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到五月份国内生产总值2017是多少?

2017年1月十三出生到七月份有多少个月了_百度宝宝知道
2017年1月十三出生到七月份有多少个月了
158*****969_CKGS
宝宝1岁6个月LV.1
2017年1月十三日
177*****095_KsiX
宝宝1岁6个月LV.11
宝宝1岁6个月LV.6
135*****458_e0Wj
宝宝1岁6个月LV.10
宝宝1岁6个月LV.10
数手指头[哈哈][哈哈]
150*****482_bac1
宝宝1岁6个月LV.9
我家17年1月14到今天是五个月二十六天了
158*****429_GvIV
孕18周LV.8
我晕死,自己不会算吗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新闻1+1】2017中国GDP增速高于上年 经济转折?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央视网消息(新闻1+1):全年增速6.9%,总量首次突破80万亿,2017中国经济创下了七年来的首次提速。增速背后,中国经济的高质量是否获得了历史性进展?平衡增长速度、注重增长质量。《新闻1+1》今日关注:GDP增速高于上年,经济转折?
  今天(1月18日)下午,涉及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一系列重要数据最新公布,最受关注的首先还是关于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GDP的增速如何?最终的答案是6.9%。去年两会的时,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很显然,现在看来,实际工作不错,我们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好成绩。
  而放在历史坐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6.9%的增速,也是2011年以来首次回升。怎么看待这样的数字,我们的经济发展有怎样的特点和新迹象?2018年我们又要在发展中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推动高质量的增长?今天节目,我们一起关注。  一、有喜无惊,2017中国经济数据
  央视记者 朱继华:下午两点的时候,我就到了发布会的现场,发现基本上有一半人都是满的了,所有的摄像机都架好了位置,基本上就在找一个很好的位置已经非常难的了。身边还是有很多国外一些媒体的记者,现在国外对这个发布会的关注度非常高。  今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2017年中国经济的全年成绩单公布。下午三点,发布会准时召开。
  国家统计局局长 宁吉喆:2017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好于预期。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  央视记者 朱继华:当时拿这个数据的时候,所有的记者都是在不停的敲稿子,也发现没有一个,不是非常的激动,这个数据可能有一些心理准备了,可以用轻松来形容。  6.9%&&比上一年增长0.2个百分点,这是中国经济七年来的首次提速,同时,经济总量也历史性的突破80万亿。  事实上,对于今天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有媒体形象地形容为&有喜无惊&。因为早在一个星期前,&2017年中国GDP预计增长6.9%&、&债市、股市、房市平稳运行!&,各种各样的数据发布和专业分析,就已经在很多媒体出现。2017年的中国经济,的确给大家带来了少有的惊喜。
  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司长 黄颂平 (日):2017年我国外贸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积极进展,进出口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国资委总会计师 沈莹 (日):2017年,国资监管效能持续提高,布局结构明显优化,(央企)效益的增量和增速双创五年来最好水平。  不过,怎么看待6.9%的增速,在此背后,又是怎样的增减变化?今天的发布会,进行了详尽的解读。
  国家统计局局长 宁吉喆:2017年GDP实际增长6.9%,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300万。国家统计局还准备在今年迟些时候对外正式公布城镇调查失业率,12月末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是4.98%。从物价看,全年CPI上涨1.6%,也好于预期。从国际收支看,国家外汇储备年末近31400亿美元。  除此之外,粮食、畜牧、工业、企业、服务业,这些经济构成要素中,究竟又有着怎样的增减变化呢?  国家统计局局长 宁吉喆:  一、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畜牧业稳定增长  二、工业生产增长加快,企业利润较快增长  三、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商务活动指数持续处于景气区间  四、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近1个半小时,公布数据,总结展望,回答问题,发布会的焦点之外,也有媒体延伸观察,当股市进入2018年一路连阳,当沪指刚刚创下2016年以来的新高,中国经济增长刚刚交出的这份年报答卷,又是否意味着触底之后更强劲的反弹呢?  国家统计局局长 宁吉喆:根据测算,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左右。2017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82.7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2万亿美元,过去一年经济增量超过8万亿元人民币,折1.2万亿美元,相当于2016年排在全球第14位国家的经济总量。  有喜无惊  6.9%的背后,我们的经济总量,也突破了80万亿。以十年为阶段,我们看看这一路是如何走来的。
  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统计 单位:人民币  1977年 0.3万亿元  1987年 1.2万亿元  1997年 7.9万亿元  2007年 27万亿元  2017年 82.7万亿元    这是总量上的变化,我们再看看增速的变化。
  2007年GDP比2006年 增加约5万亿 增幅11.4%  2017年GDP比2016年 增加约8万亿 增幅6.9%  总量盘子越来越大的背景之下,增速看似见底了,但是总量却比高增速期的时候多很多。  这样的背景下恐怕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如今的这个6.9%到底意味着什么,它的含金量又是怎样的。怎么看待今天公布的经济数据,接下来马上连线一位嘉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贾康。
  【视频连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贾康  1、6.9%的增速在您的意料之中吗?有媒体用&有喜无惊&来形容,您的感受呢?  2、经历了之前不断地减速,中国经济是否走出了低谷?现在肯定不是在L型的底部了,但接下来是V型的反转,还是U型上升,您的判断?我们有没有可能更乐观?  3、&经济增长本身的质量,就看它给居民带来多少就业和收入&这是今天下午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一句话。具体到数据上我们来看(PPT)就业、收入、消费这些都不错的数据,这些数据中,您最看中的是什么?
  2017年就业  目标: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  实际: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300万  2017年居民可支配收入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9%  2017年消费价格指数  全年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  在今天下午刚刚出炉的2017年成绩单上,舆论不在仅仅停留在增长的速度上,更是看到了这份成绩单上体现出的质量。我们继续关注。  二、喜从何来?  今天,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透露出&高速度&不再时髦,&高质量&成为共识。  而高质量,体现在经济发展更加依靠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等方面。  国家统计局局长 宁吉喆:&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钢铁、煤炭年度去产能任务圆满完成,商品房库存水平持续下降,工业企业杠杆率不断降低&&  2017年,1.4亿吨&地条钢&产能全部出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历了2016年攻坚之年、2017年深化之年,已取得明显进展,作为主要抓手的&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显著。
  国家发改委主任 何立峰:降成本取得显著成效,国务院部署的1700亿元清费减负任务全面完成。坚持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生态环保、教育、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2017年,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企业效益持续改善。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超过三分之二的经济增长来自消费,而不是投资和出口;与此同时,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均高于制造业增加值增速。  透过一个又一个数据,大家发现,2017的中国经济的确在变,而且是朝着预期在变。对于这个重大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则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任务,那就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刘世锦:质量变革,可以说是主体,效率变革呢,是主线,动力变革呢,是基础,这个三者之间呢,形成一个合力,就是最终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除了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成效,2017年,新科技运用、新经济发展、新业态培育,也为GDP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从而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作了最好的注脚。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王昌林:经济体系,就跟一个房子一样,它有几大支柱,那么科技创新,实际上就相当于我们经济体系的筋骨,为我们经济体系增添力量,增强动力。  2017年12月,浪潮云服务器产品市场份额位首次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成为世界信息领域发展的重要贡献者。  日,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成功首飞。2017年,成功实现首飞的还有C919大型客机,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研制大型客机能力的国家。  与此同时,一批高端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全球最先进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深海钻井平台&蓝鲸一号&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骨科手术机器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在医院实现批量应用,&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沪高铁正式上线运营&&中国制造,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转折。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委员会委员 徐佳宾: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突破口,就是要以智能制造作为一个突破口,工业和信息化的融合,正是这种融合才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喜从何来?
