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是2018上海房价即将暴跌太高导致年轻人结不起婚了、不敢生孩子了,为什么?

小编紧张了很久,把钱包藏了又藏

现在又有人说不生二胎要“罚款”

真的一毛钱都不给我留下吗?

最近辽宁在全国面前率先翻了牌!

直接将政策具体到了补贴多少钱、给多少假期!

这些政策也绝对是诱惑不了现在的年轻人

哪个晓得最近又出幺蛾子

所谓的专家又来一出好戏

就算是这样,不生的还是不生

现在的年轻人生不生二胎?

对于很多连平有钱又空闲的人来说

生不生二胎只是个“想不想”的问题

而对于打工的普通工薪阶层来说

却不得不首先考虑“能不能”的问题

生完二胎以后发现房车太小得换

孩子每天的尿片尿裤奶粉都在烧钱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

每天睡不着,都在想如何多赚钱

有两个孩子的幸福感不一定加倍

经济负担却一定是加倍的

生二孩,需要家庭有相当的经济实力

也不敢再继续往下算了!

孕期的所有罪都要再遭一遍

身体上的不适、心理上的落差

就连平时孩子的喂养、睡觉、玩乐方式

都会有人来要求你应该要怎么做

大家并不会因为你已经生过一个

而认为你是有经验的过来人

没得老人支持变成全职妈妈

“要想老得快,生个孩子自己带”

全职妈妈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

等于全年无休,且24小时永远在线

透支的体力,消耗的精力

无时无刻的焦虑,简直挑战人类极限

也难怪不得网上有很多妈妈都说

老公参与带娃之后:精神上已结扎,谢谢!

但是如果不想当全职妈妈

老人年纪大了,带孩子本身力不从心

且因怕孩子生病儿女埋怨

压力大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得抑郁症

很多80后是公司的骨干

三十多岁也正是拼事业的最佳时期

却因为要生二胎要经历“三期”

年轻人加班熬夜,你下班回家带娃

工作上不出彩直接导致你的事业平庸

但是因为二胎生完家庭开支大了

女人不得不生完孩子抓紧进入职场

还要面临工作与家庭孰重孰轻的抉择

这也就是很多女人不愿生二胎的原因

很多人都知道现在的90后

普遍面临的问题是适婚年龄被催婚

在这种压力下90后首先是不想结婚

婚都不想结更别说考虑生一孩了

年轻人结婚是越来越晚了

直接导致一孩出生率下降的趋势

高价房导致年轻人不敢生

而当今高昂的结婚成本和养育成本

没有房子的年轻夫妻不敢要孩子

佛系90后,可生可不生

有的不过是年轻人对未来的恐惧

自己都还过着租房的生活

每个月房租就是最大的一笔开销

生了孩子,却不能给他足够好的成长环境

如果孩子长大后可能滑向比自己更低的阶层

那谁还敢踏出生孩子的这一步呢?

二胎政策遇冷,是预料中的事了

如果想让更多的下一代出生

首先要给这一代人生得起的希望

童鞋们,你们对于二胎是什么态度呀?

商家:连平县岩仔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经营范围:红茶、绿茶、本地手工高山茶等,免费订阅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gonggong和婆婆结婚快50年了,他们很恩爱。所以我知道了为什么我老公这么体贴温柔,在这样充满爱温馨的家庭里长大可想而知他也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公婆很淳朴善良,没有心眼。大家看他们肤色应该知道他们是农民种地,婆婆家很多果园,打理起来很累。婆婆快七十了,公公也七十多了,这就是为什么看到婆婆给我偷着塞钱我心里难受了,他们不用我们照顾不要我们的钱是不想给我们添麻烦,我们没有照顾他们已经很过意不去了结果他们还给我们钱,说实话这钱拿在手里感觉有千金重,这真是他们的血汗钱,我多次说别种地了跟我们一起过吧。太辛苦了。我们不跟其他兄弟姐妹争,也不计较。可是老人不愿意,他们习惯了农村生活,说来城里没认识的人没地种无聊。在村里过了一辈子了还是老家舒服。我们心里一直愧疚,再看到偷着给塞的钱真的眼泪掉下来了。公公很小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兄弟姐妹又多是公公和奶奶一起撑起来的家。那个时候他只有十几岁。辛苦一辈子现在一身病。还不愿打扰孩子生活。我们只能多回去看看他们。让他们高兴。

原标题:我们梳理了500个中国人的消费账单,看到一个生活的真相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越来越多的人被房价和生活成本压得喘不过气。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仍能够勇敢面对。

今天的原创有点特别,它来自500多个读者的留言。

在几天前发布的《在菜市场,老百姓从不说降级》最后,我问了4个问题:你那里的房价涨了多少?你的收入是多少?你看到的物价怎么样?你经历的真实生活,一切都还好吗?

