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先生是传销模式吗,请问你办卡吗传销

揭露传销黑幕:所谓宝马新房皆是海市蜃楼
  险被老友拉下传销深潭的古先生现身说法
  羊城晚报记者 梁爽 林圳
  本报《传销着魔,拉人落水》报道刊出后,引起在天河区当公务员的古先生的关注。19日,他约见本报记者,以本人亲历为证,进一步戳穿传销者的满嘴谎言。
  老朋友的说辞
  古先生称,他有一个朋友老彭,夫妇俩在广西北海搞&1040阳光工程&近两年,老向他炫耀自己买宝马、买房,月收入20万元,希望发展他为下线,不断催促他投资69800元加入&1040阳光工程&。老彭还强调说,投资门槛很快就要提高到21万元,学历也会要求中专以上,赚钱要趁早。
  本月14日,古先生去老彭&新家&做客,亲眼见证老彭虚构的梦境。
  当老彭在&新家&内大谈自己的优质生活时,古先生发现满屋都是旧家具。&我直接问他,你这房子到底是租的还是买的,他最终不好意思地承认,房子是租的,月租3000元。&古先生当场拆穿了&买房&的谎言。
  &他从去年4月就打电话跟我说,他要在广州买一辆100多万元的宝马,下一步计划是买4套房子,广州、北海、重庆、老家梅县各一套。&古先生说。
  为了确认老彭是否真的发财,每次通电话,古先生都追问他买车的情况,但老彭每次都以各种借口推脱。&问他宝马车上牌没有,他先是说新款式没这么快下订。后来广州限牌,他就更容易找到借口了,说摇不到号。再后来他说不买宝马了,嫌款式有点老土,准备今年3月买奔驰。&
  至于计划中的四套房子,老彭称自己已经在南沙和北海买了房,但两套房都要&明年才交付使用&。
  老彭宣称自己当上&老总&之后每月有20万元收入,只等拿满1040万元&出局&,&钱已经不是问题了&。
  古先生的亲历
  2011年11月,古先生挡不住老彭持续半年的游说,带着旅游的心态到广西走了一遭。当天,先到老彭家里&&&一个市政府小区休息,7点钟老彭带他去当地一个高档的旋转餐厅喝早茶。
  &我后来才知道,一切都是精心设计好的。&古先生说。喝完早茶,老彭说自己在书店订了一本杂志,把古先生带到了一间书店。书店里,多是《风生水起北部湾》、《民间资本运作白皮书》这类书籍。老彭一边随意翻书,一边与古先生大谈北部湾发展和&资本运作&。
  &他以前并不关注政治,现在变化很大,满口&资本运作&头头是道。&古先生回忆道。
  出了书店,老彭又带他到北部湾1号住宅区,指着平面图问他像不像&1040&四个数字,古先生也觉得有点像。午饭时,老彭拿出一瓶&1040牌&的白酒,这种酒,古先生从未见过。
  接下来的几天,老彭安排古先生不断地见&老总级人物&,不放松一丝一刻给古先生&洗脑&的机会,但令老彭遗憾的是,古先生一时没上当,并执意要回广州。
  临别,老彭反复叮嘱三点:&第一,尽快回广西;第二,千万不要跟朋友提及此事,因为新鲜事物并非每个人都能接受,只有有悟性的精英才懂;第三,千万不要相信媒体报道,100人之中有99个人否定此工程,但它是存在的,保证不到两年就能成功。&
  老彭在广西每天不工作,还要租房、吃饭,钱从哪来?古先生后来了解到,参与者除了缴纳69800元申购资金,一年还需准备6万至10万元的&运作资金&,保证在广西的花费,并要招待下线。
  据了解,发展累计29个下线叫&上总&,可以离开广西,但并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拿满1040万元&出局&者更是少之又少。有网友分析:&上总率不到10%,成功出局者不到5%。&
  部门回应
  市工商局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本报传销报道,坦言&&&
  打击传销取证最难
  羊城晚报讯 记者林圳、梁爽报道:1月15日,本报报道了传销组织拉人落水,怂恿以6.98万元&博&传说中的1040万元的案例后(详见本报15日A15版报道),广州市工商局一副处级干部随即联络记者,并到报社了解情况,坦言跨省打击传销的困难。
  据该名不愿公开具名的干部介绍,广州市工商局在2004年就设立了打击传销联席会议办公室(简称&打传办&),可以联合公安局、教育局、法院、检察院、经贸委等部门联合打击传销。2012年,广州市打传办取消了,但市工商局还保留着打击传销的职能。
  &搞传销的人将法律条文研究得非常透彻,很善于规避法律风险,这让打击传销工作变得艰难。&该工作人员说。记者也发现,在&1040阳光工程&中,只要发展29个人,便可以领取所谓的1040万元&出局&。为何只规定29个人?因为超过30人,就要入刑。而下线在30人以内,则未达到&组织领导传销罪&定罪标准。
  另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新式传销不断变种。&1040阳光工程&是过去&拉人头&传销的变种,项目组织者不再像传统传销那样限制人身自由。如今还有人通过网络等方式在虚拟空间进行传销,加上防火墙、识别卡等保密工序,工商局要取证更为困难。
  &现在就算有传销者亲人报案,但传销者也可以自称是自愿的。&该工作人员称,在这样的情形下,要强行控制传销人员,可能面临被反咬一口的风险。
金羊网-羊城晚报四川成都车夫先生的统筹城乡是传销吗?我的有亲人在里边,每天就 - 110网免费法律咨询
您的位置:
&& 查看咨询        今日活跃律师: &&&&&&&&&&
该问题已关闭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四川成都车夫先生的统筹城乡是传销吗?我的有亲人在里边,每天就
北京&08-02 09:12&&悬赏 0&&发布者:ask201…… & 回答:(6)
四川成都车夫先生的统筹城乡是传销吗?我的有亲人在里边,每天就&四川成都车夫先生的统筹城乡是传销吗?我的有亲人在里边,每天就是培训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北京-朝阳区]
716144积分
回复时间:
您好,请您慎重考虑!
