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析的地基复杂程度度

当前位置: >>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一、选择题 1、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 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2、如果个人收入等于 570 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 90 美元,消费等于 430 美元, 利息支付总额为 10 美元, 个人储蓄为 40 美元, 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 A、500 美元; B、480 美元; C、470 美元; D、400 美元 ) 。3、当消费函数为 C=a+bY,a、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 。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4、在凯恩斯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 0.8,那么自发支 出乘数值必是( ) 。 A、1.6; B、2.5; C、5; D、45、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 2000 元,而当其收入为 6000 元 时,其消费为 6000 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 倾向为( ) 。 B、3/4; C、4/5; D、1 )A、2/3;6、下列那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A、LM 曲线陡峭,IS 曲线平缓; C、LM 曲线平缓,而 IS 曲线垂直;B、LM 曲线陡峭,IS 曲线也陡峭; D、LM 曲线和 IS 曲线一样平缓; )?7、以下何种情况不会引起收入水平的上升( A、增加自主性支出; C、增加自主性转移支付; 8、通货膨胀是( ) 。B、减少自主性税收; D 、增加净税收。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 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1 D、以上都不是。 9、由于经济萧条而引起的失业属于( ) 。A、摩擦性事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10、自发投资支出增加 10 亿美元,会使 IS 曲线( A、右移 10 亿美元; C、 右移支出乘数乘以 10 亿美元; ) 。B、左移 10 亿美元; D、 左移支出乘数乘以 10 亿美元。11、当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是 800―2N(N 是使用劳动的数量) ,产品的 价格水平是 2 美元,每单位劳动的成本是 4 美元时,劳动力的需求量是( A、20 单位; B、399 单位; C、800 单位; D、80 单位。 ) 。12、投资 100 元一年以后所得的利息是 10 元,在这期间价格上涨了 6%,则 投资的实际利率为( A、10%; ) 。 B、6%; C、4%; D、16%。 ) 。13、某人由于航空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该失业属于(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14、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之一是( ) 。A、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居民的实际财富下降,他们将增加消费; B、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居民的实际财富增加,他们将增加消费; C、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居民的实际财富下降,他们将增加消费; D、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居民的实际财富上升,他们将减少消费。 15、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增加政府支出; C、提高公司所得税; B、提高个人所得税; D、增加货币发行量。 ) ) 。16、下面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很小; B、在通货膨胀不能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不会影响收入分配; C、在通货膨胀不能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D、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很大。 17、如果净税收增加 10 亿美元,会使 IS(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 10 亿美元 ) 。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 10 亿美元2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 10 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 10 亿美元18、假定货币需求为 L=kY-hr,货币供给增加 10 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 则会使 LM( ) 。 B、右移 k 乘以 10 亿美元 D、右移 k 除以 10 亿美元(k/10)A、右移 10 亿美元 C、右移 10 亿美元除以 k(即 10/k)19、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经济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20、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21、经济周期是指( ) A、国民收入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B、人均国民收入上升与下降的交替过程 D、以上都正确C、国民收入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22、一般来说,某个大学生毕业后未能立即找到工作,属于( )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自愿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23、净出口是指( ) 。 A、出口加进口 C、出口减进口 24、长期总供给曲线( ) A、向右上方倾斜 B、向右下方倾斜 C、是一条垂线 D、是一条水平线 B、全部产品无内需,均出口 D、进口减出口25、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那项变化能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 ) 。 A、政府支出减少,右移 C、税收减少,左移 B、价格水平上升,右移 D、名义货币供给增加,右移26、三部门经济中,收入的恒等关系可以表示为( ) 。 A、I+S=G+T B、I+G=S+T C、I+G+X=S+T+M D、I=S27、根据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之间 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为( ) A、如果 MPC 增加,则 MPS 也增加 C、MPC+MPS=APC+APS B、MPC+APC=1 D、MPC+MPS>APC+APS3 28、引致消费取决于( ) 。 A、自发消费 B、平均储蓄倾向 C、收入 D、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29、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是( ) 。 A、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 B、社会上的各种资源没有得到了充分利用 C、边际消费倾向大于 0 D、边际消费倾向大于 1 30、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 ) 。 A、收入水平之间同方向变动 C、收入水平之间反方向变化 B、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同方向变化 D、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反方向变化31、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可以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即( ) 。 A、 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 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B、 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 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C、 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D、 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 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二、判断题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析的复杂程度不同。 ( 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那些与总体经济有关的经济问题。 ( 3、构成 GDP 一部分的存货投资被看作最终产品。 ( ) ) )4、1969 年在阿拉斯加发现的 1000 亿美元的油田,使美国该年 GDP 增加了 相同的数额。 ( ) )5、政府支出的突然增加将减少当期消费,增加当期储蓄。 ( 6、边际消费倾向大于 0 小于 1。 ( ) )7、货币供给减少从长远看会导致名义利率减低。 (8、当分析各种冲击对实际利率和其他实际变量如投资和储蓄等的影响时, IS―LM 模型要比 AD―AS 模型相对方便。 ( )9、经济周期一般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波动,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经济变量的 波动。 ( )4 10、在经济扩张期和衰退期,如果就业的工人数量不变,则劳动的利用程度 也不变。 ( )11、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考察经济的总体趋势。 ) ( 12、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一定时不相等的。 ) ( 13、可支配收入是指 GDP 中可用于家庭支出或储蓄的那一部分。 ) ( 14、劳动市场均衡时经济体系的总产出就是充分就业产出。 ) ( 15、充分就业产出反映了短期经济体系总供给能力的高低。 ) ( 16、政府支出的增加将增加总投资。 ) ( 17、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的差是通货膨胀率。 ) ( 18、投资需求取决于名义利率。 ) ( 19、在 IS 曲线上,随着实际利率的降低,国民收入将会增加。 ) ( 20、在 LM 曲线上,实际利率是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化的。 ) ( 21、在 AD―AS 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 的交点。 ) ( 22、在长期总供给水平,由于生产要素等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经济中不存 在失业。 ) ( 23、即使在扩张期,实际产出也会低于潜在产出水平。 ) ( 24、在经济扩张期和衰退期,如果就业的工人数量不变,则劳动的利用程度 也不变。 ) ( 25、一个主动跳槽的员工,目前没有找到新的工作,他是自愿失业者。 ) ( 26、失业的存在是因为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工作的人比工作职位多。 ) ( 27、 当通货膨胀成为持续现象时, 人们对其预期会使菲利普斯曲线右移。 ) ( 28、高通货膨胀似乎总是与高名义利率相伴随。 ) ( 29、银行存款的多倍扩张指银行将超额准备金转化为更大量银行货币的过 程。 ) ( 30、当经济中存在发展生产的潜在能力时,政府举债有助于经济增长。 ) ( 三、名词解释( ) 1、自发总支出: 2、总需求曲线:5 3、奥肯定律: 4、自然失业率: 5、经济周期: 6、边际消费倾向: 8、菲利浦斯曲线: 9、年度平衡预算: 10、国内生产总值: 11、均衡产出或收入: 12、消费函数: 13、投机动机: 14、IS 曲线: 15、财政政策: 16、货币政策: 17、法定准备率: 18、潜在产量: 19、乘数―加速数模型: 20、动态总需求曲线: 21、动态总供给曲线: 22、工资粘性: 四、间答题 1、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算不算 GDP? 2、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 是否计划存货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为什么? 3、简要说明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 4、从总供求理论看,总产出是怎样决定的?价格水平是怎样决定的? 5、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 6、现代经济周期理论有什么主要特征? 7、如果政府雇用原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做工作人员,GDP 会发生什么 变化? 8、有人说: “我难以理解宏观经济学有时收入变化似乎引起消费变化,有时6 消费变化似乎引起收入变化。 ”请你说说哪个对? 9、消费函数中的自发消费支出和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 曲线会有什么变 动? 10、政府若想刺激经济却不改变预算赤字规模是可能的吗? 11、能否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 1? 