,但在日后的几年里,它们当中的一部分将成长为中国互联网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 马云、马化腾、周鸿、李彦宏,这些如今叱诧中国互联网的风云人物,当时还没有浮出水面,刚刚步入创业阶段:1998年10月,周鸿刚刚东拼西凑拿到30万元开始创业,成立了3721公司,并且推出了网络实名的前身——中文网址。其实,1998年的中国网民还少得可怜,中文上网更是无从谈起。然而,周鸿之所以将其公司称之为3721,就是应那句中国土话,管他三七二十一,有时候人要敢于去做。 这年年底,一个叫马云的杭州小个子决定离开北京,带着几个老部下回杭州创业。三年前,在去了一次美国目睹了互联网的巨大魅力之后,他就创办了“中国黄页”,这也是国内第一家网上中文商业信息站点。在这个黄页上成功地发布了浙江省“金鸽工程”、上海电视节、无锡小天鹅、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官方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和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站点之后,马云急需开拓出新的更大的空间。1998年决定离开北京回家乡创业成了马云一生中最艰难、最关键性的决定。一年之后,一个阿里巴巴网站将横空出世,它在今后的若干年里将缔造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很多个第一。 此外,一名叫李彦宏的北京大学留学生在这一年写了一本《硅谷商战》,借着做书的推广为自己做宣传;陈天桥这一年还在金信信托投资公司总裁办公室做主任,他日后的竞争对手史玉柱却已经选择在这一年重新出山,倒腾出日后的脑白金,开始其回归之路?? 必然规律 1998年大概是“IT教皇”比尔·盖茨最难过的一年。一场由美国司法部与美国20个州联名起诉微软违反反托拉斯法的世纪讼诉,将盖茨推向了被告席。这场微软与美国政府的较量,不仅决定着微软的命运,更对整个IT业界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不过面对来自各方的严峻挑战,盖茨显得从容自若,丝毫也未放松前进的步伐。他先是利用自己在操作系统上的绝对优势,对Netscape施以重创,一举攻下了浏览器市场的半壁江山。接着,他收购了Hotmail与LinkExchange,在Internet战场上未雨绸缪,并推出了Win98 WinCE SQLSEVER7.0等升级换代产品,继续着自己的“数字神经系统”与“WEB生活方式”之路。 10年之后,当我们回过头来观察1998年所发生的那些“网事”,从“门户大战”到“三网合一”,到反微软垄断案,这其中所折射出来的趋势和必然联系又是什么? 我们也许可以从中看出信息经济不同于工业经济的本质所在,也是数字时代价值模型的基础:信息经济使得社会化的成本正在降低之中。 信息产业革命所带来的不同于工业革命的新价值,其经济的根源是低成本社会化。在高成本社会化与低成本社会化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高成本社会化规模的扩大,针对稀缺物产的垄断,会将成本转移给消费者;低成本社会化规模的扩大,并不意味着对知识的垄断。这个规律在1998年呈现出量的爆发和质的飞跃。由于信息产业的规律忽然发生变化,原来高成本才能做到的扩张,可低成本实现。 过去,高成本就象草原上抑制蛇生长的鹰,如今蛇的天敌没有了,蛇就大量繁殖起来,于是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失衡。一些大的垄断性的经济开始在各个领域疯长,而传统体制对此极不适应。因此产生了微软案这种对经济生态环境失衡的手忙脚乱的反应。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大规模的企业重组建立在技术和业务融合的基础之上,商业流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体现在“三网合一”的大型全球化并购之上。 这一规律还体现在这一年网络门户的爆发。门户站点采用的是一种几乎无本万利的增值途径:一方面是业务间的相互融合与渗透,一方面是互联网股的高涨。这使网络门户成为典型的低成本扩张。成立没几年的Yahoo,市场价值90多亿美元,超过老资格的纽约时报集团,令人叫绝;在线拍卖公司eBay通过股票交易在短短一年内积累了77.3亿美元的资金,股价收益比率高达1745;万维网搜索引擎公司Inktomi市值29.6亿美元,而其1998年的收入不过2040万美元。低成本扩张的规律直接引发了1998年国内门户网站的崛起。 上述事实共同的主线,是由技术融合导致业务融合,在这种融合中实现低成本社会化。 1999年即将到来,过去一年的IT发展提示人们:要迈好进入新世纪前的最后一步。