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街100米之内四五家OVOV比华为那个拔术经济实力,他们能赚到钱吗

20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26912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当前位置:&&分析:对OV、小米,华为三种国产手机模式的重新思考
分析:对OV、小米,华为三种国产手机模式的重新思考
发布时间:日 09:58:06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导读:随着智能手机在逐渐完成渗透,国产手机品牌也完成了一次洗牌。过去的TCL,波导(手机中的战斗机),夏新,联想等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小米、OPPO、vivo、华为等。我们先看到了小米奇迹,之后华为成为国内手机份额最大的生产商,而根据2016年底的,OPPO又成为新的王者。本文试图从OV、小米、华为三者的商业模式去思考他们的差异,以及未来智能手机的展望。  另类传奇OV: 渠道为王   步步高出身的OV是过去几年国产手机崛起最大赢家。  连过去一期的《经济学人》杂志也提到了OV的成功之道:渠道为王。根据IDC最新的,OV的出货量已经超过了华为,成为了中国手机市场的老大,两者合计的市场份额高达30%。这两个同由步步高创立的手机品牌,在过去几年中深度耕耘线下渠道,特别是在互联网接受度还没有一线城市那么高的二三线城市区域,通过包围城市的古老方式,成为一个让人意外的中国手机领军。    如果我们进入三四线城市,就不会惊讶OPPO, vivo的成功。几乎每走五十米就能看到卖OPPO和vivo手机的经销商。OV的导购非常热情,明显受过统一的专业。同时,每一个导购的微信会添加所有在他这边购买手机的顾客,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马上联系,让专人给你解决。可以说,OV的导购同时干了售后服务的工作。对于大部分四五线城市的人来说,很难去接受纯互联网渠道的小米。他们更需要去接触这款手机,有人讲解手机的功能,以及看得到的售后服务。  优秀的品牌宣传。早在几年前,OV就投放了大量资源在品牌宣传,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OV是国产手机。我深刻的记得在《盗梦空间》推出后,小李子最火热的时候,Oppo就曾经推出过一款小李子代言&Find Me&的广告。我们发现综艺节目广告,明显代言OV都是最多的。李易峰、杨洋、杨幂、宋慧乔、TF Boys等都为Oppo代言过。&充电五分钟,通话2小时&,强大的美颜相机功能等都成了他们鲜明特点。这就是OV在产品设计和广告宣传上对于人性的理解。  大部分手机在设计的时候,都忽视了女性自拍的&刚需&。过于注重系统,而忽视了简单的拍照功能。OV通过一点点小的硬件改造,迅速获得了女性用户的认同。而快速充电功能,更多来自于其强大宣传力。事实上,大部分手机今天在充电5分钟后,都能通话比较长的时间了。  OV的另类&&商业模式。我将OV的成功定义为 一种另类的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线上其实就是流量入口,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力获取用户流量。在OV的体系中,他们的线上其实是传统媒体渠道,通过大量的广告投放获得流量以及用户的认知度。而在广告营销方面,OV做到了非常鲜明的产品特征,清晰的品牌度,这也让OV的广告投放做到足够精准(基本上都是在综艺节目上)。而线下Oppo的实体店也承载了服务体验的功能,不仅仅是过去的传统销售渠道。由于OV给经销商的利润很高,OV的经销商销售热情特别强,又经过统一的专门,成为了线下手机销售的&海底捞&。  由于大部分三四五线城市的居民,对于复杂的配置完全不懂,也不理解操作系统之间的区别。基本上就需要拍照,音乐,通话这些最基本功能,外加听到过的好牌子,再加上放心的售后服务。OV可以说满足了这所有需求,也造就了中国手机厂商的传奇。  性价比之王:小米   我是一个典型的MiBoy,忠实小米粉丝。上个月我刚买没多久的小米5被偷了,重新买的还是小米5s。从性价比的角度看,小米绝对是我用过最好的手机了。