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全波信息科技昭通市金苹果有限责任公司司怎么样?

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1.6、本行请投资者认真阅读本年度报告全文,并特别注意下列风险因素:本行经营中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以及法律和合规风险等,本行已经采取各种措施,有效管理和控制各类经营风险,具体详见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7、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拟以本行 2017 年 12 月 31 日的总股本 17,170,411,366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 1.36 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1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4第三节
公司业务概要 .............................................................. 10第四节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 13第五节
重要事项 .................................................................. 47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59第七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64第八节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 ......................................... 67第九节
公司治理 .................................................................. 82第十节
公司债券相关情况 .......................................................... 88第十一节
财务报告 ................................................................ 89第十二节
备查文件目录 ........................................................... 212
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发展银行”或“深发展”)以吸平安银行、本行、本公司
收合并原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平安银行”)的方式于 2012
年完成两行整合并更名后的银行
成立于 1987 年 12 月 22 日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吸收合并原平深圳发展银行、深发展
安银行后更名为平安银行
成立于 1995 年 6 月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于 2012 年 6 月 12 日注销登原平安银行
记中国平安、平安集团、集团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寿险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央行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证监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监会、银监会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一)公司信息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的中文名称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中文简称
平安银行公司的外文名称
Ping An Bank Co., Ltd.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
PAB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谢永林注册资本
17,170,411,366 元注册地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 5047 号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办公地址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深南东路 5047 号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公司网址
http://www.bank.pingan.com电子信箱
.cn服务热线
95511 转 3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姓名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深南东路 5047 号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深南东路 5047 号联系地址
平安银行董事会办公室
平安银行董事会办公室电话
(86电子信箱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的名称
《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登载年度报告的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的网址
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nfo.com.cn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
深圳证券交易所、平安银行董事会办公室
(四)注册变更情况组织机构代码
85379H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公司上市以来主营业
无变更务的变化情况(如有)
中国平安为本行的控股股东。
2010 年 5 月,本行原第一大股东 Newbridge Asia AIV III, L.P.(“新桥投资”)
将其所持有的本行 520,414,439 股股份全部过户至中国平安名下。2010 年 6 月,
本行向中国平安控股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
寿险”)非公开发行 379,580,000 股股份。本次发行后,中国平安及其控股子公
司平安寿险合计持有 1,045,322,687 股本行股份,约占本行发行后总股本的
2011 年 7 月,本行完成向中国平安发行 1,638,336,654 股股份购买其持有
的原平安银行 7,825,181,106 股股份并向其募集 269,005.23 万元人民币的重大
资产重组。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本行总股本增加至 5,123,350,416 股,历次控股股东的变更 中国平安及其控股子公司平安寿险合计持有本行 52.38%的股份,成为本行的情况(如有)
控股股东。
2013 年 12 月,本行向中国平安非公开发行 1,323,384,991 股股份。本次发
行后,本行总股本增加至 9,520,745,656 股。中国平安及其控股子公司平安寿
险合计持有本行 59%的股份,为本行的控股股东。
2015 年 5 月,本行向境内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普通股 598,802,395 股股
份,中国平安认购 210,206,652 股股份。本次发行后,本行总股本增加至
14,308,676,139 股。中国平安及其控股子公司平安寿险合计持有本行 58%的股
份,为本行的控股股东。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总股本为 17,170,411,366 股。中国平安及其控股子公
司平安寿险合计持有 9,958,838,592 股本行股份,占本行总股本的 58%,为本
行的控股股东。
(五)其他有关资料
1、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名称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湖滨路 202 号领展企业广场 2 座普华永道中心 11 楼签字会计师姓名
姚文平、甘莉莉
2、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保荐机构名称
保荐机构办公地址
签字的保荐代表人
持续督导期间国泰君安证券
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东园路 18
金利成、曾大成
2016 年非公开发行优先股:股份有限公司
号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2016 年 3 月 25 日起至 2017平安证券股份
中国深圳市福田区金田路 4036
唐伟、甘露
年会计年度结束。有限公司
号荣超大厦
3、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二、主要财务指标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会计政策变更事项主要影响财务报表列报,以往年度的比较数据对财务报表影响不重大,因此 未予调整。具体参见“第十一节 财务报告”中的“二、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40.重要会计政策变更”。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本年末比上年末
12 月 31 日
12 月 31 日
12 月 31 日
增减资产总额
9.99%股东权益
9.83%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股东权益
10.91%股本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元/每股)
本年同比增减营业收入
(1.79%)资产减值损失前营业利润
(4.13%)资产减值损失
(7.72%)营业利润
1.49%利润总额
0.74%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6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4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180.90%)每股比率(元/股):基本/稀释每股收益
(1.5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1.52%)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181.25%)财务比率(%):总资产收益率
-0.06 个百分点平均总资产收益率
-0.08 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56 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1.57 个百分点
注:本行于 2016 年 3 月 7 日非公开发行 200 亿元非累积型优先股,于 2017 年 3 月发放优先股全年股息共计人民 币 8.74 亿元(含税),该股息的计息期间为 2016 年 3 月 7 日至 2017 年 3 月 6 日。本行在计算 2017 年“每股收益” 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时,分子均扣减了上述已发放的优先股股息。
截至披露前一交易日的公司总股本截至披露前一交易日的公司总股本(股)
17,170,411,366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
报告期末至年度报告披露日股本是否因发行新股、增发、配股、股权激励行权、回购等原因发生变化且影响所有者权益金额
是否存在公司债
分季度财务指标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7 年第一季度
2017 年第二季度
2017 年第三季度
2017 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
25,955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03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本公司
4,032股东的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存贷款情况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本年末比上年末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016 年 12 月 31 日
2015 年 12 月 31 日
增减一、吸收存款
4.09%其中:企业存款
26.76%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
15.48%其中:企业贷款
一般性企业贷款
信用卡应收账款
67.67%发放贷款和垫款减值准备
9.71%发放贷款和垫款净值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统计口径的通知》(银发〔2015〕14 号),从 2015 年开始,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纳入“各项存款”统计口径,存款类金融机构拆放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纳入“各项贷款”统计口径。按前述统计口径,2017 年 12 月 31 日的各项存款为 24,365 亿元、各项贷款为 17,304亿元。
