锆基非晶锆合金比钛合金好吗抛光后发黄斑是怎么回事

锆基大块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及晶化动力学研究

非晶合金在热力学上处于亚稳态,受热时会发生晶化,这种晶化使得非晶合金原有的结构和性能消失,从而影响到非晶合金的工程应用。因此,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和晶化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三种大块非晶合金Zr60Al15Ni25,Zr65Al10Ni10Cu15,Zr52.5Al10Ni10Cu15Be12.5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法(XRD)和差示...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块体非晶合金由于其本身长程无序的结构特点而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例如高硬度和高弹性极限以及良好的耐蚀和耐磨损性能。此外由于块体非晶合金在结构和功能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一般而言,这些卓越的性能往往伴随着室温下的低塑性。本研究表明非晶合金的变形主要依赖于在变形过程中剪切带的形成,这不同于传统晶态材料的变形机制。力学加载过程中,非晶合金在没有任何阻碍的情况下剪切带会高度局域化进而产生剪切软化而引起非晶合金的破坏。这一灾难性的脆性破坏严重地限制了非晶合金在室温下作为结构材料的应用。本研究在非晶合金表面沉积了三种不同的镀层。其一,在成分为Zr52.5Cu17.9Ni14.6Al10Ti5(Vit.105)的非晶合金表面通过电镀的方法沉积晶体铜膜,并且研究了铜镀层对非晶合金在室温加载时的压缩力学性能和锯齿流变行为的影响;其二,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成分为Zr41.2Ti13.8Cu12.5Ni10Be22.5(Vit.1)的非晶合 

在许多科技论坛中流行着这样一度以获得具有室温拉伸塑性的枝晶增韧句话:对于硕士生来说至少应该精读50的锆基非晶复合材料,断后延伸率超过篇文献,泛读100篇文献;而博士生至了7%。该成果发表在Applied Physics少应该精读500篇文献,泛读1000篇文Letters 94,9)上,研究献。要问拥有博士学历的乔珺威读过多成果得到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W.L.少篇文章,他只能说多到自己也记不清Johnson院士课题组和美国田纳西大学了。无数的文献积累,激发乔珺威在非T.G.Nieh教授的高度关注,并被多次晶合金力学性能领域,不断寻觅创新与引用和报道。灵感,因此获得的成果也屡受国内外同他所使用的定向凝固技术相比其他行的高度关注。常见的快速凝固技术优势突出,不仅可以调控组织,还可以优化力学性能,被专注非晶塑性国际同行J.Eckert、J.R.Greer、D.C.从20世纪80年代起,非晶合金成为Hofmann等研究... 

众所周知,非晶合金的变形依靠剪切变形及剪切带来进行,但是由于变形过程中的形变软化,非晶合金的变形高度局限于极少量的剪切带内,从而表现为宏观脆性。由于缺乏晶体材料中的位错及晶界等强化机制,形变软化一直被视为非晶合金的本质变形特征,也极大地影响了其应用前景。非晶合金中,如果剪切变形和剪切带的产生被抑制,其又将表现出怎样的变形行为呢?是否也有加工硬化现象?最近,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非平衡金属材料研究部李毅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在非晶合金变形过程中引入三维拉应力状态而抑制剪切变形的发生,首次在非晶合金中发现“加工硬化”现象,并揭示了此条件下非晶合金的变形机理,为非晶合金的变形行为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该成果已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并被选为该期Highlight。非晶合金的变形过程是剪切导致自由体积产生和扩散导致自由体积湮灭两种机制竞争的过程。而传... 

