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a股 新三板板比A股更有钱途

新三板与A股比较:哪些公司是A股没有新三板“独一份” _ 东方财富网
新三板与A股比较:哪些公司是A股没有新三板“独一份”
新三板在线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新三板与A股行业分布存在差异,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这两个行业在A股中分别处于第12名、14名,但在新三板的行业分布中却分列第4、5名。这与A股市场偏重传统行业并且重视盈利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关联。
  1、2017年Q1挂牌速度明显下降,但从财务和行业角度分析,挂牌门槛没有明显提高。比较不同挂牌年份的公司,发现2015年及之前的公司质量更优秀。
  2、新三板与A股行业分布存在差异,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这两个行业在A股中分别处于第12名、14名,但在新三板的行业分布中却分列第4、5名。这与A股市场偏重传统行业并且重视盈利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关联。
  3、新三板中“独一份”的行业及公司:如SAAS、垂直网站、整形医疗。
  一引言
  2017年开年以来,管理层多次释放了关于积极发展新三板的信号,例如,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讲话和日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
  根据上述信号,市场便开始猜测2017年将是新三板爆发的又一元年,然而新三板在线研究中心观察发现,进入2017年后新三板企业挂牌数量明显减少。于是市场上又有人猜测,是不是挂牌门槛提高了?如果门槛提高了,那么究竟提高到了什么程度?如果门槛没有提高,我们又将如何安排投资事宜呢?
  为了解答疑问,新三板在线研究中心针对近年来新三板挂牌的公司进行了一番研究,以求寻找现象背后的“真相”。
二2017年新三板挂牌情况分析  (1)2017年Q1挂牌数量锐减近三成
  根据分析,看到2015年Q4和2016年Q3出现过两次挂牌高峰,数量分别达到1,544家和1,437家,除此之外,2015年Q4之后的挂牌数量也基本保持在1,000家以上。
  但是随着进入2017年,企业挂牌数量明显降低,截至2017年Q1新三板挂牌企业仅860家,同比减少了29.51%,同时也是2015年Q4以来首次季度跌破一千家的挂牌数量。
  如此“低迷”的挂牌速度与此前新三板将在2017年高歌猛进的猜想不太一样,那么是不是股转系统为了提升挂牌企业品质而有意对门槛进行了抬高呢?
  下面我们将从最新挂牌公司的财务业绩和行业分布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下挂牌门槛是否提高了。
  (2)财务门槛未有显著提高
  为了便于比较不同挂牌年份企业的财务状况,新三板在线研究中心将已经公布2016年年报的企业分成了三拨,分别是2017年Q1挂牌、2016年挂牌和2015年挂牌三个批次。
  通过营收和净利润的分析,2015年挂牌的企业质量最高,年度平均营收达到1.9亿元,同时平均净利润也达到了1,508万元,为三拨中最优秀的。
  而2017年Q1挂牌的企业平均营收、平均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和940万元,这两项数据与2016年挂牌的企业相比,并没有非常突出的门槛提高特征。
  此外,2017年4月份最新挂牌企业的收入和利润情况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靓丽。例如4月18日才挂牌的(871305.OC),2016年全年营收只有634.08万元;4月11日挂牌的(871189.OC),2016年营收和净利润也仅为1,134.92万元和-913.13万元。
  由此可见,市场上对于新三板挂牌门槛提高的猜测并不成立。如果新三板门槛提高的解释站不住脚,那么行业分布方面又有什么新趋势呢?
  (3)新三板挂牌行业分析
  根据数据统计,我们发现虽然2017年挂牌速度有所降低,但是行业分布大体上保持着相对稳定。
  例如,近年来挂牌前六大行业的构成就非常稳定,2017年Q1挂牌的前两大行业依旧是“制造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服务业”,后几名排序稍有变动,但总体仍属于领先梯队。
  所以,综合2017年新增挂牌公司的财务表现和行业分布情况来看,挂牌门槛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既然挂牌的门槛并没有显著提高,那为什么挂牌数量急剧下降呢?我们认为主要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其一,新三板政策不温不火降低了新增挂牌公司积极性;其二,A股IPO常态化致使更多企业直接加入IPO排队的行列。
  假如上述不利因素持续发酵,是不是意味着新三板的投资吸引力将进一步下滑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新三板在线研究中心便进行了更深入的行业研究,发现新三板不但没有丧失其投资魅力,反而在某些行业的表现甚至优于A股市场。因此我们认为,即使A股分流了部分企业资源,但对新三板的投资魅力则不会有太大影响。
&三新三板的独特魅力  为了分析A股和新三板行业构成情况,新三板在线研究中心对两个市场的行业分类进行了统计。
  两个市场行业排序的重合度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前六大行业中,竟然有四席的座次一模一样,分别是制造业、信息业、批发业和建筑业。
  不过在研究过程中,令我们感到惊讶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这两个行业在A股中分别处于第12名和第14名。但在新三板的行业分布中却分列第4、5名。这与A股市场偏重传统行业并且重视盈利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关联。
  而在盈利能力以及新兴行业方面的考虑,新三板则完全不拘一格,其给予了新兴公司更大的空间去探索“新模式、新技术”。这也导致了“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在新三板占比较高的现象。
  因此,新三板与A股不仅在行业偏好上存在较大差异,同样的在创新角度,新三板也走在了A股的前头。那么除了以上行业的不同之外,还有哪些行业是新三板才有的“独一份”?