而性价比,也让小米成为了终端崛起中,最大的赢家之一。  在商业模式上,小米最早抢到了&去中间化&的红利。当时大部分传统手机商还是大量依赖渠道,而且手机的品种也非常多。小米的崛起很像当年Dell在个人电脑上的模式,通过去中间化的渠道,让利给用户。而且在产品种类上,更单一。整个时代的智能手机,可以通过下载不同应用来个性化手机,不需要再承载更多的功能。而且小米是新进入者,没有任何的包袱。这也是为什么new comers往往能颠覆传统企业,因为他们的基因是全新的,没有任何历史包袱。当年诺基亚,摩托罗拉那么多手机品种,而苹果依靠单一品类迅速获得了智能手机的天下。  说到苹果,小米也是对于苹果研究最深,最早的国产手机生产商。最早向苹果学习了软硬结合的商业模式。不同于苹果依靠硬件收费,软件免费的特点,小米是以成本价卖硬件,然后通过用户的软件付费来赚钱。当然,到了今天小米硬件手机也已经盈利了。而且基于小米的软件操作系统,衍生出了一系列其他的硬件产品。当然,手机依然是这个公司最核心的业务。  由于很高的性价比,1000元不到就能买到优质、有品牌的小米智能手机。小米迅速成为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手生产商,阐释了大量&红白机&的市场份额。过去买手机的时候,常常会去火车站的电器城,那里手机摊的人会根据你的要求组装一个没有品牌的&红白机&。由于小米的出现,我们发现那些无品牌的手机越来越少了。    当然过去一年小米明显受到了OV线下渠道的冲击,出货量同比下跌36%,市场份额也从2015年的15.1%下降到了2016年底的8.9%。其实从产品线来看,小米在2016年还是有小米5和Mix这样的重磅产品。  我认为2016年小米的跌跌不休,主要在几个问题:  渗透率到了一定位置后的线下渠道价值。小米是最早去中间环节,用互联网的模式销售手机的。这种模式会很快,而且在受过良好的一二线城市非常好。但是智能手机渗透率到了一定位置后,再向三四线城市渗透时,线下渠道就变得重要了;  由于小米&性价比&之王的特征太根深蒂固,导致品牌低端化,上不去。在整个增长最快的元手机机型中,缺少主力品种。小米大部分机型都是元价位的。小米忽视了,大部分消费者对于芯片和功能并不了解,还是依赖于品牌力。  华为:品牌为王   华为作为中国最伟大的非企业之一,其多年沉淀的品牌对于其手机销售带来了巨大帮助。从2010年到2016年,华为手机出货量每年都保持着&现象级&的增长:第一年300万部,第二年2000万部,到了2016年达到了1.39亿部。大家提到华为,第一个反应就是靠谱。从一开始,华为就有先天的品牌优势。这点不需要像OV,小米那样重新去打造。  当然拥有品牌优势并不是成功的关键,历史上也有不好优秀企业在做手机上失败的。我十年前就买过联想的手机,体验就非常差。所以光有品牌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从最初开始的时候,华为还是抱着&运营商包养&的心态,通过其先天优势成为运营商的定制机。这也是当时&中华酷联&的形成。这种运营商定制手机质量很差,但是量很大,而且更新换代很快。用户对于质量的要求也不是那么高。  华为早期的手机产品规划是分为四个系列:D、P、G、Y ;分别是钻石,铂金、黄金、年轻;对应旗舰,高端,中端,入门。可是D系列因为麒麟的不给力而沉沙折戟,D2之后就被砍掉了,G系列也是不温不火,Y系列则是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华为重新调整了战略,将手机定位于中高端人群,随着而来的就是后来大卖的Mate系列。大屏幕,金属外观,长续航时间,华为击中了大量商务人士的痛点,叠加其强大的品牌,让Mate系列帮助华为登顶国内手机市场。华为手机的UI处理系统也很强大,大量安卓手机的痛点是越用越慢。而华为手机能长期保持系统快速的处理状态。  如果说中国会真正意义上出现一台高端手机,那一定是华为。当然,华为的用户画像和定价,也相信其用户会为品牌,品质支付更高的溢价。  三分天下,谁将一统国产手机的未来?   从商业模式上看,三者有着巨大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将决定中国手机的未来。  作为一个忠实的Miboy,我依然看好小米。当手机逐渐变成了消费品属性后,其性价比将是最重要的部分。而只有小米的去中间化模式,才能带来真正的性价比。过去几年小米的问题在于定价策略过于低端化,我们从下图也能看到明显差异。在2000元以上价格手机中,小米几乎没有。