五、计算题 1、设劳动需求函数 Ld = 400-10×(W/P) ,名义工资 W=20,未达到充分就 业时劳动供给弹性无限大,充分就业量为 380。 (1)求 P=2 时的就业状况。 (2)求 P=5 时的就业状况。 (3)价格提高多少可以实现充分就业? 2、假设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且 Y=C+I+G+NX,消费函数 C ? 300 ? 0.8Yd , 投 资 函 数 I=200-1500r , 净 出 口 函 数 NX=100-0.04Y-500r , 货 币 需 求 函 数( M d 政府支出 G=200, 税收函数 T=0.2Y, 名义货币供给 M=550, ) ? 0.5Y ? 2000 r , P价格水平 P=1。求: (1)IS 曲线方程; 分) (5 (2)LM 曲线方程; 分) (5 (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 分) (5 3 、 假 定 经 济 的 短 期 生 产 函 数 是 Y=14N-0.04N2 , 劳 动 需 求 函 数 是 Nd=175-12.5(W/P) ,劳动力供给函数 Ns=70-5(W/P) 。 (1)在 P=1 和 P=1.25 的水平下,求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就业量; (2)在 P=1 和 P=1.25 的水平下,求经济的短期产出水平。 4、在某国经济中,消费函数是 C=200+0.75(Y-T),投资函数是 I=200-25r, 政府购买和税收都是 100;货币需求函数是(M/P)d=Y-100r,若货币供给 M 是 1000,物价水平 P 是 2。 (1)求出均衡利率与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2)假设政府购买从 100 增加至 150, 曲线会移动多少?新的均衡利率与收 IS 入水平是多少? (3)假说货币供给从 1000 增至 1200,LM 曲线会移动多少?新的均衡利率与7 收入水平是多少? 5、已知某经济生产函数为 Y=20N-0.1N2,劳动供给函数是 Ns=5 (W/P),试 求: (1)在货币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的条件下,均衡实际工资、就业、及产量 水平是多少?总供给曲线方程是什么? (2)短期内,当货币工资 W=10,就业由劳动需求决定时,该经济的总供 给曲线是什么? (3)短期内若总需求曲线为 Y=500+250/P2,求均衡价格及产量。 6、设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 Y=P,总需求函数为 Y=/P,求 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时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7、设消费函数 C ? 1400 ? 0.8Yd ,投资函数 I ? 200 ? 50 R ,政府购买支出 G=200,税收 T ? tY ? 0.25Y ,货币需求函数 L ? 0.4Y ? 100 R ,名义货币供给 M=900,价格水平为 P。 (1)推导总需求函数。 (2)当价格为 1 时,收入和利率分别为多少? 8、假定上题中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 Y=P 试求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时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9、设两部门的经济有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为 C=100+0.8y,投资 函 数 为 I=150?6r,货币需求函数为 L=0.2y?4r,设 P 为价格水平, 货 币 供 给 位 M=150。试求: (1)总需求函数。 (2)若 P=1,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位多少? (3)若该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 AS=800+150P,求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8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单选 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 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 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 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 定正确。 4、“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以上 三种说法全对。 5、下列哪一项计入 GDP?( )。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 1O 吨钢板;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6、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合计算机; D、以上都 是。 7、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 10000 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 2 500 亿美元的 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 2 000 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 A、2 500 亿美元和 500 亿美元; B、12 500 亿美元和 10 500 亿美元; C、2 500 亿美元和 2 000 亿美元; D、7 500 亿美元和 8000 亿美元。 8、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 是( )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9、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 ) A、销售税; B、公司利润税; c、货物税; D、公司财产税。 l0、下列项目中,( )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 B、股息 ; 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 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11、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 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 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 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项有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GDP); B、国内生产净值(NDP);C 国民收入(NI); D、个人收入 (PI)。 13、下列第( )项不属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 B、银行存款利息; c、红利; D、养老金。 14、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9 C、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D、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净投资加政府 支出。 15、下列( )项命题不正确。 A、国民生产净值(NNP)减直接税等国民收入(NI); B、国民生产净值(NNP)加资本消耗(折旧)等于 GNP; C、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折旧; D、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直接税. 16、如果个人收入等于 570 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 90 美元,消费等于 430 美元,利 息支付总额 10 美元,个人储蓄为 40 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 A、500 美元; B、480 美元; C、470 美元; D、400 美元. 1. B 2.B 3.D 4. C;5.D 6.D 7.A 8.A 9.B lO.C 11.B 12.D 13.D 14. D; 15.A;16.B 二、简答 1、 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原来用 GNP 作为产量的主要测量值, 而现在大多改用 GDP? 答,1991 年以前,美国一直用 GNP 作为产量的主要测量懂,从 1991 年起改为 GDP。 国民生产总值(GNP)测量一国居民的收 入, 包括居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工资、 利润、 利息), 但要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同类报酬。与 GNP 不同,GDP 不考虑从国外获得的报酬和支付给国 外的报酬。它是一国在国内实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测量值。GDP 是大多数欧洲国家采用 的产量标准计量, 因为这些国家的对外贸易在传统上比在美国重要得多。 由于国际贸易在美 国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美国从 1991 年以后也开始用 GDP。作为衡量产量的主要测量, 这种转变也可以使美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比较更加容易些。 一般说来, 一个国家对外经济往 来的开放度越大,用 GDP 作为测量收入的重要性也越大。此外,由于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的数据较难准确获得,而 GDP 的数据较易获得;由于相对 GNP 而言,GDP 是经济中就业 潜力的一个较好的测量指标,比方说,外国人到东道国投资,解决的是东道国的就业问题, 所有这些原因,都表明把 GDP 作为经济中产生的基本测量指标更合理一些。 2、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 答:产出指 GNP 的生产,亦即新创造的价值,而不是各经济部门的产品价值总和,例 如长期来我们所讲的工农业总产值.假定某纺纱厂 1 年产出成品(纱)值 20 万元,其中包括 消耗棉花价值为 15 万元(我们用棉花代表生产纱的耗费的全部中间产品价值),则创造的价 值只有 5 万元,而不是 20 万元。 为什么产出等于收入呢?如果我们暂不考虑折旧和间接税,那么.新创造的这 5 万元价 值就被认为是生产纱的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劳动、 土地、 资本及企业家管理才能)共同创造的, 因而要化为这些要素的报酬,即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其中,利润是产品卖价 20 万元 扣除原材料价格、工资、利息和地租后的余额。假定工资是 2 万元,利息是 1.5 万元,地租 是 5 万元, 则利润就是 1 万元. 正由于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把利润看成是产品卖价扣除成本后 的余额,因此,总产出总等于总收入。 总产出总等于总支出是指就全社会来看,总产出总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 例如, 假定一件上衣卖 500 元, 就意味着消费者购买时支出 500 元, 而这 500 元又是许多与之有关 的生产经营者(如棉农,纱厂、织布厂、制衣厂、售衣商等)创造的价值即产出。上衣是如此, 千千万万最终产品也是如此,因而就全社会来看,总产出就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 3、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算不算 GDP? 答:算。因为这里虽没有发生市场交换活动,但自己住自己的房子时房子也提供了效 用,固而艘看作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创造了价值.他的房子如果自己不住而租借出去也可以 收到房租,这部分房租也应计入 GDP。总之,不管房子是自己住还是出租,这部分房租都10 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4、如果政府雇用原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做工作人员,GDP 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GNP 增加了,因为这些人员原来领的失业救济金不计入 GDP,而现在作为政府雇 员领取报酬要作为政府购买计入 GDP。 5、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 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 GDP? 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从人们手中借到了钱作生产用,比方 说购买机器设备,就是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 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当然要计入 GDP。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 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投入生产活动,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 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加以支付的, 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 付。 6、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 答: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 的行为,而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们 买了债券或股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因而不屑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计入 GDP. 