  1、SAAS行业
  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简称,它是一种通过提供软件的模式,厂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客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向厂商定购所需的应用,按定购的服务多少和时间长短向厂商支付费用,并通过互联网获得厂商提供的服务。对于许多小型企业来说,SAAS是采用先进技术的最好途径,它消除了企业购买、构建和维护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需要。
  在这种模式下,客户不再像传统模式那样花费大量投资用于硬件、软件、人员,而只需要支出一定的租赁服务费用,通过互联网便可以享受到相应的硬件、软件和维护服务,享有软件使用权和不断升级;公司上项目不用再像传统模式一样需要大量的时间用于布置系统,多数经过简单的配置就可以使用。这是网络应用最具效益的营运模式。
  (1)835718.OC——SAAS行业市场活动管理云服务第一股
  公司拥有促销活动一体化管理 SAAS 平台“易赏网”(1Shang.com)、会议活动一体化管理SAAS平台“会腾软件”、整合营销传播增值服务品牌“乐睿营销”。
  易赏网已经累计服务及管理的消费者次数已达到3亿次以上。易赏网服务的客户主要包括康师傅,百事,雀巢,红牛,方太,美标,科勒,C&A,美特斯邦威,,等知名传统及互联网品牌。
  (2)430177.OC——网第一股
  点点客在细分行业中公司营收和付费用户均排名第一。公司目前拥有员工1000多名,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在上海、杭州、武汉设有研发基地,目前已有400余名基地研发人员,2016年实现日均1.25次优化。2016年公司引入了海尔资本的战略投资方,此外,深创投、均是公司战略投资人。
  (3)834218.OC——移动CRM第一股
  公司主要业务是为企业提供基SAAS和云模式的移动营销管理服务,于日挂牌新三板,成为国内SAAS行业移动销售管理第一股。
  目前公司已然成为国内移动CRM龙头企业,公司产品服务16,000多家企业客户,覆盖1,000,060名终端用户。客户涵盖行业广泛,包括快消、农牧、医药、服装、等各个行业,市占率稳居第一。
  2、垂直网站
  (1)838842.OC——母婴用品垂直网站第一股
  主要经营产品涵盖孕期服饰、营养品、用品,产后康复用品,婴童服饰、玩具、奶粉、辅食、尿布、寝具等10个大类、60个中类产品。截至日,母婴之家共有注册用户为920万多人,“母婴之家APP”2015年平均月活跃用户为95.62万。公司与惠氏、贝亲、好奇等1,000多个品牌商,供应商建立长期深度合作。目前公司自营平台库存SKU数量超过13,000个。
  (2)833919.OC——酒类垂直网站龙头股
  公司整合积累多年的线上、线下资源,重点推进B2B业务,B2B方面的业务收入由2014年的1.16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6.32亿元,增长率为445.71%,业务覆盖区域及销售额在行业内领先。公司目标在2016年覆盖全国2000个县, 发展商户用户100万。
  (3)833027.OC——新三板垂直生态平台第一股
  随着两年的持续投入,新三板在线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新三板垂直生态平台,为新三板各方参与者提供广泛的传播、研究和融资服务,构建起全生态平台体系。平台自2015年上线以来运营良好,Alexa数据显示平台日均UV约十八万左右,日活跃用户数遥遥领先。
  3、她经济——美容医疗
  (1)430335.OC——新三板整形美容第一股
  公司是新三板上规模最大的整形医疗机构,2016年营收5.42亿元,同比增长60.39%。分支机构遍及南京、北京、青岛、成都和长沙。
  (2)837636.OC——定位年轻群体和微创技术龙头股
  公司以无创、微创的激光美容、注射美容和眼鼻手术美容为主要业务,易打造标准化经营模式,易连锁复制进行扩张。公司主要客户为具有治疗需要或求美需要的就医者,其中后者居多,客户多为企业主、企业白领、公务员、学生、教师;性别上以女性为主,占比超 80%。
  (3)834480.OC——博导坐镇专业美容股
  2016 年,公司稳步推进“博导计划”,各临床科室学科带头人全部由博导担任的管理方式。公司拥有丽都整形美容医院、北京丽都医疗美容医院、昆明丽都医疗美容医院、贵阳丽都医疗美容医院等六家整形美容医院,共计营业面积约20,662平方米,拥有25间国际标准的超净层流手术室,1个多能细胞实验室,拥有诊疗床位和牙科治疗椅110张。公司的客户以女性为主,收入贡献方面,以整形外科(如鞍鼻畸形矫正术、重睑术、小眼畸形修复术、提眉术等)和美容皮肤科为主。
(原标题:新三板与A股比较:哪些公司是A股没有新三板“独一份”)
(责任编辑:DF150)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南方财富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小时排行新三板比A股纯洁?分层后大佬级犀利观点大合集|界面新闻 · JMedia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作者:邹秋燕
5月27日全国股转系统正式出台了新三板分层制度后,不论是新三板企业还是机构投资方都对这一新兴市场的游戏规则充满了好奇与疑惑。在新的分层制度下,7000多家挂牌公司和新三板资本市场各方如何适应新的制度?如何迎接挑战,发现机遇?成为各方亟待解决的难题。
6月4日,由指南君(ID:xsbzhinan)承办,深媒会、深圳市金融人才协会、深圳市青年新闻传播工作者联合会等机构共同主办的&新三板分层的机遇与挑战&专业论坛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开讲,这也是分层后深圳首个新三板专业论坛。
指南君(ID:xsbzhinan)将各方观点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鲁先德 国信证券场外部总经理
焦点一:分层带来哪些利好?
