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建设网抚远北京至抚远公路前哨农场至浓桥涝区治理监理工司名称

黑龙江省前哨农场--------&&公司简介
如果您需要的,找黑龙江省前哨农场就可以了,黑龙江省前哨农场以专业的服务、精良的技术(设备)为您提供一流的服务。黑龙江省前哨农场成立于拥有丰富的经验,注册资本达1822万人民币元拥有较为雄厚的行业实力,立足于佳木斯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拿起电话,交个诚意的朋友,做桩稳赚的生意。
本页是黑龙江省前哨农场在利酷搜网站的黄页介绍页,一切信息均为企业主动开放在互联网,或经工商网站可查。如果您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或相关员工,若发现该公司信息有误,请点击【】
如果您喜欢该企业,请您分享该企业网址给您的朋友吧!
黑龙江省前哨农场地图
相关企业推荐
免责声明:
以上所展示的黑龙江省前哨农场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或网络收集,利酷搜不担保黑龙江省前哨农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利酷搜不涉及用户间因非本网站担保交易方式的交易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及法律纠纷,纠纷由您自行协商解决。抚远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抚远市是代管县级市,地处、交汇的。抚远市地处中国陆地最东端,也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全市总面积6262.48平方公里。东、北两面与隔黑龙江、乌苏里江相望,南邻,西接。全市边境线长275公里。市政府所在地距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市距离仅65公里,距离俄西伯力亚大铁路在最大编组站卡杂科维茨沃2.5公里。
抚远历史沿革
东方第一市
抚远有着厚重的历史渊源,是人的发祥地之一。原名“伊力嘎”,意为“金色的鱼滩”。
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在依力嘎地方设,隶属管辖。
民国二年(1913年)改绥远州为绥远县,划归吉林省依兰道所辖,民国十八年(1929年)更名为,吉林省为三等县,元年(1934年)伪满州国改行帝制,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划东北为十四省,抚远县划归新设的三江省所辖。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东北光复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改东北为九省,将伪三江、两省合并为合江省,抚远县为合江省管辖。
解放后,恢复东北三省,又归属于黑龙江省市所辖。
2011年,经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批准,抚远归黑龙江省直接管理,行使地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日,批复抚远撤县设市。
抚远行政区划
抚远市辖4个、5个、3个,即:、、、、、、、、、、、。
黑瞎子岛隶属抚远市行政区域,不设置乡级行政区,由黑龙江省、抚远市共管。抚远市政府驻地。
抚远地理环境
抚远位置境域
抚远市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是133° 40′ 08″至135° 5′20″,47° 25′30″至48° 27′40″,是中国最东部的市级行政单位,也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全市总面积6262.48平方公里。全市边境线长275公里。市政府所在地距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市航道距离仅65公里。
抚远土质土壤
抚远市生态资源保存完好,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带之一,土质肥沃。中国最大湿地——,位于抚远市境内,湿地面积300万公顷。
抚远市位于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地势平坦低洼,大面积为河流一级阶地,北部少数孤山残丘散立于平原之中。全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
抚远市地处温带大陆性季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属,无霜其在11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在500—600毫米,温度相对较高,季风性气候十分显著。
抚远市境内主要湖泊和河流有大力加湖、黑龙江及其支流、、、及其支流等,其中黑龙江、乌苏里江属中俄界江。
抚远自然资源
抚远土地资源
抚远地理位置示意图
截至2009年,抚远市土地总面积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公顷,占抚远市土地总面积的83.7%;建设用地面积7297.1公顷,占1.2%;其他土地面积91037.5公顷,占15.1 %。
抚远市农用地面积公顷,其中耕地公顷,占抚远市土地总面积的62.1%;园地20.1公顷;林地61030.1公顷,占10.1%;牧草地33038.8公顷,占5.5%;其它农用地36348.1公顷,占6.0 %。
抚远市建设用地面积7297.1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4715.5公顷,占抚远市土地总面积的0.8 %;交通水利用地2522.9公顷,占0.4 %;其它建设用地58.7公顷。
抚远市其他土地面积91037.5公顷,其中水域28679.1公顷,占抚远市土地总面积的4.8%;自然保留地62358.4公顷,占10.3%。
抚远水产资源
抚远市以盛产、、、“三花五罗”等名优特鱼而闻名遐迩,是“中国鲟鳇鱼之乡”、
“中国大马哈鱼之乡”,
品种有21科105种。
抚远矿藏资源
抚远市域内蕴藏着、、、、等大量矿藏。
2014年,抚远市户籍9万人,
常住总人口12.6万人。
2015年末,全县总人口(含常住人口)156018人;户籍人口83563人,同比下降1.8%。其中:城镇人口58352人,占总人口的69.8%;乡村人口25211人,占总人口的30.2%。全年出生人口601人,出生率为7.2‰;死亡人口557人,死亡率为6.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
抚远经济产业
