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之家投资人清醒点,有睡几个小时最清醒恶意诈骗的老板会主动自首

从员工报案到联合创始人决定自首,投之家和其投资人们度过了堪称煎熬的72小时。

证券时报记者将目前已切实掌握的信息拼凑起来,大概可知投之家“踩雷”的轮廓——这是一个串联资金掮客(即资金中介)、上市公司、壳企业(或异常经营企业),以及虚假发标的骗局。

投之家累计借贷265.76亿元

不仅仅是投资人被骗,作为中介平台的P2P,也称自己陷入了诈骗迷局。“我们可能碰到了这个行业最大的连环诈骗。”投之家董事、网贷之家创始人徐红伟说。

在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以“涉嫌集资诈骗”对投之家立案侦查的7月14日晚间,传闻中已离境出逃的投之家联合创始人兼前总经理、现董事黄诗樵,在朋友圈内,宣告“不是跑路的人”,并将向公安机关自首。

目前,证券时报记者掌握了投之家涉嫌虚假发标、做大待收余额的线索,还有借款企业的法人代表明确向记者表示,该公司从未在投之家上发过融资标的。

截至2018年7月13日,投之家平台累计借贷金额为265.76亿元,借贷余额为29.14亿元。

据港股上市公司中玺国际7月12日的新闻,公司执行董事徐红伟近五日合计增持1157.2万股,涉资约1715.43万港元。

要自首的高管:新股东荐了标 必须发

投之家网站公布的运维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投之家的待收余额为30.93亿元;而截至7月13日,投之家的待收余额为29.04亿元。一名深圳大型网贷平台高管提示记者注意这一现象,他表示,在网贷监管趋严的眼下,很多平台都在严控新增规模,并且等待存量标的自然到期。所以,多数网贷为了合规,待收余额应该是呈大幅缩量的。

如果投之家所披露数据为实际运营数据,那么可以判定,投之家至少存在存量标的期限过长、或仍在大量发新标的情形之一。另外一组关键数据显示,投之家的前十大借款人待还金额占比为0.343%;最大单一借款人的贷款金额占比是0.034%。如果套用待收余额29.14亿元,可以计算出,该平台最大单一借款人的借款金额刚好是擦着监管红线,约100万。

那么,黄诗樵口中新股东推荐的借款客户,是否最大的“单一借款人”?共发了多少笔百万标的,涉及多少待收资金?记者向黄诗樵、投之家前董事、网贷之家董事朱明春发出问询,截至证券时报发稿,均未获得回复。

不过,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在投之家VIP群里,徐红伟对投资人的解释中包含了如下信息:一是收购方股东要求批量发标,且“资产量比较大”;二是管理层并未非法挪用股权款(包括个人投资部分和未分配资金),并且在过去几天仍旧投入资金维持投之家运营。除了新股东推出的标的有逾期之外,一些合作平台也出现了违约标的,投之家也对该部分进行了垫付。

借款企业称“从未在投之家借钱”

对于证券时报记者的来电,福建泉州龙杰电脑办公设备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陈新友显得有些错愕——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在投之家上发起了100万元、借款年利率7.5%、借款期限为两个月的借款标的。 “我完全不知情,公章都是假的,我从未听过、也从未上过这个金融平台。”陈新友对记者表示。

对于陈新友的表态,记者提示其可以找警方报案,陈新友亦表示认可。而就“借款人”明确表示标的为假的情况,证券时报记者联系了投之家的公关人员与黄诗樵:前者表示自己毫不知情,目前该平台业务已实质性停摆,自己与同事所投的资金也面临无法收回的风险;后者截至记者发稿,未能予以回应。

有参与维权的投资人还向证券时报记者反映,其联系过借款百万的某公司,对方却称只借了20万元;还有一种情况,借款公司本身经营异常,甚至类似壳公司。“我这几天也在维权,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是,他们会把一个20万元的标做到100万元,然后和借款公司通过第三方担保签订20万元的担保合同,然后再抽走从平台上集来的80万元。”一名投资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但上述两种情况证券时报记者均未能掌握实际证据,无从判断真假。真相尚要待警方破解。

涉嫌虚假发标、做大待收、资金流向不明、工商资料上显示的股东否认投资——投之家到底怎么了?