截至今天中午十二点,超过500位读者朋友留言,分享了他们生活里的房贷、教育、工资、家长里短里的真实物价感受,这些朋友,有的是中年主妇,有的是即将走进大学的新生,有的开店做生意,有的做大学老师,有的来自北国边陲,有的来自一线CBD 。

他们的留言也许词不达意,也许有错别字,也许不够正能量。但无一例外,都来自真实的生活,有体温,接地气。他们是我写作的动力,是正解局的财富。因为,微信的规则只能精选100条留言,所以大部分留言都沉淀在了后台,我感到非常可惜。

所以今天,特别从这500多位朋友的留言中挑选一部分,分享给大家。从中,你也许会看到相似的生活,汲取前行的动力。相信我,所有为生活而坚持,而努力,而打拼的人,这一路上,你并不孤独。

25个城市,25种房价

下面25个读者的留言,重点是房价,我们可以看到,大家普遍认为:最近这几年,三四线的小城市房价也飙升了。大部分人的工资收入,不到房价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有些人买房买得早,压力小点。有些人这几年上车了,压力大点,但想想毕竟有了一个窝,心中也安定一点。最郁闷的是那些刚毕业没两年,眼看着房价一天天飞涨,而自己的工资涨势慢如黄牛的年轻人。

真心希望这不是一个房地产立国的国家。以房立国,无异于饮鸩止渴,误国害民,莫此为甚!

省会城市,太原,工资5000+,房价均价11000+,买不起房买不起车,单身狗,不想结婚,希望父母健康

兰州,郊区,房价9000起,工资3000左右

坐标沁阳,一年光景,房价从3000左右涨到4000左右。工资没有涨一分仍然2000,养老金却多缴了。近期生活必需品飞涨……

广州白云新城,3年前,这里最贵的小区开盘3万多,很多人觉得贵,但是现在中心地段均价6-8万,最高12万,楼主能否告诉我真正有几个人能买得起?会崩吗?

东北四线城市!房价六七千,月薪三千,今天早市白菜2.5元、鸡蛋6元、猪前槽12.住着父母给的38平单间,二胎不敢想买房是痛点。……年青人大学毕业不愿回到家乡,中青年南下或出国务工是常态。这是一个没有生机的城市,生活着混吃等死的中老年人

豫南小县,月入三千多,房子基本5000+还是鸡不长牙狗不下蛋的偏远地方,生不易,活更不易!!!

北方省会城市,二环内房价,有两套120平的房子,09年跟15年买的赶上好时候,感谢媳妇09年不买房不结婚,15年不买房不生孩老二,贷款50万,不过两个男孩子压力也太大了,媳妇事业单位税后.我自己小公司做销售,税后年利润不太稳定,15-20万,自己交商业险,基本攒不下钱,对未来总有不确定性~

河南小县城,人口基数大,140万人。房价去年全年涨价1000,今年目前涨价800,调控如同没有配方的“和面”面团越做越大,越调越乱,目测不到5500停不住的样子

坐标福建漳州,一个正在发展的城市,靠厦门的漳州港开发区房价从3年前的5000一平到现在20000一平。母上在政府上班七七八八税扣完这个月不到2000,公务员要上缴各种补贴今年家里交了5-7W了。活着或许只是为了活着,刚读大二,未来很迷茫都不敢结婚谈恋爱了

坐标东莞市,15年房价8000.现在基本2万到15年6000现在8000工资。基本没涨还是跳槽涨得,随便吃个快餐20块,租房1000多,药店没有30以下的药,小孩幼儿园1800一个月,奶粉撒的,算了不说了。幸好15年全款买了个90年代的楼梯房

坐标南京,夫妻月25k,无孩无车,月供3700,今年下来,还负一千多,感觉啥也没买,啥也没玩,钱越来越不经花,看局长文章,总想存点,但是……

山东兖州,自碧桂园一来房价上到七千,对月收入二千多和一干七八的普通在职职工只能说是苟活

居住在一个小三线城市,江苏常州房价当前1.6万!月薪一万左右〈非常努力的干,还要加班〉家里两个娃娃!老公和自己收入差不多!很拮据吧!一套两居一辆代步车不知道以后怎么办呢