2012年,抚远市实现47.24亿元,比2011年增长12.7%;公共财政收入实现1.89亿元,比2011年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5670元,比2011年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0169万元,比2011年增长15.1。2014年,口岸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5.5亿美元;出入境人员15.4万人次,比2013年增长92%;进出口货物4.1万吨,比2013年增长88%;进出境船只3720艘次,比2013年增长73%。
2015年,抚远综合实力提升,经济社会实现加快发展,经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50.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0%,增速比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35.04亿元,同比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3.16亿元,同比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2.33亿元,同比增长9.5%。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7.4%、2.4%和20.2%。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69.3:6.3:24.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572元,同比增长5.8%
2013年,抚远市全年粮食总产实现13.6亿斤。新建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基地3个,国家级水稻和大豆高产创建示范片12个。
2014年,抚远市耕地面积达到268万亩,其中:水稻206.2万亩,大豆57.35万亩,玉米4.1万亩。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总产量突破20亿斤大关。
2014年新引进东富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对乌苏镇东兴村实施整村一体化经营,成为全市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示范。现全市共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45个,其中种植类合作社104个,水产、畜牧养殖类合作社28个,物资粮油购销类合作社2个,蔬菜种植合作社7个,饲料加工合作社1个,农机合作社3个。有粮食仓储物流中心4个,粮食购销合作社2个,粮食种植、加工、储存、销售产业链条基本形成。省重点工程抚远粮食仓储物流中心项目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拥有30万吨的仓容物流中转设施和40万吨的稻谷加工能力,铁路专用线7000米,总投资5.81亿元。
2015年,全县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又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58万亩,总产量实现91.8万吨,增加1万吨,同比增长1.1%。其中:水稻产量64.2万吨,同比下降12.7%;大豆产量5.45万吨,同比下降26.0%;玉米产量22.05万吨,同比增长132.1%;其他作物0.1万吨,减少0.4万吨。畜牧业养殖继续下降,2015年末生猪存栏36529头,同比下降6.4%;家禽存栏24.4万只,同比下降2.4%;大牲畜存栏12262头,同比下降13.7%;肉类总产量5706吨,同比继续下降;禽蛋产量1502吨,同比下降9.9%。
抚远市鲟鳇鱼繁育养殖基地始建于1998年,有繁殖车间1200平方米,苗种培育车间2400平方米,亲鱼养殖车间800平方米,水产品深加工车间1200平方米,鱼类展览馆、电脑监控室、微机管理室、鱼病防治化验室1200平方米,相关设备配套齐全。年孵化量5000万尾,实现产值3800万元。鲟鳇鱼卵、鱼苗已远销到北京、广东、福建、江苏等省市。为保护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该基地坚持走开发利用与保护放流并举的路子,自2002年以来,累计放流鲟鳇鱼、大马哈鱼苗1500万尾,价值3600万元。
大力加湖网箱养殖基地位于浓江河流域大力加湖区,有可开发自然水域2.85万亩,主要由鸭绿河、浓江河、黑鱼泡等河泡汇流而成,最大水容量3.3亿立方米,平均水深4米,水质理化指标符合水产养殖要求,湖区水生动植物饵料丰富,可满足鱼类生长及越冬要求,是发展水产养殖的优良场所。年生产鱼苗约6000万尾,年加工鱼品500吨。
抚远市内工业区有黑龙江中俄沿边开放示范区(抚远工业园区)、江海联运深水港莽吉塔港区、江海联运石油港区建设,工业园区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总开发面积13.3平方公里,规划新建高技术、绿色食品、现代物流3个产业园区。示范区一期规划开发面积2.8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5亿元,2014年累计完成投资8000万元。江海联运深水港累计完成投资2亿元,2014年实现对俄过货4万吨。江海联运石油港项目总投资1.8亿元,设计年进口俄成品油周转量60万吨,2014年已完成投资4000万元。
抚远金融业
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都在抚远建立了分支机构。2013年2月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2.23亿元,货款余额41.64亿元;较省管县之前的2011年增幅分别达到33.57%和38.21%。
抚远对外贸易
据史料记载,早在1904年,抚远就有商号同俄国人进行贸易。日,抚远被国务院批准为客货一类口岸。在口岸半年闲的情况下,八年累计过客30多万人次,过货30万吨,贸易总额突破1亿美元,1999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亲临乌苏镇进行实地考察。日,国务院批准开通了抚远口岸至俄罗斯卡杂克维茨沃之间国际客货运输通道。到2012年,抚远口岸累计出入境旅客211.32万人次,进出口货物137.3万吨,进出境船舶5.2万余艘次,外贸进出口实现57.16亿美元,其中出口实现55.26亿美元,进口实现1.9亿美元。2013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实现7.7亿美元。
抚远社会事业
2011年,抚远市完成县第一中学、第四中学等9所学校和卫生大厦、人民医院及8所乡镇卫生院的新建和改扩建。乡镇文化站及村级科技书屋相继建成,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1年,抚远市共有初高中学校29间,小学73间。
