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基金有必要选择基金投顾吗?

最近市场震荡,风险事件满天飞,1月新基发行也罕见遇冷,前几年“无脑”买基金,怎么都赚钱的逻辑早已失效。

去年,分化的市场陡然增加了投资者选择基金的难度,偏股基金和偏债基金的首尾业绩相差分别高达177.18%和94.91%。

因此,越来越多人把目光投向了组合化的投资工具,投顾开始兴起,FOF迎来大热,两者之间该怎么选也成了最近的一个高频问题。

那么基金投顾和FOF基金到底有什么差别?普通投资者究竟如何选择?同样是养老,买哪个?

我们从性质、分类、投资风格和费率等角度,把投顾和FOF的异同掰开揉碎讲清楚。相信读完本文,你会对上面的问题有清晰的答案。

共同点:都为解决资产配置问题,正处于蓬勃发展期

先说相同点,基金投顾和FOF基金主要有两个共同点,都是为了解决用户资产配置问题而生的,而且都处在蓬勃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好买基金、Wind;截至2021年末

*基金投顾规模截至2021年7月

作为组合化的投资工具,投顾和FOF主要投资的标的都是基金,背后的团队一般也都是负责大类资产配置的多元资产管理团队。

传奇投资人大卫·史文森在《非凡的成功》一书中曾提到,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可以分成3个部分,分别是资产配置、标的选择以及时机选择。

其中,标的与时机的选择加在一起对收益的贡献也只占1成,而资产配置独占9成——投顾和FOF要为投资者解决的也正是资产配置这个难题。

分别来看,基金投顾业务2019年开始试点,截至去年末,共有61家机构获得了投顾试点资格;根据2021年7月的数据,当时已展业的18家投顾服务资金规模已经超过500亿元。

从去年11月开始,监管开始着手组合升级投顾进程,此后投顾发展进入快车道,目前应该已经远远超过这个规模。

比投顾早引入2年的公募FOF,在去年迎来规模高速增长,2021年全年新发行FOF基金99只,募集1210.04亿份,超过前三年的总和。

目前共有63家基金公司和券商资管开设了FOF产品线,截至2021年四季度,FOF基金规模达到2233.63亿元。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1年四季报

说完了共同点,下面看看投顾和FOF在性质、适用需求、持仓风格和费率等4方面的差异——

性质不同:投顾是服务,FOF是基金

资料来源:各投顾机构官网、公开资料

基金投顾和FOF基金最本质的区别就体现在它们的名称上,前者是针对基金产品的投资顾问服务,后者是基金的一种。

所以在持牌机构上两者就有所差异,除了基金公司和券商之外,银行和三方机构也可以持有投顾牌照,而公募FOF基金只有持有公募牌照的基金公司和券商资管可以发行。

投顾和FOF性质的差异还体现在投资范围上,投顾可以选择的标的仅限于场外公募基金,而FOF作为公募基金,可以直接投资股票、债券、上市基金等场内标的。

投顾满足更多需求,FOF是“钦点”的养老金第三支柱

上面提到,基金投顾是一种服务,所以它区别于FOF基金的重要一点在于策略设置更加丰富,从而满足投资者更多样的需求。

资料来源:平安证券、好买基金、各投顾机构APP

可以看到,投顾除了传统的按照风险进行分类之外,还有场景模式、目标投策略以及进阶的特殊策略,适用于各种不同需求和目标的投资者。

场景模式很好理解,就是针对投资者不同生命周期中的刚性需求而设计的投顾组合,如养老、子女教育、活钱管理等;

目标投是针对有明确投资目标,但可能对具体的细节不想花太多精力研究的投资者,主要包括止盈策略、跑赢通胀、超越银行理财和全球市场投资等。

虽然这些策略的实质依然是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股债基金配比来达到相应的目标收益率,但是更清晰的目标,让投资选择变得更加直观。

特殊策略则与场景模式和目标投相反,满足的需求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直观,投资者不仅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甚至对于要投资的标的、行业板块等也要有明确的偏好,包括量化策略、标的策略、行业主题、管理人优选和基金公司优选等。

比如量化策略主要是为了对冲市场风险;标的策略是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标的选择(目的包括规避特定风险等);行业主题和管理人、基金经理优选则顾名思义,是对特定行业、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优选。

相比之下,FOF基金除了按照风险分类之外,基本上就只有上市FOF和养老FOF两种类别。

上市FOF(即FOF-LOF)是去年刚刚推出的FOF创新品种,这些FOF本身都有封闭期,通过在交易所上市,给投资者提前退出的渠道。

ETF-FOF-LOF就是主要投资于ETF指数基金的上市FOF;QDII-FOF-LOF则是主要投资于境外主题基金的上市FOF(目前首批两只仍处于申报阶段),目前的上市FOF相对其他类型的FOF,权益比例普遍较高。

