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如何精细化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教材

如何实现水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_百度知道
如何实现水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
我有更好的答案
特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评估分析水环境经济形势,还要科学预测未来水环境面临的压力,最后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目标、任务方案等。这是一个前后连贯的过程,但在以往的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编制过程中,各规划环节往往是相对独立的,也就是说负责污染物产排放预测的可能不管总量控制目标制定,负责总量控制目标制定的可能对规划任务方案和工程项目实施是否能够确保目标指标可达缺乏考虑,割裂了规划各环节和规划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平台打通水污染防治全环节,上游模型系统的输出将作为下游模型的输入。实现:“五大子系统在上下游输入——输出关系上遵循一体化模拟思路,上游模型系统的输出将作为下游模型系统的输入。”蒋洪强说,比如水污染物产排放预测子系统模型中主要水污染物的预测结果,将作为水环境规划目标分配子系统的自动输入;流域水环境规划目标分配子系统的分配结果将作为水环境质量模拟预测子系统的边界条件自动输入。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原则,贯彻“安全、清洁、健康”方针,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河海兼顾,对江河湖海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坚持政府市场协同,注重改革创新;坚持全面依法推进,实行最严格环保制度;坚持落实各方责任,严格考核问责;坚持全民参与,推动节水洁水人人有责,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为建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而奋斗。
每年帮助3万考生单招上大学
主营:单招 单独招生 自主招生 高职招考 注册入学 分类考试
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评估分析水环境经济形势,还要科学预测未来水环境面临的压力,最后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目标、任务方案等。
这是一个前后连贯的过程,但在以往的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编制过程中,各规划环节往往是相对独立的,也就是说负责污染物产排放预测的可能不管总量控制目标制定,负责总量控制目标制定的可能对规划任务方案和工程项目实施是否能够确保目标指标可达缺乏考虑,割裂了规划各环节和规划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记者了解到,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决策支持平台打通了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定的各环节,实现了流域“经济-社会-水资源-水污染排放-水环境质量”一体化预测研究,将有效避免以往国家中长期水环境保护战略制定过程中缺陷和不足,使国家的水环境管理工作具有精细化管理的数据支持、模型方法和科学依据。目前,平台研究课题已基本完成,
平台打通水污染防治全环节
上游模型系统的输出将作为下游模型的输入
平台如何打通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全环节呢?
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决策支持平台研究课题负责人蒋洪强介绍说,平台通过对流域规划编制的全过程进行耦合决策,从经济社会到污染产排放、到水环境质量模拟、再到总量控制目标分配和确定、规划任务优化评估和规划的投入测算,最后以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返回到经济社会中。整个过程是一个闭环结构,这在以往的规划决策中是比较少见的。
据介绍,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决策支持平台由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国家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研发,目前建成了包括流域水环境经济形势诊断系统、水环境一体化预测模拟系统、水环境规划目标分配模拟系统、基于多目标优化决策规划优选系统、水污染防治规划投入贡献度测算系统五大系统。
“五大子系统在上下游输入——输出关系上遵循一体化模拟思路,上游模型系统的输出将作为下游模型系统的输入。”蒋洪强告诉记者,比如水污染物产排放预测子系统模型中主要水污染物的预测结果,将作为水环境规划目标分配子系统的自动输入;流域水环境规划目标分配子系统的分配结果将作为水环境质量模拟预测子系统的边界条件自动输入。
比如根据平台模拟结果,相比于基准年,2020年松花江流域总体需要削减COD和氨氮分别是30%和40%,总体减排目标作为条件输入到水环境规划目标分配模拟系统,可以得知嫩江流域COD和氨氮需分别削减1.68万吨和0.33万吨,这些数据可以直接进入多目标优化决策规划优选系统,可以知晓建设多少个污水处理系统以及每个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标准。
