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什么要求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个方面并积极开展国家合作

* * * * * * * * * * * * * * * * (3)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预测分析; (2)加强对施工班组工人的经常管理,掌握人员底数,制定治安、消防协议。 全面清理现行法律法规中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相适应的内容,加强法律法规间的衔接协调。研究制定碳中和专项法律,抓紧修订节约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增强相关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十七)健全法律法规 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 11 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抓紧修订一批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提升重点产品能耗限额要求,扩大能耗限额标准覆盖范围,完善能源核算、检测认证、评估、审计等配套标准。加快完善地区、行业、企业、产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报告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核算体系。制定重点行业和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完善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制度。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加强标准国际衔接。 (二十八)完善标准计量体系 d 板块搬运时需注意避免磕碰及颠晃,搬运时轻拿轻放,避免装饰表面的磕碰、划伤。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 健全电力、钢铁、建筑等行业领域能耗统计监测和计量体系,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加强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提升信息化实测水平。依托和拓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开展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岩溶等碳汇本底调查和碳储量评估,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成效监测评估。 (二十九)提升统计监测能力 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 11 (3)促进当地稳定和发展 所有材料必须保证为全新及没有缺陷的一级品或优等品,我司负责先购及确定材料符合xxxx和有关图纸的要求。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严控煤电、钢铁、电解铝、水泥、石化等高碳项目投资,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低碳交通运输装备和组织方式、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政策,激发市场主体绿色低碳投资活力。国有企业要加大绿色低碳投资,积极开展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应用。 (三十)完善投资政策 完善政策机制 12 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设立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将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长期稳定融资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用于绿色低碳项目建设运营,扩大绿色债券规模。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三十一)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d 分格线放完后,应检查预埋件的位置是否与设计相符,否则应进行调整或预埋件补救处理。 3.10外观检查:从每批钢筋中抽取5%进行检查。 各级财政要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等的支持力度。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标准,加大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税收优惠。研究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建立健全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价格机制。完善差别化电价、分时电价和居民阶梯电价政策。严禁对高耗能、高排放、资源型行业实施电价优惠。加快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和按供热量收费。加快形成具有合理约束力的碳价机制。 (三十二)完善财税价格政策 完善政策机制 12 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完善配额分配管理。将碳汇交易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企业、金融机构等碳排放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加强电力交易、用能权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的统筹衔接。发展市场化节能方式,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广节能综合服务。 (三十三)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 (14)大量焊接时,焊接变压器不得超负荷,变压器升温不得超过60℃,为此要特别注意遵守电焊机暂载率规定,以免过分发热而损坏。 人防墙体钢筋工程制安须重点控制以下几点: 加强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组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探索有效模式和有益经验。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重要内容,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 (三十四)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加强组织实施 13 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组织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加强碳中和工作谋划,定期调度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加

2021年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报告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沿高路61号电话:7传真:2网址:

三、合作共赢,长远相伴

.cn)或公司官方网站()下载本报告电子文本,获取更多公司信息。

为持续提高企业ESG信息披露水平、推进企业ESG管理和实践,欢迎读者通过以下方式与公司联系。

联系邮件:cylico@.cn)为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的有关规定,制定了《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明确了重大信息报告、审批、披露程序,明确了公司管理人员在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健全了信息披露制度和流程,公司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信息披露原则,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公司的财务信息和重大事项信息,使公司股东和投资者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公司经营动态、财务状况及所有重大事项的进展情况。

)设置投资者关系专栏,投资者可通过专栏查阅公司股票信息、公司治理、定期报告、临时公告及投资者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7联系传真:2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沿高路61号

1、您属于以下哪类利益相关方:

□员工 □客户与消费者 □ 股东或投资人 □供应商 □政府及监管机构 □媒体/行业协会 □其他

2、您对本年度ESG报告的整体评价: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4、哪些议题最引起您的关注?(可选 3 项)

□加强党建 □气候变化□能源高效利用□职业健康安全□社会公益

□创新研发及知识产权保护 □绿色运营□产品责任 □员工培训□员工权益保障□其他

5、您所关注的信息在本年度ESG报告中是否都有所体现:

□是 □否 ( 您还希望看到哪些信息_______)

6、您对我们的ESG报告或ESG工作和可持续发展管理方面还有哪些意见或建议?