解决信息不对称 降低筛选与监管成本
国信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鲁先德:分层让挂牌企业被差异化对待,更有利于孵化创业公司。对投资者而言,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了筛选成本又能提高投资效率。而对监管部门而言,可针对不同层次实施不同的监管标准,降低监管成本。
创新层的标准一集中的是绩优股,标准二是成长股,标准三是价值股,分层也可以把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分开聚焦投资人视野,让流动性集中。而在基础层的企业也获得了较为包容的政策和环境,有更多的成长时间和空间。
焦点二:留在基础层会沦为&僵尸股&吗?
不要慌!投资或做市都不会放弃基础层
分层制度出台前后,一些留在基础层企业对未来担忧,对此,在场嘉宾都较为乐观。
深圳市金融人才协会专家顾问、中信证券投资银行部副总裁高崎: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最重要的判断要素,我们不是看企业在哪个层,而是看他在哪个阶段,比如医疗器械的企业在没打开市场前,其实很难进创新层,但不代表他们没生命力。所以基础层的企业不要气馁。
鲁先德:做市角度并不排斥基础层,反而此时关注基础层性价比更高。从券商角度表示,市场本身会给基础层&再分层&,优秀的企业仍然会得到关注。
中科招商常务副总裁李海涛:最重要的是需要整合集团企业的网络资源及各项优势,才能使企业在新环境下快速提升自己的价值。
李海涛 中科招商常务副总裁
焦点三:分层能解决流动性差&顽疾&吗?
结构性建设能让部分企业享受高流动性
如何解决新三板流动性差的问题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广证恒生总经理、首席研究官袁季:目前新三板7500多家企业中有2038家有交易,占比只有27%,成交额前100的企业已占新三板总成交额的64%,流动性较差。要全面解决流动性问题很难,但是可以通过结构性建设让部分企业享受高流动性,部分企业享受本领域的流动性。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金融分析师罗毅:按照以往的经验,中国资本市场通常对于新事物新政策都会感兴趣和有信心, 因此分层后或会出现会有小幅吸引资金现象,一批企业会因此受益。 投资者要投的话,建议选择有大牌券商做市的企业,安全性会更高。
焦点四:降低投资门槛,引入公募资金?
应加快引入公募资金 但警惕散户化
罗毅:加快引入如公募基金一般的主流资本进入新三板,据不完全统计,现在至少有16万亿房地产资金在寻求在寻求再配置方向、9万亿银行理财产品、5万亿海外资金共计30万亿蓄势待发,这些资金都在寻找优质的股权投资渠道。此外,还有诸如保险、社保等。
新三板应研究进一步引入新的机构投资者,降低投资门槛让玩家多起来,但不宜过早引入散户。对于未来的投资氛围,罗毅认为市场会渐趋理性,回到2004年前后的价值投资时代,新三板市场化脚步会更快。
陈琦胜 原凯立德科技副总裁
焦点五:放开私募做市有啥意义?
私募不要炒股 去新三板挖掘好企业
罗毅:现在私募基金老是被逼到二级市场坐庄,让私募基金参与新三板做市是明智的选择,这样可以让私募基金转型,不要到二级市场炒股,而去新三板挖掘好的企业。新三板这个领域与主板不一样,壳没那么值钱,如果不选择好的企业做市,你就会把自己做死。
而私募也具备这样的能力和专业性,放开私募做市也能让私募和优秀的的新三板企业共同成长。
按目前的发展态势,大概每个季度都会有新三板新政出现,他提醒各方要抓住每一次制度红利机会。
焦点六:投后管理有多重要?
投资机构投后管理能力比钱重要
袁季:投后管理在中国还没引起足够重视,现在中国的VC与PE等投资机构当中,成立专门的投后管理团队的只有15%左右。
企业挂牌融资应该只是第一步,有追求的企业应关注资金背后机构的资源或者说可带来的更多服务与支持,也就是应该更加关注机构的投后管理能力。
2016年是新三板的分水岭,投后管理将成为投资机构大发展时代的重要拐点。
未来投后管理团队将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优秀的投资机构成立专职投后管理团队,二是独立第三方投后管理服务机构。
李海涛:提升企业价值的投后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分别是资金流、信息流和人才流。资金流,企业要有资本金的需求、流动资金的需求或债权的需求;信息流包括产业的发展方向、业务信息、竞争对手的动态;人才流,企业管理可能有问题,我们可派驻管理团队如财务总监这类专业人士进入企业,来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
罗毅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
焦点七:分层时代,如何做好市值管理?