非经常性损益
本行报告期不存在将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 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本年同比增减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
上年为负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200.00%)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138.69%)所得税影响
(500.00%)合计
注:非经常性损益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 号——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计算。
(二)补充财务比率
(单位:%)
本年同比增减成本收入比
+3.92 个百分点信贷成本
-0.82 个百分点存贷差
-0.50 个百分点净利差
-0.40 个百分点净息差
-0.38 个百分点
注:信贷成本=当期信贷拨备/当期平均贷款余额(含贴现),本行 2017 年平均贷款余额(含贴现)为 16,025 亿元(2016 年为 13,485 亿元);净利差=平均生息资产收益率-平均计息负债成本率;净息差=利息净收入/平均生息资产余额。
(三)补充监管指标
(单位:%)
2017 年12 月31 日
2016 年12 月31 日
2015 年12 月31 日流动性比例(本外币)
54.29流动性比例(人民币)
52.14流动性比例(外币)
103.30含贴现存贷款比例(本外币)
69.01流动性覆盖率
140.82资本充足率
10.94一级资本充足率
9.0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9.03单一最大客户贷款占资本净额比率
3.46最大十家客户贷款占资本净额比率
20.16累计外汇敞口头寸占资本净额比率
1.71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6.92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29.13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49.42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85.27不良贷款率
1.45拨备覆盖率
165.86拨贷比
注:监管指标根据监管口径列示。
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应当于 2018 年底前达到 100%;在过渡期内,应当于 2017 年底达到 90%。
公司业务概要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本行从事的主要业务
平安银行是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本行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后,经营下列各项商业银行业务:(一)吸收公众存款;(二)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三)办理国内外结算;(四)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五)发行金融债券;(六)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七)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八)从事同业拆借;(九)买卖、代理买卖外汇;(十)从事银行卡业务;(十一)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十二)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十三)提供保管箱服务;(十四)结汇、售汇业务;(十五)离岸银行业务;(十六)资产托管业务;(十七)办理黄金业务;(十八)财务顾问、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十九)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本行所属行业的发展阶段
防范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是未来几年我国金融业的重中之重,银行业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助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在对宏观和行业形势进行充分研判的基础上,本行秉承“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的转型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和“卓越的精品公司银行”。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综合金融:综合金融是本行的特色优势,本行具有广泛的个人客户基础、品牌影响力、分销网络和完备的综合金融产品体系,为全面推进零售转型、打造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提供了核心竞争力支持。同时,本行依托集团综合金融产品体系和渠道网络优势,形成团体综合金融战略合作新模式,全面推动营销模式变革,持续打造精品公司银行。
(二)科技领先:本行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技术运用,紧跟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加大科技投入,对内提升效率,对外提升客户体验。在零售业务领域,本行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改造业务和队伍,打造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全面提升客户体验。在对公业务领域,本行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领先的中小企业数据征信平台,利用先进的IT系统打造“橙e网、跨境E、保理云、行E通、黄金银行”新优势,提升对公司客户的数字化服务能力。
(三)创新文化:本行具有良好的创新基因,通过“创新车库”、“敏捷组织”等创新机制推动小步迭代创新开发,不断推出创新模式和产品。在零售业务领域,本行积极创新“SAT(社交+移动应用+远程服务)+智能主账户”商业模式和新型消费信贷产品,升级口袋银行的整体功能,持续提升客户体验。在对公业务领域,本行积极创新数据化、标准化的中小企业服务模式“中小企业征信数据贷”(KYB),开创“C+SIE+R(核心客户+供应链、产业链、生态圈客户+零售客户)”全产业链商业模式,推动对公业务的“轻资产、轻资本”转型。
三、分部经营情况
(一)盈利与规模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零售金融业务
批发金融业务
2016 年 营 业
107,715 收 入
100.00 营 业
31,418 支 出
100.00 资产减
46,518 值损失
100.00 利 润
29,935 总 额
22,599 净利润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016 年 12 月 31 日
本年末比上年末
增减资产总额
9.99%其中:零售金融业务
批发金融业务
注:零售金融业务分部涵盖向个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包括:个人贷款、存款业务、银行卡业务、个人理财服务及各类个人中间业务。
批发金融业务分部主要包括对公、同业及小企业(含个人和法人)业务。涵盖向公司类客户、政府机构和同业机构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包括:公司类贷款、存款业务、贸易融资、对公及同业理财业务、各类公司中间业务及各类同业业务。
其他业务分部是指本行总行出于流动性管理的需要进行的债券投资和部分货币市场业务;以及本行集中管理的不良资产、权益投资以及不能直接归属某个分部的资产、负债、收入及支出。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016 年 12 月 31 日
本年末比上年末
增减 吸收存款
4.09% 其中:企业存款
26.76%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
15.48% 其中:企业贷款(含贴现)
个人贷款(含信用卡)
注:上表按客户性质划分,其中小企业法人业务归属于企业存款及企业贷款业务,小企业个人业务归属于个人存款及个人贷款业务,下同。
(二)质量与效率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016 年 12 月 31 日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不良贷款率
-0.04 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贷款(含贴现)
+0.35 个百分点
个人贷款(含信用卡)
-0.34 个百分点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7 年 1-12 月
2016 年 1-12 月
平均利率吸收存款
1.91%其中:企业存款
1.94%发放贷款和垫款(不含贴现)
6.40%其中:企业贷款(不含贴现)
个人贷款(含信用卡)
四、报告期核心技术团队或关键技术人员变动情况(非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五、主要资产重大变化情况
(一)主要资产重大变化情况
重大变化说明股权资产
报告期内无重大变化固定资产
报告期内无重大变化无形资产
报告期内无重大变化在建工程
报告期内无重大变化
(二)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17 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纵观全年,国内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本行顺应国家战略和经济金融形势,在“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转型战略指引下,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技术运用,全面推进智能化零售银行转型,推进公司业务从规模驱动的外延式增长向价值与质量驱动的内涵式增长转型,严密防控各类金融风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战略转型成效显现。
在由金融时报社主办的“2017 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金龙奖”评选中,本行连续四年荣获“年度最佳股份制银行”大奖。在由二十一世纪传媒主办的“第十二届 21 世纪亚洲金融竞争力评选”中,本行荣获“2017 年度亚洲卓越零售银行”大奖,董事长谢永林荣膺“2017 年度银行家”殊荣。此外,本行先后获得第十八届亚洲银行家峰会“中国最佳(股份制)贸易金融银行”奖、第二届全国政务服务博览会“中国政务服务优秀实践案例奖”、中国卓越金融奖“年度卓越战略创新银行”、“年度卓越信用卡服务银行” 等奖项。2017 年,全行经营情况具有以下特点:
(一)整体经营稳健发展
2017 年,本行实现营业收入 1,057.86 亿元,同比降幅 1.79%(还原营改增前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幅 1.67%),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306.74 亿元,同比增长 10.10%,主要来自信用卡业务手续费收入的增加。净利润 231.89 亿元,同比增长 2.61%,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2017 年末,本行资产总额 32,484.74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9.99%;吸收存款余额 20,004.20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4.09%。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含贴现)17,042.30 亿元,较上年末增幅 15.48%,主要来自于零售贷款的增长。同时,本行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拓展负债来源,2017 年 7 月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了总额为 150 亿元人民币的金融债券。
(二)零售转型成效显著
2017 年末,本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10,866.88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36.25%,零售客户数(含借记卡和信用卡客户)6,990.52 万户,同口径较上年末增长 33.43%,其中私财客户 45.6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32.77%,私行达标客户 2.35 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39.05%;信用卡流通卡量达 3,834 万张,较上年末增长 49.73%。零售存款余额 3,409.99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6.76%,零售贷款(含信用卡)余额 8,490.35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56.95%,占比较上年末增加 13.17 个百分点至 49.82%;信用卡总交易金额 15,472.02 亿元,同比增长 38.01%。信用卡跨行 POS 交易份额持续提升,平安口袋银行 APP 月活客户数 1,482 万户,均位居股份制银行前列。2017 年,零售业务营业收入 466.92 亿元、同比增长 41.72%,在全行营业收入中占比为 44.14%;零售业务净利润 156.79亿元、同比增长 68.32%,在全行净利润中占比为 67.62%。
