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受什么影响?

“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等现象的出现令人关注。这些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的原因主要有()。

A.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不稳定

B.农产品当期价格受前期的影响较大

C.不法商贩囤积居奇牟取暴利

D.农产品的市场流通渠道不畅

此题为多项选择题。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对于农产品价格来说,气候因素就是最重要的“灰犀牛”。
  今年的早些时候,暴风雪、干旱等气候因素曾让国际市场上小麦、玉米、大米等农产品期价出现大涨,不过,在上周四美国农业部周月报出炉后,不少农产品期货应声重挫。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而言,“天气市”是否终结还要分品种区别对待,如天气因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程度在逐渐衰减,但由于北半球大豆仍处结荚关键期,天气因素仍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相对来说,国内玉米由于产需差进一步扩大,价格有望持续走强,相关股票也值得关注。
  农产品价格“过山车”
  在美国农业部8月供需报告的利空影响下,8月10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农产品期货齐遭重挫,其中12月玉米期货收至10个月低位;11月大豆期货收至为6月30日以来最低;9月小麦期货收至两个月低位。
  通常,美国农业部会根据当前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及作物生长情况,对近期作物做出月度分析报告。
  从此次报告内容来看,农业部对上述农产品的产量预期,不是超预期上涨,就是降幅不及预期。具体来看,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大豆方面,2017年美国大豆产量将创下历史新高,预计美国黄豆单产量为每英亩49.4蒲式耳,高于7月预期的48蒲式耳,也高于市场预期。玉米方面,美国农业部将美国2017年玉米单产量预期下调至每英亩169.5蒲式耳,但依旧高于市场预期的166.2蒲式耳/英亩。小麦方面,产量降幅同样令市场失望,美国农业部将年度小麦美国总产量预估下调至17.39亿蒲式耳,但降幅2100万蒲式耳不及市场预期的5000万蒲式耳。
  宝城期货农产品研究员毕慧表示,近期国际市场多农产品期价遭遇重挫,主要是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近期美国农作物产区天气形势整体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令此前累积的天气升水有所回吐;另一方面,美国农业部公布的8月供需报告超预期利空也给农产品市场带来明显压力。
  若将时间维度拉长来看,2017年以来,受美国粮食主产区气候干旱炎热少雨以及作物出芽率不及预期的影响,国际三大主粮小麦、玉米、大米价格均呈现波动上涨之势。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CBOT玉米、稻谷、小麦期货连续合约累计分别上涨6.44%、28.3%、7.24%。若从此次报告公布前7月11日美玉米创下的阶段新高当日计算,除去CBOT玉米连续合约收盘价较年初上涨13.51%以外,CBOT稻谷和CBOT小麦连续合约收盘价较年初分别上涨23.91%和36.83%。
  一般而言,“工业品看需求,农产品看供给”,天气作为影响供应的主要因素,历来是预测农产品价格走势的重要参照指标。
  “农产品作物受天气因素影响比较明显,因此它的期货盘面会呈现出季节性波动特征,作物在生长季容易受到天气影响,盘面易涨难跌,确定丰收后行情则大概率会出现下跌。”银河期货农产品研发总监周麟表示,今年4-7月美国农作物产区先后经历暴风雪、干旱等恶劣天气,而彼时正是小麦、玉米、大豆播种、生长季节,天气条件不佳市场注入天气升水的积极性较强。而进入8月份,降水天气的到来缓解了干旱程度,资金陆续撤出农产品市场,行情自然偏弱运行。
  某投资公司农产品研究员陈思明表示,农产品价格涨跌和天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天气炒作往往会对市场形成阶段性的推动作用。以美豆为例,7、8月份美豆处于“天气市”,期间为大豆生长期,天气变化会对大豆生长情况造成明显的影响。因大豆喜水,适当的降雨有利于提振单产,但若出现干旱,减产预期则利多价格走势。天气变化会影响市场对作物产量的预估,从而激发市场炒作热情。
