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为未来发展动向向

窥视西安未来的发展 从2017年的巨变
我的图书馆
窥视西安未来的发展 从2017年的巨变
最近有网友在知乎上提问 “未来十年西安的发展将会是怎样的?”这个问题也正是我们每一个西安人所关心的在知乎上众多网友的回答中有看好西安、对西安未来充满期待的也有唱衰西安、一味抹黑的但网友薛一山的回答,有理有据从2017上半年西安的巨大变化来窥视西安未来数年的发展文/薛一山 来源/知乎从2017年上半年西安的巨大变化,就足以窥视西安未来数年的发展。王永康和上官吉庆主政下的西安完全证明了一点:西安,不是落后,不是只能脏乱差,不是管不好,而是主政者愿不愿意管,想不想要管好的问题。西安市新一届领导班子16年底的西安问题频出,乱象频发,负面新闻几乎周周上头条。那时候确实是西安的困境之时:①城市治理能力低下,乱象频发,长安区的诸多乱象即如是;②卫生环境脏乱差;人口导入不足,吸引力下跌,城市招商引资罕见下滑,资本开始撤离西安;③雾霾围城,空气质量感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拥堵不堪;④高校众多但人才外流依然严重;⑤开发区围城恶性竞争之势凸显;⑥工业投资不足,经济增长乏力;⑦西咸新区行政割裂扯皮多年依旧存在。”如此多的乱象,如此多的问题,16年底的西安就是这样的状况,前任书记治理之下的西安就成了这个样子。也是在这五年,西安被成都武汉甩得更远,甚至马上要被后来者合肥郑州追上。1日下午永康书记在城墙景区捡了27个烟头王永康书记来之后,先是从“烟头不落地”开始破题,治理环境卫生状况。从前的西安可以说是脏乱差,城管基本处于弃疗状态,钟楼区域都是各色摊贩占道经营垃圾遍地乱扔,更别说其他地方了。直到上官市长来到西安才有改观。如今,王书记提倡的烟头不落地推行半年,西安的卫生状况有目共睹,成都的朋友来西安,坦言比成都干净多了。事实如何相信大家都能看到,确实很干净,无论是主干道还是小巷子。这说明西安不是管不好,也不是天生就应该脏乱差。西安城市道路“以克论净“捡烟头真的不只是捡烟头,而是在优化西安的卫生环境和投资环境。短短一月,雷霆之风,西安的环境大大改善,而且事实证明并非运动式的搞卫生,至少这半年来卫生保持的一直不错,几乎可以说是现在北方城市里卫生环境最好的了。2二月份,西咸新区顺利代管给西安,解决了行政割裂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用地的问题。西咸一体化自栗战书主政西安时始(2002),十五年才正式迈出这一步。从那之后,西咸新区各种投资来了,海航物流、绿地集团、华侨城、宝能在西咸的投资纷纷开始落地。以前空港新城招商的时候,很多且考虑到员工无法拥有西安户口和福利,不愿落户到空港新城境内,现在问题解决了,海航来了,划转旗下资产,目标是三年内进入世界五百强,要知道整个中国西部只有两家世界五百强(延长、陕煤,都是西安的)。沣东新城各项规划如火如荼,欢乐谷落地,绿地501西部第一高楼尘埃落定,投资如若虎狼之势。绿地501米西部第一高楼“丝路国际中心”效果图从开元路打通开始,各区县开始密集打通断头路,五月前就打通了好几条。说明不是打不通的问题,是以前完全不重视,不想管,懒得管。3招商还用多说吗?绿地投资沣东501西部第一高楼,万达投资660亿万达城,1000亿省内新建10座万达广场;中建500亿徐家湾地区改造,国内城改最大ppp项目,华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海康威视西安研发中心,比亚迪旗下三大高端制造项目以及云轨23号线,华润巨资参投西安全运会体育中心周边建设、新建浐灞丝路国际会展中心,改造电视塔区域新建西安第二座万象城;海航整合总资产超过1800亿元,将西安打造成中国的“孟菲斯”,目标三年内进世界五百强;京东全球物流总部、无人系统产业中心和京东云运营中心三大项目落户西安航天基地;三星二期开建在即,建成后将是海外最大工厂;吉利整车制造项目落户高陵;星巴克数量快速增长,已经突破五十。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项目效果图七月马云还要带3000亿来西安寻找投资意向,这半年每个月西安新设企业数都排在全国城市前五,增长迅猛,遑论王书记每个月都要拉来浙商投资,市长书记亲赴德国香港招商,然而这仅仅只是西安今年半年的招商战绩。4年初的时候落户制度放开,亦推出了西安市人才吸引计划,半年内人口增长迅速,有力的打脸了那些说西安吸引力不足,人口流失的说法。以前只是落户制度太严格,不知前任书记在想什么,全国城市都在抢人大战,西安的落户难度居然排在全国前十?这半年书记和市长也没少往西交大、西工大、西电跑,跟本地高校搞好关系,支持大学生创业,引进创业咖啡街区。留住人才,这方面工作真没少做。