当公司从人们手里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时, 才 是投资活动。 7、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 GDP? 答: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 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例如,政府 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 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 失业救济金发放则是因为人们失去了工作从而丧失了取 得收入的机会才给予救济。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 GDP 而后者计入 GDP,因为后者发生了实在的交换活动。比方说,政府给公立学校教师发薪水 是因为教师提供了教育工作的服务。 8、为什么计入 GDP 的只能是净出口而不是出口? 答:出口是本国生产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本国 GDP 的一部分,而从外国进口的货物并 不是本国生产的一部分,只是外国生产的一部分,但却被计入本国的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 政府购买的一部分。例如,进口 l 台价值 10 万美元的机器,被计入本国投资,进口价值 5 万美元的香水被计入本国消费,进口价值 15 万美元军火被计入政府购买。如果我们计算投 资、 消费和政府购买时不把这 30 万美元的进口减去, 就会误把外国生产的 GDP 计作本国的 GDP。因此,我们计算 GDP 时,必须从出口中扣除进口即仅计算净出口,否则,我们就会 犯多计算 GDP 的错误。 9、为什么间接税应计入 GDP? 答: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 分由购买者负担的。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是政府的收入,但毕竟是购买东 西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因此,为了使支出法计得的 GDP 和收入法计得的 GDP 相一致,必 须把间接税加到收入方面计入 GDP。举例说,某人购买一件上衣支出 100 美元,这 100 美 元以支出形式计入 GDP.实际上,若这件上衣价格中含有 5 美元的销售税和 3 美元的折旧, 则作为要素收入的只有 92 美元.因而,从收入法计算 GDP 时,应把这 5 美元和 3 美元折旧 一起加到 92 美元中去作为收入计入 GDP。 三、计算题 假设某国某年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见下表)。单位:10 亿美元11 雇员酬金 企业支付的利息 间接税 个个租金收入 公司利润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红利 社会保险税 个人所得税 消费者支付的利息 政府支付的利息 政府转移支付.9 266.3 34.1 164.8 120.3 66.4 253.o 402.1 64.4 105.1 347.5请计算; (1)国民收入, (2)国内生产净值: (3)国内生产总值, (4)个人收入; (5)个人可支 配收入; (6)个人储蓄. 解: (1)国民收入=雇员酬金+企业支付的利息+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1 866.3+264.9+34.1+164.8+120.3=2 450.4(10 亿美元) (2)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2 450.4+266,3=2 716.7(10 亿美元) (3)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2 716.7+356.4= 亿美元) (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十社会保险税)中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的转移支付十 红利 =2 450.4-(164.8+253.O)+347.5+105.1+66.4=2 551.7(10 亿美元) (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2 551.7-402.1= 亿美元) (6) 个 人 储 蓄 = 个 人 可 支 配 收 入 - 消 费 者 支 付 的 利 息 - 个 人 消 费 支 出 = 2 149.6-64.4-1 991.9=93.3(10 亿美元)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选择题 1、如果在消费一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上移动,这意味着消费者( )。 A、由于减少收入而减少储蓄 S B、由于增加收入而增加了储蓄 S C、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 S 增加 D、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 S 减少 2、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3、当消费函数为 C=a+bY,a、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4、在凯恩斯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 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必 是( )。 A、1.6 ; B、2.5; C、5; D、4. 5、如果投资支出 I 突然下降,那么凯恩斯模型预期( )12 A、GDP 将开始持续下降,但最终下降将小于投资 I 的下降; B、GDP 将迅速下降,其量大于投资 I 的下降; C、GDP 将迅速下降,其量小于投资 I 的下降量,但将没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D、GDP 将开始持续下降,直至下降量大大超过投资 I 的下降量。 6、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 ). A、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 C、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 D、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 7、如果由于计划投资支出的减少而导致原来 GDP 的均衡水平改变,可以预期( ). A、GDP 将下降,但储蓄 S 将不变; B、GDP 将下降,但储蓄 S 将上升; C、GDP 和储蓄 S 都将下降; D、GDP 不变,但储蓄 S 下降。 8、消费者储蓄增多而消费支出减少,则( )。 A、GDP 将下降,但储蓄 S 将不变; B、GDP 将下降,但储蓄 S 将上升; C、DP 和储蓄 S 将下降; D、CDP 不变,但储蓄 S 下降。 9、GDP 的均衡水平与充分就业的 GDP 水平的关系是 ( )。 A、两者完全等同; B、除了特殊的失衡状态,GDP 均衡水平通常就意味着是充分就业时的 GDP 水平; C、GDP 的均衡水平完全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 GDP 水平; D、GDP 的均衡水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充分就业的 GDP 水平。 10、在凯恩斯 45?线图中,消费函数与 45°线相交点的产出水平表示( )。 A、净投资支出 I 大于零时的 GDP 水平; B、均衡的 GDP 水平 ; C、消费 C 和投资 I 相等; D、没有任何意义,除非投资 I 恰好为零。 11、GDP 高于均衡水平,意味着( )。 A、从收入流量中漏出的储蓄 S 大于注入收入流量的投资 I; B、计划的消费支出 C 的总额过计划投资 I 的总算; C、GDP 偶然沿着消费曲线超过收入平衡点; D、计划投资 I 的总额和计划消费 c 总额之和超过现值 GDP 水平。 12、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 )。 A 、自发性支出增加; B、自发性税收下降; C、自发性转移支付增加;D、净税 收增加。 13、如果由于投资支出下降而导致 GDP 下降,可预期( )。 A、消费 C 和锗蓄 S 将上升: ; B、消费 C 和储蓄占将下降; C、消费 C 下降,但储蓄 S 将上升; D、消费 C 将上升.但储蓄 S 将下降。 14、如果 GDP 是均衡水平,则要求( )。 A、收入总额必须正好等于消费者从收入中来的计划的支出加上计划的储蓄; B、GDP 总额必须正好等于计划储蓄总额与计划投资总额之和; C、消费者支出总额必须正好等于收入的收支平衡水平; D、所得收入总额必须正好等于全体消费者从收入中来的计划支出加上计划投资总额。 15、若其他情况不变,所得税的征收将会使( )。 A、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增大; B、支出乘数增大,净税收入乘数变小; C、支出乘数和净税收入乘数都变小; D、支出乘数变小,而净税收入乘数变大。 16、边际储蓄倾向为 0.3,投资支出增加 60 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 GDP 增加( )。 A.、20 亿元 ; B、60 亿元; C、180 亿元 ; D、200 亿元。 17、 在四部门经济中,若投资 I、储蓄 S、政府购买 G、税收 T、出口 X 和进口 M 同13 时增加,则均衡收入( )。 A、不便;B、趋于增加;C、趋于减少 ; D、变化的趋势不能确定。 1.D 2.C 3.A 4.C 5.D 6.B 7.C 8.C 9.D 10.D 11.A 12.D 13.B 14.D 15 .C 16.D 17.D 分析讨论题 1、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家通常可假定产量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答:宏观经济学之所以通常假定产量决定于总需求,可以从企业的行为上作出回答。在 正常条件下,大多数企业总是在有某种超额生产能力的情况下运转的。例如,美国制造业生 产能力的平均利用率约 86%,一些机器闲置着作为备用晶,另一些机器只在三班中开两班. 同样,劳动力不总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即使是充分就业时,西方社会也大约有 5%--6%。的 劳动力处于所谓自然失业率状态.因此,一旦市场对产品需求增加时,企业就有相当大余地 通过增加生产能力的利用事来增加生产, 企业可以把以前每年雇的工人召回, 或让一些工人 加班加点,增加生产.同样,当需求下降时,企业也会作出同样反应,减少生产。因此,把 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看,可以把整个社会的产量看作是由总需求决定的。在短期内,总需 求的波动会引起 GDP 的波动。 2、怎样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假如某一年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同时存在着 失业,国民收入和就业将发生什么变化?凯恩斯认为应采取何种对策? 答:凯恩斯所讲的有效需求,是指社会上商品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 的总需求。 所谓供给价格是指导致企业肯雇佣一定数量工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时所必需取得 的收益, 这收益必须等于生产这些产品所付出的生产要素的成本加上预期的利润, 所有产品 供给价格之和即总供给价格,所谓需求价格是指企业预期社会上人们用来购买其产品的价 格, 总需求价格是全部企业预期社会上人们愿意用来购买全部商品的价格的总和。 总供给价 格和总需求价格都随就业量增加而增加。 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 亦即一定就业量 下预期收益会超过诱致这一就业量所必须的收益时,企业会扩大生产,增雇工人;相反,则 会缩减生产,减少雇员.只有当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相等时,企业才能获得最大预期利 润,从而生产既不扩大,也不缩小,达到均衡状态,这时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因此,假定 某一年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同时存在着失业,表明有效需求不足,于是失业率就会上升, 国民收入水平就会下降.凯恩斯认为,这时就需要由政府出来用膨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如增 加政府支出或降低税收)或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对经济加以干预, 以降低失业率, 提高国 民收入水平。 3、决定总需求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分别说出这些因素的变化对总需求会有什么影响? 答: 在四部门经济中总需求 AD=Iˉ+Gˉ+C+X-M=1/[1-b(1-t)+m](a+I ̄+G ̄+bTR ̄-bT。 +X-M。)尽管这个模型是极简单,抽象化的,但基奉上可以看出决定总需求的因素。重要因 素有自发投资}, 政府支出(Gˉ和 TRˉ), 税收 和 T。 消费(a 和 b), (t ), 净出口(X-M=X-M。 -my)。 自发投资 Iˉ和政府购买性支出 G ̄的变化对总需求的影响是相同的,都以相同的倍 数 1/[1-b(1-t)+m]使总需求同方向变化; 税收量的改变是通过税率 t 或税收基数了。的改变进行的,是总儒求中的漏出,使总需求朝 反方向变化: 消费与总需求同方向变动, 自发消费 d 及边际消费倾向 b 的增大都将使总需求增加; 净 出口与总需求同方向变化。净出口 NX 增大显然使总需求增大,边际进口倾向 m(0&m&1) 注意:净出口函数 NX=X-M。―mY)增大,使总需求减少。 4、如果消费的变化是国民收入变化带来的,那么,这样的消费和自发投资对国民收入 是否有同样大的影响?14 答:没有同样大的影响.由自发投资导致国民收入增加以后引起的消费称引致消费,这 样的消费对国民收入的彰响小于自发投资对国民收入韵影响, 只有消费不是收入变化带来的. 而是其他因素引起的时候,才会和自发投资一样对国民收入发生影响。 