关于本报告董事长致辞关于长远锂科ESG管理专题一:党建引领长远发展,以人为本共建共享专题二:坚持科技创新,促进绿色发展

治理结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反腐倡廉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

股东回报环境管理体系环境风险管理气候变化及温室气体管理

废气管理固体废弃物管理

噪声污染防治倡导绿色生活

健康安全诚信经营,依法纳税提供就业岗位,促进社会稳定对口帮扶支援,助力乡村振兴

青春心向党,志愿你我行立足长远,共筑锂想


内容提要:碳中和宣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要注重三个统筹:一是统筹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两步走”战略与碳达峰、碳中和承诺,把握好能源革命的节奏。在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前,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能源转型的平衡;在2035年之后,加速推进能源转型;二是统筹好风电、太阳能发电建设与灵活性电力资源供给,加快推进电力系统转型,搭建能源转型的另一重要支柱,避免可再生能源与火电“比翼齐飞”式的能源转型和只把注意力集中在风电、太阳能发电建设的“瘸腿式”能源转型。三是统筹好能源系统与能源体制的“双转型”,构建基于市场的机制,而不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

关键词:碳中和能源革命电力系统转型三个“统筹”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推进能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20BJL003)阶段性成果。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再次进行碳中和宣示,并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碳中和宣示是国家主席习近平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国际影响力、领导力均具有深远意义。碳中和也为我国能源革命明确了战略目标,就是最终要建成零碳能源体系,基本结束化石能源时代。这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大势所趋。超前谋划和积极部署,对于我国顺应并引领全球经济技术变革趋势、占领未来产业制高点、打造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碳中和是远景目标,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搞“大跃进”。我们要保持“热切的心情,冷静的头脑”。本文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注重三个“统筹”。

一、统筹好现代化建设“两步走”战略与碳达峰、碳中和承诺,把握好能源革命的节奏

2021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元年,也是碳中和宣示加快推进能源革命的元年。一方面,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战略部署,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另一方面,按照我们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两步走”战略的实施和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兑现要统筹考虑,二者交汇的核心是能源革命,把握好能源革命的节奏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100亿吨左右。按照2030年能源消费总量60亿吨标准煤的高值(意味着未来十年能源消费年均增量超过1亿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分别为45%、15%和15%计算,到2030年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为105亿吨左右,比当前增加5亿吨左右,考虑到工业过程碳减排空间,可以实现2030年之前碳达峰的目标。如果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7亿吨标准煤以下,则2030年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将减少到100亿吨以内,即使不考虑工业过程的碳减排,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自身就可以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由此可见,按照2030年25%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可以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

2030年之后,随着能源消费总量逐步达峰,能源消费结构的进一步低碳化,二氧化碳排放将显著减少。如果将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确定为30%,按照能源消费总量60亿吨标准,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比重分别为40%、14%、16%测算,2035年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将降低到97亿吨;如果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确定为35%,按照能源消费总量60亿吨标准,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比重分别为35%、14%、16%测算,则2035年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将降低到89亿吨。如果加大节能提效力度,降低能源消费总量,则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还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上述测算表明:将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确定在30%-35%,即按照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三分之一左右的战略目标推进2035年之前的能源转型,可以保障2030年碳达峰之后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下降,即在实现碳达峰之后逐步进入碳中和的轨道。在这样的情况下,考虑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两步走”的战略,在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前应该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能源转型的平衡,2035年之前能源革命的目标不应再层层加码。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人均GDP略高于1万美元,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90%,在全球排名第65位。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要求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

