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有民国三十六年无耻术士五百面值的纸币几十张,还有一百面值的,请问现金价值是多少,

  情绪激动的大块头LewisRanieri本来的梦想是做个意大利料理大厨,哮喘病使他的梦想落了空。但在所罗门兄弟公司的收发室打杂,为从未完成大学学位的Ranieri开启了另一扇门,最终,他成为过去1/4个世纪中华尔街上最重要的“炼金术士”之一:今天充斥着全球传媒、吸引着全世界读者眼球的热门词汇“按揭贷款支持证券”(MBS)“、担保债权凭证”(CDO)、甚至“证券化”(securitization)本身,追根溯源,都是由他发明的。他雇用的“火箭科学家”们设计出这些产品,再由他和他那些巧舌如簧的推销员们卖给起初满腹狐疑的投资者,而他也由收发室杂役一直做到所罗门兄弟的副主席。他的传奇被生动地记述在1990年代初的畅销书《说谎者的扑克牌》(TheLiar'sPoker)中。到了2007年1月,因受次债风波拖累,无从筹措资金,Ranieri不得不卖掉自己的房地产金融公司。对此,《经济学人》慨叹道:“如果这个行当的教父在市场风暴中尚且樯倾楫摧,他那些贪婪的徒子徒孙们还有什么指望?!”

  唯一的指望也许只能是来自亚洲的真金白银。2007年底,打出“跳楼大甩卖”招牌的不仅是全球大大小小的百货商店,还有曾经不可一世的华尔街巨头们,而一掷千金的“购物狂”则是亚洲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继2007年1月阿布扎比投资局75亿美元入股花旗后,过去的一个月中,12月10日,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10亿瑞士法郎入股瑞银集团;12月19日,中国国家投资公司50亿美元入股摩根士丹利;12月24日,新加坡淡马锡50亿美元入股美林。过去一年中,在发达国家,关于主权财富基金缺乏透明度与问责、有可能给全球金融体系及东道国经济安全带来隐患的言论曾一度甚嚣尘上,但现在,至少看起来此类担忧似乎已经烟消云散。

  发达国家的政府需要亚洲的现金化解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华尔街的大佬们需要亚洲的现金挽救自己岌岌可危的机构,以及自己岌岌可危的工作和天价高薪,而亚洲的主权财富基金们则终于有机会多买几个“大件”,趁着自己庞大的外汇储备还没有因为美元贬值进一步缩水。

  全球化语境中的“双赢”?只希望不要是为华尔街炼金术士们的荒唐行为买单才好。实话实说《,当代金融家》将2007年5月号的封面文章留给当时几乎没有什么人关注的“次债问题”时,并没有想到它竟真地会演变为一场席卷全球金融体系的“完美风暴”,也没有想到,它会同我们过去一年中持续关注的另外几个话题密切相关:如何在金融稳定与金融创新间找寻可能并不存在的均衡点?美元贬值,世界何去何从?美联储进一步降息,对中国遏制通货膨胀的努力有何影响?想要在一场“完美”的金融风暴中幸存下来,一家金融机构,及这家机构的领导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本期中,我们围绕上述话题展开探讨。我们不敢说自己已经有了答案,但希望能够有助于读者诸君进一步思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耻术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