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导致的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涨属于泡沫吗

房价,对国民影响巨大。基于“住”的基本需求,大家都需要买房,当房价过高时,在购房方面的支出会更多,其他方面的消费自然会被压缩,严重影响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国家角度看,高房价是房地产市场疯狂的表象,众多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以致GDP虚高。作为经济支柱的实业得不到资金支持,发展缓慢,甚至是倒退,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的风险。

为保证房价处在合理的区间,在2016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经过一年半的政策调控,一二线城市房价逐渐趋于平稳。但是,三四线城市楼市却逆市上扬:土地价格飙升,房价暴涨(东营吉屋网)。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从这一决定可以看出,国家政策调控的目的从来都不是让房价下跌,而是让房价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只要房价不会过分影响人民生活消费水平就可以。此外,从出台的调控政策来看,限售大都是限制几年以内不得出售,限购则是采取摇号、禁止企事业单位买房等措施。也就是所谓的以时间换空间。这样既可以保证经济的平稳增长,又遏制了虚假的买房需求。然而,现在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楼市调控永远在路上,希望房价飙升的三四线城市坚持“房住不炒”理念,尽快因地制宜,出台相关调控政策,还百姓一个合理的房价,也还自己一个健康的GDP。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核心提示:?最近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明确,在“房住不炒”定位下,房地产“紧调控”基调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发展不会再走也不可以再走“经济房地产化”老路。

最近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明确,要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随后住建部要求完善地方房地产调控工作的评价考核机制,对工作不力、市场波动大、未能实现调控目标的地方坚决问责。

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到“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充分彰显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坚持调控的决心和力度。

在“房住不炒”定位下,房地产“紧调控”基调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发展不会再走也不可以再走“经济房地产化”老路。

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高度依赖,让投机者相信地方政府会容忍房价“只涨不跌”。 视觉中国 图

2018年上半年,在一二线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背景下,一些缺乏产业或人口支撑的三四线城市吸引了投资和投机人群的目光,甚至将周边一些五六线城市的楼市行情带动起来,致使一些被称为“小地方”的城市房价都要接近万元。

楼市价格上涨的原因,则是购房“需求”被无限放大。有人说,如果一二线楼市在十年间见证了中国房价快速上涨的过程,如今有的城市在更短的时间内见证了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爆发的猛烈程度。

买房人不挑户型、不选楼层、新房“秒杀”,“炒而不住”成为部分购房者的目标。房价高企下,“有房者”的资产额翻了不止一倍。但也必须认识到,随着资产总额的上升,资产差额却不断拉大,中国有创新力的一代正在被高房价束缚手脚。

的确,房地产发展会带来经济的增长,但一个国家的经济不是房地产独大就可以发展的,一味地推高房价,扩张房地产业,只会增加房地产泡沫,降低中国经济的发展潜能。有报告显示,在房地产市场热度高企的2016年末,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新增境内贷款比例达56%,已经接近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同时,截至2017年末,房地产贷款余额达到32.25万亿元,同比增长20.9%,房地产贷款余额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中占比达到26.8%,比上年同期上升1.8个百分点。

高房价和高杠杆蕴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从市场来看,房地产是买涨不买跌的,近年来虽然调控频繁,但依然难以抑制购房热情。其原因在于,经过过去调控的反复,近20年的房价不断上涨,致使一些人认为房价神话不会被打破。同时,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高度依赖,让投机者相信地方政府会容忍房价“只涨不跌”。

房地产去杠杆需要打消民众对房价上涨的预期。如果大部分人都认为未来房价将横盘或者回调,那么加杠杆的动力才会减弱。

加速长效机制落地,释放投资者、投机者持有成本增加信号,让投资人群有所畏忌,促使房地产真正回归只住不炒已时不我待。

中国经济不能再走“老路”,房地产调控也不能再走“回头路”。降低地方对房地产的依赖,同时有效调整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落地成为房地产调控的关键所在。

(原题为《房地产调控须促进长效机制加速落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