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英证券怎么样有什么优势吗?


0
1月29日,华英证券受到新华日报、无锡广电、无锡日报和无锡金融发布等多家省级、市级和政府媒体关注,报道《华英证券以特色“投行+”模式助力无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此次多番报道是对华英证券聚焦无锡根据地,探索“投行+”模式创新转型所获成果的高度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无锡市唯一的本土投行证券公司,华英证券一直以服务无锡地方经济为己任,发挥本土优势,利用“投行+”发展模式服务企业,成为无锡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优秀样本。2022年,华英证券股债业务全面推进,以完成IPO项目2单的优异成绩在无锡IPO业务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北交所IPO保荐过会数量排名第一、债券承销业务基本覆盖无锡全平台,在江苏局IPO辅导备案的无锡企业中,华英证券辅导的项目数量排名第一。华英证券完成了无锡首单科创板及融资规模最大上市公司隆达股份IPO项目,超募14亿元;方盛股份北交所顺利上市仅以77天完成,成为无锡过会速度最快的IPO项目。华英证券全年在无锡市场完成投行项目23单,合计承销规模121.95亿元。此外,华英还以财务顾问身份分别为产业集团和交通集团完成对上市公司收购,保荐红豆集团通用股份定增过会等,成绩亮眼。“投行+投资+产业落地”发展模式成效显著,2022年完成的隆达股份和方盛股份IPO项目均是“投行+投资”的显著成果。另外,华英还充分利用投行项目资源为集团和国联证券投资部门引进投资机会,同时还在锡山区、新区等地对接一批投行优质企业产业落地。硕果累累的背后展现出了华英证券发展战略的精准性与前瞻性。凭借领先的战略优势,华英证券紧抓转型机遇,各项业务全面发力,表现十分出色,行业影响力与竞争力持续提升。未来,华英证券也将继续秉承“做大基础业务、做深综合业务、做强根据地业务”三大战略,践行“投行+”模式赋能企业发展,持续打响“精品投行、特色投行”品牌,并以专业、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助力实体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1.1 国资控股,立足苏南,打造区域特色券商
A+H股两地上市,两次发布定增计划。国联证券前身为成立于1999年的无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更名为国联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国联证券2015年于香港联交所成功发行4亿股H股,2020年于上交所主板成功发行4.8亿股A股,是我国第13家A+H股上市的券商。2021年公司非公开发行4.54亿A股,募资50.9亿元,主要用于信用交易业务、交易业务及增加子公司投入。2022年9月28日,公司再次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预案,拟发行A股不超过6亿股,拟募资不超过70亿元。
背靠无锡市政府,股权结构相对集中。
公司控股股东为国联集团,实控人为无锡市国资委。国联集团持有公司5.44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9.21%;并通过国联信托、国联电力、民生投资、一棉纺织以及华光股份间接持有公司8.32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29.41%;国联集团合计持有公司13.76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8.62%。
公司现有华英证券、国联通宝、国联创新、国联证券(香港)4家全资子公司,并参股中海基金(持股比例33.41%);2022年4月公司拟设立全资资管子公司开展证券资管业务。
地处长三角城市群,区位优势助力公司业务布局。2021年江苏省GDP为11.64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二;无锡市GDP为14003.24亿元,仅次于苏州市和南京市,位列全省第三。
公司制定“小B大C”发展战略,即主要为中小银行、量化私募等中小金融机构等B端客户及高净值C端客户提供服务,无锡市领先的经济水平可以为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富裕客群,助力公司泛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
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共有15家分公司,87家证券营业部,其中58家营业部位于江苏省,占比达67%。
1.2 中信系管理层加盟,步入发展快车道