过去的一年,是信息革命从技术革命发展为产业革命的关键一年,表现为代表新方向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已经出现,技术融合正导致产业融合和社会转型,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的体系框架已经形成,信息社会的远景正在描绘。 1999 “网络时代在中国仅仅是开始,根本谈不上什么泡沫经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犹如暴风雨,暴风雨来临时肯定会有一些灰尘要被掀起,肯定会有一些追风的公司用·com概念包装一些杂芜的东西。但灰尘在暴风雨过后是要被涤荡掉的,追风的公司永远不会成为主流。” ——1999年 实华开电子商务集团董事长兼CEO 曾强泡沫抑或风暴 本刊记者 匡冬芳 1999年,中美在同一个时间,站在了不同的点上。 正当国人抱着对农业时代一个非现实的人物—小燕子的狂热,盼来《还珠格格》的续集时,信息时代的美国人,出于对“1998年发布的《浮现中的数字经济》所引起的广泛兴趣的一个回应”,由副总统亲自出面,发布了它的“续集”——《浮现中的数字经济II》。 《浮现中的数字经济II》的主题是:显示信息技术如何转型美国经济。报告指出,电子商务和IT产业以爆炸性的速度增长和变化,改变了美国人工作、消费、通信和娱乐的基本方式,并考察了这种发展及IT产业作为美国创纪录的持续增长、低通胀和高收入工作创造背后的驱动力。 同时,美国《未来学家》12月号《展望1999年》谈技术时的第一条就是:“今后30年将发生一场几乎会给生活的一切领域带来变化的技术革命。将会出现诸如供大多数人使用的个人数字助理等创新产品、消灭遗传疾病的基因疗法、器官克隆和机器人服务员。” 然而,与上述乐观声调不同的是,另一种“数字欺骗论”也在美国和中国盛行。 “数字欺骗论”认为,信息社会的说法纯属误导,代表是美国作家西奥多·罗斯托克的《信息崇拜》。这本书指斥信息乃皇帝的新衣——看不见摸不着,却倍受推崇。在国内,两种不同的争论在1998年年底、1999年年初之际,如火如荼地展开: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吕新奎在1998年12月指出: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其影响可以同二百年前工业革命的影响相提并论。与此同时,著名的经济学家王建则认为,美国IT股市的繁荣是虚假繁荣,并大胆预言年内泡沫必然破灭。 著名IT评论家方兴东则说:与其担忧互联网泡沫,不如勇往直前;与其怀疑互联网的真实,不如坚信不疑。因为在这场革命中,唯一的胜机就是赶上风头浪尖,虽然风险难度都极大,但怀疑、诅咒、墨守的人,必将一无所获。 站在世纪末的转折点上,人们不禁感到迷茫:互联网究竟意味着现代化的光荣,抑或只是乌托邦的梦想? 网络股飚升 相比口水仗,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更具备说服力,数字英雄们的崛起似乎给出了一个合理的答案。 7月13日,中华网作为中国第一支网络概念股,在纳斯达克上市;11月15日,由于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协议达成,当天,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华网公司的股票由58美元升至101.3美元,涨幅75%,第二天更是涨到了127.8美元; 4月份,作为国内第一家在美国OTC市场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中贸网公司(www.chinae.com),继1998年12月在美国上市后,又成功地在德国柏林的OTC市场实现了第二上市; 年初,新浪网宣布获得了包括高盛公司在内的海外风险投资2500万美元,这是当时国内高科技行业获取的最大一笔风险投资,它也拉开了1999年国内互联网公司大举进军资本市场的序幕。11月份,新浪网再次宣布获得6000万美元的国外风险投资,这次的投资人中有大名鼎鼎的Dell公司。 与此同时,搜狐刚刚完成第三轮融资,实华开已完成二次融资,总融资90万美元,并准备这年年底之前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瀛海威的融资故事无疑是1999年冬天里最富有激情的事件。曾经被无数新闻媒体爆炒,引发过无数是非的瀛海威终于在1999年11月融资成功,如果没有这一次,恐怕没有人再会提起瀛海威。1999年11月,瀛海威在与美国Prodigy GTE、马来西亚茂禾机构、中策黄鸿年、善美集团丁谓等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判之后,终于再次融资成功。瀛海威通信公司与外资投资公司合资成立新的瀛海威信息技术公司,在香港注册,并由它作为上市主体。