企业要讲好故事 敢于秀出自己
原凯立德科技副总裁陈琦胜:建议企业要加强市值管理。好的市值管理不是说你每天想着怎么把市值给忽悠上去,而是要想着怎么讲好故事。这个故事包括商业模式、企业的深度研究报告、行业前景、核心竞争力等,要善于贴近市场热点,敢于&秀出自我。&
分层之前的新三板市场,为扩大市值盲目融资的公司比比皆是,一味的盲目融资扩大市值最终害人害己,分层之后,科学的市值管理和高效的商业模式才能使企业越跑越快。
焦点八:新三板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代表中国资本市场的正确发展方向
陈琦胜:新三板企业是&高中生&,未来他们去读大学读研究生读博士,都是很有可能的。
袁季:最近有人问是要进新三板创新层还是去IPO?但我觉得如果你明天就能去IPO, 那你不会来问我。如果要IPO,企业没有3&5年的时间筹划是不行的。而未来3&5年的时间,如果新三板的投资门槛、交易制度建设逐渐完善了,进新三板也是个良好的选择。
鲁先德:新三板代表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正确发展方向,相比于A股市场,新三板从出生的制度设计就是健康的,所以它能尽量避免A股那样的估值泡沫问题、散户化问题,更理性更可控。新三板将继续释放制度红利,完善市场化机制,保持活力、先进性与开放性。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新三板上市和a股上市有什么区别&&
新三板上市和a股上市有什么区别
估值不同,A股和新三板估值上基本差十倍,传统行业基本差五倍到六倍。
泡沫不同,对于那么厌恶泡沫的投资者来说,新三板市场更属于价值投资。A股泡沫很大,做一个公司,做一个行业,做一波行情,机会是巨大的。
流动性不同,A股是竞价交易,新三板是做市交易和协议交易。
交易者不同,在A股市场里,散户和机构投资者。在新三板市场中,主要是机构投资者,散户比较少,因为有500万的开户门槛。
上市难度不同,新三板复合要求的基本一年就可以,A股高制约、高审核周期比较长。
文章来源:深圳新三板上市咨询&&&&&&
深圳“宝宏鑫投资”专业从事私募股权投资、新三板上市咨询、定向增发、企业并购重组服务,承接新三板挂牌服务平台中介业务,是一家优质的深圳新三板上市咨询公司。
[已过滤文章中的超链接]
被转藏 : 0次
被转藏 : 0次最早开始关注新三板,是亲眼目睹了一个兄弟的账户,去年新三板公司点点客(430177)的老股东以协议转让方式转让给这个兄弟200万元的股票,他因为不炒股,也一直没怎么关注,等今年打开账户的时候,已经赚了2000万了,想想自己还在主板和创业板搏杀,当时就感觉弱爆了。
延续去年底的配置蓝筹的思维,我一直觉得保险股是直接受益牛市的,感觉买保险股就相当于买股市涨,年初至3月初配置了大量的中国太保,再加一些瑞福进取,然后就是等啊等,看着创业板和蓝筹的基建交通啊每天狂涨,然后自己的太保基本趴窝了,还好配置了一些瑞福进取,要不然简直是熊市赚的钱在牛市亏了,3月打新股的时候通过绕标绕出来不少钱,等到资金解冻日,正好是沪市突破3478的09年高点,当时我就觉得这是很多机构和个人再次入市的点位,只要放量有效突破,应该会有一波行情,再加上3月底基金季度结算的因素,因此果断在3478后用绕标的钱加杠杆买瑞福进取和海南航空等股票,这才在这波牛市中没有严重跑输上证,其实还是严重跑输创业板的,而且还是用了杠杆,实际是高风险操作,虽然及时卸了杠杆。
事后反思,为什么会导致这种情况呢?原因就主要是集中一两只股,我在太保上集中了将近2/3的仓位,但其实从年初到现在他都没怎么涨,这就是集中配置的坏处。而同时我买的瑞福进取因为属于杠杆化指数投资(挂钩深100指数),反而跑赢了指数。最让我郁闷的是,在这期间,花了大量的时间看保险股的财报看数据,记得有一个周末,花了两天时间去研究中国平安的年报,累的吼吼的,突然有一天我想,这个投入的精力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啊,我既然有这个精力去做功课,为什么不搞点小盘股,然后完全分散化投资平摊风险,其实也就是自己构建一个指数呢?
看看创业板平均100倍的PE,果断放弃了。3月底的时候,新三板因为受制于流动性等原因,整个做市板块的平均PE也就是40—50倍,我当时有个很朴素的想法,新三板的公司比创业板规模小,从营收和净利增长的角度看,应该是增长幅度都高于创业板啊,很显然啊,从1增长到2比从100增长到200要容易啊,从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的角度看,新三板的很多公司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估。
决定了就开干,首先确定了一个原则,就是分散投资,也就是每个股票仅配置2—4万元,即使再看好也尽量不超过这个最高额,然后最终配置约50只股票,同时在不同行业进行分散。我主要选的行业是医药、科技、环保再加一些有业绩保证的传统行业比如燃气、牧业等等。从3月底到上周大概建仓了30只股票。多数属于做市转让的股票,少数属于协议转让。
从4月7日开始,因为受到包括股转公司要求券商自查做市风控、竞价交易推迟等利空因素影响,新三板做市指数(899002)大幅下跌约15%,其中有些股票几天内股价腰斩,我这几天也在思考,在大盘屡创新高的情况下,我的新三板投资又搞错节奏了吗?