  这样的成绩怎么得来的?怎么看待各个领域数字的加加减减。我们先来看,增长比较快,变化比较大的几个数据。  1、社会消费品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进出口  2、全年进出口  总额2779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  3、新登记企业  全年全国新登记企业607.4万户,比上年增长9.9%,日均新登记企业1.66万户。  1、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也让我们看到了公众对于经济的信心。  2、进出口也有不错的提高。  3、涉及经济转型,一方面是钢铁煤炭完成去产能任务,一方面是新动能在发力,比如创新企业的不断增加。  怎么看待这82万亿体量的构成,继续连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贾康。  【视频连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贾康  1、今天公布的数据中,您觉得哪几个数据,最能说明我们经济发展的质量在提升?  2、2017我们看到了很多创新,新的业态、新的产品,放到全球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也可以看作是我们的一个特点,您认为这个新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3、老的传统的经济贡献中,比如说房地产市场,有媒体形容2017年出奇的稳定,您怎么看?这种稳定说明了什么?  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受到国际关注,想不关注也难,因为根据测算,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左右。相当于2016年排在全球第14位国家的经济总量。不过成绩和信心之外,更有质量的发展,我们还需要面对许多问题与挑战。  三、挑战!  观察中国经济走势,除了今天的发布会,各国际组织、机构对中国经济的观察,也给我们提供了另外的注解。  10号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一年时间里,第四次上调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 奥布斯特费尔德:中国是整个东亚地区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就百分比来看,中国的贡献比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大。
  本周,2018亚洲金融论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表示,2017年,亚洲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是2/3,其中,中国本身就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了1/3。  渣打银行预测: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和质量,将得到更好地提升;高盛最新发布的报告认为,新兴工业、互联网、新消费和健康产业,是中国带给世界的新机会;而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中国经济展望》中,则把中国经济关键词重新定义为&高质量&。  世界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李伟乔:我们看到中国正在有力地推进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改革,发展不再是追求更高的速度,而是更可持续的有质量的发展,最终的目的是为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除了专业机构的研究,很多国家的普通民众,则是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了中国经增长带来的机遇。日,蒙内铁路正式通车,包括肯尼亚总统在内,就都来体验122年来,这片土地上的首条标轨铁路。
  阿斯塔&纳麦伊纳:(蒙内铁路)项目在施工高峰期,直接或间接创造超过3万个工作岗位,相当于肯尼亚千分之一的就业岗位。  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更多的数据来自于一带一路。今天上午,国家知识产权局透露:2017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含中国)专利申请公开量为5608件,同比增长16%,继续维持较快增长。而在上周刚刚结束的2018国际消费电子展上,首次开设的人工智能展区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展商来自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技术产业盛会,中国企业正在扮演的跑者角色令世界惊讶。  主办方美国消费科技协会发言人 布赖恩&穆恩:中国企业是所有国家中参展商数量最多,参展人数最多的。这展示了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正来自中国。  尽管有了2017年的经济之喜,但在今天下午的发布会上,很多记者的提问,仍然聚焦在现实与挑战。比如,有记者提问,如何看待近期天津滨海新区、内蒙古GDP数字报送失准的问题,对此,宁吉喆表示,国家数据实施分级核算,国家层面统计数据并不受影响,是真实可靠的,但同时,改革也需进行。  国家统计局局长 宁吉喆:地方数据加总超过全国总量,这是分级核算的结果,经过近几年努力这个差距在缩小,但是仍然还有差距。比如,2016年地方加总的地区生产总值就比全国数据高出3.6万亿元。党中央、国务院十分明确核算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就是要实行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时间表、任务书都已经确定了,就是要到2019年实施。  但,对于一些地方存在的失准问题,也不能回避。  国家统计局局长 宁吉喆:对于少数地方、少数企业、少数单位存在的弄虚作假和统计造假行为、统计违法违规的现象,不管是虚报,还是瞒报、拒报,都要依法依规处理。  喜中有忧  1、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增强的同时,想要一路向前,延续良好的势头,防范风险,把改革中难啃的硬骨头啃下去,下一步也是必须去面临的挑战。  2、当我们分析经济形势的时候,数据是有利的支撑,自然数据的准确性不应该成为受到质疑的问题。即使是因为分级核算不受影响,当一些地方出现数据挤水分的新闻的时候,我们也该思考它产生的原因和如果避免。  3、对于已经开始的2018年,如何保持成果,规避风险,继续连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贾康。  【视频连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贾康  1、 2018年,也就是今年,您觉得我们的经济面临最大的难点和挑战是在哪几个方面?  2、 数据&挤水分&的问题,也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有所回应,这样的水分以后怎么让它越来越少?  3、 继续保持保质量的增长,您认为接下来哪些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结束语】  2018,中国经济将沿着这样的路径,取得怎样的成绩?世界在瞩目,我们也在期待。
编辑:刘亮
责任编辑:王敬东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移动看!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24小时点击排行中国2017年GDP总量超80万亿 增速6.9%_新浪网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
分享专题至:
2017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加快,消费转型升级态势明显,消费品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兴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快速发展,消费品市场业态结构、商品结构、城乡结构持续优化,消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的作用。
在业内专家看来,2017年中国经济交出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对于今年经济运行有望延续稳中向好的趋势,将为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国家统计局18日晒出了非常抢眼的2017年中国经济“成绩单”,中国经济实现了两个重要的“首次”:GDP增速自2011年来首次回升;GDP总量首次突破80万亿元大关。
国家统计局将利用2018年普查数据,实施2019年GDP统计核算,即地方省级GDP目前由地方统计局核算,改为国家统计局和省级统计局统一核算(国家统计局组织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共同参与的统一核算), 利用地区与国家相衔接的基础资料,进行统一核算,确保地区生产总值汇总数据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基本衔接。
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实际增长不敌GDP增速曾引发争议,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7年全国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3%,比GDP增速高出0.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回答部分地方政府GDP存注水问题时表示,中国的统计数据和制度不会因为少数地方少数企业的真实性问题受到影响。地方数据加总超过全国总量,这是分级核算的结果。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17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有媒体问及中国部分地方政府GDP存注水问题,宁吉喆回应,中国的统计数据和制度不会因为少数地方少数企业少数单位的真实性问题而受到影响。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
中国2017年第四季度GDP年率6.8%,预期6.7%,前值6.8%。中国1-12月GDP年率6.9%,预期6.8%,前值6.9%。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表示,2017年GDP增速好于年初预期,主要原因有:世界经济也出现了超预期的全球同步复苏,带动了我国出口增长,出口对GDP的贡献数年来首次由负转正。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从经济增速的角度来说,2017年的经济增速是超预期的,GDP增速阶段性企稳,但是L型的走势没有变化。经济超预期增长主要是因为进出口超预期好转,另外一个则是来自第三产业的强力支撑。
预计2018年经济小幅回落。我们预计2018年基建投资承压,但消费有望保持平稳、外需继续向好,GDP仍有望实现6.7%的增长。主要的上行风险在于海外需求超预期以及地产投资超预期。
2017年全年GDP同比6.9%,略超市场预期,主因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GDP增速高于第三季度,弥补了第二产业的GDP下滑。
过去一年,越来越多的指标显示,我国经济周期性衰退正在走向结束,新周期动能正在孕育。
四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但今年经济新的下行压力和新希望并举。
四季度和全年GDP增速均超预期,主因房地产小年不小,投资销售情况较好,且出口受到海外需求回升带动,好于预期。
经济维持稳中偏升态势不变,增长速度见底态势明了。中国经济第一增长动力仍是投资,投资增速回落态势已扭转,预计2018年将略有回升。
当前央行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取向仍然不变,央行对经济基本面的判断比市场乐观,2018年货币政策没有全面宽松可能,边际上仍是趋紧的。如果通胀压力明显体现,同时经济表现较强,央行存在上调官定基准利率的可能性。
2017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3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7409亿元,增长6.7%。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增长8.3%
201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979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0%,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75148亿元,增长9.4%,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4%。
2017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比11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
全国人户分离人口2.91亿人,比上年末减少98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44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2万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6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2462万人。
2017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8151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0%,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0.4%。
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31684亿元,比上年增长7.2%,增速与1-11月份持平。从环比速度看,12月份比11月份增长0.53%。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生产增速由负转正,原油生产降幅略有扩大,天然气生产基本持平,电力生产增速加快。
从环比看,有4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降幅在0.2至0.3个百分点之间;北京、杭州和合肥3个城市持平。从同比看,有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降幅在0.2至3.0个百分点之间,这些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12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持平,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1%。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6%和0.5%,涨幅比上月均略微扩大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均上涨0.3%,涨幅均与上月相同。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从房价指数的环比增幅数据看,12月份增幅有所扩大,目前已经出现了连续三个月环比增幅扩大的现象。从一二手房的价格数据来看,一手房涨幅明显开始放大,一手房不排除预售证等管制有所放松。
12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1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2017年,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推动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79万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下同)增长14.2%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表示,受国际环境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等因素影响,加上去年基数较大,外贸维持两位数较快增长的难度增大。预计今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将继续保持增长,质量效益将有所提高。
据海关统计,2017年中美贸易总值为3.9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4.2%,其中对美出口2.91万亿元,增长14.5%,自美进口1.04万亿元,增长17.3%,对美贸易顺差1.87万亿元,扩大13%。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介绍2017年全年进出口情况。黄颂平表示:“2017年,我国外贸回稳向好的基础不断巩固,发展潜力正逐步得到释放。”
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7.37万亿元,同比增长17.8%,高于我国整体外贸增速3.6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总值的26.5%,其中出口4.3万亿元,增长12.1%,进口3.07万亿元,增长26.8%。