坐标珠海,个人收入一万,未买房(买不起)。老婆全职,一个孩子即将小学。孩子平均各类学杂学费支付出约3000 房租1800 家庭生活费3500 个人开支1000勉强收支平衡有结余,坚决不考虑二胎。。。还要好父母身体健康,经受不起其他风险事件。

在广东边角城市,房价是月工资的三倍,没有六个红包,自己工作十年加借款终于给了首付,从5月开始已经降了四次工资了,一共降了五分之一,不知还能不能活下去

坐标黄淮北部偏远县级市,房价。夫妻俩工资9000左右,一孩上大学,每月1500,房贷每月4000,车贷刚还清,省吃俭用也存不住钱。好的是双方父母身体健康,也有收入,不需要我们补贴。但感觉生活不易!

广西一小县城,房价3000上下,买的时候2400,带宽15年,月供1700左右,我自己一年的公积金差不多刚好够房贷,因为县城人口不多,房价也涨得慢。两个人相加平均月收入大概有1万吧,父母都有养老金,可以说相对幸福了,压力没那么大,但每个月依然觉得不够花呢

坐标湛江,房价一万起步,工资3000左右。想做个房奴,但是没有能力。物价也是上涨的,现在的生活若不是靠着居住家中,应该连一点点存款也不会有的吧。

坐标桂林,16年底到现在房价平均涨了近三千,现在基本上9000起步,每个月收支平衡,房贷2800,小孩学费1500,水电煤气物业350,油盐米菜水果1000,人情客礼300-600,双方父母暂时没给,每月6000开支,二胎不敢要

坐标张家口四线城市,房价15000左右,租房月1300左右,吃穿贵过省会石家庄,首都北京。工资打卡3000左右,现租房,看了文章不敢想以后生活,只能努力锻炼身体健康

本人坐标县级市,省直管,因为距离北京近,大约200公里,距离雄安100公里,物价和北京差不多,-房价均价6500左右,还有上万的楼盘,普遍工资在两三千,有的私立幼儿园费用都上两千了,没有一所三甲医院,最好的只是二甲。北漂了8年,幸亏买房买的早,现在感觉生活压力不小。特别是教育这块,基本上跟北京差距很大。可能考虑稳定几年后,去省会或者其他地方。

泾县的房价从前年3千多到现在的直接翻一翻,工资却一点没涨

赣州郊区,村中村拆迁,我作为外地人来买这的一套房,3965一平米给拆了,120平米补了48万,当地房价8000左右,别人拆迁笑,我哭

还有我老家甘肃酒泉房价还是多点,央企工资可能刚去,服务业2-3000,算是乐土了

宁波的房间两年的时间翻了一番了,现在基本25000+了,还是偏僻的地方。已放弃购房的计划。最近感受最大的就是吃不起,平常中午买个水果下午吃,现在根本不敢出门。菜市场更是速去速回,动辄200.一天的工资没有了。

下面15位朋友的留言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细致!

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的花销有哪些?你挣得钱都去哪里了?养一个小孩要花多少钱?月薪一万多吗?拥有二套房又是什么样的感受?面对房价、养儿、教育、车贷,怎么选择,心理状态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体会有烟火。

而我从这些留言中得到的最大感受是:有老可啃、父母健康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其实,不管在哪里,即使是在北上广,能够做到月入一万的年轻人,都是幸运的少数。

在广东打工,月薪一万,住公司单人宿舍,房租水电200多,一个月吃饭500多,每个月寄7500给老婆,她和女儿在广西老家住自建房,母女2人平均月花3000元,幸亏没在广东没房,要不然坚持不下去了。

我家原来月收入八千,每月房贷三千,养活小崽三千。后来换了城市,月薪涨到一万,但是当地房价涨到两万一平,听说市政府还被约谈了。但是也买不起啊。小崽难带,把一个老人累倒了,瘫痪,请保姆照顾每月4000。实在害怕小崽再把另一位老人累倒,又花点钱请保姆带孩子。

我本人就是独生子,能体会父母生病而我回去不的焦急和无奈,但是我仍然不敢要二胎,谁给带,谁给养啊?目前就是靠亲戚帮衬,外加啃老。老婆说我挣得根本不算多,原来觉得她不知足,现在认同她说得对。

我很困惑,月薪一万都远远不能为妻儿老小搭建一个遮风挡雨的小窝,难道真是我要求过高吗?