(三)对公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本行主动调整对公业务结构,坚持“质量就是效益”理念,确定了“行业化、双轻”两大发展方向。在“行业化”方面,培育在特定行业的专业化优势,积极运用“C+SIE+R”、“商行+投行+投资”的行业金融模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17 年末行业事业部合计存款余额 1,654.94 亿元,管理资产余额 4,904.87 亿元;同时,筹备政府金融事业部支持政府金融配套服务,2017 年末政府客户存款余额 2,617.09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8.44%。在“双轻”方面,大力发展低风险权重、低资本零资本占用业务,充分利用综合金融资源与平台,拓展渠道合作,开辟双轻收入来源,2017年已落地 76 个投行项目、规模 329 亿元。2017 年完成债券承销规模 1,051.05 亿元,市场份额由年初的 1.90%快速提升至 2.65%。2017 年实现托管费收入 30.46 亿元,2017 年末托管净值规模 6.1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幅 12.25%。2017 年末黄金账户客户数为 510.42 万户,较上年末增加 150.42万户、增幅 41.78%。
(四)科技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零售 APP 应用方面,原“口袋银行”、“信用卡”和“平安橙子”三大 APP 顺利整合成为口袋银行 4.0,全面应用指纹、声纹、人脸识别技术,客户体验大幅提升。实施 AI+创新,全方位支持本行风控、营销和运营。其中:“AI+机器人小安”已进驻口袋银行 APP,“线下智能机器人”已在网点参与互动营销;“AI+投顾”针对不同类型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提供个性化投顾建议,同时口袋银行迭代上线推荐组合、保险专区、投顾直播、专业资讯等新功能,支持一键产品组合下单;“AI+风控”部署风险模型,全方位监控和评估风险。
本行应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提升中小企业综合服务能力:一是积极开发服务中小企业的专业平台,打造移动端一体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支付结算和理财增值服务;二是打造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初步建成 KYB 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线上化、批量化、智能化的融资服务。同时,借助科技力量,持续扩大“橙 e 网、跨境 E、保理云、行 E 通”等平台影响力,向客户提供精益化的产品与服务。
(五)风险管理有序有力
2017 年,本行积极应对外部风险、调整业务结构,将贷款投放到资产质量更好的零售业务,对公持续做精,同时,严格管控增量业务风险,对存量贷款进行全面排查、有序化解。
本行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措施处置问题资产。一是对资产质量压力较大的经营单位集中管理,实施差异化考核机制;二是通过特殊资产管理事业部,对全行不良贷款实行集中化、垂直化、专业化管理;三是随着宏观经济转型方向逐渐明朗,本行采取自主清收的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加大对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经营不善等类型企业问题贷款的诉讼力度;四是加快不良贷款核销,2017年核销不良贷款 392.03 亿元、同比增幅 30.91%;五是落实管控措施,细化信贷管理规定动作,加强信贷风险的全流程管控。
2017 年末,本行贷款减值准备余额 438.10 亿元,较上年末增幅 9.71%;拨贷比 2.57%,较上年末下降 0.14 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 151.08%,较上年末下降 4.29 个百分点,其中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拨备覆盖率为 105.67%,较上年末上升 7.16 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为 1.70%,较上年末下降 0.04 个百分点,其中个人贷款(含信用卡)不良率为 1.18%,较上年末下降 0.34 个百分点。2017年,全行收回不良资产总额 95.28 亿元、同比增长 81.62%,其中信贷资产(贷款本金)88.15 亿元;收回的贷款本金中,已核销贷款 34.96 亿元,未核销不良贷款 53.19 亿元;收回额中 83%为现金收回,其余为以物抵债等方式收回。
(六)夯实基础提升效率
本行持续加强组织架构和人员结构优化,对标互联网金融机构,建立零售专属 IT 团队,整体服务人力超过 2,100 人,全力保障零售银行智能化转型;建立敏捷机制和垂直化管控协调体系,提升零售组织运转效率。
本行持续实施网点智能化建设,并合理配置网点布局。2017 年 8 月本行首家纯零售网点“广州流花支行”正式开业,以“新形象、新模式、新未来”之姿,打造智能零售新门店。2017 年度本行新增 10 家分行,其中第四季度新增 2 家分行(盐城和廊坊分行)。截至 2017 年末,本行共有70 家分行、共 1,079 家营业机构。
二、主营业务分析
(一)概述
是否与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中的概述披露相同
参见“第四节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中的“一、概述”相关内容。
(二)利润表项目分析
1、营业收入构成及变动情况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增减利息净收入
存放央行利息收入
金融企业往来利息收入
其中:存放同业利息收入
拆放同业利息收入
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
投资利息收入
其他利息收入
利息收入小计
向中央银行借款利息支出
金融企业往来利息支出
吸收存款利息支出
应付债券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小计
35.37%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10.10%其他非利息净收入
(67.98%)营业收入总额
2、利息净收入
2017 年,本行实现利息净收入 740.09 亿元,同比减少 3.14%,占营业收入的 69.96%。
主要资产、负债项目的日均余额以及平均收益率或平均成本率的情况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7 年 1-12 月
2016 年 1-12 月
利息收入/
平均收益/
利息收入/
平均收益/
成本率资产发放贷款和垫款(不含贴现)
6.40%债券投资
3.33%存放央行
1.46%票据贴现及同业业务
3.72%其他
4.30%生息资产总计
4.73%负债吸收存款
1.91%发行债券
其中:同业存单
3.03%同业业务及其他
2.30%计息负债总计
2.13%利息净收入
76,411存贷差
4.49%净利差
2.60%净息差
受 2016 年 5 月 1 日开始实施营改增价税分离等因素的影响,2017 年贷款收益率同比存在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时,受同业业务市场利率上行等因素影响,2017 年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同比提升,存贷差、净利差、净息差相应下降。
2017 年 10-12 月
2017 年 7-9 月
利息收入/
平均收益/
利息收入/
平均收益/
成本率资产发放贷款和垫款(不含贴现)
5.93%债券投资
3.58%存放央行
1.53%票据贴现及同业业务
4.19%其他
4.20%生息资产总计
4.77%负债吸收存款
2.04%发行债券
其中:同业存单
4.37%同业业务及其他
3.36%计息负债总计
2.64%利息净收入
18,121存贷差
3.89%净利差
2.13%净息差
本行持续优化业务结构,个人贷款规模和占比增加,带来生息资产收益率较上季度有所提升;但受市场因素影响,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提升,导致存贷差、净利差、净息差环比下降。
发放贷款和垫款日均余额及收益率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7 年 1-12 月
2016 年 1-12 月
平均收益率
平均收益率企业贷款(不含贴现)
4.92%个人贷款(含信用卡)
9.05%发放贷款和垫款(不含贴现)
2017 年 10-12 月
2017 年 7-9 月
平均收益率
平均收益率企业贷款(不含贴现)
4.50%个人贷款(含信用卡)
7.83%发放贷款和垫款(不含贴现)
吸收存款日均余额及成本率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7 年 1-12 月
2016 年 1-12 月
平均成本率
平均成本率企业存款
1.99%其中:活期
其中:国库及协议存款
4.42%保证金存款
1.84%个人存款
1.62%其中:活期
2.89%吸收存款
2017 年 10-12 月
2017 年 7-9 月
平均成本率
平均成本率企业存款
2.06%其中:活期
其中:国库及协议存款
4.57%保证金存款
2.14%个人存款
1.86%其中:活期
3.39%吸收存款
3、非利息净收入
(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2017 年,本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306.74 亿元,同比增长 10.10%,主要来自银行卡手续费收入的持续增加,具体情况如下: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本年同比增减结算手续费收入
7.94%理财手续费收入
(29.45%)代理及委托手续费收入
11.48%银行卡手续费收入
49.27%咨询顾问费收入
(32.90%)资产托管手续费收入
10.97%账户管理费收入
(6.02%)其他
11.22%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小计
14.10%代理业务手续费支出
40.86%银行卡手续费支出
50.41%其他
15.38%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小计
46.4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2)其他非利息净收入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汇兑损益、其他业务收入、资产处置损益及其他收益。2017 年,本行其他非利息净收入 11.03 亿元,同比降幅 67.98%,主要因票据转让价差收益同比减少 10.61 亿元。
4、业务及管理费
本行持续加强战略转型的投入,2017 年本行业务及管理费 316.16 亿元、同比增长 13.02%,成本收入比 29.89%、同比增长 3.92 个百分点。业务及管理费中,员工费用 157.69 亿元、同比增长 24.17%,一般业务管理费用 111.36 亿元、同比增长 3.17%,折旧摊销和租金支出为 47.11 亿元、同比增长 5.18%。
5、资产减值损失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7 年计提
2016 年计提
本年同比增减存放同业
(100.00%)拆出资金
上年为负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上年为负发放贷款和垫款
(10.19%)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375.00%持有至到期投资
3,200.00%应收款项类投资
84.52%固定资产
(100.00%)抵债资产
(73.63%)其他
96.48%合计
6、所得税费用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本年同比增减税前利润
0.74%所得税费用
(5.02%)实际所得税税赋
-1.40 个百分点
7、营业收支的地区分部情况
2017 年,本行营业收支的地区分部情况详见“第十一节 财务报告”中的“四、经营分部信息”。
(三)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
1、资产构成及变动情况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016 年 12 月 31 日
本年末比上
年末增减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
15.48%发放贷款和垫款减值准备
9.71%发放贷款和垫款净值
15.64%投资类金融资产(注)
7.15%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0.34%)贵金属
(6.70%)存放同业款项
(21.98%)拆出资金及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5.06%)应收账款
849.82%应收利息
29.07%固定资产
(3.37%)无形资产
(1.47%)商誉
-投资性房地产
(5.43%)递延所得税资产
40.14%其他资产
56.40%资产总额
注:“投资类金融资产”含资产负债表项目中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项类投资”,具体请见本节“(四)1、投资组合与总体情况”。
(1)发放贷款和垫款
2017 年末,本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 17,042.30 亿元,较上年末增幅 15.48%。有关本行发放贷款和垫款的详情,请参阅本节“(八)贷款资产质量分析”。
