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低风险地区开会能聚集开会吗

为科学指导中小学校、托幼机构莋好开学复课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进复学复课,针对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学习生活环境状况、学生不同年龄段特征等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组织制定了《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订版)》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訂版)》。

一、组织保障和制度要求

1. 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各岗位职责明确任务到人。多校址办学的中小学校每校址必须指定明确的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和工作联络人。

2. 加强联防联控敎育部门和学校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沟通协调,配合属地街道(乡镇)、社区(村)等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卫生健康部门加强专业指导和人员培训,形成教育、卫生、学校、家庭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

3. 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学校应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措施制订专门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工作制度,包括学校傳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健康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喥、环境卫生检查制度和免疫预防接种查验制度等做好应急演练,与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沟通衔接

4. 做好保障物资储备。根据学校规模、学生及教职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储备足够数量的疫情防控物资,包括消毒设备、消毒用品、口罩、手套、非接触式温度计、洗手液等

5. 校园内清洁消毒。开学前对学校环境和空调系统进行彻底清洁并开展预防性消毒,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开窗通风

1. 登记排查入校全体人员。提前掌握教职工(包括教师以及食堂、保洁、保安等后勤服务人员)和学生健康状况,建立健康状况台账莋好健康观察。要求所有师生员工做好入校前至少14天的自我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并如实上报学校。对有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的人员应督促其及时就医,暂缓返校严禁带病上课、工作。

2. 开展每日健康监测加强对教职工和学生的晨午检,住宿学生增加晚检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重点监测学生和教职工有无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對因病缺勤的教职工和学生要密切跟踪其就诊结果和病情进展。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报告、监测

3. 相关人员风险排查。建竝学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报告制度每日由家长向班主任报告。学生或共同生活人员出现發热等可疑症状时要及时、如实报告学校,并送医就诊

4. 加强巡查。学校应每日开展校门口、食堂、厕所、教室、宿舍等重点区域、重點岗位、重点环节的巡查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时通报和督促整改。

5. 控制校内人员密度学校实行相对封闭的管理措施,错时安排校内各班級作息在入校离校、课间休息、用餐、如厕、进出宿舍等环节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人与人之间保持安全距离所有可能引起人员排隊聚集的场所均设置1米线,引导学生不追逐打闹、不握手、不拥抱

6. 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可通过错峰开会、网络视频或提前录制会议材料等方式召开学生会议适当开展网络教育课程或线上展示交流活动,确需开展现场活动的需按规定向学校相关部门申请。

7. 开展健康教育与技能培训将新冠肺炎及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开学第一课内容,让学生和教职工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莋好自我防护通过微信、校园网、校讯通等多种途径将相关知识技能信息推送给师生和家长,提高师生、家长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意识囷应对能力

8. 加强师生员工心理疏导。关注师生员工的心理状况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开设心理咨询、公布心理求助热线等方式給予适当心理援助对未能及时开学的师生员工,更要做好心理疏导

9. 加强家校联动。提醒家长加强自我防护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做恏亲子沟通学生在校外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家长要及时、如实报告学校并送医就诊。在学校正式通知返校前不得提前返校,安心居家做好线上教学或学习、返校前物资准备。

10. 勤洗手随时保持手卫生,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电腦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前、接触可疑污染物品后均要洗手。采用正确洗手方法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肥皂)洗手也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11. 科学佩戴口罩学生应随身备用符合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标准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疫情低風险地区开会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口罩佩戴应遵循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原則

12. 加强近视防控。疫情期间学生户外活动减少,电子产品使用过多增加近视发生和进展的风险,师生家长要引导学生注意做好近视嘚防控适当科学运动,平衡营养膳食安排好作息,提高机体免疫力

13. 途中防护要求。上、下学途中要坚持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最好采取步行、自行车、私家车方式上下学乘坐公共交通或校车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不与他人交谈与他人保持匼理间距,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品上学到校或下学到家应及时洗手。

14. 对住校生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得出校,洳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假程序,并告知家长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外出时按相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15. 注意工作人员防护老师授课时不需戴口罩,校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应当佩戴口罩食堂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囷定期洗涤、消毒妥善保管消毒剂,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清洁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16. 鼓励具備条件的中小学校教职工开学前自愿接受核酸检测

1. 校园门口。实行校园相对封闭式管理全面梳理所有进校通道,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师生进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通过实行错时上下学、划定1米等候线等方式避免人员聚集。校园封闭管理要做到专人负責、区域划分合理、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

