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盛行限塑简述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对象手段该如何打补丁?

发改委拟将“限塑令” 延伸至电商、快递、外卖等领域
日消息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经常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存在。近年来,以电商为首的平台经济发展势头正旺,由此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如何协调绿色发展&的问题。
电商平台线下物流产出海量的快递包装盒,外卖平台日以万计的一次性白色塑料垃圾&&都成为亟待解决的环保难题。对此,不论是电商还是外卖平台,都积极在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推出可循环使用的&共享快递盒&以及&青山计划&等。
国家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法律政策约束企业,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在11月2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
此次专题询问中,以&快递、外卖等行业的过度包装问题&为讨论焦点之一。显然,外卖已发展成用户的每日刚需,大量使用的餐盒无疑加重了白色污染。据美团外卖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美团外卖日接单量达1200万份。有媒体统计,按照每份订单消耗1个塑料袋和1个餐盒,每日约有2400万个塑料制品被消耗。
面对如此惊人庞大的 &白色消耗&以及快递行业海量的纸盒包装,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日前已经出台了《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实施方案》,正在协调起草《关于推广标准托盘、发展单元化物流的意见》。
下一步,将及时调整相关的政策,准备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调整&限塑令&,研究制定在电商、快递、外卖等行业率先限制一系列不可降解塑料包装使用的相关实施方案,并且督促地方,特别是城市加大落实的力度。
那么作为个体,对环保的责任更是义不容辞,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纸盒包装,为绿色环保奉献一己之力。
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京)字第07618号
北京市网监中心备案编号:55号
驱动中国官方微信
(C)驱动中国&Qu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复制必究&京ICP备号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京)字第07618号第44期 外卖行业也应出台“限塑令”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 >
第44期 外卖行业也应出台“限塑令”
发布时间: 10:53
  民进常州市委钱开宁反映: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餐饮外卖行业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据统计,仅截至2016年上半年,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就已经达到1.5亿,同比增长31.8%。而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餐饮外卖市场呈爆炸式发展,交易规模约1524亿元,相比2015年的459亿元增加了232%。
  但是,随着餐饮外卖进入爆发式增长期,塑料污染也开始爆发式增长。目前超过95%的商家使用的都是塑料外卖餐盒,而如果每一个外卖订单平均使用2个餐盒,则各大网络订餐平台完成一天的订餐量就需要超过4000万个餐盒,也就是说,每年将产生近150亿个餐盒。除了餐盒,还有大量的塑料汤匙、塑料汤杯、包装用塑料袋等大量的塑料制品进入垃圾箱。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产生的塑料餐盒垃圾超过200万吨,其中绝大部分最后都被直接焚烧或填埋,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污染。造成这样大规模的环境污染背后,除了餐盒数量急剧增加,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缺乏政策引导。早在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限塑令&。但是,&限塑令&的针对范围仅仅包括了塑料购物袋,对于塑料餐盒则没有任何限制。因此餐饮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基本都会选择一次性的塑料餐盒。