浙江台州土鸡蛋不论大小至少2元一个。哪里有12元一斤的土鸡蛋卖你啊?孩子在杭州上大学,第一批的哪里是4000多的学费?明明是7800的学费好不好?

刚想说最近鸡蛋价从5.8涨到了6.2,几天没去了,不知道现在价格如何。以前在上海工作,单间的房租1000,离开上海时,已涨到2000,这是非常偏远镇上的租金。离市区大概有17站地铁。

本人生活在三线城市,无房贷无车贷,每月收入3000,支出主要是家庭重疾保险1万,生活是公公婆婆负担,人情自己负担,工资不高,对我这种要求不高的,也还过得去

我在东北一个小县城,月收入6000多,房子和车父母早都给买完了,并且还没有孩子,按理说没啥压力,我觉得我不是随便花钱的人,可就是攒不下钱,这要是有了孩子那部分开销哪里去弄?

那位朋友还算是奢侈的,竟然买七百多元的耐克。我的收入是他的两三倍,一直穿迪卡侬的运动鞋。春夏一双一百多元针织面的,秋冬一双四百多牛皮的。几年坏一双再原式样买一双。很多朋友夸奖我不抽烟,我总是笑笑说:真的没有多余的钱抽烟……我在上海。

报告局长,菜价涨了,太原,老母亲不停念叨菜价涨太可怕,今年需要屯土豆,白菜过冬,一边念叨她的养老金还欠着,这种感觉好像到了90年代。。。恍然间历史好像要重演一样。。。

住在一个每平米房价是自己月工资3倍的3线城市,16-17年受政策影响,每个月的房价涨幅都比自己工资6年来的总共涨幅要大。

结婚不敢要孩子,不是不想要,是考虑到成本太高,怕把他/她带到这个世界又对不起他/她。勉强的蜗居在城中村的出租房里,幻想着能够攒个首付,可房价还在涨。那种一分钱都不敢乱花的感觉不知道有没有人能懂。

过几个月城中村要拆了,感觉离梦想又远了些。看着在市区里的学校上学的孩子开心的样子,感觉他们真幸福。真想长上六只手三个脑袋永不停歇的干活儿,然后也体验一回所谓的“幸福”的感觉。

老公,上海,军人每月7000,吃住不要钱,每月7000寄家里,我五线老家,每月7000,有车无房贷,前几年老家买的两居室,现在看小了,因为老人不在一起住,暂时也不觉得有压力,房价已经10000了,养一女儿,包括每月给老人1000,一年花销五到六万,每年固定旅游,不啃老,一直靠自己,目前觉得日子还挺好,就是会焦虑上海买不起房,想把女儿送去上海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

一,16年7000一平买的房,现在翻了一倍,每月3700。

二,老大开学中班,每年学费10000,英语培训12000,合到每月两千,其他乐高,画画,跳舞全都不敢报。

三,老二两个月,我全职无收入母乳,衣服玩具全拾老大的,尿不湿全网购,每月200。

四,家里保险四人每年25000,每月2000。

五,帕萨特车贷每月3500,凯迪拉克车贷每月9000。

六,每月生活费至少3000吧,四口的吃喝拉撒水电物业衣服人情。

老公以前月入一万,最近几个月收入为零,淡季了,很魔幻吧,每月固定开支这么多,吃老本加啃老是目前的状态,老公说过完三年还完车贷就好了,三年后两个儿子上学了,我也找点事做,就这么过一天算一天的,比起无老可啃的,我是幸运的,比起买房犹豫的我也是幸运的,至于两个儿子的买房结婚吗,就不管了先,谁知道20年以后的光景呢

物价年年疯涨工资14年涨,14年爬坡越爬越累越爬越被疯狂的物价甩在后面,1996年心脏病退工资334.元,2018年至本月2448元。老公3340元癌症加中风偏瘫,存款和两边八十父毌凑四十万给儿子付首付,截止到2018年底存款为零。借钱凑四十万,目前还欠款。水果属于奢侈品、晚间买点便宜的每天两老各一个做晚餐配馒头吃。肉鱼蛋类严控。可买不可买统统不买,非买不可权衡再三,很艰难。唯一电视机很老了不能遥控,过一天算一天,只要没有感觉很严重的病就拖一天算一天吧。