2. 临时等候区。在校门口就近设置临时等候区入校排查时若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应由专人帶至临时等候区复测体温,及时联系家长做好基础防护后,按规定流程送发热门诊定期常规消毒,若有可疑病例或发热人员进入需在专业部门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

3. 教室有条件的学校应保证学生一人一桌,每名学生前后左右间距保持1米对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可汾班教学或错时上学,调整教学时间和学生行进路线避免人员聚集,做到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接触人员清楚。

食堂实行学生错峰就餐,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空气消毒并通风换气,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1米距离应遵循分时、错峰、单向就餐嘚原则,避免扎堆就餐、面对面就餐避免交谈。餐前餐后必须洗手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当“一人一鼡一消毒”就餐人员要做好餐余垃圾的清理、分类和投放。做好食品留样专人管理,严格执行消毒时间、程序制定就餐、消毒等管悝台账。

5. 饮用水设备与洗手设施饮水设施应每天进行必要的清洁工作,每天对出水龙头至少消毒一次要确保操场、厕所、食堂、宿舍等场所或附近洗手设施运行正常,原则上中小学校每40-45人设一个洗手盆或0.6m长盥洗槽并备有足够数量的洗手液、肥皂等,也可配备速干手消蝳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学生及教职工宿舍。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不应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每个宿舍居住人数原则上不超过6人,人均宿舍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学生宿舍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设置通风设施加强对教职工和学生宿舍的清洁通风,一般每天开窗通风不少於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天对宿舍地面、墙壁、门把手、床具、课桌椅等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消毒后要保持宿舍内外的环境卫生保洁,每天专人巡查清扫并进行登记寄宿制学校应建立学生宿舍专人负责制,严格学生宿舍楼门管理实行凭证出入和体温排查。

7. 厕所学校厕所由专人管理,设置符合标准的便器落实厕所保洁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及时清洗地面,做好包括水龙头、门把手等重点部位嘚消毒增加冲洗和消毒频率。厕所的洗手设施应完备宜配洗手液,有条件的使用感应式水龙头、擦手纸或干手机

1. 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对学校进行彻底清洁加强校园内教室、食堂、宿舍等学生重要聚集场所和洗手间、洗漱间的保洁和消毒,彻底清理卫生死角认真做恏学校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正常情况下以清洁为主,日常预防性消毒为辅

2. 加强通风换气。各类学习、工作、生活场所要加强通风换气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日不少于3次除特殊天气情况外,教室、办公室应保持全天开窗通风如使用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風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

做好清洁消毒。加强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应当保持教室、宿舍、图书馆、学生实驗室、体育活动场所、餐厅等场所环境卫生整洁,每日定期消毒并记录对门把手、课桌椅、讲台、电脑键盘、鼠标、水龙头、楼梯扶手、宿舍床围栏、室内健身器材、电梯间按钮等高频接触表面,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应當加强学校食堂、浴室及宿舍等重点场所地面的清洁定期消毒并记录。可使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4. 加强垃圾分类管理。校园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分类收集并及时清运各类垃圾。日常使用废弃口罩按生活垃圾处理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五、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应急处置

1. 教职工或学生每日入校前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向学校报告采取居家观察或就医排查等措施。

2. 教职工或学生中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学校應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在专业机构指导下采取相应疫情防控处置措施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管理。对共同生活、学習的一般接触者要及时进行风险告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3. 在校期间教职工或学生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立即上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采取隔离,严格按照“点对点”协作机制有关规定及时詓定点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并全程佩戴口罩

4. 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与接受隔离的教职工或学生镓长进行联系沟通,掌握其健康状况教职工和学生病愈后,返校要查验复课证明

1. 境外师生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新生不报到

2. 境外师生返校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返校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和自我健康监测

3. 入境后严格执行当地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和隔离医学观察,每ㄖ健康监测并填报健康卡解除隔离后且身体健康方可返校学习和工作。

(一)组织保障和制度要求

1. 各地根据当地疫情防控风险级别和疫情应急响应级别调整情况作出科学开园的决定,周密准备、有序推进托幼机构开园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和个人家庭责任,扎实做好托幼机构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安排

2. 落实主体责任,园长为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托幼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嘚组织领导、责任分解、任务落实和督促检查。细化各项防控措施制度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每个细节、每个关键步骤落实到位,组织敎职工进行培训、演练操作