老瀛海威最大的股东中兴发集团在新的瀛海威的股本份额被外资稀释而不再控股,但受外资委托管理资金,类似投资俱乐部的资金管理方式。 如果说在1998年,中国的IT创业者们对风险投资这个源自美利坚的东西还略感生疏的话,那么1999年在某种意义上却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风险投资年。如果说在1998年我们的创业者们还是在梦想与失望的交替中倍受煎熬的话,那么1999年他们却在与风险投资的拥抱中开始实现自己的梦想了——从那一天起,融资、上市、特别是在美国上市似乎成为众多网络公司的终极目标。这一年里大量海外风险投资的涌入,拨动着每一个创业者大干一番的热望,而在风险投资家们的眼里,也许预见了那些发生在硅谷的神话的中国版本。 中国的互联网从一开始,遵循的就是国外的融资体系,这固然与第一批互联网创业者很多都是从国外留学归来有关,也跟当时国内的风险投资体系与民营互联网企业并不匹配有关。以前的风险投资机构更偏重于有形产品的制造,对互联网公司的关注力度并不够大,这迫使互联网企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将融资的眼光转向了海外。 不过,当时国内互联网公司融资的政策风险依然存在,一个细节可以说明:在9月份之前,由于国内的信息产业部重申“禁止外商经营电讯网络及服务”的讲话,使得中华网的股票应声下落50%,好几家ICP上市的步伐都因此而推迟。 当时的实华开总裁在接受《互联网周刊》采访时,表达了当时民营互联网企业最迫切的愿望:曾强认为,Internet是社会财富的三维瓜分者,它会在更高的层次上,以更隐蔽的方式和更快的速度搜取财富。如果在这一轮的竟争中败北,则直接影响中国互联网在下一个世纪的生存状况。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迫切需要信息产业部和国内网络公司通力合作,进行“民族自救”。当然,这种民族自救,是为了国内企业在与狼共舞中成长为身强体壮的猎手。 尽管政策的障碍依然存在,但随着11月份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TO协议的达成,外资进入ICP似乎看到了希望。当时的吴基传部长关于禁止外资进入中国电信行业的讲话以及石广生和巴尔舍夫斯基在中美双边协议上的轻松一笔,便把国内众多ICP动荡不宁的心绪驱散殆尽。“美国公司将获准投资中国的ICP”——这么简简短短的一句话给中国ICP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无论如何,网络股来到中国,让那些久慕华尔街“红色精灵”之舞(如Yahoo! Amazon)的中国人闻讯而喜。然而其所折射出来的,不过是当年风靡全球的全球网络股的一角:仅1999年上市的网络公司就有190多家使得在股市交易的网络公司总数增加到了279家。由于投资者看好科技股因此在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中占一半以上的电脑和网络股1999年的上升幅度高达103.8%。特别的是,1999年新上市的网络公司,在当年就创下7020亿美元市场资本总值的历史纪录,占了这个新兴产业市场总值的一半以上。 纳斯达克网络股的飚升对于国内网络股起到了明显的示范作用,人们对网络经济的前景表示了前所未有的青睐:1999年,继以往的“浦东概念”、“高科技概念”、“复关概念”、“资产重组概念”之后,中国沪深股市又出现一个全新题材:“网络概念”。确实,这一年无论在中国股民,还是各大业内外媒体间,尤其是专业的股评媒体,一个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很陌生的名词“网络股”开始被热情地传颂着。 日,一些媒体首先闻出来这种“异味”,并告知大众,沪深股市已形成了一个数量不大的“‘网络股’群”。他们认为国内之所以还没有形成像美国华尔街那样的“网络股”板块和“网络股”热,是因为当前国内广大个人投资者对“网络经济”认识不深。然而几乎所有这些媒体都认为中国网络股前景美好,“已有种种迹象表明先知先觉的机构主力已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网络股上进行战略性建仓,一场网络革命将在1999年掀起”。 一切都充满着欣欣向荣的新气象。进入1999年以来,在诸多积极因素的刺激下,国内网民人数剧增,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210万,半年内增加一倍。尽管这个数目依然很小,但人们不禁做出这样的猜测:如果互联网用户继续以半年一倍的速度增长,会出现怎样的前景呢?微软中国公司一位负责人大胆预言:中国的互联网要赚钱,网民的人数至少1000万。当时的人们认为,不管是乐观还是保守,都意味着,只要再熬上两三年,一个具有真正商业价值的互联网市场将在中国形成;都意味着,领先公司将率先看到光明彼岸。 