但是随着小米Mix的推出,以及后续机型的推出,我认为小米会逐渐进入高端手机市场。    同时,小米通过手机销售带动了其他硬件的销售,包括路由器,手环,空气净化器等。一直以来,小米以平台化的思维在卖产品。是手机生产商中最懂互联网的人。并且在深耕了五年手机市场后,小米对于供应链管理,生产线管理等行业know how也熟悉起来了。未来将把更多精力投放在产品的打磨上。无论是红米Note,还是小米5系列,我的体验都是非常优质的产品。  另一个核心点是小米的云服务。通过最初的卡位获得用户后,我们这些用户的大量照片都存放在小米云。这导致用户的迁移成本很高。这个思路也是和苹果类似的,所以我一直说是对苹果研究最深的人之一。  对于OV的线下渠道来说,我依然认为其核心还是赚信息不对称的钱。毕竟大量三四线城市用户的信息渠道并不广泛,而线下实体店,品牌对于他们的吸引力就很大。OV也给了经销商非常高的提成,也说明其手机定价有大量的利润。长久看,我认为OV的渠道为王只是阶段性产物,当然两者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了。  华为的品牌策略,将使其长期保持很强的竞争力。更好的商品品质,吸引更多商务人士,也带来更强的定价权。然而华为更关注的是产品,在商业模式上还是纯硬件思维,比小米的落后了一个档次。  当然长久来看,产品力的创新是关键。所以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智能手机上的创新,包括双镜头,指纹支付等技术。这也是未来手机产业链的新机会。在机型更新换代过程中,必然采用大量最新的硬件技术,在投资上也将拉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手机产业链供应商。而过去几年,正是国产手机的崛起,也带动了国内手机制造的工艺。  启示:未来的手机产业链依然有大量投资机会  我们看到新一代的国产手机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无论制作工艺还是定价都不输给顶级的手机生产商。十年前,无论是波导,夏新,还是TCL,在制作工艺和品牌上相比诺基亚,爱立信这些一线品牌的差距很大。国产手机更多给人一种&民工手机&感觉。但是这几年,无论小米,华为,OV等,他们的制作工艺和品牌完全不输给三星甚至品牌。这也是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我们同时看到越来越多的国产手机出口到海外,连都有小米,华为。在印度,手机卖的最好的也是小米,华为,OV这种。  所以未来越来越多手机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将出现在中国。  在整个硬件制作环节,中国可以说已经是最好的了。而国内市场的充分竞争也会加速技术路径的升级。整个全球手机基本上就是两条路线:苹果和非苹果。苹果模式由于iOS建立强大的软件护城河,定价权来自系统端。而非苹果的安卓模式,对于手机硬件的匹配要求就更高。这也带来大量升级换代的需求。 (来源:虎嗅网 文/朱昂;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今年以来,中国电商企业掀起上市第二波热潮,如美团点评、齐家网、宝宝树、拼多多、找钢网、同程艺龙、沪江教育、小狗电器、什么值得买、中粮我买网等都已提交IPO申请。在此背景下,7月10日,国内知名电商智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年度中国电商上市公司数据报告》(全文下载:)。对电商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电商各领域上市公司包括:(1)B2B电商:生意宝、焦点科技、上海钢联、欧浦智网、慧聪集团、科通芯城、卓尔集团、冠福股份;(2)零售电商: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苏宁易购、寺库、聚美优品、国美零售、南极电商、宝尊电商、御家汇、有赞、优信集团、小米集团。(3)生活服务电商:携程网、途牛、58同城、一嗨租车、无忧英语、前程无忧、搜房网、阿里影业、阿里健康、乐居、平安好医生;(4)跨境电商:跨境通、广博股份、天泽信息、华鼎股份、浔兴股份、山鼎设计、联络互动、新维国际控股、兰亭集势;(5)电商物流:顺丰控股、圆通速递、申通快递、韵达股份、德邦股份、中通快递、百世。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电商智库】