并且,与以往以行政区划单元不同,平台的一体化模拟全部是基于流域控制单元层面来开展的,可以较好地服务于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科学和精细化管理需求,为此将松花江分为33个单元。
“平台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多个模型间一体化耦合模拟比较薄弱的环节。”蒋洪强说。
平台突破环境问题线性解决方法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污染减排-环境质量一体化关系
除实现了水污染防治各环节的联动,平台最大的亮点还在于把经济社会等影响因素引入水污染防治规划中,避免以往从环境到环境线性的解决方法,这也是平台的主要技术突破点。
经济社会活动在环境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增长速度和产业布局对水环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未来对水环境的需求将主要来自于经济社会领域,而对水环境的改善也依赖于对经济结构、生产和消费结构调整来实现。”蒋洪强说。
因此,结合流域不同的经济增长场景、不同的发展方式,综合考虑技术进步、工程治理措施等因素,平台建立了不同水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和污染治理投入的动态模拟预测模型与方法。
就松花江流域来说,要考虑的经济社会因素就有很多。首先是产业结构问题,总体上松花江流域工业影响比较稳定,流域内主要水污染物来自于畜禽养殖污染排放和生活污染。而畜禽养殖量主要取决于消费需求、食品结构、畜禽生产能力、饲料供应和畜牧业科技进步等因素,通过对我国肉类及禽蛋增长幅度将呈稳中有降态势的判断,未来肉类和禽蛋增长率的变化呈下降趋势。其次还要考虑技术工艺,结合“十二五”现状,按照“十三五”期间各年的废水处理率,湿法工艺比例、干法污染物去除率以及废水回用率等均保持匀速提高,畜禽养殖的污染物排放总体需保持削减与降低。例如废水处理率“十三五”期间提高10%,人均排污强度下降,“十三五”期间城镇生活污水的COD排放总量需要削减17.3%左右。再者是人口问题,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到来,“十三五”期间约增长0.8%,流域内总人口稳中有增。
同时,平台还建立和完善了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水环境质量改善的输入响应关系。蒋洪强介绍说,以往水环境质量目标与水污染物总量目标之间可能缺乏明确的响应关系。例如,从宏观上讲,“十二五”期间全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中提出的水质改善目标Ⅰ类~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5%,全国重点流域化学需氧量要比2010年削减9.7%,氨氮排放量削减11.3%。水质目标和对应的污染物排放量在理论上是存在输入响应关系的,也就是说污染物减排达标,污染物浓度肯定会下降,环境质量也会得到相应改善。而现实中,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并不清楚,使得公众总是存在这样的疑问:污染物减排目标都达到了,但水环境质量还是没有改善。
对此,平台通过建立每个控制单元的目标总量分配模型,清晰地掌握流域内每个控制单元主要水污染物的总量控制,为水环境精细化监管提供依据。
比如,松花江流域“十三五”期间在COD削减30%、氨氮削减40%总目标的要求下,松花江流域内33个单元格有不同的减排目标,雅鲁河呼伦贝尔市控制单元的COD排放量需削减11%左右,氨氮需削减27%左右。
平台绘制流域水污染防治图景
未来将拓展至全国重点流域范围
此外,平台在松花江流域还有进一步的应用。
“将雅鲁河呼伦贝尔市控制单元的减排结果输入到流域水质预测模拟系统中,可以得知2020年,雅鲁河呼伦贝尔市控制单元化学需氧量为13mg/L、氨氮排放物浓度是0.41mg/L,单元总体水质类别是II类。”蒋洪强介绍说,而这一单元的控制断面水质目标是稳定控制在III类,这说明这一削减方案符合污染物总量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要求,为水污染防治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通过水污染防治规划投入贡献度测算系统模拟,预计“十三五”期间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投入都将大幅度增加,总体预计将达到735亿元。“污染治理投入不仅对水环境改善能够产生积极作用,同时对经济也能产生积极作用,拉动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蒋洪强表示,“这都为决策者实现污染防治精细化决策管理提供了支撑。”
而这些模拟结果的实现都依赖于强大的流域大数据,比如大量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水文土壤、费用效益等数据和参数。
据介绍,平台应用具体包含了松花江流域的基础信息数据和空间数据,基础信息数据包括人口、GDP、产业增加值、污染物产排排放、水质监测、水文监测等,此外还用到了多种类型的详细参数系数,包括污染治理投入的费用-效益分析参数、投入产出分析参数、水质模拟参数率定、产排污系数等。“这些数据目前在各子模型系统中都得到了应用,是这些模拟结果的基础,直接关系着结果的准确性。”蒋洪强说。
据了解,平台不仅为“十三五”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水十条”出台及实施以及国家“十三五”水污染防治规划编制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其中,基于平台开发建立的流域水环境经济信息数据库,在水利部“数字水利平台”上得到了应用。