然而,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表达出对“网络股”虚假繁荣的担忧,一些媒体称,1999年以来共有50余家上市公司投资进入网络及相关产业领域,“但是,这一举措还刚刚起步,来自网络项目的利润还不足以构成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重要支柱”。6月9日,《北京日报》刊出的“网络繁荣”甚而戏侃道:“争先恐后地掏钱买一只不盈利公司的股票,只为看好它的未来,倒真有点‘我拿金钱赌明天’的勇气。只是不知道瞬息万变的明天又是什么样”。 1999年12月底,摩根斯坦利首席全球投资顾问毕格斯语出惊人:在美国资本市场上,科技、网络和电子通信股票已经高出其合理价格的45%到50%,他预言,科技股的泡沫终有一天要爆破,投资人对科技股的信心过高,科技产业的获利表现实际上不可能达到这种高度的预期——从美国资本市场上一脉传承的中国网络股无疑也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不幸的是,他们的担忧从某个角度来看,是必要的。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互联网冬天”,将很快在这虚假的繁荣上浇一盆冷水。人们很快会发现:中国互联网遭受考验的时刻到了。 外来者布道 然而,当时到底是“信息泡沫”还是“信息革命”的争论,远不像“姓社还是姓资”、“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那一类意识形态性质的争端那么激烈。“信息泡沫论”很快就在一群热血沸腾的实干家的行动中消散了声音:一件爆炸性的新闻搅热了当时的北京中关村,寒冷的冬天似乎也变得不那么冰冷。 1999年年初,美国的微软公司在正式进驻中关村,将它在亚洲的研究院驻扎在知春路上。新任院长是一个年轻的华裔美国人,他叫李开复。尽管他已经在国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但当时在中国还不为人知,他在中国互联网的标志性意义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显现。不过,这位年轻的领导者所树立的目标还是让人刮目相看,他对当时前来采访的记者宣称:微软将在今后6年投资8000万美元,寻找100个最优秀的研究员。 全球最著名的软件公司将研究院驻扎在北京。这显然是对中国“信息欺骗论”最有力的反击。此后的两个礼拜,关于微软中国研究院的种种报道在媒体上大肆弥漫:“中关村又一次烽烟四起”、“中国硅谷‘人才大战’”、“一场跨国资本带来的‘技术圈地运动’,也即‘人才圈地运动’”、“数字化的背后是美国化”??各种煽情的标题和论调不一而足。 看好中国庞大潜力的并非微软一家。不知是巧合还是默契,世界计算机界风云人物在1999年频繁出现在中国。 3月,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第6次来到中国,盖茨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参加微软支持中国政府上网工程的签约仪式,通过这次签约,微软把自己和中国的网络发展更紧地绑在了一起。同一天,康柏公司总裁埃克·菲弗尔也来到北京,除了推销康柏的网络解决方案,他还出席了北京图书城上网工程、新世纪网络工程、政府领导者电子商务论谈等“网”事。 年初,《数字化生存》作者尼葛洛庞帝也来到了中国,并在中国大饭店发表数字化中国演讲,这一次,张朝阳为他的老师与投资人充当了演讲的翻译。“数字化的大幅度增长,不仅体现在娱乐、教育方面,还体现在电子商务上。我预计到2000年,电子商务市场是个1万亿美元的市场,这个数目比人们估计数目多5倍。”这位中国数字化的布道者在演讲上这样说。 11月,英特尔公司总裁兼首席行政执行官克瑞格·贝瑞特博士来华,在IT界掀起一场风暴,特别是他对中国的警告,使人久久不敢忘记——“全世界都在发展这项新技术(电子商务),如果中国不能跟上潮流,就会落伍,并可能会在世界市场上失去竞争力”。“如果中国想在世界贸易中保持现有的增长速度,就需要大力促进电子商务??这对于经济的增长非常重要,不论是外部还是内部。”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还在中央电视台与国内IT巨头的对话中再次表明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正在明白无误地发生一场大变革,利用电子商务的群体都可能从中受益。 电子商务不沉默 尼葛洛庞帝以及克瑞格·贝瑞特博士的演讲,以及跨国公司的入驻,不失时机地指出了席卷全球的电子商务浪潮。而此时的中国互联网先辈们,也并没有忽视这一浪潮的力量。在中国互联网肥沃的土地上,这一领域刚刚被开垦。 