  “天气市”是否还有戏
  农产品“天气市”是否就此终结?
  周麟表示,以美国大豆为例,今年8月上半月降水量高于去年同期,整体对大豆生长有利。再看未来半个月的天气模型,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认为未来15天美豆产区降水回归到均值水平,温度小幅下降,因此干旱炒作基本结束。但天气炒作不仅仅是干旱,也包括早霜等,进入9月后需要关注早霜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光大期货分析师王娜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天气市”炒作时间有所提前。此外,天气炒作阶段农产品价格通常会出现大幅波动。一般而言,8月通常炒作单产、病虫害等,随后还会炒作早霜,但从目前情况看,今年出现早霜的概率并不大。
  在毕慧看来,目前而言,“天气市”是否终结还要分品种区别对待。小麦方面,对于已经收获的地区来说,随着产量逐渐兑现,“天气市”炒作结束,而对于尚未收获的地区来说,天气炒作还将持续。玉米市场,虽然“天气市”炒作尚未结束,但随着北半球玉米生长关键期的过去,天气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逐渐衰减。大豆市场,目前正处于北半球大豆结荚关键期,天气因素仍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天气市仍将持续。
  陈思明也认为,由于各农作物生长季节不尽相同,短时间内的天气炒作一直存在。但这些天气因素积累的量会否影响到最终总体供需变化才是关注的重点。目前来看,今年出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极端恶劣天气的可能性很低,整体上看,良好的天气情况普遍有利于农作物增产。全球各大机构也纷纷上调主要作物的单产和产量,因此,接下来农产品价格走势整体将相对偏弱。
  周麟也认为,进入9月,国际农产品将陆续进入收割阶段,最终产量或继续增加。从最近3个月情况看,虽有各类天气因素干扰,但总体未出现大幅度减产,大部分作物仍处于增产周期中,因此后市价格维持偏弱震荡的可能性较大。
  王娜则认为,8-9月上半月,农产品还处于天气炒作阶段,且8月报告的丰产压力仍将对美豆形成压力,预计价格将呈现大幅波动。
  对国内市场影响几何
  从国内市场来看,自6月以来,商品期货市场开启了一波涨价行情,黑色系、有色金属轮番上涨。同期,A股二级市场上,相关概念股也出现了拉升。相对来说,农产品及相关概念股表现乏力。
  此轮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波动会给国内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晓娇、朱启兵表示,从数据分析结果看,国际主粮价格上涨对国内期货有较明显带动作用,但对国内主粮现价影响不显著,对CPI粮食同比增速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但考虑到CPI粮食同比增速历史上平均同比增速较高,目前已经超过五年滞涨,且在CPI中权重达到7%,仍需关注主粮价格是否会出现异动。
  据介绍,从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到国内农产品期货价格,再到国内CPI,其背后的传导渠道是国际主粮期货价格通过全球资本市场联动效应影响到国内期货市场,由于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存在,国内期货价格波动又将传导到现货上,现货价格变动后,这种消费价格的变动又可能传导到CPI。
  但从数据实证上看,国际期货到国内CPI粮食的传导并不顺畅。张晓娇、朱启兵表示,从玉米、小麦和稻谷历史数据分析的结果看,国际期货与国内期货、国内期货与国内现货、国内现货与CPI粮食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整体看来,国际期货价格的变动较少影响国内现货价格,对CPI粮食的影响更小。国内粮食价格更多受到国内的产量、需求、库存的影响,以及储备政策的影响。
  大豆市场上,当前东北地区处于开花至结荚期,根据网点监测,东北地区76.5%大豆长势与去年持平,11.5%不及去年,预计年度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将达到1.23亿亩,同比增长13.7%,产量达到1473万吨,同比增长13.8%,进口量增长1.8%,达到9316万吨,进口大豆仍将是国内大豆供应主力。需求端上,年度国内大豆消费1.08亿吨,同比增长2.3%,主要是压榨(9250万吨,增速1.5%)、食用消费(1204万吨,增速7.7%)所带动。