坐标深圳,家里有两套房,前年买掉一套,钱拿在手里做理财,另一套房房贷5000,出租每月3600。我们一家在我单位附近租房,租金5000。现在在看学位房,基本稍微好点的,100平要800多万。我和老公月薪加起来可能3万多不到4万。如果再买学位房,估计再多20000的月供。不敢生病,不敢旅游。娃一岁多,公婆带娃,身体也不好,为了帮我们省钱,都不让我们请保姆。至于物价,贵的水果偶尔吃,苹果都7/8块一斤,自己吃起来肉痛啊。但娃的开销还是得舍得!奶粉,尿不湿,玩具,没算过一个月要花多少。反正,工资不涨,物价疯涨,真的好痛苦!好在手里有套房,实在困难了,就卖了套现!目前在纠结二胎中,真的养不起啊!

两套房(老婆一套房贷3700元/月、自已的4800元/月,都是首付3成),两个儿子(大的7岁,小的5个月)老婆全职带孩子,每月给老婆一万(老婆房代贷生活费,其它费用另算),老婆租房每月1700元/月(新房正在装修已花18万),我在外省工作,租房1300元/月.全家每年保险费4万/年,无车.0存款,收入一个月勉强够一个月.今年35,真心过得累.还好双方父母身体安康.

坐标山西一个五线地级市,工资月平均7000+,其他副业月4000+(不长久),地产建筑行业,而立之年的HR狗,今年元旦咬牙定了公司的房子,135平,员工优惠下来一平大概5000以内,年底交首付,到现在涨到6500一平,暗自侥幸。养15万国产车一辆,每月500+。媳妇辞职带娃,有女崽子一个,2岁,本来想要二胎,考虑买房装修二胎,挤一起压力太大,二胎计划推迟。

我一直是个节俭的人,现在说的消费降级,我已经这样做了十几年,比如去超市买包火腿,我都要自己心里默算一下不同包装哪一个平均价格最低,我从来不买贵的,都是买最合适的。我不抽烟,偶尔喝酒,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个人生活成本每月不超过400元(不包括人情往来)。媳妇也不太物质,女儿全母乳到一岁半,除了出生当天,没喝过一口奶粉,母女俩每月1500左右。

老父亲还有工作,但杂七杂八每月给父母支出500。外边无欠款,倒是别人借走我几万。不明白为啥存不住钱,到现在需要双方父母支援勉强凑够首付,预计以后房贷每月得还1500。生活质量不高,但一家人也算和睦幸福。

在《在菜市场,老百姓从不说降级》里,我说一个大学生每年学费、生活费的开销至少在1.5万左右,对普通家庭仍是一项奢侈的支出。其实,这1.5万只少不多。一个月生活费1500块是常态,两千块也不少见。说一句刺耳的话,很多大学生刚毕业拿的薪水还没有他上大学的生活费多。

另外,下面有人提到在香港买的《中国近代史》要300块,大陆版只要60左右。确实不错,但是这60左右的版本,你懂得,删节了不少。说一个买书的窍门,虽然我很喜欢实体书店,也经常逛,但事实上,我已经几乎不在实体书店买书了,因为折扣太少,想支持,但有心无力。

一个小小的建议:书不能不读,所以多数时候都是等到京东、当当之类做促销才会买书。喜欢读书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良心话,现在物价暴涨简直是疯狂!我住在深圳的城中村,这边大把的房子改公寓,价格马上30%以上的上涨,没有想到菜价物价一起来,我朋友问我为什么?我说房租涨,物价不涨那些老板喝西北风啊!这边的幼儿园私立学校一样的价格暴涨!!从3500涨到5000私立小学!!!老家的同学在县城也说两个孩子报名花了5000多!!怎么活!!更可怕的是很多人相应号召生二胎!要命!