(2)报告期应收利息和坏账准备的增减变动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额年初余额
15,770本年增加
151,181本年收回
(146,597)年末余额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坏账准备应收利息
2017 年末,本行应收利息较年初增加 45.84 亿元,增幅 29.07%,主要是生息资产规模增长等原因所致。本行对于贷款等生息资产的应收利息,在其到期 90 天尚未收回时,冲减当期利息收入,转作表外核算,不计提坏账准备。
本行于 2011 年 7 月收购原平安银行时形成商誉,2017 年 12 月 31 日商誉余额 75.68 亿元。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减值准备商誉
(4)其他资产——抵债资产情况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额土地、房屋及建筑物
5,184其他小计
5,240抵债资产跌价准备
(288)抵债资产净值
2、负债结构及变动情况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016 年 12 月 31 日
本年末比上
年末增减吸收存款
4.09%向中央银行借款
582.72%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
9.83%拆入资金
(46.7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
(58.71%)损益的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
112.15%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66.43%)应付职工薪酬
15.33%应交税费
(6.77%)应付利息
21.04%应付债券
30.00%其他(注)
33.26%负债总额
注:“其他”含报表项目中“预计负债、其他负债”。
吸收存款按客户类别分布情况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016 年 12 月 31 日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企业存款
0.40%个人存款
26.76%吸收存款总额
吸收存款按地区分布情况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016 年 12 月 31 日
本年末比上
年末增减东区
(6.06%)南区
1.15%西区
(7.07%)北区
(7.39%)总行
55.26%吸收存款总额
3、股东权益变动情况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年末数股本
17,170其他权益工具
其中:优先股
19,953资本公积
56,465其他综合收益
(528)盈余公积
10,781一般风险准备
38,552未分配利润
79,661其中:建议分配的普通股股利
2,335股东权益合计
4、公允价值计量
2017 年末,本行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及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详见“第十一节 财务报告”中 的“七、风险披露 4.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与“十一、其他重要事项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 债”。
5、截至报告期末的主要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四)投资状况
1、投资组合与总体情况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016 年 12 月 31 日
本年末比上年
末增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
(30.79%)损益的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
84.19%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016.54%持有至到期投资
24.95%应收款项类投资
(10.13%)投资类金融资产合计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4、所持债券情况
2017 年末,本行所持金融债券(政策性银行债、各类普通金融债、次级金融债,不含企业债) 账面价值为 1,267 亿元,其中面值最大的十只金融债券有关情况如下: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票面年利率(%)
减值准备 2010 年政策性银行债券
- 2017 年政策性银行债券
- 2015 年政策性银行债券
- 2011 年政策性银行债券
- 2016 年商业银行债券
- 2016 年商业银行债券
- 2016 年政策性银行债券
- 2017 年商业银行债券
- 2009 年政策性银行债券
- 2011 年政策性银行债券
5、持有衍生金融工具情况
衍生品投资情况表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
本行在董事会确立的风险偏好和市场风险总体限额框架内,开展包括(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 衍生产品的资金交易和投资业务。本行建立了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和内部风险、法律风险等)
控制体系,有效识别、计量、监测、报告和控制衍生品投资相关风险。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或产品公允价
报告期内,本行已投资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变动在合理和可控制范围值变动的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 内。本行选择市场参与者普遍认同、且被以往市场实际交易价格验证具有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
可靠性的估值方法,以及市场可观察参数确定衍生产品公允价值。报告期公司衍生品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核算具体
本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制订衍生产品会计政策及会计核算办法,原则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
本报告期相关政策未发生重大变化。明
本行衍生品交易业务是经监管机构批准的商业银行业务。本行设置了独立董事对公司衍生品投资及风险控制情况的
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建立了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管理衍生品专项意见
投资业务风险。
衍生品投资的持仓情况表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年初合约金额
年末合约金额
报告期公允价值
(名义金额)
(名义金额)
变动情况外汇衍生工具
(794)利率衍生工具
(72)贵金属衍生工具
(1,253)其他
11,115合计
注:本行在董事会确立的风险偏好和市场风险总体限额框架内,开展包括衍生产品的资金交易和投资业务。衍生品金融工具名义金额增长主要是外汇及利率衍生业务增加,合约金额只体现交易量,并不反映其实际风险暴露。本行开展的外汇及利率衍生品业务均采取对冲策略,实际汇率及利率风险暴露很小。
6、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报告期内,本行未募集资金,未发生报告期之前募集资金的使用延续到报告期内的情况。
7、本行未在报告期内发生及以前期间发生但持续到报告期的出售重大资产和股权事项。
8、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主要子公司的经营情况及业绩分析
参股其他上市公司的情况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期末占该公
报告期所有
会计核算证券代码
司股权比例
者权益变动
科目 400061
抵债股权 600725
参股非上市金融企业、拟上市公司的情况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被投资单位名称
年末净值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SWIFT 会员股份
-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
注:2014 年,本行以抵债方式获得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内资股权 1,000 万股。
9、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2017年末,本行保本理财产品余额3,469.05亿元,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5,010.62亿元。本行结构 化主体具体情况请参照“第十一节 财务报告”中的“三、财务报表主要项目附注 51.结构化主体”。
(五)报告期末,可能对经营成果造成重大影响的表外项目的余额
本行“信用承诺、租赁承诺、资本性支出承诺”等项目请参照“第十一节 财务报告”中的“五、 承诺及或有负债”。
(六)比较式会计报表中变化幅度超过 30%以上项目的分析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变动原因分析拆出资金
拆放境内银行金融机构款项减少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交易性债券投资规模减少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
外汇衍生交易公允价值变动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买入返售债券规模增加应收账款
应收无追索保理款项增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基期数小,可供出售债券投资规模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
准备金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其他资产
应收清算款项等增加向中央银行借款
向央行借入款项增加拆入资金
向境内银行金融机构拆入资金减少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交易性黄金租赁应付款减少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
外汇衍生交易公允价值变动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卖出回购同业存单规模减少应付债券
发行同业存单和金融债规模增加预计负债
基期数小,上年末为0.90亿元其他负债
应付清算过渡资金等增加其他综合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利息支出
金融企业往来利息支出增加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信用卡发卡和交易量增长带来手续费支出增加投资收益
票据转让价差收益等减少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24.49%)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汇兑损益
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益减少
本年根据财政部新修订的财务报表格式新增该资产处置损益
项目其他收益
本年根据政府补助准则新增该报表项目税金及附加
2016 年 5 月 1 日起执行营改增政策的影响营业外收入
政府补助准则会计政策变更重分类的影响营业外支出
基期数小,上年为 0.65 亿元
(七)现金流
2017 年,本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87.80 亿元、同比减少 1,297.69 亿元,主要为吸收存款和同业业务现金流入同比减少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1.31 亿元、同比增加662.12 亿元,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同比减少;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14.39 亿元、同比增加 22.27 亿元,主要因发行金融债、发行和兑付同业存单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增加所致。
(八)贷款资产质量分析
2017 年,本行积极应对外部宏观经济风险,持续优化信贷结构,严格管控增量业务风险,防范和化解存量贷款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积极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加大拨备及核销力度,保持资产质量稳定,不良率和关注类贷款比率均较年初有所下降。
1、发放贷款和垫款五级分类情况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016 年 12 月 31 日
本年末比上年末
增减正常贷款
16.04%关注贷款
3.76%不良贷款
12.82%其中:次级
78.22%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
15.48%发放贷款和垫款减值准备
9.71%不良贷款率
-0.04 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
