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可以体罚员工吗

22: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记者 贾晨 编辑 刘洲

近日,长沙警方将5名男子拘留,原因是他们在广场上裸奔。警方调查显示,5名男子均系长沙一商贸公司的员工,因比业绩输了而裸奔。

大庭广众之下裸奔,除了不雅,违背公序良俗,更涉嫌犯罪。然而,这5名男子之所以能做出这种反常识的举动,或许与他们所在公司的企业文化有关。

虽然警方通报中,未提及涉事公司是否知晓或参与此事,但该公司难逃默许该现象存在之责。可以看出,从公司内部到曝光在公众视野下,或许此类现象已非一日。

不知何时起,类似“花式”体罚成了个别企业“激励”员工的另类手段之一。类似侮辱、体罚等方式常见媒体,诸如罚员工做俯卧撑、反复爬楼梯、喝马桶水等。更有个别企业搬出古训,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之类的话语为员工“洗脑”。更有甚者,利用封建糟粕文化厚黑学来灌输员工,“要成功,先不要怕丢脸”。

5人因业绩不如人而裸奔,引发网友热议,并有网友讲述各自经历,可见媒体报道出的事件仅仅是个别畸形企业文化下的冰山一角。

无论法律规定,还是生活常识,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一方用劳动力换取工资;另一方,用集合资源创造价值。双方建立在平等的契约之上,而非奴隶和奴隶主的关系。因此,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人格平等的。

当然,雇主有权利对不能胜任工作的员工进行辞退。但如果这种以羞辱员工人格尊严为目的的“花式体罚”也算是工作范畴,那这份工作不干也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里,我们不仅不需要黑砖窑里的奴工,也不应该存在靠压榨员工尊严来生存的畸形企业。以后街头上如果再次出现这类“花式体罚”,大家应该坚决抨击臭骂。

从企业内部管理看来,形成此类畸形的企业文化,往往暴露出雇主在企业管理中的一种“无能”表现。试想,若其自身拥有或掌握一套高效手段去维护好公司的运营,何须使用这种“低劣”的手段,通过摧残员工的自信践踏员工的尊严。也未见哪些大企业的成功源于对员工的体罚文化,更多的是相互尊重和成全,才能成就彼此。

从公司规划上来看,此类方法或许在短期内可以促进业绩增长,但长期呢?类似压榨、侮辱形式的文化可能会给公司或者社会带来反噬效果,成为其永远无法长大的基因缺陷。

再从对待客户角度来看,此类企业文化熏陶下的公司,对待每日相处的员工尚且做不到尊重,何谈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人必先自爱,再爱人。考量一家企业的优劣,道德风险是重要一环。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会诞生什么样的员工。看似“花式体罚”仅仅是个闹剧,然而隐患也能从中窥见一二。

对于多数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或许一份工作得来不易。新人存在着适应与不适应的过程,但人生无外乎选择。对于拥有“花式体罚”的企业文化,员工表面赚到的只是一份工资,但是与失去的尊严和被扭曲的品质相比,这份工资不要也罢。

原标题:《通过摧残员工尊严来榨取业绩,对畸形公司的“花式体罚”应露头就骂》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跪佛堂”、“写万字检讨”、“禁止恋爱”、皮带抽“”……李莹(化名)不停摆弄手指,用略微沙哑的声音,向记者讲述遭受的种种不公。逃离商丘市商湟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湟公司)已经一年,提及那隐忍的七年岁月,李莹眼底尽显疲惫,直到现在仍觉后怕,她称商湟公司为员工打造的“上流人士”,到头来就是一场洗脑……

2019年2月份,正在享受全新生活的李莹,意外接到了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人民法院的传票。在得知被起诉内容后,伴随而来的是震惊与无助,白纸黑字格外厚重,她拿起手机拍下了两张民事起诉状。两个诉讼请求分别为:原告(商湟公司)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被告(李莹)偿还借款237245元;原告请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支付违约金20万元。

与李莹境遇相同的,还有一位年龄相仿的女孩陈月(化名),作为前同事的她,也接到了商湟公司的起诉。在起诉内容上,两人都被要求支付违约金20万,但借款数额上稍微不同,陈月借款金额为33364元。陈月介绍,此前二人因无法忍受跪佛堂的处罚一同离职,商湟公司的闫总曾在微信上要求她回来上班,否则就要起诉她。

面对突如其来的40余万债务官司,两人措手不及。“因为之前在公司写过一些借据,每月都会从工资里扣除一部分还债,后来我们都还清了,公司却没有销毁这些借据。”李莹说,两人为此聘请了律师,并拿出了自己的工资明细。但借款纠纷一案,两人很快败诉,她们又向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述。

根据李莹提供的判决书显示:“原告证据能够证明原、被告之间存在民间借贷关系,且被告对其异议理由,未提交有效证据予以印证……”

公司为其打造“上流生活”

记者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查询到“河南商湟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50万元,经营范围为洗涤用品、化妆品;美容咨询;美容服务等等。

2011年入职的李莹,曾在公司担任市场老师,主要做整形咨询工作。她告诉记者,因为从事整容行业具有相对特殊性,前来咨询的基本是穿金带银的富裕人,所以她们接触到的都是大客户,单笔消费有时能达到几十万。

“公司经常向我们传递一些思想,当你自己都没有这样消费过的时候,你跟客户是不同频的,你肯定干不好,只有你自己体验了才能干好。公司天天说要打造上流人士、包装员工,给我们购买奢侈品, 但花费的每一笔钱都要写借据。”陈月说,公司此举是变相地将员工的钱花掉。