证券时报记者拿到了徐红伟回复投资人的录音,其回复显示出整个事件的核心。“我们可能碰到了这个行业最大的连环诈骗。”徐宏伟说。在他的描述里,“骗子”除了“卢”,还有“温州帮(中介)”。

记者将徐红伟对投资人的解答还原,虽然并不能展现事件全貌,但至少可以厘清其中一些关键信息。

按照徐红伟的说法,投之家与收购方在去年11月达成了协议,拟收购方为“上市公司天富能源下面的天富蓝玉”。这是其口语表达,如果要追究是哪一家公司,能在工商资料上找到关键字的有“新疆天富蓝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之前也入股过P2P平台。

而这笔并购的担保方(但徐红伟后来的一次口述中也称其为并购方),就是徐红伟口中说的“卢”姓人士。“卢”是谁?两名投资人和多名独立信源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其为待收32亿元、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而被立案侦查的杭州人人爱家的实际控制人,但记者查无实证。

“其实珈伟股份(与这件事的牵连的情况)我也不太清楚。他们跟收购方达成了什么协议,真的并不在我这,我们的支配权已经在收购方手里了。‘卢’跟珈伟股份什么关系,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卢’跟其他新的买方也签订了协议。资金端的借款流向,要警察来查。”徐红伟说。

一名资深的网贷人士分析称,事件的可能版本或许是这样的:卢姓人士(或许是一个资金掮客,且不排除其手上控制了几家P2P)向投之家提出了收购方案,他帮助提供大量债权标的,这些有可能是从自己控制的其他P2P平台来的,也有可能是其他缺钱的上市公司发的标,然后把投之家的待收规模做到一个比较可观的量级,最后再找上市公司接盘,实现完全脱手。

如此一来,“卢”和投之家的股东可以拿到一笔还算不错的浮盈;而那些存在大量风险的未到期标的,留给上市公司。那么存在的问题是:如果天富蓝玉是“卢”最先拉来的投资方,那么珈伟股份母公司灏轩投资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按照原计划,到底谁才是最后的接盘方?记者至今未能确定。

7月12日下午,珈伟股份公告称,其拟收购的早期并网电站在光伏新政后是“优质资源”,并非“输血”;且要求投之家对利用公司进行宣传的行为,进行致歉并发布公开声明澄清。

目前徐红伟透露的情况是,“卢”和其诈骗团伙(温州帮)“跑路”了,巨额待收款留给投之家去垫付,而这已超出了投之家的能力范围。

于是,有了最近两天轰动市场的投之家“爆雷”。

其中一位P2P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一家原小贷公司旗下的P2P,在股东更改之前,资产端一直是小贷公司的信用标;在被某P2P平台控股后,承接了大批虚假标的。

“雷很快会爆,多米诺骨牌效应。”他对记者说。

董事长意外身亡!海航的生死局!

从币圈到股市:论割韭菜的N种姿势

高房价的秘密!一千余家上市公司竟成幕后推手?

半年股市涨了70多倍,全球第一!股民却血本无归!

    从7月13日,投之家事件便备受关注,e公司记者综合了解到,在事件爆发之前,投之家高管已经紧急开会进入“危情时刻”,截至目前72小时前后的时间里,相关各方也纷纷发声,在经侦介入后投之家事件离真相也越来越近。

    投之家事件从一发生便迅速陷入罗生门。曾经同为“之家系”与其关系密切的网贷之家紧急发声明,与投之家撇清关系,并将矛头直指投之家的新股东上市公司珈伟股份;珈伟股份也紧急出招,称投之家及网贷之家发表虚假言论,并且已经以诈骗的名义报警。e公司已在7月13日进行了详细报道。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据了解,对投之家公司突然进入非正常模式,甚至高管“失联”,投之家员工也是一脸茫然,不少员工也在公司有投资,成为受害者维权者。而处在核心的徐红伟和黄诗樵也纷纷“失联”,并被称“已出境”。

    7月14日晚间,深圳公安公告称,对投之家涉嫌集资诈骗立案侦查,将全力做好追赃挽损工作,并公布三种报案方式,请投资者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在沉寂了2天之后,徐红伟和黄诗樵也相继发声,表示“不会跑路,并会配合警方”。

    另外,既是投之家投资者又是知情人士的某P2P业内人士,也在投之家事件中紧急跟进,并“经过多方打探”,曝出了他了解到的投之家事件脉络雏形,称“一帮赌徒的豪赌,彻底把投资人和P2P行业带向了深渊”。     员工还原“危情时刻”