截至2012年,抚远市己经为2893名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按月领取了养老金。城镇民在民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五年累计争取再就业资金7546万元,发放各类社会保障金、补助金17272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57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3%。
2012年,抚远市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类功能区标准,地表水达到国家三类水体标准。抚远市有自然保护区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为三江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980.89公顷。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入正式运营阶段,标志着抚远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2012年,抚远市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3369户,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2235户,宽带数据业务用户达到9803户。
抚远拥有275公里的中俄界江,从日重新恢复间断百年的江海联运以来,黑龙江省船只可以从、乌苏里江驶入黑龙江,由全省惟一的天然深水良港---抚远港出境,经俄罗斯一直驶向鞑靼海峡到日本海的酒田港。这条钱路的开通,使黑龙江省的船只可以直接出江入海,使抚远同内地、东北亚各国及地区(俄罗斯、美国、日本、朝鲜、韩国、香港等)连接起来。其中,抚远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城市哈巴罗夫斯克航道距离仅65公里,距出海口960公里,是中国通向俄罗斯和北美最便捷、经济的江海联运大通道。
时,前进镇至抚远的铁路客运正式开通。抚远火车站于2010年10月正式破土动工,站台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站房外部空间设计采用欧陆建筑风格,候车大厅和售票大厅内部空间也采用简约欧陆建筑风格装修,与抚远边境口岸的总体规划建筑风格相呼应。
抚远机场首航仪式
2013年22日,抚远机场试飞完成,是黑龙江省第十个支线机场,飞行区技术等级为4C级,跑道长度为2500米,按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2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430吨目标设计。
抚远民俗风情
抚远民族服饰
远古老的服饰民从俗,以当地古老居民居民“兽皮服饰”为主要特色。黑龙江“勤得利段下多穿鱼皮” 而且主要是妇女 , 男女兽皮服饰 , 都要用野生植物或黑、黄棉布制成边角料 , 把沿襟、袖口、托颇、下摆染镶成云纹或小动物形状花样;女人的服装还可用贝壳或小玻璃球缝于上衣下摆处以示美观。此外,冬季头戴袍头 皮帽子, 手套皮手闷子,冬季狩猎时 睡眠用狍头皮 或其它整张大兽皮制成被褥、鱼皮裤子。
抚远特色饮食
抚远美味拌生鱼
于多民族聚集,且受特殊民俗风情影响,抚远的饮食民俗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因为身在鱼乡,“吃鱼饼,喝鱼粥,四季鱼毛食无忧”,“缸盆坛罐溢鱼油”,由日积月累的饮食习俗创造了“拌生鱼”、冰雪“创花”鱼片、“清炖鲫鱼”“清蒸鱼块”、“鱼心炒青椒或炒尖椒”、“红烧白塔”、“氽鱼丸子”,以及日渐名贵的“大马哈鱼子酱”和鲟、鳇鱼子酱 ”,形成了地域风格别具,口味独一无二的华夏东极边陲饮食文化。
抚远居住风俗
远人居条件日新月异,解放前后的“马架房”、“”等到居住历史已于40年前结束,改革开放 30年,城乡人居面貌焕然一新,上个世纪80年代至如今,陆续有越来越多的人住进宽敞明亮,采光充裕,陆供热集中的新款楼房,砖瓦结构和土草结构的平房日趋减小。煤炭、液化气和电成为本地居民日常生活主要能源。
抚远出行习俗
抚远少数民族
着砂石路、柏油路和水泥路的延长拓宽,以往解冻期人们出行要靠木船、水靴,封冻期要靠牛车、、狗雪橇的光阴不再;如今居民旅行乘客运汽车水翼艇、轮船早已司空见惯,值得一提的是寻常小汽车和轿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乘汽经6、7个小时旅程内陆中心城市、10小时进省城哈尔滨市,都已经从早些年的变成了如今的现实。 作为社会集团民俗的主要形成为血缘关系的家族和姻亲民俗。家族习俗,由于解放前后本 地人口多是内地自迁和支边等迁徙的外来者,因此将一带的民俗也移至东极。虽然家族习气未明显表露,但家族”俗仍然有所渗透,家族讲究“五服”“五服”内走动频繁,相亲相护,“五服”外比较疏远。合办建筑公司,或合开酒店商铺,或合作家庭农场,或合干经济项目乖。由于健康水平的提高,长寿人口日益增长,四代同家不同堂。
抚远姻亲习俗
旧时代的同姓不联姻的现象已被打破,可仍坚持同族不联姻的传统,更有“五服”内不通婚、同辈不通婚的习俗。又由于现代网络通讯的高速发 , 日常生活特别是婚丧嫁娶等重大活动而体现。除血缘关系外,于婚丧嫁娶活动中体现的社会集团习俗,还有业缘、地缘和学缘关系等。 有人类生活居住区,就有反映民众心意的口承语言。
抚远旅游观光
抚远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环境优美,绿色覆盖面积在70%以上。中国最大湿地--三江湿地,位于抚远市境内,湿地面积300万公顷,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旅游资源丰富,“华夏东极”、“淡水渔都”、黑瞎子岛、三江湿地、界江风光等旅游名片。
抚远市游资源种类多样,其中有最早将太阳迎进祖国的,神话故事中的,古老的金明文化遗
址,神秘的沼泽景观,珍奇的塞北野荷,极具魅力的冬季冰雪等。最负盛名的当数,因这里地理位置特殊和题字而出名。华夏东极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被黑龙江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建设的14个旅游名镇之一。
西山公园座落在抚远镇西北隅山崖上,南连抚远山麓,西临清澈的,北傍湍急的黑龙江。公里以苏联军英雄烈士纪念碑为主体,辅以花径亭阁,周围古木参天,青松滴翠。山、水、树、碑相映生辉,风光旖旎,引无数游人举步。
始建于1945年9月,纪念在解放抚远战斗中牺牲的27名苏联红军战士。1960年,县人民政府易地重建花岗石碑一座,高达30米。主碑两侧各有10米高的陪塔一座,四周为宽敞的石铺平台。石碑正面铭刻“苏联海军英雄烈士纪念碑”11个金色大字,背面铭刻原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同志题词:“中苏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万古常存”。
东山不同于西山,东山是一个具有特色的地方,这里充满了土生土气,这里有众多土房,众多的地、果园,是乡村的标志,风景优美,景色迷人、秀丽,而山顶则种满了果树,可以随便摘果子尝一尝,山顶还有一个养猪场,这个养猪场非常的大,里面的小猪猪也很热情,它们也欢迎客人的到来!
