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经验现在做什么小生意比较好好00后

00后的消费需求特征 做00后生意需知道

[摘要] 以前,我们总把90后当做孩子,可是时间就是过的这么快,最大的90后也即将30岁了,00后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了,和70/80后不一样,00后生活条件以后了很大的提升,消费习惯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对于想要做...

  以前,我们总把90后当做孩子,可是时间就是过的这么快,最大的90后也即将30岁了,00后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了,和70/80后不一样,00后生活条件以后了很大的提升,消费习惯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对于想要做00后生意的小伙伴们而言,一定要了解。

  00后的消费需求特征,做00后生意需知道:

  学习·00后生活主频道

  和90后、80后的童年并无二致,学习依然是00后群体的重头戏,而学校、补习班、家庭依然是00后的主要活跃场所。00后的父母80、70们普遍成长为职场中高层,在应对职场压力之余,他们也比较重视亲子间的交流互动,财富的相对自由支撑着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投资。

  旅行·正在崛起的新兴消费主体

  00后的旅游行为养成于亲子游,从小被爸妈带着满世界飞的00后正在成长为新兴旅游消费主体。由于完全自主行事能力的欠缺,00后选择出行方式时偏向于跟团游,好玩有趣的休闲娱乐类景点比较吸引玩心满满的00后。与财富、体力相匹配,70、80 后依然是出境游的中坚力量,但越来越多的00后加入出境游的队伍。

  和70、80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旅行不同,00后的出境游目的性比较强,“迷文化”撬动00后旅游经济,在香港偶像、日本动漫、美国电影等国际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00后,更是将中国香港、日本、美国等地作为境外出行的主要目的地。

  恋爱·一起进步才是谈恋爱的正经事

  面对恋爱,00后是好奇的、渴望的,面对父母老师对早恋的“严查严打”,不得已的00后将恋爱转移到了“线上”,在百度贴吧,处CP APP等虚拟空间中寻找异性朋友、讨论情感话题。00后CP除了爱在一起“逛吃逛吃”,泡图书馆、打游戏也是专属他们的小甜蜜。

  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

  相比90后是“互联网”原住民,00后一代则是“移动互联网”原住民。在移动互联网的年龄分布上,80、90后仍居于移动互联网中心,00后将逐步登上网络舞台;在性别分布上,00后群体表现出更加显著的男女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男多女少,由人口结构带来的性别差异预期带来群体性的诸如社交交友等特殊需求;而在地区分布上,受人口出生率的影响,00后网民在一线城市低于整体水平,在四线及以下城市高于整体水平。基于群体的需求和兴趣,学习、游戏和美拍服务吸引了最多的00后用户。

  游戏·爱大众也爱小众

  伴随着媒介接触的低龄化,00后的网络游戏接触也呈现低龄化的趋势,6——14岁是00后接触网络游戏的主要时期。跨越着青春期的00后群体内部呈现出断裂式的差异,这种差异影响着00后的游戏偏好,简易到如开心消消乐、球球大作战等益智休闲类游戏、复杂到如王者荣耀等大型竞技类网游都在00后群体中有较高的渗透率,而好动、好奇心重、极具创造性的特点影响着00后们对即时战略、模拟经营类游戏的偏好性选择。

  目前青少年/儿童游戏市场份额手游已超端游页游,随着智能手机覆盖率的提升,对手游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受限于自身的经济能力,暂无收入的00后在游戏中以“穷玩”为主,整体的付费比例较低。

  美拍·最爱美的一代

  “变美”是00后群体的突出需求,美图秀秀、美颜相机、天天P图等拍照软件是00后群体必备的变美神器,00后用户在美拍平台上的活跃度是 90 后用户的3倍,是 80 后的5倍,秀自拍是00后的社交日常,青春期的他们对“美”的渴望高于其他任何群体。