[北京-朝阳区]
935384积分
回复时间:
属于违法,报警解决
[北京-海淀区]
909505积分
回复时间:
可以慎重核实的。。
[内蒙古-巴彦淖尔]
回复时间:
您好,请您慎重考虑!
[辽宁-沈阳]
227589积分
回复时间:
[北京-朝阳区]
回复时间:
您好,建议您积极收集证据,报警处理。
问题答案可能在这里 →
无锡推荐律师
最佳律师解答
(郑兰运)()&
(曲延波)()&
(李保忠)()&
(杨冬梅)()&
最新回复律师
人气:199990
北京 朝阳区
人气:716144
人气:359260
人气:167420
人气:23861
人气:63708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粤ICP备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粤B2-
客服QQ: (注:此QQ不提供法律咨询)
免费问律师假借“互联网创业”之名实为传销 怎么判断是不是传销?
来源:中国网
假借“互联网创业”之名实为传销,怎么判断是不是传销?现行法律法规对网络传销的规定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网络传销的本质仍是传销,它具有虚拟性、隐蔽性、人机人之间的交互性、前所未有的开放性、时空差距的跨越性等特点。不久前,一位陈先生参加了一次“互联网创业沙龙”,不论是在活动现场还是在后续的沟通中,陈先生都对组织者的行为和动机产生了质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原标题:传销乱象:假借互联网创业 线上发展“伙伴”)  假借“互联网创业”之名实为传销,怎么判断是不是传销?现行法律法规对网络传销的规定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网络传销的本质仍是传销,它具有虚拟性、隐蔽性、人机人之间的交互性、前所未有的开放性、时空差距的跨越性等特点。不久前,一位陈先生参加了一次“互联网创业沙龙”,不论是在活动现场还是在后续的沟通中,陈先生都对组织者的行为和动机产生了质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11月16日)  是“互联网创业”还是聚众忽悠?  家住北方某市的陈先生一直想尝试创业。偶然一次,他被微信“附近的人”添加好友,并看到其朋友圈发布的“互联网创业沙龙”邀请。对苦于缺乏资金门路的陈先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意外之喜。  怀揣期待,陈先生在指定的时间来到“互联网创业沙龙”举办地。但现场的情况却有些出乎陈先生的意料:沙龙被布置成了教室一般,参与者都坐在台下,讲台上的黑板则挂着印有“超凡冠宇”的条幅。而最令陈先生诧异的,则是来参加沙龙的大多是些中年人,还有带着孩子的家庭主妇。  沙龙开始后,情绪饱满的主持人将活动定义为“家庭聚会”,称与会者为“冠宇家人”,并热情洋溢地介绍着冠宇事业的“成功者”。而在随后的交流环节,几名“成功人士”分别上台,表示自己本来是公务员、教师或大学生,接触冠宇后,如今用手机短短几分钟就能赚数千块,相信做下去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  发言同质化严重、缺乏实质内容,没有听到期望中创业经验交流与项目分享的陈先生,有些坐不住了,他感觉这里根本不是什么“互联网创业沙龙”。  微信好友怎成“消费者联盟”  “成功人士”发言结束后,本次沙龙的主角、自称“创业达人”的互联网创业讲师终于上台。  这一次陈先生再次失望了。除去政策描述、权威人士发言、鸡汤词句外,讲师集中宣扬的“互联网创业模式”,无非是通过手机注册成为代理、使用微信添加“附近的人”、在朋友圈上高频率推送公司产品。而在讲师口中,你的微信好友就是所谓的“消费者联盟”,能带来巨大的财富。  陈先生确定此次沙龙不仅对自己没有帮助,甚至有传销的嫌疑,于是拿出手机准备联系朋友并离开。  但当陈先生准备发短信时,他一侧眼猛地发现身旁的男子并没有听台上授课,而是时不时盯着自己。于是,陈先生装作看了下时间后,把手机装回去,伸了个懒腰并回头看了一下,结果心里一凉:刚才安排他入座的男子此时搬了凳子坐在活动室门口,凳子腿顶着大门。  联想到此前传销团伙拘禁、殴打参与者的新闻,陈先生只能继续“认真听讲”。一个多小时的授课结束后,主持人开始组织大家玩游戏、喊口号。陈先生和几个新来的人,受到“前辈”关照,被鼓励多多表现。看到身边的人似乎渐渐松懈下来,陈先生借口去卫生间,和一名带小孩的妇女边聊天边出门,然后迅速离开此地。  赚不到钱是“自己努力不够”  离开沙龙的陈先生并没有想到,参加上次活动带来的麻烦还在后面。  