这其中所隐含的大背景是: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互联网服务业似乎也看到了光明的希望。业界纷纷结合自己的市场开拓实际,调整战略、把握先机,推出了一系列加速服务产业化进程的举措:4月6日,北京电报局与瀛海威正式签约,中国电信163开放提供网络平台和线路资源,与瀛海威携手拓展市场,一举打破过去双方互相视为对手,彼此恶性竞争的局面,互相借助彼此优势共同做大市场;4月8日,搜狐、新浪、瀛海威、中国比特、网易、中国网、上海热线、悠游共8家国内颇具影响的ICP宣布结盟,提出了行业自律、共同发展的愿望。这两个事件虽小,但意义重大。它标志着一批有影响的ISP /ICP开始放弃了同时建网络、搞接入、组织信息源的小而全的老路,开始尝试彼此分工合作,加快产业化、功能化服务的进程。 人们的迷茫在新兴的增长空间上聚焦:做ICP,最后在赢利究竟落实在哪里?是网页广告?还是电子商务?4月,在第三届中国电子商务大会上,与会代表普遍认为1999将会成为电子商务进入实质操作的时间。这种说法并非没有根据:1999年,已经有了很高知名度的老榕(王峻涛)开始进军电子商务,建立北京连邦软件公司电子商务事业部,并任北京连邦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兼CIO、电子商务事业部总经理。同年7月,担任珠穆朗玛电子商务网络服务有限公司董事、总裁。5月18日,中国第一家在线销售软件图书的B2C网站在老榕的一手操办下正式上线,创始人为这个新生儿取了一个奇怪的名字——8848。据说这代表着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以珠穆朗玛这座数字巅峰取名,显示了老榕试图在电子商务领域一霸天下的雄心。这是中国电子商务梦开始的地方。9月,8848精心策划了一场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12名选手被封闭进一间几乎空空如也的房间72小时,只通过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和外界联系。在这场轰动大江南北的商业秀中,很多人第一次听说了网络购物,也让很多人记住了“8848”这个名词,8848从此一举成名。 这年春天,从北京回到了杭州的马云在城郊湖畔花园建立了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站。他根据长期以来在互联网上为商人服务的经验和体会,明确阿里巴巴的发展方向是为商人建立一个全球最大的网上商业机会信息交流站点。在这间用报纸糊墙的简陋房子里,马云对全体员工开始了一番创业演讲。他提出了三个目标:“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80年的公司;第二,我们要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第三,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没有人对马云的目标提出异议,但大家心里都在犯嘀咕。 谁也没有想到,成功的脚步居然来得那么快,这种为商人与商人之间实现电子商务的服务很快引起美国硅谷和互联网风险投资者的关注,被称为互联网的“第四种模式”。马云以“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全球的大市场”的角度来设计公司的发展,使阿里巴巴获得了高盛等世界著名风险投资机构的500万美元投资,创造一个网站一分收入没有而每日品牌增值100万元人民币的奇迹。就在第二年的7月,马云的照片出现在全球权威的财经杂志《福布斯》的封面上,阿里巴巴被评为全球最佳B2B站点。随后,阿里巴巴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B2B电子商务网站。 除此之外,把目光瞄准电子商务领域的还有上海的邵亦波,他和来自哈佛的校友创办了易趣网,这也是中国第一个C2C电子商务网站;6月,四位来自不同行业的旅游迷——沈南鹏、梁建章、季琦、范敏瞄准了旅游行业,创办了一家提供网上机票和酒店预定服务的网站携程网,它后来成为中国最大的在线旅游服务商;11月,在图书出版行业摸爬滚打了10年的李国庆和他的妻子俞渝创建了中国第一家网上书店——当当网。 正当电子商务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时,跨越网上购物的支付障碍成为最紧要的问题。招商银行扮演了最先吃螃蟹的角色,率先在国内推出了“一网通”网上银行服务。随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都分别开通了网上银行,并提供网上支付。 看起来没有人会怀疑电子商业市场的庞大,并且正在变得更为庞大。但是,它的位置在哪儿呢?