反思的结果就是坚持,首先,新三板的制度红利尚未完全释放:
1、新三板是国务院倡导的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结果,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最佳途径,只要企业融资问题可以有效解决,新三板就大有发展。按照目前的规定,新三板公司在挂牌和交易期间都可以定向增发融资,在股东人数在200人以下时,只需要向股转公司备案即可定向增发,效率非常高。当股东人数超过200人时,定向增发需要向证监会申报审核,但是适用简易程序,不需要过发审委。
2、新三板目前挂牌了2000多家公司,每天都有新企业上市,是注册制的预演,总市值已突破万亿,按照目前的挂牌节奏,5年内从挂牌公司到市值都将超越主板。但是,即使按照最近每天成交比较活跃来看,新三板每天的成交才十几亿元,主要集中在200多只的做市股票上,多数协议转让的股票没有成交。这显然是不正常的。随着越来越多的股票加入做市,成交量会逐渐放大,假如有一天新三板的成交量向主板看齐,这空间我不敢想了。
3、以前的三板成交量很小,自从去年8月学习纳斯达克引入做市商制度以来,交易开始活跃,最高1天的成交额达到50亿以上。按照目前的规定,做市股票最少要求有两家做市商(目前是券商)为其提供做市报价,做市商买卖报价需要在5%以内。除了做市之外,股转公司很快也要开始选择部分股票开始竞价交易,这将大大提高股票的流动性。
4、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新三板未来将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证监会也在近期表示要发布公募基金投资新三板的指引,未来信托、年金、保险等机构资金将跑步进入新三板。按照目前新三板的赚钱效应看,公募在新三板的投入100亿以上不算多吧。
5、目前新三板对个人投资者有适当性要求,也就是有个500万的门槛,其实已经有很多券商已经可以用过桥资金帮助散户开户,收费8000到两万不等。市场一直在传股转公司将下调新三板投资门槛,据说最近因为新三板火爆,股转公司想把个人投资者门槛调整为月均资产300万元,但是目前尚无定论。
6、新三板的很多制度都是从纳斯达克照搬过来的,比如200股东的要求,比如做市商制度,股转公司的领导都是以前证监会的头头,股转公司的股东是上交所、深交所和中登等,不是像文交所那样的野鸡交易所,股转公司位于北京,现在已经有人把股转公司称为“北交所”,相信北京是有这方面野心的,将来把新三板搞成中国的纳斯达克。当然,投资新三板是有风险的,这里挂牌的公司是鱼龙混杂,还有好些是完全没什么营收的。我在投资之初就把它作为一项风险投资,可以容许有5家公司完全投出去之后血本无归,但是只要其他的公司收益足够高,完全可以取得超额收益。
鱼龙混杂当然也包括一些骗子公司,但回过头来想,主板和创业板不同样有骗子吗?而且很多是你明知是老千股还在前赴后继,我以前做过一个统计,发现从地域角度看,福建的骗子公司最多,所以我是很少买福建上市公司的股票。从行业看,农业和传媒业的骗子公司多。
新三板公司营收规模很多都是在几百外到几千万,抗风险能力差,但是只要融资能力在,定增不死,三板不死。有了钱,不会干的可以去收购嘛,实际上今年以来已经有不少三板公司利用定增融资开始并购迅速壮大,比如点点客、九恒星、食安科技等等。
从买完之后,到目前还没卖过1股,虽然中间有几只股票都翻倍了,但一直没想着卖,我就想等风来,押注中国的纳斯达克。
1金币8金币18金币58金币88金币188金币
余额不足,
支付即为同意
求代办新三板开户的服务
新三板本质上是给了散户们做PE和VC投资的机会
中国证券市场本质上还是个融资、套现市场,在注册制真正实施前,一级市场、一级半市场市场才是真正的暴利来源
但是PE行业现在参与门槛已经很高了,专业眼光,巨额可动用现金,对一般散户来说,这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新三板虽然都是些有点瑕疵的企业,但毕竟还是经过了证监会严格的审核,只是没有发审委这一道龙门而已
所以,新三板是中国的纳斯达克,但它又不仅是纳斯达克,因为纳斯达克本质上也只是个挂牌市场,而挂牌纳斯达克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对美国的企业来说,上市并不是什么必须的选择,但是在中国,这就完全不同了
500万的门槛怎么破?
- 欢迎加入割总的知识星球,ID:
百度一下新三板,或者去新三板的股吧,里面很多代开的,我知道的低的就8000到1万,高的两万多
- I want a Hololens
谁能科普一下新三板到底怎样交易,要用特殊的软件还是现在用的买股票的软件就行?
楼主文中提到协议转让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 欢迎加入割总的知识星球,ID:
回楼上,就是用现有的股票交易软件交易。协议转让简单来说就是你和公司的原有股东之间的转让,有卖才有买。做市转让就是你和做市商之间的交易,做市商必须在交易时段内报价,做市转让的股票,你只能和做市商之间交易。
- 欢迎加入割总的知识星球,ID:
新三板的基本交易制度:
- I want a Hololens
新三板现在佣金还是有点高,记得要跟券商谈,我知道有券商可以给到万三,具体各家可能有差别吧,你要不谈,多数默认还是千分之1.X,你就亏大了
- 量化管理+价值投资+绝对收益
似乎大家很喜欢用没有流动性的账面财富来计算自己的身价。。。
潜伏了一只小小小的部队。
求靠谱代开新三板
可以帮助大家代开,来找我吧,现在一人一户放开,更方便了!
- 需要做的只有两件事:1看准了方向和品种2有安全边际的下重注
很难想象现在这个点位去新三板,何况还是对于资金量不达标的小散户
自己的资金自己负责,赌博下注最好不要太多
做市商流动性还是有点问题
- 慢慢搞~
最近疯狂增发带来的低价筹码是短期价格压力~因为基本都是不限售的。新三板最大的风险就是流动性陷阱,当然这也会带来机会,选股相对更重要了,看看哪些能成为新八股吧。
做的pe里有一只在新三板上的,实在不想再做高风险投资了,手里的资金玩点低风险的就可以了
a股叠创新高的一周,我却连续回撤,就是拜这个“中国纳斯达克“所赐。只惦记吃肉,别忘了也要挨打!没有涨跌限制,波动大得很。流动性远没有吹嘘的那么好,哪怕是做市的。
- 工学博士
投资有那么累吗?牛市来了,随便买个金融股或者中小盘etf,创业板etf,然后变成一只坐在风口的猪,该干嘛干嘛。
平安达华汇通有个专门投资新三班的资管产品,但是也是100W起,2年期,非保本浮动收益的。
时间好像就这几天的。这是我的客户经理告诉我的。
- 80后农二代,靠写程序和证券投资谋生!