  第二、回收存在困难。由于塑料制品回收价格低,使用过的塑料餐盒上又附着油污、菜汤、米饭等,就让其无法直接回收再利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拾荒者还是回收企业,都不会选择需要再次清洗、去油污的塑料餐盒,这也就直接导致其无法进入塑料回收系统,只能进入垃圾处理系统。
  第三、环保意识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群众对于使用垃圾循环利用、回收等都缺乏足够的认识,比如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试点的&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已经走入死胡同。
  餐饮外卖行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已经到了必须治理的程度,相关部门应当尽快重视并且采取有效手段,让外卖行业不再成为新的&环境杀手&。为此建议:
  一、出台&外卖限塑令&。相关部门应当借鉴此前关于购物袋的&限塑令&,出台专门针对餐饮外卖行业的&限塑令&。比如全面禁止餐饮商家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餐盒或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同时,&外卖限塑令&要更好地依托订餐平台进行监管,比如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在平台上开设举报通道鼓励订餐客户对违规商家进行举报,并且给予一定奖励。由于餐饮外卖基本依托于订餐平台,因此&外卖限塑令&可以比购物袋等具有更好的监管效果。
  二、加快推广&铝箔餐盒&等新型材料。相对于塑料餐盒,铝箔餐盒成本稍高,但是其回收再利用率非常高,回收成本也非常低。铝的循环再生可高达25次,使用寿命也长达二、三百年;每生产一顿再生铝只需要用到原铝生产不到10%的能耗;此外,铝箔餐盒置于土中两到三年就可以风化,对土地不会形成持续伤害。早在北京奥运会、上海APEC会议、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期间,铝箔餐盒就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因此,在&限塑令&的基础上,还应该向餐饮企业推广铝箔餐盒,并且由政府牵头,向生产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和资金利率优惠,以降低使用成本。
  三、设置专门的&外卖回收点&。相关部门可以借鉴废旧电池回收等相关工作经验,针对外卖餐盒开展专门的回收工作。比如在小区内、商务区内等人口密集、购买餐饮外卖集中区域设置专门的&外卖餐盒回收垃圾箱&,以促进外卖餐盒进入回收产业链。同时,对于外卖餐盒回收,要加强宣传,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好自媒体对年轻人的传播作用,可以通过订餐平台植入相关的宣传,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外卖餐盒的专项分类,来促进已经实行多年但是效果不佳的&垃圾分类&工作。外卖盛行,限塑政策要打补丁-中国新闻网
外卖盛行,限塑政策要打补丁
日 14:56 光明日报
  外卖盛行,限塑政策要打补丁  【光明时评】  1902年塑料袋问世,随后便在世界各地投入量产。但百年之后,它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成为困扰全球环境的普遍问题。从2008年国家发布限塑令至今,已过去整整十年,但随着快递业以及外卖业兴起,新问题随之出现。近日,商务部等部委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领域和企业过量使用塑料包装,白色污染问题有抬头趋势,电子商务绿色包装技术和管理规范行业标准将在近期发布。  笔者长期在塑料包装行业工作,不可否认,限塑令对中国塑料袋消耗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白色垃圾治理取得一定成效。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超市、商场的塑料袋使用量普遍减少三分之二以上,累计减少塑料袋140万吨左右,相当于节约840万吨石油;共节约700亿个塑料包装袋,平均每年约87.5亿个。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限塑令的执行仍存在问题:一是监管措施和配套措施不到位,导致法令本身可操作性不强,在各部门政策执行过程中如何协调配合方面,缺乏相关制度和操作细则;二是公众参与意愿匮乏,不愿牺牲生活便利性来配合政策执行,而在超市等场所可以购买塑料袋,彻底打消了免费使用时的道德顾虑,还引发部分人对限塑令的反感;三是受技术限制,没有研发成功在价格和实用性上优于塑料袋的替代产品。  