接下来的几天里,陈先生受到微信好友从微信到短信的“狂轰滥炸”。对方并不介意陈先生在沙龙上提前离场,并表示讲座经常举办,以后还有机会,反而邀请陈先生一起来做“微信代理”销售保健品、化妆品、生活用品,并宣称“只要几分钟注册,即可成为代理,经过培训就可以‘上岗’”,目前全国已经有“数十万人”加入事业。  对方介绍,从微信上注册后,总部数据库里面就有了记录,注册人就可以使用公司的微店平台作为卖家销售。而注册人的微信好友通过朋友圈购买公司产品,销售额就会记在注册人名下,根据每个月销售额度,按目标比例返还奖金,销售额越高,奖金比例越高,最低9%,最高24%。  陈先生以销售目标太高为由婉言拒绝,结果对方反而表示“非常理解”,鼓励陈先生多发展“合作伙伴”。“每个月销售数千元容易,可是每月销售十几万元产品比较难,聪明方法就是找几个伙伴,组成一个‘营销市场’”。  据介绍,冠宇事业的分配制度,发展的“合作伙伴”的销售额度可以记在发展人名下。你发展的“伙伴”再发展“伙伴”,销售额度可以层层累计,整个体系如同金字塔。按照对方描述,如果达到金字塔顶端,年收入可以数百万元。   陈先生对此表示怀疑,反问对方有没有赚到钱。在他的连续追问下,对方也承认,自己目前做冠宇事业一年多,经常参加产品培训、宣传讲座,而每天努力添加微信好友并在朋友圈推销产品数十次,但至今为止的确“没赚多少钱”。不过对方坚持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市场发展不到位,坚持下去,不出几年就能财务自由”。  想到传销的风险与危害,陈先生决绝地拒绝了对方。但是他也有疑惑:这种所谓的“互联网创业”,究竟有没有问题?看上去如此露骨的运营手段,为何没人来管?  当前网络传销主要有五种表现形式:  “电子商务”式。不法分子注册一个电子商务企业,再以此名义建立一个电子商务网站,并以“网购”“网络营销”“网络直购”等形式从事网络传销活动。  “免费获利”式。社会上出现不少“免费获利”“增值消费”式传销行为,宣称“消费不用花钱,免费购买商品”,“消费=存钱=免费”“消费满500返500”等,欺骗性强,诱惑力大,引起不少人的兴趣,最终上当受骗。  “网上创业”式。打着“一边上网娱乐,一边上网赚钱”“吃着火锅刷着微博,月收入10万元”的宣传旗号。一些网络传销分子抓住年轻人急于创业、渴望成功的心理,以“在家创业”“网络创业”“网络资本运作”“网络投资”为诱饵,欺骗、引诱年轻人上当,从而达到发展会员进行网络传销的目的。  “网络博弈”式。以玩网络游戏、网上博彩为名,发展会员从事“游戏股票”“幸运博彩”等游戏充值卡业务,以直销奖、销售奖为诱饵发展下线。  “爱心互助”式。某些网站宣传一些有“特别功效”的生物保健品,宣称入会后就能便宜或返利,以此进行网络传销。  怎么判断是不是传销?  中国传媒大学法律系副主任郑宁介绍,根据《禁止传销条例》规定,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被发展人员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传销活动构成有两个基本要件:组织要件,即发展人员,组成网络。传销组织者承诺,只要参加者交钱加入后,再发展他人加入,就可获得高额的‘回报’或‘报酬’。这就是俗称的‘发展下线’。下线还可以再发展下线,以此组成上下线的人际网络,形成传销的‘人员链’。”郑宁说,第二个要件是计酬要件,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参加者本人直接发展的下线人数和间接发展的下线人数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即以直接和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计提报酬,形成传销的“金钱链”;另一种是以参加者本人直接发展和间接发展的下线的销售业绩(即销售额)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形成传销的“金钱链”。  “辨别是否为传销行为,可以看其是否具备传销的行为特征:一看是否需要交纳或变相交纳入门费,即交钱加入后才可获得计提报酬和发展下线的资格;二是看是否分层级,直接或间接发展下线,即拉人加入,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三是看是否根据下线获利,上线从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下线的销售业绩中计提报酬,或以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计提报酬或者返利。”郑宁说。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给朋友吧关注传销,打击传销,我们一直在努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马山一农民工逃离传销提醒众人“不要被洗脑”
