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晓得烟台博物馆有哪位抗战英雄哪家装潢公司好

以前参加公司组织的旅游,曾经来过烟台。但是旅行团的脚步匆匆,除了到规定的景点游览外,对于一个陌生城市的印象,就只能是坐在旅游大巴中向着窗外投过的一瞥。最近有机会去烟台开会,会议闲暇之际,漫步烟台。不去景点,不花一分钱,只是慢慢地游览,细细地品味,感触这个著名的海滨城市。

海边栈桥。5月的清晨,明媚的阳光照耀在宁静碧蓝的海面上。海边还没有游客,就连行人和车辆都非常少。一切的景物在阳光中,生机勃勃,在微微的海风中,迎接美好5月里崭新的一天。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曾经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我也希望自己到一个旅游的地方后,从所住酒店的房间就能看见外面美好的风景,但很可惜,以前住过的酒店基本上都不在风景区,所以从房间的窗户看出去,能够看到外面市区的景色就算是不错的了,有的时候看到的还只是停车场呢。到酒店房间后,放下行李,到窗前拉开窗帘,哇,外面竟然就是海边呀!还可以看到栈桥,太美啦!激动得我在看到会议的组织者后不住地感谢有这么好的安排。照片中特地将窗前的两张椅子都拍进去,特意骄傲地炫耀一下这是在房间中看到的窗外风景。

放好行李后看看时间已经快到5点多了,于是抓紧时间,从酒店出来,走几步就到了海边。站在这里就能看到我们入住的酒店,就是照片中那栋红顶面朝大海的小楼。

栈桥上的人不多,不像是青岛栈桥那里都是忙着拍照的游客。在美好五月下午的阳光里,站在栈桥上,临海凭风,静静地享受风景。当时的感觉就是这么好的风景,竟然没有一般景区那种旅游商业的浮躁。

栈桥尽头是很别致的玻璃房,里面是卖旅游纪念品的商店。只有走到这里,才有了些寻常旅游景点商业化的样子。不过这里的售货员却不是那种热情多度地招徕游客的风格,游客可以自由地随便看看。

从栈桥尽头返回到海边,海边的海水清澈见底。

海风微拂,阵阵细碎的浪花轻拍海边的小小礁石。

沿着海边的小路向前走走,时不时回眸凝望刚才去过的栈桥。

这条路叫做滨海中路,我就走在马路的边道上,走了一会儿,前面有一个平台,很开阔的,还有像白帆一样的小景致,简洁漂亮,很有海滨的情调。

就连路面上铺的小石子也勾画出小鱼,小鸭子的形态,而且还是很萌的。

海边有些钓鱼爱好者,装备挺精良的,优哉游哉地,不为结果,享受的是乐在其中的过程。这里人不多,游客更少,自自然然地,好像这么美的海滨风景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一景。

旁边的小雕塑,名字是“连接”。

看看时间已经是5点半了,我们沿着原路走回酒店。到酒店时才发现原来酒店的外墙上都是充满创意的造型,栏杆装饰得如同正在演奏一曲海滨之歌。栏杆的后面是酒店庭院里面的小花园,有石桌石凳,大家买了几罐啤酒,在五月的黄昏里,坐在酒店庭院一隅,对着蔚蓝的大海,吹着微微的海风,喝着清凉的啤酒,听着轻轻的波涛,领悟美好的人生。我不无羡慕地问烟台当地的同事,是否在闲暇时就跑到这里享受片刻的岁月静好,烟台当地的同事说,我为什么非要跑到这里来享受呀,我家门前就是这样的景色。原来,无数人向往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竟然就是烟台人家寻常的生活。

第二天早上8点钟的海边,灿烂的阳光慷慨地洒在蓝色的大海上。
烟台的早晨,太阳出来得非常早。房间的玻璃窗很大,早上被窗外明晃晃的太阳照醒,吓了一跳,以为睡过头儿了,赶忙看表,原来才刚刚过6点钟。吃完早餐后,信步又来到海边,舒畅地呼吸着5月海边早晨的气息。

因为一会儿要开会,所以在海边走了一小会儿,就回到酒店。酒店很大,我们住的只是其中的一栋楼。里面跟个大花园一样,从酒店的边上就可以看到景色怡人的海边景致。

这就是我们入住的6号楼,我的房间就是左边其中一间的海景房。

酒店里的每一处都是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

5月的花,怒放在枝头。

今天的天气比昨天晴朗好多,称得上是风和日丽的好日子。

好美丽的森林景致,让我想起最喜欢的新加坡植物园中的风景,丝毫不逊于那里的风景。

转了一圈,其实只是酒店里面的一半,但是看看快到开会时间了,就走了回来。很享受的一个美丽清晨,走上一圈,心中洋溢着无尽的喜悦,感觉浑身上下充满了活力,心中一片阳光明媚。想想烟台人民天天都可以有这样的好景致,好心情,很是羡慕。

开了一天的会,等到散会后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其他人先离开酒店前往晚上吃饭的地方了。我因为还有个电话会议,出来的稍晚些。等到走出酒店再次来到海边时,刚好是下午6点钟。稍稍有些暮色的海边,像是披上一层极薄极薄的金纱。

站在栈桥旁边的海边向前望去,前面就是昨天下午刚刚去过的地方。在金色的夕阳里,海湾的风景独具一番魅力。在这两天中,我在下午,清晨,黄昏都曾在这里驻足欣赏,虽然景物一样,但带来的感受不一样,清晨热烈,下午静好,黄昏呢,黄昏的烟台海边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要好好地在海边走走,深入地感受一下。

打电话得知其他的人已经沿着这条路走出好远了,不过他们也不着急去吃饭,到前面去看钓鱼的,让我打车赶过去。可是这么好的风景我可不想错过了,于是决定我也步行前往。一边走,一边不时地拿出相机将前后左右的美景都收录下来。