不仅如此,政策制定者在限塑令颁布之初,没能预见到十年后快递和外卖成为都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给已经执行不佳的限塑令带来了全新挑战。数据显示,仅2016年全国快递行业就消耗塑料袋约147亿个,国内三大外卖平台一年至少消耗73亿个塑料包装,加起来远超每年节约下来的塑料袋,新的资源环境压力陡然增加。  因此,限塑的道路如何往下走,就是政府对政策“打补丁”能力的重大考验。商务部提到的电子商务绿色包装技术和管理规范行业标准固然是重要手段,但比照之前限塑令的执行,笔者认为,鼓励外卖平台、快递企业采用绿色包装以及对包装循环使用只是“治标”,“治本”还需国家制定专项扶植政策和激励机制,鼓励企业生产环保替代产品。目前已有高分子材料可以替代传统塑料包装袋,并在生物环境下自行分解,对人和环境都无毒害,值得试验并推广。  同时,激励公众参与监督、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限塑上的活跃程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改变公众消费习惯,这些举措结合才是长久之道。在笔者生活的江南城市,就活跃着一批志愿者,通过检查居民居住环境、商铺中的塑料垃圾等活动,为推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型社会作出不小贡献。  (作者:张凤翔,系海宁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秘书长)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谢飞君
  “限塑令”已经实施整整10年。200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10年过去了,效果当然有。如今国内绝大部分超市、商场内的塑料购物袋都需要付费,从客观上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但10年前无法预见的是,随着电商飞速发展,快递、外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使“限塑令”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从个体角度来看,“限塑令”并未改变塑料袋在一些传统使用范围内的免费使用情况,比如社区菜市场、临街小商铺、街边小摊点的超薄塑料袋仍是“零成本”使用。只有在较为正规的超市、商场里,人们才培养起用环保袋取代塑料袋或者付费使用塑料袋的习惯。当然,“付费使用”也一度让人把使用塑料袋的行为合理化。
  相比之下,真正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的目标还远未实现。要从根本上改变“白色污染”,需要改变塑料材料本身,即用生物可降解的材料替代传统的不可降解塑料。但目前我国对不可降解塑料产品的限制还不够严,在没有外部约束的情况下,从生产到终端流通环节,依旧是价格低廉的塑料袋大行其道。
  一方面是塑料袋存量难减,另一方面是一次性塑料用品又在网购、外卖、快递业中广泛使用。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 显示,2008年至2016年,我国快递业消耗塑料袋从82.68亿个增至约147亿个。就实际使用而言,伴随着每一次快递上门,纸箱外面厚厚的透明胶带和纸箱里面填放的塑料充气缓冲物都成了标配。同样是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快递业一年产生247亿米封箱胶带,长度可绕地球赤道425圈。和快递业一样快速崛起的还有国人的使用外卖需求。目前公开数据显示,国内三大外卖平台日订单量在2000万左右,每1单至少使用一个一次性打包盒、一套一次性餐具盒和一个塑料袋。这些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得“限塑令”效果大打折扣。基于这样的现状,需要重新审视“限塑令”的外部大环境,才有可能治理白色污染。
  考虑到快递、外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短期内很难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加强外卖平台的管理必须提上日程。网络外卖平台在过去几年的爆发式发展,客观上给城市运行和环境生态增加了巨大压力,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平台在遏制外卖污染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这项制度放到网络外卖平台实施,就意味着他们不能送完餐就完事,还要为餐具的回收再利用出谋划策,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我国环保法中也有类似的信息披露要求,让重点排污单位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在这点上,外卖企业也类似“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披露相关信息。