-4.29 个百分点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拨备覆盖率
+7.16 个百分点拨贷比
-0.14 个百分点
2、发放贷款和垫款按产品划分的结构分布及质量情况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016 年 12 月 31 日
不良率增减
不良率企业贷款
+0.35 个百分点其中:一般企业贷款
+0.35 个百分点
-0.39 个百分点其中:住房按揭贷款
-0.05 个百分点
经营性贷款
+0.01 个百分点
-0.35 个百分点
其他(注)
-0.28 个百分点信用卡应收账款
-0.25 个百分点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
-0.04 个百分点
注:“其他”包括新一贷消费类贷款、持证抵押消费贷、小额消费贷款和其他保证或质押类的消费贷款等。
(1)公司不良贷款率上升主要是受外部金融经济形势影响,本行部分民营中小企业、低端制造业等客户经营困难,融资能力下降,出现资金链紧张、断裂、无力还款等情况。
(2)本行加强催清收团队建设,运用多种催清收化解手段,持续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个人贷款整体资产质量稳定可控,个人不良贷款率较年初有所下降:
本行通过进一步调整住房按揭贷款客群结构,加大对优质客户的投放力度,有效提升新发放贷款质量,按揭贷款不良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本行采取主动退出或通过增信进行产品转化等措施调整经营性贷款存量业务结构,同时,加大对房产抵押类业务的投放,严格控制新增业务风险,确保经营性贷款资产质量稳定;
本行通过前端引入大数据分析、智能策略引擎等工具,持续优化汽车贷款业务进件准入标准;同时优化催收策略,加快诉讼处置流程,提升不良贷款清收能力,整体风险可控。
(3)本行贯彻信用卡业务全流程风险管理理念,充分利用量化工具,有效管控风险。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应用评分模型等科学工具全面优化风险管理策略,有效改善新户获客结构与品质,优化存量结构,确保组合资产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降低新增不良的同时,本行通过优化催收策略和提高催收管理能力,有效提升不良资产清收能力。
3、发放贷款和垫款按行业划分的结构分布及质量情况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016 年 12 月 31 日
不良率增减
不良率 农牧业、渔业
+2.14 个百分点 采掘业(重工业)
+2.74 个百分点 制造业(轻工业)
+0.71 个百分点 能源业
+1.17 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邮电
-0.02 个百分点 商业
-0.99 个百分点 房地产业
+0.71 个百分点 社会服务、科技、文化、
-0.24 个百分点 卫生业 建筑业
+0.91 个百分点 贴现
- 个人贷款(含信用卡)
-0.34 个百分点 其他
+1.68 个百分点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
-0.04 个百分点
2017 年末,本行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商业、制造业,占不良贷款总额的 41%。
4、发放贷款和垫款按地区划分的质量情况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016 年 12 月 31 日
不良率增减
不良率 东区
-0.06 个百分点 南区
+0.18 个百分点 西区
+0.02 个百分点 北区
+0.52 个百分点 总行
-0.78 个百分点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
-0.04 个百分点
5、重组、逾期贷款情况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016 年 12 月 31 日
占贷款总额比
占贷款总额比重组贷款
1.58%本金和利息逾期 90 天以内贷款
1.26%本金或利息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
(1)2017 年,本行重组贷款余额 266.72 亿元,较上年末增幅 14.66%。本行加大对问题授信企业的清收及重组化解力度,逐步调整优化业务结构,最终实现缓释和化解授信风险。
(2)2017 年,本行逾期 90 天以内贷款(含本金未逾期,利息逾期 90 天以内贷款)余额 172.84亿元、较上年末降幅 6.94%,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含本金未逾期,利息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余额414.6 亿元、较上年末增幅 2.28%。新增逾期贷款大部分有抵质押品,本行已采取各项措施,分类制定清收和重组转化方案,与各相关方积极沟通,共同做好风险管理和化解工作,目前整体风险可控。
6、贷款减值准备的变动情况
本行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贷款本息的偿还情况、抵押、质押物的合理价值、担保人的实际担保能力和本行的贷款管理情况等因素,分析其五级分类情况并结合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预期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等,以个别及组合形式从利润表合理提取贷款减值损失。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39,932 加:本年计提/转回
40,803 减:本年核销
(39,203) 加:本年收回的已核销贷款
3,496 减:本年处置资产时转出
(407) 减:贷款因折现价值上升导致减少
(659) 减:其他变动
(152) 年末数
对已全额计提拨备的不良贷款,在符合核销认定条件并经过相关核销程序后进行核销,对于核销后的贷款按“账销案存、继续清收”的原则进行管理,由经营单位继续负责核销后贷款的清收与处置。收回已核销贷款时,先扣收本行垫付的应由贷款人承担的诉讼费用,剩余部分先抵减贷款本金,再抵减欠息。属于贷款本金部分将增加本行贷款减值准备,收回的利息和费用将增加当期利息收入和增加坏账准备。
7、前十大贷款客户的贷款余额以及占贷款总额的比例
2017 年末,本行前十大贷款客户的贷款余额为 568.09 亿元,占年末贷款余额的 3.33%。其中:本行前五大贷款客户贷款余额 377.18 亿元,占年末贷款余额的 2.21%。本行前五大贷款客户中,中国平安及其控股子公司拥有股权的关联方贷款余额为 129.63 亿元,占年末贷款余额的 0.76%。本行前五大贷款客户中其他贷款客户与本行不存在关联关系。
8、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情况
2017 年末,本行政府融资平台(含整改为一般公司类贷款和仍按平台管理贷款)贷款余额 396.55亿元,较上年末减少 5.37 亿元,降幅 1.34%,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为 2.33%,较上年末减少 0.39个百分点。
其中:从分类口径看,本行已整改为一般公司类贷款余额 321.53 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为 1.89%;仍按平台管理的贷款余额 75.02 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为 0.44%。本行平台贷款质量良好,目前无不良贷款。
9、按担保方式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按担保方式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请参照“第十一节、财务报告”中的“三、财务报表主要项目附注 9.3 发放贷款和垫款--按担保方式分布情况分析”。
10、绿色信贷
2017 年,本行贯彻中国银监会《绿色信贷指引》的原则,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逐年制定年度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全行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引领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金融服务全过程。本行制定《平安银行绿色信贷指引》,执行绿色信贷分类管理,按照国际领先银行执行“赤道原则”的普遍做法,有效配置信贷资源,加大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绿色经济的支持力度,限制介入和严格控制不符合国家环保和产业政策的行业。
本行认真贯彻落实监管单位各项要求,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普惠社会大众的能力,深入推进绿色金融,致力打造绿色银行。制定《平安银行 2017 年绿色信贷政策指引》,对“两高一剩”行业和落后产能授信实行组合限额管理,合理控制信贷规模,继续严控“两高一剩”行业信贷投放,其贷款占比逐步下降。严守国家行业政策合规底线,实行严格的授信目录管理政策,对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的项目、环保违法项目以及其他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规定和国家明确要求淘汰的落后产能的违规项目,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已有授信要采取妥善措施确保债权安全收回。优化信贷结构,支持扩大有效需求、支持企业“走出去”、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大退出保全力度,实现“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对高污染、高耗能行业采取严格的名单制管理,逐步压缩调整“两高一剩”及“过剩产能”授信余额,力争稳步提升绿色信贷投放。
本行践行十九大报告中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银监会《绿色信贷指引》及本行重点战略的要求,明确本行重点关注的绿色信贷业务边界,包括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节能环保制造及服务行业、清洁能源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及绿色建筑行业,提出目标客户和授信方案指引。作为平安银行的拳头产品“新一贷”,已为数百万个人客户提供了紧急融资服务,及时支持用户在消费、经营上的融资需求,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助力消费拉动实体经济增长。本行成立绿色能源业务中心,在专营创新的基础上,推动全行新能源领域客户策略、整体产品方案设计,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加大对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先进制造业及成长前景明确的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服务和产品推广,促进绿色信贷投放的有序提升。
本行不断完善绿色信贷专项统计制度,进一步明确本行绿色信贷统计口径,对全行支持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信贷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和定期专项统计,并将核查环保信息纳入信贷全流程管理。
本行定期组织绿色信贷实施情况自评工作,从全行绿色信贷组织管理、政策制度及能力建设、流程管理、内控管理、信息披露、监督检查等方面定期开展绿色信贷自我评估,落实激励约束措施,并结合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情况,全面评估绿色信贷成效,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将评估结果作为授信评级、业务准入、人员履职评价的重要依据,将绿色信贷指标推进纳入经营机构组织绩效考核体系中,确保绿色信贷持续有效开展,并加快建立绿色信贷考核问责体系和奖惩机制。
本行完善绿色信贷(环保)信息的沟通和披露机制,组织学习全行优秀绿色信贷案例,加强对绿色信贷价值导向的宣导工作,确保绿色信贷持续有效开展。
三、主要业务讨论与分析
(一)零售突破
2017 年,本行依托综合金融和科技创新优势,以客户为中心,优化业务流程与服务体验,发挥优势业务能力,并建立与之匹配的策略及保障机制,推动零售银行业务转型不断深入。
1、零售整体业绩呈现高速、健康发展
2017 年末,本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期末余额 10,866.88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36.25%,零售客户数(含借记卡和信用卡客户)6,990.52 万户,同口径较上年末增长 33.43%,其中私财客户、私行达标客户分别达 45.65 万户、2.35 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32.77%、39.05%;信用卡流通卡量 3,834 万张,较上年末增长 49.73%;零售存款余额 3,409.99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6.76%,零售贷款(含信用卡)余额 8,490.35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56.95%;信用卡总交易金额 15,472.02 亿元,同比增长 38.01%。
2017 年,零售业务营业收入 466.92 亿元、同比增长 41.72%,在全行营业收入中占比为 44.14%;零售业务净利润 156.79 亿元、同比增长 68.32%,在全行净利润中占比为 67.62%。