西电学子应该是感触最深的,连接大学城的云轨也要开建了。永康书记半年内三次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调研5还有车让人,这点真的让人很骄傲!!朋友来西安玩,被车礼让感到特别惊讶,说西安是第一个车主动礼让行人的北方城市,以前只在杭州见过。经过一个月的车让人行动,西安的行车秩序改善明显,相信每一个在西安生活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一点的巨大变化。就连央视新闻也来西安航拍直播车让人,一方面是鼓励赞扬,另一方面是北京最近也要开始大力推行车让人。西安外环高速规划图各种规划升级,地铁线路24条,沣东中央商务区,四主一辅火车站建设…不胜枚举……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断头路打通,各种立交建设上马,昆明路快速路,建工路快速路,东南二环整体改造,地铁加速,三期建设规划前期工作基本完毕,发改委批复后即可开工;西安外环南端开工建设,咸阳机场三期扩建……6开发区走向实质整合,高新区书记李毅兼任航天基地书记,科技创新产业主导之路形成合力,经开区书记李婧兼任航空基地书记,打造富阎板块,再补工业短板,打造制造业城市。同时这两位书记由市委常委高配专职兼任,可见市上对于开发区整合形成合力的决心!城市绿化工程建设,王书记提出要多种常绿树种,大树,景观树,见缝插树,唐延路快种成森林了,环城南路全部换成银杏,北大街换成桂花,主干道、二环,绕城,铁路沿线绿化都在更新,西安目前的城市绿化绝对毫无疑问是北方城市里搞得最好的。城市治理工作也悄然开展,每天的和每月的电视问政,曝光的问题基本都能解决,据传被诟病多年的长安区独立公交也即将被整合进公交五公司!工商行政部分服务态度也明显改善,至少感觉在王书记的带动下,西安的各部门是动起来了,不再是以前那种屁事不管放弃治疗的状态。7五年以后,西安火车站改造完成,地铁运营八条以上,米字形高铁基本建成、五大火车站建成运营,全运会成功举办,西咸新区规模初现,现代化商圈建成,昆明池蓄水完成,机场三期扩建完成,城市基础设施焕然一新,那时的西安一定会非常美好,这一切都是完全可以想象的。西安火车站改造效果图斗门水库项目(昆明池)规划图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西安港越做越强,中欧班列越来越远,空港物流蓄势待发,城市基础设施新上台阶,新区新城规模初现,老城区改造有条不紊,五年时间,西安的综合竞争力重新追上成渝汉应该不存在问题。有人说2017是大西安元年有人说永康书记为西安带来了“永康新政”的确,2017年西安的改变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未来的西安将会变成我们期待的样子!— THE END —文-薛一山/编辑-小西君征稿启事『醉爱西安』公开征稿啦!内容须原创首发,与西安、陕西相关,包括城市经济发展、重大项目爆料、热点社会事件分析等,文章经采用后,将奉上800-1000元丰厚稿酬。投稿邮箱:小西君感谢大家的关注合作微信/电话:与小西君一起发现醉美西安●吃在陕西 陕西民俗村最火小吃TOP10!你吃过几个?●盛地美景 天气刚一热,西安11区2县就撕起来了!●城市之变 三带多轴多中心,大西安的未来都在这张图里!●别样陕西 2017陕西全面爆发,将建这“五大中心”!●历史人文 四年后,这里将建成西安最美的唐文化街区!●西安之变 陕西自贸区正式挂牌,将带给我们哪些福利?●城市探秘 当赵雷的《成都》遇见《西安》,刷爆朋友圈!●游山玩水 陕西这些吓人的景点一般人不敢去!●民俗探索 陕西地名谜语大全,考验你智商的时候到了~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西安未来发展重点区域
此时有人在和您一起浏览筑龙优搜库
课时数:59
评论:1085
课时数:16
评论:1029
课时数:61
课时数:16
课时数:21
西安未来发展重点区域相关专题推荐我国第9个中心城市出现 西安未来发展前景如何?_股城理财
我国第9个中心城市出现 西安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发布:股城理财
近年来我国各地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不少地区都显现出很强的发展潜力,而各地的全面发展也成了一个大。2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中平原发展规划》,西安被划分我国第9个中心城市,那么西安未来发展前景如何?下文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我国第9个中心城市