虽然这时正是晚高峰,但这条路上的车倒不是很多,没有车水马龙的烦杂。

又看到了“连接”的海边雕塑。我们昨天就是走到这里就返回了。

再往前走,又看到一个雕塑,这个叫做“双鱼”,往前一看,隔不多远就有一个雕塑,造型各异。金色的余晖给一切的景物镀上一层金色,在海边观赏,有一种辉煌的感觉。

“孕育”,这个造型和名字起的都很好。珍珠就是这样长成的。

看到这条铺着红地毯的路了吗?我一直就是走在这条路上。走在上面的感觉非常非常地舒服。去大连时,我对那里滨海路上的木栈道很是喜欢。在烟台的滨海路上,还有红地毯,更是舒适。轻轻松松地走在上面,听着海浪声,看着美景,非常幸福的感觉。这条红地毯到底有多长呢?我一直走到我们吃饭的地方,都没有看到尽头。后来问烟台的同事,他说全长一共20公里,一直通到养马岛,是专门为在海边散步慢跑的人铺设的路,走在上面,或是跑在上面都非常地舒服。

“眺望”,这个名字取得更好,海马这姿态确实挺像正在眺望的。

这个不知道是什么,下面有介绍,先拍张照片,回去再细细看。

马路对面就是住宅小区,真正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景房呀,欧洲小镇的风格,也不知道多少钱一平方米。

这条路依着海岸修建,所以并不是笔直的,让人总在揣测转过弯儿后是什么样的景色。看看时间,已经是6点半了,天气渐渐地暗了下来。夕阳的余晖照在前面的一栋栋欧美风格的小楼上。

我以为我们的晚餐地点是在这里,渔人码头路。渔人码头这个词经常听到,但不知道出处是在那里。好多地方都有这个词,有很多餐馆也以之命名。

转过这个弯儿,果然,这里的景色非常怡人,像一幅描绘海滨黄昏的油画一样。夕阳恋恋不舍地用最后一抹光辉眷恋着宁静的海湾。

忙碌一天的小船已经归航,静静地停泊在海面上,它们不知道,休息中的自己成为了这幅油画的主角,一切的景物在暮色中都是这样的祥和宁静。也有过往的游客或是行人在这里驻足,人不多,没有喧哗,没有追跑,大家只是在这里享受繁忙一天后,让这里的海风海景,黄昏归船,抚平眉间的萦绕,洗去心上的浮尘。

曾几何时,我在遥远的异国也有过面对黄昏海边美景情不自禁的喜悦,当初是那样地惊艳,放佛天地间一切的美好都即将向自己走来。那时的纯真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曾经的沧海让我在看到眼前的景色时已没有了当年的憧憬。但情怀依旧,我依然喜爱这里让心可以小驻片刻的黄昏海景。

对面小路的路牌,要不是看下面的汉语拼音,我真不知道这个字的读音,kuang,三声,夼,是什么意思呢?我问烟台同事,他说顾名思义,你看这个字,上下拆开了,就是大川,形容流水很大的河流。但我上百度查询,意思却是洼地。但百度上指出,这个字多用于地名,而且这些地方还都在山东省。

一边走,一边不时停下脚步拍几张照片,暮色越来越浓了,晚霞在海天交界处的颜色越来越淡。

对面马路上的景色也在渐深的暮色中暗淡下来。

不过,向前望去还是尚有些亮色。路边的租用自行车很整齐地排列着,车子很新,红白的颜色非常鲜明。如果有时间,真想租一辆一直骑下去,看看到底这条红色的小路会延伸到什么地方。

走到这里看见牌子才知道是叫做滨海中路的。快到7点钟了,可是我还是没有看到同事电话中告诉我的餐馆,再打电话,告诉我还有一直往前走。我都走了一个小时了,不过仍然没有丝毫地动摇---依旧走到这里了,就是不打车。其实这条路走了快一个小时,也很少看见有出租车。

终于在夜色中看到了写着“天隆”的霓虹灯,终于到了,我整整走了1个半小时。天隆是烟台比较有名的一家大排档,人气很高。吃完饭后,我们一行人又步行走回酒店。在回程中,不断地有人掉队后打车回去了,我很骄傲地坚持着一直走了回来。最后有人告诉我,这条道路的往返距离是6.5公里。好家伙,平时很少进行体育锻炼的我竟然一下子走了13里地,看来潜力无穷呀!

第二天早上是12点钟的航班,不到5点钟,就被明晃晃的太阳又照醒了,不到6点钟,我已经又来到海边。这次决定往相反的方向走走看风景。五月清晨一树的花,在阳光下灿烂地笑在枝头。

路边上的小标语“爱在烟台,难以离开”。

噢,原来前面就是东炮台呀,我以前旅游的时候曾经去过的,不过没什么意思。

对,就是这里了,我原来还在这“雄风海表”的门前照过像呢。

我们来得太早,人家还没有开门呢,除了我们之外,一个其他的游客都没有,连工作人员都还没上班了。门票50元,真的好贵呀,就是开门了我也不进去游览。海景在哪里看不一样。

哇,月亮老人。以前来这里时,游人好多,都担心会被挤到海里去,与月亮老人照个合影更是困难,不但要眼疾脚快(看前边人拍完了,赶快跑上前),还要注意着脚下的安全,最终还是不但与月亮老人,还有天南地北的游客一起照进了照片里。

这时除了一个垂钓者,月亮老人前面一个游人都没有了。我们赶快赶了过去。才刚刚早上6点15分,游客还在睡梦中了。起个大早终于得到了回报---独享风景。

从这里踩在“小桥”上走过去,因为每一块石板之前有空隙,可以看到下面蓝蓝的海水,我走过去的时候很紧张,就跟赵丽蓉演的《英雄母亲的一天》中的老太太一样,一步一步,跟鬼子进村一样的姿势往前走。

因为独享风景,想怎么拍照都可以,终于可以补偿上次人山人海的遗憾了。

回到东炮台前再照两张,阳光透过后面的树枝照过来,今天又是一个绝好的好天气。

再次来到烟台时,已经上渐渐有些凉意的初秋。这次的行程安排的较为紧张,只有不到一个下午的时间,酒店对面就是烟台市博物馆,中午吃完饭,正好进去看看。里面虽然不大,馆藏珍品也不多,但看一看也是挺不错的。现在的博物馆都是免费的,要想短时间内就了解一个城市的发展历史,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去那里的博物馆转上一圈。