2017 年,本行零售业务不良率稳中有降。零售贷款(含信用卡)不良率 1.18%,较上年末下降0.34 个百分点,其中:零售贷款(不含信用卡)不良率 1.18%,较上年末下降 0.39 个百分点;零售贷款(不含信用卡、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 0.35%,较上年末下降 0.25 个百分点;信用卡不良率1.18%,较上年末下降 0.25 个百分点,信用卡资产质量保持稳定,2017 年新迁入不良比例为近三年来最优水平。同时,零售主要贷款产品(新一贷、汽车贷款、信用卡)由未逾期迁徙到逾期 30 天以上的比例在持续走低,风险预警指标趋势持续向好。
2、各项零售业务实力显著增强
2017 年,信用卡作为本行零售转型的“尖兵”,坚定走以科技引领的零售智能化转型之路,业务继续保持快速稳健增长,全年新增发卡 1,509 万张,同比增长 80.0%,其中,依托集团综合金融优势,集团渠道发卡同比增长 189.1%。信用卡总交易金额 15,472.02 亿元,同比增长 38.01%;贷款余额 3,036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67.67%;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本行应用人脸识别、设备指纹、链式反欺诈等前沿科技,构建智能化风控体系,信用卡组合风险趋势持续向好。
2017 年,信用卡依托互联网平台深入打造“快、易、好”的极致客户体验,丰富产品体系,深化客户分层经营,满足不同客群的用卡需求。同时,信用卡创新服务理念,利用移动互联平台构建用户体验闭环。在销售申请环节,全渠道实现了 E 化申请方式,E 化进件占比较年初提升 25 个百分点;在审批环节,利用分段式审批、人脸识别等新流程和技术,平台自动化比例达 80%,审批时效大幅提升;在支付环节,利用大数据构建客户行为预测模型,提供精准及时的额度服务,信用卡授权笔数核准率行业领先;信用卡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并荣获《21 世纪经济报道》“金贝奖2017最佳客户体验信用卡品牌”等客户体验大奖。
消费金融业务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在合规经营的前提下,通过产品升级、体验优化、全面风控等举措,对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的合理信贷投放,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和新消费金融领域的发展。2017 年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全年累计发放消费金融贷款 2,712.37 亿元,贷款余额达到 3,563.53 亿元,较上年末增幅 86.35%,其中新一贷业务保持稳健增长,余额达到 1,298.44 亿,不良率 0.65%,资产质量保持良好水平。2017 年,消费金融针对各类客户行为偏好和需求特征,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加快推进消费金融模式升级和产品创新,以满足客户不同阶段消费融资需求,使银行服务惠及更多人群。同时,积极开辟线上通道,借助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门户网站等互联网渠道打造一站式自助消费贷款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消费金融业务申请办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升客户体验,实现持续经营,助推消费升级。未来,消费金融业务会对经营贷和消费贷进行区分,一方面在监管推动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聚焦小微企业、普惠型组织及个人经营性资金需求,通过全新的产品设计和严格的流程管控,助力解决融资难的困扰,实现监管要求的“两增两控”;另一方面,继续践行普惠金融,从消费的真实场景和用途出发,支持个人合理的消费类融资需求,进一步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释放普罗大众的消费潜力。
本行 2017 年累计新发放汽车金融贷款 1,183.84 亿元,同比增长 44.20%。2017 年末,全行汽车贷款余额 1,305.17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37.01%,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汽融业务审批效率持续提升,本行通过实施产品创新、授信流程优化、科学风险量化模型及大数据策略应用等一系列举措,汽车金融业务整体系统自动化审批占比达 65%,较上年末提升 10 个百分点,其中 30 万元以内新车贴息贷款业务自动审批率达 82%,二手车业务自动审批率达 55%,车抵贷业务自动审批率达 29%,客户数秒钟内即可获知审批结果,建立了行业领先优势。本行不断加强渠道创新和服务创新,通过手机银行、微信、网站等线上渠道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业务申请方式,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围绕客户买车、用车、养车、换车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主要消费场景,本行持续完善汽车金融产品谱系,针对客户需求与集团内多家子公司联合开展综合金融创新合作,为客户提供全程的“平安行”解决方案。
2017 年,本行顺应市场需求,逐步将理财产品从预期收益型产品向净值型产品转型,单期产品向开放式产品转型,按照 5 大产品系统规划,已实现滚动型、阶梯型的新产品开发上线。同时通过不同客群差异化定价策略,如新客、客户资产层级、认购起点的差异化定价,以及特殊客群(寿险综拓、准财富、传承俱乐部)专属定价,提升了客户体验和渠道营销能力,实现 AUM 快速增长。本行组建具备优秀专业能力的产品专家团队,通过远程投顾平台,通过线上与线下联动的方式负责专业产品条线在网点的销售推动。
3、科技及服务:打造“SAT”服务体系,借助人工智能提升客户服务和体验
线上:口袋 APP4.0 搭建起“金融+生活”的平台
本行致力于将平安口袋银行 APP 打造成一站式综合金融移动服务平台。2017 年整合原口袋银行APP、信用卡 APP 和平安橙子 APP,整合后的新口袋银行 APP 承载了本行零售业务的全产品及服务,实现了信用卡与借记卡的一站式管理,累计用户 4,172 万户,APP 月活客户数 1,482 万户,月活客户数位居股份制银行前列。新口袋银行 APP 集成了先进的生物识别技术,通过智能化体验功能,可根据客户的交易记录与风险偏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投资组合方案,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客户需求,最终通过 APP 推送、呈现,客户仅需一键即可触达各项服务,实现场景无缝衔接。
线下:全面打造智能化网点,实施网点新布局
2017 年 8 月,本行首家纯零售新门店“广州流花支行”正式开业,作为纯零售网点,流花支行是本行全新设计打造的“新形象、新模式、新未来”的智能零售新门店:本行借鉴国际领先银行和跨界零售业的设计理念,打造了“现代、多元、轻型、人性”的新形象,厅堂服务和零售银行一站式服务,并通过大数据+AI 挖掘到店客户的潜在需求,为门店的销售和服务人员提供高效助力,以面向客户提供更智能、更顺畅、更贴心的优质服务。
创新互联网思维优势,提升线上线下用户体验
本行跳出传统银行思维框架,对标互联网金融机构,建立零售专属 IT 团队,整体服务人力超过2,100 人,并通过敏捷开发、迭代优化,打造全新的口袋银行 APP 和行员 APP。APP 通过收集客户触点建立故事线,利用 AI+专家解读,对不同的客户需求和行为进行归类,并根据轨迹预测下一步最佳动作,推荐合适的产品、服务,以提升客户体验。同时,本行以 H5 为营销工具不断改进 APP,在线下推动“不排队的银行”改造项目,鼓励客户经理跟客户在线下建立粘性关系,用科技追踪客户经理的行为,提升其产能。
4、综合金融:深化合作,基于智能主账户打造 B2B2C 零售业务发展新模式
2017 年,本行持续深挖集团优质个人客户资源,不仅通过产品、服务,以客户推荐客户的形式进行迁徙转化,而且专门打造 B2B2C 模式,将银行的账户能力通过插件、接口等技术手段与集团各线上平台(如平安好医生、汽车之家)的场景、流量相结合,形成互补,让其客户能够更自然及便捷地享受到本行的优势产品和服务。2017 年,综拓渠道迁徙客户新增 412.66 万户,占零售整体新增客户的比例为 41.38%,其中财富及以上客户(私财客户)新增 4.30 万户,占整体新增私财客户的比例为 38.19%;客户资产余额新增 992.61 亿元,占零售整体新增客户资产余额的比例为 34.34%。综拓渠道发放新一贷 414.16 亿元,占新一贷整体发放的比例为 35.41%;发放汽融贷款 105.61 亿元,占汽融贷款整体发放的比例为 8.92%。信用卡通过交叉销售渠道在新增发卡量中占比达 45.99%;零售全渠道代销集团保险累计实现非利息净收入 18.58 亿元,同比增幅 59.89%。
5、组织、机制、文化变革,牵引发展
2017 年,本行在组织上全面推进敏捷转型,建立敏捷机制以及贯穿“总-分-支-前线”的垂直化管控协调体系,进一步提升组织运转效率,推动私人银行发展新模式、消费金融战略规划、支付结算平台等内部项目的设计、实施,建立起零售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与能力。
2017 年,本行在信用卡、消费金融、汽融、大数据平台等领域大力引进互联网技术、产品和营销专业人才 244 人,其中中高级管理人员 26 人。在引入人才的同时,为辅助转型落地实施,本行重新规划培训体系,把培训定位为业务发展的加速器、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分群、分层、分批次启动实施了战狼培训、卓越计划、领航计划等重点项目,利用传统面授、线上平台、直播手段,以技能教授、行动学习、案例分享等形式,全面提升管理干部、业务队伍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
2017 年,本行引入“创新车库”机制,用于孵化大零售创新产品、服务及模式,以集中最优资源实现极速开发、试验和迭代。“创新车库”机制组建了集全行智慧的项目孵化小组,提升人员积极性与协作效率;在创新过程中不断征询一线、客户意见,保障孵化的产品贴近市场需求;采用互联网敏捷开发模式,缩短产品迭代周期,实现快速落地施行。2017 年,“创新车库”孵化出零售新门店、不排队的网点等核心项目。
(二)对公做精
本行坚持“打造精品公司银行”战略定位,其内涵包括精选行业、精耕客户、精配产品、精控风险四个方面;持续推进对公“1234”战略转型,狠抓一条生命线(资产质量)、两大发展理念(行业化、双轻)、三大保障基石(系统、考核、队伍)、四大实施路径(纯存款、真投行、主办行、KYB)。
1、精选行业
聚焦体量大、弱周期、成长性好的行业,深度经营医疗健康、房地产、电子信息、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绿色环保、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文化教育、民生十大行业的金融业务。积极运用“C+SIE+R”、“商行+投行+投资”的行业金融模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通过行业事业部改革,不断优化组织架构,提升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垂直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行业专营优势,致力于成为重点行业的隐性行业领袖。在“对公做精”的战略布局下,本行将借力综合金融,将现有的行业事业部制全面升级为垂直运营的“行业银行”。2017 年末,行业事业部合计存款余额 1,654.94 亿元,管理资产余额 4,904.87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95.30 亿元,非利息净收入占比达 40.30%。
除上述十大行业,政府客户也是本行重点发展领域。2017 年,顺应政府在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领域的变革,本行积极筹备政府金融事业部,做好政府金融配套服务,致力于为政府客户实现三方面提升:一是以科技变革支撑政务升级,实现管理提升;二是以智慧平台服务社会公众,实现服务提升;三是以综合金融助力区域发展,实现效益提升。2017 年末,本行政府客户存款余额 2,617.09亿元,较年初增长 8.44%;累计取得财政、住房、社保 3 大类政府业务资格 143 个,为政府业务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2、精耕客户
本行积极践行全生命周期的客户经营理念,集中优势资源开拓和维护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对公核心客群,通过综合金融服务争做“主办行”,努力成为客户“内部人”。针对大型客户,实施名单制,采取“融资+融智”策略,通过“商行+投行”深度服务客户,成为客户的主办行;针对中小客户,以平台轻型模式提供快捷、批量金融服务,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便捷的支付结算及增值服务。2017 年,为了确保对核心客户的资源投入,本行主动实施业务结构与资产结构调整,确保了资本使用效率的提升。全年累计退出低效客户 1,460 户,腾挪贷款资源 262.87 亿元;退出重资产客户6,972 户,腾挪贷款资源 1,325.07 亿元。
本行积极借力集团综合金融平台,依托团体综合金融销售新模式,解决综合金融客户的营销技能、收益、协同及信息四大问题,更高效地为客户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粘度。2017年本行公司客户中,同时持有平安集团其他专业公司产品的客户达 4.73 万户;户均持有 1.35 个集团产品、比上年略增;本行为集团内投资系列推荐项目新增落地 226 个,新增落地资金规模 2,336.23亿元;集团内专业公司在本行托管产品规模 2.03 万亿元,占银行整体托管规模的 33.00%。
3、精配产品
2017 年,本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搭建差异化产品体系,为合适的客户配置合适的产品,实现产品与客户的精准匹配,达到客户价值最大化。