  音乐·越年轻,越潮流

  对于爱尝试新鲜事物的00后,听音乐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剂,00后和90后的“老阿姨”当仁不让成为了在线音乐使用的主力军,QQ音乐、酷狗音乐平台聚集了最多的00后用户,但00后对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有着高于整体水平的偏好,00热爱音乐且具有较强的付费意愿,39%的00后都曾付费购买过综艺、影视类节目以及明星的相关音乐专辑,为好音乐买单,00后也不吝啬。

  在听歌这件小事上,00后还是有些迷糊的,“花心”和“听歌不认人”是常态,年轻人对原唱歌手忠诚度降低,“爱翻唱”甚至胜过“粉idol”。国内音乐节数量尽管呈现爆发增长趋势,但参加音乐节依然是小众文艺的事,看似火爆的音乐节市场并未在年青人群体中掀起巨大波澜。越年轻,越潮流,00后听音乐口味最多元,英语、韩语、日语都是他们的菜。

  社交·重度社交依赖患者

  受限于独生家庭环境和相对固定的生活形态,00后群体具有强烈的社交需求,小小的他们急需扩充自己的“社交链”,在移动社交应用上,00后的人均单日使用次数和人均单日使用时长都高于整体水平,对于加陌生人为好友,他们也表现出较高意愿。

  视频·有个性才合口味

  和视频领域的大盘相吻合,BAT依旧领军00后群体长视频应用平台,此外,00后对哔哩哔哩、快手、西瓜抖音短视频等个性化、碎片化的内容也有着强烈的偏好。

  二次元·生活不可缺少的单品

  对于00后来说,二次元漫画是不可或缺的单品,漫画APP的使用频率、登录时长都比较高,甚至超过了学习APP。00后重点关注青春国漫,映射着对未来“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想象,既有超能际遇打破单调生活,也有中二热血拯救世界,也不缺搞笑吐槽嘲讽人生。

  爱学习爱旅行,懵懂的青春期偶尔还会擦出爱情的小火花,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出生,男多女少,独生家庭,有点孤单也渴望陪伴,爱社交爱音乐,潮自拍二次元,看视频也爱打游戏,你总能寻觅到00后的身影。

  00后的生活相对于90后、95后,仍旧较为单调,“两点一线”的生活决定了学习仍旧是生活的重心,品牌针对于00后的活动不可越过学校。对于众多想要做00后生意的小伙伴们而言,一定要知道当前00后的消费需求特征,做迎合需求的生意,才能够有市场。

原标题:做生意人必读:小生意是如何做大的?

1.赚不到什么钱只能维持生活或略有赢余日子过得很累很机械化。

建议:调整心态爱上自己的生意把做生意当成一种享受。

2.资金太少只能小打小闹。

建议:加快周转速度把量做起来滚动发展;如果有可能想办法融资做大。

3.有点本钱,但不敢冒风险。

建议:如果想做一番事业认准了就去干即便失败了可以重来。商场如战场失败是常事。

4.想做大赚大钱但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建议:忙里偷闲学点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多和同行业的人多交流。

5.没有管理经验或者说管理能力欠缺。

如果给你一个鸡蛋,你能把它变成一座农场吗?可能绝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样的问题太不可思议,并给出否定的回答。但是,在一些人的眼里,这个问题的答案却是肯定的:可以。

首先把蛋孵成鸡,再让鸡生蛋,蛋再孵成鸡……如此循环往复,鸡越孵越多,蛋越生越多,钱也会越来越多,买来了牛羊,购置了土地,于是,鸡蛋变成了农场。这个故事看上去好像是个神话,其实更像是一个关于财富的寓言。它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财富是可以从小本钱投资经营而累积起来的。

做事业嘛,本钱小并不可怕,怕的是勇气小信心也小,不敢也不善于以小博大创造财富。决心创富的奋斗者,如果你现在也还只是拥有一点点小本钱,如果你是如此强烈地渴求财富,那么就立即行动吧,以坚定的必胜信念为支撑,并以正确的方法为指导,就一定可以在不远的将来实现你的财富梦。

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广大,越是小的东西越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任何一个小的项目只要耐心开掘都能发财致富,对普通百姓尤其如此。