从博物馆打车到北极星博物馆,这个地方是我刚从酒店的大堂里拿了一份旅游宣传小册子才知道的。司机以为我要买手表,将车子开到了北极星的工厂门前,说旁边有厂子的专营店,可以买表。我都付了车费了,但怎么看也不对劲儿,我跟司机又详细地讲明我要去的是博物馆,司机才恍然大悟,我也没下车,又付了个起步价,才到了目的地。不过,司机也不是成心的,是我没有跟人家讲清楚。北极星博物馆的位置非常好,离海边很近,走几步就到了。

想拍张风景照片,但怎么都躲不开后面的那个在建工程。刚才在烟台博物馆那里也是这样,博物馆后面有塔吊高高地矗立着。在建工程现在也成为城市的一个特征之一了。

北极星博物馆的馆房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生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的旧址,是一栋百年建筑了。

博物馆的正门,很气派。不过门票30元,想了想,就没有进去。烟台各个景点的门票看来挺高的啊。现在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博物馆都免费参观了,北极星又是烟台北极星集团主办的,正好可以利用大家参观博物馆的机会扩大企业的宣传,怎么还用这么高的门票将人拒之门外呢。

旁边的墙上悬挂着显示不同国家时间的钟表。北极星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家以钟表为主题的博物馆,其实真应该进去看看。门票就不能再便宜些吗。如果免费参观,游客肯定多,进去看完后也许会买些钟表手表的,一块表够得上多少张门票的收入啊。主办者应该好好开拓些思路了。

北极星博物馆的正门其实是在一条小路里面。我顺着这条小路往前走,看对面一栋建筑的门牌号码才知道这条路叫做广仁路。这栋小楼很漂亮,像深闺中的女子,秀丽,娇俏。这好像是一家泰国菜的餐馆,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荷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当然人家的这个“荷院”可与我想起的这首诗中谐音的两个字没有任何关联,只不过是看着这个名字忽然想到了,还好,小时候熟背的诗句还能够记得一些。

再向前走,一栋又一栋的漂亮小楼不断地进入视野中。看得出来这栋建筑是做什么的吗?酒窖。烟台张裕葡萄酒名闻天下,张裕葡萄酒博物馆好像也在这附近。右边一棵枝繁叶茂的树,像巨型的盆景,走进一看,竟然还挂着“百年冬青,禁止攀爬”的牌子,哇,又是百年的历史。

烟台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旧址,这栋建筑占地面积很大,温州会馆,张值美术馆等都在里面。看外墙好像是用花岗岩堆砌而成,一块块错落有致地砌在一起。

广仁路走到头儿是一个小广场,看到了很大的“平壤馆”的三个字,走近前才知道原来是餐馆。再向前走,看到了世界葡萄酒街的入口。十字街历史街区,来烟台前做的旅游攻略不足,不知道这里的历史。

在十字街里面照下来一个介绍,原来这里都是将近百年的建筑。

十字街里面静悄悄地,没有什么人,也没有开张的店铺。偶尔遇到几个拿着相机拍照的游客匆匆走过。

十字街走到头儿,看到对面有一个小小的天主小教堂。看大门都关着,我也就没过马路到近前观看。

转了一圈,决定往回走,去海边转转。回来的路上看见一家酒庄。其实在烟台两次,都没有机会好好地品尝一下著名的烟台张裕葡萄酒,也算是一个小遗憾了。

初秋的海边,天高云淡,日朗风清。烟台山就在前面不远处。

这里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在这里稍稍驻足片刻,心中即便是纤细的浮尘,都会被海风涤荡的不见踪影。山东真是个好地方,有五岳独尊的泰山,还有蔚蓝的大海。山海两大美景都占全了。山东沿海的几个旅游城市,蓬莱,威海,青岛,在各个热门的旅游景点都是游人如织,喧嚣烦杂的场景。烟台市区没有特别著名的景点,游客相对少了些,但是海边的景色却丝毫不逊于其他几个城市,而且正是因为游客少,又给了烟台一份美景之下难得的宁静。

与之前游玩的滨海中路相比,这里虽然没有“红地毯”,但是这里的海边广场却非常宽阔。广场两边的布置匠心独具,充分展现烟台的特色。瞧这顶小轿子,需要四个人抬呢,我也坐上去享受一番。烟台应该是开埠较早的沿海城市了。看刚才的十字街,广仁街,让我想起了天津的五大道,这么多外国风格的建筑,应该都是当时殖民地时期所建的。

烟台地图。提到烟台总会出现另外一个名字芝罘,外国的一些书籍中称烟台即为CHEFOO。芝罘其实是个岛的名字,因为这个岛的样子像一棵灵芝,故名“芝”,“罘”是屏障的意思。有灵芝一样的样子,有“罘”一样的作用,芝罘由此得名。烟台的名字与抗倭有关。明朝的时候在一座山上设狼烟墩台,也就是烽火台,简称烟台,这座山就被称作了烟台山,烟台市也就因这座山而得名。

广场上的小雕塑,OK!

烟台的特产水果,烟台苹果和樱桃。我们小时候熟知的是烟台梨,水很多,软软的,很甜,我非常喜欢吃,现在在天津不多见了。我上次来的时间有些早,没有赶上烟台大樱桃成熟的季节。

广场走到头儿,发现路边有些外国风格的建筑,就走过去好好看看。

走到一半,看到近处还有一栋一看就是外国风格的建筑。

果然,这里是俄国领事馆的旧址。我找到大门,想进去看看是否开放参观,里面有人正在说话,抬头一看,呀,原来这里是个派出所,在这栋旧址里面办公。

接着去刚才看到的那栋建筑。在周围林立的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之下,显得很独特别致。

这里是崇正中学的旧址。建于1913年,至今正好是100年。两块文字介绍,内容一样,唯一的不同是地址,一个是大马路109-1号,一个是109-2号。这是两栋建筑吗,时间隔得有些久,我记不清楚了。

虹口路9号,《胶东日报》社旧址,现在是一家酒店。我觉得烟台的一些老建筑很喜欢用这种花岗岩做外墙的。我在这里终于看到了两个游客,请她们帮我以这栋建筑为背景拍了张照片。刚才在前面那两栋老建筑游览时,周围一个行人都没有。