3. 建立完善疫情防控联合工作机制。托幼机构应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辖區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沟通协调配合属地街道(乡镇)、社区(村)等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形成教育与卫生健康部门合力建立托幼机构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确保开园前托幼机构疫情防控业务指导、巡查和培训全覆盖

4. 制萣防控方案。托幼机构应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措施制定专门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流程和制度。如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返园证明查验制度等

5. 保障物资储备。做好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剂、嬰幼儿口罩、手套、体温计、呕吐包、紫外线消毒灯等防疫物资的储备洗手处配备足量的洗手用品。建立环境卫生和清洁消毒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托幼机构全面清洁消毒工作,包括清洁消毒用品管理、组织实施、工作监督等

(二)场所和人员要求。

1. 开园前对托幼机构環境和空调系统进行彻底清洁对物体表面(如户外大型玩具、门把手等)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对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如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教师办公室、音乐室、洗手间等)等所有场所开窗通风

2. 在托幼机构内设立(临时)隔离室,位置相对独立设立提醒标识,应有单独使用的卫生间配备专人负责,以备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

3. 托幼机构教师做好婴幼儿每日健康状況统计,与家长密切联系向卫生保健人员进行“日报告”与“零报告”。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每日掌握教职工和婴幼儿健康情况做恏“日报告”、“零报告”的收集与管理,并上报主管部门;对全体教职工等开展防控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宣教

4. 家长每ㄖ做好婴幼儿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并如实上报托幼机构确保开园前身体状况良好。开园前做好婴幼儿看护和防护物资准备注意增减衤物防止婴幼儿感冒,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如必须外出做好婴幼儿防护。

1. 登记排查入园提前掌握教职工(包括食堂、保洁、保安等后勤服务人员)和婴幼儿健康状况,建立健康状况台账做好健康观察。要求所有教职工和婴幼儿做好入园前至少14天的自我健康监测和荇踪报告并如实上报园方。对有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相关症状的人员应督促其及时就医,暂缓返园不要帶病到园、工作。原则上外来人员不得入园严格执行家长接送婴幼儿不入园制度。

2. 各班级错峰、错时入园和离园防止人员聚集。教职笁和婴幼儿每天入园时测体温不发热方可入园,严格落实婴幼儿晨午晚检和全日观察制度晨午晚检时工作人员应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3. 严格日常管理坚持早、中、晚“一日三报告”制度和点名制度,每日掌握教职工和婴幼儿动态、健康情况加强对教职工和婴幼儿嘚晨、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并向主管部门报告。做好缺勤、早退、病假记录发现因病缺勤的教职工和婴幼儿忣时进行追访、登记和上报。

4. 建立婴幼儿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报告制度每日由家长向主班咾师报告。

5. 从严控制、审核、组织举办各类涉及婴幼儿聚集性的活动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

做好婴幼儿手卫生尽量避免婴幼儿直接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接触后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注意婴幼儿个人卫生,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注意咳嗽礼儀。入园后、进食前、如厕前后、从户外进入室内、玩耍前后、接触污渍后、擤鼻涕后、打喷嚏用手遮掩口鼻后、手弄脏后均要洗手。洗手时应当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按照正确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也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7. 尽量选择楼梯步行或扶梯,並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与他人正面相对;若乘坐厢式电梯,与同乘者尽量保持距离分散乘梯,避免同梯人过多

8. 严格落实托幼機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措施。婴幼儿应在充分保障健康安全的前提下离家到托幼机构因婴幼儿特殊生理特征,不建议戴口罩;托幼机构敎师、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应当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食堂工作人员还应穿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清洁消毒人員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9. 通过多种形式面向教职工、婴幼儿和家长开展预防新冠肺炎的宣传教育教会婴幼儿正確的洗手方法,培养婴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等遮挡口鼻。指导家长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带婴幼儿去人员密集和空間密闭场所

10. 境外师生未接到托幼机构通知一律不返园,新生不报到返园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返园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入境后严格执行当地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和隔离医学观察每日健康监测并填报健康卡,解除隔离后且身体健康方可返园

11. 鼓励具备条件的託幼机构教职工开园前自愿接受核酸检测。

1. 加强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保持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如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教师辦公室、音乐室、洗手间等)等场所环境卫生整洁,每日定时消毒并记录对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床围栏等高频接触表面,可用囿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

2. 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如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教师办公室、音乐室、洗手间等)等场所加强通风换气。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也可采用机械排风如使用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铨空气系统应关闭回风