根据当前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总体上判断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人均GDP提高到2万-2.5万美元,在全球排名升至30名左右,这要求保持5%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由此可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还有重要的发展任务。当然,我们要高质量发展,需要推进能源转型,这毋庸置疑。但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能源转型是需要成本的。尤其是在短期内,在我国既成的规模庞大的能源生产基础设施和产能的格局下,在与低碳能源体系相耦合的新技术、新业态尚未成熟甚至尚未明朗的情况下,如果能源转型的步伐迈得太大会给经济发展带来过大的成本压力。从长远的角度看,随着一些传统能源基础设施的自然退役和产能退出,随着能源技术的进步和新业态的成长,能源转型的成本有望大幅度下降。基于此,在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前,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能源转型的平衡,在2035年之后加速推进能源转型,可能比单调的、线性的思维更加合理。

二、统筹好风电、太阳能发电建设与灵活性电力资源供给,加快推进电力系统转型

风电、太阳能发电的大规模发展是推进能源革命、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但也要充分认识到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是能源转型的支柱之一而不是唯一。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勾画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五大支柱:(1)向可再生能源转型;(2)将全世界的每一栋建筑变成即时收集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微型发电厂;(3)在每一栋建筑采用氢能和其他存储技术,使建筑的每一部分都能存储间歇式能量;(4)用互联网技术把各大陆地的电网转变成一个能够实现能源共享的互联电网,其运行起来就像现在的互联网;(5)逐步将交通车辆转为插入式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这些车辆可以在一个智能的、大陆间的、互助运行的电网上买卖电力。这五大支柱实际上可以进一步归纳为两大方面:一是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尤其是分散式利用;二是能源系统运行模式变革,尤其是电力系统重塑,分散式可再生能源、储能、新能源汽车、能源互联网等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元素。因此,不能把推进能源革命简单等同于做大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只把注意力集中在风电、太阳能发电建设是“瘸腿式”的能源转型,必然走不远。

在当前的能源电力系统下,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间歇性、不稳定性电源建设必然要求配套以相应规模的灵活性电源备用容量建设,否则,当风电、太阳能发电因风光资源约束无法提供出力时,电力供需平衡就可能会出现问题。2020年夏天,美国加州分区轮流停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大跨步开展能源转型的同时,没有实现正确的能源组合,缺乏充足的电力资源。“十三五”期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增加了3亿多千瓦,与此同时,火电装机容量也增加了2亿多千瓦。那么,未来风电、太阳能发电机组更大规模、增速更快的建设是否需要继续扩大火电装机规模?这是我国当前电力规划中面临的重大难题。如果不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火电机组,“十四五”期间风电、太阳能发电比重高的地区在风光出力不足的用电高峰时段就很有可能出现电力供需缺口。但是,继续扩大火电装机规模,无疑会增加“冗余”,大幅提高系统成本并最终体现为用电成本。而且,继续扩大高碳基础设施和产能规模并不符合能源转型的方向,容易形成锁定效应。

①当上百万的建筑即时、就地生产出自己的一小部分能量时,他们可以将剩余的能量送回电网并与临近的大陆共享电力。

②2018年9月,加州签署了名为《加利福尼亚州可再生能源组合标准方案:温室气体减排》的法案,目标是:2026年可再生能源供电占全州供电的50%;2030年之前该比例提高到60%;到2045年年底,要实现全行业的100%可再生能源和零碳能源供电。

从短期供电安全角度看,必然要求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配套充足的灵活性电源备用机组建设。但从长远角度看,可再生能源与火电“比翼齐飞”式的能源转型之路显然是行不通的。解决这一两难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要加快推进电力系统转型,搭建能源转型的另一重要支柱。这其中的核心要素:一是各种储能技术的部署和运用;二是需求侧响应机制的建立;三是微电网项目和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四是柔性和灵活可调度资源的充分发掘;五是能源互联网建设;等等。当然,电力系统转型的新技术、新业态需要一个成长时间,也需要首先理顺体制机制。在此之前,要合理把握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建设节奏,要避免“一窝蜂”和“大跃进”。