看完了老建筑,又走回对面的海边。天上的白云放佛是用画笔勾画的一样,又像是一阵被风吹出的薄烟,让我再次想起流光溢彩这四个字,我的语言怎么这么贫乏呢,看到美景翻来覆去就这么几个形容词。不过再怎么描绘,也不如照片直观,而照片又难以记录当时亲临其境的情景。这也就是旅游的魅力。现在跟团旅游,每到一处,都抓紧时间拍照,担心错过了美景。因此少了很多不是用相机镜头,而是用眼睛观看,用触觉感受,用心灵交融的机会。旅游回来后,整理照片时,才发现当时没有好好地将身心全部地投入到景色里面去欣赏。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青涩的幸福。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是成熟的豁达。只有面对大海蓝天时,心胸才会放得无限的广博。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这句小时候写作文时常常引用的名人名言,当时只是老师告诉背下来写进作文中就可以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其实只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小孩子经历过什么事情,哪里能够理解其中的意义。现在才知道,要想心灵比大海天空还要广阔是何等的难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利二字,古今中外,有多少人真正能够看得开,放得开。

快到下午5点钟了,太阳又开始把金色的光芒尽情地照耀在海面上。我本来想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到月亮老人的,这样就与我原先走过的路连接起来了。如果是那样,今后可小吹牛一番。不过从下午1点半一直也没行下来,走得我的两只脚已经很疲累了,所以只得作罢。等今后再来烟台时,在慢慢地游览在烟台还没有慢慢游览过的美景。美丽的烟台,我会再来的!

2014年6月底,极其匆匆地又来了一趟烟台。因为太过匆匆了,一眼烟台的风景都没有顾得上欣赏,就来到了烟台机场准备登机。傍晚7点钟,在停机坪上,从摆渡车上下来的乘客正在陆续登机。我跟在人群中慢慢地走着,偶然回头向后张望,呀,好美的一幅黄昏景色啊!依旧是一直非常喜欢的烟台明净如洗的蓝色天空 。远处的白云放佛是被夕阳金色的余晖拥在怀里,繁华的城市从地平线上消去,只有矮小的山峦,起起伏伏地舒展在视线的尽头。虽然没有如诗如画的海边风情,但这里的黄昏景色也是别有一番风韵。

烟台第一海水浴场的黄昏景色。


一个月后,再次来到烟台。烟台是海滨城市,夏季是一年中的旅游旺季,景色应该也不错。不过,我们来到烟台的这几天,天气一直都是雾蒙蒙的,全没有去年春天和秋天来时澄空万里,流光溢彩。但是与天津炎炎的夏日比较起来,烟台还是凉爽了很多。特别是我们到的第一天,烟台刚刚下过一场大雨,在我们来到的前两天,据说路上的雨水都没过了半个车轮,特别是在烟台开发区,烟台的同事告诉我们,当时他们是淌这齐膝的雨水去办事的。所以,我们到烟台的时候赶得也算是恰到好处了。


航班晚点半个小时,办理完入住手续后,我和ZZ从酒店出来准备去吃晚饭。已经快到7点钟了,但是天色依然很亮。我们入住的是滨海国际酒店的两间经济房,没有窗户。我最讨厌没有窗户的房子了,住在里面觉得气闷。但是滨海国际酒店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出来就是海边,距离我们要去的办公室也比较近,所以也就将就了。本来说好去吃晚饭的,但是一出酒店,我俩就同时改变了主意,天气还好,前边海边有好多的游人正在游玩呢,我们也先去那里溜达溜达去。和ZZ在电梯口等电梯时,ZZ看见我穿了一双休闲鞋,就问怎么不穿拖鞋呢,要是想趟趟海水时你怎么办。一句话提醒了我,立刻跑回到我的房间换了拖鞋出来。所以走到海边时,ZZ不无得意地说他考虑得周到。

入住时我看到酒店的介绍上说酒店邻近第一海水浴场,原来这里就是烟台的第一海水浴场。不过,在这里游泳的人不是很多。我们从路边走下来到沙滩上,拎着拖鞋,赤脚走在沙滩上。靠近路边沙滩的沙子还比较细,越往里走,感觉越有些扎脚。沙滩上的游客挺多的,但因为这一片的面积很大,所以分散开来,并不是十分地拥挤,像传说中的海边游客扎堆得仿佛是煮饺子一般。可能是天快黑了的缘故,很多的沙滩椅都已经收了起来。不过,沙滩上零星地有些帐篷,帐篷外的游客在沙滩上或坐或躺,有的帐篷正在搭建的过程中。ZZ看着人家搭帐篷,立刻来了兴致,一边看一边不无羡慕地说他要是有机会,一定也买顶帐篷搭在海边休闲。我说那样也好,你连住宿费都省了,可以给公司报一项成本节约的项目了。

我俩一直走到了海里,虽然是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的中伏,但是脚刚踩进海水里时,还是感觉到挺凉的。海水里的沙子要比近处沙滩上的细了许多,所以,在海水里面走着还是挺舒服的。周围的游客都是瞎来趟趟海水的,只有远处有几个游泳的人。很多人还在海水里捡拾着东西,ZZ很好奇,走过去看看人家捡些什么,无非就是小螃蟹,小贝壳之类的。

我在海里走了一会儿,发现周围绿色的像是海藻之类的东西越往前走越多,在海水里蹭在腿上挺不舒服的。于是就闹着要上岸,ZZ想在海水里走到前面的灯塔的地方再上岸,我于是扔下他先走了上来,刚到岸边,就感觉到脚底又踩在粗粝的砂石上,很不舒服,于是继续快步往上走,直走到沙子细滑的地方才停步回头看ZZ,这家伙还拎着鞋往前面走呢。海边的绿色海藻带越来越宽,不知道是因为现在是在涨潮从海里面涌上来的,还是就一直如此,反正看着觉得不舒服,既然是海水浴场,就应该有人及时来清理。ZZ也忍不住了,快步穿过海藻带跑回到沙滩上。在细沙里走了一会儿,脚就干了,再穿上拖鞋,走起来很舒服。