风景秀丽的沿江公园花香沁人心脾。公园中心有一城标,城标为20米高的不锈钢球体,预示着东方一颗明珠,中间是F字形,代表“抚”字,两条鱼构成Y字形,代表“远”字,是先远特产——鲟、鳇、鲑鱼的故乡。沿江公园进行了极有力的改造,沿江公园变得又大又美,宽敞的公园为抚远人民提供了集娱乐,健身一体的最佳休闲去处。
“莽吉塔” 城北陡峭的山崖脚下有一天然石洞,传说蛇仙“白四爷”住在其中。解放前紧靠洞口处建有一座小型庙宇,称“”。
是中国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也是世界小镇之最。镇内仅有一条小路,一户人家,一座厂房,一个边防哨所,堪称世界小镇之奇。
海青荷花湖
抚远荷花资源比较丰富,较大的荷花泡有3处,一是海青乡四合村南3公里处的四合荷花湖,面积约40亩;二是永安村东4公里处的荷花泡,面积约50亩;三是姜明礼岗下的荷花湖,面积约60亩。湖泡中荷花密度一般在5株/平方米,每年七、八月份,荷花盛开,游人湖中划舟,随手采莲,胜游西湖,大可萌生古人“莲动下渔舟”般的盎然诗意。
莽吉塔城位于抚远镇东9公里的城子山上。据考证此遗址是“海西东北陆城站”十城中的第十城,即莽吉塔城。
苇草繁茂,湖面水平如镜。32.28万亩的湖区为鹤类、天鹅等二十多种珍禽和二百多种鸟类提供了栖息、繁衍的乐园。
全岛平均海拔约为40米,地势平坦,有大面的湿地,岛上主要生长柳树、榆树、杨树、柞树和牧草,江汊纵横,水草丰盛,主要鱼类有鲤鱼、鲫鱼、鲢鱼、白鱼、鳌花等几十种,是鲑鱼洄游的必经之路。该岛居乌苏里江口,控制黑龙江、乌苏里江主航道,是黑、乌两江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东岸即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俄罗斯远东军区所在地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市。
远市东极广场景区位于抚远水道与乌苏里江交汇处,是旅游名镇重点景区之一。景区占地3.6万平方米,包括河口广场、太阳亭、游廊、极标、华表、水榭、界碑、四极文化墙、中国地图、入口文化石、游船码头、汉白玉围栏等。东极广场是中国陆地领土最东端的地标性景观。广场背倚祖国、面向东方,三角形的河口沙洲形状如同锋利的军舰舰艏,劈波斩浪,将乌苏里江分为主航道和抚远水道两块,以“起航”为总体景观意象,以高39.5米的东极极标雕塑为桅杆,以昂然挑起的河口观景广场为舰艏,象征着中国这艘巨轮正起航驶向东方,而“华夏东极”抚远,则正是这艘中华巨轮高昂的船头,每天都在为祖国迎来最新的一轮朝阳。
抚远友好城市
乌斯季阿尔丹兀鲁思市
.抚远市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
[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引用日期]
.抚远市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网易[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引用日期]
.抚远市国土资源局[引用日期]
.抚远市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黑龙江新闻网[引用日期]
.中国农业信息网[引用日期]
.抚远市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抚远市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东北网[引用日期]
.东北网[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百度旅游[引用日期]
.百度.[引用日期]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引用日期]
.环球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城市概况/抚远县
抚远县抚远县辖五乡四镇,一个县属国营农场,一个县属国营渔场,三个省属国营农场,102个自然村。全县总人口十余万人,耕地面积70万余亩。农村人均占有耕地30亩,是全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最多的地方。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2℃,无霜期平均为155天,年有效积温2200℃,年平均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
抚远县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农业是抚远的支柱产业,全县宜农荒地120万亩,宜牧荒原160万亩,宜林面积88万亩。以种植业为主,同时加强蔬菜生产基地、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名优特鱼产业化基地建设,形成农、林、牧、副、渔多元开发的格局。抚远境内有大小河流56条,湖泊泡沼700多个,是我国名特优鱼类主产区,共有鱼类21科76种,经济鱼类11科34种。其中较著名的有“三花五罗”、鲤、鲢、鲫等,是我国、及其鱼子的主产地。抚远县域内还有多种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山林中栖息、、等野生动物;、、、等珍禽在抚远境内的国家级三江自然保护区内自由嬉戏。地下蕴藏着、、、、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花岗岩资源总贮量2.6亿平方米,开发利用价值较高,是一笔巨大财富。
历史沿革/抚远县