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有一点特别引人注目:西安被划分我国第9个中心城市,明确提出了“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这意味着,西安这座雄踞关中的千年古都,将正式跻身于“国家中心城市”之列。在全国范围内,西安是第九个获此地位的都市。第9个中心城市
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第三章“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空间格局”第三节“优化城市规模结构”中,提出了“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做强重要节点城市”“培育发展中小城市”等目标。
仅从名称上看,“国家中心城市”指的应当是足以作为某些功能中心,为全国服务的特大都市。在体量较小的国家,这样的“中心城市”大概只会有一两个。但是,对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而言,国家发展无疑需要更多的“中心”。每个“中心城市”,都要同时起到作为地区中心提振该地区发展,以及作为国家中心为国家全局发展这两大功能。对于这样的城市,无疑有极高的要求。
未来西安的发展前景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中国中心关中平原),具有发展大交通的天然优势。
二、雄厚的科教研实力,历史文化的沉淀积累,蓄势厚发。是全世界认同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强势的與论导向。
三、国家政策的优势带动和政策依托。
四、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结构整体比较合理,落后产能稍前已退出。
最后要说的一点是,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向来政策都是影响的一大要素,西安被划分我国第9个中心城市后,相信以后的发展空间会更大。西安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是哪个区?为什么?西安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是哪个区?为什么?掌中西安百家号西安目前正在蓄势待发,大力发展经济。很早之前西咸一体化也提上日程。我相信未来5年西安整个区域都需要大力发展。就目前看来,有以下几个区域应该是重点:西咸新区、未央区、高新区、长安区。西咸新区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区域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规划控制面积882平方公里。西咸新区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教育科技人才汇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如果就西安的行政区来看,西安的经济正在飞速上涨。未来几年西安应该会大力发展各个不完善区域。从目前来看,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浐灞区和西咸新区是重点,原因很简单,浐灞是全西安自然生态最好的区域,唯一三地铁始发的一个区,暂且不说现在的这个城(万达)那个城的,今年的政府的一个新闻也间接证实了这一说法,未来5面年把新寺十字打造成第二个小寨商圈。也有网友说,如果不考虑西咸新区,应该是长安区发展潜力最大。原因是,一,长安区土地面积最大,而且大部土地有待开发利用。在大西安发展中,土地首当最宝贵资源。二,人口最多,超过了一百万,具有潜在的消费能力。三,受惠于中央国家公园~秦岭北麓自然保护区战略定位,必然以生态环境为优先发展,现在巳经初现大美大绿的景观。四、长安作为唐朝都城,具有中华复兴伟大梦想的响亮历史名片,这是其他城区不可比的独特优势。你认为西安在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是哪个区呢?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掌中西安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分享西安生活资讯自媒体平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大风号出品
未来4年大西安将这样发展!真的太期待!