河南虽然说二本和三本合并,没有三本之说,却有三本收费,新生一年学费加书费住宿费17400。这是河南郑州,而且这都是不算很高的,高的一年能要2万+

一名在读医学研究生,每年学校补助1万块,分10个月发,每个月1000,医院会每个月补贴300.不过要半年才会发一次,在医院的宿舍里住,虽然是免费的,但是不许自己做饭,也没有时间做,看着好像还可以,医院的饭中午每份20左右,早晚餐差不多也需要20,基本不吃早餐,每个月大概吃饭会花1000,其他的各种花销,只能靠家里补贴了……

我在郑州,好一点是没有房贷,夫妻两个月工资1万5左右,我们这边房价1万8左右还是地段3环边,据说郑州房价要到2-3万起也不知道真假,两个女娃,一个幼儿园第二年,一年学费4万,一个一岁半,月支出8000+吧,现在存款依然木有,月月光有时还要透支信用卡

两个人一个月合计1万6,房贷4千,供养个大二学生一个月2千,唉,满纸辛酸泪

大学五千学费已经是良心价了,你在放眼环京一个四线以外的小县城,我楼下小学刚刚开始招生,一年25000元,这个价格和县城的配套那么的不协调。

准大一表示,学费加其他费用,开学一去就要交七千多……不敢细想以后去了学校吃饭,又要买生活用品,添置一些衣服等等……啊啊啊生活艰难

坐标山西5线城市,幼儿园今年又涨了2000。12800不含书费,校服,实验教材。整个开发区没有公立幼儿园,私立的价格三年从9000涨到了12800。又能怎么办?

学费是真的高,学分学费可以分分钟破万,今年就要交一万多,读的本科感觉像三本。家里还是大西北甘肃农村的,哥哥刚毕业,姐姐和我一样都是五年的临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毕业后工作挣钱。很心疼我爸妈,他们的压力没人可以感受到。教育支出是我家唯一的最大的支出

另外书的价格6.18和双11有199-100卷,当当也有活动,我全年只在这个节点买书基本,大陆的书跟台版比真的白菜价,我买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中国近代史》要300块,大陆版也就60左右,在说书贵不贵反正看的人也不多,大多数人也无所谓

感触最深就是书价格翻番了。五年前一年四千管够,现在挑着买都快近万。小地方没个图书馆,要本什么书都得自己去买。

北上广,有年轻人的梦。高房租,成了刺破这个梦的一根利针。

北京,一居室,房租从4200涨到5200,工资已经两年没涨了,感觉现在的消费水平又回到了五年前。买不起房的时候可以选择逃离,但放眼望去,又有哪个地方能安身立命呢

看到这个确实觉得说得很良心了,去年合租一个房子每个人差不多才投入600元,今年政府抑制房价的增长,现在合租一个房子每个人要投入800多!一个县城,工资每个月才3000,房子也买不起,也租不起了!估计过段时间水果也不能买了,现在随便一斤水果都是7-8元!很难受,我去年才毕业!结婚生孩子简直是奢望了!现在自己都快养不活了!

房租从一千六涨到了两千,水果蔬菜价格贵到无法直视,现在水果都是轮个买的,一个桃子要我五六块,一个不大的西瓜要我四十,我还是尽挑最便宜的买的。鸡蛋超市打折六块钱一斤那队伍跟抢什么似的。以前只是觉得房价贵,后来觉得买房根本没有希望就不考虑了。但是房租和瓜果蔬菜的涨价真的扛不住啊。我总不能不吃不住吧。

我前段时间逃离深圳了,别跟我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强者恒强什么的,就tm因为房租又涨了,本身也觉得这是一个素质参差不齐的城市,没有一丝人情味,经常帮了别人连句谢谢都不带的,周围的小吃快餐好难吃!我每个月根本没有办法剩余钱交完房租水电,每个月和我在老家拿到的钱一个球样

房租涨前,兰州拉面的生意好到店中没有落脚地方,隔壁的包子铺肉馅包子永远快于韭菜馅买完!涨完房租拉面生意似乎有空位了,肉包子卖得更快了,素馅包子也基本不会剩很多了!山东寿光水淹后,拉面生意一半空座,肉馅包子有了剩余,素馅包子不抢根本买不到了……消费升级不升级只有百姓了解啊!求本书吧,买不起上百的书!

吃母乳,“何不食肉糜”

还有一种留言,我真的忍不住怼回去,比如这种:

倡导了N多年的母乳喂养,为什么一提生孩子成本就要算上每月1000的奶粉钱,现实生活中真因为身体状况而没有母乳的少之又少

我在这条留言下回了一条:我估计你还没有生孩子吧?