 来源:《南国早报》 作者:杨方舟 日 
   马山县的一位农民工,自称被工友骗进了湖北随州市一个组织,度过了地狱般的10天。几经周折逃出来后,他带着一份2000多字的自述开始四处联络媒体,希望通过亲身经历让更多人了解传销陷阱有多可怕。他说,&拜托&媒体提醒大家:如果不小心被骗进去,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能被洗脑。
  被骗传销,噩梦开始
  &我的一举一动都被监控,就连上厕所也有人跟着。家人打来电话不能乱说,否则就被暴打&&所有的门窗都被封死,根本没有光线。每天除了听课,就是打扫卫生。&&&出自潘先生自述材料
  3月中旬,马山县的潘先生接到以前的工友蓝某某的电话,对方谎称在湖北省随州市一工地有活干。可到达随州市后,潘先生才发现被骗入了传销团伙,他身上的钱包、手机悉数被搜走。
  潘先生对团伙成员鼓吹的暴富神话并不存幻想,他对所谓的上课内容不感兴趣。为了逃出去,他还曾绝食3天,但无济于事。
  潘先生寻思,只能按对方要求先交了钱,什么事都等出去后再说,于是答应团伙里的传销人员打电话回家跟老婆要钱。电话里,他无法直说原委,只能说接到工程,要交1万余元的押金。不知情的家人赶紧去凑钱汇款。第二天中午,对方拿走了潘先生的卡,取完钱后,把银行收据给了他,却只字不提让他走的事。
  转机出现在3月24日早上。潘先生突然接到三哥的短信,说父亲病危,要他马上赶回去。他去找团伙头目,跪地苦苦哀求,他们终于答应。
  当日上午9时左右,两个人送潘先生到火车站。一直到验票进站那一刻,他们才把潘先生的手机、衣服以及车票交给他,并确认他已经进站上了火车才离开。
  寻找媒体,警醒他人
  &我是一个幸运者,因为我在这个过程中一直保持着清醒,没有被洗脑,所以能逃出来。但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还在里面上当受骗。&&&出自潘先生自述材料
  那个救命短信是潘先生的家人试探着发过来的。多日来,潘先生在电话里一直支支吾吾、语焉不详,让家人心生疑惑,推测他可能是落入了传销团伙手中。
  坐上火车,潘先生飞似地逃离了随州。回到,他保留了这个过程中所有的银行取款记录和车票,并写了一份2000多字的自述材料。他说,他以前也经常听说社会上有类似事情,亲友中也有遇到过的,但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知道有多可怕,&所以一是希望越多的人了解其中的危害性越好,二是希望引起当地工商部门和警方更多重视&。
  除了找报纸和电视台,他还将在网上发帖讲述这些经历,让大家加深对传销组织危害性的认识。
【】【】【】【】【】&&&&&&&
上一篇:&&&&下一篇:
求助者专区&&&&&&&&&&&&&&
我要留言&&&&&&&&&&&&&&
反传销资料
揭穿非法传销美丽的谎言
叶飘零 主编
&&&&本书详述了传销的核心内幕,从E级到A级至操盘手的奖金分配、学习生活等……[详细]
两年讲师,我有资格解密传销
长恨秋 主编
&&&&还原一个完全真实的广西传销。 两年多的 "讲师"经历,我 &洗脑&的人不下2000人…[详细]
&&&&本网站创建于2007年1月,前身为"中国反传销联盟"网站。&&&&于2007年2月在国家工信部注册备案,正式开通。&&&&2009年8月网站总部由浙江迁到湖北省武汉市,更名为"中国反传销网",同时宣布"中国反传销联盟"即刻解散,未经过中国反传销网授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人不得擅用使用此组织名称,对外承揽业务,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一经发现,本网站保留对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发展,中国反传销网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反传销门户网站,网站自2007开通以来,历经多次改版更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传销德海先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