  当然,从长远来说,塑料制品的使用终究取决于人们的理念。如何引导人们在追求方便的同时提升环保意识,进而改变消费习惯才是终极的解决方案。只有当全社会的整体环保意识都更新了,才能直接有效地推动快递、外卖行业的相关企业去考虑产品替代、回收系统升级等问题。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限塑令,外卖,塑料袋,白色污染,快递业
网站编辑 - 蒲韬“限塑令”十年效果如何? 快递外卖包装有待绿色化
  商超塑料袋少用一大半(政策解读·限塑十年(上))
  快递外卖包装有待绿色化
  本报记者刘佳华祝大伟
  有这样两道选择题,你能答对吗?问题一:据国家邮政局报告,2016年全国快递行业消耗塑料袋约( )个——A.14.7万,B.147万,C.147亿。
  问题二:据公开数据,国内三大外卖平台日订单量2000万左右,1单至少1个塑料袋。按每袋0.06平方米估算,每天消耗塑料袋可铺满( )个足球场——A.16.8,B.168,C.1680。
  根据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日起,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
  10年过去,“限塑令”实施效果如何?互联网兴起,外卖快递领域成为塑料袋使用大户,实际情况怎样?10年前强调的线下商品零售场所,限塑令推行顺利吗?记者展开调查。
  北京市朝阳区某菜市场内,依然存在着供顾客免费使用的塑料袋。冷昊阳摄
  大型商超:使用量明显下降,替代品增加
  “请问您需要塑料袋吗?”在广西南宁华润万家超市东葛店,顾客结账时,收银员都会问一句。“不用了。”一位老人一边说,一边掏出折成几折的布袋。
  工作日下午,超市购物的多是老年人,记者观察近10分钟,20多名顾客付款离开,只有2名购买塑料袋。收银台有3种塑料袋,承重6公斤、8公斤和10公斤,价格分别为0.2元、0.3元和0.4元,袋上印有执行标准、规格、环保提示、生产单位等。超市客服副总经理张顶新介绍,每天客流量约5000人次,销售塑料袋1000个。
  限塑令在商超、药店执行情况良好,全市各大超市、商场塑料袋销售量明显下降,收费塑料袋使用量比限塑前减少近七成,南宁市工商部门市场规范管理科有关负责人说。
  在吉林长春欧亚春城超市,除了可降解塑料袋,还提供了多款布袋、纸盒、纸袋、编织筐等。副总经理李建鑫介绍,2016年销售了7.8万个布袋,44.4万多个可降解塑料袋;2017年销售10万多个布袋,约40.5万个可降解塑料袋,塑料袋销售量减少近4万个,消费者更多选择耐用的布袋。
  吉林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起禁止生产、销售、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吉林在全国第一个全面禁塑。如今,全省大型商超可降解塑料产品替换率达90%,市场供应主渠道已形成。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限塑以来至2016年,全国商超塑料袋使用量普遍减少2/3以上,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140万吨左右,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近3000万吨。
  小摊贩:超薄塑料袋大多免费提供,禁而难绝
  限塑令要求,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袋明码标价,不得无偿提供或将塑料袋价款隐含在商品总价内合并收取。但在一些场所,现实不容乐观。
  “每晚都有人来卖塑料袋,这种薄的我一般买5捆,每捆1元共30个,第二天几乎都用光。限塑令之后,厚袋子更贵了,我们要多花一些钱,但不会向顾客收塑料袋钱。”南宁某农贸市场一位摊主说。
  记者看到,商贩都备有塑料袋,超薄的占多数。顾客买菜时,摊主会主动套袋,有顾客接过袋子掂量一下,觉得袋子薄,还让摊主多套一个。有骑车来的,为了袋子挂在车把上牢靠,也会要求多套一两个。
  与市场两街之隔的小巷里,几个商贩在摆摊。一位卖水果的商贩展示了3种塑料袋,“这是能装10斤的,这是能装8斤的,都是9元3捆,这种薄的9元6捆。”薄塑料袋上没有任何标识。
  刚买完菜的李女士提着袋子说:“有的菜沾着土,有的带着水,用塑料袋提回家直接扔了,不心疼。如果用布袋子,还得收拾一下,不方便。卖菜的都会提供塑料袋。”
  南宁市工商部门市场规范管理科负责人说,限塑令在集贸市场执行情况不佳,特别是菜市场个体经营者免费提供超薄塑料袋的问题仍普遍存在。有个体商户坦言,这是无奈之举,“如果提出收费,顾客扭头就走,生意没法做。”
  长春市工商部门市场处处长张庆文也表示,在一些小型市场、超市、杂食店,禁塑令的执行因塑料制品成本、质量问题等,存在打折扣现象。