为什么这么怼,事非亲历不知难。我在这里就仔细算一算。据我的观察,大部分人都愿意选择母乳喂养。但一般来说,职业女性,产假只有4个月,就算你后台硬,资格老,多请几个月假,再多请2个月假不得了了。

婴儿6个月之前,一般可以全母乳喂养。一般小孩喝奶粉要喝到3岁,甚至于四五岁。母亲上班之后,不喝奶粉,喝空气吗?随着年龄增长,奶量有所增减,奶粉价格也会不一样,但平均算下来,加上一些米粉、维生素之类的辅食,每个月1000块的奶粉钱,只少不多。

鸡蛋的例子,要用就要理智客观,不要为了表达观点,而用批发价,零售价,洋鸡蛋,土鸡蛋的价格故意混淆。这样只能鼓动低智人群的情绪,反而降低文章可信度

说真的,面对这种留言,我真的很无语。把批发、零售、土鸡蛋、洋鸡蛋,每一种价格都列出来,叫故意混淆。

那么,我只说鸡蛋的价格现在卖13块钱一斤,而事实上,这是土鸡蛋的价格,洋鸡蛋的价格是6块钱一斤。是不是这样才是客观呢?

我觉得你说的9800那个例子太夸张了,也很极端。他岁数不大吧!父母应该也还能赚钱吧!就算父母都不能赚钱,之前会有保险吧!父母也愿意为小家带娃吧,那母亲就可以上班赚钱吧!日子不是你例子的这么夸张。我觉得在中国算账不能这么算,要把老人的收入加上一起算才科学,我一个西部五线城市,小孩四岁了,也没过得这么惨!

我也来算个账,我在西部的小城市,我们两口子税后12000左右,有房有车,无按揭,每月一家三口开销在6000左右。虽然房子不在市中心,车子也是四万的奔奔,但是真的没觉得像作者这么夸张。女方父亲还在上班,基本不给钱给女方家。男方父母在农村生活,每个月也最多给1千。所以,真的没有作者写得这么夸张,另外我是87年的,我周围再本地的同学朋友,如果是单位的,基本父母都有退休工资的。自己也是有工作的。我是大专毕业,学历跟我差不多的,基本1月4.5千要赚的。如果做到销售行业一般6.7千是有的。所以真的是不明白这么写得这么焦虑。再说猪肉价格,昨天买的排骨好的那种19块一斤,五花肉17块,黑葡萄6块,脆桃3块。还是涨了一点价的。

这种留言,我怎么回复?注意看一下,可以发现其实这位读者才是极端的特例,为什么呢?因为她在西部五线城市、两口子税后12000左右,有房有车,无按揭,女方父亲还在上班,大专毕业。

但即使这样,她也要一个月开销6000左右。而且从文中推断,很可能她的父母都有保险、退休工资。夫妻两人应该从事的工作在当地应该算收入不错的。

说真的,如果中国大多数人都是她这样的情况,我们现在应该是毫无疑问地进入发达国家了。

距今一千七百多年的晋朝时候,有一个晋惠帝。当时天下灾荒,老百姓没粮食吃,饿死了很多人。有大臣把这个消息上报晋惠帝。晋惠帝是这么回答的: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这种事,今天还经常上演。

可以偶尔悲观,但要不放弃乐观

有的人赞同我的观点,也有的人说偏激。其中一种有代表性的“质问”是这样的:为什么不传播正能量,为什么要贩卖焦虑。

如果,分享一下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生活的体验,说一些与新闻联播里的幸福不一样的案例,这就不是正能量了吗?如果真是这样,那样的正能量不要也罢。我们并不是在贩卖焦虑,焦虑一直都在那里,只不过我说了出来而已。

在当前的这种情况下,看得越多,焦虑越大。但有时候焦虑是好事,是努力的动力。就像我常常说的,在时代洪流之下,你我都是蝼蚁。最好的办法就是锻炼身体,少生病,多存钱,不放弃学习,可以偶尔悲观,但要不放弃乐观。不如此,别无选择。

生活的一个真相是:很多人以为自己还年轻,有无限的可能,生活就像一道不限题目、不限字数的作文题。但实际上,考虑到你的家庭环境,你的教育,赌上国运,大多数人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这个过程和买房的经历很相似。很多人,准备买房子的时候,以为城市这么大,想买什么房子就买什么房子。但最后发现,因为存款、地段、物业、学区等等因素,你可以选择的楼盘就那么几个。你之所以喜欢看宫斗,看屌丝逆袭,看快意恩仇,那是因为你知道,那只可能在虚拟的世界里才会有。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看了几集宫斗剧,就以为自己也是厚黑高手,跑了几次自驾游,就以为懂得了中国。我看到的越多,越对中国的复杂与真实的生活,心存敬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上海房价即将暴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