这是处于网络围墙两边的公司——即那些已经在网络上开始行动的公司和那些仍然在网络外密切观望的公司最为关注的问题。人们当时还只能猜测几年以后网络将成什么样子,以及谁将会领导它。 尽管如此,各地都迈出了试探性的脚步,推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网络应用服务,诸如网上房地产、网上旧车市场、网上168、家庭银行、网上信息征订、网上订票、网上拍卖、电子邮局、网上图书馆等等。首都在线开通了网上挂号、北京地区铁路客票服务系统提供了网上售票,继1998年广西、天津网上录取大学生试点以后,1999年又有8个省市区全面推行网上招生,网络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愈发重要。 尽管中国的、美国的各大IT厂商在不遗余力地为电子商务大声呼喊、造势,但只要一个巨人不说话,一切都是徒劳的。这个巨人,就是中国政府。其实大厂商心里对此是清楚的。幸亏,可以对中国电子商务进程发挥主导性影响的力量将不再沉默。国家信息化办公室在这一年公布了“中国电子商务框架”,成为中国迈向电子商务的第一座里程碑式的文献。 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电子商务在中国还是热在表面,没有真正深入到其核心。信息产业部信息推进司2000年发布的《中国消费类电子商务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指出,1999年中国网上购物的交易总额仅为5500万元,只占当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0.018%。由于当时的各种基础设施尚不具备,虽然绝大多数电子商务网站都已实现了网上接受订单,并提供网上支付,但网民多采用在线订购,离线支付,说明了这些网站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网站。 电信风起云涌 与电子商务领域欣欣向荣的景象相比,1999年的电信领域却正经历着风起云涌。1998年在学术界被热烈讨论的电信重组改革在这一年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1月8日下午,一个级别甚高的电信改革高级研讨会,在没有通知首都新闻界的情况下,悄悄地召开了。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一天以前,北京南城的一座普通招待所里,体改办与美林集团刚刚联手举办了“当前国际电信业重组方案及发展情况研讨会”,美林的投资专家从世界电信业兼并重组的大趋势出发,从资本运营与产业重整的理论高度评价了即将到来的中国电信业改革方案。每个与会者仿佛都体会到电信产业变革的紧迫距世界只有咫尺之遥。 果然,春节刚过,人们就从不同渠道得到中国电信改革方案“尘埃落地”的消息。虽然不管从哪个角度评价,这个新鲜出炉的方案仍带有浓厚的保护垄断的味道,甚至始终都没公开一张未来中国电信市场对外彻底开放的时间表。但此后的变化却给人以目不暇接之感: 在第四次总理办公会上,国务院终于敲定了“中国电信”的重组方案,分成中国电信、寻呼、移动、卫星通信4个公司,他们将与中国联通公司及其他经营增值业务的公司形成平等竞争的局面。这一天是日,农历腊月二十九。紧接着,中国电信改革就驶入了快车道。 3月1日,信息产业部公布了期待已久的邮电资费调整方案。互联网资费、固定电话初装费、移动电话人网费、长话费等近10个项目都大幅降低。在一些大城市的电信营业厅出现了人们等装第二部电话、上网、购买手机的热潮,这在当时中国内需匾乏的市场可谓是一道风景。根据数据统计,1999年中国的固定电话用户突破1亿户,移动电话达150万部。与此同时,受到国内需求的推动,中国开始诞生了民族品牌的“国产手机”。1月18日,厦华电子“华夏一号”手机推出市场,随后,中国科健、海尔、TCL等30余家厂商宣布已经或即将推出国产自主品牌的手机。从此这场轰轰烈烈的国产手机之路拉开了帷幕,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为零的局面得到了改变。 4月1日,美国商务部长威廉戴利率领庞大代表团到达广州,在中美电信高层会上就中国政府考虑发展美国CDMA制式移动电话达成协议。此项协议将会使美国、加拿大几家著名的CDMA制式移动通信系统的设备制造商获得至少上亿美元的商机。同时从上海传来更令人欣喜的消息,上海市邮电管理局、上海信息产业发展公司和美国ATT公司已经签署了关于在浦东地区合资经营电信增值业务的协议,这将是中国通信运营业引进外资的首个试点。几乎同时,互联网上忽然传出一家名为hardcout的美国上市公司欲以8000万美元全盘收购国内著名的商业ISP公司瀛海威时空的消息,虽然瀛海威很快就声明此消息的子虚乌有,然而依然引起业界的轩然大波。一方面是hardcout股价的飚升,另一方面是中外投资者纷纷猜测此举是否意味着外商进入电信运营尤其是ISP业务的禁令将被打破? 