23日23日23日23日23日23日23日23日
100EC将邮件推送
股票名称/代码
阿里巴巴BABA.US
唯品会VIPS.US
宝尊电商BZUN.US
聚美优品JMEI.US
寺库SECO.US
100EC官方微博【图片】县城手机江湖:华为失控 OPPO和vivo搞内斗【华为ascend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6,786贴子:
县城手机江湖:华为失控 OPPO和vivo搞内斗收藏
县镇市场超乎想象的体量,如巨大磁石般引诱着国产手机厂商,但依然没人找到最终答案:向军队学管理的华为陷入失控,“农村包围城市”的OPPO和vivo,在自相残杀中自顾不暇;不屑于地面战的小米,现在不得不硬着头皮奔赴未知战场。
手机维修服务点,闪修侠 同样上门维修,品质全面占优!高品质配件,安全便捷,免费上门检测,现场维修,技术精湛,半年质保 手机修好再付款,满意再付款
10月20日,上海东方体育中心,郑良驷与其他1000多位经销商应邀参加华为Mate10发布会。华为手机掌门人余承东满心自豪地向外界宣布:华为已经超过苹果,成为全球市场占比第二的手机品牌。郑良驷坐在台下,除了与周边人一起分享这份喜悦,又不得不接受另一个尴尬事实:华为不再像往年那样报销经销商参会的住宿费,“这一次只管顿饭钱”。郑良驷是手机行业的“老戏骨”,在安徽阜阳市太和县做了近20年的手机零售生意。两年前,他通过华为的批准,开设了安徽省第二家华为体验店。相比于愿意在线下市场投入的OV(OPPO和vivo简称“OV”),他明显感到,华为在渠道上付出的精力远不能与它的市场地位相匹配。“你们华为能不能管管?”距离华为发布会不到一周的时间,郑良驷坐在办公室里,一边抽烟,一边拿起手机催促底下人制作华为Mate10的宣传海报。他要求全员把海报铺到各个微信群里。他刚掐了手上的烟头,突然想起来,华为已经不给合作商和体验店免费做门头了。他们只提供门头的标准和尺寸,钱需要合作商自己掏。郑良驷还想着要打个电话给华为的人,问个究竟。2015年,在郑良驷申请通过华为体验店一个月前,华为消费者部门刚启动了县级体验店项目。县镇市场是一座大金矿,OPPO和vivo就是靠小县城市场一度坐上了国产手机头把交椅。华为也加入到县镇市场的争夺中。截止到2016年底,它在全国审核通过了1000多家开店申请。但零售商很快发现,华为对县镇市场的支持力度不大。华为体验店都与当地老板合作。唯一的例外是华为在深圳机场那个颇引人注目的体验店,只展示不售卖。据说,华为每年要为那个店铺支付500万元租金。
郑良驷在拿到华为体验店批文后,把自己在县城十字路口的老店拿出来,按照华为的要求设计装修,装修费完全由他承担。作为回报,体验店能得到华为两个支持:货源有优势,Mate系列和P系列手机能优先供货;另外给予合作商1%到2%的返点。体验店开业后,为了扩大宣传,郑良驷干脆自己去赞助了几支农村电影放映队,映前映中都放华为的广告宣传片。这些宣传片经过简单剪辑,插入了他的门店地址和电话,电影荧幕上方还挂着条幅,打着宣传标语。他还租了三块户外广告牌,每块租金一年7万元,租金也全都由他承担。就在郑良驷抱怨华为越来越不舍得花钱时,余承东也在接受来自任正非的批评。今年初,任正非批评华为终端盈利不佳。余承东将这些归结为渠道商赚走了太多利润。“我们成了为渠道商打工的了,这是任总比较不满意的。”他说,“今年开始要控制投入,对已经盈利的市场,要降低零售商的利润空间,而对一些新兴市场的投入,也要控制节奏。”相比于华为勒紧的钱袋,串货横行和乱价泛滥更令零售商们头疼。“华为在价格上的灰度比较大。”一家华为体验店的FM(体验店店长)吴用对AI财经社坦言。经常有顾客进店,劈头盖脸一顿问,然后说“苏宁国美多少钱,你们这里能这个价格给我吗?”“合作商也经常找我们,你看OV都不降价,你们华为能不能管管?”但吴用也很无奈,他既不是销售,也算不上管理人员,并没有太多权限。吴用觉得,乱价销售的行为似乎被华为默许。“让经销商挣到钱了,以后也方便给他们压货”。伴随着乱价的是串货。“在我们区域里,百分之六七十都是串过来的,这是华为的一个硬伤。”vivo四川代理商程金松经常听他的客户说起,“经销商都不愿意从正规渠道进货,串过来的货更便宜。”在四川一个县城,华为手机每月的销量在2000台左右,但华为业务员激活的手机才150台。大部分货都在通过灰色渠道销售。“实际上,如果华为把串货管好了,我们就没有机会了。