2017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城市上涨1.9%,农村上涨1.7%;食品价格下降0.4%,非食品价格上涨2.4%;消费品价格上涨1.1%,服务价格上涨3.0%。
从环比看,CPI上涨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1%,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2个百分点。天气转冷,鲜活食品价格明显上涨。鲜果和鸡蛋延续上月涨势,涨幅均超过5%,猪肉、水产品和鲜菜价格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涨幅均在1%左右,五项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19个百分点,占食品价格上涨影响程度的八成以上。
往前看,CPI或将继续走高,而PPI也可能比此前的预期更有“粘性”。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对食品CPI的“一次性”负面影响减退,食品价格可能会明显上升,尤其是考虑到今年春节在2月
食品价格走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2017年全年气候相对平稳,蔬菜粮食供应充足;二是部分食品周期性较强,例如猪肉价格迎来下行周期,从5月到10月每个月降幅都超过10%,对物价形成下拉作用。
专家指出,预计2018年物价上涨整体可控,全年CPI涨幅或升至2.5%左右。随着高基数影响的逐步显现,PPI会继续回落。
从2017年全年总的物价走势看,物价水平表现平稳、温和,落在年初政府确定的全年物价调控目标之内。
中国12月官方制造业PMI 51.6,预期 51.7,前值 51.8。非制造业PMI 55,预期 54.9,前值 54.8。
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联合发布数据,2017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6%,较上月略微回落0.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2017年12月份制造业PMI的特点之一是国内外经济环境持续改善,进出口回稳向好。
12月PMI为51.6,前值51.8,微降0.2个百分点,仍在近5年同期最高位,连续17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分项看,总需求疲软但外需保持强劲,生产走弱,价格反弹,去库存延续,就业下滑。
针对2018年地产投资情况,郭磊进一步表示,2017年11月房地产新开工突然大增,这一点应该是11月、12月建筑业PMI显著高位的背景。单月表现并不代表趋势性,但就房地产来说,2018年确实存在新开工和投资超预期的可能性。
  【相关解读】统计局:工业领域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取得积极成效
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1%
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518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增速比2016年加快12.5个百分点。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651.2亿元,比上年增长45.1%;集体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99.9亿元,下降8.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404.4亿元,增长23.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752.9亿元,增长15.8%;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753.1亿元,增长11.7%。
2017年,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4586.8亿元,比上年增长2.6倍;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66511.1亿元,增长18.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4089.2亿元,下降10.7%。
2017年,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7个行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加,1个行业持平,3个行业减少。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2.9倍,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4.5%,纺织业增长3.6%,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2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0.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0.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8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8.6%,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9.3%,汽车制造业增长5.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5.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2.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由同期亏损转为盈利,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15.4%。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发生主营业务成本98.9万亿元,增长10.8%;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46%,比上年提高0.54个百分点。
2017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1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9%;负债合计62.3万亿元,增长5.7%;所有者权益合计50万亿元,增长8.5%;资产负债率为55.5%,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2017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5%;产成品存货41886.1亿元,增长8.5%。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92元,比上年减少0.25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7.77元,减少0.2元;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08.4元,增加3.7元;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为131.5万元,增加15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4.4天,减少0.5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9.1天,减少0.5天。
2017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241.6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11月份放缓4.1个百分点。
表1&&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全年累计(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年累计(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年累计(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其中:采矿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其中:集体企业
股份制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其中:私营企业
表1(续表)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
全年累计(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年累计(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其中:采矿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其中:集体企业
股份制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其中:私营企业
注:经济类型分组之间存在交叉,故各经济类型企业数据之和大于总计。
表2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
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元)
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元)
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元)
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万元/人)
资产负债率(%)
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天)
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天)
其中:采矿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其中:集体企业
股份制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其中:私营企业
表3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分行业)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全年累计(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年累计(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年累计(亿元)
比上年增长(%)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开采辅助活动
其他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烟草制品业
纺织服装、服饰业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家具制造业
造纸和纸制品业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注: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年亏损477.9亿元。
2、开采辅助活动上年亏损71.3亿元。
表3(续表)&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分行业)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
全年累计(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年累计(亿元)
比上年增长(%)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开采辅助活动
其他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烟草制品业
纺织服装、服饰业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家具制造业
造纸和纸制品业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指标解释
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
营业收入: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
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
营业成本: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
主营业务成本: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
资产总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合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合计: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应收账款: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包括应向客户收取的货款、增值税款和为客户代垫的运杂费。
产成品存货:指企业报告期末已经加工生产并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以对外销售的制成产品。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100%,单位:%。
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单位:元。
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单位:元。
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累计月数×12×100,单位:元。
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平均用工人数÷累计月数×12,单位:万元/人。
资产负债率=负债合计÷资产总计×100%,单位:%。
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360×平均产成品存货÷主营业务成本×累计月数÷12,单位:天。
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360×平均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累计月数÷12,单位:天。
在各表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栏中,标“注”的表示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负数,即亏损;数值为正数的表明利润同比增长;数值在0至-100%之间(不含0)的表明利润同比下降;下降幅度超过100%的表明由上年同期盈利转为本期亏损;数值为0的表明利润同比持平。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和增长量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
2、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3、调查方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4、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具体请参见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2011/。
  稳中向好、好于预期,释放活力、惠及世界国际社会点赞中国经济数据
中国机械设备制造商广西柳工收购波兰HSW公司工程机械业务单元,改变了后者连年亏损濒临破产的状况。收购后成立的柳工锐斯塔公司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图为波兰工人在厂房内工作。 新华社记者 陈 序摄
6.9%——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显示,中国经济结束了自2011年开始的增速下行态势,总量首次突破80万亿元大关。这份亮丽的成绩单刚一亮相立刻赢得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多位国外经济学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纷纷为中国取得的成绩点赞。国外学者和媒体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回升,将对世界经济全面复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成绩好于预期,中国为什么能
近几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界关于中国经济“失速”“硬着陆”等悲观预测层出不穷。然而,此次公布的数据清晰证明:中国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形势好于预期,决胜全面小康迈出坚实步伐。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商业与政治经济项目主管甘思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政府把注意力集中在去产能、防范金融风险之际,中国经济这个增长速度出人意料的高。
取得好于预期的成绩,中国为什么能?