我们从沙滩走回到滨海北路上,路边有很多小摊,卖着各种的在旅游景点总会看到的小商品,吃的,玩的,应有尽有。华灯初上,这条路上人来人往,熙攘喧笑,十分热闹。ZZ一看到这样的场景就兴致高涨,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夜市吗!虽然我们并不打算买什么东西(都是大同小异的商品,尤其是手串,在我们去过的所有旅游景点都有卖的,都号称是各种名贵的木材或是玛瑙碧玺之类的,也不知道怎么一下子中国的名贵木材和珠宝都丰富得摆到地摊上以很低廉的价格出售了。吃的呢,无非也就是烤串一类的,大鱿鱼在各地的旅游景点都有卖的,即便不是海边的城市也依然如此),但逛一逛也是感受一下当地的生活氛围,而且在欢快的人群中,很容易受到感染,心情越来越感到愉快舒畅。
我和ZZ去到每一个城市都喜欢逛逛那里的夜市。来烟台之前还特地在网上看了一下攻略,查找烟台夜市的地点,不过了解得不是很确切。从机场打车到酒店的路上,我们向出租车司机师傅了解,司机师傅说烟台市政府并不鼓励夜市,前几年有当地人自发形成的夜市,但是屡被禁止,现在都赶到一个像是学校体育场的地方去了,围绕着体育场摆了一圈,根本没有多大。ZZ挺奇怪的,如果开办夜市,那么来烟台旅游的游客来到后肯定会在夜市上有不少的消费,这样不也是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吗。司机对烟台的旅游挺不以为然的,说烟台有啥好玩的地方啊,没有太多的游客。其实不只是一位司机,我们在接下来的几天遇到的出租车司机师傅,还有烟台当地的人都是这个说法。有一位司机师傅还说,如果所有的名山大川都已经去过了,实在没有其他新鲜景点再去逛时,那个时候倒可以来烟台游览休闲。我想起以前跟随公司组织的旅游来烟台,都是以烟台为落脚点,旅游的景点却是在附近的蓬莱和威海。烟台有限的几个景点,如烟台山,东炮台等,门票贵得吓人,50元一张,故宫才多少钱啊,这些景点跟故宫有可比性吗。真不知道烟台的旅游部门是怎么想的,这是要吸引游客还是吓跑游客呢。不过烟台也有它很大度的一面。我们走在滨海路上,ZZ一边走一边感慨烟台的好处:滨海北路这一带的路边都画着停车位,但是汽车停车并不需要交费。ZZ说这要是停车费,一天下来挣得收入就大发了,烟台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人性化,真正给游客提供了方便,并且降低了游玩的成本。

我和ZZ一直往前走,在看到马路对面的这栋看着颇为古朴的建筑时,我俩来到对面走近观瞧。我记得去年秋天我来到烟台时,曾经从北极星博物馆开始沿着海边向滨海国际酒店的方向走,过了广场后,看到这里有几栋老建筑,当时还拍了好多照片。这栋建筑与当时看到的几栋老的建筑风格很相近。这些老建筑有的现在已经有了新的用途,有的是当地的派出所所在地,有的被开发成了小酒店。我们新鲜这一排的自行车,光顾着在前面照相了,也没有去看看这栋老建筑的介绍。拍完照后,看看已经是快到7点半了,两个人这时才感到肚中的饥饿,于是赶快找餐馆去吃饭了。

吃完晚饭,已经是9点多钟了,从餐馆出来后,小风吹得嗖嗖地,那感觉放佛一下子到了秋天,我和ZZ不禁感叹原来烟台的夏夜是如此的凉爽啊!因为吃得太饱了,我想去广场转悠一圈,消消食儿,ZZ说走回酒店也不近了,就别去广场了。我跟他说广场就在前面不远,那么宽阔的广场,晚上肯定有消夏的活动,一定非常热闹。ZZ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也在我的撺掇下无可奈何地跟着往前边走。不过,我们沿着滨海路向北极星博物馆的方向走,却觉得与我想象的灯火通明的热闹场景相差很远。这一带的光线主要来自于路灯,但因为面积很开阔,所以以路灯的光亮看起来就很微弱了。海面上更是一片黑黢黢的,只有走进时听见下面海浪拍击沙滩的声音,闻到带着咸腥味的气息时,才知道下面漆黑一片的是大海。极远的海面上可以看见仿若萤火般的点点光亮。虽然海边的场地宽阔,也没有来来往往的车辆打扰,周围也没有居民楼,但在这里看不到一般城市广场中热闹非常的场景。偶尔的有不多的一群人在那里跳舞,还有一小群人在路边的灯光比较明亮的地方唱红歌,除此之外,就是在海边零星散步的行人、游客,再有就是坐在黑暗处的长椅上喁喁私语的情侣。ZZ一直闹着往回走,我听见前面传来唱京剧的生意,我说走到前面看到唱京剧的那群人时就往回走。其实我是想带着他走到北极星广场那里的,我在去年秋天来烟台时,在那里差不多消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觉得那里风景优美,转一会儿,就觉得心旷神怡。不过,再走几步,ZZ忽然发现唱京剧的声音竟然是从躺在路边长椅上的一个人手中的收音机中传出的,气得说什么也不再往前走了。我也觉得有些累了,于是掉转过头来,走回酒店。走到灯塔时,正好看到灯塔上的灯熄灭,十点钟了,要说也够晚的了。ZZ虽然懒一些,但是体力比我好,在走回去的路上,走着走着一回头儿找不到我了,再往后面看,我正坐在路边的椅子上歇着呢。这让ZZ又是得意地笑话一阵。

在烟台的第三天下午,忙完了一天的公务,回到酒店后已经是下午了。我们放下东西后乘电梯下来时,我还在纠结一会儿是去烟台山还是去月亮老人游玩。要去烟台山,从酒店出来向右转;要是去月亮老人,那就向左转,我拿不定主意。ZZ说,一会儿看你走出电梯时先迈哪只脚来决定吧。虽然没有用这个办法来确定,但是走出酒店一看时间已经是下午4点半过了,我当即决定将烟台山放到下次再来烟台时再去吧。等我们走到那里,估计游玩不了多长时间天就黑了,白花那么贵的门票。于是向左转沿着海边往前走。不知道是季节的原因还是当天的天气不好,海面灰蒙蒙的,海水也一点儿看不到湛蓝的颜色。ZZ虽然恐高,但是看到堤岸下边还有浅滩时,竟然站在堤岸上又照了一张腾飞姿势的照片,为自己的飞翔专辑再增添一个新的场景。