多位中信系高管加盟,核心管理层话语权较强。2019年多位中信系高管加盟国联证券,如公司董事长、总裁葛小波曾任中信证券首席风险官,公司副总裁尹红卫、尹磊、李钦曾任职于中信证券财富管理部、计划财务部和风险管理部,当前管理层具有一流专业能力和丰富行业经验,将持续赋能公司发展。
2019年6月葛小波被任命为公司总裁、董事,2022年6月被任命为公司董事长,通常情况下证券公司的董事长和总裁多由两人担任,国联证券两职合一体现公司股东对管理层的高度信任,也赋予管理层较强的话语权和统一的管理权。
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完善利益共享机制。2022年6月国联证券面向公司董监高、VP及以上职级人员及其他核心骨干员工发布2022年度员工持股计划,持股计划金额不超过7200万元,存续期为5年,锁定期为12个月,持股计划全部认购额将用于投资公司H股股票。截至2022年8月31日,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已开立证券账户,尚未开始H股买卖。实行员工持股计划有利于公司建立风险共享、利益共享的中长期激励机制。
管理层更迭后,公司行业排名显著提升,成长性日益凸显。以41家上市券商做为统计范围,2019年管理层更迭后公司排名显著提升,主要业绩指标排名提升均位居行业前五。
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资产/归母股东权益/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的行业排名分别为32名/34名/33名/25名,相比2019年分别提高8名/6名/7名/15名,排名提升分别位列行业第1/第2/第4/第3。
分项业务来看,公司经纪收入排名未发生变化,投行/资管/自营收入排名分别提高12名/10名/22名,信用收入排名有所下降;其中公司投行和自营排名提升均位列行业第1名。
公司业绩明显修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亿元/4.4亿元,同比增长12.7%/15.4%。2018年受证券行业低迷影响,公司业绩表现不佳。
2019年新任管理层加盟后,公司业绩明显改善并维持高速增长,2019-2021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CAGR为35.3%/30.6%。
相较可比券商,公司的资产规模扩张迅速,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资产/归母股东权益分别为786.8亿元/165.6亿元,2019-2021年CAGR分别为52.3%/42.5%。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归母股东权益规模与中银证券和南京证券基本持平。
公司盈利能力改善,杠杆率不断提升。
2018年公司ROE水平低于行业均值,2019-2021年公司ROE水平基本与行业持平,公司ROE水平为6.64%/6.41%/7.27%,行业平均ROE水平为6.09%/6.82%/7.44%。
公司杠杆率波动提升,2017年至2022年上半年杠杆分别为2.3倍/2.0倍/2.5倍/3.5倍/3.4倍/4.1倍,同期行业杠杆率分别为2.7倍/2.8倍/3.0倍/3.1倍/3.4倍/4.2倍。
41家上市券商中,2022年上半年公司ROE水平排名行业第20位;杠杆率排名行业第10位,仅次于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
轻重业务并举,经纪和自营为两大核心业务。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经纪/投行/资管/信用/自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6亿元/2.5亿元/0.8亿元/0.7亿元/5.7亿元,占比分别为
21.6%/20.0%/6.1%/5.7%/46.6%。
1)公司将泛财富管理做为发展重点,以基金投顾业务为抓手积极推进财富管理转型;公司2020年2月成为首批基金投顾试点券商,并于同年4月率先展业抢占先机;公司2022年4月发布公告拟成立资管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2)公司十分重视大机构业务的发展,加大资本中介业务、自营业务和创新业务投资。公司A股IPO共募集资金20.22亿元,其中10.55亿元/ 6.16亿元/2.67亿元分别用于资本中介业务/自营业务/创新业务,占比52.2%/30.5%/13.2%。公司2021年定增募资50.24亿元,其中19.74亿元/30亿元用于扩大信用交易业务/交易业务,占比39.3%/59.7%。
2.1 经纪及财富管理:基金投顾弯道超车,打造特色化优势
经纪业务收入不断增长,结构持续优化。