比利时鲁汶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格·蒂斯表示,2017年中国政府着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去产能,主动优化经济结构,一系列举措使得经济结构改善步伐不断加快,释放出经济增长的动力。
罗格·蒂斯认为,在政府推动经济转型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经济2017年取得6.9%增长率的动力主要来自消费与出口。“这说明,中国正在实现从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转向依靠消费与投资共同拉动,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力已经形成。”
日本大学经济学部教授露口洋介同样认为个人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功不可没。露口洋介分析,从2010年开始,中国个人消费在GDP中所占比重一直在上升,而投资所占的比重在减少。2017年,个人消费与投资一起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个人消费之所以出现大幅增长,是因为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发挥了巨大作用。群众脱贫摘帽之后,会去采购耐用消费品,拉动个人消费增长。
1月19日出版的日本各大报纸在多个版面大篇幅报道中国经济成就。《日本经济新闻》刊登了日本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伊藤信悟和SMBC日兴证券公司高级经济学家肖敏捷的分析。伊藤信悟表示,中国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肖敏捷认为,像中国这样大体量的经济体实现这样的增长“实属罕见”。
哈萨克斯坦—德国大学国际问题专家伊戈里·伊万诺夫表示,中国经济增速回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加大,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落实,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重要机遇;老百姓收入稳步增长,为消费品市场和服务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这些积极变化都是推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历史新高的重要原因。
阿根廷《贸易纪事报》报道称,推动中国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部门出现明显复苏,进出口强劲上升。
巴西亚太研究所所长卡布拉尔表示,中国经济2017年的增速超出各方预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稳定措施逐步取得成效的显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正在进一步发挥积极成果,“一带一路”创造的外部需求正在不断释放,有力地带动了中国进出口增长。
“中国经济增速超预期表明,中国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乌克兰戈尔舍宁研究所第一副所长维克多·索科洛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大力发展创新科技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中国在信息通信、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等高科技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就。
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学家谢栋铭表示,未来中国要支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仍应继续以稳中求进的方式来推进改革,同时应控制债务风险。
助力世界经济复苏,中国为什么行
6.9%的增速,在全球大经济体中仍是一枝独秀。目前,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向好预期和健康动力。
“最新经济数据打消了外界对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增长动能不足的担忧。”罗格·蒂斯认为,中国在保持自身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呼吁国际社会摒弃以邻为壑的做法,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露口洋介对本报记者说,尽管中国依然持续贸易顺差,但是2017年进口增幅超过出口增幅。更重要的是,这并不仅仅是为了出口而进口的原材料和产业机械,而是面向国内个人消费的进口在不断增加。今后,随着中国个人消费不断增加,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有望进一步增加。
俄罗斯亚太地区发展预测研究中心主任萨纳科耶夫对本报记者表示,最近20年里,俄中之间的经贸关系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俄中之间油气管道设施的更新和扩建为俄罗斯出口能源提供了更多可能。“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给了俄罗斯很大信心,让俄罗斯的非能源类产品找到了广大市场,带来了新的合作机遇。现在,俄罗斯对中国经济有信心,认为同中国合作是未来方向的人已经越来越多。
维克多·索科洛夫表示,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将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埃及地区战略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易卜拉欣·赫伊塔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波折,中国坚持开放,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坚持打造开放型经济体。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为区域经济带来了更多动力和机遇,也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驱动器。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各方都在推动投资和贸易便利化,以及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这为扩大全球贸易和投资提供了新引擎。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复苏向好,这与中国的贡献密不可分。中国已成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以及全球供应链的中心和重要的需求来源地。
(本报华盛顿、布鲁塞尔、东京、阿斯塔纳、巴西利亚、基辅、曼谷、莫斯科、开罗1月19日电&记者张朋辉、吴刚、刘军国、周翰博、范剑青、谭武军、林芮、曲颂、韩晓明)
  中国经济七年来首次提速,外媒怎么看?
来源:国是直通车
1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827122亿元,同比增长6.9%,高于2016年的6.7%,增速在七年来首次回升。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答记者问时指出,2017年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分别是: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新旧动能的转换加快进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提升、民生保障继续改善以及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表现也得到了国外媒体的关注。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中国是全球经济的关键驱动力,因此,好于预期的数据可能会令全球投资者感到振奋。
中新社发 俞方平 摄
为何超预期?
法新社(AFP)报道称,为减少国内庞大债务规模和对抗顽强的污染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行动,外界原本预期这会拉低中国经济成长率。
但事实证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仅超过年初6.5%的预期,而且还实现七年来首次提速。
据彭博社(Bloomberg News)报道,高盛集团前首席经济学家Jim O’Neill指出:“名义GDP规模已经证实中国降低了之前的通缩风险,将中国跟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比较是不恰当的。”
新加坡《海峡时报》也指出,与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等其他表现出色的东亚经济体不同,中国超高速增长的持续时间不但要长得多,而且这种高速增长也不是突然结束的。
中新社发 周长国 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不仅实现了稳增长,而且“非常健康”。
荷兰国际集团(ING)驻香港经济学家Iris Pang表示:“我们担心的2017年中国经济风险并没有发生,比如去产能会对GDP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新兴行业实际上在助推经济增长。”
根据统计局数据,2017年新产业新产品蓬勃发展,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4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产量比上年增长68.1%,新能源汽车增长51.1%。
路透社(Reuters)报道称,在供给侧改革、环保、金融去杠杆等因素制约下,中国经济仍有反弹,表明当前实体经济的确称得上“稳中向好”,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进一步增加。
图片来源:路透社网站截图
最亮眼的表现是?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出口15.33万亿,增长10.8%;进口12.46万亿,增长18.7%。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经济2017年约9%的增量来自净出口,与之前两年对外贸易拖累经济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BBC指出,外贸数字的回升成为全年经济亮点,中国经济增速超预期,动力主要来源于外贸的高位增长。
外贸为何在2017年“超常发挥”?