  3年前,吉林禁塑令颁布之初,记者曾走访长春光复路小商品批发市场,当时不可降解塑料袋经销商面临经营压力。近日,记者来到该市场,却发现传统塑料袋仍随处可见。有门店前贴着禁塑宣传单,店内塑料袋却各式各样。一间小店前挂着“塑料袋”“垃圾袋”大牌子,下面黑红蓝白各色塑料袋摆了几排,店内塑料袋琳琅满目,基本都是传统PE材料塑料袋,有些无任何标识。经询问,中等大小的塑料袋4元50个,最便宜的小号袋1.5元70个,批发给长春市的小商户。
  “禁塑力度不断加大,禁塑难度也依然存在。”张庆文说。
  外卖快递:新业态带来新压力,监管在加强
  回到开头的两个问题,前者答案是C,后者是B。随着电商、快递、外卖等新业态发展,塑料餐盒、塑料包装等消耗量快速上升,造成新的资源环境压力。
  以外卖为例,塑料餐盒、塑料袋使用普遍。在南宁某住宅小区门口,刚送完一份外卖的送餐员说:“我负责的这片区域外卖商家很多,大部分都用塑料袋打包,只有3家用纸质包装。”在某大型商场负一层,一家鸡排连锁店店员说:“我们卖的是油炸食品,送外卖、顾客到店打包带走都要用塑料袋,平均每天100个。”
  一名刚收到外卖的市民说:“这种能一起打包的,比如肉串和烤肠,会放在一起用塑料袋装;米饭、面、粉之类的,会用塑料餐盒装;最后会用一个大袋子把小袋子装在一块儿,便于携带;饮料、汤汁还会另装在一个袋子里。”
  “吃完外卖,一般会把餐盒等垃圾放在装外卖的袋子里一起扔了,不会重复用,因为有饭菜的味道、油污等。”这位市民说,尽管收到的外卖塑料袋、餐盒质量不错,商家还会收餐盒费,但吃完外卖并不会回收利用,而是直接丢弃。
  针对这些新问题,吉林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餐饮外卖、邮政快递等新兴消费行业的监管责任主体不明确,出现监管盲区和薄弱环节。对此,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快递暂行条例》明确提出,鼓励快递企业使用环保包装材料、回收快件包装材料。国内的快递外卖企业也纷纷行动起来,以实际措施推进“绿色物流”。
  日前,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发改委准备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调整限塑令,研究制定在电商、快递、外卖等行业率先限制一系列不可降解塑料包装使用的相关实施方案。
  在地方,相关尝试也已开始。南宁市区一家健身餐餐馆用纸袋包装外卖食品,店主说:“我们以前用塑料袋,改用纸袋后,顾客觉得我们的商品看起来更绿色环保。”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李奕佳,赖旭华
《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于日起正式实施,依据该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禁止生产、销售、使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2008年至今已过去9年时间,9年,是我国公民完成义务教育的一个阶段,“限塑令”颁布9年以来,环保这堂课大家是否有所收获呢?
去菜场买菜或超市购物时,你是愿意使用免费提供的超薄塑料袋,还是花钱购买商家提供的塑料袋,或者自带环保购物袋呢?看似简单的一道选择题,在“限塑令”实施9年而效果却并不理想的当下提出,就显得不那么轻松了。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下发。这份被群众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要袋子吗?大袋三角,小袋两角。”这是许多超市收银员面对结账顾客的“开场白”;“要一个”,也是许多顾客自然而然的回答。2008年,国务院发布“限塑令”:从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然而,半月谈记者在上海、广东、吉林、湖南等地调研发现,已施行九年的“限塑令”效果堪忧,情况不容乐观。
近期,国家发改委向社会征集塑料垃圾污染防治的建议,“限塑令”发布十年后,中国治理“白色污染”的成效再度引发舆论热议。一方面是社会对“限塑令”效果的质疑,一方面是快递、外卖等新业态对塑料包装的刚需,中国与“白色污染”的拉锯战前路如何?
中国新闻网
近日,国家发改委在官方网站上开设了“我为塑料垃圾污染防治建言献策”专栏,哪些消费场所和商品应该限制或禁止使用塑料制品,哪些替代品具备推广应用的条件,应该如何规范塑料制品的使用,发改委邀请公众提出意见和建议。近年来随着电商、快递等新业态的发展,我国塑料餐盒、塑料包装等的消耗量迅速上升,有专家认为,塑料垃圾过多过滥所带来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人类未来的生存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保护贸易政策盛行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