抚远县宣统元年(1909年)在伊加嘎地方设,隶属临江府管辖。民国二年(1913年)改绥远州为,划归吉林省依兰道所辖,民国十八年(1929年)绥远县更名为抚远县,直隶吉林省为三等县,康德元年(1934年)伪满州国改行帝制,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划东北为十四省,抚远县划归新设的三江省所辖。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东北光复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公布,改东北为九省,将伪三江、东安两省合并为合江省,抚远县为合江省管辖。全国解放后,恢复东北三省,本县又归属于黑龙江省所辖。抚远与国际间通商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1904年,抚远就有商号同俄国人进行贸易。日,多年沉默的抚远被国务院批准为客货一类口岸。在口岸半年闲的情况下,八年累计过客30多万人次,过货30万吨,贸易总额突破1亿美元,在全省众多口岸中名列前茅。红火的口岸贸易形势,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99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亲临乌苏镇进行实地考察。日,国务院批准开通了乌苏镇至俄罗斯卡杂克维茨沃之间国际客货运输通道。至此,抚远实现了“一个口岸、两条通道”,为抚远对外贸易增添了新的生机。&抚远拥有275公里的中俄界江黄金水道,从日重新恢复间断百年的江海联运以来,黑龙江省船只可以从松花江、乌苏里江驶入黑龙江,由全省唯一的天然深水良港---出境,经俄罗斯一直驶向鞑靼海峡到日本海的酒田港。这条“东方水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使黑龙江省的船只可以直接出江入海,而且为抚远增添了无限商机,向东流动的黑龙江把抚远同内地、东北亚各国及地区(俄罗斯、美国、日本、朝鲜、韩国、香港等)连接起来,这种地缘优势使抚远县在东北亚的经济圈内成为理所当然的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的中心枢纽。
行政区划/抚远县
抚远县辖:抚远镇、、、别拉洪乡、海青乡、鸭南乡、、、寒葱沟乡。&
农业概况/抚远县
抚远县2000年,辖4个镇、5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7747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抚远镇2、浓桥镇5736、抓吉镇4281、通江乡2469、浓江乡2341、海青乡5071、别拉洪乡2316、鸭南乡1807、前锋农场虚拟乡11577虚拟乡11777、二道河农场虚拟乡3801、抚远县辖五乡四镇,一个县属国营农场,一个县属国营渔场,三个省属国营农场,108个自然村。抚远县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土质肥沃,草丰林茂,宜牧草原160万亩,是发展畜牧业的天然牧场。光照充足,雨量适宜,没有污染的乌苏里江绕洲而行,滋润灌溉着上万顷良田,为当地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天然保证。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依托地缘、资源、生态三大优势,打绿色牌,走特色路,不断拓展绿色农业发展空间,全县已建立绿肥色水稻、大豆、蔬菜、特色水产品、畜禽和山产品六大绿色食品基地40万亩。储量2400吨的自然冷源保鲜库,年周转量可达一万吨。抚远县已经逐渐走出了一条游贸并举,以贸兴业的富民强县之路,形成了外向型蔬菜、绿色稻米、绿色畜禽品、名优特鱼四个产业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当今世界没有污染的乌苏里“绿色食品”之乡、鱼米之乡。
名优特产/抚远县
抚远县抚远县土地辽阔肥沃、空气清新、水质纯净、资源丰富,总面积为6250.24平方公里,县属面积3059.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70万亩,人均占有耕地2公顷,是全了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最多的县份。县内草原地势平坦、开阔,较高,所以牧草生长非常丰茂,面积为20万亩左右,为当地发展畜牧业提供了理想的放牧天堂,现有水域面积401293亩,供水产捕捞、养殖的水面极为广阔,江、河、湖泡中约有21科72种鱼类,年产量平均可达800—1000吨。种植业:大豆是我县主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我县在种植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把发展高油、高蛋白大豆作为重要内容,同时加大特色经济作物和饲草饲料作物的生产规模,努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2007年共完成播种面积17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00%。其中:大豆160万亩;水稻5万亩;玉米1.92万亩;小麦0.46万亩;经济作物及杂粮0.62万亩;蔬菜2万亩。畜牧业:2007年实现无公害畜禽养殖50.557万头(只),其中:饲养黄牛7万头,奶牛0.007万头,生猪11万头,山绵羊7.5万只;鸡20万只;鸭3万只;鹅2万只;兔0.04万只;鹿0.01万只。水产业:2007年无公害水产养殖总面积78600公顷,其中:自然水面75900公顷,养殖水面2700公顷。为充分发挥我县的地域资源优势,在200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县整体通过区域环评170万亩,申报无公害产地178个,也就是说我县种植的所有农产品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标准。2006年在规模发展、一体化推进的基础上,实现一体化推进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28个,其中种植业15个、畜牧业1个、渔业12个。产地认定是产品认证的基础和前提,产品认证是产地认定的必然和结果。按照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的原则,产品认证必须同步推进,如果产品认证不能同步跟进,产地认定就失去了意义。因此今年,我县计划申报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50个,其中,种植业农产品和初加工产品101个,面积15396公顷;畜牧业产品49个,其中养殖:肉牛5.96万头,生猪9.27万头,肉羊5.37万只,肉鸡14.58万只,鸡蛋12.4万只,1.29万只,0.01万只,0.01万头。力争实现产品认证占产地认定的100%,贴标率达100%。绿色食品是抚远县将重点扶持抚远县金碧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东极绿色米业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将代表抚远特色的和乌苏镇牌绿色大米创响国际品牌。