未来,平台还将进一步研究流域环境健康、环境风险相关的优化决策以及基于控制单元的环境承载力预警机制等,同时将致力于将平台从松花江流域拓展到全国所有重点流域范围,为水污染防治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
平台打通水污染防治全环节上游模型系统的输出将作为下游模型的输入平台打通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全环节方法 &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决策支持平台研究课题负责人蒋洪强介绍说,平台通过对流域规划编制的全过程进行耦合决策,从经济社会到污染产排放、到水环境质量模拟、再到总量控制目标分配和确定、规划任务优化评估和规划的投入测算,最后以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返回到经济社会中。整个过程是一个闭环结构,这在以往的规划决策中是比较少见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决策支持平台由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国家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研发,目前建成了包括流域水环境经济形势诊断系统、水环境一体化预测模拟系统、水环境规划目标分配模拟系统、基于多目标优化决策规划优选系统、水污染防治规划投入贡献度测算系统五大系统。“五大子系统在上下游输入——输出关系上遵循一体化模拟思路,上游模型系统的输出将作为下游模型系统的输入。”蒋洪强说,比如水污染物产排放预测子系统模型中主要水污染物的预测结果,将作为水环境规划目标分配子系统的自动输入;流域水环境规划目标分配子系统的分配结果将作为水环境质量模拟预测子系统的边界条件自动输入。比如根据平台模拟结果,相比于基准年,2020年松花江流域总体需要削减COD和氨氮分别是30%和40%,总体减排目标作为条件输入到水环境规划目标分配模拟系统,可以得知嫩江流域COD和氨氮需分别削减1.68万吨和0.33万吨,这些数据可以直接进入多目标优化决策规划优选系统,可以知晓建设多少个污水处理系统以及每个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标准。并且,与以往以行政区划单元不同,平台的一体化模拟全部是基于流域控制单元层面来开展的,可以较好地服务于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科学和精细化管理需求,为此将松花江分为33个单元。“平台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多个模型间一体化耦合模拟比较薄弱的环节。”蒋洪强说。平台突破环境问题线性解决方法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污染减排-环境质量一体化关系除实现了水污染防治各环节的联动,平台最大的亮点还在于把经济社会等影响因素引入水污染防治规划中,避免以往从环境到环境线性的解决方法,这也是平台的主要技术突破点。经济社会活动在环境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增长速度和产业布局对水环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未来对水环境的需求将主要来自于经济社会领域,而对水环境的改善也依赖于对经济结构、生产和消费结构调整来实现。”蒋洪强说。因此,结合流域不同的经济增长场景、不同的发展方式,综合考虑技术进步、工程治理措施等因素,平台建立了不同水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和污染治理投入的动态模拟预测模型与方法。就松花江流域来说,要考虑的经济社会因素就有很多。首先是产业结构问题,总体上松花江流域工业影响比较稳定,流域内主要水污染物来自于畜禽养殖污染排放和生活污染。而畜禽养殖量主要取决于消费需求、食品结构、畜禽生产能力、饲料供应和畜牧业科技进步等因素,通过对我国肉类及禽蛋增长幅度将呈稳中有降态势的判断,未来肉类和禽蛋增长率的变化呈下降趋势。其次还要考虑技术工艺,结合“十二五”现状,按照“十三五”期间各年的废水处理率,湿法工艺比例、干法污染物去除率以及废水回用率等均保持匀速提高,畜禽养殖的污染物排放总体需保持削减与降低。例如废水处理率“十三五”期间提高10%,人均排污强度下降,“十三五”期间城镇生活污水的COD排放总量需要削减17.3%左右。再者是人口问题,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到来,“十三五”期间约增长0.8%,流域内总人口稳中有增。同时,平台还建立和完善了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水环境质量改善的输入响应关系。蒋洪强介绍说,以往水环境质量目标与水污染物总量目标之间可能缺乏明确的响应关系。例如,从宏观上讲,“十二五”期间全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中提出的水质改善目标Ⅰ类~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5%,全国重点流域化学需氧量要比2010年削减9.7%,氨氮排放量削减11.3%。水质目标和对应的污染物排放量在理论上是存在输入响应关系的,也就是说污染物减排达标,污染物浓度肯定会下降,环境质量也会得到相应改善。而现实中,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并不清楚,使得公众总是存在这样的疑问:污染物减排目标都达到了,但水环境质量还是没有改善。