薄利多销是指低价低利扩大销售的策略。“薄利多销”中的“薄利”就是降价,降价就能“多销”,“多销”就能增加总收益。薄利多销的关键在于,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最终总利润增加)。

现在,市场日趋完善,各种生意都有人做了,所以做小生意定高价赚高额利润的路子是行不通的。价格定高了,吓走人。看上处多好的利润,没有卖出,利润体会不出来,等于零!而且,库存积压着资金,生意就是这样:不赚就亏!同时,没做成的生意,也减少了以后与人家打交道的机会。

事实上,薄利多销的经商之道,由来已久。“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司马迁说过,“贪买三元,廉买五元”,就是说贪图重利的商人只能获利30%,而薄利多销的商人却可获利50%。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早年从师黄石公时,白天给人卖剪刀,晚上回来读书,后来他觉得读书时间不够用,就把剪刀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的价钱不变,中等的在原价的基础上少一文钱,下等的少两文钱。结果,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卖出剪刀的数量比平日多了两倍,赚得钱比往日多了一倍。

如果你在城南开了一家餐饮店名曰“A”,生意火暴,那么你可以到城北开一家同样的“A”店,并参照城南的模式运营,80%会成功。然后,你想再做大,可以把店子复制到其他的城市,于是,“A”在全国各地开花。

——由此,你的生意做大了。

复制财富的案例,最著名的当属肯德基、麦当劳。

温州人是这样把小生意做大的

有一首民谣这样说:“十个温州人九个商,还有一个会算账。”温州人是最早经商的一个群体,是最早致富的一个群体。在许多人眼里,做什么事首先是面子,有些生意尽管能挣钱,但有失体面,就宁可挨饿也不愿意去做。而在温州,做生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关键是能不能挣钱。

温州人走四方,占据了许多人不愿意做的那些领域。他们从修鞋子、开发廊等小的生意开始,渐渐积累了财富。而他们的为人却一直很低调,他们在成功后会经常说,我无非是个修鞋匠嘛!正是这种踏踏实实做事业的态度,让他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

不嫌生意小,不嫌赚钱少

一般人通常思考的是:“做小生意没多少利润,有时候甚至不如替人打工呢,这样做何时才能发财呀?”温州人说:“做生意就是要挣钱,能挣一分是一分,小生意,大市场,只要市场做大了,几厘的利润照样能致富。”

温州人卖纽扣,每粒只赚1分钱,温州人干;做标签,每条只赚几分钱,温州人干;修鞋子,每双只赚2毛钱,温州人也干;卖服装,每套只赚几元钱,温州人还干。有些人认为,做买卖就要做大买卖,小生意没什么赚头,不屑一顾。事实上,生意不在大小,只在最终赚得的利润。小生意尽管赚得少,但是,投资少,风险小,薄利多销,积少成多,就能够赚到许多钱。

在信息社会,眼光要敏锐,出手要快,所谓快鱼吃慢鱼,如果你总是犹豫不决,等待更成熟的时机,那么,别人已经捷足先登了,商机已经不属于你了。在别人未进的时候进,在别人跟着进的时候退出,这就是温州商人的投资眼光。

做生意的人真辛苦,一日三餐都是不定时的,做批发做零售的生意人,看上去就没有那么悠闲了。每天应付着各式人群,随和的有,挑剔的有,无论哪一种都要你磨破嘴皮,笑脸相迎。这些人无法预料什么时候有顾客上来,所以每天都得守着。吃饭时候更是没有自由,有时捧起碗筷,有顾客来了,你只得立刻放下手里的饭菜,笑盈盈的去为顾客服务;碰上生意好时,一顿饭不知要吃多少分钟,起起落落无数次。