几百万营收也可以上新三板的话,随便开家快餐店吧,去新三板上市,投入还不需要500万吧,直接原始股。
- 我为榴莲狂
请问楼主,新三板公司有公开的报表可以查吗。如果没有盈利,选股的标准是什么呢?
- 欢迎加入割总的知识星球,ID:
回楼上,有公开报表,请见,股转公司的官网
- 自己对头寸负责
这是网上新三板开户的报道
冲量资金转战新三板垫资开户
- 欢迎加入割总的知识星球,ID:
@ lingleishuimu ,其实多数新三板的公司是有营收和利润的,没有盈利的占少数。比如最近讨论比较热烈的仁会生物,做专利药研发的,基本没什么营收,估值已经70亿以上了,这个我昨天看了一个分析是按照研发费用比在估值的,参考了恒瑞医药,多数公司是有营收和净利的,只是规模比较小。另外有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公司,是因为证监会的种种限制暂时在A股没法挂牌,所以暂时挂在新三板,比如九鼎、中科招商、成大生物、合全药业。
- 欢迎加入割总的知识星球,ID:
浅析新三板与A股估值区别
朱为绎 李梦圆
近来,仁会生物的估值引起了关于新三板股票估值方式的热烈讨论,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分析新三板与A股估值的区别及其估值思路,以期为研究新三板的投资者们提供更多参考。
一、传统的估值方法(A股)
传统的估值方法有两种,绝对的估值法与相对的估值法。绝对的估值法分两类,一是现金流折现模型,DCF模型十分严谨,原则上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公司,但它非常复杂,需要研究员分析大量数据,并需要很多假设和前提条件。现金流估值模型的优点是用现金流取代股利,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但其预测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研究员对于企业未来长期经营状况和其现金流折现的预估。第二个是股利贴现模型,它的前提假设条件比现金流折现估值模型要少,但它需要企业发放稳定的股利。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求研究员对企业的未来股利及其长期增长率进行较准确的预测,因而存在预测风险。相对估值模型是资本市场运用比较广泛的估值方式,主要是P/E,P/B,P/S等,在对一企业进行估值时,要与市场上的同类企业进行比对,确立合理价格区间。
由上可知,传统的A股估值多从其历史数据入手,通过分析代表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性等方面的指标,同时参照市场上现存同类企业定价来判断其公允价值。但新三板企业门槛很低,只要企业持续经营就可挂牌。许多企业目前经营较差,很难获知其现金流状况,也鲜少派发股息。此外,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多为成立时间不久、产业模式和经营手段创新的公司,其本身的历史数据较少,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代表性;而且其行业稀缺性决定了难以在市场上找到可比同类企业,这为其公允价值的认定带来很大难度。
股票价格形成有两种逻辑,一是针对主板的竞价交易,投资人直接根据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自主定价;第二种是对新三板场外市场的定价方式。因为新三板定位于高科技创新企业,所以有一个突出特点,即业绩波动很大。这导致了其价值不易评估,故采取专家定价方式,即做市商定价制度。对于这一点,广东中科招商副总裁、广东沃土企业成长研究院秘书长朱为绎表示赞同,他认为,公司的正确估值应为其股票做市当天的价值,因为有做市商的参与,这一价值才可被认为公允。而许多协议转让价格与公司合理价值偏离太远,并不具备估值上的参考性。
二、新三板的估值方法
对于大多信息可得的新三板挂牌公司,申万将估值体系基础框架分成如下两部分:行业相对估值体系和个股估值调整体系。首先,通过行业相对估值体系确定行业相对估值区间,再通过个股估值调整体系确定具体公司的相对估值区间,最后根据三板整体的最新估值结果得到具体公司的绝对估值区间。
行业相对估值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以历史交易数据测算市场估值运行区间。首先计算新三板市场及各行业历史P/E、P/B、P/S运行中枢及标准差,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各行业相对P/E、相对P/B、相对P/S运行中枢及标准差,因相对指标能够反映市场本身的整体特征且变动区间相对平稳。
个股估值调整体系是通过公司的常规调整系数和特殊调整系数来对公司所属行业的相对估值进行调整,从而得到公司估值。常规调整系数从增长性、盈利能力和杠杆三个维度出发,分别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因子——收入增长率(YOY)、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权益乘数(D/E)作为度量。而特殊调整系数则从公司本身出发,根据公司的管理团队因素、公司治理因素、长期发展因素及其他因素等综合考虑,给出一个主观评定。
申万分析师李筱璇表示,申万在估值体系设计之初提出了两条基础设计思路:一是基于新三板自身数据及规律;二是基于A股主板数据及规律向新三板映射。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决定暂不采用从主板映射新三板的设计思路。从定性方面来看,新三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相对割裂;从定量方面来看,新三板市场估值水平相对稳定,而A股市场估值水平波动却较大,因此A股估值无法作为新三板估值的合理参照。