5、有时候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断言,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 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答:他们的理由是,富者的消费倾向较低,储蓄倾向较高,而贫者的消费倾向较高(因 为贫者收入低,为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他们的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重必然大于富者),因 而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 可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 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总 消费支出水平,于是总收入水平就会随之提高。 6、有人说: “我难以理解宏观经济学.有时收入变化似乎引起消费变化,有时消费变化 似乎引起收入变化。 ”请你说说哪个对? 答: 两种说法都对.假定有消费函数 c=d+bYd, 在此自发消费 a 增加会引起消费 C 增加, 从而使总需求(总支出)增加, 进而会引起收入增加,而收入增加又会进而引起消费增加, 即式中 bYd 增加,这就是引致消费.引致消费增加反过来又使收入进一步增加,因此,这两 种说法都正确,说明消费支出和收入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7、试述乘数理论的适用性。 答:公式Δ Y=a?Δ A,其中 a 为乘数值,Δ A 为自发支出的变化,它包括投资变化Δ I, 政府购买Δ G 转移支付变化Δ TR 等因素,这个公式表明了自发需求变化导致产出以 a 倍变 化。这个理论反映了现代经济的特点,即由于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关系,某一部门支出 (即需求)的增加必然在经济中引起其他部门的连锁反应,从而使收入以 a 倍值增加。一般说 来,需求的增加有两个后果:一是价格水平上升;二是产出水平{即收入水平)上升.只有当 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时,自发需求增加凸Δ A 会导致收入水平增加 a?Δ A. 当经济中已实现了充分就业时, 即没有可利用的闲置资源时, 自发需求增加Δ A 只会导致价 格水干上升而不会使产出水平(或实际收入水平)上升。一般情况下,需求的增加将导致价格 水平和产出水平同时上升,上升幅度一般不等。还应该指出,有时经济中的大部分资源没有 得到充分利用,但由于某一种或几种重要贤源处于“瓶颈状态” ,这也会限制乘数发挥作用。 因为这种某些资源的“瓶颈状态”会使利用其他闲置资源成为不可能。第四章 国民收入与利息率答案1、什么是 IS 一 LM 模型? 答:IS-LM 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在产品市场上,国民 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合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 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 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 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可见,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 相互作用的, 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 描述和分析这两个市场相互联 系的理论结构,就称为 1S-LM 2、怎样理解 IS-LM 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答: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 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 的作用.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 给。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 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 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 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要影响投资和收 入, 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 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15 联系和作用.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汉森、希克斯这两 位经济学家则用 1S-LM 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 互作用如何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 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丁较为 完善的表述.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也是围绕 IS-LM 模型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IS-LM 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3、IS 曲线向右下倾斜的假定条件是什么? 答:IS 曲线向右下倾斜的假定条件是投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以及储蓄是收入的增 函数.即利率上升时,投资要减少,利率下降时,投资要增加,以及收入增加时,储蓄要随 之增加,收入减少时,储蓄要随之减少.如果这些条件成立,那么,当利率下降时,投资必 然增加,为了达到产品市场的均衡,或者说储蓄和投资相等,则储蓄必须增加,而储蓄又只 有在收入增加时才能增加.这样,较低的利率必须和较高的收入配合,才能保证产品市场上 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于是当坐标图形上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收入时,IS 曲线就必然 向有下倾斜。如果上述前提条件不存在,则 IS 曲线就不会向右下倾斜.例如当投资需求的利 率弹性无限大时,即投资需求曲线为水平状时,则 IS 曲线将成为一条水平线。再如,如果 储蓄不随收入而增加,即边际消费倾向如果等于 1.则 IS 曲线也成为水平状。由于西方学者 一般认为投资随利率下降而增加,储蓄随收入下降而减少,因此一般可假定 IS 曲线为向右 下倾斜的。 4、LM 曲线向右上倾斜的假定条件是什么? 答: LM 曲线向右上倾斜的假定条件是货币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 随收入上升而增加. 如果这些条件成立,则当货币供给既定时,若利率上升,货币投机需求量减少(即人们认为 债券价格下降时,购买债券从投机角度看风险变小,因而愿买进债券而少需要持币),为保 持货币市场上供求平衡, 货币交易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 而货币交易需求又只有在收入增加 时才会增加。于是,较高的利率必须和较高的收入相结合,才能使货币市场均衡.如果这些 条件不成立,则 LM 曲线不可能向右上倾斜。例如,古典学派认为,人们需要货币,只是为 了交易,并不存在投机需求,即货币投机需求为零,在这样情况下,LM 曲线就是一条垂直 线.反之,凯恩斯认为,当利率下降到足够低的水平时,人们的货币投机需求将是无限欠(即 认为这时债券价格太高,只会下降,不会再升,从而买债券风险大大,因而人们手头不管有 多少货币,都再不愿去买债券),从而进入流动性陷阱,使 LM 曲线呈水平状。由于西方学 者认为,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一般既不可能是零,也不可能是无限大,是介于零和无限大 之间,因此,LM 曲线一般是向右上倾斜的。 5、分析研究 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有什么意义? 答:分析研究 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主要 是为了分析有哪些因素会 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在分析财政政策效果时,比方说分析一项增加政府支出的扩 张性财政政策效果时,如果增加一笔政府支出会使利率上升很多(这在 LM 曲线比较陡峭时 就会这样),或利率每上升一定幅度会使私人部门投资下降很多(这在 IS 曲线比较平坦时就 会是这样),则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就大,从而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较小,反之则反是。 可见,通过分析 IS 和 LM 曲线的斜率以及它们的决定因素就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财政政策 效果的决定因事:使 IS 曲线斜率较小的因素(如投资对利率较敏感,边际消费倾向较大从而 支出乘数较大,边际税率较小从而也使支出乘数较大),以及使 LM 曲线斜率较大的因素(如 货币需求对利率较不敏感以及货币需求对收入较为敏感), 都是使财政政策效果较小的因素。 在分析货币政策效果时, 比方说分析一项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时, 如果增加 一笔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很多(这在 LM 曲线陡峭时就会是这样),或利率上升一定幅度会 使私人部门投资增加很多(这在 IS 曲线比较平坦时就会是这样),则货币政策效果就会很明 显,反之则反是。可见,通过分析 IS 和 LM 曲线的斜率以及它们的决定因素就可以比较直16 观地了解货币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使 IS 曲线斜率较小的因素以及使 LM 曲线斜率较大的 因素,都是使货币政策效果较大的因素。 6、为什么要讨论 IS 曲线和 LM 曲线移动? 答:在 IS―LM 框架中,引起 IS 和 LM 曲线移动的因素很多,如政府购买、转移支付、 税收、进出口等等的变动都会使 IS 移动,而实际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变动都会使 LM 移动, 这些移动都会引起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例如,政府减税使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在其他 情况不变时,消费支出水平就会上升。再如,汇率变动,比方说本国货币贬值在其他情况不 变时会使出口增加,进口减小,从而使净出口增加.IS 曲线也会向右上方移动。同样,在价 格水平不变时增加名义货币供给或减少名义货币需求, 或者在货币名义供求不变时价格水平 下降,都会使 LM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在诸多使 IS 曲线和 LM 曲线移动的因素中,西方学 者特别重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动.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收入和利率同时上升,并且通过与不同斜率的 IS 和 LM 曲线相交可清楚表现出财政政策的 效果.同样,政府实行扩张贷币的政策,LM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利率下降,收入增加,并且 通过与不同斜率的 IS 和 LM 曲线相交可清楚表现出货币政策的效果。因此,西方学者常常 用 IS--LM 模型作为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效果的简明而直观的工具。这也可以说是 西方学者讨论 IS 曲线和 LM 曲线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 7、什么是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假定投资需求函数为 I=e-dr,则 d 是不是投资的利率弹 性? 答: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是指投资需求量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用投资需求量变动的 百分比和利率变动的百分比来表示.可用公式表示为: ∑d=投资变动的百分/利率变动的百分比=(△I/I)/(△r/r)=(△I/△r).(r/I) 假定投资需求函数为 I=e-dr,则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可表示为:∑d=-d?r/d 例如,若投资需求函数为 I=r,当 r=5(通常,r=5,表示利率为 5%)时的投 资需求的利率弹性为, ∑d=-900x5/1500=-3(当 r=5 时,I=X 5=1 500) 它表示,在这一利率水平上(r=5%),投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为利率下降或提高的百 分比的 3 倍,可见,在这里,d 并不是投资的利率弹性,而是指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痞程度. 在这一投资函数中,当利率为不同水平时,其弹性是不同的,当 r=6 时,其弹性即为:∑ d=-900X6/600=-9(I=6 000―900X 6=600)它表示,在利率 r=6%时,投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为利率下降或提高的百分比的 9 倍.可是,d 的含义则不同,它表示不管利率处于何水平,利 率海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则投资需求量总减少或增加 900.若 d 不是 900,而是 1 000, 则衰示利率每变动一个百分点时.投资总反方向地变动 1 000 的量值。 8、消费函数中的自发消费支出和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 曲线会有什么变动? 答:若消费函数用 C=a+bY 表示,由自发消费 a 增加或减少,会使 IS 向右上或左下平行 移动,而边际消费倾向 b 增大或变小,则使 IS 曲线斜率变小或变大,原因是 b 变大表示同 样收入中会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消费支出, 留下作储蓄的更少了, 为使储蓄和一定利率水平上 的投资相等, 现在需要有更多的收入才能产生相应的锗蓄, 从而要有更多的收入和一定的利 率相结合才能使 I=S,这就使 IS 曲线变得更为平缓。 