烟台旅游大世界对面的海面。旅游大世界前面的空旷场地上正在搭建一个临时舞台,ZZ激动得跑过去问人家晚上是否有演出,人家告诉他周五才有呢。周五我们已经回到天津了,ZZ悻悻地走开了,不过我们决定晚上到这里来吃烧烤大排档。站在海边,除了近处这几块礁石外,远远地还是能够看到海中的小岛的,我记得以前烟台当地的同事跟我说过,东山宾馆对面海中的岛屿是芝罘岛,这里距离东山宾馆还有一段距离,不知道是不是当时看到的芝罘岛。

在岸边看到崆峒岛售票处牌子,买票后可以乘坐旁边的游艇前往崆峒岛。不知道是不是刚才我们看到远处海面上的那些岛屿就是崆峒岛。我喜欢在有介绍的地方拍照,这样可以清楚地记得游览的地点。ZZ说,要表现出既然在崆峒岛的介绍前拍照,脸上就必须要表现出空洞的神情来。空洞到底是什么样子啊,只能凭着各自的理解来表现了。我觉得我们各自照片上的表情都看不出任何的空洞来。本来嘛,在海边玩得正尽兴,有什么可空洞的。

远处的景色,那里应该就是月亮老人了。我们站在这里,以远处为背景拍照。我想起以前看过的创意照,让ZZ站在岸边,我一个手拿着相机按快门,一个手紧贴着镜头摆出要把远处的ZZ压扁的手势,ZZ自然不干,摆出反抗的pose,这是第一次照这样的创意照片,效果还可以,今后还要再改进。向现在给ZZ拍“飞翔”照片,基本上都是一次成型,原来可是要他蹦三、四次才能抓住双腿一跃而起的镜头的。

再往前有两条路,一条是海边的小路,还有一条是上坡的的公路。我们沿着海边小路,踩着比较粗糙的沙子继续向前走。走了一会儿,就看到这一带的岸边有很多的小礁石,很多人在站在海水里,在礁石中间捡拾着什么。ZZ一看可新鲜了,一路走下去想看个究竟,又跟旁边的人打听到底在捡什么。后来终于看明白了,游客基本上是捡小螃蟹,小贝壳一类的玩儿,而当地人,尤其是上了些岁数的老太太,则是捡拾像是海带,海虹,或是裙带菜一类的海草,这些都可以拿回家做菜吃的。虽然是夏天,当我赤脚踏进海水里时,我还是有冰冷的感觉,这要是在海水里站得时间长了,可真受不了。不过看那些老太太的装束,都是有备而来的。远处还有人在海钓,据说越往海水深处走,海钓的成果越大。大连的同事曾经告诉我们他们坐船到大海里去海钓时经历,海鱼基本上不用鱼饵,在水下看见什么就张口咬,轻而易举地就拉起一条条的海鱼来,收获颇丰。不过,我们看着前面的人,并没有看到他频频举杆钓起鱼来。ZZ为了给自己的“飞翔”专辑多增加点场景镜头,就是站在这样的小礁石上也敢拍腾跃的照片,害得我都为他捏着一把汗,生怕他落地不稳掉在海水里或是崴了脚。不过跳得挺成功的,连旁边坐在礁石上的两位游客看着都夸他蹦得高。

再往前走一小会儿,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到前面的月亮老人了。我都来过这里两次了,不过都是从正面的路上走到月亮老人的,这次才发现,原来旁边还有一条绿色的小路(木板上铺着绿色的毡子一类的东西),一直延伸到海里,从小路的尽头可以通过一座简易的木桥,直接走到月亮老人的后面。

我们走到木桥时,看到桥下清澈的海水里一层绿色的像是海带海草一类的东西紧贴在水下的礁石上,不知道前面看到的那些老太太们是否也捡拾这样的东西。还真有一个人在桥下搜寻着什么,一会儿就看见他从桥柱脚下的海水中竟然捡起一个紫色的海星来,非常漂亮。我看到后不禁脱口而出太漂亮了,这个人(好像是这一带的管理人员吧)于是就从桥下递给了我,拿到手中细看,海星的上面是跟茄子一样的紫色,下面是金黄色的,确实很漂亮。ZZ说要想保留成标本,回酒店之后要用热水烫透了,一想到这么美丽的海星要用热水烫,我可吓坏了,赶紧还给刚才送给我的那个人,后面正好又走过来一位游客,说你不要就给我吧,我留作个纪念,我于是顺手就给了他。其实,这么美丽的海星还是应该放回到大海中的。


我以前在月亮老人这里照过好多照片,这次就不想再照了。而且,我们正好赶上一个旅行团,游客的集合时间快到了,正在忙个不停地拍照。我本来想等她们走了之后再给ZZ拍,但这群人左一张右一张拍个没完。我俩一看赶快抓个空隙拍了几张照片。ZZ还躺在月亮老人的怀里照相,他的大肚子在镜头了更加突出了,不过我们走了之后,一回头儿,看到后面的游客也模仿着他的姿势拍照。
月亮老人和东炮台门口虽然也布置了一些景观,如模拟的大炮,中间是双喜字的大门,迟浩田题写的“东炮台”石刻,还有写着雄风海表的东炮台入口等等,但是都比较简易,即便是到此一游的拍照,我们也是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烟台的旅游景点还需要更精心的打造,而且,再感触一下,门票订得实在是太贵了,真的挡住了很多游客。

去年最后一次来烟台时,我沿着海边,从北极星钟表文化博物馆前的广场往前走,一心想要走到目的地---月亮老人。这样就与之前步行走过的滨海北路从月亮老人到东山宾馆前栈桥的一段,以及从栈桥沿着滨海中路到天隆酒店的一段连接起来了。不过,走到滨海国际酒店时,因为太累走不动了,不得已打车返回碧海饭店,放弃了计划。这次和ZZ从滨海国际酒店一直走到月亮老人,终于将这欠缺的一段弥补上了,今后我可以向比人夸耀我在烟台曾经从北极星博物馆沿着海边一直步行走到天隆酒店。虽然是分几次完成的,但毕竟也是一段很长的路程呢,挺骄傲的!