原标题:未来4年大西安将这样发展!真的太期待!未来四年大西安将如何发展?将会发生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小布带来的这条重磅消息饱含了你所有的期待!快跟随小布一起看过来吧!到2021年西安城市竞争力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排位显著提升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日益增强“大西安”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近日,《大西安(西安市—西咸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正式印发。规划范围是西安市行政辖区+西咸新区,规划面积10745平方公里。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以上  《规划》明确,到2021年,“大西安”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城市集聚力、辐射力、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建成。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以上,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3万元左右。各功能板块发展定位进一步明晰,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左右。  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5.6%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以上。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全面建成,“一带一路”五大中心地位明显提升,进出口总值达到600亿美元,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0亿美元以上。生态屏障进一步强化,治污减霾强力推进,渭河干流消灭劣Ⅴ类水体,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取得新进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制度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率先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5531”计划  大西安将建设国家高端人才培养中心。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吸引更多国内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领高水平发展,以人才优势增创发展优势。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5531”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和培养国内外顶尖人才50名左右,国家级领军人才300名左右,地方级领军人才1000名左右。  同时建立重点工程技术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100个,引进优秀创业团队和创新团队1000个,人才竞争力和人才贡献率居于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吸引更多海内外高端人才和年轻人。发挥西安教育资源优势,把西安打造成“一带一路”人力资源培养与交流中心、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建设人才评价与职称评定的新体系。在境外设立引进海外人才预孵化基地,创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按规定办理2—5年有效期的《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和居留许可。推动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拓展  大西安将加快产业业态和模式创新。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充分发挥西安互联网骨干网的区位优势和网络支撑优势,加快推进九大“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序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创新能力,催生经济发展新业态。到2021年,基本建立具有西安特色的“互联网+”发展新模式。  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积极推广“陕鼓服务”模式,鼓励优势制造业企业“裂变”专业优势,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科技型优势中小企业凭借自身技术、人才优势,开展工业设计服务、科技管理咨询等业务模式,推动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拓展。到2021年,全市制造业龙头企业服务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30%以上。  积极引导企业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要求,加快商业模式由B2C(企业到用户)向C2B(用户向企业)创新,支持个人利用网络平台,开展O2O(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交易,激活社会资源,发展分享型经济。到2021年城乡学校互建联合体达到140个 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实施13年免费教育。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广“名校+”模式,通过“名校+农校”“名校+薄校”“名校+新校”等多种形式,加快组建城乡教育联合体。到2021年,城乡学校互建联合体达到140个。学前教育毛入学率稳定在98.5%左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稳定在98.3%以上,三类残疾儿童和少年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全市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  以提升市属高校水平为目标,加大对西安文理学院的支持力度,增强学院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使其学科门类不断完善,设施设备逐步完备,力争成为颇具实力的“西安大学”。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以巩固和深化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为重点,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覆盖,并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形成“三轴两带多中心多组团”发展格局  《规划》提出,要提升区域发展承载能力,秉承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特色化的城市形态、现代化的城市文态、优美化的城市生态“四态合一”的规划理念,在省市共建大西安的总体格局下,进一步优化城镇格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建设华夏人文之都、美丽山水之城,打造“魅力古城,品质西安”。  大力优化超大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实施“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战略,形成大西安“三轴两带多中心多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  三轴指:南北方向贯穿大西安的古都文化传承轴、科技创新轴、国际开放轴。两带包括:东西横向上的秦岭生态带、渭河生态带。  多中心是指:以西安中心城区为主体,以文化旅游、现代服务功能为主,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商贸、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建设未来西安城市形象的核心区;以沣东新城科技统筹板块和沣西新城中心商贸服务区、国际文化中心为核心,打造以现代商贸、高新技术为主的新中心;以浐灞生态区欧亚经济论坛、丝路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港务区国际陆港、西安体育中心为中心,打造生态型现代服务东部新中心。多组团涵盖了东部新城、高新科学城等10大新城,纺织城创意片区、军民融合创新谷片区等10大片区,以及50个左右特色小镇、50个左右各类综合体。构建“364”产业发展体系 着眼于弥补工业、金融、文化三大产业发展短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三廊一角一通道”建设,加快改造传统产业,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364”产业发展体系。  扩大工业投资,建立100亿元工业发展基金,通过参股方式支持各类股权投资企业,共同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以贷款贴息、以奖代补、股权投入等方式,引导基金向工业领域企业及技术创新项目进行投资,确保工业投资年增长率超过10%。建立健全消费维权体制机制,大力开展“放心消费城市”创建活动。  