然后就是去年增速迅猛的养老FOF,作为官方“钦点”的个人养老金形式,后续还有可能出台配套的个税递延政策,所以单就养老需求来说,在配套措施出台之后,养老FOF可能会优于养老投顾。

资料来源: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

其他类型的设置上,投顾的侧重点是满足更多样化的投资目标,而FOF的品种创新则更偏向流动性和灵活性(如上市FOF)。

投顾策略更分散,但权益仓位更保守

由于投顾策略更加多样,各种策略的数量分布也相对均匀,而FOF基金则是以稳健型居多,规模最大的、也是目前唯一一只规模超过200亿的FOF基金,交银安享稳健养老一年也是稳健型。

以运作时间较长的4家基金和3家券商旗下的72个基金投顾以及2021年3季度以前成立的173只FOF基金为样本,两者的风险类型分布数量如下——

资料来源:平安证券研究所、Wind、各投顾机构APP

在上述样本中,投顾和FOF在各类基金的持仓风格的侧重则恰好相反,如下表所示——

投顾和FOF对于不同类型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配置特点;资料来源:平安证券研究所、Wind、各投顾机构APP

对于权益型基金,投顾的配置更加均衡保守,而FOF则配置了较多近期表现出色的行业主题基金。

固收+基金的配置方面也呈现相似的特征,投顾会随着市场风格的增加而偏向较低权益仓位的固收+基金,而FOF则更喜欢权益仓位偏高的固收+基金。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公募FOF由于有着相对排名上的压力,即便从产品数量上来说以稳健型居多,但是在权益仓位的配置上相对更加激进一些;

而投顾在发展初期,监管要求年换手率不得超过2倍,所以对中短期业绩较好的权益基金更加谨慎。

分析完持仓风格的差异,最后说说不少人关心的双重费率问题。

一个收投顾费,一个收基金的各项费用

既然投顾和FOF都是主要投资于基金的产品,而且投顾会收取投顾费、FOF也有认/申购、管理费和托管费,所以双重费率在所难免。具体涉及的费用以及可减免的情况如下——

资料来源:各投顾机构官方信息;证监会FOF收费指引

*以各家投顾机构规定为准

此前我们详细讨论过FOF基金双重费率的情况,结论是根据公开数据,我们仅能算出FOF最大可能的双重收费;对于投顾来说也是一样,我们只能以三方投顾为例粗略计算出最大的可能的双重费率情况。

来源:嘉实基金 关键词: 投顾 理财 基金

理财嘉投顾会员服务,希望努力成为投资者理财路上的领航者,守护投资者的目标,为投资者的梦想领航。

好的投顾服务,不应该仅仅从产品收益率的角度,告诉用户什么时候买卖;而应该从解决用户理财目标需求的角度出发,告诉用户买什么、买多久以及为什么买。好的投顾服务,一定是有温度的。

很多朋友给我留言,我有着多年的基金投资或股票投资经验,而且这么多年下来,每年都能获得正收益。我觉得我已经可以算半个职业投资人了,像我这样的还需要投顾会员服务么?

我认为投资做的好,与资产配置和管理并不冲突,相反两者是互为补充的。因为投资的本质,是赚取资产价格的价差,不管是我们熟悉的低买高卖,还是另类投资中的高卖低买。我们研究资产本身的定价模式,估值模型,都是为了从中找到资产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如果内在价值被低估我们买入等待其价值与价格回归,再伺机买出。

而理财,更多的是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将资产与目标相匹配,通过持有资产赚取资产回报的收益。资产与理财目标越匹配,这样的目标越容易实现,我们付出的成本(资金成本、时间成本)越经济。而这一点,专业的团队做起来相对效率会更高。

投顾的本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

之前网上有个段子就在说,公募基金是现实生活中最物美价廉的产品之一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想象一下上学时班级学习成绩最好的学霸,本科清北复旦浙大,研究生清华五道口,毕业后来到基金公司,跟着十年前的学长基金经理们学投资,干了6年终于自己成为了基金经理,他每天工作14个小时,白天盯八块屏幕,晚上研究新闻联播,夜里爬起来看国外政要发推特,头发都快掉光了,他深入跟踪调研数百家公司,口吞塑化剂,亲测马应龙,还有一堆研究员围着他,你让他帮你投资,他一年只收你1.5%,这难道不香吗?这虽然是一个段子,但也说出了实情,买基金就是花小钱找了一个学霸帮我们“打工”,所以确实是家庭理财性价比之王。

但是,这些学霸帮你打工,仅仅是帮你选择了挑选股票的问题,那么谁来帮你挑选基金呢?谁来告诉你什么时候买卖呢?谁来告诉你你要买多少,以及买入多久呢?