而与此同时,中国电信也遭遇到了来自新的竞争对手的挑战:2月11日,也就是在中国电信改革方案批准出台的前3天,国务院专门就“中国高速互联网络 示范工程”召开有信息产业部、广电总局等几大部委有关人员参加的总理办公会,会上正式同意了简称为宽带IP的项目,仅仅在1个月之后,国家计委便正式批准实施该项目——这个承载了中国人的宽带梦的工程就是后来的小网通。 8月6日,由中科院、铁道部中铁通信中心、国家广电总局网络中心和上海联合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人民币1.98亿元组建的小网通获得国家工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田溯宁出任网通总裁。这是一个国际色彩极强的管理团队,与联通的起步完全不同,网通在成立之初就坚定地采用“新技术+政策+市场化机制”的全新模式,雄心勃勃地进入了改革大潮中的中国电信业。 业界相当看好这一项目的意义,认为“宽带IP网不仅仅是一个示范工程,更深邃的意义在于它更是一种权利,一片光明而广阔的前景。” 学者尹鸣认为:电信业的核心任务是传输信息,电信领域的技术革新必然导致体制变革。一方面,原来的电话公司已不可能继续以独家方式提供所有业务的满足各种需求,必然导致电信业务的开放和全社会的参与另一方面,传输网络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各种业务和经营者的公共资源,被全社会所共享。因此,电信技术的革命不但已经使传输网络与电信业务必然合一的根据不复存在,而且使破除垄断促进竞争成为80年代以来世界电信发展的基本态势。“高速互联”或许真的能为中国电信改革突破窠臼。 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小网通就承载了中国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目标,它更像是一个电信改革的符号性产物。在以后的几年里,小网通经历了艰难的重组与融合,在由“小网通”到“大网通”的转变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它在一次又一次的电信改革中存活下来,最终在历史上的消失,是在9年之后。 站在1999年的末端,展望新世纪即将到来的曙光,人们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已经过去的旧时代,是什么?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又是什么? 未来是一头难以捉摸的野兽。它是一个魔鬼,一个幽灵,徘徊在明天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和今天平淡无奇的现实之间。这是投资银行家兼作家丹尼尔.伯斯坦在他合著新作《征服世界——数字化时代的现实与未来》中的开场白。这很能形容我们回顾1999年时的心情。
实名上网好处多
&&来源:邹最东
“网上的世界原来是如此精彩,有那么多的好东东在互联网以外找不到。”这是我刚接触上网时的第一印象。 由于环境和条件限制,我2001年才开始接触电脑和网络。接触网络之前,喝酒、打牌虚度了多少光阴,浑浑噩噩浪费了多少青春年华。接触互联网后,我马上就对自己以前没有好好利用网络这个平台进行学习和工作感到了羞愧。我以空前的热情一头扎入网络的汪洋,参与其中,其乐融融。在论坛,从新手上路,网称“菜鸟”,一步步上升到“博闻强记,才华横溢”,经常光顾的论坛就有五、六个;从注册强国博客,到开通QQ空间,到追随时尚“织围脖”; 邮箱、QQ、办公自动化,现代通讯工具不断升级……10年“网龄”,让我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网誉”,见证了互联网的飞跃发展。 关于网络的诸多好处特别是给予我的帮助,那是数不胜数,如:开阔视野,促进学习,陶冶情操,享受快乐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上人民网、新华网、中工网等论坛与博客,让我有幸认识与结交了一大批陌生又熟悉的网友和版主,并结下深厚情谊。以去年8月新开通的中工博客为例,至今我已上传日志、图片160多篇,浏览量逾38000多人次。我的人民微博影响力也不断扩大,至今已发(转发)人民微博750多条,粉丝超1500多个。在《人民网10年影响》的报道中,我有幸被作为人民网忠实读者之一,给予了专门的宣传。