期货业务咨询:025-同微信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11年4月份CPI 涨幅达到了5.3%,环比涨幅略有回落。随着5月份猪肉、鸡蛋价格大幅上涨,很多机构预测CPI 涨幅或将再次回升,可能达到5.5的高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持续上涨表明我国现阶段物价还是处于不断上涨的趋势中。在这样一个整体物价上涨的大背景下,蔬菜价格的整体上涨不可避免。 蔬菜不同于一般商品,具有以下特质:1. 生产受季节天气影响大。2. 大多数蔬菜保存期短,供应时间有限(土豆,大白菜等除外)。3. 长途运输困难,多为就近销售。4. 易出现扎堆上市现象,造成短期内价格的下降。

这些因素都造成蔬菜生产不同于一般消费品的生产,虽然蔬菜在整个市场体系中的价格偏低,属于廉价商品,但是由于其和民生息息相关,所以蔬菜价格的涨伏起落受社会各界和政府的关注。

近期蔬菜的供求情况及价格变动因素

从2010 年初开始, 由于天气等原因, 蔬菜生产遭遇一些困难, 同时与季节性因素相叠加, 蔬菜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上涨, 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随后, 随着蔬菜生产的恢复, 市场价格开始逐步下降, 蔬菜市场问题逐步淡出人们视野; 进入7 月份以后, 蔬菜价格又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又绷紧了人们的神经。10 月以后, 由于运输原因, 城市蔬菜价格出现新一轮上涨, 使得全社会对于蔬菜问题的关注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进入2011年以后,蔬菜的价格又出现了新的波动。蔬菜的产地价格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一、种植面积扩大,蔬菜产品供过于求。去年,我国蔬菜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刺激了农民扩种蔬菜的积极性。同时,为了稳定蔬菜价格,各级政府采取补贴等措施,鼓励蔬菜生产。今年春节前后,南方地区因为天冷,北运蔬菜大大减少,价格出现了一个高峰,再次刺激了北方蔬菜种植的积极性。种植扩大的结果,导致短时间内蔬菜供应量大增。虽然蔬菜需求刚性强,但每天人均消费量只有0.5公斤,扩大消费的弹性小,蔬菜市场出现季节性供过于求。

二、今年气候异常,南北方蔬菜同时集中上市。正常年景,一般是南方北运蔬菜春节前后上市,到4月下旬下市后北方蔬菜接着上市,南北蔬菜上市存在时间差。今年元旦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出现连续数月的低温阴雨天气,导致蔬菜生长缓慢,成熟采收期推迟。进入4月份,南方气温普遍较高,雨水较往年同期少,蔬菜生长周期缩短,往年先海南、后广东、再到广西的北运蔬菜上市时间间隔缩短。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北方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大棚、露地蔬菜提前上市。由于气候异常,造成南北蔬菜同时集中上市,导致市场过于饱和。

三、北方去年囤积的蔬菜,春节后大量抛售。由于去年蔬菜市场价格普遍上涨,北方蔬菜投机商大量囤积大白菜、马铃薯等耐储蔬菜,按常规在南方同类冬种蔬菜下市后接市。由于春节市场价格不断下跌,投机商为减少损失,在南方同类蔬菜上市期大量抛售,挤占市场。

四、燃油价格上涨,导致运输成本增加,使得蔬菜的中间环节的成本增加,直接反应在蔬菜价格上。

五、日本核辐射危机,影响部分叶菜销量。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福岛核电站损毁发生核辐射危机,我国各地均报道检测出多种蔬菜含极微量人工放射核素碘-131,影响部分群众对露地栽培叶菜类蔬菜的信心,进而影响蔬菜销量。

六、蔬菜加工储运滞后,鲜销压力增大。特别是两广地区,蔬菜加工储藏设施特别是冷库建设、冷藏运输车辆普遍滞后。常温条件下,蔬菜储藏时间短。进入4月份后,南方气温逐渐升高,蔬菜长途运输容易腐烂变质,导致短期鲜销压力增大。

七、缺少有效产销对接。很多农民仍然没有摆脱“一家一户闯市场”的现状,存在一哄而上、跟风生产的现象,“农户与市场之间缺少有效的产销对接,农产品生产存在盲目性。导致一段时间蔬菜的集中涌入市场,直接造成蔬菜价格的下跌。

影响蔬菜价格波动的因素

总的来说就是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使得价格产生了波动。供应量增加或者需求量减少会导致价格的下降,供应量减少或是需求量增加就会导致价格的上涨。影响蔬菜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很多,大多数因素都是通过直接影响蔬菜的供求关系,继而影响蔬菜的价格。当然也有部分因素作用于蔬菜从生产到最终销售的中间环节,从而影响蔬菜价,最后导致供求关系的变动。