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推进西安与全球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到2021年,进出口总值超过600亿美元,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0亿美元以上,实际利用内资达到4000亿元以上,在西安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00家以上。打造“7×24”小时全天候综合服务平台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办事指南,用百姓获得感丈量“放管服”成效。到2021年,“最多跑一次”事项不得低于政务服务事项总数的85%。整合各类非应急服务热线,优化“12345”服务热线功能,打造“7×24”小时全天候综合服务平台。  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全流程网上商事登记管理模式。并优化行政区划及开发区体制机制。按照“有利于古城保护、有利于历史文化特色彰显、有利于产业协调推进、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适时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不断优化开发区与行政区的管理范围和事权关系,建立开发区与区县“优势互补、融合共享”的新型合作机制。  进一步厘清开发区与市级部门、区县的责权利关系,建立市级统筹协调机制和项目流转补偿机制,推进开发区之间的有序竞争与错位发展,充分释放开发区的能量和活力。新增三级综合医院21所  《规划》明确,大西安将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市、县(区)两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搭建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和患者电子病历数据管理中心,建设互联共享的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网络,实现居民全市范围内就诊“一卡通”。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探索全科医生收入与签约履约挂钩机制,确保每万名居民至少有2名全科医生(含中医),实现患者首诊在基层。到2021年,新增三级综合医院21所,新增二级综合医院27所,市级医院床位规模平均达到1000张以上,区县医院床位规模平均达到500张以上。  在城区建立医疗联合体加全科医师模式,在远郊区县建立县镇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模式。综合运用医疗、医保、药品、价格、信息等手段,形成不同层级医疗机构间紧密稳定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首诊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制度,到2021年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以上。  同时,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在全市149个老旧社区安装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西安渭河生态景观区全民健身园区”。到2021年,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00万,公共体育服务覆盖全民。  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全市养老服务设施覆盖100%城市社区和80%以上农村社区,养老床位总数达到6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低于40%,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比例达到80%以上;健全市、区县、街(镇)、社区(村)四级养老管理和服务网络。到2021年西咸新区城市人口116万人  大西安将建设国际水准中心城区。重点建设大西安都市核心区,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合理控制中心城区规模,按国际化大都市标准建设中心城区。实施中心城区转型发展计划和古城复兴计划,弱化城墙内行政功能,强化文化、旅游、金融、娱乐功能。建设西咸新区新中心,到2021年,西咸新区城市人口116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达到27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60个特色小城镇,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  积极推动远郊县域发展,到2021年,7个远郊区县经济总量实现翻番,达到3000亿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和随迁家属、城中村和棚户区人口为重点,全面放开副中心城市、城市组团和建制镇落户限制,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居住落户。  大西安将积极申请国家海绵城市试点,结合城市道路建设和区域综合改造、人防工程、地铁建设、城市线网落地等工程,建设约22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  加快中心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雨污分流管道改造、环卫公共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扩建、新建污水处理厂20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8.6万吨/日。新建污泥无害化处置厂6座,日处理能力1500吨。新建再生水利用管道88.6公里,日增再生水利用量10万吨。提升垃圾处理能力,到2021年,五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四座餐厨垃圾处理厂和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建成并投入运行,城市生活垃圾集中收运覆盖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前端分类覆盖率达到95%,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2%。打造“三廊一角一通道”产业发展格局  打造“三廊一角一通道”产业发展格局。  建设以高新区为引领,“高新区+航天基地+沣东新城+沣西新城+大学城+科研院所”等区域为依托的科创大走廊,打造“创新增长极”;  以经开区为引领,“经开区+高陵组团+临潼组团+航空基地+富阎板块”等区域为依托的工业大走廊,打造“工业增长极”;  以曲江新区为引领,“曲江新区+楼观道文化展示区+白鹿原+临潼景区”等区域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大走廊,打造“文化产业增长极”。  建设以高新科技金融区为核心—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区—曲江浐灞文化金融、新金融试验区为支撑的金融“金三角”,打造“金融增长极”。  建设以“国际港务区+空港新城+浐灞生态区”等区域为依托的对外开放通道,打造“开放增长极”。  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节能与新能源汽车6个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量分别达到3000家和20000家,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7%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5.6%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以上。实力大幅增强。  到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50亿元以上的企业数量较2016年翻一番,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00家以上,成为创业板、中小企业板、新三板等上市挂牌企业的主要群体。2021年民间投资突破5000亿元match  积极推进国企改革“五项试点”,加快“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促进市级部门与所属国有企业脱钩。并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制定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制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改革措施,加快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引入各类社会资本。  加快实施“民营经济倍增计划”,到2021年,“四上”民营企业数量实现翻番,民间投资突破5000亿元,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到60%以上。出台民营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扩大PPP项目数量。严厉惩处不正当竞争行为,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不低于99%match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不低于99%。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有序衔接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制度,积极推进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保险协调发展,落实异地就医医保结算政策,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城乡妇女生育医疗保健实现全覆盖。  