9、什么是 LM 曲线的三个区域,其经济含义是什么? 答:LM 曲线上斜率的三个区域分别指 LM 曲线从左到右所经历的水平线、向有上方倾 斜线、 垂直线的三个阶段.LM 曲线这三个区域被分别称为凯恩斯区域、 中间区域、 古典区域。 其经济含义指,在水平线阶段的 LM 曲线上,货币的需求曲线已处于水平状态,对货币的投 机需求已达到利率下降的最低点“灵活偏好陷阱”阶段,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性极大.凯恩 斯认为:当利率很低,即债券价格很高时,人们觉得用货币购买债券风险极大,因为债券价17 格己这样高,从而只会跌,不会涨,因此买债券很可能亏损,人们有货币在手的话,就不肯 去买债券,这时,货币投机需求成为无限大,从而使 LM 曲线呈水平状态,由于这种分析是 凯恩斯提出的, 所以水平的 LM 区域称为凯恩斯区域。 在垂直阶段, LM 曲线斜率为无穷大, 或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已毫无敏感性,从而货币需求曲线的斜率(1/h)趋向于无穷大,呈 垂直状态表示不论利率怎样的变动,货币的投机需求均为零,从而 LM 曲线也呈垂直状态(k /h 趋向于无穷大)。由于“古典学派”认为货币需求只有交易需求而无投机需求,因此垂 直的 LM 区域称古典区域,介于垂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则称为“中间区域” 。 10、如果经济中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不在 IS 和 LM 的交点上,市场能否使产品市场和货 币市场的这种非均衡走向均衡? 答:只要生产能随产品市场供求而变动,利率能随货币市场供求而变动、则产品市场和 货币市场中的非均衡可以通过调整逐步走向均衡.例如,若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在 Js 曲线和 LM 曲线之上,则一方面表示这时储蓄大于投资,另一方面表示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在 这种非均衡情况出现时,只要市场机制能充分起作用,则储蓄大于投资(即产品市场上供过 于求)会导致生产收缩,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会导致利率下降.经过多次调整,一定会使收 入和利率趋向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地步。 11、 IS 和 LM 两条曲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均衡收入是否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什 在 么? 答: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不一定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这是固为,IS 和 LM 都只是表示产品市场上供求相等和货币市场上供求相等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因此, 两条曲 线的交点所形成的收入和利率也只表示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它并没有说明 这种收入一定是充分就业的收入。当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即使利率甚低,企业 投资意愿也较差,这也会使较低的收入和较低利率相结合达到产品市场的均衡,即 IS 曲线 离 IS 曲线坐标图形上的原点 O 较近, 当这样的 IS 和 LM 线相交时, 交点上的收入往往就是 非充分就业的均衡收入。 12、 如果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投有同时达到均衡而市场又往往能使其走向同时均衡或者 说一般均衡,为什么还要政府干预经济生活? 答: 上两题中说过,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尽管通过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同时均 衡,但不一定能达到充分就业收入水平上的同时均衡,因此,还需要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干预经济生活,使其达到充分就业或消除通货膨胀。 13、 为什么政府支出增加会使利率和收入均上升, 而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会使收入增 加而利率下降? 答:政府支出的增加意味着总需求(或总支出)的增加,这将使产量和收入增加,从而增 加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量,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条件下(或 LM 曲线不变),新增加的货币需求 会使利率上升,最终引起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的下降来保证货币市场均衡.这个过程,在 IS-LM 模型上,表现为在 LM 曲线不变,IS 曲线向右移动,总需求的增加引起收入和利率 的同时增加.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量,而货币需求不变的话,利率将会下降,从产品市场 看,在 IS 曲线上,在既定投资函数上,利率的下降会导致投资和国民收入的增加,这个过 程表现为在 IS 曲线不变条件下,LM 曲线向右移动,并导致利率下降和国民收入上升。第五章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名词解释 总需求:是指经济社会中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常以收入水平来表示,总需求由 消费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 在价格、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既定的条件下,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将要支出的数量。18 所以,总需求衡量的是经济中各种行为主体的总支出。 总需求曲线: 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体现一个经济中人们所愿意购买的商品和 服务的总量与该经济的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总需求曲线可以借助于总支出与总收 入的均衡分析推导出来。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也可以从 IS-LM 模型中得出。 总供给 : 是经济社会的总产量, 它说明了经济社会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 总供给主要是由生产性投入的数量和这些投入组合的效率决定的。 总供给曲线: 表示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整个经济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 即总供给曲 线表示经济中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总产出量随价格总水平变动而变动的轨迹。一般地, 如果以 Y 表示经济中的总产出,P 表示价格总水平,则总供给函数 AS 可以表示为:Y=AS (P) 。 短期总供给曲线: 短期内厂商根据劳动的实际工资决定需求劳动的数量。 对劳动者而言, 在短期内,他们只注重货币工资,而且,货币工资通常也具有下降刚性,当价格总水平提高 时,由于货币工资不变,劳动供给曲线不发生变动,而劳动需求会增加,因而均衡就业量增 加,均衡的总供给量也就会增加,所以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长期总供给曲线:长期中,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将使得实际工资保持不变,从 而均衡劳动量也不会改变。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水平变动并不使得 均衡就业量发生变动,从而均衡产出量不变。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影响总供给曲线的移动的因素有哪些? 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 (1)自然的和人为的灾祸。 (2)技术变动。 (3)资 本存量的变动。 (4)工资率等要素价格的变动。第七章通货膨胀理论一、单选 1、下面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很小 B. 在通货膨胀不能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不会影响收入分配 C. 在通货膨胀不能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D. 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很大 解答:C 2、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可以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即( ) 。 A. 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B. 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C. 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D. 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解答:B 二、名词解释 1、价格调整方程 解答:价格调整方程是用来表示通货膨胀率和通货膨胀压力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方程式, 其基本方程式为:π t=π t+(μ +z)-α ut其中,π t 为第 t 期的通货膨胀率,πt为人们对 t 期通货膨胀率预期,μ 是来自于厂商 方面对供给的冲击,z 是工资上涨对供给的冲击,而 ut 是 t 期的失业率,它对通货膨胀率所ee19 产生的压力为α ut。忽略供给方面的冲击,通货膨胀率将与人们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有关:π t=π t-α ut另一方面, 由于失业与总需求扩大的程度有关, 而总需求增加程度可以借用需求与潜在 产出量之间的差额加以衡量, 因而失业率又可以用总需求相对于潜在收入的增长率间接地加 以表示: π t=πt+h? t-y )/y (y*ee**其中,yt 为 t 期的总需求,y 为潜在的产出量,h 为正常数,这是因为,总需求增加与 失业率之间的变动方向相反。简化的价格调整方程表明,当总需求高于潜在产出水平时,存 在使价格上涨的压力;当总需求低于潜在产出水平时,存在使价格下跌的压力。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解答: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由于成本的增加而引起的普遍物价上涨。 它包括工资推 进型通货膨胀、 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和工资与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 这几种通货膨胀被归因 于商品生产成本的增长(或者是由于工资成本的增长,或者是工资和利润共同增长) ,也就 是归因于生产要素供给方面的变动。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工资成本所以推动通货膨胀,主要 是由于工会的存在及其力量强大,以致于工资易增不易减;利润之所以推动通货膨胀,主要 是由于垄断的存在及其力量的强大,垄断牢牢控制了价格水平,以致价格也易增不易减。总 之,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被认为与标准凯恩斯经济学体系中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有明显的 区别。在西方宏观经济学中,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被称作“新通货膨胀” 。 3、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解答: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过度需求的存在而引起的普遍物价上涨。 这是英国 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概念。凯恩斯认为,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即有效需求不足,那么 商品供过于求,存货越积越多,厂商不得不收缩生产,解雇工人,于是就会发生萧条,产生 失业;反之,如果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社会就会产生过度需 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总需求和总供给已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状态,闲置设备也都使用了, 过度需求不能促使产量增加,而只可能引起通货膨胀。这种情况叫作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三、简答 说明菲利普浦斯曲线所提出的观点。 解答: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在以失业率为横 坐标,通货膨胀率为纵坐标的坐标系中,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这样几个观点:第一,通货膨胀是由于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 这就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 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把货币工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联系了起 来。第二,承认了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交替的关系。第三,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时,通货膨 胀率为零。因此,也可以把自然失业率定义为通货膨胀率为零时的失业率。第四,为政策选 择提供了理论依据。