整合优化平台系统,做强做轻传统交易银行。借助科技力量,持续扩大橙 e 网、跨境 E、保理云、行 E 通等平台影响力,进一步向客户提供精益化的产品与服务。2017 年,橙 e 网已向 957 个行业电商平台项目输送了行业金融服务体系、较年初增加 141 个,数字化的供应链金融体系行业标准正在形成;保理云平台应收资产交易市场上线合作客户达 6,826 户,较上年末增加 2,460 户;跨境 E 金融平台交易规模达 4,400.04 亿元,同比增长 6.02%;行 E 通综合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累计合作客户达 1,929家,较上年末增加 566 家。保理云平台获得商务部“商业保理创新奖及贡献奖”、人民银行“银行科技发展奖”。
双轻产品方面,大力发展低风险权重、低资本零资本占用业务,充分利用集团综合金融资源与平台,拓展渠道合作,开辟双轻收入来源。2017 年,加强与平安证券的合作,已落地项目 76 个、规模 329 亿元,形成一批真投行案例;2017 年,完成债券承销规模 1,051.05 亿元,市场份额由年初的1.90%快速提升至 2.65%;2017 年实现托管费收入 30.46 亿元,托管净值规模达 6.13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幅 12.25%;2017 年末黄金账户客户数为 510.42 万户,较年初增加 150.42 万户、增幅 41.78%;上海黄金交易所贵金属代理交易量、自营交易量位居同业前列。平安交易通作为国内首个金融产品综合交易平台,在《银行家》杂志“2017 中国金融创新奖”评选中荣获“十佳金融产品创新奖”。
针对中小企业客户,在产品和服务上积极寻求创新突破。一方面正在积极开发服务中小企业的专业平台,打造移动端一体化服务体系,致力于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支付结算和理财增值服务;另一方面积极打造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初步建成 KYB(中小企业征信数据贷)模式,利用大数据、AI、风控模型,为中小企业提供线上化、批量化、智能化的融资服务。2017 年 10 月前,KYB 个人版和法人版均已陆续上线,目前正在分行进行试点。
4、精控风险
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落实贷前、贷中、贷后规定动作,践行“一行一策、一户一策”。
本行特殊资产管理事业部自 2016 年底成立以来运行良好,2017 年通过强化专业,推行经营、践行双轻,顺利完成从分散到集约,从清收到经营的两大转变,清收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清收成效显著,2017 年该部收回不良资产总额 64.45 亿元、同比增长 111.17%。
四、业务创新
本行持续推进各项业务创新,上述业务讨论与分析中涵盖了相关内容。
五、风险管理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手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其义务而形成的风险。
本行已建立集中、垂直、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架构,建成“派驻制风险管理、矩阵式双线汇报”的风险管理模式,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统筹各层级风险管理工作,总行风险管理部、公司授信审批部、零售风险管理部等专业部门负责全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并由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向各分行/事业部派驻主管风险行领导/风险总监,负责所在单位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同时,本行制定了一整套规范的信贷管理流程和内部控制机制,对信贷业务实行全流程管理。具体如下:
1、贷前受理和调查方面,本行建立了全面的授信尽责调查制度,严格落实授信业务贷前调查环节的风险防范,规范贷前调查行为,提升贷前调查工作质量,并要求严格审查客户准入资格,严防利用不真实生产经营信息和虚假资料骗取贷款。核实客户贷款需求和审贷资料的真实性,客观评价客户还款能力,严防利用虚假资料或虚假担保等骗取贷款。
2、贷款审查和审批方面,本行建立了相应的授权管理、审查管理、额度管理、后督管理等制度,要求多方获取客户最新融资信息,全面、科学测算贷款需求。按照规定程序审批贷款,严防逆程序操作和超权限审批;严防员工参与客户编造虚假材料;严禁授意或支持贷款调查/审查部门或人员撰写虚假调查/审查报告、随意降低准入标准、违规决策审批贷款。
3、贷款合同签订与发放方面,本行建立了合同管理、放款管理等制度,要求坚持合同面签制度,严防在未落实贷款条件或客户经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情况下发放贷款,严防客户用虚假支付依据支取贷款。
4、贷后管理方面,本行建立了完善的授信风险监测预警、问题授信管理、不良资产管理及责任追究等制度,包含授信合同生效后到授信完全终止前的风险监测、预警、控制、报告、处置和统计等内容,并要求加强对客户贷款使用的监督,及时跟踪客户经营状况,定期实地查看押品状态,严防贷款被挪用、资产被转移、担保被悬空。
(二)市场风险
本行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并持续完善和优化管理质量,从事前的业务授权管理和账户划分,事中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管控,到事后返回检验、压力测试,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全面覆盖风险管理的整个流程。
本行市场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建立规范、科学、有效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在满足监管和内部管理要求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平衡风险和收益,为增强本行市场竞争力夯实基础。
本行建立了有效的市场风险治理架构和管理职责分工。董事会是市场风险管理最高决策机构,承担市场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及其下设委员会负责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审批市场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定期听取市场风险管理执行的汇报;风险管理部是全行市场风险的牵头管理和具体执行部门,与前台业务部门保持独立。
本行已搭建涵盖市场风险基本制度、一般管理办法、操作流程的市场风险管理制度体系,覆盖了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报告和控制的全流程。本行定期审视评估市场风险的各项制度和管理办法,并根据业务和发展现状不断完善、改进、优化流程。
本行董事会确定了 2017 年度市场风险偏好,与上年保持不变。本行持续跟踪市场趋势变化、加强风险监测和控制能力,有序开展市场风险管理工作,确保全行市场风险在授权风险偏好内。
目前全行市场风险现状主要是面临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当前风险敞口适当可控。交易账户利率风险源于市场利率变化导致交易账户利率产品价格变动,进而造成对银行当期损益的影响。本行通过严格的限额管理措施确保交易账户利率风险在合适的范围内。本行面临的汇率风险主要源自本行即期、远期、掉期、期权交易等。本行对各种货币头寸设定相关限额,每日监测其敞口及限额使用情况,并且使用对冲策略将其市场暴露控制在设定的限额内。
未来,本行还将持续完善政策制度和流程,优化市场风险计量模型,升级市场风险管理系统,加强日常风险监控,有效管理市场风险,确保市场风险在可承受范围内。
(三)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
1、本行董事会承担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是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高管理机构,资产负债管理部在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指导下,负责本行日常流动性风险管理。监事会定期对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稽核监察部是流动性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部门。
2、本行高度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持续优化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和管理策略,建立了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定期开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审慎评估未来流动性需求;不断完善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针对特定事件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同工作,提高流动性风险应对效率。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流动性保持充裕,重要的流动性指标均达到或高于监管要求;各项业务稳步增长,始终保持充足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
3、本行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充分识别、准确计量、持续监测和有效控制,运用现金流测算和分析、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资金来源管理、优质流动性资产管理等各种方法对本行流动性风险进行持续监控。
4、本行流动性风险指标分为管理指标和监测指标,本行依据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资产负债结构状况及融资能力等因素制定流动性风险指标限额。
5、本行针对影响流动性的内部结构因素和外部市场因素等均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本行持续监测资产负债结构状况,加强流动性风险指标限额管理,合理控制错配流动性风险;不断优化流动性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流动性的分析,提高流动性应急管理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有效应对市场流动性风险。
6、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是流动性风险量化管理的重要分析和评估工具,对本行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及流动性风险限额的制定和修订等提供决策依据。本行按照监管要求,立足于本行资产负债结构、产品种类以及数据状况,定期开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并逐级向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高级管理层、董事会报告。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本行围绕全面风险管理战略,坚持“风险为本”的原则,积极推进全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落实及完善,持续优化升级操作风险管理架构、制度、系统,促进操作风险管理机制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同时,本行持续夯实操作风险管理基础,加强对各级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工作的辅导、支持和评价,注重各级机构自身操作风险管理能力提升。
本行坚持“变革、创新、发展”的理念,一是深化提升操作风险管理三大工具“操作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RCSA)、关键风险指标(KRI)、损失数据收集(LDC)”的运用深度、覆盖广度及实施效果,提升操作风险风险管理专业工具的实效和“风险敏感性”;二是本行借助科技手段,引入大数据分析方法,不断创新整合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监测工具,优化完善风险热图评级机制,强化部门控制检查体系(DCFC),持续提升业务部门、基层管理人员风险管控能力;三是本行加大操作风险管理系统整合优化、推广力度,有效提升系统操作易用性、功能完整性、运行可靠性,不断提高全行操作风险管理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本行持续加强操作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操作风险监测及报告工作常态化,全行操作风险识别、评估、监测、预警、整改能力稳步提升,积极防范和应对各类操作风险,有效控制操作风险损失率,支持业务健康发展。
(五)国别风险
国别风险是指由于境外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变化及事件,导致该国家或地区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拒绝偿付银行业金融机构债务,或使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该国家或地区的商业存在遭受损失,或使银行业金融机构遭受其他损失的风险。
本行按照监管要求制定了《平安银行国别风险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国别风险管理职责、管理手段和工作流程,建立规范的国别风险管理体系。本行动态监测国别风险变化,认真做好国别风险评级、限额管理、监测预警和国别风险准备金计提工作。
(六)银行账户利率风险