从月亮老人到栈桥这一段看不到多少海景,我和ZZ一路无话地走了10分钟,看到栈桥时已经是5点40分了。虽然是旅游旺季,但栈桥周围根本看不到几个游客。

其实这里的风景还是挺不错的,我和ZZ在这里拍了不少照片。因为游客较少,我俩站在栈桥上,比赛着谁能够将后面的栈桥正好戴在被拍照者的脑袋上照出创意的效果来。栈桥路面的中间部分有几段是玻璃覆盖的,可以看见下面的碧波浩淼,这可把恐高的ZZ吓得够呛,说什么也不肯从那上面走过,溜着边走到栈桥的尽头。

在栈桥尽头的外面,我们趴着栏杆往下看水中漂浮着的水母。这一带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水母非常多,在海中舒展着透明的身躯,放佛海中的小精灵一般。

从栈桥回到滨海北路后,ZZ就闹着要往回走,我极力说服他继续前行,告诉他前面就会看到像是红地毯铺就的道路。ZZ一脸地不情愿,他觉得前面的风景也都差不多,他不喜欢一路走去看到的都是同样的风景。这家伙又拿泰山红门到中天门一带的路程举例说明。我也不理会他,只是催促他往前走。ZZ愤愤,说我就是上次走这一段路程时看到有些不错的景点,但是没有人帮助给拍照,所以这次一定要再走一遍,将上次欠缺的照片都补上。我告诉他,你说的不错,就是这个道理,接着走吧。

这天的天气挺闷热的,都到晚上6点钟了,在海边都感觉不到一丝的凉风,也难怪ZZ又有些烦了。不过走着走着,他也发现这里的风景还是挺不错的,不像他刚才一直闹唤的都是同样重复的景色。我说其实这并不是最美的景色,今天放眼望去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不像我上次来的时候,看到的是晴朗蓝天和湛蓝的海水,水天一色,风和气爽,那才是让我当时流连忘返,今天又故地重游的原因呢,今后如果有机会,你应该在春天或是秋季再来这里一次。

虽然刚才是ZZ闹着不想继续走了,但这时候这家伙倒是在前面走得劲儿劲儿的,我却走得累了,走不了多久,就在路边的石凳上坐下来休息会儿,ZZ也只得跟着坐在石凳上等着。沿着路边有一溜儿的宽大的石凳,彼此的间距很小,也就是两步的样子,都是供游人或是当地人傍晚来这里游玩或是休闲时使用的,非常舒适。坐在石凳上,面对着黄昏中浩淼的海水,倾听海浪轻拍岸边的波涛声,心境逐渐平和柔缓。我俩坐一会儿,走几步,再坐下来歇一会儿,也不赶时间,也不匆忙地看风景,就是悠闲地享受海边的黄昏。烟台确实是一个需要慢游的城市,只有慢下来时,才能真正感触到这个城市的宁和与安逸。


ZZ翘着二郎腿坐在石凳上,不知道看到了海面上的什么东西,伸手指着让我看,我觉得他这个姿势非常自然,就把他轰开,也在他刚才坐的位置上比划着同样的姿势拍照,不过,毕竟是摆拍,效果比原创差了一些。在走到前面,我们又脱了拖鞋赤脚走进海水里,再趟趟海水,看着周围忙着捡海的人。ZZ看到远处有一个很大的水母,忽然童心大动,非要捡石头砸水母,我劝说无果,反正他也未必砸得中。不料砸了两块,却发现那竟然是一个漂浮在海里的塑料袋,逗得我在旁大笑,ZZ也气哼哼地将手里捡到的石头一块一块地都砸向了塑料袋出气。
上岸后,我们又坐在石凳上看下面游泳或是捡海的人。放眼望去,这么多的石凳上都坐满了人。有这么好的免费的休闲场所,我要是烟台当地人,也会吃完饭后出来到海边走走坐坐好好享受一番的。天色渐渐地黑了,我们返身往回走。我看了一些周围,记得再往前面走就到渔人码头路了。但是我们都有些累了,又怕不好打车,于是就折返回来打上车去吃烧烤大排档了。转天坐车经过那里,ZZ看到海面上的一条条小渔船时,不无遗憾地说如果我昨天告诉他,他一定会再往前走一会儿,看看夕阳下的小渔船的,下次吧。我将我上次一直从栈桥步行走到的天隆酒店指给ZZ看,ZZ说什么也不相信我会走了这么远,这令我对自己的步行能力更感到骄傲了,有机会拉着这懒家伙走一趟,看看他能走下来吗。

在烟台的最后一天,因为从烟台返回天津只有下午的航班,烟台当地的同事安排一位司机师傅带我们去养马岛转转。吃完早餐后,接到司机的电话,路上堵车,大约一个小时之后才能到达酒店接我们。于是和ZZ又从酒店出来沿着海边溜达。这天的天气依然挺闷的,海边仍旧是没有一丝风。因为这是ZZ第一次来烟台,我其实挺想带着他沿着海边走到北极星钟表文化博物馆那里的,我去年来烟台时,对这一路上的风景非常喜欢。路上看到许多烟台当地的人在游晨泳,皮肤晒得黑黑的,但一个个精神状态非常高昂。我们又走到第一天来烟台时吃晚饭之前走到的那里,ZZ看看时间说往回走吧,别让司机到了之后等着我们就不合适了。返回的路上,看到自驾的游客将车子停在路边后就带着东西去海边游玩,ZZ又对烟台海边不收取停车费这项措施大加赞赏。快到滨海国际酒店时,我特地在这里拍张照片。我去年走到这里就打车回酒店了,当时的景色可比今天早上好得多,但是没有人帮我拍照,这次虽然景色不如秋日的晴空万里,流光溢彩,但是照片确要补上的。