非晶合金的原子在三维空间中呈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的混乱排列,使其具有许多晶态材料不具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低杨氏模量、良好的抗腐蚀能力,这为其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提供重要基础。耐腐蚀性是评价生物材料的重要指标,国内外学者们对非晶合金腐蚀行为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微合金化能够对非晶合金的结构与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因而,本文以Zr56Al16Co28非晶合金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添加合金元素Y、Nb对母合金在HCl、NaOH、NaCl及Hank’s溶液中耐蚀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表征了母合金的结构,电化学方法测定母合金在各溶液中的塔菲尔曲线(Tafel),发现适量Y、Nb元素的添加能提高Zr56Al16Co28非晶合金的耐蚀性能,主要表现为自腐蚀电流密度显著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腐蚀后表面形貌,能谱仪分析腐蚀后的非晶合金表面保护膜发现添加合金元素后其成分发生改变。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进一步确认了腐蚀后... 

2017年11月21~22日,第11届中国钢铁年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在北京会议中心东会议厅,非晶合金分会场会议暨非晶合金分会2017年年会成功召开。来自4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的200余位代表参会。非晶合金分会主任委员周少雄教授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词。21日下午,非晶合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周少雄教授首先作了《铁基非晶合金宽带材料发展及应用》的报告;随后,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吕坚教授、清华大学姚可夫教授、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王新敏教授、中科学院金属所张海峰教授、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扬德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张伟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惠希东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柳林教授、中科院金属所徐坚教授分别作了高水平的学术报告。22日,中科院金属所张哲峰教授、山东大学王伟民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张博教授、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曾... 

非晶合金是一种原子排列具有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结构的金属合金,具备极高的强度、良好的弹性、良好的耐腐蚀和抗磨损能力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军事、医疗、汽车、电子等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非晶合金热塑性成形工艺具有低成本、低能耗、高效率、高品质等优势,是实现高性能零件低成本大批量制造的可行途径。氧化是非晶合金热塑性成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客观问题,对非晶合金产品的表面质量、综合性能以及生产效率都会带来显著的影响。为此,本文针对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的氧化行为进行研究,分析氧化的作用机理,评价氧化对材料性能的影响。1什么是非晶合金?宏观固态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等大量堆积组合而成的。根据微观粒子的组合形式,可以将固态物质分成两大类型:有序的晶态物质(微观粒子排布十分规则,具备长程有序)和无序的非晶态物质(微观粒子随机排布,不具备长程有序)。如图1所示。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晶态物质有食盐、白糖、水晶、钻石、雪花等,而非... 

块体非晶合金由于其本身长程无序的结构特点而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例如高硬度和高弹性极限以及良好的耐蚀和耐磨损性能。此外由于块体非晶合金在结构和功能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一般而言,这些卓越的性能往往伴随着室温下的低塑性。本研究表明非晶合金的变形主要依赖于在变形过程中剪切带的形成,这不同于传统晶态材料的变形机制。力学加载过程中,非晶合金在没有任何阻碍的情况下剪切带会高度局域化进而产生剪切软化而引起非晶合金的破坏。这一灾难性的脆性破坏严重地限制了非晶合金在室温下作为结构材料的应用。本研究在非晶合金表面沉积了三种不同的镀层。其一,在成分为Zr52.5Cu17.9Ni14.6Al10Ti5(Vit.105)的非晶合金表面通过电镀的方法沉积晶体铜膜,并且研究了铜镀层对非晶合金在室温加载时的压缩力学性能和锯齿流变行为的影响;其二,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成分为Zr41.2Ti13.8Cu12.5Ni10Be22.5(Vit.1)的非晶合 

在许多科技论坛中流行着这样一度以获得具有室温拉伸塑性的枝晶增韧句话:对于硕士生来说至少应该精读50的锆基非晶复合材料,断后延伸率超过篇文献,泛读100篇文献;而博士生至了7%。该成果发表在Applied Physics少应该精读500篇文献,泛读1000篇文Letters 94,9)上,研究献。要问拥有博士学历的乔珺威读过多成果得到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W.L.少篇文章,他只能说多到自己也记不清Johnson院士课题组和美国田纳西大学了。无数的文献积累,激发乔珺威在非T.G.Nieh教授的高度关注,并被多次晶合金力学性能领域,不断寻觅创新与引用和报道。灵感,因此获得的成果也屡受国内外同他所使用的定向凝固技术相比其他行的高度关注。常见的快速凝固技术优势突出,不仅可以调控组织,还可以优化力学性能,被专注非晶塑性国际同行J.Eckert、J.R.Greer、D.C.从20世纪80年代起,非晶合金成为Hofmann等研究... 