    投之家突然进入非正常模式,对不少投之家普通员工来说,显然也是始料未及。而且投之家员工也成为受害者,称自己“秒变维权人”,7月13日当天便有投之家员工表示“亲戚朋友都在投资,公司最多的员工投了300多万”。

    在事件发生后,不断有投之家员工跳出来发声,而徐红伟、黄诗樵等高管失联、出境等也被广泛提及。某投之家投资经理发声对投资者表示:“首先真的很对不起大家,我们都在一个船上,我能做的只有尽微薄之力和大家同步一下:投之家COO馆长已经跟同事一起在南山经侦局报案,已立案,黄诗樵已出境,徐红伟现在只有微信偶尔蹦出来。大家不要问我本金还能不能回来,发生了什么,怎么办。官网技术同事还在努力修复中。”该投资经理还给投资者指出了报案如何准备资料。    投之家事件也受到P2P行业人士高度关注。

    有业内人士7月14日表示:“有多少同事被你们害的社保没交、离职证明也没有、还把自己身价搭进去、搞线下活动、团建等的费用没报销,推广费也没结,搞的多少人一夜没睡,看到真的是气愤,在这里说明一下:现在据说黄诗樵已经出境,从13号开始一直没有露面,只有几句电话沟通说家人心脏病,6点左右说自己在想办法,但就没有结果了。徐红伟微信说了两句自己没有跑路在开会也没有结果了。”    (深圳某P2P业内微信)

    e公司记者得到的一封投之家员工致投资者信件中,投之家员工还原了近几天投之家管理层突然“失联”的情况。

    信件中投之家员工将他们目前了解到的所有信息向投资者进行了同步,并表示“我们也是受害者,我们始终跟投资人站在一起。”并且讲述了7月12日以来投之家发生的部分事情。

    信件介绍,投之家总计100多名员工,目前在投之家自投资的金额总计2000多万元,其中不少为结婚买房的款项,还有亲戚朋友的钱。这两天大家也一直都在努力地了解更多事情真相。

    7月12日,朱明春(投之家高管)突然要求网贷之家的员工立即搬家,要给投之家新来的董事长郑林国腾挪办公室,并要求当天必须搬完。当天搬家一直持续到晚上,甚至连与网贷之家、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等相关的logo信息也全部处理掉了。网贷之家的新办公室为特发信息科技大厦10楼。当天据10楼员工反映,徐红伟、黄诗樵、朱明春、华得莉、颜渊、邓伟、马骏、朱峰、邓拥等人在10楼茶水间从上午开始一直开会开到深夜,具体会议内容,我们员工完全无法得知。

    7月13日早上,员工们正常上班,到公司后发现公司图片墙与高管相关的照片全部被毁坏,仓库和ceo办公室被清空,办公电脑的网线和电源线均被拔掉,部分员工的硬盘甚至直接被卸掉。员工们预判公司可能出了问题,于是员工开始联系高管ceo黄诗樵、coo邓伟、cio覃五权、总助颜渊,结果这几位核心高管集体失联,于是大家开始恐慌收拾东西,同时部分员工开始报案。

    中午(7月13日)将近12点,邓伟召集理财顾问团队在大会议室开会,其他员工在知道该事情后纷纷赶来,邓伟在会议中与黄诗樵电话连线,告知大家公司高层被骗,公司出了问题,并安抚员工让大家一起去报案,之后就离开了公司。这时候员工才真正意识到投之家真的出事了,很多同事现场直接情绪崩溃,不仅是个人还有亲朋好友还有那么多的投资人朋友的钱都在里面。警察在接到报案后也迅速抵达现场,我们(投之家)员工均积极配合调查。

    当天(7月13日)下午,邓伟也前往经侦报案,同时公司员工也一直在跟核心高管进行联系希望他们能当面出来解决问题,但均未获得正面回应。

    投之家员工表示:“事件发生至今已经对我们所有无辜员工和广大投资人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希望徐红伟、黄诗樵、朱明春、邓伟、覃武权勇敢站出来承担责任,不要再逃避了。”