银行账户利率风险是指利率水平、期限结构等要素发生不利变动导致银行账户整体收益和经济价值遭受损失的风险。本行定期监测人民币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在各期限重定价缺口水平,根据市场利率变动情况,通过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对利率风险进行多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结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的最新要求,持续提高利率风险管理精细化水平,优化利率风险管理相关系统。本行持续关注外部利率环境变化,密切关注各类业务久期匹配以及利率波动情况下机构净值变化对资金净额的影响,严格控制利率敏感性相关指标并施行审慎的风险管理。
(七)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本行的经营管理、业务活动以及员工行为等各个领域。
2017 年本行声誉风险管理方面工作主要包括:一是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声誉风险管理及考核力度。目前,声誉风险已作为全行风险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纳入全行各单位 KPI 考核。二是进一步规范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加强声誉风险前置管理。三是开展声誉风险事前排查,对排查中发现的潜在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并制定有效的防范和应对措施。四是持续优化舆情监测机制,持续加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监测频次,扩大监测范围,提升声誉风险管理的主动性。五是不断强化危机应对系统,综合使用多种手段提升敏感舆情处理的效率及效果。六是总行成立专门的信访接待室,修订信访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信访接待、信访应急处理、信访结果反馈等工作。
(八)战略风险
本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 201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在认真研究外部经济形势和内部发展阶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条件和不利约束,制定了以零售为核心,对公、同业协同发展,打造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的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在此基础上,本行注重加强内部宣导,确保全行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注重将战略规划与预算考核紧密结合,确保战略举措得以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目前来看,本行战略符合宏观形势、国家战略和客户需求变化,本行战略执行力不断提升,本行战略风险总体可控。
(九)信息科技风险
2017 年,本行在信息科技管理方面积极落实发展战略,着力大零售转型和对公创新产品开发,在产品创新、系统架构、数据运营等方面,为本行业务引流和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持。本行通过改革开发模式和管理机制、梳理工作流程和平台整合、优化系统架构、开展技术创新、提高员工业务素质与服务意识、完善 IT 运维管理和灾备体系、加大分行业务调研和改进问题跟踪机制等一系列工作,IT 服务能力和效率提升,信息科技工作成果显著。同时,本行持续完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机制,加强以信息科技部门、风险管理部、稽核监察部为主体的信息科技风险三道防线,推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的落实,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维度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控。此外,本行 2017 年还进一步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对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及体系进行了完善,加大了对信息安全管理的资源投入。总体而言,2017 年,本行信息系统运行情况良好,风险较低。
(十)其他风险
本行面临的其他风险包括法律风险、合规风险等。
1、法律风险管理方面,本行持续提升法律风险管控水平。本行健全有关法律风险管理制度,优化法律审查和诉讼非诉案件管理流程,调整授权标准;进一步完善法律格式文本与法律审查管理制度,及时修订、完善全行各类格式文本;有序开展日常法律审查与咨询工作,对本行新产品研发、新业务开展、重大项目等提供及时、专业、高效的全流程法律支持;开展重点业务的法律调研与法律风险预警与提示工作,强化法律培训,支持业务健康发展;积极妥善处置诉讼案件和非诉风险事件,防范法律诉讼风险和声誉风险。
总体来说,本行法律风险管理工作重点围绕事前风险防范、事中风险控制、事后风险化解三个层次展开,并在法律风险管理的主要领域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机制,持续提升本行业务的法律风险管理成效。
2、合规风险管理方面,本行高度重视合规管理、内控管理及案件防控工作,总行、分行及事业部每两月召开合规内控与案防委员会会议,通过风险热图揭示主要风险领域、各条线和分支机构的风险程度与突出问题,检视内控与合规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督促责任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进一步提升合规内控管理质效。同时,根据监管部署组织开展“违法、违规、违章”、“监管套利、关联套利、空转套利”、“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及市场乱象整治全行性自查,着重检视信贷、同业、票据和理财业务的合规性,加强问题整改与问责处罚,强化员工合规意识,保障业务合规经营;开展分行、事业部案防合规督导,保持对一线人员和基层机构的案防高压态势,督促落实监管和总行案防合规工作要求;将案防合规工作情况纳入各机构及机构负责人绩效考核,层层落实案防合规责任。结合监管要求推进本行战略,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本行强化与创新相适应的法律合规评审管理,推行法律合规评审前置,采取多种形式对重点监管政策解读分析,及时传导监管政策,识别合规风险,推动经营机构提升合规风险防御能力,助推业务健康发展。
本行持续强化全行制度管理,进一步完善合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组织完成年度制度规划,对重点业务领域开展制度重检,提升制度管理质量,进一步巩固全行业务发展及内部管控的管理基础。
本行积极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强化全行员工合规意识,营造良好的合规文化氛围。组织开展法律合规业务培训,对分行、事业部法律合规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开展专业培训;通过现场、“知鸟”课程等形式,针对业务部门员工、合规人员、新入职人员等不同群体开展培训,强化“合规人人有责”的理念。
本行按照“全面风险管理”以及“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协调合作”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反洗钱内控制度,落实“3 号令”(《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要求,对反洗钱系统和黑名单系统持续优化改造,对高风险业务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探索 AI+反洗钱在本行反洗钱工作中的运用,加强日常反洗钱管理,积极开展反洗钱宣导和人员培训等,多措并举,认真贯彻落实银行反洗钱义务,积极开展 “三反”(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工作,切实防范洗钱风险、恐怖融资风险等。
六、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情况
(一)资本充足率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016 年 12 月 31 日
2015 年 12 月 31 日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
150,070 其他一级资本
- 一级资本净额
150,070 二级资本
31,735 资本净额
181,805 风险加权资产合计
信用风险加权资产
表内风险加权资产
表外风险加权资产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的风险加权资产
市场风险加权资产
操作风险加权资产
138,677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9.03% 一级资本充足率
9.03% 资本充足率
10.94% 信用风险资产组合缓释后风险暴露余额:
表内信用风险资产缓释后风险暴露余额
表外转换后资产余额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
注:信用风险采用权重法计量资本要求,市场风险采用标准法,操作风险采用基本指标法;报告期内,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的计量方法、风险计量体系及相应资本要求无重大变更。有关资本管理的更详细信息,请查阅本行网站(bank.pingan.com)。
(二)杠杆率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017 年 9 月 30 日
2017 年 6 月 30 日
2017 年 3 月 31 日 杠杆率
5.58% 一级资本净额
194,051 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
注:主要因调整后的表内资产余额增加,导致报告期末杠杆率环比下降。有关杠杆率的更详细信息,请查阅本行网站(bank.pingan.com)。
(三)流动性覆盖率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016 年 12 月 31 日 流动性覆盖率
95.76% 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
383,670 净现金流出
七、本行未来展望
2018 年 1-3 月经营业绩的预计
预测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可能为亏损或者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生大幅度变动的警示及原因说明
(一)宏观环境展望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是党和国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
2018年,国内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保持前进态势。中国制造2025战略稳步推进,以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农业为代表的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化推进。“一带一路”倡仪获得多国响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日益见到实效,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形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稳定增长。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保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二)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展望 2018 年,银行业将面临战略转型的要求,竞争格局也将发生新的变化。
一是银行业在科技金融的探索和转型步伐将加快。技术进步和客户体验改善的需求将催生银行业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和变化,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的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便利的财富管理、支付结算、贷款融资等服务,将成为银行业着力的重点。二是要重视负债和流动性管理。防范风险首要要防范流动性风险,银行对负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三是要重视“轻资产、轻资本”业务的发展。银行需要大力发展传统中间业务,并进一步加快投行业务转型,在债融、并购等业务中抢占市场先机。四是严守“合规底线”,以监管的政策和要求为准绳,要从内部加强培训和宣导,培养全体员工依法合规的意识,并从机制、制度、流程上加强合规和内控的管理。
(三)公司发展战略
2018 年,本行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 201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定“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十二字方针,围绕集团“汽车、房产、医疗健康、智慧城市、金融机构”五大生态圈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昭通市魅力广告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