中新社发 俞方平 摄
路透社报道称,过去一年全球经济都在同步增长,部分原因是由于半导体和其他科技产品需求的激增,这对中国和许多依赖贸易的亚洲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认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推进将稳定和激发中国的外部需求。外部环境看,包括美国和欧盟在内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促使中国外贸数据走高。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外贸回升,中国经济结构还发生一个重要变化。宁吉喆指出,过去主要由出口拉动转为出口、进口共同拉动。中国的发展不仅让中国人民受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提升。
当然,除了外贸表现亮眼,其他方面的因素也不可或缺。
《纽约时报》报道称,出口、零售和房地产市场的强劲表现推动了经济增长,使中国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去解决债务剧增、污染严重和其他问题。
2018年经济走势如何?
中国经济在2017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8年,能否继续保持?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预计房地产市场放缓和更严格管控地方政府基建开支会拖累经济,所以今年在保增长与去杠杆之间取舍将变得更困难。
中新社发 谭凯兴 摄
路透社报道称,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没有太大超预期的风险,随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继续推进,尤其金融去杠杆对投资资金来源产生的紧缩效应,预计今年经济扩张步伐会略有放缓,但质量提升加快,提质增效更趋明显。
《日本经济新闻》指出,坚挺的消费和出口将对经济构成支撑,中国经济不会大幅减速。
BBC报道称,“去杠杆”、防风险将在2018年继续,这将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不过,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分别显著调升了自身在2018年经济增速预期,预期基本与2017年持平。这意味着2017年欧美经济复苏会延续到今年,对中国外贸将形成持续利好。
据美国CNBC报道,牛津经济研究院分析师Sian Fenner接受采访时表示,2018年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包括贸易保护主义,而有弹性的外部需求和强劲的国内居民消费将在2018年提振中国经济。
  北大光华:中国经济L型增长底部再次得到确认
今年财政、货币和金融政策料将大幅从紧从严,但一旦经济增长出现显著放缓,政策调整将迅捷而强力。因此虽然存在相当多的风险点,我们认为今年GDP保持6.5%以上增速应当无忧。
作者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课题组 颜色 郭凯明
日,南通市通润汽车零部件公司员工在车间生产千斤顶产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17年全年中国GDP超过80万亿元,增长6.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四季度同比增长6.8%,与三季度持平;环比增长1.6%,延续了扩张态势。整体上,全年经济增长好于预期,扭转此前连续6年下行的态势,L型增长的底部再次得到确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关键一步。
从三大需求上看,全年投资稳中趋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比上年降低0.9个百分点,增速为1999年以来最低。但是,12月投资的单月增长率达到7.2%,比11月回升了0.9个百分点。消费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全年对GDP增长贡献达58.8%。外需复苏明显,在欧美经济明显回暖和上年较低基数的作用下,全年进出口总值增长14.2%,其中出口增长10.8%,均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的下降趋势。
受限于地方政府财政和债务压力,基础设施投资在四季度出现了季节性下滑,但依然是全年投资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全年增长14.9%。得益于制造业整体盈利能力改善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的技术改造,制造业投资企稳回升,全年增长4.8%,较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速逐渐下滑,12月单月仅增加1.9%。
2017年民间投资增速明显反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速逐步回落,12月民间投资增速提高至9.2%,首次超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反映了民营企业对经济增长前景趋于乐观。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长10.1%,增速比上年低8.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则从3.2%反弹至6.0%。这与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回落、制造业投资回升的趋势相符,表明2017年下半年投资环境逐步改善,民间投资信心加强,经济脱虚向实和经济结构升级效果开始显现。
2017年信贷增长逐渐放缓,社会融资规模和M2余额增速均较上年有所回落,特别是M2余额同比仅增长8.2%,增速创历史新低。我们注意到这两个指标与名义GDP的增速差值在2017年出现了背离,社会融资规模与名义GDP的增速差值维持正值,并小幅扩大,而M2余额与名义GDP的增速差值在2017年1月转负,下半年负值持续扩大。这一背离主要源于金融监管加强和金融部门去杠杆过程稳步推进,导致金融同业业务量下降和货币创造过程放缓。因此,M2指标意义已经逐渐弱化,其增速放缓也并不意味着实体经济信贷紧缩,社会融资规模与GDP名义的增速差值扩大反而意味着资金逐步脱虚向实,金融部门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也进一步降低。
金融部门去杠杆过程导致市场资金量偏紧,2017年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隔夜品种延续了上年的震荡上行态势,国债利率中枢也同时上升,且幅度更大。国债收益率与资金利率的利差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场风险偏好适度收缩,投资者对资产收益的要求或预期在提高,对资金面预期偏谨慎。此外,2017年Shibor隔夜利率波动幅度也高于2016年,资金面呈现出一定的脉冲式紧张。目前国债利率已经升至4%左右,今年将面临一定调整压力。
防范金融风险是今年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金融监管将进一步趋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因受到市场的强烈反馈,资管新规料将在充分酝酿后谨慎择机推出,相关细则也将缓慢逐步落实,监管机构将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和金融反腐力度,甚至允许部分金融机构破产。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双峰监管,预计央行为应对其他央行加息,将继续调高政策利率20个基点,同时为了维持流动性,很可能会定向或普适降准1个百分点。
投资有望适度恢复。中央将严格执行50号文(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和87号文(财政部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严查地方政府违规举债和担保,这将对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较大下行压力。但是,在城镇化带来的实际住房需求上升和补库存等有利因素作用下,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投资可能将加快。
去年民间投资增长有所复苏,预计今年仍会适度反弹。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将继续释放需求红利,预计今年消费仍将平稳增长。欧美复苏趋势有望延续,但特朗普贸易保护政策、人民币汇率波动等不确定因素较多,预计出口将继续支撑经济增长,但作用将弱于去年。
近来部分地区GDP数字挤水分可能为今后的经济增长提出了额外要求。我们认为,尽管十九大报告整体上并未提出具体GDP目标,但由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已经确立,我们判断中央将对2018年度GDP增速维持6.5%左右的具体要求。今年财政、货币和金融政策料将大幅从紧从严,但一旦经济增长出现显著放缓,政策调整将迅捷而强力。因此虽然存在相当多的风险点,我们认为今年GDP保持6.5%以上增速应当无忧。
推荐阅读:
单位GDP税收产出哪家强?上海北京广东浙江排名领先
31省区市2017年GDP出炉 其中26省份GDP总量逾万亿
31省去年GDP数据一览:辽宁位次未跌 重庆超过天津
各省市2017经济年报: 11省市超3万亿 东北经济回暖
记者 林小昭
各个地方省份的2017经济年报在近日纷纷揭晓。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对各地统计局及各地两会发布的数据进行梳理后发现,2017年,多个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迈上新台阶,目前,GDP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省份共有11个,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体来看,广东GDP总量将近9万亿元,连续29年位居全国首位;江苏、山东、浙江分别首次突破8万亿、7万亿、5万亿元的大关;四川和湖北均超过3.65万亿元,福建和上海首次跨过3万亿元。
此外,东北、山西等地的经济增长已开始呈现回暖态势。
多省份迈上新台阶
根据广东省统计局数据,2017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879.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5%,增幅与上年同期持平。
广东经济总量占全国的份额有所扩大,2017年,广东GDP占全国的10.5%,比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若按照2017年的平均汇率计算,这一年广东的GDP折合美元达到13312亿。2017年广东有望继续赶超全球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13的西班牙和第12位的俄罗斯,直逼第11位的韩国。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肖鹞飞对第一财经分析,广东尤其是珠三角的转型升级起步较早,成效也比较明显。
第二经济大省江苏紧随其后,2017年江苏GDP达859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2%,增速高出全国0.3个百分点。
2017年,第三经济大省山东实现GDP 72678.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4%。
浙江2017年GDP达51768亿元,连续22年居全国第4位。
浙江大学公共服务与绩效评估研究中心主任胡税根教授对第一财经分析,浙江这几年主要抓住信息经济的新动能,主打智慧经济、智慧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展现出了自己的新亮点。
福建和上海也都实现了新突破,这两地的经济总量均首次跨过3万亿元大关。从城市经济来看,上海是我国首个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城市。
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汤汇浩表示,这是上海经济平稳增长“自然而然”会出现的情况。汤汇浩表示,GDP突破3万亿元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也是上海经济的新起点。但更重要的是在新起点上追求高质量的发展。在创新驱动和经济转型升级下,上海经济创新动能得到进一步释放。
能源重化省份回暖
在增速方面,2008年以来持续多年的“西高东低”格局,逐渐演变为“南高北低”的态势。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2017年共有10个省份的经济增速达到或超过8%,这其中,除了位居第10的陕西、位居第6的安徽属于南北交界外,其他省份全部来自南方。
2017年,西南地区省份的增速继续领跑全国。统计数据显示,增速前4名的省份均来自西南地区,贵州和西藏均超10%,云南和重庆也都超过了9%,四川以8.1%的增速位居全国第7。其中,贵州去年GDP增速10.2%,位居全国第1位。
此外,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几个省份表现也很不错,江西增速达到8.9%,位居全国第5,安徽达8.5%位居第6,湖南也达到了8%。
与此同时,对东北三省、内蒙古、天津和甘肃这些过去以能源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的地区而言,经过近几年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不少省份已出现明显回暖的态势。
2017年,辽宁实现GDP23942亿元,比上年增长4.2%。相较2016年的负增长,辽宁经济有很大的改观;黑龙江2017年GDP总量首次突破16000亿元大关,实现16199.9亿元,比上年增长6.4%,增幅提高0.3个百分点,为近四年来最高。
煤炭大省山西2017年全省实现GDP14973.5亿元,GDP增量超过去五年增量总和;年度经济增长7%,自2014年以来首次步入合理区间。
  【相关解读】统计局:工业领域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取得积极成效
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1%
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518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增速比2016年加快12.5个百分点。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651.2亿元,比上年增长45.1%;集体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99.9亿元,下降8.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404.4亿元,增长23.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752.9亿元,增长15.8%;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753.1亿元,增长11.7%。
2017年,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4586.8亿元,比上年增长2.6倍;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66511.1亿元,增长18.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4089.2亿元,下降10.7%。