    在沉寂了2天后,处在旋涡中心的徐红伟、黄诗樵等相继发声。

    网贷之家道歉称:不少出借人因为对网贷之家的信任而在投之家上出借,投之家事件给大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给行业带来了恶劣影响,网贷之家深表痛心并诚挚的道歉。在13日事件发生后,网贷之家管理团队应对失误,没有及时说明情况,没有公开和出借人进行沟通,在此再次诚挚道歉。

    在14日下午,网贷之家CEO汤迪涛在上海的派出所和投之家出借人进行了沟通,在此过程中,网贷之家创始人徐红伟和出借人代表进行了简短的视频对话,并在稍后重新录制了视频。

    徐红伟在视频讲到:“因为投之家这个事情给大家造成困扰,在这里我给大家说一声抱歉,但是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了,投之家也有一些公告给大家说了一些信息,今天在这里通过视频给大家表态,我肯定不会跑,我也没有必要去跑,我们接下来会配合警方,也会主动跟警方说明情况,这里面信息量可能比较大,但是请大家有些耐心,因为我不光是曾经投之家的创始人,我们还有其它公司,我们会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角度把这个事情说清楚,希望大家冷静给我一点时间。”

    另外,网贷之家还表示,成立了网络沟通渠道和出借人沟通,配合警方开展调查,每日公告投之家事态进展,并公布了具体的沟通QQ群。    7月14日深夜,黄诗樵微信发言称:“关机反思了一整天,整理了思路和资料,准备向公安机关自首。前面因为电话太多,无法正常思考,没接到朋友们的来点和及时回复信息,请见谅!我黄诗樵不是跑路的人,我会尽全力把真相还原,给大家一个交代。如果可能,我愿这一辈子都用来承担给大家带来的损失。”    (黄诗樵今天凌晨微信发声)

    投之家事件如今仍是一团迷雾。不过某投之家投资者同样也是P2P业内知情人士,7月15日通过其运营的“米多多P2P投资笔记”发声,并称“还原投之家实际情况”。

    根据微信公告内容,该投资者在7月13日投之家出事当天便表示“知道出大事了”,当天他也准备紧急赶往深圳投之家,后了解到“只剩下几个技术”后,他又迅速转换目的地,奔去网贷之家在上海的办公地。该投资人士还表示:“我自己踩雷,我接受,投资必然会碰到风险。但有不少朋友因为我踩雷,这是直戳心底的痛······”

    7月15日,该投资人士通过其运营的微信自媒体发声称“经过多方打探,事情的脉络可能有了一个雏形。”

    浙江的一个骗子团队头目卢某(未100%确定)向徐红伟提出了一个收购方案,大概是他提供债权,把待收规模做到20多亿,然后他找上市公司接盘。徐(徐红伟)可以拿到4个亿(数额未确定),然后慢慢退出,剩下的可以甩给上市公司。

    而卢某核心赚钱的方法是先用平台的钱借给缺钱的上市公司,然后上市公司很难到期还钱,就让上市公司把平台收购了。说是收购其实就是从待收里面拿30%给卢,然后卢再给平台股东一部分,自己大赚几个亿。

    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徐(徐红伟)也是极尽全力配合,2018年6月15日之前股份自己持有,相当于用自己的信誉和网贷之家的公信力给投之家背书,正因为这个持股,几乎蒙骗了所有人。要说他不知情肯定不可能,只能说他抱有侥幸心理。

    后来珈伟股份也确实来接盘了,看似就要成功了。但在7月12号这天,突然发生了天大的事,据说这个诈骗团伙直接出镜跑路,烂摊子甩给了网贷之家,而资金可能还有不少掌握在这个团伙里,网贷之家和投之家10个高层紧急开了一天的会商量对策,但估计事情非常严重,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已经没什么办法有效应对。

    第二天高层(投之家)集体失联,具体原因未知,投之家员工觉得自己被骗了,投资损失很大,马上反水报案找徐红伟和黄诗樵维权。

    对于为何突然崩盘,该投资人表示“是由于近期网贷倒闭潮,大量挤兑提现,把这个团伙挤兑崩盘了。如果没挤兑潮,珈伟股份估计会最终接盘,投之家的资金会主要流向上市公司,那可能是一个相对更好的结果,至少还有实际资产。” 并称“这样一个挤兑黑天鹅,和一帮赌徒的豪赌,彻底把我们投资人和P2P行业带向了深渊。”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e公司官微。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常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睡几个小时最清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