三、案例分析(以仁会生物为例)
理论上,企业价值等于其未来盈利贴现价值的估值。这只能通过上市交易给公司融资提供一个定价依据。也有一些新三板挂牌公司尚且处于概念化阶段,虽并未开展实质性生产经营活动,盈利状况不佳,但仍旧获得高估值。这一现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仁会生物就是这样一只让许多投资者都看不明的股票。它的股本仅有一亿元,其主要产品为对抗2型糖尿病的生物制剂“谊生泰”,该产品仍处于研发报批的阶段,存在审批不通过的风险,但市场为其估出了七十亿元的市值。
针对以仁会生物为代表的一众不同寻常的股价,业内人士各有不同看法。以香港著名财经评论员,盘古智库主要成员梁海明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许多新三板公司的天价估值都包含了投资者对其未来经营收入不切实际的幻想。在缺乏有力支撑证据的前提下,如此高估值的依据只能是“市X率”,其中X可以替换成梦、胆、傻等字眼。但是,以广东中科招商副总裁、广东沃土企业成长研究院秘书长朱为绎为代表的新三板研究专家则持有不同观点,他们认为,对于新三板股票的估值不能采取IPO思路,而可以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的PE和VC思维。对于新三板挂牌公司的投资是一个长期价值投资的过程,不能仅仅作为一个财务投资者,局限于其目前的状态;而应作为一名战略投资者,看到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三年左右)的发展潜力。真正的战略投资者有能力与耐心跟企业一起成长,这样才能把企业做强作大,他投资的是企业未来的成长空间。
由于仁会生物目前有大量研发投入,但尚无具体产品,其估值可从研发支出窥探一斑。同为研发驱动型企业,A股中的医药龙头股恒瑞医药有大量自主专利,其研发投入相当高,并因此收获众多有竞争力的新产品。2014 年恒瑞医药研发投入资金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8.75%。仁会生物截至 2014 年 6 月 30 日,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15项,获得授权 10 项,同时,已申请国外发明专利 43 项,获得授权19 项。其2014年上半年开发支出37,771,353.11元,2013年开发支出23,083,773.15元,呈递增趋势。若2014下半年其开发支出保持上半年规模,则按恒瑞医药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算,则仁会生物预计销售收入可达(2*37,771,353.11)/8.75%=元。若按新三板做市交易医药股平均市销率11.4125计,则仁会生物预估市值高达98亿元。
因此,在进行保守性调整后,市场给出仁会生物七十亿元左右的估值具有一定合理性。
四、新三板估值体系构想
在进行具体分析时,研究者也可以从不同纬度构建评估体系,以展现全面立体的视角。新三板评估体系可以从如下五个纬度对公司进行挑选。第一是宏观经济的运行与所处经济周期的状态。第二是该公司所处行业,是否获得国家政策倾斜,及其在行业生命周期中的位置。第三纬度是资本资产的匹配度,通过企业资金和资产的匹配来判断该企业属激进型,保守型,还是稳健型。资本资产匹配度可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得到:激进型企业资金运用效率非常高,其资金需求是长期性的,因而资本成本较低,面临再融资风险;稳健型企业会尽可能贯彻它的投融资期限匹配;而保守型企业会把长期资金用于短期需求。第四纬度是投资和研发的主观能动性。假设企业需求和个人需求层次结构相似,则适用于于马斯洛金字塔分析结构,将优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若可使用资金有剩余才会用于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可与企业主营业务表现结合,以判断企业适合的投资期限。最后一个纬度是管理层的投资价值,主要依据随同原理。重点看管理层的缺点,依据短板确定其整体价值,分析内容包括年龄结构,教育背景、技术背景、销售背景、投融资背景和政府背景等因素。
买新三板不如搞一个公司去新三板公司上市
我建议成立集思公司,注册1000万,限20人,每人50万
上市后翻两倍
- 穷鬼求生第二式——无风套利
- 慢慢搞~
新三板不用看估值,最适合用做企业的角度去选股。然后象天使投资那样买个几十家,等着将来变猪。另外,有些股票将来一定会转板,目前只是制度性折价。
新三板估值,可以分为几种不同情形:
1、参考VC估值
比如前面有人提到的仁会生物,这种企业估值很难以传统方法,全看老板和题材,有的没利润、没收入,一样估值几十亿,你别说,还是便宜的,比如当年的小米、阿里、京东都是这么过来的
2、参考PE估值
有些企业来不及上市,或者由于某些小瑕疵不便于上市,只能上新三板,这比较典型的就是圣泉,成大、铁发等,这类企业估值一般就是10-20倍,跟PE入股价格相当
3、参考上市公司
有些企业挂牌历史较长,企业本身经过多年发展质地也已经不错,还有就是对短期融资需求不迫切,但为了便于某些资本运作,选择在新三板挂牌,这类典型代表就是原子高科、九鼎投资,这类企业估值完全可以参考上市公司的估值
- 奉行有限度低风险投资
新三板最大的问题就是转版难,要达到主板或者创业板的要求其实真没有几家。真达到了一早都牛叉去转版了。且行且看吧。
其实新三版现在的风险也挺大的,比如现价10元,它增发可能是5元,原股东还没有优先配售权,公司配给谁它说了算,你说风险大不大?
谁有权决定增发?