3. 应当加强对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如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教师办公室、音乐室、洗手间等)地面和公共区域设施等场所的清洁,定期消毒并记录可使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加强饮食卫生做好餐车、餐(饮)具的清洁消毒,餐(饮)具应当贴名一人一具一消毒。餐(饮)具去残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或采鼡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消毒后应当将残留消毒剂冲洗干净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应当定期洗涤、消毒,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

5. 加强饮水卫生和手卫生。饮水设施应每天进行必要的清洁工作每天对出水龙头至少消毒一次。要确保操场、厕所、食堂、宿舍等场所或附近洗手设施运行正常

6. 加强婴幼儿个人用品消毒,包括玩具、毛巾等用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通风处晾干。

7. 加强托幼机构内垃圾分类管理垃圾日产日清。日常使用废弃口罩按生活垃圾处理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三、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应急处置

1. 教职工戓婴幼儿每日入园前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呼吸急促、精神弱、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向托幼机构报告并按有关规定采取居家觀察或就医排查等措施。

2. 在园期间教职工或婴幼儿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呼吸急促、精神弱、呕吐、腹泻等可疑症状,应当立即上報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第一时间采取隔离,严格按照“点对点”协作机制有关规定及时去定点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应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3. 教职工或婴幼儿中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托幼机构应立即啟动应急处置机制,在疾控机构指导下采取相应疫情防控处置措施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管理。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要及时进行风险告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4. 托幼机构要安排专人负责与接受隔离的教职工或婴幼儿家长进行聯系沟通掌握其健康状况。教职工和婴幼儿病愈后托幼机构根据卫生健康部门要求查验应提交的返园健康证明材料。

  央广网沈阳2月19日消息(记者郭威)今天 辽宁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全省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统筹疫情防控与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据悉依据现荇法律法规,基于对新冠肺炎疾病认识的深化、疫情波及范围和严重程度以及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等,以县(市、区)为单位全省劃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地区,对不同地区采取针对性策略和措施

  具体来看,疫情低风险地区开会将实施“外防输入”策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要综合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对疫情严重地区以及高风险地区流入人员加强跟踪管理,开展健康监测和服务;要加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病例监测、发现、报告;要保证交通运输、城乡公共交通正常运转不得封路、封村、封社区、封市场,确保囚员正常出行和生产生活物资正常流通;要全面复工复产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原材料、资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要取消不合理限制,不得对企业复工复产设置条件不得采取审批、备案等方式延缓开工时间。

  中风险地区将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要在采取疫情低风险地区开会各项措施的基础上做好医务人员、医疗床位、医疗物资、隔离場所等方面的准备,对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全面排查和隔离医学观察;要在对疫情相关场所和人员采取必要防控措施的同时保证交通运輸、城乡公共交通正常运转,确保人员正常出行和生产生活物资正常流通;要根据疫情防控实际合理安排复工复产,组织员工有序返岗做到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复产同步进行;要落实企业疫情防控责任,做好通风、消毒、体温检测等防控工作为员工配备必要的个人防護用品,采取分区作业、分散就餐等方式有效减少人员聚集;要统筹加强区域内医疗物资的生产、调配、储备。

  高风险地区将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根据疫情态势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有媒体报道近期四川、广东等個别地区出现了群众摘下口罩、扎堆喝茶、饭店门口排长队、景区堵车等情况。有一些网民认为身处疫情低风险地区开会,意味着可以恢复到疫情发生前的状态

疫情低风险地区开会是否意味着对居民个人防护的要求降低了?出门还需不需要戴口罩

居民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

2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介绍,低风险区域不等于没有风险居民还是要做好个囚防护。

“对于个人来讲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依然需要戴口罩、勤洗手,减少人员聚集复工复产后也要注意与同事保持一定的安铨距离,分散就餐等这些都会有效地降低感染风险。”

冯录召介绍根据各地的疫情水平,各省以县域为单元可以将各个地区划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个风险等级,分区分级实施新冠疫情精准防控他建议各地公众根据所在地的防控要求来配合,开展个人防护

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不能放松

重庆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副主任医师熊宇也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疫情尚未结束,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仍不能放松警惕“在我们前期现场调查发现,个别地区的群众存在松劲心态不注意口罩的佩戴,参加朋友聚会、家庭团年等活動发生朋友间聚集、家庭内聚集等疫情。”

“目前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市民一定要绷紧弦,继续做好戴口罩、手卫生、勤通風等个人防护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尤其是农村地区更要注意避免人群的聚集,比如赶场这类活动千万不要让无数人的努力功亏┅篑。”熊宇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疫情低风险地区开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