养马岛。秦始皇东巡时曾下令在这里牧马,故此得名。养马岛原来是海中的小岛,但现在修有公路,与烟台市区相连。我在以前的公司参加公司组织的烟台蓬莱威海旅游时。曾听说过养马岛,但是我们的行程中并没有安排这个景点,问导游,导游说那就是个岛,什么都没有,我一直认为导游是省事儿才这么说的。
烟台当地的同事曾跟我讲过,沿着铺着“红地毯”的滨海中路往前走,一直通到养马岛,行程大约20多公里。我当时对徒步旅游兴致正高,跟几个同事商议,如果有机会,我们搞一个徒步游,从烟台山下一直步行到养马岛,大家听了直咂舌。当时有这般豪言壮志是因为我对这20多公里的路程根本没有概念。这次从滨海国际酒店坐车到养马岛后,我跟ZZ说,我可再也不提徒步到养马岛的事儿了,太远了,而且,过了我上次走到的天隆酒店后,后面的风景确实也就是很一般了。

我们到达养马岛时,已经是上午10点半了。司机师傅开着车先带着我们环岛行驶,他说如果我们看到风景好的地方,就告诉他停车。司机师傅是烟台当地人,他跟我们说养马岛上其实真的没有什么特别有名的景点,前两年还曾经有马场,可以在这里赛马,但是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已经取消赛马了,所以这里来的游客就更少了。我们开车经过的地方就是之前的赛马场,可以看到远处的看台和上面的大字,“新潮养马岛赛马场”,现在空落落地留在岛上。

车子开到前面一处地方,我们看到有些游客正在往路下面走去。司机师傅停下车,说这里是养马岛上的一个个公园,我们可以下去玩一会儿。入口处的马上封侯雕像,今年正好是马年,这个雕像挺迎合时令的。我摆出骑马的姿势在雕像前拍照,ZZ更搞笑,学上面的那只猴子的姿势,我说这叫“抢班夺权”。

公园里,木制的小桥曲曲弯弯,一直延伸到海里。我们沿着小桥往里面走,ZZ看到有走出来的游客手里拎着一个大塑料袋子,上去问人家是在这里捡到的吗,人家举给他看,竟然就是我们昨晚在大排档吃到的海虹,捡了这么一大兜子,够一顿吃的了。如果我们有时间,而且酒店房间里面有厨房,我们肯定会在这里捡一些回去煮着吃,绝对是最新鲜的海鲜,而且还是免费的,那样吃着该有多么惬意呀。

木桥的尽头就是礁石。登上礁石后,走到尽头,看到一块写着獐岛的石碑,我有些奇怪,这里不是叫做养马岛吗,怎么又称为獐岛了。走到后面才发现,獐岛指的是远处海里的那个小小岛屿。

转了一圈,周围就是茫茫的海面,景致也就是如此。我和ZZ倒是拍了不少照片,反正这里游客也少,也没有什么名胜,不用拥挤在一起排队似的照相。我们从下面上来后,司机建议我们再往上面走走,那里也有点风景。


往上面走也是这样木制的小桥,迤逦地盘旋而上,左边就是海面。

小桥的前面有一个小亭子,像个茅草屋的样子。因为实在也没有别的景观,我们就以这个亭子为背景,照了好多照片。

往下眺望,下面好像有两只螃蟹的雕塑。今天是阴天,从早上出来,天色就一直沉沉欲雨,这时刚好开始掉下雨点来,我和ZZ看看前面,还是同样的景色,就都不愿意再往前走了,于是折身返回到车上。

上车后司机继续带着我们环岛而行。窗外天阴得更厉害了,路过一处广场时,看到广场中央高高的立柱上有一匹奔腾的骏马,这应该就是养马岛的标志性雕塑了。

车子开到岛上的另一个公园,司机停车后我们下来到处走走。还好,雨没有下起来,不过仍然是阴沉得厉害。虽然天气闷,这里毕竟是在岛上,风大,感觉凉爽了许多。

转头看到海面上一群奔腾的骏马雕塑,旁边还有两个矗立在海中的小亭子,挺不错的景致,引起了我们的兴致,于是决定走到亭子那里去看看。

走在通往海中两座小亭子的木桥上,旁边的一壁岩石上有蚣蝮吐琼的题字,还有两个雕塑从岩石中伸出。当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回来后上网查询,才知道这蚣蝮两字连在一起时,是要读作ba(一声)xia(四声)的,是龙生九子之一,性善好水,又称吸水兽,以此灵异之物镇于桥顶两侧,面向滔滔河水,寓意大桥会永避水害,长存永安。看来在旅游中,确实可以开阔阅历,增长学问。

站在亭子里,从不同的角度拍照这一群骏马雕像。

这个公园的雕塑景观挺多的。我们刚才在前往海中亭子的路上就看到路边伯乐相马的雕塑,但那时旁边有人再拍照。返回时,这里仍然有三个游客在照相。三个都是成年男士,看面貌也是三十以上,但是游玩时的素质实在不敢恭维。就站在雕塑前拍照挺好的,不知道怎么想的,非要爬到马身上去拍照。从马的姿态上就可以看出,整个雕塑的承重点就是两条后腿和尾巴。这位游客的体重怎么也在一百五、六十斤的样子,爬上去后,雕像都有些晃动。我和ZZ在旁看了,非常气愤,但是毕竟都是游玩的,也不好说什么。ZZ劝道,这雕塑未必是实心的,不是很结实,还是赶快下来吧,要是摔着你就不好了。他这才下从马身上爬下来。如果马的雕塑被他踩断了,他摔下来受伤,这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呢。公园的管理者最好在旁边矗立一块禁止攀登的牌子,以免被指责未尽提醒的义务。不过,这游客也是有独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了,怎么连这点素质都不具备呢。经常听到中国游客在国外旅游时举止不当的报道,在国内不也是这样吗,生活富裕了,行为素养也应当随着跟上啊。


看看时间已经是中午12点了,我们在岛上也转了一圈,该看的景致也都看到了,于是开车奔赴机场。这时想起以前导游讲过的话,养马岛就是个岛,还确实如此。虽然也打造了不少的人造景观,但确实没有太多可以好好游玩的,但是到这里休闲度假却是个不错的地方,岛上有不少的度假中心,但看着冷冷清清的,没有太多的游客。不知道是都出去游玩了还是怎样。反正是游览了一圈养马岛,终于在烟台又增加了一个游览过的景点。


稍感遗憾的是,这次又没有去成我一直想去的烟台山。也好,留到下才再来烟台时再去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烟台博物馆有哪位抗战英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