筑牢社会救助底线,提高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水平。加强社会救助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申请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率达100%。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社会救助。  全面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建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5.4万套(户)。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提高建设质量,着力解决城镇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完成73个棚户区改造,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3%以上。形成“345”立体综合交通发展体系match  构建大西安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布局国家级、区域级、都市级等三级综合枢纽,铁路、公路、航空、城市交通等四张交通网络,综合交通云计算、综合交通协同管理、综合交通结算支付、公众信息服务、物流信息服务等五个服务平台,形成“345”立体综合交通发展体系。  建设三级综合枢纽。以“面向全国、辐射国际”为目标布局国家级枢纽,构建丝路大通道,提升立体交通国际开放度。国家级客运枢纽包括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站、西安北站;国家级综合货运枢纽包括国际港务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打造区域铁路运输中心。在郑西、西宝、西成、大西4条高铁线路基础上,加快银西、包西、西武、西合、西渝、西海高铁和关中环线城际铁路建设,打造辐射关中城市群、陕甘宁革命老区、呼包银榆经济区,连接成渝、北部湾、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的“米”字形高铁大通道。到2021年,高铁线路达到8条,形成1小时到达关中城市群、3小时到达周边城市群、4至6小时到达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出行格局。  构建航空开放门户,打造中国“孟菲斯”,构建“覆盖国内、通达全球”的空中开放大通道。到2021年,国际客运航线突破75条,全货运航线突破20条,国际通航点突破100个,旅客吞吐量达到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50万吨。促进空港、陆港“双港”联动,构建内陆开发开放国际门户。开通运营地铁一号线二期、四号线、五号线一期、五号线二期、六号线一期、六号线二期及九号线(临潼线)7个项目,到2021年,地铁运营里程达到243公里以上,基本实现网络化运营。争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match  大西安将争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数字化+”四个行动计划,加快推进通航产业园等15个总投资1123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打造10个以上100亿元龙头企业,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  推动“互联网+制造业+创意设计”发展。实施“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数字化+”四个行动计划,支持重点制造企业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同,促进设计、生产、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发展服务性制造业、定制化制造业。实施城市有机更新match  深化土地供给侧改革,坚持“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加快土地管理向科学规划、统一管理、集中储备、有序供应、集约利用、规划融合转变。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原则的随机抽查监管制度;建立完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年度报告制度;建立健全诚信表彰和失信惩戒机制。  深化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拓展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功能,推进技术开发、技术转让、集成化服务等技术交易。到2021年,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本地转化率超过50%。  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形成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实现各类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电子化,逐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从依托有形场所向以电子化平台为主转变。构建林城水韵大格局match  加强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将166公里的环山路打造成生态旅游线路,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加快渭河流域生态修复,对城市水系进行保护、利用、整治、开发及提升,打造西安城市“库、河、湖、池、渠”连通的水系网络体系、防洪安全体系、水生态修复体系、水资源保障体系、水景观文化体系,生态修复“八水绕长安”。  规划布局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有序推进公园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和生产绿地等建设。每年增绿不少于500万平方米,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花、移步入园。建设杜陵万亩森林工程、公式河生态公园、滈河生态湿地公园,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位,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森林覆盖率超过48%。3年时间集中打通55条断头路 《规划》指出,将建设市域快速路网。按照“半小时出城、1小时出市”的标准,加快建成西安南三环—鄠邑、东三环—临潼、北三环—阎良快速路。加快凤城八路与太华路立交、秦汉大道与西铜路立交等工程和阿房路、团结路等12个分流道路项目建设,用3年时间集中打通55条断头路,完善西安火车站和纺织城火车站周边路网。规划建设昆明路、朱宏路、北辰大道等一批二环三环绕城快速连接工程。  实施三环路快速提升改造项目,优化解决一百多个堵点。全面形成西咸新区“两环六放射”的快速交通廊道、“五纵五横”区内主干道路网、轨道交通与快捷公交组成的公共交通网络。  搭建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建立综合交通信息智能云计算中心,形成综合交通地理信息“一张图”,构建交通行业通信“一张网”,推行行业信息系统安全认证“一把锁”,实现基础数据共用、关联数据交换共享。建设“公交都市”示范城市。以方便广大市民出行为方向,推进出租车行业市场化改革,加快换乘枢纽及步行道、自行车道、公共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match  优化提升文化产业、旅游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4大支柱服务业。其中,发挥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引领作用,提升西安文化产业国际影响力,打造中华文化展示中心,到202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全市文化企业数量突破2万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突破500家,比2016年翻一番。  打造西安文化产业品牌,5年内全市至少建成挂牌10个国家级或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打造具有国际化大都市水准的文化演艺中心、动漫和网络游戏研发制作中心、文化会展中心和古玩艺术品鉴赏交易中心。  实施“文化+”战略,实施《大西安历史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发挥曲江新区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跨区域资源整合,建设“曲江新区+楼观道文化展示区+白鹿原+临潼景区”等区域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大走廊。实施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match  大西安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简化投资审核程序。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制定企业投资负面清单产业目录并向社会公开,对关系国家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以外的企业投资项目,均实行备案管理,一律不再核准。  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等服务领域的开放。