这是个只有狼,没有羊的市场.怎么玩
不转板的原因很多,比如原子高科,这个企业各方面都很好,为何不转板,至少从表面看有以下原因
1、大股东本身可能有上市计划,股改多年了
2、挂牌时间很长了,社会股东数量很多,上市确权是相当麻烦的
3、国有企业,又不缺钱,没有上市融资动力
目前的转板其实是从新三板退市或者长期停牌,申报IPO材料,相当于新三板白挂了,所以在新三板真正的转板机制建立前,某些达到上市要求的企业可能会一直在新三板挂着,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
全图教育如何
教育类的现在估值太高,看不懂了,这个行业未来是不错,但是现在明显是透支了,而且教育在中国还是一个政府监管很强势的行业,很多事情,会比预想的要慢得多
如果是纯培训类的另算,个人怀疑培训类的和卖个小天才早教机的,或者做个教具教材的,这些本质上跟一般服务业、制造业差别不大,现在市场只要沾边教育就疯狂估值,让人害怕啊
- 对冲套利
国家规定需要500万开户,就一定程度认定他风险很大
鱼龙混杂,价格变动大,成交量稀少
我估计再艺高人胆大的人,也只敢拿30-40%来搞新三板吧,而且还得是分摊买股
真的比可以100%仓位套利打新或者可以7,80%仓位买主板创业板的 策略性价比高吗
没有500万,只能买买那些交易活跃的品种,参与定增,或者协议转让,都难
一个流动性不强的市场,风险大也是必然的,至少从价格波动幅度来看,要么完全没有波动,要么波动巨大,这样的市场,如果没有一定门槛,进来的投资者必然会进一步放大波动,最后必然出现一些监管层不愿看到的事情
长远看,如果新三板有足够交易活跃的品种,门槛就不再是问题,现在新三板2400家挂牌公司中,不到1000家有过交易,其中活跃交易的不超过500家,所以,新三板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挂牌公司数量和做市机构数量问题
说到估值,很多新三板企业的估值并不比主板和创业板高,举个例子来说,还是原子高科,目前新三板交易价格的估值大约为40倍PE,原子高科的业绩和题材,如果放到创业板,定价80-100倍PE并不过份,也就是至少还有一倍的估值差距
考虑到创业板有全通教育、朗玛信息这类股票,再对比新三板中的很多优秀企业的估值,你如果真的喜欢成长性投资,明显新三板更有投资价值
- 爱生活爱理财
问题是散户没法参与啊
此贴mark,刚开户
按照集思录的规律,应该是在集思录被讨论了一段时间后,再进入,安全边际会好很多。
讨论最热烈的时候,会再继续下跌,比如油气啥的
- 业余转债研究者
集思路上的朋友水平还不错,但某种程度上也是反向指标。
- 第一创业证券手机
今天为什么这么多新三的帖子, 去年的都被翻出来了。看来是新三板的风来了啊!
-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微信公众号:金融算命师】
直觉上我也认同三板可能是个机会,很多行业估值已经接近一级市场了,财务还比一级市场规范。
但是主板的融资优势可能会一直存在,细分行业内如果有主板上市企业,同行业三板企业可能会被压制成长空间。这点需要重视。
- 80后IT男
以前所在的一个公司就上新三板了,据我所知,年年亏损,就是上市前通过财务做的盈利,才登录新三板,老板因为要做盈利,所以要按照规模交税,祝大家好运
原子高科今天买了一些,当做实验。看他股价一直下跌,当前热炒拟IPO,其他公司纷纷辅导,走绿色通道,它就是没有计划,所以被资本抛售。
- 不愿看就拉黑我吧。Good job dude!
- 80后IT男
以前工作的上海一家公司去年上新三板了,每年亏损,老板为了上新三板,财务做帐,按照规格纳税,成本新增不少,只能诸君好运
发现我还是普通用户,为了活跃回帖
-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门槛很高,够不着
发现我还是普通用户,为了活跃回帖
以前各省全有股权交易市场,结局怎么样?
- 酒后禁言
葛总,新三板现在有啥高见,最近刚开户呀
-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微信公众号:金融算命师】
新三板看着像纳斯达克,其实是粉单市场。没有流动性的环境里割韭菜的模式就行不通了,只有依靠企业价值增长。好公司肯定有,但无异于大浪淘沙,而财务报表粉饰增加了判断的难度。
- Many shall be restored that now are fallen and many shall fall that now are in honor
中国的nasdaq
- 低风险投资
- 投资的目标是能把职业作为业余爱好
买了烂橘子的是否还安好
- 低相关动态平衡,趋势,强指数,节奏, 稳健净值曲线,能力圈,虚心学习与时俱进
这么老的帖子也翻出来了,割总现在怎么看新三板?
- 低风险投资爱好者
点点客经营失败。。。已经跌成屎了。。。
就算翻了倍,有足够流动性变现吗?
感觉踩到一坑,就永无翻身了。
430177 卖了没 60变2元
“买新三板不如搞一个公司去新三板公司上市
我建议成立集思公司,注册1000万,限20人,每人50万
上市后翻两倍”
起码来个集思N公司N个。
- 低相关动态平衡,趋势,强指数,节奏, 稳健净值曲线,能力圈,虚心学习与时俱进
网上看到这个,截取了一段,觉得也挺有道理。不过既然两会提到了新三板,可能短期内也会炒一下
作为场外市场,新三板是股权投资市场,是股权展示与转让过户的场所,而不是我们一般意义的“炒股”的地方,交易清淡、换手率低,是正常现象,是一种常态。如果挂牌企业想用高换手率来换取巨额的股权融资,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误想法,这将会严重误导新三板的市场定位与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美国股市由证交所和场外市场(OTC)两个部分构成。证交所包括纽约证交所(主板)和NASDAQ市场(创业板);场外市场(OTC)包括OTCBB和OTC粉单市场,而且OTC粉单市场又按照挂牌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不同,划分了三个不同的层次。
目前,中国新三板分层为创新层和基础层,这两个层次分别相当于美国的OTCBB和OTC粉单市场。因此,我们不必给新三板戴高帽,更不能扭曲新三板作为OTC市场的定位。
买了个九泰基金的新三板,都快2年了,还亏近10%
- 寻找不对称性,寻求确定性
户开好了,没有下手,已经关注2年多了。股票还是没有港股便宜,流动性两者估计差不多。
没得钱开户啊
- 独立投资人
新三板,每个 合格投资者 人均 一家挂牌公司 的 完美价值投资市场...
开户了也不敢买 太黑了。但机会总会在某一点出现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三板登陆a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