2017年,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7个行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加,1个行业持平,3个行业减少。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2.9倍,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4.5%,纺织业增长3.6%,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2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0.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0.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8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8.6%,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9.3%,汽车制造业增长5.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5.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2.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由同期亏损转为盈利,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15.4%。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发生主营业务成本98.9万亿元,增长10.8%;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46%,比上年提高0.54个百分点。
2017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1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9%;负债合计62.3万亿元,增长5.7%;所有者权益合计50万亿元,增长8.5%;资产负债率为55.5%,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2017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5%;产成品存货41886.1亿元,增长8.5%。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92元,比上年减少0.25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7.77元,减少0.2元;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08.4元,增加3.7元;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为131.5万元,增加15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4.4天,减少0.5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9.1天,减少0.5天。
2017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241.6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11月份放缓4.1个百分点。
表1&&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全年累计(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年累计(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年累计(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其中:采矿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其中:集体企业
股份制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其中:私营企业
表1(续表)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
全年累计(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年累计(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其中:采矿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其中:集体企业
股份制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其中:私营企业
注:经济类型分组之间存在交叉,故各经济类型企业数据之和大于总计。
表2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
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元)
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元)
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元)
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万元/人)
资产负债率(%)
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天)
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天)
其中:采矿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其中:集体企业
股份制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其中:私营企业
表3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分行业)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全年累计(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年累计(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年累计(亿元)
比上年增长(%)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开采辅助活动
其他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烟草制品业
纺织服装、服饰业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家具制造业
造纸和纸制品业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注: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年亏损477.9亿元。
2、开采辅助活动上年亏损71.3亿元。
表3(续表)&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分行业)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
全年累计(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年累计(亿元)
比上年增长(%)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开采辅助活动
其他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烟草制品业
纺织服装、服饰业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家具制造业
造纸和纸制品业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指标解释
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
营业收入: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
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
营业成本: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
主营业务成本: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
资产总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合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合计: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应收账款: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包括应向客户收取的货款、增值税款和为客户代垫的运杂费。
产成品存货:指企业报告期末已经加工生产并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以对外销售的制成产品。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100%,单位:%。
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单位:元。
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单位:元。
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累计月数×12×100,单位:元。
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平均用工人数÷累计月数×12,单位:万元/人。
资产负债率=负债合计÷资产总计×100%,单位:%。
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360×平均产成品存货÷主营业务成本×累计月数÷12,单位:天。
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360×平均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累计月数÷12,单位:天。
在各表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栏中,标“注”的表示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负数,即亏损;数值为正数的表明利润同比增长;数值在0至-100%之间(不含0)的表明利润同比下降;下降幅度超过100%的表明由上年同期盈利转为本期亏损;数值为0的表明利润同比持平。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和增长量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
2、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3、调查方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4、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具体请参见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2011/。
  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①(以下简称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稳中有进,国有企业收入和利润持续较快增长,利润增幅高于收入9.9个百分点。&
一、&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情况&
(一)营业总收入。1-12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3.6%。(1)中央企业亿元,同比增长12.5%。(2)地方国有企业亿元,同比增长15.2%。&
(二)营业总成本。1-12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9.5%、8.5%和8%。(1)中央企业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7.6%、7.9%和4.6%。(2)地方国有企业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12.5%、9.3%和11.2%。&
(三)实现利润。1-12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8985.9亿元,同比增长23.5%。(1)中央企业17757.2亿元,同比增长16%。(2)地方国有企业11228.7亿元,同比增长37.6%。&
(四)应交税金。1-12月,国有企业应交税金42345.5亿元,同比增长9.5%。(1)中央企业30812.9亿元,同比增长5%。(2)地方国有企业11532.6亿元,同比增长23.6%。&
(五)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12月末,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亿元,同比增长10%;负债总额亿元,同比增长9.5%;所有者权益合计519958亿元,同比增长11%。(1)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亿元,同比增长8.2%;负债总额511213亿元,同比增长7.3%;所有者权益合计亿元,同比增长10.2%。(2)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亿元,同比增长11.8%;负债总额亿元,同比增长11.9%;所有者权益合计亿元,同比增长11.7%。&
二、&主要行业盈利情况&
1-12月,钢铁、有色等去年同期亏损的行业持续保持盈利,煤炭、交通、石油石化等行业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电力等行业利润同比降幅较大。&
注:①本月报所称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包括中央管理企业、中央部门和单位所属企业以及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国有金融类企业。&
  2017年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
□本报实习记者 欧阳剑环 记者 彭扬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2017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0.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年末低0.8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3.5万亿元,同比多增8782亿元。
报告指出,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截至2017年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2.2万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比上年末低6.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5.6万亿元,同比少增1087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1.9万亿元,同比增长22.2%,增速比上年末低14.5个百分点。
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较快。截至2017年末,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4.3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比上年末高0.4个百分点,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3.8个和5.8个百分点。
此外,农村和农业贷款、工业和服务业中长期贷款、经营性贷款增速、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上升,住户消费性贷款增速减缓。
  稳中向好、好于预期,释放活力、惠及世界国际社会点赞中国经济数据