抚远县域旅游资源种类多样,且风格独特。其中有最早将太阳迎进祖国的乌苏镇,神话故事中的,古老的金明文化遗址,神秘的沼泽景观,珍奇的塞北野荷,极具魅力的冬季冰雪,独一无二的渔业资源等。最负盛名的当数乌苏镇,因这里地理位置特殊,胡耀邦曾为哨卡题写“英雄的”,不仅有碑立在岛上,而且又成了乌苏镇声望高远的别名,每年慕名来此的游客络绎不绝,不少于数万人。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抚远口岸的功能日臻完善。正阳大市场已发展成为抚远口岸驰名中外的国际大市场。口岸进出境查验机构齐全,港区建设已形成规模,明水期可停靠5千吨位大型货船,有现代化的装卸设备,吞吐能力己达到60万吨。俄罗斯游客日平均达300多人,高峰时达700-800人。日购物额在70-100万元人民币左右。&口岸开放为抚远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注入新的活力。邮政、电信、电力、给排水、环保等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整体功能不断增强;、、的相继开通,为抚远提供了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也发展迅猛。
经济发展/抚远县
抚远县抚远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在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紧围绕“富民强边”战略思想,以“五增一保”为目标,大力发展“四型”经济,胜利完成了计划确定的主要工作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是我县历史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阶段。
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国民经济加快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2亿元,五年年均递增19.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12元,五年年均递增8.3%。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308万元,五年年均递增18.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发展内在动力逐步增强。粮食产量连创新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不断增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项目建设取得重大成效,投资需求不断扩大。2005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亿元,比上年增长36.2%。五年来共争取国家、省市投资1.7亿元。“十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巨大增长,五年累计完成固定产投资7.58亿元。——强化环境和服务功能,对外开放实现跨越式发展。2005年,口岸过货实现20.6万吨,进出境人员达到12.8万人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52亿美元,五年分别递增30.7%、5.5%、74%。2005年实际利用域外资金达到1.6亿元。——物流和商贸建设进一步加强,消费需求不断扩大。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五年年均递增10%。同时,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住房购车、休闲旅游等消费支出不断增加。——改革向纵深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以税费改革为重点的各项农村改革全面展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进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全县基础教育开始步入“双高”新阶段,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131元,五年年均递增9.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39元,五年年均递增14%。新建和改造了供热、供水等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供热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居民24小时供水的目标。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进入稳定健康快速运行轨道,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总体看,我县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面临着诸多的优势和机遇。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升级、抚远三角洲的回归及进一步开发,为我县提高国内外知名度,加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对粮食主产区倾斜、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政策措施的实施,为我县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尽管我县未来五年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但同时也要正视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足,自我发展能力薄弱,竞争实力不强。口岸半年闲,口岸经济增速缓慢,制约了县域经济的跨跃式发展。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尚未消除,发展环境有待完善。资本和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仍很突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矛盾和问题,做好克服各种困难和应对各种风险的充分准备。