直接对供给量和需求量产生影响继而改变蔬菜价格的因素有很多。1. 天气原因,自然灾害等气候因素导致的蔬菜减产或是天气原因造成蔬菜的早熟或晚熟,导致的蔬菜集中扎堆上市,供给量短期剧增。2. 由于上期市场状况影响了农户对未来蔬菜市场的预期,导致本期蔬菜种植量的增加或减少,继而对供给量产生影响。3. 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导致的蔬菜种植量下降,供给减少。4. 耐久蔬菜囤积对市场的冲击,部分耐储存蔬菜囤积后上市,囤积蔬菜的增加和由于替代效应消费者对其他蔬菜需求的减少共同造成了蔬菜价格的下降。5. 蔬菜的运输不畅,导致局部的蔬菜供给过多,而又有地区的蔬菜供给匮乏。6. 随机,不确定因素,比如近期的日本核辐射导致了人们对叶类菜的恐慌,造成的需求下降。7.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职工收入的不断增加.刺激和带动了蔬菜价格上涨。

影响蔬菜生产到供给中间环节的因素:1. 燃油价格上涨;公路治理超载,运价提高,中间成本增加。2. 随着物价的整体上涨和城市环境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蔬菜批发商及零售商的经营成本、生活成本不断增加。还有蔬菜从菜农到最后流入市场经过的商贩过多,蔬菜的价格层层上涨。3. 蔬菜的田间生产及市场销售越来越规范,广大居民装进菜篮子的蔬菜产品更加洁净、美观、卫生,商品率越来越高,蔬菜的内在价值大幅度提升。

其实两类的影响因素不能完全的区分开来,这些因素对蔬菜价格的影响不会单独的作用于蔬菜的供求或是中间环节上,比如在当期运输成本的增加可能发生在蔬菜种植以后,这时的运输成本的增加就是作用于蔬菜销售的中间环节,提高了蔬菜价格,但是在下期由于农户对运输成本保持了继续上涨或是维持在一个高水平的预期,就会减少蔬菜的种植,以减少损失,这样运输成本的增加就直接使得供应量下降。

除了这些因素以外在一些县乡的蔬菜销售区域中,人的主观因素也会对蔬菜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这样的影响都是微观的,集中在很小的层面上。比如一天的蔬菜价格,菜农直接有生产到销售的蔬菜早上的价格明显高于下午,因为一般的农户销售蔬菜都是小规模种植作为种粮收入之外的一些补贴,这样的一群人缺少保存蔬菜的设备和技术,同时不以种植蔬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户不愿把过多的时间花在蔬菜的销售上。但是菜贩的蔬菜价格波动就不是很明显,但有时也会受到农户收菜的冲击。

1长沙市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

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续影响,我国国内经济通胀严重,国内大部分产品价格上涨显著,物价波动起伏加大。这一现象在我国农产品的价格上涨问题上有直接的反映。在这样一个宏观大环境下,基于长沙市近年蔬菜价格不断上涨的现状,我们结合实地调研成果,有针对性地就长沙市蔬菜的生产、流通、零售三大环节来具体解构蔬菜价格上涨的形成因素。

1.1生产环节中对蔬菜价格上涨的影响因素

就生产环节而言,我们在查阅分析相关资料数据和实地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得出了如下关于在此环节上导致长沙市蔬菜价格上涨的一些影响因素。

1.1.1蔬菜生产成本的连年上升,促使蔬菜收购价上升。在农产品生产领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农业用地越来越稀缺,工业和城市用地价格的不断攀升,也推动农地生产的机会成本增加。大量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使得农村生产的老龄化现象严重,农村劳动力的缺乏导致农产品生产的用工成本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成本的提升也转移到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提升。具体农产品生产成本上涨的一些数据见表1。

1.1.2蔬菜种植组织化程度低,未形成规模效益。长沙市目前已成立了多家蔬菜专业合作社,但是以种植蔬菜为主的散户仍然较多。散户经营分散,不利于机械化及标准化生产,同时表现为市场议价能力低、信息行情不畅、生产及销售效率低下等。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市有合作社1564家,入社农户仅为27.12万个,这就意味着长沙市农业规模化经营还未完全建立,体现在蔬菜上就表现为蔬菜种植组织化程度不高,仍有大部分蔬菜种植商以小户形式经营,生产规模小,单位面积成本高,导致收购价较高。