中国机械设备制造商广西柳工收购波兰HSW公司工程机械业务单元,改变了后者连年亏损濒临破产的状况。收购后成立的柳工锐斯塔公司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图为波兰工人在厂房内工作。 新华社记者 陈 序摄
6.9%——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显示,中国经济结束了自2011年开始的增速下行态势,总量首次突破80万亿元大关。这份亮丽的成绩单刚一亮相立刻赢得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多位国外经济学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纷纷为中国取得的成绩点赞。国外学者和媒体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回升,将对世界经济全面复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成绩好于预期,中国为什么能
近几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界关于中国经济“失速”“硬着陆”等悲观预测层出不穷。然而,此次公布的数据清晰证明:中国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形势好于预期,决胜全面小康迈出坚实步伐。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商业与政治经济项目主管甘思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政府把注意力集中在去产能、防范金融风险之际,中国经济这个增长速度出人意料的高。
取得好于预期的成绩,中国为什么能?
比利时鲁汶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格·蒂斯表示,2017年中国政府着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去产能,主动优化经济结构,一系列举措使得经济结构改善步伐不断加快,释放出经济增长的动力。
罗格·蒂斯认为,在政府推动经济转型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经济2017年取得6.9%增长率的动力主要来自消费与出口。“这说明,中国正在实现从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转向依靠消费与投资共同拉动,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力已经形成。”
日本大学经济学部教授露口洋介同样认为个人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功不可没。露口洋介分析,从2010年开始,中国个人消费在GDP中所占比重一直在上升,而投资所占的比重在减少。2017年,个人消费与投资一起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个人消费之所以出现大幅增长,是因为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发挥了巨大作用。群众脱贫摘帽之后,会去采购耐用消费品,拉动个人消费增长。
1月19日出版的日本各大报纸在多个版面大篇幅报道中国经济成就。《日本经济新闻》刊登了日本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伊藤信悟和SMBC日兴证券公司高级经济学家肖敏捷的分析。伊藤信悟表示,中国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肖敏捷认为,像中国这样大体量的经济体实现这样的增长“实属罕见”。
哈萨克斯坦—德国大学国际问题专家伊戈里·伊万诺夫表示,中国经济增速回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加大,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落实,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重要机遇;老百姓收入稳步增长,为消费品市场和服务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这些积极变化都是推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历史新高的重要原因。
阿根廷《贸易纪事报》报道称,推动中国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部门出现明显复苏,进出口强劲上升。
巴西亚太研究所所长卡布拉尔表示,中国经济2017年的增速超出各方预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稳定措施逐步取得成效的显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正在进一步发挥积极成果,“一带一路”创造的外部需求正在不断释放,有力地带动了中国进出口增长。
“中国经济增速超预期表明,中国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乌克兰戈尔舍宁研究所第一副所长维克多·索科洛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大力发展创新科技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中国在信息通信、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等高科技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就。
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学家谢栋铭表示,未来中国要支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仍应继续以稳中求进的方式来推进改革,同时应控制债务风险。
助力世界经济复苏,中国为什么行
6.9%的增速,在全球大经济体中仍是一枝独秀。目前,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向好预期和健康动力。
“最新经济数据打消了外界对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增长动能不足的担忧。”罗格·蒂斯认为,中国在保持自身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呼吁国际社会摒弃以邻为壑的做法,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露口洋介对本报记者说,尽管中国依然持续贸易顺差,但是2017年进口增幅超过出口增幅。更重要的是,这并不仅仅是为了出口而进口的原材料和产业机械,而是面向国内个人消费的进口在不断增加。今后,随着中国个人消费不断增加,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有望进一步增加。
俄罗斯亚太地区发展预测研究中心主任萨纳科耶夫对本报记者表示,最近20年里,俄中之间的经贸关系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俄中之间油气管道设施的更新和扩建为俄罗斯出口能源提供了更多可能。“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给了俄罗斯很大信心,让俄罗斯的非能源类产品找到了广大市场,带来了新的合作机遇。现在,俄罗斯对中国经济有信心,认为同中国合作是未来方向的人已经越来越多。
维克多·索科洛夫表示,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将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埃及地区战略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易卜拉欣·赫伊塔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波折,中国坚持开放,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坚持打造开放型经济体。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为区域经济带来了更多动力和机遇,也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驱动器。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各方都在推动投资和贸易便利化,以及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这为扩大全球贸易和投资提供了新引擎。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复苏向好,这与中国的贡献密不可分。中国已成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以及全球供应链的中心和重要的需求来源地。
(本报华盛顿、布鲁塞尔、东京、阿斯塔纳、巴西利亚、基辅、曼谷、莫斯科、开罗1月19日电&记者张朋辉、吴刚、刘军国、周翰博、范剑青、谭武军、林芮、曲颂、韩晓明)
  【经济实说·专家谈】2017经济数据好于预期 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特约
作者:杨志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据初步核算,中国201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82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按年初计划,GDP增长目标在6.5%左右,并在实际中争取更好结果。总体看来,中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好于预期。
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接近7%的经济增长率并不容易。其他宏观经济指标也表现良好。从物价形势来看,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稳定,CPI比上年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6.3%,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的态势。从进出口来看,2017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779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从就业来看,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6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2462万人,保持了稳定的水平。
2017年的中国经济数据反映新时代的一些特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会在消费升级上得到体现。2017年,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通讯器材、体育娱乐用品及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1.7%、15.6%和13.5%。
新时代需要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2017年,“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且成就突出。在去产能上,钢铁、煤炭年度去产能任务圆满完成。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0%,创5年新高。在去库存上,商品房库存水平持续下降,1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末减少10616万平方米。在去杠杆上,工业企业杠杆率不断降低,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8%,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在降成本上,企业成本继续下降,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26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28元。在补短板上,短板领域投资加快,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水利管理业、农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23.9%、16.4%和16.4%,分别快于全部投资16.7、9.2和9.2个百分点。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可以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重要推动力。2017年,除了常规的技术创新之外,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深海探测、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一批重大科成果涌现,高端技术创新成绩显著。可以更全面体现创新成绩的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4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产量比上年增长68.1%,新能源汽车增长51.1%。
高质量发展需要经济结构的优化,这需要经济新旧动能的转换。2017年,新动能继续较快增长。这在新登记企业指标上清楚地得到体现。全年全国新登记企业607.4万户,比上年增长9.9%,日均新登记企业1.66万户。
新时代电子商务交易活跃,互联网交易效率远远高于传统商业交易。2017年,网上销售额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1751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增速比上年加快6.0个百分点。即使这样,网上销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仍然较低,电子商务依旧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任务仍然非常艰巨。2018年,经济增长总体趋势向好,但现实中的风险点仍然不少。2018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复杂。这意味着有诸多不确定性,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特别注意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防止不实数据误导风险应对之策的选择。精准扶贫越到最后阶段,任务越艰巨,要特别注意脱贫后的返贫,进一步巩固扶贫效果。全面建成小社会的决胜阶段,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掉队。蓝天白云保卫战既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呼唤,又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我们要建设的是美丽的中国。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以拥抱这个全球化的世界。新经济的发展,需要拆除行业封锁的藩篱,这需要进一步的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消费和投资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空间。中国要继续吸引国际资本的输入,以更开放的姿态向全世界开放。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以踏踏实实的姿态,发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
新时代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未来的许多遐想。让我们共同祝愿2018年的中国经济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中国经济七年来首次提速,外媒怎么看?