这就是说,可以运用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 较低的失业率; 也可以运用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 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这也是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应该指出的是,莫利普斯曲线所反映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随着本世纪 70 年代末滞胀的出现,已不能很好地解释西方经济的现实了。第八章 经济增长理论一、选择 1、新古典模型对哈罗德-多马模型的重要修正是( ) 。20 A、它假定经济只生产一种产品; B、它假定规模收益不变; C、它假定生产中的资本劳动的比率是可变的;D、它假定生产中只使用资本与劳动两 种生产要素。 解答:C 2、根据哈罗德模型,当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时,经济将出现( ) 。 A、均衡增长; B、累积性的收缩; C、累积性的扩张; D、不能确定。 解答:B 3.哈罗德模型认为,长期中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 ) 。 A、有保证的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相等; B、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 长率相等; C、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相一致;D、实际增长率应大于自然增 长率。 解答:C 二、名词解释 1、哈罗德―多马模型 解答:英国经济学家 R?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 E?多马于 1948 年分别提出的关于经济 增长的分析模型的统称。哈罗德的模型公式是:G=s/v。式中,G 表示收入或产量的增长率 △Y/Y,即经济增长率;v 为资本―产量比率 I/△Y,即加速系数;s 代表收入中的储蓄比例 S/△Y,即储蓄率。多马的基本公式是:G=s?δ 。式中,G、s 的含义与哈罗德模型公式相 同,δ 表示加速系数的倒数,即δ =1/v。因此,哈罗德的模型公式和多马的模型公式尽管 表达内容各异,但实际上是一回事,可以用一个统一的公式表达为 G=s/v=s?δ 。哈罗德 ―多马模型以凯恩斯理论中关于储蓄―投资分析的理论为基础,即经济增长的均衡能否实 现, 取决于储蓄率和资本―产出系数的高低, 并且要求社会上每一时期的储蓄额必须等于和 全部转化为投资。这样,为实现一定的经济增长率就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既可以提 高或降低资本―产量比率, 也可以提高储蓄率与增加投资等等。 哈罗德―多马模型在西方经 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的模型分析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 是新古典学派、 新剑桥学派分析经济 增长模型的出发点。 三、简答题 1、简要说明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哈罗德模型在基本假设方面的差别。 解答: 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哈罗德模型都是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使用资本与劳动两种 生产要素以及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下论述经济增长问题的。但两者在基本假设上也有差别。 首先,在哈罗德模型中是不考虑技术进步的,即假定生产技术水平是不变的。而新古典增长 模型则强调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即假定技术水平是可以改变的,而且,估计技术 进步及其在增长中的作用还是新古典增长模型强调的主要问题之一。 其次,在哈罗德模型中假定劳动与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为固定技术系数,即它们在生 产中的比率是固定的,不能互相替代。而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则假定生产中资本与劳动的 比率是可以变的。 哈罗德模型根据资本与劳动的配合比率是不变的假定, 按照模型的基本公 式推演出经济增长率实际上就取决于储蓄率的结论。 换句话说, 哈罗德模型强调的是资本增 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分析的是资本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而新古典增长模型强调资 本―劳动比率的改变是通过价格的调节来进行的, 通过价格的调节使资本与劳动都得到充分 利用,经济得以稳定增长,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 的增加和技术进步。 2、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解答: 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 乘数原理考察投资的变动对收入水平的影响程21 度。 投资乘数指投资支出的变化与其带来的收入变化的比率。 投资乘数的大小与消费增量在 收入增量中的比例 (即边际消费倾向) 有关。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 投资引起的连锁反应越大, 收入增加得越多,乘数就越大。同样,投资支出的减少,会引起收入的数倍减少。 加速原理则考察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反过来又怎样影响投资的变动。 其内容是: 收入 的增加会引起消费品需求的增加, 而消费品要靠资本品生产出来, 因而消费增加又会引起对 资本品的需求的增加,从而必将引起投资的增加。生产一定数量产品需要的资本越多,即资 本―产出比率越高,由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越大,因此,一定技术条件下的资本―产出 比率被称为加速系数。同样,加速作用也是双向的。 可见,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是从不同角度说明投资与收入、消费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 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准确地考察收入、消费与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找出 经济依靠自身的因素发生周期性波动的原因。 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不同的是, 投资的乘数作 用是投资的增长(下降)导致收入的数倍增长(下降) ,而投资的加速作用则是收入或消费 需求的增长(下降)导致投资的数倍增长(下降) 。第九章 宏观经济政策单选 1、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 A、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提高; B、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率提高; C、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降低; D、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率降低; 2、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公司所得税; D、增加货币发行量; 单选答案 1、B 2、A 简答 1、简述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解答: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 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也是凯恩斯主义所重 视的政策工具。需求管理是要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 又无通货膨胀的目标。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供给管理是要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 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 供给管理包括控制工资与 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人力政策,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增长 政策。 现实中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日益密切的往来与相互影响。 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 不仅有赖于国内经济政策,而且也有赖于国际经济政策。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中也应包括 国际经济政策,或者说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也包括了对国际经济关系的调节。 2、简述凯恩斯主义在赤字财政政策上的观点。 解答:在经济萧条时期,财政政策是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这样就必然出现财政赤 字。凯恩斯认为,财政政策应该为实现充分就业服务,因此,必须放弃财政收支平衡的旧信 条, 实行赤字财政政策。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强调了要把财政政策从害怕赤字的框框下解放 出来,以充分就业为目标来制定财政预算,而不管是否有赤字。这样,赤字政策就成为财政 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 财政政策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也是可能的。 这是因为: 第一, 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府的财政赤字是国家欠22 公众的债务,也就是自己欠自己的债务。第二,政府的政权是稳定的,这就保证了债务的偿 还是有保证的,不会引起信用危机。第三,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 补赤字。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公债哲学” 。 论述: 1、论述货币政策的工具及运用 解答: 货币政策是政府根据既定目标, 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 率, 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在货币政策的工具及运用方面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这里着重论述凯恩斯主义在这方面的观点。 (1)货币政策的工具。 在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中,中央银行能够使用的政策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业务、贴 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公开市场业务是一种灵 活而有效地调节货币量,进而影响利息率的工具,因此,它成为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贴现政策包括变动贴现率与贴现条件, 其中最主要的是变动贴现率。 中央银行降低贴现 率或放松贴现条件,使商业银行得到更多的资金,这样就可以增加它对客户的放款,放款的 增加又可以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相反,中央银 行提高贴现率或严格贴现条件, 使商业银行资金短缺, 这样就不得不减少对客户的放款或收 回贷款, 贷款的减少也可以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 提高利息率。 此外,贴现率作为官方利息率,它的变动也会影响到一般利息率水平,使一般利息率与之同 方向变动。 准备率是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用作准备金的比率, 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 的存款。 中央银行变动准备率则可以通过对准备金的影响来调节货币供给量。 假定商业银行 的准备率正好达到了法定要求, 这时, 中央银行降低准备率就会使商业银行产生超额准备金, 这部分超额准备金可以作为贷款放出, 从而又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加货币供给量, 降 低利息率。相反,中央银行提高准备率就会使商业银行原有的准备金低于法定要求,于是商 业银行不得不收回贷款,从而又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 (2)货币政策的运用 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中央银行要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 在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其中 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等等。这些政 策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刺激总需求。 在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中包 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等等。这些政策 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抑制总需求。 2、试评析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 解答: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以高度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 收支平衡为目标。这些目标看起来很理想。但是许多西方国家的实践证明,现代资本主义制 度很难同时达到这些目标。 现在, 越来越多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主义政策手段无法实 现政策目标。 