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经纪业务收入为2.64亿元,同比增长6.8%。公司经纪业务收入结构不断优化,交易单元席位租赁收入和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增加。截至2022年上半年,代理证券买卖/交易单元席位租赁/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分别为2.15亿元/0.27亿元/0.22亿元,占比分别为81.3%/10.4%/8.3%。
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增加主要由于代销金融产品规模大幅扩张,2017-2021年CAGR为9%,尤其是代销第三方基金产品规模扩张明显,截至2022年上半年,代销第三方基金产品规模为108.52亿元,占比达50.2%。
公司股基市占率保持稳定,佣金率低于行业。2022 年上半年公司股票基金代理买卖证券
交易额为 12623 亿元,同比增长 19.5%;市占率为 0.51%,较上年末增长 2pct,2018年来一直稳定在 0.5%左右。近年来公司佣金率持续下滑并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截至 2022年上半年,公司佣金率为 0.0192%,低于行业同期 0.0241%的佣金率。
基金投顾首次获批,率先展业,具有先发优势。公司是7家首次获批基金投顾试点资格(2020年2月)的券商之一,并于获批后率先展业(2020年4月)。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基金投顾业务签约总户数为20.17万户,管理资产规模为74.13亿元,户均资产规模3.68万元,基金投顾规模位于行业前列。
践行“小B大C”战略,深化财富管理转型。
渠道端,与银行和第三方销售机构相比,公司在线下渠道和线上流量方面均不具优势。然而公司另辟蹊径与杭州银行合作,推出“神机营”基金投顾业务,打造“To B”生态链,为具有投资需求的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服务。
产品端,公司搭建“国联财商”、“国联尊享”两大服务品牌,以“大方向 50”和高端定制为抓手,引导客户布局权益产品;并持续培养具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的投顾团队,不断完善私人银行服务体系。
2.2 投资银行:创新“投资+投行”模式,打造区域精品投行
股债融资规模双增驱动投行收入增长。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华英证券开展投行业务,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投行业务收入为2.45亿元,同比增长44.6%,2017-2021年CAGR为32.8%。
公司股权和债券承销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上半年华英证券承销1单IPO,承销金额10.38亿元;承销62单债券,承销金额207.18亿元。公司依托区位优势,重视无锡地区IPO业务储备,截至2022年6月,已取得批文待发行IPO 1单,申报在审股权项目8单,辅导项目12单。
创新“投资+投行+产业落地”模式,推动业务转型。华英证券依托区位优势和股东优势,积极与地方金融机构、地方政府产业基金合作,不断拓展苏南地区及长三角城市群的IPO客户资源。公司旗下国联通宝全力开拓增量股权投资业务,截至2022年上半年,国联通宝存续备案基金10只,存续管理规模32.66亿元,直投业务和投行业务联动可以发挥协同效应,促进公司投行业务从传统通道型投行向交易型投行转型。
2.3 资产管理:专项资管规模快速扩容,拟设立资管子公司
资管收入快速增长,ABS业务表现亮眼。截至2022年上半年,资管业务收入为0.75亿元,同比增长53.2%;公司受托资产规模共1039.71亿元,其中集合资管/单一资管/专项资管资管规模分别为131.3亿元/487.9亿元/361.7亿元,占比分别为12.6%/46.9%/34.8%。2021年专项资管计划迅速扩容,专项资管规模达371.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55.48亿元。另外公司加快推进大集合转公募,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含大集合)4个,资管规模58.8亿元。
参股中海基金,拟成立资管子公司并申请公募牌照。
截至2022年上半年,国联证券持有中海基金33.41%股份,是除中海信托(持股比例为41.6%)外第二大股东。
2022年上半年,中海基金实现营业收入0.97亿元,同比增长21.3%;实现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增长66.7%,对国联证券利润贡献为1.1%。
2020年,国联证券曾试图收购法国洛希尔银行持有的中海基金25%股权,以实现对中海基金控股,但收购失败。
由此国联证券试图在券商资管领域寻求突破,2022年4月国联证券发布拟设立全资资管子公司的公告,并计划申请公募牌照,欲将通过券商资管子公司开展公募业务,截至目前拥有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公司共有9家。