有一种做生意的人,待人很和蔼,让人觉得很亲切,每次在他或她那里买东西,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也有这样一种生意人,笑脸相迎,好像自来熟似的硬往上套磁,好像你要是不买点啥,就对不住人家似的,可大多数顾客都不会太买账,因为太假,使人觉得太虚伪,有一种生意人,常常薄利多销,让自己和顾客都觉得满意,也有一种生意人,顾客问了价钱之后不买就开骂。好像自己是霸主,却不知从此少了多少顾客啊!生意人啊,即使不说,大家也都知道你多精明,生意人啊,如果没有买主,你用什么赚钱?顾客至上,宾至如归,那是古往今来买卖人的古训啊,为什么有的生意人将它发挥得淋漓尽致,有的人却不明就里,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

中国人总有个不成文的传统偏见:“便货没好货,好货信得过!”也就说,商家卖比市场价便宜的商品,一定没什么好货!价格高的反而有它的品质保证!

针对此话,本人以经商多年的经验说实话——只有那些追求品牌、有点钞票、带点懒性的无知消费者才多数信之!

也因为如此,国内许多商家不理产品优劣,也会将其定位与品牌产品价格相当。让消费者相信“贵有贵的好处——物有所值!”

这个怪异市场现象,当然不能全说是消费者无知所致。主要还是有些消费者,或多或少是因为自己或身边的人曾遭遇过低价购买的产品,不实用,甚至影响健康等不良的经历,造成日后情愿买贵点的品牌货,而不敢再去相信便宜货!

然而,作为消费者,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品牌货或只看价格高就认定是“好货”,我们需要了解该产品的真正实效,了解生产厂家,了解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比,了解同类品质的价格比,了解用过该产品的使用者口碑等。我们再作出最后购物的行动才算是一个明智的消费者。

1,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不是奋斗,而是抉择。

2,老板只能给一个位置,不能给一个未来。舞台再大,人走茶凉。

3,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先来。没有危机是最大的危机,满足现状是最大的陷阱。

4,所见所闻改变一生,不知不觉断送一生。

5,生意,可以掌控努力与投资,却无法掌控结果。人生得意时找出路,失意时才有退路,宝马都有备胎,您的人生呢?

6,世界上有多少有才华的失败者,世界上有很多高学历的无业游民-----是因为选择错误。

7,下对注,赢一次;跟对人,赢一世。

8,学识不如知识,知识不如做事,做事不如做人。

9,不识货,半世苦;不识人,一世苦。

10,生命不在于活得长与短,而在于顿悟的早与晚。

11,做人处事,待人接物:重师者王,重友者霸,重己者亡。

12,没有目标的人永远为有目标的人去努力。

13人生三阶段:比才华;比财力;比境界。

14,人若把自己框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容易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和格局。

15,今天的优势会被明天的趋势代替,把握趋势,把握未来。

16,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17,学历代表过去,财力代表现在,学习力代表将来。

18,人生能走多远,看与谁同行;有多大成就,看有谁指点。

19,聪明的人看得懂,精明的人看得准,高明的人看得远。

20,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暂时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暂时的。

再烦,也别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

再苦,也别忘坚持;再累,也要爱自己。

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

成功的时候不要忘记过去;失败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未来。

有望得到的要努力,无望得到的不介意,则无论输赢姿态都会好看。

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

泪水和汗水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你赢的成功。

变老是人生的必修课,变成熟是选修课。

以锻炼为本,学会健康;以修进为本,学会求知;

以进德为本,学会做人;以适应为本,学会生存。

人生四项基本原则:懂得选择,学会放弃,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有人都低调的时候,你可以高调,但不能跑调。

学会忘记是生活的技术,学会微笑是生活的艺术。

什么是好工作:一不影响生活作息,二不影响家庭团聚,三能养家糊口。

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消耗身体。

让梦想成真的最好办法就是醒来。

哲人无忧,智者常乐。并不是因为所爱的一切他都拥有了,而是所拥有的一切他都爱。

人生有几件绝对不能失去的东西:自制的力量,冷静的头脑,希望和信心。

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很多人说周杰伦的时代过去了,这些人是什么人呢,其实大部分是一些出了社会对娱乐音乐关注越来越少,偶尔看一眼新闻又蹦出一些自己不认识的新人,愤愤不平青春一去不复返的奔三奔四的人们,是人之常情。

就这样,80后在慨叹着90后不再是周杰伦的天下,90后慨叹着95后不再是周杰伦天下,95后又重复着00后不是周杰伦的天下。

可是事实是什么,让我们用数据说话,在以学生为主要群体的QQ音乐,有史以来,周杰伦基本从未出过前五,日常稳居前三,07-14年,六度登顶年度歌手NO.1,其中11年与14年两年无准确数据,2014新专辑后最起码保持三个月第一!