现在即使它管得不好,都比我们卖得好。” vivo四川代理商程金松有时很羡慕华为,华为在线下有很强的品牌号召力。那些要买华为的人,有着鲜明的特征,他们进店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支持国产。很多政企单位会要求职员购买国产手机,而OV的形象“不够稳重”,在这种情况下,华为成了首选。甚至由于华为多年来塑造的科技自主品牌形象,不少单位直接要求购买华为。华为的产品并不愁销,零售商也没有因为乱价就不卖了,华为还没有感受到这种危机。华为在县镇市场上的种种不力和失控,都被眼下全球第二带来的繁荣景象给掩盖了。一条街满眼蓝绿,转年就倒了5家令华为零售老板们羡慕的,是OV对线下渠道的“血本投入”。这两个企业都起家自社会开放渠道,看重也依赖线下零售终端。当年,郑良驷曾去太和县上面的阜阳市,找过OPPO的代理商,希望能加入OPPO专卖店体系。但他的希望落空了,当时OPPO代理商选择自己开店。OV拼得是人海战术——促销员多。在安徽太和县,OPPO聘用的促销员就超过百人。相比之下,华为的工作人员,加上促销员总共才六七个。促销员都是手机厂商雇的人。OV会强制促销员背品牌资料和企业文化,反复练习。“在促销员眼里只看到OPPO和vivo”。他们在手机销售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大多数顾客的目的性不高,专业促销员懂得说服话术。促销员的狂轰滥炸,的确提振了OV在门店的销量。除了人海战术,OV在严格控价上也得到了零售店老板的赞许。他们的体系本来就在控价和防串货上有先天优势。OV与它的代理商之间进行交叉持股,双方的关系不仅是生意伙伴,更是相互的股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刚过去的国庆,vivo四川代理商专门委托第三方公司检查市场乱价和串货行为,针对的是最新发布的vivoX20。一旦被抓到了,一台机器罚款2000元。郑良驷想开OPPO店被拒的情形在2016年出现了转机,OPPO决定将门槛放宽,允许外部人员进入。对方提出把郑良驷的老店拿出部分来改造,这个门店楼上楼下加起来达1800平方米,正对面是中国移动的营业厅,斜对角还有好几家手机卖场,处在小城手机竞争的暴风眼。
但这次戏路发生了逆转,郑良驷拒绝了OPPO,他对专卖店能否挣到钱表示怀疑。2016年底到2017年初,OPPO专卖店进入遍地开花的狂热阶段。在太和县,OV专卖店每月以一两家的速度出现。而隔壁的临泉县,竞争更加白热化。2016年底,临泉县城一段不到两公里的街道,聚集了约20家OV专卖店。“一眼望去,恍若置身蓝绿海洋之中,但过完年就关了5家”。三四年前才在太和县自己开零售店的老板王龙恰好在那段时间节点上,选择与OPPO合作,将自己的综合门店改为了OPPO专卖店。他的店已是当地的第七家。他冲着OPPO的知名度,想着销量不会差,但实际上却是“挣的钱不理想,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最终,他又把OPPO专卖店重新改回了综合卖场。事实上,随着门店数量的井喷和市场竞争加剧,OV也有放松对价格管控的趋势。王龙发现,最近OV官方查价的行动明显在减少。现在,“县镇市场统治者”OV也陷入了自己的围城。它们的门店在街面上密密麻麻,外人看着热闹,但严重的同质化让零售商们越来越难挣到钱。“再给小米三四个月时间”不久前,王龙去了趟阜阳和合肥,找到了小米的业务经理。他把自己想开小米之家的想法和盘托出。对方刚开始答应他9月份答复,但最终却告诉他,官方暂时没有在太和县开小米之家的打算。2016年10月,曾提出手机渠道革命的雷军也公开宣称,要在5年内开1000家线下店。他迫切希望打破小米在线下市场的僵局,毕竟他现在不得不承认——90%的市场都在线下。只是,小米确实还没想好该怎么做。在王龙想方设法开小米体验店时,林斌已陪着雷军跑了几次河南。小米把河南作为试点省份,这个地方有着全国最典型的县域经济。