2.4 信用交易:两融市占率稳步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加强
加大资本中介业务投入,风险控制得当。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利息净收入为0.7亿元,同比下降29.2%,近年来由于应付债券、卖出回购金融资产等利息支出增加,公司利息净收入有所下滑。公司将两融等类贷款业务作为收入增长驱动器,将A股IPO募资的52.2%和定增募资的39.3%投资于资本中介业务,共投资30.3亿元。
公司两融余额稳步增长,截至2022年上半年融资融券余额为94.38亿元,2017-2021年CAGR为22.4%,市占率由0.45%增长至0.59%。公司股票质押业务平稳发展,截至2022年上半年,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本金37.44亿元,其中投资类(表内)20.14亿元,管理类(表外)17.30亿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信用减值损失转回764万元。
2.5 证券投资:自营收益大幅增长,衍生品业务表现抢眼
自营收益及投资规模双升,二季度表现优于同业。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自营业务收入为5.71亿元,同比增长12.6%;凭借较好的投资能力,公司2022年上半年自营收入排名行业第16位,在权益市场波动剧烈的行情中表现尚佳。
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为39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3.0%,主要以债券、基金、资管计划等风格稳健型投资为主,投资债券/股票/基金比例分别为56.0%/20.6%/20.1%。
公司十分重视衍生品业务,有望成为发展重点。除信用交易业务外,公司积极加大对固定收益类、权益类、股权衍生品等创新型业务的投资,公司将2021年定增募集的30亿元(占比60%)投资于自营业务,2022年9月发布的定增预案公司拟投资40亿元(占比57%)用户扩大交易业务。
据中证协披露,公司2021 年基于柜台与机构客户对手方交易业务收入 2.8 亿,同比+5803%,行业排名由 2020 年的第 19 名上升至 2021 年的第 10 名。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衍生金融工具名义金额为332.55亿元。
3.1盈利预测
假设资本市场保持平稳发展,全面注册制等政策顺利出台,监管环境依旧利好券商发展,公司财富管理业务特色鲜明,投行业务稳步发展,拟设立资管子公司,信用交易和证券投资业务加大投入。
1)经纪业务方面,2021年市场日均股基成交额为1.18万亿元,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预期2022年市场成交量有所回落,假设2022-2024年股基日均成交量为1.0万亿元、1.1万亿元、1.2万亿元。公司积极推动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基金投顾具有先发优势,预期股基成交市占率稳步提升,预计2022-2024年经纪业务净收入分别为6.84亿元、8.15亿元、10.24亿元,同比+12.2%/+19.3%/+25.6%。
2)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公司资管规模持续扩容,拟成立资管子公司。截至2022年上半年,资管规模同比增长35%,预计2022-2024年的业务净收入分别为1.61亿元、1.74亿元、1.94亿元,同比+14.2%/+8.3%/+11.5%。
3)投行业务方面,公司积极创新投行业务模式,截至2022年6月,公司已取得批文待发行IPO 1单,申报在审股权项目8单,辅导项目12单。预计2022-2024年的业务净收入分别为6.80亿元、7.42亿元、8.75亿元,同比+33.6%/+9.1%/+17.9%。
4)投资业务方面,2022年权益市场波动明显,公司投资能力较好,2022年上半年自营收入排名行业第16位,预计2022-2024年投资收益分别为13.56亿元、16.78亿元、17.84亿元,同比-2.8%/+23.7%/+6.3%。
5)信用业务方面,受利息支出增加影响,2022年上半年公司利息净收入下降29%,但公司持续加大对资本中介业务投资,预计2022-2024年利息净收入分别为1.85亿元、1.97亿元、2.50亿元,同比-14.3%/+6.8%/+26.6%。
我们预计国联证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70亿元、36.10亿元、41.31亿元,同比+3.5% / +17.6% / +14.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8亿元、11.29亿元、13.42亿元,同比+4.4% / +21.7% / +18.8%,对应EPS分别为0.33/ 0.40/ 0.47元,BPS分别为5.99/ 6.26/6.58元,对应ROE水平分别为5.47% / 6.37% / 7.20%。
