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型券商投行部工作五年年收入大概在什么水平?

通过在投行校友的内推,我幸运的获得了北京某券商投资银行部的实习机会。我实习的部门是固定收益部门,也就是专门做债券承销发行的部门。整个部门分为两块,承销发行实务和债券交易。我们部门的职员几乎都有研究生学历,其中不乏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和复旦大学这样的金融名校。过来实习的同学都很优秀,自己网申的很少,很过是学院推荐的,有些是投行部员工推荐的,有些是通过投行实习内推机构推荐过来的。在投行部跟他们一起的两个多月让我学到了很多,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差距,投行的实务工作并不复杂,而且还非常机械和枯燥,但是工作细心和沟通能力真的是非常重要。

承销发行实务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符合发行债券资格的企业准备申请债券发行材料,我接触到的债券主要是公司债券和城投债,目前发行的债券大部分属于城投债。城投债是09年开始国家大力扶持的债券,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债券,主要是为地方城市建设进行融资,由于我国法律规定地方ZF不能发行债券,但为了支持地方ZF进行城市投资建设,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了金融创新,要求地方ZF组建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所以城投债被誉为中国式的市政债券

整个实习期间,我参与到了某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公司债券的项目中,主要对其债券募集说明书的某些要素进行修改。因为国家发改委部门为了防范风险,经常对债券发行审批规则进行修改,比如对于无担保的债券限制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而只能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总之,债券承销主要就是学习规则,遵守规则然后按照规则进行工作,不需要很高深的知识,不需要很复杂的公式,当然做投行研究就另当别论啦。投行实务工作的核心还是会计知识,会计是通用的商务语言,投行的一切工作都是基于会计。对于想进入投行的学弟学妹,我要告诫的是,即使不考CPA,还是认真看看CPA会计,即使考CPA,还是特别认真看看CPA会计。我的感觉是,会计来源于实践,深刻理解于实践,我之前对会计就是理解的很肤浅,停留在知道、了解的初级层次。实习过程会遇到很多问题,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应用会计去解决,反过来对会计的理解就更深刻了,这绝不像为了CPA,囫囵吞枣,悬梁刺股的去肯会计,那样学到的是死的知识,不是活的运用。

再次,不得不说说投行的生活。投行的生活累,工作必须习惯出差,必须习惯一个人待酒店里,认真完成老板交给的任务,当然生活会很枯燥。投行是表面光鲜,内涵很累的工作,工作内容也没有那么高级,尤其是你刚刚入门,是新人,或者是实习生,做的工作繁琐,而且必须保证少出错。正是由于经常出差,通常不会规定职员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工作没完成,自己可以回去加班;工作完成了,自己随意安排,一切都是项目导向,所以在做投行里面工作的人表面看起来挺自由的,但是竞争也是很残酷的,很多投行都实行末尾淘汰制,所以这样的工作对于人的素质要求特别高,特别是抗压能力。另外还必须有一个相当好的身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投行也不是天天需要熬夜,天天需要加班,投行需要的是必须加班时,你扛得住,把积攒的精气神都在这一刻爆发出来,高效的工作,高效的完成任务。而且不能通宵下来你就垮了,那样的话,还得继续锻炼好身体。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不但了解了很多投行业界知识和我国金融市场的一些最新动向,而且还向同事们学习了职场沟通方式,这些都让我终身受益。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我也实习了这个部门,也是做募集等材料,总觉得这工作好简单、不高端,我用了5天时间就搞完了90多页的募集书,然后就无所事事了20多天;想做能学到很多知识的工作,尤其是估值什么的。目前在思考职业方向,能做IPO或者并购就坚决不做这个,楼主你以后毕业会继续干这个吗?

建议还是不要想的这么远....我见过太多人去投行实习过后就再也不想去投行了。

如果想去外资的话,建议去美本(未必藤校,NYU和UCLA这种竞争力也很强),其次可以选择英国G5(任何一所G5都在BB的target里面,不要相信UCL去不了BB这种话,虽然UCL比LSE之类的确实少一点),港三,新二,大陆的话就清北复交(人大也会有一些机会,两财一贸去IB的几乎没有,其他部门有机会)

如果考虑读研去外资,那优先选择美国藤校,英国牛剑+LSE+LBS,欧洲的顶尖商学院(HEC,INSEAD,ESSEC),以及港三,清北复交顶尖商学院(光华,经管,高金,泛海,管院)

当然,我看到题设是内资顶尖投行。如果是内资顶尖投行,条件可以放宽很多。去内资行本科可以选择的学校:

1.清北复交人:顶尖投行三中一华完全够用,有个别本科能拿到中金offer

2.两财一贸:三中一华基本够用,具体看努力。有极个别本科能拿到中金offer。

3.浙南武开中厦:三中一华够用,中金华泰有概率被卡。其中浙大比起其他又稍微强一点,但浙大很多金融学生更加倾向于去互联网和二级

4.其他财经院校:西财,中南财为主,读一个好一点的研究生机会也比较大

至于早稻田,日本学校在国内投行圈我见过的非常少....但是早稻田我觉得去Nomura是有机会的。建议走金融圈的话慎选日本(除非很想去日资IBD,比如Nomura),因为日本金融圈和国内主流的金融圈的校友圈可能存在差异。

2021新生风采第二期,我们将视角瞄准了金融投资班。都说金融投资班汇聚了金融界的精英,但千人千面,他们来自的领域以及优秀之处各不相同。譬如今天的三位主角,既有获得全额奖学金的头部券商投行部项目经理,也有联考获得212分的70后钢铁集团财务负责人,还有拥有互联网大厂资深管理经验但选择在创业道路上飞奔的内容营销达人......

在为他们由衷骄傲和喝彩的同时,我们不妨也来看看有哪些优异的特质能让他们脱颖而出?对于未来,他们有着怎样的理解和规划?

与优秀者同行,你我共勉!

综合奖学金(金投班)一等奖

某头部券商 投行部项目经理

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即使是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罗乐威的出差天数也超过了180天。

这也是券商投行部的工作常态。尤其是年初IPO审核趋严的信号发出后,证监会提出要从源头上保证上市公司质量,于是乎“撤回潮”来了——企业或主动申请撤回,或现场查验被否,或上市前被退回……一幕幕你方唱罢我登场似的轮番上演,屡见不鲜,见怪不怪。

投行工作的压力也大了不少。“我们对申报项目会更加细致和谨慎,因为工作本身就包含了大量基层调查和数据处理。” 接受采访的时候,罗乐威正在深圳参与某高端制造业IPO的尽调。

今年是罗乐威从事投行工作的第5年。他清楚地记得,刚入职时,有一次与同事们跋山涉水,来到位于我国中部某县城的某食品企业生产总部。在深入接触的过程中,他们被创始团队和当地乡亲质朴无华的想法和行为所打动。尽管面临着一系列食品企业上市所特有的堵点难点,但他们一步步帮助企业整改规范,同时用扎实的工作底稿记录抹平了监管机构和交易所的审核疑虑,也将企业的投资亮点充分挖掘,最终协助其在资本市场成功上市。

罗乐威参加某上市公司路演活动

“现在回想起来,仿佛是在昨天发生一般。”罗乐威说道,但五年的投行经历显然不能这么一笔带过。规则一直在变,玩法也一直在变,当“高压监管”正成为下一个周期的关键词时,对个人能力的要求只能水涨船高。

所以他选择来到上财MBA金融投资班,期待通过系统的经管和宏观的金融知识学习,加强对工作和行业的认知,并结实更多金融领域的精英,来双向服务彼此的职业发展。

选择上财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罗乐威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某四大知名会计事务所,在那儿他结识了很多上财前辈和同事,在与他们日常的沟通协作中,他对上财的好感也与日俱升。

热爱运动的他也是位长跑达人

无论是监管形势的变革还是新的政策出台,我们都很难预测投行的下一个风口将于何时、以何种姿态到来。对罗乐威来说,金融投资班肯定不是此刻学习的起点,而券商投行也不会职业发展的终点。唯有专注当下、保持学习方能穿越行业和市场的周期,并帮助他和更多人,在新机遇来临时,快速适应并且做得更好

江苏永钢集团 财务管理部部长

在这个被誉为“基建狂魔”的国度,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步履素来与钢铁产业深度绑定。而且随着行业碳达峰路线图的基本确定,以及AI、物联网、机器视觉等智能技术的深度浸入,钢铁产业更大的机遇正浮出水面。

我国是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

智能化转型已成为众多钢企的关键战略,

赢得更多发展空间和竞争优势。

对于刚毕业就扎根于这个行业的钱毅群来说,这种感受尤为明显,尤其是前年(2019年)她开始分管集团融资工作后。

今年是钱毅群入职江苏永钢的第20个年头,担任集团财务管理部部长的她,需要统筹管理财务、税务和融资业务,并推进集团财务信息化的建设。某种意义上来说,永钢也是江苏钢铁的一张名片——1984年,它从小作坊式的小厂起步,历经滚雪球式发展,成长为一家拥有13000余名员工的大型综合钢铁集团,并在国家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公布的“钢铁企业发展质量暨综合竞争力评估(2020)”中位列A级(特强),2020年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