作为互联网品牌,来线下开店对小米是全新业务,所有人都怕搞砸,小米表现得犹豫不决。正好在2015年,海淀区政府给了小米在当代商城六楼的一个店面,因为小米是纳税大户,租金全免,装修补贴。这也敦促小米在当年9月真正开始了线下实践。线下原本是苹果、华为和OV的四分天下,小米几乎被碾压。至于道理,大家都懂——小米没给零售商留余地,它在网上的定价就是零售商的进价,这还怎么让零售商卖?而AI财经社获悉,华为给零售商的提货价可以比定价低500到800元。“一台500块钱的利润我是真心给不了。”小米总裁林斌对AI财经社坦承,他从2014年开始接管小米线下业务。传统的经销渠道不适合小米。“向OV学习有什么后果呢?就是1000多块的手机卖3000。”林斌说。这句话背后的依据是,OV在全国有二三十万人的销售队伍,而小米直到今年9月份,做线下店的团队只有1000多人。大量的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是小米不愿承受的。现在,小米之家不仅卖手机,还卖小米投资的产品,这些产品通过电商平台筛选之后,放到门店。所以,小米之家的SKU多达数百个。“前几年的小米是用电商做高效率,现在是走到线下做高效率”。到目前为止,小米之家在全国已开了超过200家小米之家。小米在线下的热情变得高涨起来。但小米却拒绝了王龙开小米之家的请求。小米之家正在一二三线城市进行得如火如荼,却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办法覆盖县镇以下的区域。小米之家需要一定的人流,成本不低,但在绝大多数县镇,并没有办法满足。做惯了互联网轻模式的小米,在千方百计避免掉入线下泥潭。“再给我们三四个月的时间”。2017年5月,小米又开始试水“小店模式”,希望通过小米粉丝覆盖广大的县镇市场。在官方介绍里,小米小店被定位为小米商城的补充。店主原价进货,然后获得2%到5%不等的返点。比如小米MIX2的官方定价为3299元,而米粉卖一台能从中赚到100-150元。除此之外,去线下路演,也能获得2%-4%的销售额返点。小米鼓励米粉去社区路演,背后的逻辑都是围绕提高小米在线下的知名度。申请开小米小店的店主,需要通过一个半小时的考试,合格才能通过。但小米似乎在有意放低门槛,多次考试未通过的人,也都在几天后获得了开店资格。而目前包括魅族、锤子和一加等互联网品牌,都面临同样的困境。它们在线下的知名度低,经销商的毛利也低。无论是大卖场还是夫妻小店,都不愿碰这些“鸡肋”。它们在线下怎么走,还需要等待时机和新的招术。
手机大V们的优势反制现在,郑良驷发现,渠道的日子大不如前了。手机门店多如服装店。太和县以药材闻名,聚集了180万人口。郑良驷做了粗略统计,当地包括乡镇的手机门店,大小加一起将近800家。市场在分流,人力和房租成本居高不下,单店的效益普遍在下降。郑良驷今年的销量比去年下降了40%。他已经把楼上的房子租了出去,节省了50万元房租,但门店还处在亏损状态。感到生意难做的不止郑良驷一个。包括手机大V们也不得不正面眼下的困境,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似乎是他们的一种“优势反制”。向军队学管理的华为,现在发现自己在县镇市场上失控了;“农村包围城市”的OV,陷入了自己人相互厮杀的境地;不屑于地面战的小米,现在要硬着头皮开拓线下市场了。但无论如何,县镇市场超乎想象的体量,又如巨大的磁石在吸引着他们。
经历了市场几起几落后的郑良驷,已摸透了市场的脾气。“在目前的状况下,我们想跟着一两个大品牌走,把主要精力放在他们身上,占比达到一定高度。毕竟大树底下好乘凉”。同时,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已经不奢望能赚大钱了,他们希望先活下去,好等待几年之后5G换机潮可能带来的新一波辉煌。
写的不错 看完了
苏宁企业购,办公用品设备,优惠购,正品低价,品质保障,优质服务!大单采购更优惠!苏宁企业采购 一站式本地化采购服务平台!
一入江湖岁月催
线下的确如此,华为渠道非常放不开,串货横飞
控价问题与销售员不够专业,一直让人所诟病,希望这个问题尽快解决的好。
确实,现在华为都包产到户
我们这小城市,一条街全是蓝绿,倒闭了几家,华为又插进来,反正各有各的消费群体,暂时HOV很安全
8楼出现了一条狗
看完了,只能说现在线下手机店太多,而所占份额越来越少是趋势
线下渠道要很能花钱,产品自身必须有很高的利润空间,而且之前蓝绿基本控制了大部分的渠道,想打开一条道路需要比蓝绿更大的付出
都发展线下就越来越难做了,毕竟手机普及率这么高,每年换机市场就那么大。
写的不错,看完有感触,菊花辣鸡
这个图好像我们县城
线下应大力发展售后服务点而不是扩张销售点。服务点不需要放在闹市区,只要交通便利就行。店面其实可收购,县一级非商业中心房价并不高。服务点可兼卖手机,招聘当地手机维修人员,直接管理,而不是合作。以此为契入点,进行扩张。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小吃一条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