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埋头苦干,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在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生态环保、体制创新、社会发展、结构效益、人民生活等方面。提出“十一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左右,到2010年总量达到11.4亿元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00美元以上的目标。这一目标是在我县2005年国民经济完成情况和市“十一五”时期实施两步走战略的基础上,经反复调研、测算和评估、论证后提出的。提出这样一个预期发展目标,既是我县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首先,加快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国内、国际机遇。其次,加快发展的基础已经具备。2005年我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2亿元,为这一目标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加快发展的能力已经显现。抚远三角洲的回归和开发建设,为我县项目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预计抚远三角洲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达到83亿元。同时,“十一五”期间我县将对公路、铁路、机场、输气管道、风力发电、江海联运码头、国境河护岸等多个大型项目进行建设,总投资可达到100亿元左右,必将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口岸贸易/抚远县
抚远县在祖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抚远,清晨6时许,随着清澈洪亮的汽笛声,1艘高速水翼艇满载着中外旅客,刚从抚远口岸离港驶向哈巴罗夫斯克口岸。紧接着,4艘悬挂着中国国旗和4艘悬挂着俄罗斯国旗的高速水翼艇从哈巴罗夫斯克口岸飞速驶入抚远口岸。下午15:00时,游客们大包小裹、兴高采烈地从抚远返回哈巴罗夫斯克。每天有多艘运载水果、蔬菜的货运船只频繁穿梭于抚远至岸之间。这就是忙碌的抚远口岸。每年从5月初开关到11月初闭关,无论是休息日、还是重大节日,从不间断,天天如此。抚远有着其独特的地缘优势,离哈巴罗夫斯克城市航道距离仅65公里,高速水翼艇1个小时即可到达,在全国所有边境口岸所对应的国外口岸城市中,哈巴罗夫斯克是远东城市级别最高(俄远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城市。抚远的购物大市场,商品玲琅满目、质量放心可靠、服务热情周到,深受俄罗斯游客的青睐。从1993年口岸开关到现在,出入境人数达到120万人次,进出口货物100余万吨,6万余艘次,对俄贸易总额实现5.6亿美元。2006年,抚远口岸出入境人数144603人次,进出口货物384296吨,进出境船舶3618艘次,对外贸易总额3.4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2007年,货运5月2日、客运5月6日开关,截止到5月10日止,进出境人员1515人次,进出口货物310吨,进出境船舶52艘次。抚远口岸具有天然的深水资源,5000T——10000T级大型船舶可直抵抚远,是江海联运始发港,距出海口仅960公里。近几年,从抚远港直接装货运往日本和长江沿岸城市达到15个艘次,运载货物50000吨以上。为不断提高城市品位和口岸形象,抚远正在加大城市功能配套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抓项目,依拓项目抓发展的势头日益强劲。已完成抚远三角洲综合开发、风力发电一期工程、电力城网改造等项目的可研编制工作,铁路、支线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口岸客运专用码6月底即可竣工使用,城市硬化、亮化、绿化等工程已初显成效。随着抚远口岸冬季通道的开通,的开发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必是商家云集之地,抚远——这个华夏东极口岸正在不断崛起,城镇人民生活正在小康的道路上大步向前迈进。
旅游景点/抚远县
——位于抚远镇东9里的城子山上。据考证此遗址是“海西东北陆城站”十城中的第十城,即莽吉塔城。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年),为管辖黑龙江的55城站之一,已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遗址临黑龙江面的山崖下有一天然石洞,内部仅容一人通行,狭洞通至山顶,历史的风云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留下了一页沧桑。到此野游,既可领略自然风光,又可享受古老文化熏陶,别有一番情趣。 ——位于抚远镇南5公里重新修建的大力加湖苇草繁茂,湖面水平如镜。32.28万亩的湖区为鹤类、天鹅等二十多种珍禽和二百多种鸟类提供了栖息、繁衍的乐园。夏季来此游玩可在湖边钓鱼,又可观赏到各种珍禽异鸟。 沿江公园——位于江边的沿江公园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风景秀丽的沿江公园花香沁人心脾。公园中心有一城标,城标为20米高的不锈钢球体,预示着东方一颗明珠,中间是F字形,代表"抚"字,两条鱼构成Y字形,代表"远"字,是先远特产——鲟、鳇、鲑鱼的故乡。宽敞的公园为抚远人民提供了集娱乐,健身一体的最佳休闲去处。
——落在抚远镇西北隅山崖上,南连抚远山麓,西临清澈的浓江河,北傍湍急的黑龙江。公里以苏联军英雄烈士纪念碑为主体,辅以花径亭阁,周围古木参天,青松滴翠。山、水、树、碑相映生辉,风光旖旎,引无数游人举步。 ——总区域为20万公顷的国家级三江自然保护区地势低洼、河流漫溢,苇草丛生,湖泡星罗棋布,是水禽、鸟类的天然乐园,盛夏时节,傍水远跳,水草深处各类水禽集群嬉游,翱翔盘旋,象一幅画逞现眼前,令人心旷神怡。春夏两季,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位于抚远县城西,距城区三公里处,占地面积107公顷,二座700平米的楼房和12座俄式小木屋是游人度假,避暑的休闲胜地。
民俗风情/抚远县