2013年,商湟公司的一位领导出国前往瑞士,回来后惊喜地告诉李莹,帮其购买了一块卡地亚手表。“那块表价值两万块钱,买的时候没有跟我讲,给我的时候还让我感谢他,叫我去财务签了字,让我从工资里扣了再还给他们,因为当时比较听话没有反抗,就收下了。”面对这笔昂贵费用,李莹有些招架不住,她认为不经同意为其购买奢侈品实为不妥。

既然无法负担为何还要承受?面对记者的疑问,陈月称曾想过反抗,也向公司反映过,但公司都以各种理由进行说服。“面对公司没有任何理由,这是你必须要用,给你买过来的,你就必须得要。”李莹说,从入职到离职,因为买卡地亚手表、LV包包等一系列奢侈品以及房产,两人陆陆续续与商湟公司签有二十多万元的借据。

一天一夜跪佛堂写“感悟”

令二人出走商湟公司的导火索,源于去年9月最后一次跪佛堂。据陈月讲述,资产雄厚的商湟公司在商丘市建有一座非对外酒店,名为仁德酒店,在一楼办公区角落里,存在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屋,被大家称之为“佛堂”,里面供有佛像,地上放有垫子,每每有人犯错,就会被领导“请”去罚跪写“感悟”,少则几小时,多则几十小时。

李莹称,跪佛堂的时长往往不固定,很多时候取决于领导。“有时候跪佛堂,他想起了就叫你,他不想起来,那你就一直在那跪着。如果他不在办公室,他就让你跪两小时这种,要是在办公室,他直接让你去跪,不跟你说时间。”

“我这六年在公司,跪佛堂大概有七八次左右,最长一次跪了一天一夜,当时写了一万字检讨,那次写到凌晨五点还未写好,领导得知后又让我把所写的全部删除。”陈月告诉记者,因未处理好客户关系,领导在公司微信群里予以公示,对她做出跪佛堂写万字感悟的处罚,还要连续一年每月工资只发1000元。

当天跪佛堂的还有李莹:“有次会议到了吃饭时间,我就跟员工一块到楼上吃饭,然后被总经理看到,他就说'领导还没吃饭,你怎么不叫他一声?’因为领导被董事长叫走开会,大家都不知道,我不是负责会务的,只是一个销售人员,就让我晚上跪佛堂写5000字。”除了检讨,还要面临三个月工资减半处罚。

每月月初和月中,商湟公司都会召开例会,用李莹的话来说,实则是内部批斗会。“他们会当场让你上去念那些忏悔书,就是家常便饭,有时还要当着很多人的面,跪在上面念。”

李莹向记者展示了一份名为“高压线制度”的电子文档,称公司不允许谈恋爱,并让员工签署了保证书。记者在文档内看到:“任何一名队员必须坚决杜绝与外市场女学员留联系方式、打电话、发信息,发生暧昧关系……如有违反,经发现后果自负,甘愿接受一切处罚。”处罚规定的最后一条为:“不管是否离职,愿意所有人去我家里打砸,如父母阻拦,我承担一切后果,和别人没有任何关系。”

没有谁天生就会服从,商湟公司也曾有“不听话”的员工。李莹唏嘘道,有一位王姓女员工,曾被领导用皮带抽脸,“她犯错了,要么就是不听,用皮带抽脸,被打二十皮带,都打得不能睡觉,然后从嘴里边往外流血,被董事长打的。”

既早已无法忍受严苛的制度,为何不早些离职?记者再度发问,李莹却称,商湟公司曾有位项目经理,受到打击太大选择离职,因无法还清十几万借款,之后又折返公司。“公司说限她多少天之内把钱还清,但她又还不了,她说挣了钱一点一点还,公司说不行,就要起诉她,她又给吓了回来上班。”

公司回应:在佛堂里关乎个人信仰

面对李莹和陈月反映的惩罚制度,记者与商湟公司高层负责人取得联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董事长闫强在言语中尽显气愤,显得渊源颇深。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她们二十多岁承受不了这种财富。”闫总坦言,记者可向整个郑州打听该企业,平时给予的员工福利十分优厚,曾帮助员工在各地购买了房产。“我和建业胡葆森谈的,一共买了127套给员工,公司借给他们钱,首付百分之三十,分三年付清,申请了3个点的回扣,最后又给他们买成了电视机。”除此之外,公司还员工父母缴纳了养老保险金等另外福利。

“说跪佛堂,你错了,你在佛堂里面有信仰,在佛堂里反思一下不行吗?也不过分吧?”关于跪佛堂的处罚措施,闫强表示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管理制度。针对李莹所反映的,因早吃饭被罚跪佛堂一事,闫总表示:“对于她们来说,是一种教训,也是一种成长。起因就是客户来了,客户就是你们的生命,客户没吃饭,你们跑过去吃饭,这对吗?你不该反思吗?”

同时,李莹还向记者透露了郑州公司负责人曹总的电话,记者向对方求证公司是否存在体罚员工情况,对方在电话中反问:“她有什么证明吗?”记者告诉曹总,陈月在跪佛堂时曾拍有照片记录。曹总又称,公司总裁是一个比较信仰佛的人,平时他们正常也会上柱香拜拜佛,并不像李莹二人所描述的情况。

“跪佛堂那是你内心的一个信仰,她想编造一些这样东西,那我也没有办法。”随后,记者提出前往公司实地采访求证的要求,曹总在电话中表示目前正在出差,需等手头公务处理后,寻找人力资源部门给予记者回应,但截止发稿前仍未收到任何回复。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路治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劳动法关于变相体罚员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