三、统筹好能源系统与能源体制的“双转型”,构建基于市场的机制

能源系统转型要有相应的体制机制作为保障,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要求构建基于市场的机制(market-based mechanism),而不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我国能源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晚,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市场体系尚不完善,面临着能源系统转型与能源体制改革叠加的独特问题。因此,需要统筹好能源系统与能源体制的“双转型”,统筹好能源转型政策设计与能源市场化改革,实现能源系统转型与能源体制改革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掣肘。

以电力系统转型为例,由于风电与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特征,随着风、光发电比重的上升,必然要求电力系统以更高的灵活性来应对这种波动性,包括挖掘既有的灵活性资源和投资于其他新的灵活性资源(如储能)。那么,如何遵循系统成本最小化的路径实现电力转型?显然,单纯依靠“计划”和行政的力量是行不通的。比如,近期全国有多个省出台了光伏发电站必须配10%储能的规定,可能就是非成本最小化的一种转型路径。

①灵活能源:如抽水蓄能、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需求侧集成等。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灵活性比较差,远不能满足波动性风光电并网规模快速增长的要求。我国电力系统灵活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机制和相关激励机制缺失,灵活性资源价值无法实现,各类经济主体没有激励提供灵活性资源。因为没有市场,即使灵活性地提供有技术可行性,但灵活性资源由谁来提供,提供多少,缺乏市场信号。强令某些经济主体提供灵活性,可能是高成本低效率的方式,且效果也有限。另外,原有一些政策和做法继续延续和强化,在相当程度降低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比如,以降低发电煤耗为导向的煤电机组“关小上大”政策,未能充分考虑煤电机组在电力低碳转型中功能的变化:随着波动性风光电比例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煤电机组将从电量提供者转变为容量提供者和备用电源,越来越多的时间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成为灵活性电源。显然,机组规模越大,灵活性越差。而且,60万千瓦的超临界机组如果低负荷运行,煤耗和排放都会大幅度增加,节能减排的目的也无法实现。

因此,能源系统转型要求加快能源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切实推进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设计合理的中长期电力市场、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可能的容量市场等,使各种电力资源都能在市场交易中实现其经济价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当然,不可避免地需要通过配额制和绿证交易机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等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清洁低碳“溢价”。

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要有理性思维,本文提出要注重三个统筹。第一,要统筹考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两步走”的战略实施和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实现,把握好能源革命的节奏;第二,要统筹考虑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零碳能源项目建设和能源电力系统扁平化、智能化转型,不能顾此失彼;第三,要统筹考虑能源系统转型和能源体制改革,通过改革为能源转型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结合三个统筹,提出如下几点具体建议:

1.以2035年为分界点,2035年以前按照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030年25%、2035年30%-35%的目标稳步推进能源革命,不宜再层层加码;2035年之后能源革命加速推进。

2.不能把推进能源革命简单等同于做大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要规避只把注意力集中在风电、太阳能发电建设的“瘸腿式”能源转型之路。

3.从短期供电安全角度看,要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配套充足的灵活性电源备用机组建设。而从长远角度看,要规避可再生能源与火电“比翼齐飞”式的能源转型之路。

4.加快建设电力中长期电力市场、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可能的容量市场等。要使各种电力资源都能市场交易中实现其经济价值,并通过配额制和绿证交易机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等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清洁低碳“溢价”。

[1]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杜祥宛.碳达峰与碳中和引领能源革命[N].中国科学报,2020.

[3]朱彤、王蕾.国家能源转型:德、美实践与中国选择[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林卫斌,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授。

林卫斌,朱彤.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要注重三个“统筹”[J].价格理论与实践,-19+3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山西贡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