连续五年,永钢获评钢企“A”级(特强)企业

2020年苏州民营企业百强榜排名第六

远景诚可期,但眼下集团降本增效和智能制造转型的迫切需求不可忽视。“特别是产业融资成本高启,如何把更多资本市场的活水汇聚起来,更好地推动产能提升和集团下的产业联动,促进集团智能化转型战略的落地,是我坚持在做的事情。”所以尽管有很多人推荐EMBA,但她还是决定来到上财MBA金融投资班求学,一方面系统学习先进的金融市场理论和实践方法;另一方面通过数智模块的产业课程,对5G、AI、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的商业应用做到细致了解,更好地带领部门去服务集团的智能化转型。

虽说是70后,但钱毅群在联考中仍考出了212分的高分——比去年成绩提升了近40分。这对于一名集团高管来说极为难得,但也恰恰证明了她的决心和毅力,正如她认识到财务信息化带来的优势和便捷之后,立马在集团内部主导并推进企业财务ERP和共享中心建设,彻底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一样。

无论是低成本融资、资金集约化管理还是供应链金融服务,钢铁的良性发展都离不开金融机构和高素质金融人才的支撑和服务。上财MBA金融投资班的第二年专属课程模块给钱毅群带来了更多期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对于“厚重”的江苏永钢入学的她来说,值得期许的变化还有很多。

字节跳动商业化部门高级总监

在字节跳动工作近6年是怎样的体验?

在这家员工平均年龄仅为27岁的互联网大厂,能回答这类问题的人实属资深员工,少之又少。

“2015年加入字节的时候,公司刚完成1亿美元的C轮融资,估值只有2020年的1/200。”何亚娟回忆道。彼时互联网的主旋律还是O2O和巨头合并,当聚光灯的焦点被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所吸引的时候,西瓜视频上线,字节悄然在视频赛道占据了一个抢跑身位。

毕业于南京大学新闻学专业的何亚娟对内容和内容营销有着专业的理解和认知,这也是她选择字节的原因。入职后她就职于商业化部门,负责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开发合作,通过旗下抖音APP和线上服务在视频领域的优势,多元化拓展体验场景,为各类金融平台带来源源不断的高质量增量线索。

何亚娟还负责过汽车、家居等垂直领域的商业化开发。

对头条系产品的运营生态和商业模式有着全景了解。

也是在那时,她第一次萌生了就读金融投资班的想法。

开放的金融市场对行业来说是持续利好,金融机构把业务和生态向头部平台迁移,字节本身也在布局金融,所以我需要更多专业的金融知识、系统的思维视角和前沿的行研资讯来填充自己,同时积累资源来服务业务。”虽然有着成熟的想法,但字节用疯狂的扩张步伐拖着所有人发足疾奔,作为团队负责人的何亚娟很难为此做好充足准备。 

到了2020年,在想法愈加强烈的同时,何亚娟也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在积累了相当程度的经验和资源后,她辞去了商业化部门高级总监职务,成立团队开始内容创业。

表面上看,内容创业领域相当内卷——竞争对手在人才、金钱、资源上反复倾轧,但何亚娟认为这只是硬币的一面。特别是创意玩法和潮流思维遍地开花,如何专注于内容本身,在这些看似“玄”的地方多下功夫,才是硬币的另外一面,也正是团队的核心优势。

当然,竞争门槛的拔高,更考验企业经营的硬实力,所以她再次将目光瞄准的上财MBA金融投资班——既为金融和财务的专业知识,更为MBA管理方法和实践的学习

创业没有彼岸。尽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路上会很多分支,但何亚娟认为金融投资班的这条路一定没有选错。

最后一位同学的故事,既是一位曾经的互联网大厂管理者的故事,也是一位创业者的故事,更是一位上财MBA金融投资班新生的故事。

在金融投资班,在金融界或从事金融职能工作的精英固然占据了相当比例,但何亚娟并不是独苗,上财MBA的学员也绝不会只拥有寥寥几张面孔。黄金年代,无论身处哪行哪业,顺应时代潮流的人都能拥有改变自己职业和人生的机会。就像何亚娟在内容作品中所描述的一样——互联网流量和画幅中的人被赋予新旧交替的时代红利,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内容和故事。而这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也缓慢且清晰地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全新且美好的世界——百年商学,智领未来,走上MBA舞台的上财新生,也一步步地走向商业世界各自领域的核心舞台。

一切都在发生,一切未完待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证券公司投行部好进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