3.2 估值
浙商证券、南京证券和国联证券同属于区域性券商,其中浙商证券以财富管理为业务重点,南京证券和国联证券同属于江苏省内国资股东背景,中银证券在资产规模、业绩表现方面与国联证券十分接近,因此我们选取浙商证券、中银证券、南京证券三家券商作为可比公司。
现阶段证券行业整体处于估值中枢以下,截至2022年10月14日,我们选取的3家可比公司的A股PE(TTM)和PB(MRQ)均值分别为29.61倍、1.70倍,2021年加权ROE均值为7.41%;国联证券当前A股股价对应PE(TTM)和PB(MRQ)分别为28.76倍和1.58倍,2021年加权ROE为7.27%。
公司成长性突出,泛财富管理业务特色鲜明,有望持续享受流动性估值溢价。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1.7倍PB的估值,对应目标股价为10.18元/股。
资本市场波动风险:公司的经营业绩与资本市场的走势有较强的相关性,低迷的资本市场行情会对经纪业务佣金收入、自营投资业务收入造成不利影响。自营投资业务是国联证券的重要收入来源,2022年上半年收入贡献为46.6%,市场波动加大会影响公司自营收益,也会导致各类金融产品违约风险上升,从而进一步放大公司的经营风险。
财富管理业务发展不及预期:财富管理业务是公司的特色优势业务,有望未来贡献较大业绩增量。公司基金投顾展业较早,基金投顾规模位居行业前列,若财富管理市场发展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公司基金投顾规模增长,从而影响公司经纪业务收入。
限售股解禁风险:公司目前总市值在270亿元左右,流通市值占比不到35%。次新股效应下,公司较同类券商享有一定的流动性溢价。2023年7月,占总股本49.44%的限售股将被解禁,届时公司流动性溢价或将大幅降低。
定增影响股价波动:2022年9月28日,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70亿元,定增股份上市可能会造成公司股价波动。
公众号:老范说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1月29日,国联集团召开2022年度工作会议暨2023年度创新大会,会上华英证券凭借优秀的投行服务实力荣获国联集团“2022年度一流贡献好团队”。2022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尽管外部环境严峻,但华英证券依然展现出了优质金融服务机构的超强韧性,通过深入践行“三大战略”,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股权业务方面,助力武汉华康医疗IPO为创业板医疗净化行业第一单,在行业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创新意义。华英证券还成功发行湖北兴发集团28亿元可转债,这是两年内华英证券第二次担任其再融资保荐机构。债券业务方面稳步发展,华英证券先后完成了“22金桥04”“G22盐能1”“22新创K1”3个“首单”项目,其中,“22金桥04”成为2022年全国首单疫情防控债,获得市场赞誉。在国联集团和国联证券的领导下,华英证券充分利用综合金融服务优势,积极探索“投行+”模式创新转型,“投行+投资+产业落地”成效显著,成功保荐上市的隆达股份和方盛股份IPO项目均是“投行+投资”创新模式下的优异成果,除此之外,华英证券还积极推进某全球龙头企业重要产业落地无锡,助推国内新能源龙头企业在无锡开展产业布局。华英证券的创新探索实践也获得新华日报、无锡广电、无锡日报和无锡金融发布等多家省级、市级和政府媒体关注并报道,此次多方报道展示了权威媒体及机构对华英证券无锡根据地工作的高度肯定和认可。一直以来,华英证券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根据地战略,持续优化业务布局,在各项业务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华英证券近几年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展示了其战略优势的同时,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价值参考。站在新的起点,2023年华英证券也将更加坚定信心,继续聚焦“做大基础业务、做强根据地业务、做深综合金融”核心战略,加快“投行+”模式探索,加强业务体系建设,提升金融服务实力,为打造“精品投行、特色投行”而持续努力。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相关推荐热点推荐
2023-10-14 12:28:4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英证券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