理财投顾服务是以构建基金组合为载体来解决用户的理财需求,但又不仅仅只是销售基金组合。好的投顾应该构建起覆盖投前、投中、投后的全流程投顾体系,投前通过详尽的客户需求调研为客户匹配最合适的资产,投中协助用户账户管理引导客户长期投资,投后的持续投顾服务陪伴,让客户无惧市场波动,避免追涨杀跌。

正如同市场上不缺1年5倍股,但缺少5年5倍股,如何持续的选择对优秀股票或者选择持续表现优秀的股票,是优秀基金经理的必备素质。正是因为广大普通投资者缺乏这样的能力,于是我们选择了基金经理来帮我们选股。

然而,市场上也不缺1年翻倍好基,但持有好基待翻倍却成为了不少基金投资者的痛点。就像大家经常抱怨的,“选基金难”、“择时难”、“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因为没有专业的人指导和服务,大家像挑股票一样挑基金,像股票择时一样做基金择时,结果必然不太理想。

而投顾服务,则是结合投资者的投资目标、资产状况、风险偏好等画像,量身定制投资组合,并在市场发生变化时,对用户资产配置进行动态调整。比如某位用户有两笔不同收益需求的目标理财组合,那么投顾就会针对这两笔不同的资产,分别进行动态调整,让这两笔资产配置情况不要偏离各自的理财目标。

投顾的意义:理财路上的好老师 好买手 好管家 同路人

投顾服务的意义是从用户目标理财出发,以用户为出发,通过让用户认清自己需求、确定合理目标、匹配理财产品、动态调整资产情况,以及在此过程中做好持续的陪伴。

简单来说,投顾在用户的理财之路上,要扮演好四个角色。

好老师,量身定制,帮你制定计划。现在成熟的投顾服务会利用机构自身开发的的系统,结合大数据技术,基于每一位用户的实际情况,来匹配专属理财计划。

好买手,深度评估,帮你严选好基。在对用户做完了解以后,帮助用户建立理财目标,并根据理财目标来打造资产配置模型,并从基金优选池中甄选基金来构建基金理财组合。

好管家,每日巡检,为你动态调仓。投顾服务的优势就是专业性,专业人士会实时跟踪计划,根据理财目标和模型来适时动态调仓,让资产组合不偏离理财目标设计。

同路人,全程陪伴,给你贴心服务。好的投顾不仅应该具备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更应该是有温度的。投顾专家会定期对市场进行分析解读,不聚焦于单日的涨跌幅,而是整个理财期间的账户管理情况,让用户了解理财背后的管理逻辑。

前面的文章提到了每一笔钱都有她背后承载的梦想,而投顾或许就是这个梦想的呵护人。

投顾服务要全程做好理财陪伴 努力让投资者告别理财焦虑

一直以来,基金行业都有种说法是“基金赚钱但基民不赚钱”,很多时候这个和投资和喜欢快进快出追涨杀跌有关,遇到回撤就赎回导致本金的损失,反弹上涨后又急于落袋为安使得最后的收益金额不高。本质上这还是因为没有定好理财目标,导致投资者的操作行为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理财嘉培养投资者无目标不理财的理念,就是希望投资者每笔钱都要投的明明白白,都要投的有意义。更重要的是在理财嘉帮助用户制定了理财目标以后,还会全程对资产进行管理调整和复盘,从而解放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让我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好工作,提升自己。

此外,根据合同约定理财嘉配置的都是嘉实基金的产品,这样做的理由有三点:第一嘉实基金的产品足够丰富,可以满足用户的资产配置需要;第二理财嘉对嘉实基金的产品投资管理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可以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做出决策;第三选择嘉实基金的产品,可以为用户节省大量的交易手续费用。

理财嘉投顾会员服务不仅专业敬业,也充满了温暖的人问关怀。比如3月16日,市场大跌哀鸿遍野,就在我有冲动想全部赎回的时候,理财嘉APP适时推出了相关文字内容,除了对市场进行解读,还对用户做了心理按摩:

“为什么你一割肉,就涨了……

因为,你在任由情绪左右你的决策。

对于投资,人的情绪无外乎两种:贪婪和恐惧。大部分投资者越涨越贪婪,越跌越恐惧。所以,想要再投资和目标理财中赚到钱,需要管理好情绪。虽然很难,但还是有方法可寻的。

放弃直接操盘,选择间接投资。简单说,就是找比你专业的人,替你上场搏杀。定制目标理财坚持长期持有,投顾就是如此。

制定投资纪律。每月合理规划自己的限制资金,定期转入可以帮你从择时的深渊中解救出来,目标稳步前行。

人的情绪起伏是与对事情的感知成反比的,你对投资了解越少,就越容易冲动。看清投资的本质,即可从容应对。

综上所述,投顾的意义首先在于帮助用户认识自己制定符合自己理财预期的目标;其次投顾专家会凭借专业能力基于投资者的理财目标动态调整其资产配置,帮助用户买卖基金。同时在服务期间,会做好用户的持续陪伴,使之不会因为市场的短期调整而焦虑,或轻易放弃更改理财目标。

理财嘉投顾会员服务,希望努力成为投资者理财路上的领航者,守护投资者的目标,为投资者的梦想领航。

风险提示:嘉实财富本着勤勉尽责、诚实守信的原则开展基金投顾业务,但并不保证各投顾组合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参与基金投顾业务,存在本金亏损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基金投顾业务项下各投资组合策略的业绩仅代表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的业绩表现,为其他投资者创造的收益也不构成业务表现的保证。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让公募基金行业躁动了一整年的基金投顾试点,终于要在2020年迎来市场的真正检验。

最近,蚂蚁金服和全球最大公募基金公司Vanguard集团独家合作的投资顾问服务「帮你投」在蚂蚁金服上线,这也是国内首家合资基金投顾。

在蚂蚁金服之前,去年10月首批拿到试点资格的五家公募基金公司已经陆续推出了相关产品。而第二批试点的三家公司——蚂蚁、腾安(腾讯旗下)和盈米中,蚂蚁金服抢跑一步。

与此同时,据多家媒体报道,今年3月,包括中信建投、中国银河、中金公司、国泰君安、申万宏源、华泰证券、国联证券等7家券商,以工行、招行和平安银行三家银行,成为了新一批入局的持牌机构。按照前两批试点公司的「抢跑」速度,产品大概率也会在年内上线。

机构的加速入场在情理之中,对于国内的财富管理市场而言,基金赚钱和基民不赚钱的问题长期存在,而源头在于买方专业的缺失和服务的缺位。

很多人将基金投顾试点视作一次市场转折的机会——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投顾时代,这也是整个行业商业模式的一次重构。

尤其,对比海外市场来看,投顾领域本身就孕育了无数金融巨头,也成为许多券商和银行的利润引擎。而伴随着金融科技的渗透,中国的投顾行业可以跳过早期发展阶段,直接进入以信息化驱动的、以低成本实现快速规模扩张的新阶段,将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

当然,这一切成立的前提是,基金投顾真的能完成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这惊险的一跃。

出于好奇,馨金融昨天小小试水了一下蚂蚁金服的这个新产品。

「帮你投」的起投金额为800元,用户在接受风险测试之后,系统会根据结果给出不同的目标收益率的建议,以及推荐匹配的基金组合。

(图为公司90后小伙伴的测试结果,被系统评定为锐意进取型投资者。这一策略下,股票型基金占比达到80%)

在最终的转账环节,会跳出风险揭示书,提示投资者收益预估和模拟历史收益不代表任何收益承诺,投顾服务同样存在损失风险,询问客户是否自行决定接受投顾服务。一旦客户同意,接下来所有的投资操作都由模型和专业团队完成。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帮你投」和此前公募基金公司推出的投顾产品,其实从前期操作步骤来看,「风险评估-制定策略-转入资金」的流程大体一致。

硬件指标中,「帮你投」最有优势的是起投金额的只有800元,而公募基金公司的产品则大多落在了1000元,其中嘉实理财则是门槛最高的1000元。

根据蚂蚁金服的介绍,设定800元的起投金额是因为这是一个策略组合能够生效的最低门槛。

但从产品结构来看,公募基金公司更加多元。除了设置不同风险类型之外,还参提供了一些场景选择,比如华夏基金和中欧基金上线了教育和养老主题的投资解决方案。

而从费率角度,「帮你投」产品将每日计提当日服务费,比率为当日资产的0.0014%,合年化资产管理总额的0.5%。但平台并非每日计提,而是按照一定频率(不低于每季度)进行收取。

与基金公司的产品相比,这一收费标准落在了居中的区间内。几家公募基金的投顾产品中,最低的华夏基金,费率在0.20%~0.50%之间;费率较高的南方基金,费率在0.80%到1.50%之间。