进一步明确实施特许经营的行业领域,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清理和消除各类隐性壁垒。  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企业“走出去”的窗口和综合服务平台。确立企业对外投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建立对外投资合作“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强境外投资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完善境外资产和人员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保障体系。2021年军民融合产业营收超3300亿元match  加快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省、市和国家有关部委、军工单位共同推进的军民融合体制创新机制,建立军工资质统一受理机制,聚焦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西安地区的军工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合作。军民融合产业到2021年营业收入超过3300亿元,军工经济增加值对区域GDP贡献率达到10%以上,民参军企业数量达到500家以上,国防专利转民用数量年均增长20%,军事领域对于民用高技术成果采用率达到60%。  同时,加快军民融合成果的市场转化与军民融合资源开放共享。围绕西安军工领域优势资源展开创新试点,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等优势军民融合产业。出台军工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建设军民融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选择一批国家(国防)重点实验室、重大试验设施和科研基础设施,利用西安科技资源大市场进行开放共享试点,按照对外服务量给予资金补贴。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军民两用试点,争取放开民用通航空域,申建西安蓝田通用航空机场,开放临潼窑村、鄠邑等军用机场,实行军民共用。  加快推进军转民、民融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按照“点面结合、一区多园”的推进方式,开展军民深度融合示范,促进更多企业和重大项目聚集,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match  以建设最具东方神韵的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突出西安古都历史文化魅力和自然山水特色,实施“大旅游”战略,完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功能,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变线性旅游为板块旅游,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加快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到2021年,接待游客突破2.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7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  加快推广西安·世界古都、长安·丝路起点、秦岭·世界名山三大品牌,打造皇城区文化商贸、曲江文化旅游、浐灞国际会议与生态度假、临潼秦唐文化与度假、秦岭楼观道文化等十三大旅游集聚区。  加快以信息和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优化以西安旅游网为中心的在线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引导和推动旅游企业开展智慧旅游建设。建立市、区(县)、企业三级旅游咨询服务体系。  此外,着眼于补齐金融业短板,全力加快金融“金三角”建设,全面提升金融创新力、集聚力、辐射力,打造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到2021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30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到13%以上,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到2021年,全市上市企业突破10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300家,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达到40%。国际友好城市及友好交流城市达100个左右match  大西安将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构筑对外开放大通道,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申建“一带一路”改革示范城市,精准对接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着力完善东西互济、内外互融的全方位开放合作体系,形成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对外开放经济走廊。  深化对内区域合作,实施区域联动发展战略,加强与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中原、成渝等城市群战略互动,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同时,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拓展“海外西安”发展空间,在全球范围布局产业链和供应链。  营造国际化的城市氛围。深化同现有国际友好城市及友好交流城市的交流合作,争取国际友好城市及友好交流城市达到100个左右。吸引和集聚各类国际组织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争取更多国际商会、协会和国际经贸促进机构落户西安。推进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match  在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方面,大西安将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完善立法项目征集、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强化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建立健全各级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和“智慧政务”建设,探索实行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  同时,构建多元共建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政府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创新培育社会组织,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并壮大志愿者队伍,到2021年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居民人口比例高于13%。  进一步理清街道(乡镇)与社区(村)的权责边界,宣传落实村委会组织法,健全村(居)民自治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到2021年基层民主参选率高于90%。建立20个标准化基层司法所。开展科研院所创新激励试点match  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以“事改企”和优化利益分配为重点,积极做好各类科研院所创新改革试点,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健全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鼓励院企分离,探索实施混合所有制,开展科研人员持股试点,加大股权和期权激励。  开展科研院所创新激励试点,研究创新成果转化利益分配制度和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与利益分配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转制科研院所,试行开展员工持股,提高科技成果完成人或团队转化成果的积极性。  抓好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试点运营平台、西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中国—以色列创新示范园、欧亚创意设计园等承载平台建设,建设“丝路创新驿站”联盟,聚集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推动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着力发展5大重点服务业match  根据《规划》,大西安将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会展业、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健康服务业5大重点服务业。加快提升国际陆港、航空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口岸等四大功能区建设,支持和加快出口加工区A区升级为西安经开综合保税区,加快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核心的“两港三园三体系十中心”物流项目建设。  