来源:国是直通车
1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827122亿元,同比增长6.9%,高于2016年的6.7%,增速在七年来首次回升。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答记者问时指出,2017年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分别是: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新旧动能的转换加快进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提升、民生保障继续改善以及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表现也得到了国外媒体的关注。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中国是全球经济的关键驱动力,因此,好于预期的数据可能会令全球投资者感到振奋。
中新社发 俞方平 摄
为何超预期?
法新社(AFP)报道称,为减少国内庞大债务规模和对抗顽强的污染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行动,外界原本预期这会拉低中国经济成长率。
但事实证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仅超过年初6.5%的预期,而且还实现七年来首次提速。
据彭博社(Bloomberg News)报道,高盛集团前首席经济学家Jim O’Neill指出:“名义GDP规模已经证实中国降低了之前的通缩风险,将中国跟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比较是不恰当的。”
新加坡《海峡时报》也指出,与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等其他表现出色的东亚经济体不同,中国超高速增长的持续时间不但要长得多,而且这种高速增长也不是突然结束的。
中新社发 周长国 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不仅实现了稳增长,而且“非常健康”。
荷兰国际集团(ING)驻香港经济学家Iris Pang表示:“我们担心的2017年中国经济风险并没有发生,比如去产能会对GDP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新兴行业实际上在助推经济增长。”
根据统计局数据,2017年新产业新产品蓬勃发展,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4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产量比上年增长68.1%,新能源汽车增长51.1%。
路透社(Reuters)报道称,在供给侧改革、环保、金融去杠杆等因素制约下,中国经济仍有反弹,表明当前实体经济的确称得上“稳中向好”,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进一步增加。
图片来源:路透社网站截图
最亮眼的表现是?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出口15.33万亿,增长10.8%;进口12.46万亿,增长18.7%。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经济2017年约9%的增量来自净出口,与之前两年对外贸易拖累经济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BBC指出,外贸数字的回升成为全年经济亮点,中国经济增速超预期,动力主要来源于外贸的高位增长。
外贸为何在2017年“超常发挥”?
中新社发 俞方平 摄
路透社报道称,过去一年全球经济都在同步增长,部分原因是由于半导体和其他科技产品需求的激增,这对中国和许多依赖贸易的亚洲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认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推进将稳定和激发中国的外部需求。外部环境看,包括美国和欧盟在内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促使中国外贸数据走高。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外贸回升,中国经济结构还发生一个重要变化。宁吉喆指出,过去主要由出口拉动转为出口、进口共同拉动。中国的发展不仅让中国人民受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提升。
当然,除了外贸表现亮眼,其他方面的因素也不可或缺。
《纽约时报》报道称,出口、零售和房地产市场的强劲表现推动了经济增长,使中国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去解决债务剧增、污染严重和其他问题。
2018年经济走势如何?
中国经济在2017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8年,能否继续保持?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预计房地产市场放缓和更严格管控地方政府基建开支会拖累经济,所以今年在保增长与去杠杆之间取舍将变得更困难。
中新社发 谭凯兴 摄
路透社报道称,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没有太大超预期的风险,随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继续推进,尤其金融去杠杆对投资资金来源产生的紧缩效应,预计今年经济扩张步伐会略有放缓,但质量提升加快,提质增效更趋明显。
《日本经济新闻》指出,坚挺的消费和出口将对经济构成支撑,中国经济不会大幅减速。
BBC报道称,“去杠杆”、防风险将在2018年继续,这将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不过,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分别显著调升了自身在2018年经济增速预期,预期基本与2017年持平。这意味着2017年欧美经济复苏会延续到今年,对中国外贸将形成持续利好。
据美国CNBC报道,牛津经济研究院分析师Sian Fenner接受采访时表示,2018年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包括贸易保护主义,而有弹性的外部需求和强劲的国内居民消费将在2018年提振中国经济。
  国家统计局9位司局长撰文解读2017中国经济年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9日讯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9位司局长撰文,用2万字解读2017中国经济运行情况。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董礼华:2017年我国经济平稳增长 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2017年,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平稳,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升,消费需求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新动能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
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增速比上年有所加快
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27122亿元,比上年增加83537亿元,折美元相当于2016年世界排名第14位的澳大利亚GDP总量规模(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468亿元,比上年增长3.9%,提高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34623亿元,比上年增长6.1%,回落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27032亿元,比上年增长8.0%,提高0.3个百分点。分季看,四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6.9%、6.9%、6.8%和6.8%,保持了较为平稳增长的态势。
2017年延续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五年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7年GDP总量比2012年增加286755亿元,增量占2012年GDP的53.1%。年均增长7.1%,其中三次产业年均增速分别为3.8%、6.8%和8.0%,第三产业发展快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二、三次产业结构持续调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
2017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9%、40.5%和51.6%,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与上年持平。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2017年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4.9%、36.3%和58.8%,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4、2.5和4.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第二产业高22.5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五年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与2012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下降1.5和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有了较明显的提升。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年,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6%、42.6%和52.8%,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比第二产业高10.2个百分点。其中,2017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2012年提高了13.9个百分点。
三、外需贡献率由负转正,消费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比上年下降7.7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1%,比上年下降11.0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1%,比上年提高18.7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明显提升,但最终消费支出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近五年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年,最终消费支出的年平均贡献率为56.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017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