对于周杰伦来说,这十五年来只不过是换了几拨竞争对手,从王力宏林俊杰,到张杰许嵩,到徐良汪苏泷,到陈奕迅凤凰传奇,再到EXO、TFBOYS等等而已,一句话,流水的对手,铁打的周杰伦。

1995年,我们出生,我们叫95后。对于我们这一批人来说,周杰伦是童年与初中的核心人物,比我小两年的可能是童年。21世纪的前几年网络还不普及,听歌主要渠道是点播台、电视台、大街,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有些地方县市会有点播台这种东西,那时点的一半歌曲都是周杰伦,《夜曲》MV被一遍遍放,电视上彩铃里《发如雪》响个不停,幸好没有被《我的地盘》洗脑,别给我说磁带,小盆友买不起,小伙伴们虽然普遍没有听歌的习惯,但基本有个叫周杰伦的杂毛少年是唱歌界大魔王级别的人物还是知道的,对了还有那个《超级女声》(2005)我连歌都不听,自然是不感兴趣了,印象还在那一年湖南台不停播了一个宠物机的广告,一时间成了珍稀物品。

初中总算开始听歌了,没办法情窦初开吗,也敢去网吧了,家家也连上网可以玩梦幻了,当时的主要渠道是百度MP3搜索(2002)与刚刚诞生不久的QQ音乐(2005),基本情况是不管到哪周杰伦都长期霸榜。

就这样潜移默化中,周杰伦扮演了一个音乐启蒙者的角色,尤其是在《魔杰座》那一张中达到高峰。(此高峰非音乐,而是音乐影响力)可惜的是!吊炸天的性格与杰威尔塑造出来的公众形象,太....《头文字D》里好好的,《黄金甲》简直要插双眼,话说全班一起在教室里放的《大灌篮》还是相当不错的,最牛叉的《不能说的秘密》和《青蜂侠》在网上竟然百度不到在线,我一度纳闷,那留着胡子的大叔是怎么唱出那么青春的歌曲,后来周董也坦言自己那段时间想要塑造成熟的形象。

总之,完全不符合大部分自我意识未完全开化的初中生的审美取向呀,一句话来概括,成也于屌,败也于屌,这是路人粉难以转化为铁杆粉的重要原因。

班里三个铁杆,无数路人粉,这里路人粉指的是对他歌曲,他这个人真的很多人无感甚至讨厌,不过我敢保证,这时的高中学长们绝对喜欢周董到要命。

悲催的是!08年QQ空间谣言:周杰伦汶川没捐款,自称不是中国人。迅速传遍了各个班级的每个角落,像我听着《千山万水》这种爱国歌曲high起来的小朋友竟然信了,唱这歌的人不爱国,你敢信?可见杰威尔公关之差劲。

同期的新砖《跨时代》迟迟不来,来了,打歌策略又不当,《超人不会飞》、《跨时代》两首主打,一首吐槽,一首装逼,存在感很低的说,其实也是大周董太想让那些乐评们闭嘴的结果,你说换成《烟花易冷》《说了再见》,哪个路人粉会跟风说一句江郎才尽,大量即将成为路人粉铁杆粉的学生党白白流失,本人当年因此成为周杰伦黑粉。但是,媒体们太低估周董,因为周董已经在悄无声息地间接延续着自己的影响力,而且这支影响力在不停地扎根。


布衣 采纳率:0% 回答时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什么小生意比较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