其他“网誉”还有很多,如:《一位教师丈夫的真心话》在人民网举办的教师节有奖征文活动中获得二等奖;《封建等级观念严重毒害我们的孩子》获“强国论坛”原创帖文评比一等奖,《人情关是领导过好“廉关”的试金石》被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评为“年关”如何把好“廉关”优秀征文奖;《说真话是转变党风之根本》获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与中宣部《党建》杂志2008年联合举办的“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征文评比二等奖;在共产党新闻网举办的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有奖问答活动中获三等奖;去年10月廉政微博获由人民网、中共宁波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首届“清风和韵”全国廉政微博大赛银奖;博文《劳模就该评给这样的人》在中工网去年10月举办的“我身边的文明人、文明事”征文活动中获二等奖;博文《做好社会管理工作,工会组织大有可为》在中工网今年3月举办的“小人物、大声音”——网友议“两会”征集活动中获优秀奖;微博“《春天里》,是中国人的心灵之歌,是城市和乡村、梦想和现实的碰撞和交织。缩小城乡差距,消除两极分化,让更多的弱势群体沐浴‘春天的阳光’,让勤劳奋斗的人们老有所依。”被刊载在今年3月14日《人民日报两会专刊》上等。 作为4亿多中国网民中的一员,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因为有网络是个虚拟世界的说法,而做出有失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身份的上网行为。回顾自己的“网事”,我最大的特点就是始终坚持实名上网。无论是注册论坛,还是博客、微博,我的用户名都是真实的“邹最东”。为什么会用实名,我最初的想法就是要给女儿作示范,以身作则引导她远离游戏,绿色上网。后来是对人民网实名论坛的积极响应,慢慢地就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实名上网之初,我曾遇到一些知情朋友的坚决反对。一些不相识的网友也善意提醒我:“在网上用真名,当心党组织对你重新进行考察和锻炼啊”,“用实名上贴,写文章时要注意分寸,以保护你自己”等等。也有人讥讽我实名上网是为了“扬名、发财……” 但10多年坚持下来,我对实名上网的认识是一贯的、一致的:首先,我理直气壮。因为自己遵纪守法,爱党爱国爱社会爱集体爱身边的所有人,用实名有什么关系?而且国家有关部门也提倡用实名;第二,我问心无愧。姓名是父母给的,没有很特别的原因,没有必要改来改去。用不用实名,与出名、发财、当官应该没有必然的联系。更重要的是,为了不玷污自己的名字,我觉得自己无论何实何地都应负起该负的责任,遵守社会公德,以八荣八耻为价值取向,在法律法规划定的界线内,畅所欲言,针砭时弊,宏扬正气;第三,我无所畏惧。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觉得只要坚守良知,堂堂正正做人,就不怕“鬼敲门”,邪终究是压不了正的,敢作敢当用实名上网何妨! 我将一如既往地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模范遵守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公约,坚持实名上网、文明上网,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争做网络文明建设的先锋。
我的十年经典语录
十年前总是计划着十年后,十年后总是怀念着十年前。我们细数心底的那些,温暖而又美好的事情,我们憧憬未来,拥有现在,我们的情感总是那么丰富,记得要乐观,记得好好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十年会过得很快,一转眼就过去了……
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可以含着眼泪继续奔跑
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可以含着眼泪继续奔跑
一句话说出你的心声,一句话让人有所感悟,一句话让人产生共鸣,一句话让人可以浮想联翩。你说的一句话现在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经典。欢迎您参与我们推出的“微语录”有奖征集
显示第 1-10 条记录,共 11 条记录
页,共 2 页
政策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互联网协会&承办单位:
技术协办:
&&|&&&&|&&&&|&&&&|&&
Copyright &
2010 - 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流水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