1.2流通环节中对蔬菜价格上涨的影响因素

在流通环节上,蔬菜从生产基地进入到消费者餐桌要经过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包括了收购、运输、批发、销售等必不可少的环节。蔬菜价格除了受到流通环节增多这一因素影响外,流通主体多元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同时,夏季蔬菜的存储及运输过程中需要花费常湿冷库使用费、冷藏运输费以及菜品包装物费用也得到了相应的增加。随着新一轮油价的上涨,蔬菜交通运输成本会进一步提高。因而,流通成本上升是蔬菜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下我们就具体对此环节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2.1流通环节过多,导致蔬菜销售价格上涨。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蔬菜产销链中的主体会倾向于选择有利于自身的对象进行蔬菜交易行为,而不会注重消费者消费的因素。这也就导致蔬菜流通过程中,各主体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消费者成为高菜价的受害者。蔬菜产销链也在主体多元化下不断延长,蔬菜价格不断提高。而在这一切的最后,高菜价的最终承受者就是广大的消费者。根据调研梳理,长沙市蔬菜从田头到居民餐桌需经过多个环节。通过对市区部分零售市场和批发市场价格调查发现,从一级批发市场到二级批发市场,蔬菜价格上涨幅度30%~40%,而从二级批发市场到零售市场,蔬菜价格上涨幅度为50%~200%。市区内采取基地直供的菜店或农超对接的超市与普通农贸市场、超市所售的蔬菜比较可以发现,所售蔬菜的均价比普通农贸市场和超市便宜10%~50%。

1.2.2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建设有待完善。长沙市现有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和红星蔬菜批发市场两个大批发市场,供货和销售覆盖半径300~400km,长沙市90%以上的蔬菜供应来自这两个市场。根据调查情况我们将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作为典型分析,长沙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位于长沙万家丽路交通繁忙地段,周边经济繁华,人口众多,交通拥堵现象时有发生,且批发市场场地较小,难以发挥高效流通作用,影响交易效率;在交易过程中,马王堆批发市场市场秩序混乱,存在欺行霸市的现象,未能完全保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中流通商们在交易过程中必须交纳代理费、进场费等费用,而流通商通过提高蔬菜售价将这些费用转移到下级批发商,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在市场环境方面,马王堆批发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脏、乱、差”的现象,市场内部垃圾时常有堆积,异味丛生,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作息。

1.3零售环节上对蔬菜价格上涨的影响因素

1.3.1零售环节成本费用过高,“最后一公里”筑就蔬菜高价格。就蔬菜零售环节而言,由于零售商在运营过程中,主要成本包括进购蔬菜的运输费、包装费、人工费、进出批发市场收取的费用,蔬菜销售的摊位费、卫生费、人工费、损耗费等等,随着物价上涨、劳动力工资提高、摊位租金上涨,零售商成本不断增加,零售成本也在相应的提高。同时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农贸市场内分散的零售商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大型超市在蔬菜整个售价中占据的份额达到50%左右,超过了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所占比例。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型超市蔬菜的卖价高于小型超市,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大型超市成本明显高于小型超市成本。大型超市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带,门面租金明显高于小型超市的租金。大型超市的准入门槛较高,包装费、卫生费以及人工成本高于小型超市。人工方面,大型超市生鲜部至少需要8~10名专门员工,人工成本较高。损耗方面,大型超市蔬菜种类多而全、数量较大,蔬菜损耗也明显高于小型超市。另一方面,大型超市容易形成垄断经营。大型超市所处位置为人口众多的中心区,并且暂时缺少有竞争力的零售商,居民日常消费的蔬菜大多由该超市提供,消费者也只能接受超市的蔬菜价格。农贸市场内的零售商多为以家庭经营为主,相对于超市来说,农贸市场零售商蔬菜的单位成本较高。同时农贸市场内分散的零售商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这也就导致农贸市场蔬菜的零售价格升高。由于在超市、农贸市场等零售终端的零售成本过高,菜价在“最后一公里”加价过高,影响蔬菜的最终售价,加重消费者的负担。

1.3.2市场炒作等行为加速蔬菜价格上涨。近期来,市场上屡屡有市场炒作行为出现,“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新闻层出不穷。而对于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价格的暴涨,天灾只是一方面原因,人为因素起到更大的作用。投机者们广泛利用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产地集中、季节性强、产量下降、市场信息不对称等特点,借助天灾造成的菜价预期,纷纷加入囤积居奇行列,哄抬价格,严重扰乱了农产品市场的正常秩序。2008年冰灾期间,长沙蔬菜价格暴涨主要也是因为市场炒作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价格暴涨正是暴露出农业信息发布、农副产品生产销售服务网络的不健全等问题。由于游资的炒作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农民并没有从中获取利益,反而是中间商和投资炒客从中获得了高昂回报。