将西安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大力发展学术会议和企业年会。积极开展西安—西咸新区云计算服务创新试点示范,打造面向日韩、欧美的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推动“西安服务”走向世界。到2021年,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200亿元;大西安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6300亿元;全市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左右。建成大西安中心城区15分钟文化圈match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健全市、区(县)、街(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成大西安中心城区15分钟文化圈、乡镇30分钟文化圈。力争到2021年,全市图书(文化)馆达到文化部等级评估三级以上标准。  100%社区建立妇女之家工作阵地,95%以上城乡社区建立儿童友好家园,新建居民小区设立儿童活动场所。加快建设“博物馆之城”,推动智慧型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支持关中民俗博物院等民营博物馆加快发展,年内新增博物馆3至5座。  扩大文化国际影响力。深入挖掘周、秦、汉、唐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开展“古镇、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认定、建档,恢复好、保护好、展示好西安的古遗址、老街区、老宅院、名建筑,让市民“记得住乡愁”。规划建设5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match  扎实推进铁腕治霾工作,重点治理PM2.5和PM10,综合施策治理雾霾。加大对重点工业区域大气固定污染源的控制,全面开展“十小”企业取缔工作,专项整治“十大”重点行业。推进机动车污染排放综合管控体系建设,建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智能化管控平台,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大力淘汰黄标车、老旧车。  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和信息化监管体系,加快实现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运营,建成江村沟生活垃圾处理厂四期工程,在高陵、沣东新城等区域规划建设5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规划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和西安固废环保产业园。  深入推进“美丽西安·绿色家园”行动,持续推进“烟头革命”“厕所革命”,落实“路长制”“所长制”。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行“村收集、乡运输、县(区)处理”的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到2021年,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无害化处理率、分类覆盖率分别达到98%、85%和80%,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60%。  推行绿色发展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目标考评体系,提高生态文明指标的考核权重。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离任审计制度和责任终身追究制,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制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建成500个以上各类众创载体match  全面完善双创服务体系。对经认定的载体及载体内在孵企业,比照省级孵化器和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经费补助。对入驻创业载体的专业服务机构,给予空间使用费补助;将专业服务人才纳入市级人才计划,享受同等优惠政策。  打造“创业西安”城市品牌,大力开展创业西安行、创业大赛、创业论坛、创业培训等活动。做强双创孵化示范平台,稳步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模式,构建“5552”成长格局,不断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园区”的全过程孵化服务链条。力争到2021年,建成500个以上各类众创载体,载体总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以上。  《规划》提出,要完善创新政策环境、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以三星闪存芯片项目为引领,提升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封装、电子级硅材料等优势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实施2025先进制造攀登计划,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促进农产品地理标识和绿色品牌发展match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优化生态”为目标,围绕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总体战略,紧紧依托城市在资金、科技、消费、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优化整合农业资源,提升“一区、三带、七板块”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开发农产品期货交易新品种,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推进全市镇村网络全覆盖,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广“互联网+现代农业”,提高全市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游合一”,促进农产品地理标识和绿色品牌发展,做大做强周至猕猴桃、临潼石榴、鄠邑葡萄、灞桥樱桃、蓝田核桃、阎良甜瓜等区域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  到2021年,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超过200个,总面积超过60万亩,总产值超过70亿元。精准帮扶率达到全国一流match  以“12345”为目标,积极推广蓝田董岭村等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经验,创新扶贫方式,确保移民易地搬迁入住率达到全省一流,精准识别率、精准退出率达到100%,精准帮扶率达到全国一流,群众满意度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同时,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积极推进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促进城乡、行业及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关系更加合理。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并重,继续完善以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整体推进430个总投资21194亿元重大项目建设  《规划》指出,围绕今后五年大西安规划目标与建设任务,要举全市之力,实施“重大项目支撑计划”,以重大项目的引进、建设、投产(用)推动大西安快速发展。在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实施八大工程,整体推进430个总投资21194亿元的重大项目建设,继续完善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对涉及产业发展、民生福祉等重大项目,优先予以土地保障。  同时,加强资金、土地等要素的保障,加快构建“贷、投、债、股、信、险、财、租”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优先安排涉及民生、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领域的财政支出。并健全规划考核机制,制定《规划》分解落实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建立健全重要目标任务实施跟踪反馈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动态管理。未来四年的西安是不是越来越让你期待了!西安将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共同见证!来源:西安发布西安在线本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合作电话:、微信:AV08888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西安在线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关注行业发展动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