现代西方经济学只宣称高度充分就业、 价格水平稳定、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 衡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也就是只把经济稳定和发展说成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完全讳 言凯恩斯主义政策服务于垄断资本这一本质。事实上,根据凯恩斯主义制度的财政政策、货 币政策和收入政策,都是资产阶级国家代表垄断资本利益、干预经济的具体形式。财政政策 是国家把税收、 公债制度和财政支出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 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23 的再分配, 并企图维持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和以中央银行为中 心的银行体系, 按照垄断资本的要求和经济稳定与发展的需要, 控制货币供给、 利率和信贷, 调节投资, 从而调节宏观经济活动。 收入政策是国家为了垄断资本的利益强制地或非强制地 限制工人的工资,并试图抑制通货膨胀。 无可讳言,凯恩斯主义政策给垄断资本带来了巨大利益。然而,就经济的稳定和增长而 论,这种宏观的经济政策实际效果远不像西方国家政策和经济学家原先认为的那样理想。 扩张性政策在一个时期内对减轻经济危机从而减轻失业和维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起过一 些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0 多年中,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经济危机的 深度、广度、持续时间和破坏程度有所减轻。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除了扩张性政策所 起的作用外, 诸如战时经济转为和平经济引起的固定资本更新、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 美国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等因素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西方经济学者中有人认为, 即使没 有凯恩斯主义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特殊环境也会使西方经济在一个时期内获得较快的 发展。 紧缩性政策在一定条件下对减轻通货膨胀也起过一些作用。 造成通货膨胀率下降的因素 也很多,中央银行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是其中的因素之一。美国经济学者中有人认为,衰退、 高失业和石油价格下降是近几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凯恩斯主义在理论上宣传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交替使用, 相互补偿, 在实践中则以 扩张为基调。但是,扩张性政策并不是防治经济危机的灵丹妙药,减轻当前经济危机的因素 中包含着加深未来经济危机的因素。刺激投资,就是扩大生产能力。不断刺激投资,就是不 断扩大生产能力。 实行扩张性政策, 实际上是用进一步加深未来的生产过剩的办法来暂时减 轻当前的生产过剩。因此,长期扩张的累积后果必然会导致更猛烈的经济危机的爆发。 扩张性政策还孕育着通货膨胀的种子。 扩张性货币政策造成流通中的超额货币供给, 直 接导致通货膨胀。扩张性财政政策造成巨额赤字。如果通过增发纸币来弥补,也会引起通货 膨胀。 如果通过增发政府债券来弥补, 被银行买去的部分就会转化成为增加货币供给的准备 金, 造成信用膨胀, 这也会引起通货膨胀。 紧缩性政策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减轻通货膨胀, 但是,西方国家政府和中央银行不会在长期中持续地实行紧缩政策,因为紧缩会抑制投资, 从而会触发和加剧经济危机。 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政策的结果,不是微调的成功,而是微调的失败。西方国家的经济 没有同时达到高度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而是陷入 了滞胀:衰退伴随着价格水平上涨,严重的失业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并存。 在滞胀面前,凯恩斯主义政策失去了有效性,凯恩斯派经济学者束手无策。扩张性政策 会使滞胀中的“胀”更为严重,紧缩性政策又会使滞胀中的“滞”进一步恶化。萨缪尔森公 开承认: “混合经济现在反复地闹滞胀病,有利于滞胀中的‘滞’的部分的政策导致‘胀’ 的部分恶化,而有利于‘胀’的部分的政策导致‘滞’的部分恶化。因此,可以看到我们仍 然处于进退维谷之间” 。 收入政策或工资一价格政策, 是西方国家政府企图用来同时解决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的 第三种政策。可是,在收入政策付诸实施以后,原来对这一新的政策手段抱着很大希望的西 方经济学者和政治家都感到沮丧。 原因是, 这一政策的推行, 不仅没有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 而且引起了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 收入政策本要同时控制货币工资和价格, 可是结果总是控制了货币工资这一头, 而控制 不住价格的那一头。有讽刺意味的是,往往在政府宣布收入政策开始生效的时候,一些大公 司就立即公开地或变相地提高价格。 对于货币工资, 企业则迫使工人严格按照政府收入政策 的规定执行。这样,货币工资的提高就更加落后于价格的提高。西方学者不得不承认,这种 收入政策“显然对劳方是不公平的。 ”24 推行收入政策的西方政府最为顾忌的是工人的反抗。 工资的提高受到限制而价格的提高 实际上没有受到限制, 结果是, 垄断资本大受其利, 而工人深受其害。 这必然加剧社会矛盾。 美国尼克松政府的收入政策失败的最终原因就在于此。 现在,西方经济学对收入政策的看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1)收入政策达不到要达到的 目标,因而是无用的。 (2)收入政策的效果比无用更坏,因为它不仅没有降低通货膨胀,而 且扭曲了价格机制,干扰了自由市场。 (3)收入政策是有缺陷的,但比造成高失业的紧缩性 财政和货币政策付出的代价要小一些,因而仍不失为一种办法。这些观点分歧至少表明,西 方经济学界目前已不再认为收入政策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解决通货膨胀的政策。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两部门的均衡条件是( A. I=S C. I+G+X=S+T+M )。 B. I+G=S+T D. AD=AS )。2、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A. 大于 1 C. 小于 1 B. 等于 1 D. 等于 03、根据简单的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A.价格水平下降; C. 储蓄增加; B.收入水平增加; D. 利率增加 )。)。4、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 A.收入增加 C.人们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要上升 5、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 ( A.为基本的消费支出 于1 )。B.利率提高 D.政府支出增加B.总是小于 1C. 总是大于 1D.总是等6、居民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的绝对水平,也不取决于现期收入和以前最 高收入,而是取决于居民的持久收入,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 A.凯恩斯 C. 杜森贝 7、在以下边际消费倾向中,乘数最大的是 ( A. 0.6 B. 0.4 C. 0.64 B.弗里德曼 D.莫迪利安尼 )。 D. 0.2 )。25 44、利息率提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 A.增加 C. 减少)。 B.不变 D.不能肯定45、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增加将导致货币的投 机需求( A.增加 )。 B.不变 )。 C. 为零 D.不能确定 C. 减少 D.不能肯定8、一般说来,LM 曲线斜率( A. 为正 B. 为负9、总需求曲线 AD 是一条(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水平的直线 10、总需求曲线表明()。 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D.与横轴垂直的线 )。A. 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C.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 系 11、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长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不变 C. 国民收人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 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12、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 ( ) A.与横轴平行的线 C.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B. 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D.与横轴垂直的线 )。 )。13、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 无关 D. 不能确定 )。14、在 LM 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 A.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收入增加,利率下降26 C. 收入减少,利率上升D. 收入减少,利率下降15、 当法定准备率为 20%, 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 3000 货币单位时, 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 A. 20000 货币单位 C. 15000 货币单位; 16、通货膨胀是( )。 )。B.80000 货币单位 D. 60000 货币单位A. 一般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涨 B.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C.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商品价值量 D. 以上都不是 16、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C. 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D.以上均不是 17、周期性失业是指( )。A. 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 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 57、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 摩擦性失业 C. 周期性失业 )。 B.结构性失业 D.自然失业 )。18、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 增加政府支出 C. 提高公司所得税 19、奥肯定理说明了( )。 B.提高个人所得税 D.增加货币发行量A.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B.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C. 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27 D.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20、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21、要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可采取的措施有( A.提高税率 C. 增加财政转移支付 B.减少政府购买 D.降低再贴现率22、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 A. 增加和利率提高 C. 增加和利率降低 B. 减少和利率提高 D.减少和利率降低)。23、如果财政支出增加 40 亿元,税收收入也增加 40 亿元,在乘数为 5 的情 况下,国民收入净增加( A.50 亿元 ) C. 80 亿元 D.60 亿元 )B.40 亿元24、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 D.中央政府25、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是( A.财政部 B.中央银行 )。C.商业银行26、公开市场业务是指( A. 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款B. 中央银行增减对商业银行的贷C.中央银行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D.中央银行增减货币发行量 )。27、在 LM 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 曲线的弹性小,则( A. 财政政策效果差 C.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一样好 28、称为狭义货币的是( A.MI B.M2 )。 C.M3B.财政政策效果好 D.无法确定D.M429、已知国民消费函数 C=50+0.6Y,进口函数为 M=10+0.1Y,如果出口增加 10 亿元,国民收入增加( A. 20 亿元 ) C. 11 亿元28B. 56 亿元D.10 亿元 30、货币贬值使该国国际收支状况好转时( A.ex+em&1 C. ex+em&1A)。B.ex+em=1 D.ex+em≤1 )。