150前,当地赫哲人开始了皮、布兼用的历史。如今,、兽皮衣的历史早已化作过眼烟云,那些进了博物馆的服饰,已成为独具民族品格的工艺品和文化遗产。解放前当地有身份者的长袍马褂,今天,只有在文艺节目和部分婚典照片中才能见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少数公职人员着列宁装和学生装,60年代女士于夏季多着由满族女式氅衣衍变来的旗袍,而到70 至80年代的当地服饰款式仅限于中山装、军上衣,而青、蓝、灰、米黄与草绿则是男女长幼服饰的流色颜色。上个世纪90 年代至今,人们的服饰款式普遍新颖、别致、时尚、新潮、舒适、典雅,西服革履多以公共庄重场合为主,节假日则以休闲装、茄克衫、运动装为主,女式春着旗袍、夏着长短裙,秋着毛绒,冬着羽绒服已十分普遍,品牌意识日益深入人心,许多名牌服装已成为普通百胜的时尚追求,就连少数民族的男十女士也只在民族节日里才穿戴上本民族的服装。除了少数民族依据节日服装而佩戴的兽骨、、金银、瑙饰品外,黄金、铂金、戒指,宝石戒指,黄金、金、、、宝石项链,、、、白银类的手镯,黄、铂金手链,以及名贵手机、手表、腰带和耳坠、发卡等,则成为富裕、尊贵、不俗身份的象征。至于葬礼和亲眷在服丧期间,忌着红装彩服,只穿白、灰、蓝、青、等素色服装的服饰民俗习惯,仍为人们所看重。 民族风俗:由于多民族聚集,且受特殊民俗风情影响,抚远的饮食民俗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因为身在鱼乡,“吃鱼饼,喝鱼粥,四季鱼毛食无忧”。“缸盆坛罐溢鱼油”,因此由日积月累的饮食习俗创造了“”、冰雪“创花”鱼片、“”“清蒸鱼块”、“鱼心炒青椒或炒尖椒”、“红烧白塔”、“子”,以及日渐名贵的“大马哈鱼子酱”和鲟、鳇鱼子酱”形成了地域风格别具,口味独一无二的华夏东极边陲饮食文化。节庆和招待贵宾不可缺少的“拌生鱼”是将刚从江中捕上来的鲤、鳟、哲罗、细鳞等中的一种鱼,放血、剔骨取肉,切成丝条,加入上好米醋浸一会儿,把已变得淡白挺实的鱼肉丝与切好的黄瓜丝、焯好的土地丝、绿豆芽等相拌调匀,再加入适量辣椒油、香菜、食盐、白糖等佐料,即可做好酸辣香扑鼻、鲜凉甘冽爽口的生鱼菜,早些年此菜为当地著名的下酒菜,近些年已成为节庆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曾吸引无数中外游客一饱口福,故有“天下第一菜”美誉。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大马哈鱼子酱,由大马哈鱼成鱼渍而成。一条四龄成雌鱼产卵粒,每粒大若黄豆,如红玛瑙一样丹朱鲜亮晶莹剔透,含有丰富的磷酸盐、钙质维生素Atx和维生素D,每三粒相当于一枚鸡蛋的营养值。大马哈鱼又叫,主要分布在北纬35"C以上的太平洋北部小域的美、日、俄、加拿大和我国;属溯河洞游性鱼类,“江里生一海里长一复死于出生地’,的习性,被人们誉为落叶归根回归故乡的海外赤子;上个世纪50年代及此前,我国绥芬河、图门和松花江与黑龙江上游还可以少见的洄游的大马哈鱼,80年代松花江中游和乌苏里江也不多见,近年在我国唯东极抚远所独产,且因托远产的鱼子颗粒饱满,成熟期恰到时机,色正味淳,质优于日俄等国,不但国内紧俏,而且在欧洲市场也享有极高盛誉。 声誉远播价值不斐的由史氏鲟鱼卵和达氏鳇鱼卵盐渍加工而成。鲟鳇鱼卵如绿豆粒身般大小,统体墨绿,故有“绿宝石”、“黑珍珠”美称,因其营养价值极高,所以不仅走俏欧美市场,也畅销国内市场。尽管价格十分昂贵,仍然倍受中外食客青睐,堪称健康保健食品中的珍馐,更是招待尊贵客人的美食,因为地方名优特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提高,名贵的鲜鲤鱼子酱已作为地方特殊风味,走上普遍百姓家的餐桌。 带着冰霜凉意爽爽的“刨花”鱼片选择冬季或人工制冷冻成的哲罗、细鳞、草鱼或狗鱼等做主料,并要趁冻剥去鱼皮,用尖锐刀将鱼肉切成6Ⅹ2厘米和0.2厘米的薄片,极象木工用工具刨平木料叶产生的片片木屑刨花,当地人也称冰霜鱼片。加配辣椒油、韭菜花和米醋等佐料,那凉嗖嗖、火辣辣、酸溜溜、香喷喷的口感,简直可令人食者享受到无与伦比的口福。 富有地方特色风味的红烧“白塔”用形状似“白塔”模型的鳇鱼鼻子为主料,采用红烧厨艺处理,酥脆鲜香甜润可口,营养与名贵不亚于熊掌、燕窝、鱼翅。 大马哈鱼鱼心、尖椒以三棱块状的大马哈鱼心(每个重约3克左右),切成片状,可与各类时令疏菜搭配炒制,尤以青椒、尖椒拜成块状为料辅道最佳,红绿参差,色泽鲜艳,香嫩微辣,味独特拼。
兼有咸淡水鱼味的清蒸大马哈鱼块将生剖盐渍的大马哈鱼晾成鱼胚子后,将其切成麻将大小的碎块置于容器中放锅清蒸,或整条大马哈鱼洗净清蒸,颇有海味和江味兼得的奇妙口感,亦是馈赠亲友的上佳礼品。 居住风俗抚远人居条件日新月异,解放前后的“马架房”、“地窨子”等到居住历史已于40年前结束,改革开放30年,城乡人居面貌焕然一新,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陆续有越来越多的人住进宽敞明亮,采光充裕,陆供热集中的新款楼房,砖瓦结构和土草结构的平房日趋减小。煤炭、液化气和电成为本地居民日常生活主要能源。 出行习俗随着砂石路、柏油路和水泥路的延长拓宽,以往解冻期人们出行要靠木船、水靴,封冻期要靠牛车、马爬犁、狗雪橇的光阴不再;如今居民旅行乘客运汽车水翼艇、轮船早已司空见惯,值得一提的是寻常小汽车和轿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乘汽经6 、7个小时旅程内陆中心城市佳木斯市、10小时进省城哈尔滨市,都已经从早些年的变成了今天的现实。作为社会集团民俗的主要形成为血缘关系的家族和姻亲民俗。家族习俗,由于解放前后本地人口多是内地自迁和支边等迁徙的外来者,因此将中原一带的民俗也移至东极。虽然家族习气未明显表露,但家族”俗仍然有所渗透,家族讲究“五服”“五服”内走动频繁,相亲相护,“五服”外比较疏远。近年随着商品经济浪潮的兴起,家族式经济实体大量涌现,或合办建筑公司,或合开酒店商铺,或合作家庭农场,或合干经济项目乖。由于健康水平的提高,长寿人口日益增长,四代同家不同堂。 姻亲习俗旧时代的同姓不联姻的现象已被打破,可仍坚持同族不联姻的传统,更有“五服”内不通婚、同辈不通婚的习俗。又由于现代网络通讯的高速发,近年间“网恋”联姻从萌芽悄然到方兴未艾,“千里姻缘一网”家族和姻亲的血缘多为,日常生活特别是婚丧嫁娶等重大活动而体现。除血缘关系外,于婚丧嫁娶活动中体现的社会集团习俗,还有业缘、地缘和学缘关系等。有人类生活居住区,就有反映民众心意的口承语言。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9次
参与编辑人数:18位
最近更新时间: 11:03:06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至抚远公路前哨农场至浓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