2抑制长沙市蔬菜价格上涨的对策分析

2.1改进财政补贴和其他农产品价格调控手段,加大对菜农的直补力度

随着农民种植蔬菜成本的上升,推行政府财政补贴对提高农民收入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们的调查了解中总结发现,财政补贴和其他农产品价格调控手段,可以一在定程度上促进农产品供给和促使农民增收,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政策选择。同时,提高蔬菜基地的农资综合直补标准,在供给过剩的情况下,确定最低收购价;建立7~9月绿叶菜专项补贴,减少灾害性天气对菜农的影响;设立绿叶蔬菜调节基金,在特定时期补贴减免外地蔬菜进入长沙蔬菜交易市场的有关费用。政府应在这方面进一步做出努力。

2.2推进蔬菜合作社建设,加强蔬菜生产的组织化进程

农业部门应大力持续推进蔬菜合作社的建设,推进蔬菜的规模化及标准化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农户的议价能力。蔬菜合作社应及时将菜农的需求和蔬菜生产的实际问题上达至有关领导部门,同时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指导性意见和各种信息等有效地传递给农户,提高政府调控蔬菜产业的有效性。同时,政府也应引导和鼓励蔬菜专业合作社以及生产企业推行净菜上市,提高蔬菜的商品率,增加菜农收入,继续推进大型合作社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能够稳定蔬菜种植面积,确保绿叶菜的自给能力,有效落实蔬菜生产最低保有量制度。

2.3缩减蔬菜流通环节,降低蔬菜的流通成本

积极贯彻蔬菜绿色通道政策,扩大“绿色通道”政策覆盖的蔬菜品种范围。加强对长沙市“菜篮子”工程车的服务和管理,严格规范“菜篮子”工程车的使用范围,提升蔬菜的运输能力。对核定范围内运输新鲜农产品的“菜篮子”工程车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排除流通渠道不畅的死角,统一高速公路收费标准以及“菜篮子”工程车的补贴标准。鼓励农业合作社直接进入市场,鼓励批发市场与蔬菜基地直接对接,鼓励零售市场采用批发市场直采直供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有效降低零售终端蔬菜进货价。

2.4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市场管理体制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必须建立在合理规划、管理到位的基础上。首先,政府要对批发市场的选址及布局进行科学合理定位,大型批发市场选址要按经济区划来布局,协调各大市场在功能上,综合考虑交通、环境等因素。第二,政府要加强对农贸市场交易秩序的宏观管理,建立健全地方批发市场立法执法体系,规范市场交易,保证公平的竞争与交易环境,杜绝欺行霸市的现象发生。第三,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加强引进大生产商、大批发商、大代理商入场经营,通过这些企业的规范化经营,带动小规模批发市场组织的重组。第四,批发市场要加强市场环境卫生建设,加强卫生整治工作,注重保持交易环境的清洁整齐,杜绝批发市场内部脏、乱、差的现象,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交易环境。

2.5加强市场体系监管,杜绝市场炒作等行为出现

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蔬菜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化的调控力度,对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的经营管理公司进行监管和调控,引导其稳定和降低蔬菜销售价格。同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的市场炒作行为和欺行霸市的不法市场行为。另一方面,政府应建立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的紧急供应机制,建立完善的蔬菜储备库,以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组织不法分子的市场炒作行为,保障居民日常蔬菜的正常供应。

2.6加快蔬菜产销的信息化建设

蔬菜产销的信息化建设旨在加大对蔬菜产销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扶持力度,提升产销市场之间的信息灵敏度和透明度,帮助菜农进行市场预测,及时调整种植结构,避免“菜贱伤农”,影响菜农的生产积极性。另外,也应利用信息化平台搞好营运、销售及售后服务,成立销售联络服务中心,广泛收集信息,及时反馈;开辟各种营运、销售渠道,以定购联销方式,通过网上销售、代理销售等手段,帮菜农销售蔬菜,以确保菜农丰产增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