31、如果国际收支顺差,则意味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 A. 增加 B. 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32、根据哈罗德一多马模型,当资本一产量比率为 4,储蓄率为 20%时,经 济增长率为( A.5% 二、多项选择: 1、国民收入变动的一般规律是( A.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C.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E.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减少 2、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人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 ( A.水平的直线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B.水平的直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C. 垂直的直线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D.垂直的直线被称为短期的总供给曲线 E.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3、按照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总供给减少会使均衡国民收入减少,这种情 形的总供给曲线应是( A.短期总供给曲线 C.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E.向右下方倾斜的总供给曲 4、总需求的构成( A.居民的消费 C. 政府的支出 E.居民的收入 5、根据 IS―LM 模型( )。 )。 B.企业的投资 D.净出口 )。 B.长期总供给曲线 D.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 )。 B.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D.政府支出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 B.80% C.20% D. 15%A.自发总需求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29 B.自发总需求增加,使国民收人增加,利率上升 C. 货币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D.货币量减少,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E.自发总需求和货币量同时增加,国民收人肯定增加 6、在经济过热时,宏观经济政策应该( A.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C. 增加税收 E.减少货币供给量 7、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时,应( A. 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 C. 降低存款准备率 D.降低再贴现率 E.提高存款准备率和再贴现率 8、中央银行具有的职能是( A.制定货币政策 C.为政府创造利润 E.代理政府发行或购买政府债券 9、菲利普斯曲线具有以下特征( A.菲利普斯曲线斜率为负 B.菲利普斯曲线形状是一条直线 C.菲利普斯曲线与横轴相交的失业率为正值 D.菲利普斯曲线形状不是一条直线 E. 菲利普斯曲线与横轴相交的失业率为零 10、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手段是( A. 降低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 B. 降低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 C. 公开市场业务买入国债 D. 向商业银行卖出国债 E. 以上四项都对30)。B.增加财政支出 D.减少税收)。)。 B.发行货币 D.调控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 11、资源禀赋理论与相对优势理论的差别是强调( A. 劳动价值理论 C. 相对优势 E. 序数效用 三、判断正误: 1、进口是国民经济的漏出因素,出口是注入因素。 B. 一般均衡理论 D. 比较优势)。只要国民经济处于均衡状态,生产能力就会充分利用,失业问题就会解决, 国民经济结构比较合理。 2、按支出法计算国民收入时,转移支付也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 3、根据简单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利率下降。 4、消费小于储蓄,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5、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6、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长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 格水平上升。 7、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 8、乘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 9、乘数理论是一把“双刃的剑”增加需求导致国民收人成倍的增加,减少 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减少。 10、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减少。 11、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可以方便地变为交换媒介,所以,按货币分类标 准应该归入 Ml 之中。 12、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 13、 LM 曲线斜率不变的情况下, IS 曲线的弹性小, 在 则财政政策的效果差。 14、一般情况下,LM 曲线斜率为负。 15、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由政府制定,以调节经济。 16、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一般会遇到“挤出效应”问题。 17、在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为 0.8 时,财政支出 20 亿元,则国民收入增加 68 亿。 18、财政赤字支出能让国民收入的注入量与漏出量相等。31 19、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作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财政政策。 20、 “挤出效应”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 21、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应在公开市场买进政 府债券。 22、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息率,那么,它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 债券。 23、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 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24、存款乘数就是银行创造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之比。 25、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关系。 26、货币主义者对菲利浦斯曲线的解释,是货币政策只在短期内有效,长期 是无效的。 27、转移支付增加 1 元对总需求的影响,与政府支出增加 1 元相同。 28、资源禀赋理论又称为 H-O 理论,认为两国的资源比例差异并非引起贸易 的决定因素。 29、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与国内利率有直接的正相关系,提高国内利率 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本国,从而有望缩小国际收支逆差。 四、名词解释: 1、 国内生产总值 :称 N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 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新增加的产值。2、总需求: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 量。 3、 货币乘数: 又称货币创造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币的 倍数。 4、 财政政策 : 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 进行的选择, 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活 动的重要手段之一。5 投资乘数 :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与政府购 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32 6、菲利普斯曲线:又叫价格调整线,表示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 交替关系。 7、结构性失业 : 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 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8、 挤出效应 : 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 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 9、收入效应: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 格下降, 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 平。 10、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 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11、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 配置的产品。 12、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13、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和财政都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采用的 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 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 14、 外贸乘数: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出口变化量的 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出口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五、简答题: 1、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对均衡点的影响。 在长期内,工资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会随着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而作出调整, 因而长期总供给曲线成为一条垂直的直线,如图所示。ASLPpP1 OE ADE1 Y*AD1 Y33 长期总供给曲线 ASL 与总产出轴垂直,它所对应的产出量位于潜在的产出 水平 Y*上。当总需求曲线为 AD 时,总需求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 E 决定 的产量也为 Y*,价格水平为 P 。当总需求增加使总需求曲线由 AD 向右上方移动 到时,总需求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产出数量 Y*保持不变, 而价格总水平则由上升到。 这说明, 在长期中总需求的增加只是提高价格总水平, 而不会改变产量或收入。 2、简述总供给曲线的特征。 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最初随着价格总水平提高而平缓上升,当价格总水 平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 总供给曲线在潜在产出水平附近接近于是一条垂直的直 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呈现此种形状的原因是短期生产要素价格不变造成的。由于 在短期内工资等要素价格保持不变,价格总水平提高引起厂商供给量的增加,从 而使得经济中商品和劳务的总额增加。当经济存在大量超额生产能力时,价格提 高使得产量以较大幅度增加,但当经济接近于生产能力时,受生产能力的限制, 价格提高,产量增加幅度很小。因而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总供给曲线呈现先 缓慢上升,后逐渐陡峭而至垂直的特点。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这是因为,在长期中,随着价格总水 平的变动, 工资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必然会相应地进行调整。如果价格总水 平与工资按相同的比率发生变动, 那么厂商出售产品的价格和生产产品的成本相 对没有发生变动, 从而厂商就不会改变其生产数量,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数量 也就不会发生变动。因此,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长期总供给曲线说 明,在长期中,经济稳定在潜在的产出水平上,此时,价格变动对总供给量不会 产生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密码复杂程度校验 的文章

 

随机推荐