对此,平台通过建立每个控制单元的目标总量分配模型,清晰地掌握流域内每个控制单元主要水污染物的总量控制,为水环境精细化监管提供依据。比如,松花江流域“十三五”期间在COD削减30%、氨氮削减40%总目标的要求下,松花江流域内33个单元格有不同的减排目标,雅鲁河呼伦贝尔市控制单元的COD排放量需削减11%左右,氨氮需削减27%左右。平台绘制流域水污染防治图景未来将拓展至全国重点流域范围此外,平台在松花江流域还有进一步的应用。“将雅鲁河呼伦贝尔市控制单元的减排结果输入到流域水质预测模拟系统中,可以得知2020年,雅鲁河呼伦贝尔市控制单元化学需氧量为13mg/L、氨氮排放物浓度是0.41mg/L,单元总体水质类别是II类。”蒋洪强介绍说,而这一单元的控制断面水质目标是稳定控制在III类,这说明这一削减方案符合污染物总量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要求,为水污染防治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通过水污染防治规划投入贡献度测算系统模拟,预计“十三五”期间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投入都将大幅度增加,总体预计将达到735亿元。“污染治理投入不仅对水环境改善能够产生积极作用,同时对经济也能产生积极作用,拉动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蒋洪强表示,“这都为决策者实现污染防治精细化决策管理提供了支撑。”而这些模拟结果的实现都依赖于强大的流域大数据,比如大量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水文土壤、费用效益等数据和参数。据介绍,平台应用具体包含了松花江流域的基础信息数据和空间数据,基础信息数据包括人口、GDP、产业增加值、污染物产排排放、水质监测、水文监测等,此外还用到了多种类型的详细参数系数,包括污染治理投入的费用-效益分析参数、投入产出分析参数、水质模拟参数率定、产排污系数等。“这些数据目前在各子模型系统中都得到了应用,是这些模拟结果的基础,直接关系着结果的准确性。”蒋洪强说。据了解,平台不仅为“十三五”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水十条”出台及实施以及国家“十三五”水污染防治规划编制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其中,基于平台开发建立的流域水环境经济信息数据库,在水利部“数字水利平台”上得到了应用。未来,平台还将进一步研究流域环境健康、环境风险相关的优化决策以及基于控制单元的环境承载力预警机制等,同时将致力于将平台从松花江流域拓展到全国所有重点流域范围,为水污染防治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
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评估分析水环境经济形势,还要科学预测未来水环境面临的压力,最后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目标、任务方案等。
这是一个前后连贯的过程,但在以往的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编制过程中,各规划环节往往是相对独立的,也就是说负责污染物产排放预测的可能不管总量控制目标制定,负责总量控制目标制定的可能对规划任务方案和工程项目实施是否能够确保目标指标可达缺乏考虑,割裂了规划各环节和规划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记者了解到,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决策支持平台打通了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定的各环节,实现了流域“经济-社会-水资源-水污染排放-水环境质量”一体化预测研究,将有效避免以往国家中长期水环境保护战略制定过程中缺陷和不足,使国家的水环境管理工作具有精细化管理的数据支持、模型方法和科学依据。目前,平台研究课题已基本完成,
平台打通水污染防治全环节
上游模型系统的输出将作为下游模型的输入
平台如何打通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全环节呢?
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决策支持平台研究课题负责人蒋洪强介绍说,平台通过对流域规划编制的全过程进行耦合决策,从经济社会到污染产排放、到水环境质量模拟、再到总量控制目标分配和确定、规划任务优化评估和规划的投入测算,最后以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返回到经济社会中。整个过程是一个闭环结构,这在以往的规划决策中是比较少见的。
据介绍,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决策支持平台由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国家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研发,目前建成了包括流域水环境经济形势诊断系统、水环境一体化预测模拟系统、水环境规划目标分配模拟系统、基于多目标优化决策规划优选系统、水污染防治规划投入贡献度测算系统五大系统。
“五大子系统在上下游输入——输出关系上遵循一体化模拟思路,上游模型系统的输出将作为下游模型系统的输入。”蒋洪强告诉记者,比如水污染物产排放预测子系统模型中主要水污染物的预测结果,将作为水环境规划目标分配子系统的自动输入;流域水环境规划目标分配子系统的分配结果将作为水环境质量模拟预测子系统的边界条件自动输入。