参考国外的经验,投顾市场快速兴起之时,也意味着投顾服务的价格战即将开启。

不过与基金代销行业此前的价格战不同,投顾产品以规模计费、向投资者收费的方式决定了其最终的收费标准还是要看策略水平和服务能力。如果不能给投资者带来回报,哪怕是费率再低,没有资产留存就没有收入,而且无法产生规模效应。

我在此前的文章中曾经对比过「用户-销售-基金公司」与「用户-投顾-基金公司」两种模式的不同:

在「用户-销售-基金公司」模式下,销售方也会给投资者以建议,但在「规模驱动」的收益方式下,他们往往很难站在投资者的立场去为其考虑并助其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而「用户-投顾-基金公司」模式下,一方面投资人与中介机构利益更加一致,它将分流传统的基金代销客户群体;另一方面,投顾业务实质是通过增值化服务来换取收入,这将势必对相关公司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这一点上,传统公募基金因为本身具有投研能力和专业团队,在投资策略方面可以自给自足。事实上,在试点之前他们也大多都有自己的智能投顾类品牌,并且沿用至新的投顾产品上,如华夏基金的查理智投,南方基金的司南智投等等。

相比之下,第二批获准试点的几家基金代销公司都在这方面能力欠缺。

因此,蚂蚁金服选择了与专业投顾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的运作形式,其合作方则是全球最大的公募基金公司Vanguard集团。在双方的合作中,蚂蚁金服只负责提供技术支持,而Vanguard则负责全部的投资策略。

相比于国内的公募基金公司,Vanguard在公募基金的管理经验上似乎更胜一筹。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底Vanguard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6.2万亿美金,相当于国内公募基金行业规模的3倍,是国内前十大基金公司的6.7倍。

当然,现在上线时间尚短,很难评判出不同策略或者产品的优劣。

尤其,昨天上线的「帮你投」产品池中,主要还是针国内基金公司的产品,并未有Vanguard自身的基金。Vanguard集团在全球的经验积累是否能在中国资产市场同样奏效,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事实上,除了蚂蚁金服之外,在如何补足短板、展开业务的方面,腾讯方面的动作同样引人关注。

腾讯公司2019年财报显示,其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板块的收入从2018年的731.38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013.55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而其在总体收入中的占比也从23%提升至27%。

具体到理财方面,理财通的资产保有量在2019年同比增长超过50%,而客户数量同比增长超过一倍。伴随着理财业务的快速崛起,腾讯的布局脚步必然加快,其会选择以何种方式切入市场也变得更加令人期待。

毕竟在机构加速冲刺的当下,谁也不敢落后一步。

目前看来,三批试点机构其实各有优势。

如前文所提,公募基金本身有多年的专业积累和团队优势,而且由于本身运营基金,在投资自有基金时有着更大的成本优势。

他们大多在合同中已经说明,在投资本公司基金时免收申购、赎回等费率。当然,这也有可能导致产品选择的局限性。

而以蚂蚁、腾安、盈米为代表的第三方基金代销公司,则在线上渠道、流量、客户体验等方面有着更大优势。

以支付宝为例,截止到目前,其在平台上服务的理财客户数量已经超过6亿,而且伴随着近几年财富号的崛起,在年轻群体中有了更大的影响力。这些用户也是对于理财需求最旺盛、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强的群体。

最后是第三批冲进市场的券商与银行,它们与前两者又有不同。如果我们去看海外市场投顾行业的发展变化,会发现其实券商、银行等在投顾行业中,尤其是早期发展阶段建立起了很大的优势。

究其原因,它们拥有大量的线下网点,可以布局在社区中,在以线下获客和人力服务为主的时期这是很重要的护城河,而且对于高净值客户更具吸引力。

以摩根士丹利为例,其在2010年前后第一次财富管理业务崛起时,就采取了主攻高净值人群的策略。因为这类客群在财富管理方面的需求更加多元、收费资产比例也更高,这使得其业务的营收结构优化,平均每个代理人的营业收入和税前净利润都有所上升。

对于中国市场而言,这种模式也极具参考价值。

第三批试点开启后,券商和银行进入市场,线下渠道带来的信任感、对高净值客服的吸引力依然不可忽视,这本身也是他们的优势客群。与此同时,在近两年以APP为阵地的转型过程中,也在不断巩固优势,增强线上服务能力。

眼下,中国的基金投顾战场还处于很早起的发展阶段,规模小、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尚未完全展开,但是试点机构们的迅速反应、抢跑趋势已经非常明晰。

毕竟,在一场可能颠覆市场格局的变革降临时,没人敢轻易错过。但接下来的战争,要争夺数以亿计的投资者和万亿市场,将是一场从产品、技术到用户体验、长期风险管理能力的长期考验。

本文系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金值不值得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