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瓦砾的背后是黄金”?

有一个赌徒,当他拿着瓦砾去赌时,几乎是逢赌必赢;而当他拿着万两黄金去赌时,却输得一败涂地。同样的一个人,两场赌局,带来的筹码不一样,赌局的重要意义不一样,随之心态也不一样。

当他拿着瓦砾去参与赌局时,他的计算标准是瓦砾,得失心理不会失衡,失去的不过是瓦砾。而当赌徒带着万两黄金去参赌时,他心里的计算可是黄金,得失心理难以把握,赌局中,设想赌赢了会富甲一方,赌输了则会倾家荡产

瓦砾的那一场,无论输赢,他也会觉得不疼不痒,因此,他可以专注于赌局的输赢。而万两黄金的那一场,输赢都会带来很大影响,心思都放在输赢上,让他无法专注于赌局过程,忐忑不安,反而不能正常发挥,从而输掉赌局。

这个故事来源于《庄子》的“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殙。”这告诉我们,专注于事情本身,专注于过程去追求成功,这是最好地应对;思考过度容易造成妄想,患得患失,没有好的心态去应对,反而容易失败。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他的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今天让我们走进《庄子》,共同品读庄子给我们留下的经典箴言

一、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我们从庄子本人的故事来理解这句话。庄子的妻子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子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对,她刚死时,我怎会悲伤呢?然而,气又变而有形,形又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为死。故人之生死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交替也。她虽死了,人仍安然睡在天地巨室之中,而我竟还悲哀地随而哭之,自以为是不通达命运的安排,故止哀而歌了。”

二、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终身忙忙碌碌而不见有什么成就,整日疲惫不堪,心力憔悴却不知身归何处,这不是很可怜吗?我们仔细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也像庄子说的那样,每天忙碌的像只蚂蚁,却不知道自己将来到底要去哪里?

三,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做善事,不要追求名声,做坏事也不好触及刑法,这样才能保全自己,颐养天年。这句话看似有些消极,其实是积极,我们看很多人倒是积极追求名利,但最后却引来杀身之祸,或者身败名裂,最后不得善终,得不偿失。

四、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对着井底之蛙谈论大海,对着夏天的虫子谈论冰雪,它是永远也理解不了的。人和人的境界与觉悟也不相同,所以对觉悟比较低的人,不能讲太深奥的道理,否则就如对牛弹琴一般。就像某个电视剧里说的,不与傻瓜论短长。

五、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我们凡夫执着自我,执着名闻利养,充满了烦恼与痛苦。所以才需要通过修行恢复自性,当修行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后,自然会视万物为一体,不会再执着于自我,不会再执着于功名利禄,不再有烦恼。

六、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有大智慧的人豁达大度,小聪明的人才斤斤计较。与道相应的言论如醍醐灌顶,让人心悦诚服,耍小聪明的言论,废话连篇,根本说不到点子上。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能达到这个境界,认识到万物与我本是一体,就已经是开悟的人了。佛教常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因为我们与天地万物都是一个自性,都是一个本体。

庄子的哲学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的境界。

庄子是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行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庄子》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自由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集中反映了此种哲学思想。

《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因此,庄子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中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所以,有时间的朋友,可以读一读这本《庄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丑石的伟大指的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