比如根据平台模拟结果,相比于基准年,2020年松花江流域总体需要削减COD和氨氮分别是30%和40%,总体减排目标作为条件输入到水环境规划目标分配模拟系统,可以得知嫩江流域COD和氨氮需分别削减1.68万吨和0.33万吨,这些数据可以直接进入多目标优化决策规划优选系统,可以知晓建设多少个污水处理系统以及每个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标准。
并且,与以往以行政区划单元不同,平台的一体化模拟全部是基于流域控制单元层面来开展的,可以较好地服务于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科学和精细化管理需求,为此将松花江分为33个单元。
“平台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多个模型间一体化耦合模拟比较薄弱的环节。”蒋洪强说。
平台突破环境问题线性解决方法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污染减排-环境质量一体化关系
除实现了水污染防治各环节的联动,平台最大的亮点还在于把经济社会等影响因素引入水污染防治规划中,避免以往从环境到环境线性的解决方法,这也是平台的主要技术突破点。
经济社会活动在环境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增长速度和产业布局对水环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未来对水环境的需求将主要来自于经济社会领域,而对水环境的改善也依赖于对经济结构、生产和消费结构调整来实现。”蒋洪强说。
因此,结合流域不同的经济增长场景、不同的发展方式,综合考虑技术进步、工程治理措施等因素,平台建立了不同水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和污染治理投入的动态模拟预测模型与方法。
就松花江流域来说,要考虑的经济社会因素就有很多。首先是产业结构问题,总体上松花江流域工业影响比较稳定,流域内主要水污染物来自于畜禽养殖污染排放和生活污染。而畜禽养殖量主要取决于消费需求、食品结构、畜禽生产能力、饲料供应和畜牧业科技进步等因素,通过对我国肉类及禽蛋增长幅度将呈稳中有降态势的判断,未来肉类和禽蛋增长率的变化呈下降趋势。其次还要考虑技术工艺,结合“十二五”现状,按照“十三五”期间各年的废水处理率,湿法工艺比例、干法污染物去除率以及废水回用率等均保持匀速提高,畜禽养殖的污染物排放总体需保持削减与降低。例如废水处理率“十三五”期间提高10%,人均排污强度下降,“十三五”期间城镇生活污水的COD排放总量需要削减17.3%左右。再者是人口问题,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到来,“十三五”期间约增长0.8%,流域内总人口稳中有增。
同时,平台还建立和完善了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水环境质量改善的输入响应关系。蒋洪强介绍说,以往水环境质量目标与水污染物总量目标之间可能缺乏明确的响应关系。例如,从宏观上讲,“十二五”期间全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中提出的水质改善目标Ⅰ类~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5%,全国重点流域化学需氧量要比2010年削减9.7%,氨氮排放量削减11.3%。水质目标和对应的污染物排放量在理论上是存在输入响应关系的,也就是说污染物减排达标,污染物浓度肯定会下降,环境质量也会得到相应改善。而现实中,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并不清楚,使得公众总是存在这样的疑问:污染物减排目标都达到了,但水环境质量还是没有改善。
对此,平台通过建立每个控制单元的目标总量分配模型,清晰地掌握流域内每个控制单元主要水污染物的总量控制,为水环境精细化监管提供依据。
比如,松花江流域“十三五”期间在COD削减30%、氨氮削减40%总目标的要求下,松花江流域内33个单元格有不同的减排目标,雅鲁河呼伦贝尔市控制单元的COD排放量需削减11%左右,氨氮需削减27%左右。
平台绘制流域水污染防治图景
未来将拓展至全国重点流域范围
此外,平台在松花江流域还有进一步的应用。
“将雅鲁河呼伦贝尔市控制单元的减排结果输入到流域水质预测模拟系统中,可以得知2020年,雅鲁河呼伦贝尔市控制单元化学需氧量为13mg/L、氨氮排放物浓度是0.41mg/L,单元总体水质类别是II类。”蒋洪强介绍说,而这一单元的控制断面水质目标是稳定控制在III类,这说明这一削减方案符合污染物总量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要求,为水污染防治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通过水污染防治规划投入贡献度测算系统模拟,预计“十三五”期间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投入都将大幅度增加,总体预计将达到735亿元。“污染治理投入不仅对水环境改善能够产生积极作用,同时对经济也能产生积极作用,拉动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蒋洪强表示,“这都为决策者实现污染防治精细化决策管理提供了支撑。”
而这些模拟结果的实现都依赖于强大的流域大数据,比如大量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水文土壤、费用效益等数据和参数。
据介绍,平台应用具体包含了松花江流域的基础信息数据和空间数据,基础信息数据包括人口、GDP、产业增加值、污染物产排排放、水质监测、水文监测等,此外还用到了多种类型的详细参数系数,包括污染治理投入的费用-效益分析参数、投入产出分析参数、水质模拟参数率定、产排污系数等。“这些数据目前在各子模型系统中都得到了应用,是这些模拟结果的基础,直接关系着结果的准确性。”蒋洪强说。