众所周知,非晶合金的变形依靠剪切变形及剪切带来进行,但是由于变形过程中的形变软化,非晶合金的变形高度局限于极少量的剪切带内,从而表现为宏观脆性。由于缺乏晶体材料中的位错及晶界等强化机制,形变软化一直被视为非晶合金的本质变形特征,也极大地影响了其应用前景。非晶合金中,如果剪切变形和剪切带的产生被抑制,其又将表现出怎样的变形行为呢?是否也有加工硬化现象?最近,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非平衡金属材料研究部李毅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在非晶合金变形过程中引入三维拉应力状态而抑制剪切变形的发生,首次在非晶合金中发现“加工硬化”现象,并揭示了此条件下非晶合金的变形机理,为非晶合金的变形行为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该成果已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并被选为该期Highlight。非晶合金的变形过程是剪切导致自由体积产生和扩散导致自由体积湮灭两种机制竞争的过程。而传... 

非晶合金的原子在三维空间中呈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的混乱排列,使其具有许多晶态材料不具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低杨氏模量、良好的抗腐蚀能力,这为其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提供重要基础。耐腐蚀性是评价生物材料的重要指标,国内外学者们对非晶合金腐蚀行为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微合金化能够对非晶合金的结构与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因而,本文以Zr56Al16Co28非晶合金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添加合金元素Y、Nb对母合金在HCl、NaOH、NaCl及Hank’s溶液中耐蚀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表征了母合金的结构,电化学方法测定母合金在各溶液中的塔菲尔曲线(Tafel),发现适量Y、Nb元素的添加能提高Zr56Al16Co28非晶合金的耐蚀性能,主要表现为自腐蚀电流密度显著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腐蚀后表面形貌,能谱仪分析腐蚀后的非晶合金表面保护膜发现添加合金元素后其成分发生改变。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进一步确认了腐蚀后... 

2017年11月21~22日,第11届中国钢铁年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在北京会议中心东会议厅,非晶合金分会场会议暨非晶合金分会2017年年会成功召开。来自4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的200余位代表参会。非晶合金分会主任委员周少雄教授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词。21日下午,非晶合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周少雄教授首先作了《铁基非晶合金宽带材料发展及应用》的报告;随后,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吕坚教授、清华大学姚可夫教授、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王新敏教授、中科学院金属所张海峰教授、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扬德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张伟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惠希东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柳林教授、中科院金属所徐坚教授分别作了高水平的学术报告。22日,中科院金属所张哲峰教授、山东大学王伟民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张博教授、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曾... 

非晶合金是一种原子排列具有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结构的金属合金,具备极高的强度、良好的弹性、良好的耐腐蚀和抗磨损能力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军事、医疗、汽车、电子等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非晶合金热塑性成形工艺具有低成本、低能耗、高效率、高品质等优势,是实现高性能零件低成本大批量制造的可行途径。氧化是非晶合金热塑性成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客观问题,对非晶合金产品的表面质量、综合性能以及生产效率都会带来显著的影响。为此,本文针对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的氧化行为进行研究,分析氧化的作用机理,评价氧化对材料性能的影响。1什么是非晶合金?宏观固态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等大量堆积组合而成的。根据微观粒子的组合形式,可以将固态物质分成两大类型:有序的晶态物质(微观粒子排布十分规则,具备长程有序)和无序的非晶态物质(微观粒子随机排布,不具备长程有序)。如图1所示。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晶态物质有食盐、白糖、水晶、钻石、雪花等,而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锆基非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