据了解,平台不仅为“十三五”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水十条”出台及实施以及国家“十三五”水污染防治规划编制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其中,基于平台开发建立的流域水环境经济信息数据库,在水利部“数字水利平台”上得到了应用。
未来,平台还将进一步研究流域环境健康、环境风险相关的优化决策以及基于控制单元的环境承载力预警机制等,同时将致力于将平台从松花江流域拓展到全国所有重点流域范围,为水污染防治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您当前的位置:
从几个常见现象谈污水处理厂设计和运行的精细化问题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作者:孙永利&& 15:10:45&&&&
所属频道: &&关键词:&&
:题目:从几个常见现象谈设计和运行的精细化问题报告人: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城市环境研究院 孙永利 副院长主持人: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李金河 总工下一个报告的题目是从几个常见现象谈污水处理厂设计和运行的精细化问题。报告人是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城市环境研究院孙永利 副院长。有请!孙永利:非常高兴《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给我这个机会向大家交流和分享一下我们团队这两年在城市污水处理厂调研和技术研究当中发现的一些现象,以及基于这些现象所做的一些研究工作。这些研究成果很多已经发表在《中国给水排水》杂志上,后面我会告诉大家这些论文的具体在哪一期,有兴趣的代表可以直接与《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联系。前面有很多专家都讲到了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问题,一级A甚至更高排放标准已经成为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趋势。其实对于一级A标准或更高标准,我们最关心的是氮磷问题,也就是说以深度脱氮除磷为核心的技术改造将成为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重点。但与此同时大家也都知道,我国的处理厂普遍面临着脱氮除磷所需碳源不足的问题。根据我们对全国城镇污水信息管理系统中多座污水处理厂的统计分析结果,约70%的污水处理厂COD/TN比值低于8,换算成BOD/TN可能只有4 ~ 5的水平,远低于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所需要的碳氮比水平。面对碳源不足问题,我们更需要研究我们的碳源是不是很好的得到了利用,工程中是否有明显的无效浪费现象,也就是我们在从传统的以碳去除为核心的低排放标准,向以氮磷去除为核心的高标准转变过程当中,我们的设计和运行方面是否存在碳源无效损失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这两年选择全国30多座污水处理厂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分析,下面将重点从以下方面向各位介绍我们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首先是预处理单元跌水复氧造成的碳源损耗问题,相关论文发表在2017年8月《中国给水排水》杂志上。这个现象也是我们偶然发现的,根据我们最初的理解,污水经管网并由集水井出来后,应该是厌氧状态的,也就是比较低的溶解氧才对,结果调研测试的时候发现很多污水处理厂泵后水渠内都有一定的溶解氧值,溯源后发现溶解氧主要来自于跌水点前后,跌水形成的复氧问题非常明显,每一次跌水基本上能形成3到4 mg/L,甚至更高的溶解氧增量。据此推算,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预处理单元跌水可能就要消耗6~ 8 mg/L,甚至更高的可生物降解COD,而这些都是我们比较珍贵的碳源。因为这里面消耗的COD可能是我们最优质的碳源。那么到底为什么跌水会形成这么高一个复氧水平,我们开始也咨询了很多业内专家,很多专家认为不可能,有的专家认为我们测试方法有问题,有的提出说我们的研究结论跟国际上的相关说法不太一致,为此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进一步研究和验证的建议。为此,我们就选择实际工程,进行了相关的生产性测试。在南方某污水处理厂泵池出口的跌水区选择了5个检测点,如图中所示,其中4号和5号点分别位于跌水前和跌水后的区域。分别对5个点的表层水和深层水进行了溶解氧的测试,结果表明,1~ 4号点表层和深层的溶解氧没有明显差别,证明表面复氧量相对较小。但是4号和5号之间出现明显差别,也就是说跌水点前后出现明显的溶解氧浓度差。
投稿联系:马女士&& &&&新闻投稿咨询QQ:
邮箱:maxuejing#bjxmail.com(请将#换成@)
北极星环保网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北极星环保网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北极星环保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微信号:bjx-huanbao(北极星环保网)
北极星环保网官方订阅号
每日精选环保热门资讯,天天涨环保知识。
做环保,我们是认真的!
新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与管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